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生命的选择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4:26:10 字数作文
生命的选择读后感字数作文

篇一:生命生命读后感(好)

《生命生命》读后感学完《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我感受很深。飞蛾求生,瓜苗生长,自己的心跳......。这就是生命。

前些天,我听到这样一个消息:在实验中学里,有一位高三的大哥哥,突然患上了白血病,不到两周的时间,他的心脏就停止了跳动。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我们。眼看高考就要来临,他却要在天堂里进行这次考试。我想,他一定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完,还有很多理想没有实现,比如:他还没有回报父母,还没有实现上大学的梦,就在天堂里安息了。人们都为他感到遗憾。

听到这个消息,我深有感触: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而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做的事情却有很多很多,所以,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我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还要爱老师,爱父母。不让生命白白地浪费,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生命生命》读后感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

是那飞蛾求生的欲望告诉我?是那瓜苗不屈向上冲破瓜壳的精神告诉我?还是那代表生命的心跳在告诉我?

是的!它们都在用行动无声地告诉我:它们有多么热爱生命!

即使那只飞娥早已知道,自己是逃不出人类掌心的,可它仍不放弃,极力挣扎,鼓动双翅,没有放弃一丝一毫的希望!即使那截瓜苗生活在没有阳光、泥土的砖缝中,都不怕困难,在这么恶劣的生活环境下努力成长,尽管它只活了几天;即使那代表生命的心跳声是如此短暂,可我们依然可以用它来为人民服务!

再查查本文作者杏林子的资料,我感慨万千:杏林子12岁就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部分关节遭到损坏,手不能抬、肩不能举、头不能转、脚不能行。这一切使她的生活行动都困难重重,但凭着她坚强的毅力和数十年来的自修,杏林子被评为第八届“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之一呢!现已有小说、散文、剧本等四十多本了。最震撼人心的是:杏林子做出了要把全部稿费捐献给“残障福利基金会”的决定。

是啊,生命是自己的,我们可以让它有价值,也可以让它黯淡无光。所以,我们要对自己负责。我们应好好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辉煌!

《生命生命》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最让我感动的是那粒小小的瓜子,它是那么小、那么弱。可是它却包含了那么强的生命力。在那极为恶劣的环境下,明明知道只能存活几天来,它却依然挺立着,生长着。

记得在幼儿园时,有一次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些小麦的种子,让我们回去养在有水的小碗里,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观察它的生长。看着这些种子一天天的由小变大,长出细细的、白白的、像胡须一样的根毛;发出嫩黄的小芽;后来长成绿油油的、整整齐齐的小麦苗,我是多么的开心。那时的我还太小,对这件事没有更深的体会,只是为这件事感到很快乐。当今天读了《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看到那粒小瓜子在那恶劣的环境下茁壮生长,我这才深刻体会到生命的顽强和生命中那股力量。

这篇课文让我学会了珍惜生命,不要让它白白流失。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不能让它轻易失去。

《生命生命》读后感

我学了一篇课文,题目是《生命生命》。

课文内容是写作者捉了一只飞蛾,飞蛾努力求生;砖缝里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长出了小苗;作者倾听自己的心跳,知道了他的生命,通过了三件小事展示了生命的意义。

读了这篇课文(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生命的选择读后感),我懂得了我们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以前我不懂善待生命,经常破坏小树、小草、蚯蚓、蜗牛、小鸟的生命,见到鸡就拿石头砸,见到鸟就捉,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以后再也不会做这些破坏生命的事了。

虽然生命是有限的,但要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让自已的名誉留住人间,做一件好事让人们一直受益。比如像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让我们夜晚有了光明,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使用;牛顿发明了地有引力,让卫星上了天,我们现在用卫星探测月球;雷锋虽然只活了短暂的二十几年,但他做了数不清的好事,让我们永远记住了他。

《生命生命》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举了3个例子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惊叹和感慨,以及他对生命的看法。

一只飞蛾,被捉住了。飞蛾是多么弱小,多么无力。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他都会尽力求生。那为什么有一些有人却不会珍惜生命呢?想想海伦凯勒和刘侠,再想想那些自杀的人。为一点点小事就要自杀,赌钱没钱要跳楼,活该,几亿财产都能赌光,更何况中产家庭。女朋友跑了要跳楼,跑了再找一个呗。海伦凯勒,两耳失聪,双目失明,凭一双手的感觉写出了无数篇文章。刘侠,12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走,肩不能动,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但是,这并没有压倒刘侠。他凭着坚强的意志,活了下来。而且从来没死的念头。

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在每一分每一秒。在学习上记住:要当挖土机,不要做个容器。而生命的格言是:生命无法重来,安全不能等待!让我们珍惜生命,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吧!

《生命生命》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生命 生命》这篇文章。这是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刘侠写的。刘侠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挑,手不能抬,头不能转。这些困难没有让刘侠放弃生命,虚度年华,她懂得了困难,拥有了面对困难,与病魔抗争的勇气,找回了自我生命的价值。因此,她创造了文学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生命 生命》这篇文章表达了她对人生意义的见解,更是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

《生命 生命》这篇文章是由飞蛾求生,缝里长瓜苗,倾听心跳这三个部分组成的。

当我读到第一部分时,一句话让我深深感动着。“但它挣扎着,努力着,极力鼓动着翅膀,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的强烈!那样的鲜明!”这是刘侠在写作时,一只小飞蛾让她得到生命的启迪。小飞蛾的挣扎,是对自己生命将要面对极大威胁时的一种抗争。无论多么危险,无论能否成功逃生,小飞蛾从没有放弃求生是努力。刘侠笔下这只在绝境中挣扎的小飞蛾更让我受到,凡是生命,都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小到昆虫,大至人类。

在文章的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她说:“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我记得卢梭说的一句话:“一个人生命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创造无限的生命价值,让生命穿越时空,成为远恒。”或许,卢梭的话是对刘侠精神最好的注释吧!

生活中,除了刘侠,也还有这样的传奇。在这里,我要提到海伦. 凯勒的故事。

海伦. 凯勒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沙丽文老师走进了她的生活,让她变得自信,在困难中找回自我。海伦. 凯勒的故事带有传奇的色彩,它震撼着人的心灵,故事中包含着人性中最美好的品格,还有对生活的渴望以及生命力的顽强。正是海伦. 凯勒凭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自强不息的毅力,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创造奇迹。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海伦. 凯勒、刘侠她们一样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在媒体中,经常报道着有人因一时困难挫折而自毁人生,是甚至结束生命。失败挫折是每个人必将遭遇的事情,如果因失败而消沉,成功永远不会来临,如果把失败挫折看做一次经验,或许我们的人生更多的是收获。

我们作为一个小学生,作为一个五官健全的人,更应该珍惜时光,把握生命的恩赐。在学习上,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比如,班干部落选,考试成绩不理想、比赛失败等等,这些和刘侠、海伦. 凯勒她们所遭遇的困难,我们的困难算什么!所以,我们更应该怀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去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长满荆棘的成长道路上披荆斩刺,走向那辉煌的前路。

做为一个健全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抱怨社会?我们应该用自

己的努力,充实自己的人生,让每一天都是精彩的,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一场倾盆大雨诉说着是彩虹诞生的经历。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生命生命》读后感

我读了《生命 生命》这一课,明白了许多。起初,我也不明白生命是什么,直到我读了《生命生命》才真正体会到生命很可贵,我们不仅要珍惜生命,还要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的几件小事,展现出生命的意义:生命虽然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看那小飞蛾的“挣扎”,意味着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时的一种抗战,挣扎着的飞蛾让“我”分明感到:凡是生物,都有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都极其珍惜自己的生命,小小的昆虫竟然如此,更何况是人呢?

再读课文,往事便在我脑海中回荡。

那件事发生在体育课上,我们下去的时候,同学们的吵闹声打破了上课的寂静(包括我),到了操场,吵闹声更是响彻云霄了,体育老师一来,队伍里顿时鸦雀无声了,可是,过了不一会儿,队伍又像菜市场一样热闹了,老师便大发雷霆,但我们还是闹性不改,说个不停,老师无法上课,我们整整在操场上多“吵闹”了10几分钟,时间就这样在我们的吵闹声中挥霍了。后来,班主任老师批评了我们,还向我们推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让我们感悟到自己有这样好的学习条件、生活环境是多么幸福,怎么能不珍惜呢?作为学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仔细完成每一次作业,让自己每天都活得充实,学有所成,这就是珍惜生命呀!

以前我只是一个无知的小女孩,只懂得长大以后要好好的孝敬父母尊敬父母,要给自己找个好工作,可是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生命”这两个字的含义的深刻了,学了这篇课文,让我懂得了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能放弃生命,我应该珍惜生命,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

《生命、生命》读后感

读了这篇文章,我同样也有很深的感受,很大的启发。

这篇文章主要讲:作者一开始时不明白生命是什么?后来从三个事例明白了生命是什么。

以前的时候我也和作者一样不明白生命是什么。所以我总是喜欢抓一些昆虫来玩弄它们的生命,想见识一下生命力到底有多强,强到什么程度。结果那些昆虫都被我弄的手段给弄死了。

直到爸爸给我买回了一本名叫《中国名人故事》的书为止,爸爸叫我读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故事的

第二段时,就已经感受到了一种又强烈又鲜明的和生命力。里面主要讲:张海迪199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信心,虽然张海迪胸部以下全部瘫痪,便她并没有像普通人一样沮丧,需要别人照顾,而是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就开始自学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的课程,张海迪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

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炙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一万多人次,真了不起!

这两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一个人的生命单单属于自己,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要好好地使用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生命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为了我也能像杏林子、张海迪等等人物那样珍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我决定像他(她)们那样珍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命,决不让生命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生命生命》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生命 生命》这一课,使我懂得了许多深刻道理,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的几件小事中,展现出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看那!小飞蛾的“挣扎”,意味着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时的一种抗战,挣扎着的飞蛾让“我”分明感到:凡是生物,都有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都极其珍惜自己的生命,小小的昆虫竟然如此,更何况是人呢?

像这篇文章的作者原本就是关节损坏的人,她就像文中所说的那个小瓜苗,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活,真是不容易,她曾经还获得过十佳女青年奖呢!她虽然关节损坏了,但我相信她一定非常爱惜声明,珍惜生命,我们和她比起来的话,可能真是大巫见小巫了。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一定加倍爱惜声明,珍惜生命,要让我们活的更加光彩有力,更加有意义。

我们和杏林自比起来,我们可差远了!想到这儿的时候,往事便在我脑海中回荡。

那发生在音乐课上,我们下去的时候,同学们的吵闹声打破了上课的寂静(包括我),到了音乐教室,吵闹声更是响彻云霄了,音乐老师一来,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了,可是,过了不一会儿,教室里又像菜市场一样了闹了,老师便大发雷霆,但我们还是死性不改,我们整整在音乐教室多“停留”了10几分钟。后来又有一节音乐课,我们下楼梯时就像在深山老林里一样安静,在音乐教室里我们表现得更出色,被老师再一再二的表扬,让我们在音乐教室里少呆了10分钟。我终于知道上课认真听讲是个大好处。

我知道了我们要珍惜生命,使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我要告诉大家一句话,人一生下,就一步步的走向死亡。我们要珍惜生命。

篇二: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

没有杀死我的,终将使我强大。

——尼采

在老师第一次讲到弗兰克尔的时候,我首先感到的是茫然,因为我对这位意义治疗大家的

一无所知。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感到愧疚。而当我读完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

意义》后,我为弗兰克尔的辛酸的生活经历所讶异,为他在逆境中的坚忍和乐观所折服,也

为他在纳粹集中营所感悟到的生命的意义深深地感动。

我从未很深刻的去思考过人生还有人生的意义,我也一度认为人生的意义离我的生活过

于遥远。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所经历的每一天都如此的平凡,而平凡的人的一生大约是与

有意义的一生无缘的,有意义的人生只留给那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们的人生似乎总是充

满了传奇的色彩。现在想来,我的理解过于狭隘了,历史的长河从不是一个人写就的,我们

的人生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也许对于整个世界而言,大多数的人都渺小如蝼蚁,但是

我们依然能在短暂的一生中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舞台,描绘出我们自己的精彩,属于我们自

己的意义人生。

《追寻生命的意义》就像弗兰克尔在我们的耳边讲述他自己的故事——在集中营的点点

滴滴,在走出那片暗无天日的天地后,自己对心理治疗的感悟。这本书既是一部不完整的自

传,又是心理学的专业著作。本书的前半段里面,弗兰克尔把自己在集中营里度过的三年的

时光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我可以感受到人们在集中营里挣扎的绝望,他们像被判了无期徒

刑的囚犯,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可以被放出去。唯有对未来残

存的一丝期盼成为他们厚实的支撑。而在书的后半部分,弗兰克尔从自己人生这一段无比黑

暗但也让他无限感慨的经历中,看到了不一样的心理学的治疗方法,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

“人所需要的实际上不是一种无焦虑的状态,而是为了一个有价值的目标所作的努力和斗

争,一种自由选择的任务。他所需要的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地排遣焦虑,而是呼唤一种等待他

完成的潜在意义”。

我喜欢这本书。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我们需要这样一本书,它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我

们不曾体味的世界,一个更能窥探人性的平台。我无法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弗兰克尔和他在集

中营里人们的生存状态——胆战心惊地生活在一日复一日的恐惧中,从惊恐到冷漠,以至于

当重获自由时,他们甚至于丧失了感受快乐的能力。我们的时代是和平的,我们不曾历经战

争,没有切身体会过寒冷与饥饿,也不曾经受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折磨,而在最黑暗的深渊中,

弗兰克尔凭着爱、希望和乐观活下来,苦难也是人生的意义——“如果一个人不能改变造成

他受难的环境,那么,他仍能够选择他的态度”。

这本书有许多细节让我唏嘘不已。弗兰克尔不仅是一个伟大心理学的大师,他细腻而饱

含感情的笔触也让人折服。当他描述自己最初被一列火车送入集中营时,他写道“火车的鸣

叫带着一种离奇的声音,就像是为怜悯那些注定走向地狱的不幸的人而发出的求助呼喊”,

当他们在集中营劳作了一整天看到落日时,他写道“险恶的云在西边闪闪发光,整个天空布

满了铁红到血红、形状和颜色不断变化的云,荒凉的灰色泥屋提供了鲜明的对比,泥泞土地

上的积水倒映着闪闪发亮的天空”,而当他走出集中营后,我仿佛也能感受到在奔向自由后,

弗兰克尔的内心的欢乐,“百灵鸟飞向了天空,我可以听见他们欢乐的歌声”。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心境的喜悲感染着人们的一言一行。当回忆起这样一段

岁月时,在在弗兰克尔的笔下,我没有看到抱怨,没有看到愤怒,我看到的是他对命运的毫

无保留的接受,弗兰克尔将苦难当做生活的洗礼,他对生活的爱流露在每一个细节中,火车

的汽笛,天边的落日和云,不美好的回忆最后变成了生活的馈赠,苦难酿成一坛甘甜的美酒。

而最让我不能释怀的是弗兰克尔在描述集中营生活中,在面对无望的生活时展现的人

生百态。

当所有人失去了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区别个体的只用一串冰冷的编号;当原来睡眠很浅

的人学会了在鼾声震天,拥挤的木板上熟睡;当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只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健

康,从而保住自己的性命;当值班医生用镊子撕去12岁男孩冻坏的脚趾,而旁观者依然变

得漠然——“集中营的囚徒不敢做出任何决定或者采取任何主动性行为,这是因为,他们强

烈的认为,命运是他们的主人,他不应以任何方式影响它,相反地,他应听从命运的安排”。

我想,他们曾经也是会想要反抗的,可是面对荷枪实弹的敌人,他们的力量太过于渺小,

除了顺从,他们别无他法。在自己的生命都无法的保全的时候,他们无暇顾及他人。他们没

有暖和的衣服,没有齐备的医疗设施,没有充足的食物,他们冻伤了脚,冻伤了手,却只能

忍住疼痛,让自己看起来和常人无异。而仅仅一小块面包,或者汤里多出的几颗豌豆都能让

他们欣喜不已。人性在最赤裸的现实面前显得那样的不堪一击。我们似乎很难在这样的环境

中看到生命的意义,但是在弗兰克尔看来,人们在苦难中的所遭遇的一切——这样残忍的画

面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

在生命温饱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同情、怜悯、自尊的存在似乎都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情。人们用冷漠包裹自己,保全自己的性命,卑微至斯。

“人们只能通过指望未来才能生活,这是人的一种特性”——但是集中营里面的大多数

人都不再看到希望和未来。弗兰克尔写道“大多数的囚徒生活在他们将在圣诞节时再次回到

家里的天真幻想之中。随着时间的推进,没有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囚徒们就丧失了勇气,

失望战胜了他们。这严重降低了他们的抵抗能力,许多人因此死去。”他们总是在期盼生活

会带给他们什么,他们的希望落空之后,终于绝望,也许正如弗兰克尔所说的那样,他们更

应该去思考,他们可以给生活带来什么,也许换一种角度,他们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还记得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篇藤叶》,故事里的女主人公看到了那片历经风雨仍然没

有掉落的藤叶,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可是集中营里的囚犯们最终没有等到他们自己没有掉

落的“藤叶”,他们放弃了活下去的勇气。

在众生百态中,弗兰克尔展示着他倔强的灵魂,从他决定放弃去美国的签证而留下的一

刹那,在冥冥中他也成就了自己的使命和未来!

在集中营的日子给了弗兰克尔很多关于关于生命还有生命的意义的思考。我也看到了让

我触动很深的一句话——“人的拯救是通过爱与被爱来实现的。在世界上不再拥有任何东西

的人,只要他拥有短暂的时间来思念他的爱人,他就可以理解幸福”。在集中营里,所有人

都被迫和自己的亲人分开,当时的弗兰克尔也许不知道她的妻子已经死在集中营。但是这份

爱却成为了他活下来的支撑。爱是人们最磅礴的感情,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人们与自

己的祖国......哪怕只有一点点的爱,它也可以慢慢地弥漫开来,充满人们的胸腔,让人觉得

幸福和温暖。

弗兰克尔不仅用这样坚定的爱与勇气来鼓励自己,他也向集中营的囚徒们宣扬着这份爱

与信念,让他们看到绝望中盛放的希望之花。他告诉同在集中营的囚徒,“不仅我们的经历,

而且我们所作的一切,不论我们可能拥有什么样的伟大思想,以及我们曾经遭受的,所有的

这一切不会失去,尽管他们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使他们成为了一种存在”——我们的过去是

我们已经拥有的财富,它们深深烙在我们的灵魂中,没有人可以夺走。

“没有人能够知道未来会带来什么,时间越近,就越不能够”,我们无法预知我们的未

来,但是我们却可以把握住我们的现在,而未来也终将成为过去,只要我们在黑暗中依然心

怀美好和希望,所有的牺牲和磨难终究会有存在的意义。即使是受难,我们也要骄傲的去承

受!弗兰克尔想要让集中营里那些看不到希望的囚徒,发现生活的全部意义。

在读到这本书的第一部分结尾的这样一段话时,我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当他登上一

辆无轨电车,向着多年来在他意识中不断出现的家狂奔,按响门铃,正如他在一千次梦中所

盼望的那样,但是结果却发现,应该给他开门的人不在那里,并且将永远不在那里”。不管

在什么样的情境中,我们似乎都应该为即将出现的不幸做好准备。这样的场面我无法仅凭想

象去构造,我怀疑那样撕心裂肺的痛苦,已然是生命所能承受的极限。当一个人再回到自己

的故土的时候,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一如弗兰克尔,这场噩梦夺走了他所有的家人,最后只

剩下他自己,独自感悟生命。

《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是弗兰克尔对自己的意义治疗的概述。这本书的

第二部分不再是一个长长的自述的故事,它里面夹杂着一些个案,还有弗兰克尔自己的感悟。

其实在读完整个第二部分之后,我依然不敢确定我是否真的读懂了弗兰克尔的理论。我把这

本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但是还是只能浅浅的表达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意义疗法是结合了弗兰克尔自身经历和感悟的一种特殊的疗法。意义疗法的

很多思想源于弗兰克尔在面对集中营生活时的有感而发。虽然弗兰克尔早年师从弗洛伊德,

但是意义疗法不像精神分析那样执着于病态的人格和过去,意义疗法更强调未来。它在治疗

策略上着重引导来访者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树立明确的生活目的,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

对生活的心理治疗方法。这一疗法就是要让人们找到生命中存在的意义,懂得自己“为了什

么”而生活,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挫折,追求生命的意义,从中体验到人生的目的与意

义。意义治疗学的重心不是心理层面或社会层面,而是存在的意义层面,只有个人存在的意义

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人才能够更好地发展。

弗兰克尔单独将“精神动力”作为一个小章节放在这本书中,他写道“世界上没有任何

东西比生命中存在着意义更能帮助人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几

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这就是精神动力的强大之处。我们知道我们承担的使命,

我们知道我们要活着去爱那些爱我们的人,我们的生命要延续因为我们我们还有未完成的梦

想。在弗兰克尔看来,焦虑并不是一件坏事,适当的焦虑可以更好的帮助来访者看到问题的

结症。

比起焦虑,现在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更普遍的状态——这种状态被弗兰克尔称之为

“存在的虚空”——我认为,这也可以被翻译成“无聊”。原因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自动化将

给普通工人带来大量的空闲时间,但是许多人不知道利用这些新获得的时间干什么。这种状

态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这种空虚给人们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空洞,因

为在这种空虚中,人们感到无所适从,生活的内容是如此的贫乏,他们在虚空中看不到生命

的意义。而意义疗法可以让人们重新开启生活,填补存在的虚空。因此创造和工作也成为了

实现人生意义的第一种途径。

“人不应该寻求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一个人在他的生活中都拥有需要完成的特定的事

业或者使命。因此,他的个体不能被替代,他的生活也不能被重复。因此,每个人的任务与

他实现这一任务的特定机会一样,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从来不会在某一刻停留,每个人

有自己的人生,生命的意义也因人而异。无独有偶,埃里克森的生命八阶段向我们勾勒出了

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使命和不同任务,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各自的和共同的使命,我们要

成为一个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看到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就好比现在的世界,有着

形形色色的人,而形形色色的人做着形形色色的事情,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情在我们的生命

中聚拢,交叉,分离,构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生又构成了这个独

一无二的世界。人有选择的自由,但也需要承担选择后果的责任,人们有责任实现自己生命的

独特意义,每个人都会被生命所询问,只有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这一问题。

“爱是理解一个人个性的唯一的、最核心的方法”——在弗兰克尔看来,爱是实现人生

意义的第二个办法,没有一种感情可以像爱那样博大,它博大到可以容纳天地万物,爱可以

给人们以精神的力量,爱使人们突破自己的潜能,个人的生命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生命的

容量更加的庞大,意义也更加的深沉。通过爱,人们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自己。

“受难的意义”——这也是在我看来弗兰克尔理论中最别具一格的部分——他认为受难

是实现人生意义的第三个途径。弗兰克尔写道:“我们永远也不应忘记,即使当我们面对绝

望的情景时,当我们面的无法改变的命运时,我们也能发现生命的意义,因为那时可以最大程度的证明人的独一无二的潜力。它将把一个人的悲剧变成极大的成功,把一个人的困境变成一种人类的成就.......通过勇敢的接受受难的挑战,生命直到最后一刻都会充满意义”。 尼采说过:“不能杀死我的,终将使我强大”。那么苦难就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在一个让人变的强大而坚忍的过程中,虽然他的存在让我们苦不堪言,但是也正是因为它的的存在,锻造了我们无坚不摧的灵魂。苦难使我们强大,生活的意义从来都不是享受和快乐。

《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弗兰克尔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位老年人因为失去了他所钟爱的妻子而痛苦,弗兰克尔反问这位老人:“如果您死了,而您的妻子还活着,将会发生什么?”老人回答:“她将遭受和我一样的痛苦。”这时,弗兰克尔告诉这位老先生:“正是因为你还活着所以免除了您妻子的痛苦”。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为类似的痛苦所困扰,我们也需要改变我们的视角,改变我们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事情——“当发现一种受难的意义,如牺牲的意义时,受难就不再是受难了”,弗兰克尔如是说。

我一直在想,这样的豁达和乐观真的是人生来而有之?抑或,弗兰克尔是在历经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悲惨遭遇后,从无望的生活中慢慢地去发现和探索,才逐渐的看到我们不曾发现的人生的另一片天地。一个人究竟需要多么强大的心灵,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有这样卓绝的建树?我们不能改变人生的处境,但是我们我们可以改变我们面对这些处境时的态度。因为苦难的存在,人生的意义更加的深刻。

我的思绪又飘向了远方。前年暑假的时候,我曾去过一个基督教堂举办的青年集会,教堂的中间是一个十字架,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所承受的苦难是为了人类的存在。其实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有几处我看到了宗教的痕迹。当弗兰克尔的父亲带回的石碑上刻着《十诫》中的那条“荣耀你的父母,地球上的生命将能得到延续”。而我在查过资料后发现据《圣经》记载,《十诫》是上帝亲自用指头写在石版上,后被放在约柜内。犹太人奉之为生活的准则,也是最初的法律条文。而弗兰克尔认为这句话是“上帝的指示”。在书中,弗兰克尔也写道:“一位难友在到达集中营时,与天堂签订了一个契约,他的受难和死亡应当把他所爱的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弗兰克尔对上帝的虔诚或多或少也表现在了他的理论中,尤其是他对于苦难的的意义的叙述。

书中弗兰克尔举了很多案例,而通过大量的案例,弗兰克尔也总结出他自己的意义治疗常用的三种方法:去反应、矛盾意向和态度改变。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准确,但是在我看来,这三种方法到最后都只有一个目的,让受到困扰的来访者转移焦点,改变态度。

非反思法是用来应对过分反思的,有意识地抽回集中在这一症状上的注意力,取消自己对某一行为的强迫性关注,使来访者的预期性焦虑和注意力从行为本身或自我转移到积极的方面,转移到外部事物,转移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使个体不再被焦虑所困扰。弗兰克尔用一个因为年幼时受到父亲性侵犯以至于在成年后导致性冷淡的妇女为例,他告诉这位女性,不要在童年的阴影下恐惧的生活,每次和伴侣有亲密体验时,她应该放下对自己的经验的过度担忧,而应该把注意力转移到她的性伴侣身上。而当这位女性的目标转移,她的注意力不再死死地扣住某一环,去反应产生作用。那么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而矛盾意向“是由患者态度的转变构成的,他的担心被一种相反的愿望所替代”,弗兰克尔曾经让失眠的人不再关注自己的失眠,而是让他们尝试努力让自己变得清醒。患者的关注点由“想睡觉”变成“要清醒”,失眠也神奇般的治愈了。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种绝妙的思维,天才的想法,而这种想法也实实在在的起到了弗兰克尔想要看到的效果。人们仅仅是转换了角度,转换了对于睡眠的态度,事情却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意义治疗的任务就是要改变这个人思考生活的方式, 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代替消极悲观的生活态度, 而最终是帮助患者对生活意义的认识, 确立新的生活目标, 生活态度的改变必然会导致生活意义的改变。弗兰克尔认为:“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人不仅仅是存在,

而且还要决定他怎样存在,在下一刻将成为什么。

弗兰克尔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但是他也告诉我们“乐观主义并不是可以随意命令和调遣的东西,人们甚至不能无视各种可能,对抗各种愿望,任意地强迫自己保持乐观........因此,信仰和爱也是不能随意命令和调遣的”。就好比你想掬住一捧水,可是因为你的愿望太过于强烈,你攥紧了手心,水却全部溜走了。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收放自如,我们也要允许自己不快乐,乐观是一种态度,但是也不必将乐观的准则奉若神明,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违背。人生的意义更需要用自己所有的喜怒哀乐,自然地去细细品味。

但是弗兰克尔的理论也有不完美的地方。由于法兰克尔从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出发, 认为人以意义的追求不是对现实生活意义的追求, 而是对超越现实和自我的精神意义的追求。他甚至把死亡和痛苦作为人的最深远意义和最高价值的实现,痛苦和死亡实然有他们的价值,人们在历经苦难,面对死亡的时候,的的确确会对人生有更深沉的体验,但是过度的强调, 就走向了唯心主义立场。

放下手中的书,我的感慨很多,可是我能描述出来的东西却太少。“集中营中的生活打开了人的灵魂并将其彻底的暴露出来”——人性在最残酷的现实的面前无法遁形。

在集中营里,夜晚睡觉前人们相互抓着彼此身上的虱子为乐趣——这也是苦难,但是即使是这样充满的辛酸的过程,人们依然可以发现其中的那丝快乐;

也有公平的厨师,在分发汤的时候给每个人同样分量的豌豆——比起很多凶神恶煞的看守者,这样的事无疑是集中营生涯中让人可以体验到的为数不多的温暖事件之一,而这样的人本身就散发出人性的光辉,他们力所能及的让每一个个体都平等,而不分亲疏;

集中营的人们仅仅因为转移的新地点没有烟囱而兴奋——这意味着新的集中营没有毒气,没有焚烧炉——面对死亡,大多数人都是惧怕的,仅仅是可以活下来本身就足够让人觉得奢侈!

当人们变得冷漠的时候,身边同伴的死亡已经变得司空见惯,人们从部表达自己的同情,关心的只是这个已经死去的可怜人还有什么可以拿走的财产,哪怕仅仅是一根香烟,一双劣质的皮鞋——这样的片段又包含了生活怎样的无奈和苍凉。

“除了可笑的赤裸裸的生命,我们已然没有东西可以失去”——在写下这样一句话的时候,弗兰克尔的内心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此时的他,面对现实的处境,还有什么其他的感慨?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有关生活,有关人生。弗兰克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在里面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灰暗和光彩。我们要感恩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的美好。我们更加应当去实践,学会用一种更淡然,更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生活。这本书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在最深重的绝望中依然能够用爱去包容态度,即使深陷万丈深渊依然努力追寻阳光的勇敢,一种满载着希望去开拓的毅力。

篇三: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篇一: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维克多。弗兰克尔,一个从纳粹集中营里经历九死一生幸存下来的着名>心理学家,一个为了父亲放弃美国签证而冒着被送集中营风险留守下来的儿子,一个因为对事业的追求、妻子的爱而在巨大磨难中坚持下来的丈夫,他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纳粹集中营随时可能死亡的威胁,巨大的身心痛苦和折磨,似乎让大部分人都会找不到继续生活下去的意义和>勇气。弗兰克尔也经历了这样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我为何还要坚持?

他自己思考并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三种方式,并据此创立了“意义疗法”,帮助很多心理有问题的人重塑了人生。

1. 创造或者从事某项能体现人生价值的工作。

自己喜欢并能体现价值的创造性的工作,能极大的提升个人的生存的意义感。人会变得充实而且>幸福。在纳粹集中营中,重新编写自己遗失的心理学着作的手稿,是他能够坚持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它让弗兰克的坚持变得更有意义!

2. 全身心的体验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体验世界的真、善、美,体验爱和被爱。

艺术、宗教、文化、亲情等等各种方式都可以让人体验到美,体验到爱。有了女儿之后,我才深刻地感受到,能够真正的不求回报的爱一个人,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3. 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积极的态度。

面对苦难,永不放弃,战胜自我,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苦难让你的灵魂得到净化,坚持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能够直面苦难,以战胜苦难为骄傲,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人公一样,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战胜任何>挫折,这种人是多么令人尊敬!如果我们能够战胜自我,变成这样的人,那是多么幸福和有意义的事情?

集中营里,绝大部分的人是死于精神奔溃,丧失斗志,真正坚强的人,才能生存下来!

看完这本书,我必须承认,人得有一点精神上的追求,否则,人生就容易陷入弗兰克所说的“存在(意义)之虚无”导致的精神空虚,抑郁,暴力,吸毒,自杀等等消极倾向都是因为精神空虚和无意义感导致的。人一旦找到了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他不但会感到幸福,而且还会具备应对磨难的能力。人是否强大,是否幸福,完全在于你的精神,在于你是否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并且知行合一。

不过,人的独立思考和自由选择能力,造就了任何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并没有可以普适于任何人的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灵魂,需要自己思考,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在本书的最后,弗兰克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生命的意义,作为一个心理学家:“我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这其实是一个很崇高的信仰,同时体现了第一和第二两种实现人生意义的方式。同时,他在集中营的经历也体现了第三种方式。

思考自己的生命的意义,我想,我的生命意义,在于做中国的巴菲特和释迦牟尼,用自己的智慧帮助他人实现财务自由和生命自由。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独立思考和自由选择的能力。可是如果我们自己的肉身,自己的出生和死亡,都只是大自然偶然的产物,我们只是宇宙海洋中偶尔飘起的一个浪花,一切不由我们自由选择,那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情?我相信灵魂的存在,所以我相信可以通过探索,找到生命自由,灵魂永生的途径。帮助他人实现生命的自由,就算不能成功,就算最后发现是徒劳,那是否也比活得浑浑噩噩要幸福?探索的过程本身就已是快乐,又何必纠结于有没有结果?

篇二: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人最宝贵的是什么?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奋斗’。”

这是《生命的意义》中主人公保尔思考的一个严肃的人生问题,也是一段充满哲理的语言。这不多的言语,却道出了生命的真谛,它给人们以启迪。

所有的人,都热爱自己的生命,但方式不同:有的人不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赢得了人们的赞同;有的人却不断诈取原本属于别人的东西,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不顾法律,他们的私欲在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失去了人生价值。

保尔和他的战士就是以珍惜生命为人生价值的崇高精神,为事业而奋斗,为国家而奋斗,他们奋斗了一世,也贡献了一生。

现在是21世界,我们学生应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报效祖国。

生活,不能只享受物质,重要的是精神享受,不,应该好好的生活,为自己、为父母、为人类应当更加充实的活,像保尔他们一样,为人类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样才算得上珍惜了这人生仅有的一次生命。

篇三: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的一篇文章叫《生命的意义》,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让我受益匪浅。“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斗争。”这是一段多么感人的话语,这是一段多么豪迈的壮语!这段话语成了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学习的座右铭。

是呀,生命对我们世界上所有的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我们要让这有限的生命中,不应该让这大好年华虚度,应该把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过得很有意义,让生命在飞速的光阴中活出了价值,活出了精彩,活出了固有的尊严!

篇四: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班级:04111101

姓名:张帆

学号:1120110945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尼采 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时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在高压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还有任何意义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以二战集中营幸存者的身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自传体的书中,讲述了那种极端环境,给普通囚徒的心理状态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囚徒们为了自己和朋友能活下去,而进行的残酷的生存斗争。作为一名敏锐的观察者和亲历者,他进一步从这些惨痛真实的经历中,引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在集中营中,囚徒的所有财产和权利都被剥夺,不仅饥寒交迫,而且随时会有死亡的可能,被判定体弱有病的囚徒很快会进毒气室,在这里,生命显得格外渺小脆弱。可是据弗兰克尔观察,身体不那么强壮,却有丰富的精神活动的人,似乎更容易幸存下来,他本人就是实例。对妻子的思念和爱,让他在脑海中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了她的形象,并与她生动有趣地谈笑。爱,超越了时空甚至生死的阻隔,给拥有爱的人带去了内心的充实和强有力的支持。“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

过去的甜美回忆,同样能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安慰,也许只是曾有过的微小的成功,也许只是一次普通的家庭聚会,可曾感受到的喜悦和满足,留在了这些回忆中,弥补和滋润了人们在现实中的空虚痛苦,更重要的是,指向了未来的希望:将来,我们会再次拥有这些幸福时刻!

为了活下去,囚徒们小心地节省食物,从死者身上“交换”衣物,调换转移到其它集中营的名单(这更像是命运的赌博),冷漠地注视着其它人的痛苦和死亡。即使在这种文化和道德“冬眠”的环境里,人们在动物式的生存本能外,却神奇地保持了对艺术和大自然之美的热爱,甚至感受更为强烈。“一位囚徒冲了进来,招呼我们去操场观看精彩的日落。站在外面,我们看见险恶的云在西边闪闪发光,整个天空布满了从铁红到血红、形状和颜色不断变化的云,??然后,在几分钟的寂静后,一位囚徒对另一位囚徒说:‘世界多美啊!’”在艰难绝望的环境里保持对爱和美的感受,在黑暗中不懈寻找光明和希望,我想,这就是人

之为人的特殊之处吧!也正是这种特殊性,反过来,给绝境中的人们带去了活下去的力量。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一个人被剥夺到只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他仍然有自由选择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环境,是积极地艰难地利用每一个条件活下去,还是放弃生的欲望,向命运低头。态度的选择,就是唯一的全部的尊严和意义。对妻子的爱以及完成这本书愿望就是支撑作者活下去的理由,而他也用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在最悲惨的境遇中,生命始终具有其潜在意义。

弗兰克尔把人的主观意志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他希望用各种方法去帮助病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弗兰克尔深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他将找到生命意义的方法总结成了三点:创造和工作,体验某种事物或爱一个人以及受苦。我想他说得很对。一个人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都能决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应对。每个人都会有沮丧失意的时候,也不必为此感到羞耻。学会把自己从悲观的情绪中拯救出来,自信自尊得去面对,真的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正如集中营里那些相信自己尚需完成某种使命的人,他们最有能力生存。具有念想,有自尊的人才会是一个充实的人。我自己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偶尔会产生的悲观的情绪,的确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影响。我想,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才不枉在这个世界来辛苦地走一遭。因为至少,我们的存在并不会因其短暂而失去意义。

当我把这本书一气读完,掩卷沉思: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想,是拥有并珍惜所有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勇气和力量的美好事物,是对过去生活的甜美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是对伴侣和家人深深的爱,是对自己将发展成长为怎样一个人的好奇。无论任何职业、地位、财富和种族,当一个人有所担负、认真投入地生活着,并给其他人带去了幸福时,他自己也会感受到充实满足,此时,生命的意义就存在于生活过程本身!

篇五:《生命生命》读后感

《生命生命》读后感

《生命生命》读后感

自从学了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我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坐在台灯下一遍一遍的读这篇文章,渐渐地生命的概念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当读完这篇文章,我豁然顿悟:原来生命是这么顽强呀!在杏林子笔下,生命是我们手指间扑腾的飞蛾,生命是砖缝中坚强生长的瓜苗,生命是我们胸中心脏跳动的“砰砰”声!

我带着深深的感动,再次朗读《生命生命》,读着读着,我眼前浮现出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霍金虽然身患残疾,但他身残志不残,依然用仅能活动的三根手指,坚持文学创作,终于创作出了科学巨著《科学简史》;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虽然失去了听力,但他敢于向命运挑战,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创作了一首又一首美妙的乐曲;法国著名作家雨果,40岁被查出患有心脏病,但他坚持体育锻炼,终于发生了奇迹:心脏病竟然好了!雨果又坚持写了《悲惨世界》等很多文学名著。

可是,有些人却在践踏生命。比如某些人在成长上遇到了一点儿困难,就选择了轻生;还有些人整日泡在电脑游戏中,浪费大把大把的时间;更有些人,在一些地方贩卖毒品,残害了无数人的生命。

想着想着,我不仅面红耳赤,因为我有一次浪费了生命。

那是一天上英语课时,英语陈老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课,全班同学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课,可是我却心不在焉的听着课,双手在下面摸索着,想到了一些好玩的东西。就这样摸索了一节课,老师讲的什么我一点儿都没听见。到了课下,我才明白过来,我是白白浪费了宝贵的生命。

生命是短暂的,快乐的,也是宝贵的,既然生命很宝贵,我们就不要再浪费生命了。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