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雨霏霏,雾茫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6:24:10 体裁作文
雨霏霏,雾茫茫体裁作文

篇一:广东珠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中学初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考场号、姓名、学号、班级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

边的空格内,将座位号填在答题卷右上角方框内。

4.答题只可用黑色钢笔、签字笔按各题要求答在答题卷上。 ...

第一部分:基础(25分)

1.默写,根据课文填空(10分)

①子曰:“ ,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②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 。(王磐《朝

天子·咏喇叭》)

③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林嗣环《口技》)

④听,莺在试它清脆的歌喉;看,燕子在田间轻盈的低飞,你情不自禁的想起白居易《钱

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 ”,这才意识到春天

真正的来了。

⑤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 。 , 。

2.根据拼音写词语(4分)

①老斑羚凭着xián shú ( )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

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

②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

里yùn niàng( )。

③能够以客观的现实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chóng dǎo fù zhé ( )。

④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róng yīng( )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3分)

A.一阵急促的叫喊声打破了宁静的深夜。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并讨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

4.请从下列所给词语中选取三个,以“幸福”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至少用上一种修辞

手法,80字左右。(4分)

渴望 神往 滋润 温馨 绚丽多彩 历尽沧桑 芸芸众生

5.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4分)

⑴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一份调查显示,《小燕子》、《小兔子乖乖》、《采蘑菇的小姑娘》等歌曲成为成年人记

忆最深刻的儿歌,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一抹令人难以忘怀的金色阳光。某中学组织的一次卡

拉OK大赛上,学生参赛的歌曲多是《谢谢你的爱》、《双节棍》、《被爱捉弄》等成年歌曲,

只有一个学生唱的是《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结果引起学生们的哄笑。就在成人歌曲

在孩童间广泛流行时,灰色童谣也以惊人的速度在广为传唱。我国有2亿多儿童,但专门

从事儿歌创作的专业队伍基本没有,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不是童年歌曲,而是各

种各样的流行歌曲。(《扬子晚报》2004.6.5)

探究结果:

⑵学校要进行合唱比赛,请你为你们班的班歌命名,体现班级“团结、进取、追求理想”

等精神,你会取什么名字,也可借用现有的歌曲名?(不超过15个字)(2分)

第二部分:阅读(45分)

(一)《公输》(12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

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

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

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

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节选自《公输》)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愿借子杀之 愿:希望 .

B. 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 .

C. 吾义固不杀人 固:坚决 .

D. 然胡不已乎 已:停止 .

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3分)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这段文字,墨子先诱使公输盘说出“___ ______”这句话。接着,墨子抓住这句话做

文章。“___ ______”一句,立刻将欲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 “_____ __________”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请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9.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

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 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

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 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

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 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

鲜明的性格特征。

(二) 碘盐迎来意想不到的全国大抢购 (10分)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引发核泄漏之后,中国各地民众抢购碘片、碘

盐,甚至酱油、腌菜、腐乳等跟盐有关的食品。抢购这些物品的强大理由有二:一是服用

碘片能抵抗辐射;二是海水大面积污染后,以后的海盐不再安全,真是这样吗?

如果人体吸收了含有放射性的碘,即碘131,在甲状腺里积累,就有可能引发甲状腺

癌,服用碘片,让甲状腺和其他器官事先“吃饱”碘,接触到的放射性碘就不能被吸收,

很快被排出体外。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用于防辐射的碘化钾片,成人一次

性摄入含碘化钾的碘片130毫克,儿童、婴儿依体重等因素而依次减半,且24小时内不

可服用第二剂,但这样高剂量的碘摄入是会引发很多伤害的,只是比辐射带来的伤害小。

减轻辐射所需的碘剂量应该是24小时内一次性服用130毫克的碘化钾,加碘盐的碘含

量,即使按碘的最大加入量30毫克/公斤来计算,达到130毫克的碘需要一次性吃3.3

公斤的盐,也就是6斤6两,一个体重为120斤的成人,短时间内摄入60毫克食盐就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所以靠吃碘盐来防核事射,根本不可能。

据2010年上半年的资料显示,我国原盐结构中海盐的占的比例已经不到一半,井矿

盐最多占46.5%,海盐占42.79%,湖盐占11.16%,内陆地区所产的盐者是井矿盐、湖盐。

如果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严惩核泄漏,核辐射物质会通过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形成一个闭合的洋流环进行扩散,在洋流环

中会先后与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赤道逆流接触,而日本暖流和太平洋暖流会在北回

归线附近形成分支。对于国中和东南来地区影响比较大的,应该说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

汇处对核辐射污染的交换,不过太平泮洋流顺时针转动,洋流要转一圈到北美等地再转回

来,才可能污染到中国海域,转了这么长时间,它被海水稀释以后可能根本没有了,所以

也不必要担心海盐不再安全。(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4月)

10.本文围绕碘盐遭遇“全国大抢购”这一话题,具体说明了哪几方面的内容?(3分)

11.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4分)

12.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本文是一篇由某一现象追溯原因的说明文。

B.本文的说明结构是并列式结构。

C.如果受到了核辐射,服用碘片,放射性碘就会被排出体外。

D.因为我国食用盐以井矿盐、湖盐为主,海盐占的比例已不到一半,所以海水大面积污

染后,即使不生产海盐,也不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 漓江情韵 (15分)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

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

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

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

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

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

弯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

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

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

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

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

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体和那张脸一样瘦削,

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

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

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

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

去过那些景区了。“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

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

听多了,就会学舌了。”“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

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

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

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

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

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

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13.本文记叙了“我”漫步漓江与摇船人相识的经过,阅读全文,填写表格。(4分)

15.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4分)

16.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营造了朦胧的诗情画意,用漓江的柔情烘托出下文摇

船人的阳刚之美。

B.作者写“我”见到摇船人时“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是因为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

“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这与后文写“我”的感动、赞美形成对照,以此突出摇

船人的精神品质。

C.文中划横线的段落(他告诉我??朝夕相伴。)与倒数第二段在内容上有重复之嫌,

且与本文中心关系不大,删去反而更为简洁。

D.文末“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与开头“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

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首尾呼应,形象地表达了漓江风情人物给我带来的诗意般的美

好感受。

(四)名著阅读 8分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三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传记,请阅读下文,根据

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

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

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

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

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17.【片断一】中的“他”是指 ;【片断二】中的“他”是

指 。这两位名人都很痛苦,他们的苦有什么不同?(4分)

18.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这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请结合

《名人传》中的相关事例说说他令你感动的原因。(60字以内)(4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19.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天,总是令人向往和值得回味的。回望2011年的那个春天,那人、那事、那种风

篇二:2012年春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单元检测试题

2012年春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单元检测试题

命题人:周莹 审核:初一语文组

(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 分)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qí(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jiá( )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yín(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xiāo( )里去了。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 忙问。 B.《我的老师》选自《魏巍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C.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书“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D.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 A.发达国家应该承担为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技术援助。

B.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偏好随年龄的递减而变弱,对西方节日的偏好随年龄的递减呈现出增强的趋势。 C.我们要关注植树造林工作,为提升我们的家园环境而努力。

D.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4、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 ( ) A.面对濒于死亡的生命,我岂能无动于衷,因为它们毕竟是鲜活的生命啊! ....B.对那些低级庸俗、哗众取宠的文学作品,稍有欣赏水平的人都会嗤之以鼻。 ....C.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

D.旁边的那匹野马微微昂着头,表现出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又与它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

5.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8 分) (1) ,可笑不自量。 (2)皮之不存, 。 (3) ,鲜克有终。 (4)桃李不言, 。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运用以声衬静手法的诗句是: , 。 (6)《登岳阳楼》中既是实写又寓想象,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诗句是

, 。 6.名著阅读。(4 分)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支撑五光十色的花边??”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者名)的 《 》(书名) ,请概括“她”是个怎样的人: 7.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8 分)

目前,我校正在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请你做一回小记者对这项活动进行采访。

(1)就经典作品的选择和诵读表演的形式这两个问题采访语文老师,你是这么提问的:(2分)

(2)经典诵读比赛后你打算拟写一篇校园新闻向“湖源”广播台投稿,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3)成功地扮演过记者角色后,你有哪些收获呢?(至少写出两点)(4分)

二、阅读理解(共60 分)

(一)诗歌赏析(6 分)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绝句》这首诗是诗人杜甫经过两年的流离奔波回到草堂之后,面对浣花溪一带的春光而作。

②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8.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2分)

9.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2分)

10.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二)文言阅读(14 分)

【甲】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雨霏霏 雾茫茫

(《宋史〃赵普传》)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碎裂案牍掷地( )(2)卒用其人( ) ...

(3)太祖素恶其人( )(4)久之不去(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2)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

13.用斜线(∕)为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刑 以 惩 恶 赏 以 酬 功 古 今 通 道 也。 14.研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1)请分别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

(2)两段文字,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

(三)说明文阅读(10 分)

香蕉吃多少

⑴有传言称香蕉富含膳食纤维和果糖,如果空腹吃香蕉的话就会拉肚子;而且由于香蕉富含钾,空腹食用对心脏功能差的人不好。到底如何呢?

⑵首先是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指的是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的植物细胞残存物,包括纤维素、果胶等。膳食纤维确实有软化大便、促进排便的作用,适当食用有益健康。但是香蕉在膳食纤维含量方面并无突出的表现,其含量仅1.2g/100g ,不仅低于同为水果的梨、蜜橘等,也远远低于大多数谷类、蔬菜,以及几乎所有常见菌菇类食品。

⑶膳食纤维不如人,那果糖效果如何呢?同样的,香蕉的果糖含量与其他食物相比并无特殊之处。即使香蕉的果糖含量高于平均,仍然不具备通便、甚至引起腹泻的能力。大多数食用香蕉后的腹泻往往是由于进食不洁食物引起,或仅仅是出于巧合。

⑷讽刺的是,香蕉不仅未必具有传说中的通便作用,相反是腹泻病人恢复期良好的营养补充品。香蕉质地柔软,易于消化,并且富含碳水化合物而又少含脂肪,非常适合为腹泻病人补充营养,促进疾病恢复;并且严重腹泻病人体内的钾离子大量从粪便中丢失,富含钾的香蕉可以帮助患者快速补充丢失的钾。

⑸既然香蕉富含钾,可以迅速补充腹泻病人体内丢失的钾离子,那么心脏病人吃香蕉会不会出现高钾而对心脏不利呢?正常人的血钾浓度维持在3.5~5.5mmol/L之间,血钾如果高于这个范围,无论是正常人还是心脏病人,都有可能发生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引起猝死。理论上仅需312mg的钾就能将血钾浓度从正常范围的4.5mmol/L提升到危险的6.5mmol/L,而香蕉的钾含量为256mg/100g,只要摄入122g的香蕉就能补足这312mg的钾。难道说香蕉真的吃不得?

⑹任何一个有过一口气吃掉一整串香蕉经历的人都可以挺起腰杆回答:不可能。相反,人体每天对钾的需要量约2000mg,人体内所含的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只有极少量存在于血浆中,对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发挥极大的作用。肾脏是..人体最强大的废水处理厂,每天能够滤过33000mg的钾,因此理论上讲,健康人即使每天摄入三十几克钾(约合13吨香蕉)也不会有生命危险。其实,在高钾血症之前,你先要担心的是被撑死的问题。

⑺所以,只有对于那些肾脏或内分泌功能受损,不能正常排泄钾的人来说,严格限制钾的摄入量才是有必要的。 15.通读全文,概括香蕉的营养价值。(4分)

16.阅读第(2)节划线句子,说说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17.第(6)节“人体内所含的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的“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

(四)小说阅读(10 分)

第八棵馒头柳

刘心武

丈夫是搞地质的,出差是家常便饭,总是背袋一背就走了,她从来不送。丈夫下楼出门也从不回头张望。

这回丈夫又走了。门在丈夫背后撞上时,她正站在桌边收拾碗盘,一副若无其事的表情。但门撞上以后,她却撂下手里的东西,去往阳台。她站在阳台上朝下望。阳台下面是马路,马路边上栽着一排馒头柳,她习惯地朝阳台下往东数第八棵馒头柳那里望去。她等待着,她知道,再过五六分钟,丈夫的身影将在那棵馒头柳下出现。他们这幢楼的楼门开在没有阳台的一面,从楼门出去绕出楼区前往地铁入口,必从第八棵馒头柳那儿经过。每次,她总是欣慰地在预计的时间、预计的位臵望见丈夫宽厚的背影,特别是那只经丈夫设计、由她改制的帆布旅行背包,她总默默地对着那脊背、那背包送去她的祝福。但她从未向丈夫吐露过这隐秘的一幕,连儿子也全然未曾察觉。

这天她习惯性地往阳台一站,却忽然不习惯起来,因为丈夫的背影迟迟没有出现。他必得去乘坐地铁直往北京站,不可能改往别的方向。怎么第八棵馒头柳下不见他的踪影?惶急中她痛切地意识到,这往常短暂而稳拿的一瞥于她有多么重要!她忍不住跑到楼下。楼门口空空荡荡。她不知不觉地来到第八棵馒头柳下,朝四面张望着。难道他钻到地底下或飞到天上去了?真不可思议。回到家中时儿子跟她说什么她没听见,却听见了街上急救车“呜哇呜哇”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的声响。她无端地朝儿子发了火,心里像堵着一块鹅卵石。

接连好几天她都无精打采。她一会儿暗自取笑自己,一会儿又从逻辑推理上断定情况的不正常。终于,有天晚上她接到了他从很远的地方打来的电话,她情不自禁地说:“你哪儿去了你?你急死我了!”丈夫莫名其妙,于是她便向他倾诉了一切,她怎么每次分别时都表面上若无其事,每次却都要跑到阳台上去望他的背影,在那第八棵馒头柳下……电话那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是丈夫深受感动的声音:“傻女子!那天我刚一出门就遇上了咱们楼老王,他们单位的车正好接他去火

车站,我就蹭了他的油,你真是死心眼儿……不过,我知道那棵馒头柳,对,第八棵馒头柳。你知道吗?每次我出差回去,你别看我进门的时候没事人儿似的,其实,我一走到那棵馒头柳下,就忍不住抬头望咱们家的阳台,咱们家的窗户,有时一站好几分钟,特别是晚上,那一窗灯火,让我心里头好爱你们!……” 撂下电话,她才发现儿子站在面前,儿子正问她:“妈,您干吗抹眼泪儿?” (选自《楼前白玉兰》,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8.小说以“第八棵馒头柳”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19.小说刻画主人公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20.小说末尾以“儿子”的发问收束,请你根据文意探究一下“她”抹眼泪的原因。(4分) (五)散文阅读(20 分)

漓江情韵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才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松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2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22.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23.“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24.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5.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4分)

三、作文(60 分) 26.鲁迅先生告别“百草园”时,是那样动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在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感受过这样的时刻;那段日子,一定盛满了……请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题目

篇三:江苏省无锡市南菁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阴市南菁中学初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2分)

1.书写考查(2分)

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令人骄傲的,请你用正楷字认真抄写下面的文字。

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

3.诗文名句积累(6分)

①曲径通幽处, 。 ② ,但余钟磬音。

③ ,乾坤日夜浮。 ④戎马关山北, 。

⑤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 ,读之竟日。

⑥两小儿笑曰:“ ?”

4.写出下列文言文加点字词的解释(4分)

①少习吏事 ②晚年手不释卷 ..

③及其日中如探汤 ④孔子不能决也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看着这感人的一幕,我不能自已,流下泪来。 ....

B.兽首买家蔡铭超拒付拍卖款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们唇枪舌剑,讨论非常激烈。 ....

C.小明家楼下就是夜市,一到晚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影响了小明的复习. ....

D.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

别具匠心。 ....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

B.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C.“网络造词”是当前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但它能不能延续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D.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7.教育部于今年1月29日发布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了“禁止在中小学

幼儿园内吸烟”等一套禁令。 我们学校也积极响应并开展了“无烟校园”活动,但是仍有个别来接孩子的

家长在校园吸烟,你该怎么劝阻?下列语言最得体的是( ) (2分)

A.喂,你不知道我们学校正在开展“无烟校园”活动吗?

B.请不要在校园内吸烟!

C.您好!我们学校正在开展“无烟校园”活动,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请您不要在这里吸烟,好吗?

D.吸烟污染环境,损害健康,请你马上停止吸烟!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4分)

偶 题 朱熹

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② 。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③来。

【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wéi):山高大

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

8.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道理。

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9.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终不知车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

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

拙,越人以为绐⑤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注释】①越:越国。②“辐(fú)”与下文的“輗(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

③诸:相当于“之于”。④相属:—个接着一个。⑤绐:dài,欺骗。

10.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4分)

①辐腐而轮败 ②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 .

③以为车固若是 ④效而为之者相属 ..

11.下列各句中“以”字用法与“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中“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

A.太祖常劝以读书 B.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是以谓之“文”也 ....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 译文:

13.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2分)

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15题。(4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

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

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

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

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

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4.这段文字从多种感官角度进行描写,请按照示例,从另外两个不同的角度各找一个句子。(2分) ...............

视觉: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1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2分)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

(四)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4分)

漓江情韵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

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

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

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竟

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见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

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

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

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

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躯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

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

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

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

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

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

来。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

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作者:从维熙。有删改)

16.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7.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8.“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19.从文中画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20.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4分) ......

三、名著阅读(6分)

21.下列有关《西游记》相关情节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悟空看见观音菩萨手中有一顶嵌金花帽,连忙抢过戴在头上,从此头戴金箍;取经成功后,在悟空

要求下,唐僧除去了悟空头上的金箍。

B.唐三藏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在高老庄收服猪八戒,又在流沙河收服沙悟净。从此,师徒四人跋山

涉水,西天取经。

C.在乱石山碧波潭底,孙悟空变作一只螃蟹,偷走了牛魔王的辟水金睛兽,随即到芭蕉洞哄骗罗刹女。

D.红孩儿掳走唐僧。孙悟空敌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请来观音菩萨帮忙。观音设计让红孩儿坐上莲

花台,后又给他套上金箍儿,勒得他疼痛难忍。红孩儿愿入法门受戒,被观音收为善财童子。

2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3分)

①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搓揉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

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颠虎,疯狂的独

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②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踺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

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地把他压住。

(1)根据选文故事情节,补全标题,要求字数相等,结构一致。(1分),五行山下定心猿

(2)联系选文之前的故事情节,举例简析“大圣”的形象。(2分)答:

四、作文(40分)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篇四:阅读训练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

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

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

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

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

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

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2.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3.“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4.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5.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4分)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我跟母亲一起到田地里,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

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地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

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

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我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为不怎么能听

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耳朵,微向前伸了头,做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

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

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成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站在教室外看他。他回头看看

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灿烂得像盛开的野菊花,有大把阳光藏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答我:“爸爸

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的努力可

以改变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比赛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

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

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

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到省里,顺利夺得特等奖。

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

—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在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

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安静。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

每棵草都有自己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草,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

执著。

(选自《精美散文》丁立梅/文 有改动)

1、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

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3分)

2、文章前四段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3分)

3、品读第⑥段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内心

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原文回答)(3分)

4、结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并说明“我”在文中的作用。(3分)

5、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很少受到关注。选择你身边的其中一人,以花喻人写出一

段话,表达你对他(她)的评价和关怀。(不得出现真实姓名,40字左右)(4分)

奋斗的另一面

①最后一课。

②社会心理学教授在讲台上告诉他的学生们:“奋斗通常是指一种强硬的人生态度,主张不屈不挠的,勇往直前。但事实上,人面对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是极其渺小的,因此,不要因为年轻的激情而被‘奋斗’这个词误导。”

③学生们很惊奇,这样的话竟然由敬爱的导师讲出来,活像某个小品中的场景。教授显然看懂了台下的情绪,笑呵呵地说:“在我看来,奋斗包含两个层面----积极斗争和消极适应。请大家随我走一趟。”

④数十号人来到教授家门前的草坪上,教授指着一棵老槐树说:“这里有一窝蚂蚁,与我相伴多年。”学生们凑上前观看:树缝里有小洞,小蚂蚁们东奔西跑,进进出出,很热闹。教授说:“近些日子,我常常想办法堵截它们,但未能取胜。”学生们发现,树周围的缝、小洞大多被泥巴、木楔给封住了。“可它们总是能从别处找到出路。”教授说,“我甚至动用樟脑丸、胶水,但是,它们都成功地躲过了劫难。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它们唯一的进出口在树顶,这是很不方便的。而一周后,我发现它们重新在树腰的空虚处开辟了一个新洞口。”

⑤学生们表示钦佩。教授说:“蚂蚁们的生存环境不比你们广阔,它们的备斗舞台实在很狭窄,更重要的是,它们深深理解自己的力量。因此,它们没有与我这个‘命运之神’对抗,而是忍让与适应。当它们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洞口被堵死这一事实时,它们就很快地适应了。而自然界中那些善于拼搏、厮杀的猛兽,如狮子、老虎、熊,目前的生存境况大多岌岌可危,因为它们与蚂蚁相比,似乎不太懂得奋斗的另一层力量----适应。”

⑥教授说:“适应环境本身就是奋斗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开辟战场去对抗,生活才有胜算的光明。好了,祝你们奋斗成功。”

1、仔细阅读全文,说说“奋斗的另一面”指的是什么?(2分)

答:

2、研读文中的划线句,想想教授说这句话在论证上起什么作用?(2分)

答:

3、有人说,任何时候都应该积极抗争,不应该屈服退让。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谈谈理由。

答:

篇五:语文版九年级模拟卷试语文试卷二

语 文 试 卷 二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湖泊/淡泊 角逐/角色 浑身解数/解甲归田 B.缜密/慎重 机械/训诫 叱咤风云/姹紫嫣红 C.滑稽/畸形 辍学/点缀 猝不及防/鞠躬尽瘁 D.陨落/吮吸 分歧/祈祷 言简意赅/骇人听闻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端详 亲和力 两全其美 一如既往 B.捍卫 必需品 入不敷出 不屑置辩 C.松弛 名信片 直截了当 变本加利 D.抱负 入场券 不胫而走 各行其是

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青年学子成长提供了价值准绳,也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了工作方法。百年清华__________并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历史,这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__________了许许多多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栋梁之才。__________高等教育始终让青年学子全面发展并保持个性,我国的人才培养水平__________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A.见证 铸就 只有 才 B.印证 造就 只要 就 C.印证 铸就 只有 才 D.见证 造就 只要 就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B.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C.《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D.《格林童话》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残、智慧与愚昧、勤劳与懒惰等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主题,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

5.古诗文默写。(共8分)

(1)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自居易《观刈麦》中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样,写出了农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把这首歌唱得慷慨激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刻画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把这首歌唱得苍凉悲壮。 6.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3分) 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国之重宝”。 ①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全器的重量 ②壶颈两恻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 ③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

④方壶通体满饰龙、凤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

⑤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7分)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类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4分)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2题。(共16分) 漓江情韵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痰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

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8.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9.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0.“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11.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12.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l3一l6题。(共l2分) 坚持“一件事原则”

亲爱的埃迪:

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仅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且是不切实际的考虑。在这封信里,我向你谈谈“一件事原则”,即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 ②在对一百多位获得杰出成就的人士的商业哲学观点进行分析之后,著名行为学者哈迈尔发现了这个事实: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专心致志的优点。

③最成功的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地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譬如,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终成为著名的商界走亨;林肯致力于解放黑奴,他排除万难专心于此,因此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李斯特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目标,结果成为美国著名的律师之一。 ④孩子,这些人物都是你所熟悉的,从他们的成功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的人,都把明确的目标当作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这个目标上的行为,井要一直集中到找出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而且将之付诸实际行动。自信心和欲望是构成他们专心行为的主要因素。没有这些因素,专心致志的神奇力量将无从谈起。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没有什么强烈的欲望。

⑤孩子,对于任何东西,你都可以渴望得到,只要你的需求合乎理性,并且十分强烈,那么专心这种力量将会帮助你得到它。假设你准备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或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或是一位显赫的商界主管,或是一位能力高超的金融家??那么你最好在每天就寝前及起床后,花上l0分钟把你的思想集中在这项愿望上,以决定应该如何进行才有可能把它变成事实。 ⑥当你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应该把你的眼光投向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假想你能创作出伟走的作品,假想你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想你是住极有影响力的人物,并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付出努力。

⑦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把它做成功,这样你就不会感到筋疲力尽。把你决定去做的那件事当成是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抽屉。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开一个抽屉,令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而要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了的那个抽屉。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极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和失去控制,那你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选择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边。做得少一点儿,做得好一点儿.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⑧孩子,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你能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成功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全心专注在你所期望的一件事上,必如所期。祝你进步! 深爱你的父亲 (作者:弗罗姆。有删改)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请给第③段再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

15.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③一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

16.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l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11分)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技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伦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丸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①;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潭中直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9.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3分)

20.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语段(一):

语段(二):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四、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怀念_______的日子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记者问:你最想和哪个后卫合作?

姚明说:这个名单很长很长。有时候你不能挑你希望的东西,你得去适应你自己可以拥有的东西。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成语易错字(注:括号内为正确字)

大厦浚(竣)工 慢(漫)不经心 改斜(邪)归正 涣(焕)然一新 南辕北撤(辙) 声名狼籍(藉) 通霄(宵)达旦 直接(截)了当 依山旁(傍)水 含辛如(茹)苦 专心至(致)志 星罗其(棋)布 雷历(厉)风行 真相必(毕)露 并行不背(悖) 震(振)聋发聩 燥(躁)动不安 弄巧成绌(拙) 熬(煞)有介事 相形见拙(绌) 千军(钧)一发 穿(川)流不息 声色具(俱)厉 前扑(仆)后继 掩(偃)旗息鼓 题(提)纲挈领 大事(肆)渲染 原形必(毕)露 谈笑风声(生) 一愁(筹)莫展 茶(荼)毒生灵 侧(恻)隐之心 弊(敝)帚自珍 不记(计)其数 笔耕不缀(辍) 见利忘意(义) 询(徇)情枉法 相题(提)并论 承前起(启)后 自吹自雷(擂) 前抑(仰)后合 丰功伟迹(绩) 名列前矛(茅) 暗(黯)然失色 别出新(心)裁 草管(菅)人命 按步(部)就班 病入膏盲(肓) 层峦迭(叠)嶂 白璧无瑕(瑕) 脍灸(炙)人口 不加(假)思索 陈词烂(滥)调 真知卓(灼)见 惮(殚)精竭虑 耳儒(濡)目染 飞扬拔(跋)扈 愤(奋)发图强 蜂涌(拥)而来 斧(釜)底抽薪 富丽堂黄(皇) 肝脑途(涂)地 感人肺府(腑) 高梁(粱)子弟 功亏一匮(篑) 海角天崖(涯) 汗流夹(浃)背 好高骛(鹜)远 趋之若骛(鹜) 和霭(蔼)可亲 轰(哄)堂大笑 及(急)不可待 坚如盘(磐)石 金榜提(题)名 金璧(碧)辉煌 礼上(尚)往来 历(厉)兵秣马 厉(励)精图治 留(流)芳百世 流言非(蜚)语 满(漫)山遍野 貌和(合)神离 默(墨)守成规 目不交捷(睫) 一张一(弛)驰 言简意该(赅) 沓(杳)无音信 营私舞敝(弊) 欲盖弥章(彰) 运筹帷握(幄) 再接再励(厉) 责无旁带(贷) 仗义直(执)言 直接(截)了当 中流抵(砥)柱 众口烁(铄)金 走头(投)无路 出人投(头)地 吊(掉)以轻心 指手画(划)脚 三翻(番)五次 自抱(暴)自弃 无是(事)生非 手不失(释)卷 变本加利(厉) 入不付(敷)出 胜卷(券)在握 一泄(泻)千里 锐不可挡(当) 不醒(省)人事 安然无羌(恙) 病入膏盲(肓) 缪(谬)种流传 目光如巨(炬) 奴颜卑(婢)膝 沤(呕)心沥血 篷(蓬)筚生辉 披星带(戴)月 迫不急(及)待 置若惘(罔)闻 前踞(倨)后恭 轻歌漫(曼)舞 如法泡(炮)制 插(歃)血为盟 世外桃园(源) 挺(铤)而走险 同仇敌慨(忾) 投机捣(倒)把 图穷匕现(见) 退(蜕)化变质 文过是(饰)非 消(销)声匿迹 形消(销)骨立 修茸(葺)一新 宣(喧)宾夺主 诩(栩)栩如生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