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潭影空人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5:24:58 字数作文
潭影空人心字数作文

篇一:潭影空人心

潭影空人心

[摘要]本文从禅宗对王维生平、诗歌题材、意境、创作思维几

方面的影响,论述了王维之所以能获得“诗佛”美称,是与禅宗的

浸润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的。

[关键词]禅宗 成就 诗佛

“禅”,是大乘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的结合;是“披着天竺式袈裟

的魏晋玄学”;是理性的生活态度;是空明的人生智慧。”①

公元六世纪,禅走出印度,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水乳交融成一

体,别立禅宗。禅宗兴起,对中国诗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禅的思

路与诗有着密切的关联。诗人习禅成风,他们在创作中常常自觉不

自觉地表现出“禅意”;禅师们则经常借诗谈禅。到了唐代,人们

更是把诗、禅相比。唐统一天下,静观默照的北宗在开元、天宝年

间红极一时;不立文字、顿悟成佛的南宗在至德以后宗风大盛。在

禅宗与诗歌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碰撞中,尽管也有诗的精神对禅的渗

透,但必须承认,禅宗对诗歌的影响更为广泛和重要。盛、中唐时

期的著名诗人,大多和禅僧有交往,写过有关佛寺的诗歌,如孟浩

然、韦应物、柳宗元等。在近禅的山水派诗人中,王维无疑是于禅

悦最深、最有代表性的。所谓禅悦,就是悟道后一种旷达乐观的心

情,一种在平凡世界中感受乐趣的智慧。禅对内心的看重,对智慧

的寻求,对身外事物的淡泊,深深地吸引着中国文人高贵、敏感并

常常带有失意感伤的心灵。禅提供给他们另外一种看待世界的方

式,使他们的精神得以自由飞扬。王维无疑是这样的一位受益者。

在众多诗人中,他的诗作天才妙悟,神韵悠然,与李白的豪放飘逸、

杜甫的沉郁顿挫,交相辉映,成为中国古典诗坛上最灿烂的景象之

一。读他的诗,就像是在心灵上练瑜伽。

就禅宗与王维生平、诗歌题材、意境、思维方式的内在联系方面

来说,禅宗对王维诗歌成就有着巨大影响:王维的诗,融入了禅的

智慧、禅的思维方式,它们以豁达闲适的态度关照人生,俯仰宇宙,

形成了完全不同于李白、杜甫的风格,不失为当今世人浮躁心情的

清凉剂。当迷已逐物的我们再次捧读他的诗作时,更是别有一番滋

味在心头。号称“诗佛”的王维之所以能在群星闪烁的诗坛拈花微

笑,惟我独尊,首先要归功于唐王朝对佛教的整顿和利用。唐太宗

本人深知宗教的魅力,对佛教很重视,从而使佛教教徒的地位变得

崇高了;某些人不愿当官,倒愿信佛,所谓“选官不如选佛”。在

这样的社会现实下,佛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形成了严密的思想

理论体系。在王维生活的时代,华严与禅宗也确立了相当成熟的思

想。王维就是在这样的大气候下沉迷佛学的。

王维之所以信佛,与其家庭环境也有很大关系。他在《请施主为

寺表》中说:“臣亡母故博陵县王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竭

衣疏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臣遂于蓝田县营山居住

一所。”《旧唐书·王维传》说:“维兄弟具奉佛,成常疏食,不茹

荤血。”

王维信佛,还与其自身经历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如因署中伶人

舞狮子犯禁受牵连而遭贬谪,李林甫为相时遭排挤,“安史之乱”

中被迫在安禄山的手下做官??加上母亲、妻子离世所造成的心理

创伤,使他越发与佛教亲密接触。退朝之后,他就梵香独坐,“以

禅诵为事”。纵观参禅悟道之人,大约有两种情况,一为寺庙高僧

禅师,将参禅悟道作为必修功课,另一种就是世上的隐者,从生活

中摸爬滚打过来的,王维就属于后者。他经历过世俗的磨难,领教

过官场的腐败和黑暗,对现实感到不满,也有不愿同流合污的心情,

但对于统治阶级的态度,始终是妥协的,缺少抗争的力量。他既没

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慷慨悲歌,也

没有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毅然决然,最后,

他别无选择,只能皈依佛教,参禅悟道,在心灵上“适彼乐土”。“寂

寥天地春,心与广川闲”、“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这些诗句,

正是他人生心境的实话实说。

综上所述,王维的事佛参禅,是繁荣的唐王朝佛教兴盛的必然结

果,也是他家庭和自身经历双重纠结的产物。

和禅僧们长期接触,以及受佛理的浸润,使王维的诗作在扩大和

提高古典诗歌的题材、境界等方面,都显示出了新的精神面貌。

一、禅宗思想对王维诗歌题材的影响

在佛老无欲无为的思想影响下,王维逐渐形成了一种得过且过,

但求安适的人生哲学。政治上不得意,就逃往大自然,借仗山光水

色以自娱。传统的山水诗人,追寻在俯仰山水间求得内心与大化的

融合,借以排解内心的愁闷。王维晚年也有这样一些作品,但他的

辋川隐居之作,很多都是以山水描写刻画一个离尘绝俗的世界,安

顿在现实中无所归依的心灵的。如“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

住水东西,浣沙明月下”(《白石滩》)、“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

木转黄鹂(《积雨辋川庄作》)等。

这一时期,他偶尔也写出像《终南山》这样一些描绘雄伟壮丽景

物的诗篇,甚至有时还忍不住又象前期那样,会因社会的不平而深

感愤慨,并对那些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人表示鄙视:“科头箕

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与卢员外过崔处士兴宗林序》)但

是,由于长期隐逸山林,远离人世,王维这一时期的诗篇大多表现

山水田园风光,“绿水青山是我家”,成为他诗歌的主打内容。寄情

山水,“逢人不说人间事”的王维,将自己的身心与大自然融合在

一起,营造出远离滚滚红尘的清净世界,最终成为了山水诗派重量

级的人物。这一正果,是与他长期受北宗的影响,避开尘世的喧嚣,

在山林中“习静”、“安禅”分不开的。

二、禅宗对王维诗歌意境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王维的山水诗:“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

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送别》)“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

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田园乐·其五》) “雨中

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静坐》)“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

北送君归。”(《送沈子福之江东》)这些诗句,如一幅幅水墨画,给

人宁静淡泊之感,令人回味深长。而宁静与淡泊,正是禅者所追求

的。将自己的身心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宁静致远,高蹈于尘世之

外,摆脱世俗物欲,“默默与天语,默默与天行”,这正是禅者对禅

的意境的追求。而“物我冥契,情景交融”的意境不是王维的专利,

因为情随境生,移情入境的诗歌,传统上都称之为意境,那么,近

禅的王维在营造意境上有哪些不同于其他诗人的特点呢?在这里,

可用司空图评价王维、韦应物诗作时所说的“澄澹精致”②作为答

案,所谓“澄”,本指水静而清,作为诗歌批评术语来看,是指诗

中意象的透明可感,意境的宁静空灵。禅宗主张“住心看净”,心

中不起烦恼欲念,“菩提影现,心水常消”,以此清净心观照万物,

犹如空潭印月,毫无遮碍。正如六祖给弟子讲法时说的,人的自性,

“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着境,被妄念的浮云盖覆,怎

可见到如明月般清朗的自性?”该放手时就放手,那将是怎样—片

开阔澄明的人生境界。而王维正是从禅者的视角观察自然界的万千

变化,以诗人的情思抒写物态天趣,从而使诗歌的形象宁静优美而

神韵缥缈。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山水中,诗人感受到了万

物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精神升华到了空明无滞碍的境界,自然的

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的纯美诗

境。

“澹”是王维诗的另一特色。“澹”就是所谓“冲淡”,用郭绍虞

篇二:闸北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闸北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00分钟)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3、本次考试书写分3分,希望同学们注意书写的工整、规范、美观。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

1、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 (《山居秋暝》)

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

3、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4、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5、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曲径通幽”源自“竹径通幽”一词,意思是 。(2分)

7、“潭影空人心”流露的诗人思想是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

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

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上文作者 (人名),是 (朝代)桐城派古文家。(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 (3分) ..

A.上文加点的“其”和“之”所指代的对象一样。

B.作者登山没有经过东谷,而是沿中谷直走到山顶。

C.“磴几不可登”的“几”读“jī”,意思是“石阶”

D.作者艰难登山是为饱览雪后泰山的雄浑瑰丽奇观。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

【注】 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跌倒 ③应候:顺应时令。

11.(1)下列与“使秦不得窥吾西”中的“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B、虽鸡狗不得宁焉 ..

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即出,得其船 ..

(2)下列与“臣怪之,问其故”中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落日故人情 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C.即克,公问其故 D.故有所览辄省记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岂不大利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齐王认为老百姓会踊跃参与筑城的理由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二、 现代文(3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21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1)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

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

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

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

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

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2)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

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

(3)追求优秀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

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生命个体终结,

后来者 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báshè 。

(4)追求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

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

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

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

(5)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

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

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

秀的起点而已。因为追求优秀,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

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因为追求优秀,装腔作势的表演、

阿谀逢迎的丑态、追名逐利的争斗,统统不屑为之。

(6)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

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追求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

赖客观条件。他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们努力地适应环境,甚至改造环境。

(7)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

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20、根据拼音写汉字:báshè _____________ (2分)

21、根据上下文,填入第(3)段划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 所以 B、一方面 另一方面 C、即使 也 D、要么 要么

22、上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3、怎样“追求优秀”,作者在(4)-(6)段提出了三条建议:(6分)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选文依据的一项是( )(3分)

A、(俄国)门捷列夫: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B、(英国)郝胥黎: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

C、(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潭影空人心)(法国)大仲马:一两重的真诚,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D、(爱尔兰)萧伯纳: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得到生

命的恬静和安宁。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1分)

家之脉

陈忠实

(1)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

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

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合用一只砚台。?

(2)我的三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

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刻开

始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途程。

(3)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

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

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 甲 ,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到和我的课本上

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

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 乙 。

(4)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

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一副副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

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 丙 。

(5)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六年时间里,每

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办婚丧大事,村人就来找我

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6)我的儿女都读过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然而儿女唯一不

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7)我小时候有回晚上下了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怎

么回家去背馍呢?50余里路程步行,我13岁。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就愣住了,父亲披一头一身的雪迎着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

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8)二女儿因为读俄语,补习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

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着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返回蒋村的祖屋。我没有劳

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比我父亲冒雪步行50里为我送干粮方

便得多了。

(9)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会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

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子念书学文化,他

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10)我供给三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也颇为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的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

爷爷的地位和经济,而且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和牲畜的创造权利,而且心强气盛地

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

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却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11)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25、第(9)段“地道”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6、根据文意,依次填入甲乙丙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 )(3分)

A.我大为惊讶 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B.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我大为惊讶

C.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我大为惊讶

D.我大为惊讶 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27、将第(7)段划线句改成“我小时候有回晚上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上课心里想怎么

回家去背馍呢”,好不好?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联系全文,作者心中文化意识的具体内容有:(6分)

(1)读书是生命中光明的开启,是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开始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从全文的思路来看,第(8)段可否删去?为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运用(11分)

25、上海很多楼盘的命名折射出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风尚,耐人寻味。如?牡丹华庭?,?牡丹?因花大、形美、色艳、香浓,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华?有?繁盛?的意思,这一楼盘命名寄寓了人们希望国家繁荣昌盛、家庭幸福吉祥的美好心愿;又如?金鑫怡苑?,?金鑫?表示财富性感,?怡?是?快乐愉快?的意思,这一楼盘命名则体现了人们希冀发财富贵、生活愉悦的心理;再如?东方曼哈顿?,借洋名展现其异国建筑风情,并显示出其尊贵的气派、所处的地段繁华珍贵,还可体味到国人对西方文明的崇尚感和追随感。下有十五个楼盘名称,请你从中选择一个,结合楼盘名称对其蕴含的意义稍作分析。(4分)

第一组:永泰新苑、达安花园、瑞和家园;

第二组:君御豪庭、名门世家、申江名邸;

第三组:书香门第、金榜逸家、文化佳园;

第四组:秋水云庐、天水雅居、东篱春韵;

第五组:东方剑桥、阳光威尼斯、海上普罗旺斯。

我选第______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楼盘名称)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小明家买了一套新房,近日准备搬进新居。为增添喜庆气氛,想在大门上贴一幅

对联。你认为下列最合适的一幅是( )(2分)

A、芝兰茂千载,琴瑟乐百年

B、天上星辰应作伴,人间松柏不知年

C、祥云环绕新门第,红日光临喜人家

D、顾客如川川流不息,生财有道道畅无穷

(2)小明的奶奶准备在凌晨搬家时燃放烟花爆竹,以求安康吉利,小明却反对奶奶的做法。你认为小明反对奶奶做法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帮小明家想出一种更合适的庆贺乔迁之喜的办法。(5分)

四、写作(60分)

27、题目:一件值得反思的小事

写作要求:

(1)要有真情实感和具体的事例。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3)600字左右,不得抄袭。

闸北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39分)

(一)(15分)

1.清泉石上流 2.心忧炭贱愿天寒 3.会挽雕弓如满月

4.野芳发而幽香 5.豁然开朗(每句3分)

(二)(4分)

6.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2分)

7.摆脱尘世一切烦恼(或超凡脱俗)、遁人空门(2分)

(三)(8分)

8.姚鼐清朝(2分,各1分)

9.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人们都叫它天门。(3分)

10.D(3分)

(四)(12分)

11. (1)B(2分) (2)C(2分)

12.(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有利(或好处)的事吗?(2分)

13.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2分)

14.办事情,想问题,要把考虑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结合起来。或既要看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19分)

15.跋涉(2分)

16.C(2分)

17. -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 惯。(3分)

18.要勤勉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9分)

19.C(3分)

(二)(21分)

20.真正的,纯正的,标准的。(2分)

21.D(3分)

22.不好。原因有:原句具体写出了父亲为“我”送馍馍路上的困难(或写出了雪大的程度,路途的遥远,缺乏交通工具,突出父亲给“我”送馍馍的困难);写出了“我”发慌的心理,侧面烘托出父亲为“我”送馍馍的不易;父亲冒着大雪为“我”送馍馍的做法深深感动了“我”,为下文“我”传承父亲重视孩子读书的做法做铺垫。(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满分)(6分)

23.(2)坚守、传承传统文化(或认同传统文化);(3)竭尽全力、克服困难供下一代读书。(一项3分)

24.不能删去。第⑧段写“我”不辞辛苦送女儿读书,与上文父亲当年给“我”送馍馍作比较,衬托出父亲供儿子读书的不容易;说明父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我家重视孩子读书的家风已得到延续。(答对一点得3分)(6分)

三、综合运用(11分)

篇三:2013虹口一模初三语文卷及答案

虹口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学科

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3.1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一 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满面尘灰烟火色, 。 (《卖炭翁》)

2. ,雪尽马蹄轻。 (《观猎》)

3.人生自古谁无死, ! (《过零丁洋》)

4. ,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

5.登斯楼也,则有 ,宠辱偕忘?? (《岳阳楼记》)

6. ,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下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巴山楚水”指的是四川边远地区。 B.标题中“乐天”是指诗人李白。

C.“翻似”的意思是“倒好像”。 D.典故“烂柯人”表示对友人的怀念。

8.你怎样理解广为传颂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2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醉翁亭记(节选)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作品也属于上文作者欧阳修的一项是( )(2分)

A. 小石潭记 B. 卖炭翁 C. 核舟记 D. 生查子?元夕

10.下列对语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云归而岩穴暝(云雾消散了,山谷变得昏暗了)

B.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秋风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出来)

C.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来来往往不间断的场景,是滁州人出游)

D.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宾客们懂得跟随太守游山的快乐,却不懂得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11. 选文多处写到了“乐”,作者“乐”的是 。(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使人索回书

② 蒋堂初为淮南转运使,冬至日,各县致贺书,皆投书即还。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①

须索回书,左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左右曰:“皂隶如此野狠,其令可知。”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乃为一简答之,...③方去。遂为之延誉,后卒为名臣。 (沈括《梦溪笔谈》,有改动) .

注释:①蒋堂:人名。淮南转运使,官职。 ②使人:使者。即下文的“皂隶(衙门中的听差)”。 ③延誉:为他人扩大声望。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皆投书即还( ) (2)后卒为名臣(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乃为一简答之,方去。

14.皂隶“如此野狠”的具体表现是(1) ;(2) (2分)(用原文回答)

1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加点词“不敢慢”的“慢”和快慢的“慢”同义。

B.蒋堂为县令“延誉”是因为“使人”的“野狠”。

C.文中 “令必健”一句的意思是说县令做事必定严格。

D.选文主要表现了蒋堂是个判断力强、有识人之明的人。

二 现代文(共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

说“雅量”

①读报,读到几则名人轶事,我不由联系现实,心生感慨。

②1952年,郭沫若应约写了一首诗。诗稿送到杂志社后,编辑却犯了愁,因为那首诗 立意很好, 从构思、意境、语言来讲远非佳作。当年轻的编辑怀着忐忑的心情去找郭老,请他修改或重写时,没想到郭老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一再声称:那是败笔之作,你们退稿是对的。作为文学大家,面对一位毛头小伙子给自己的“大作”挑刺,郭老竟然不愠不火,并虚心接受其意见,这种雅量委实不易。

③1930年年初,阳翰笙请茅盾为自己的长篇小说《地泉》再版作序,茅盾推辞不掉,就在序中不讲情面地批评说,这部小说从总体上来看,是一部很不成功的,甚至是失败的作品。茅盾把文章交给他后,觉得自己的批评如此尖刻,阳翰笙一定不会用。没过多久,再版《地泉》出版了,茅盾打开一看,他那篇批评文章竟然一字不改地印在里面。阳翰笙将对自己作品持否定态度的序言印在书中公之于众,这种雅量令人叹服。

④红军第三次反围剿时,一次部队打仗,彭德怀一路小跑上前线指挥,传令兵在前边挥动小旗让大家让路,可有一个战士偏偏坐在地上不动。彭德怀是个急性子,就叫了起来。谁知这个战士朝着彭德怀就是两拳。彭德怀没有理会,又匆匆赶路。一会儿,传令排长捆着这个战士,追上彭德怀请他发落。彭德怀两眼一眯,笑着说:“谁叫你们捆来的?小事情,快放回去。”彭德怀挨了战士的拳头后竟然不究不问,其雅量亦令人钦佩。

⑤这三件轶事折射出三位名人的胸怀和气度,令人油然而生敬意。然而时下,这种雅量已日渐稀缺。

⑥关于雅量的佳话鲜有耳闻,倒是一些名人、官员缺乏雅量的所谓“新闻”屡见报端。有几位中学教师批评一位名人的畅销书里病句太多,尽管所言不虚,但这位名人不但不接受批评,反而责怪大家“多管闲事”;某地一县委书记因县报记者据实写了一篇批评该书记工作作风的报道,竟将那名记者开除回家。他们胸中何曾还有一星半点的雅量!

⑦所谓雅量,就是人的胸襟和气度,就是对言、对人、对事的态度。缺乏雅量的人,事事计算,锱铢必较;而有雅量的人,态度温和,处事公正。

⑧如何成为有雅量的人,我想关键有三点:一是要有平等的待人态度。不自认为高人一等,保持一颗平常心,平视他人,尊重他人;二是要有宽阔的胸襟。心胸坦荡,虚怀若谷,闻过则喜,有错就改;三是要有宽容的美德。能够仁厚待人,容人之过,“宰相肚里能撑船”。由此看来,在雅量的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素养和品行。郭沫若、阳翰笙与彭德怀,皆非平庸之辈,以其高风亮节,拥有雅量自在情理之中;而如今一些人之所以难有雅量,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外,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在于以上几个方面的修炼不到家,素养与品行上尚欠火候吧。

⑨有人说,雅量是有尊严的人才能做到。尊严的本质是无我,而不是唯我独尊,要有雅量首先要让出自我。心中无我方能包容天下,在这样的大气量中,人生的悲喜、苦乐、荣辱都不过是海面上的浪花,改变不了大海的平静。只有雅量才是平静海面下涌动的潮流,蕴涵着席卷一切的力量。

16.第②段空格处应填的关联词是( )(2分)

A.不但??而且?? B.尽管??但是??

C.即使??也?? D.如果??那么??

17.第⑧段“由此看来”的“此”指的是 。(2分)

18.本文主要运用 的论证方法,证明了 的观点。(5分)

19.文中选取了三个“雅量”的事例,依次是郭沫若坦然接受退稿 、 、 。(6分)

20. 下列事例可替换文中第②—④段中的哪个例子?请阐述理由。(5分)

18世纪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对定比定律的争论长达9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以普鲁斯特胜利而告终,他成为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现者。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他真诚地对论敌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难,我是很难深入研究定比定律的。”同时,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允许别人反对,并充分看到别人的长处,这种雅量让人感动。

替换:

理由: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8分)

特殊的礼物

倪琴琴

①去年这个时候,我像往常一样下了公交车去学校上班。在一桥墩处,肩包被一辆正拐弯的货车顺势带了进去,于是,我毫无防备地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眼睁睁地看着我的左脚被车轮碾过。

②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我瘸着脚上班了。像我这种特殊职业,无法麻烦别人长时间代班,尽管伤势还重,但我还是义无反gù地前去上班了。在小区门口,我拦到了一辆出租车,也许是因为司机看到我瘸着脚。我一上车,他就关心地问:“脚受伤了?”我把当时的事故向他轻描淡写地诉说了一遍,然后询问他能否每个早晚都来接我上下班。他沉吟了一下,然后....

约定还是打电话再联系吧。傍晚时分,我正失望,他打电话来了,并告诉我就在单位门口等我。

③司机收费的价格很公道,并没有因为我的特殊理由而增加,尽管早晚他都成了我的专职司机。他每天都要起早,因为7点前必须把我送到单位。傍晚正是打车高峰期,我跟他约定,他不一定要遵守时间,我有耐心等待,但他从不会超过10分钟的误差。

④我渐渐习惯了坐他的车,有时我们也会在途中聊些日常生活。他话不多,但开口也会说出些哲理。有一天,他来接我的时候,问我:“你走路不方便,楼梯怎么上去?”我笑笑:“扶着扶梯上去啊。”“有没有想过要一副拐?”“怎么没有想过呢?每天单位的午餐,都是同事亲手端到我手里,有时还要学生帮忙,我心里很过意不去,如果我有拐,就可以自己去食堂。”我对他说的是实话。

⑤下车的时候,司机从后备厢内拿出了一副拐,看上去还是崭新的。“给,送你的。”他很真诚地递过来。“送我的?”我有点惊愕。“希望你不要介意,这拐以前我妻子用过,她也

和你一样受过脚伤,如今痊愈了,拐放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我想你大概用得着。只是——”他顿了一顿,“有种迷信说法,病人用过的东西是不能再还回去的。所以,这拐送你,希望你别介意。”“怎么会介意呢?你简直是雪中送炭啊。”我非常高兴地接过拐,试走了几步,真不错!司机也非常欣慰:“你喜欢就好,我就怕你有心理负担。不过,老师就是老师,是相信科学的。”

⑥晚上,我拄着拐在客厅里自由活动。这拐设计得还真到位,腋下的部位处,那位司机的妻子用一块暗红的布包缝着一块海绵,非常厚实,可减轻腋部的摩擦力。第二天,这拐已被我用得娴熟。我一上车,司机又递过一个袋子:“昨天,忘记把零件一并交给你。这是我妻子自己缝的拐套,你把它们套在拐底部,可以防滑。”“谢谢,谢谢……”平时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我,此时只会重复地说这两个词。我接过袋子,仿佛手里捧着珍珠玛瑙,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意……

⑦半个月后,我的脚已渐有起色,肿也退去。那天傍晚,司机来接我,我特地把准备好的车费一并给他,里面也有我的心意。我感激他风雨无阻的接送,他的守时更让我尊重。特别是他送的特殊礼物,让我感受到了陌生人的关爱。

⑧事情已过去了一年,每当看到上海马路上的出租车,我的心里总会涌起一份感激,仿佛这些车里坐着那位熟悉的“的哥”……

(选自《新民晚报》2012-09-02,有改动)

21.根据第②段拼音写出汉字(2分)

义无反gù( )

22.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4分)

23.请概括出租车司机和“我”交往的两件事。(4分)

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 。

24. 作者写第⑧段的意图是(1) (2) (6分)

25.对文本理解最合理的一项是( )(4分)

A.第②段司机“沉吟了一下”写出了司机此时矛盾纠结的心理。

B.第②段加点词“轻描淡写”写出“我”叙述脚伤时的轻视心态。

C.第③段“他从不会超过10分钟的误差”, 体现了司机做事严谨、尽职守信。

D.第⑥段写“我”由滔滔不绝到口拙,表明“我”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26.根据文中内容,完成下列表格(80字左右。8分)

“感动上海人物”推荐表

第二部分 写作(60分)

27.题目:书香满校园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得抄袭;(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篇四:2014年秋季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D.回头想想,那年岁还不知怎么熬.

过来的。 5.以“友情”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 友情是冬日里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二.阅读理解。(52分)

(一) 阅读《散步》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8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6、给加点的字注音:

⑴ 分歧.( ) ⑵ 一霎.时( ) ⑶ 水波粼.粼( ) 7、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决定走大路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母亲为什么要“变了主意”呢?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共8页 第2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何理解划横线语句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这一文段中,这一家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文段《蚂蚁唱歌》,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

蚂蚁唱歌 刘心武

依成人经验,蚂蚁唱歌是骗人的鬼话。换句话说,就算是蚂蚁能唱歌,谁又能听得见呢?可我证明起码有一个人能听得见,而且常常听得如痴如醉。这个人是谁呢?是我老家邻居的女儿小毛豆。

毛豆这个名字是我给她起的,她姓黄,合起来就是黄毛豆。她爸不乐意,说,亏你还写文章有文化,就给我女儿起名叫黄豆?不嫌土呀,干脆叫地瓜得了。毛豆只有四岁,调皮得像个野孩子,并且身上永远脏污不堪。街坊邻居都不喜欢她,原因之一,就是她爱撒谎,连她母亲也这么认为。大家喜欢把毛豆和我的女儿作对比,我女儿永远文静、听话,每天早晨早早起床自觉地背英语单词,然后吃饭上学。出门给她五元零花钱,到晚上她不知怎么用就又还给我。黄昏降临的时候,她会自觉打开乐谱架夹上乐谱,练上一小时的小提琴。我有时候也觉得她生活太单调沉闷了,就带她上公园,希望她放开手脚像毛豆那样疯野一下,可她总是斯斯文文地站着,不肯坐在地上。

几天前我们回家又看到毛豆,吃饭的时候我也给毛豆盛了一碗饭,毛豆妈看见了,呵斥道:“到一边吃去!”她跟毛豆说话从来都用这种口气。毛豆觉得母亲在外人面前不给她面子,嘟着嘴一脸不悦。我捧着饭碗慢慢凑近她,她见了我立刻笑了起来,吃了一大口饭。我也模仿她吃了一大口。她忽然神秘地冲我说:“昨晚,我下了一个——一个天蓝色的蛋。”我故意一惊,说:“哎,蛋在哪儿?”她把我带到她家鸡窝边,一指,说:“在这儿。”我想怪不得大家都说她爱撒谎了。她哪儿是在撒谎呢?她是把孩子的幻想、梦境与现实完全搅和在一块儿了,用作家的观点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我追问:“蛋呢?”她想了一下说:“让蚂蚁搬走了。”我忙说:“我昨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共8页 第3页)

晚也下了一个蛋,是红的。”她一怔,她没想到一个大人会用这样口气和她说话;怔了一会儿,她大笑起来,笑出了鼻涕。她说你的蛋有多大?我说有红灯笼那么大。她激动万分地跑去报告说,陶舒天爸爸也下了一个蛋,比我的蛋还大。她为找到一个同行而心满意足,可是却没人附和她,

她显得稍稍有点失望,不过总算找到了一个知音,就老缠着我。我午睡醒来,在厨房后面找到了她,我问她在干什么。她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土墙上果然有一窝蚂蚁,我侧耳静听了一会儿,说:“我也听见蚂蚁唱歌了,可好听了。你听,那个蚂蚁王,它像猪哼;那个小细腰蚂蚁,声音又尖又脆;还有那个来回跑的蚂蚁,嘎声嘎气的??”她不住地点头,“呃,呃,我天天都来听,天气好时它们才肯唱。”她仰起小脸冲我说着,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羡慕毛豆的快乐与幸福,这份快乐我女儿不会拥有,她长大了多半会成为一个白领吧,机械、冷漠,这与不完整的童年肯定有关。毛豆长大了会干什么呢?干什么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她拥有一个浪漫的童年,一个会下天蓝色蛋、能听见蚂蚁唱歌的童年。

12.作者主要讲述关于毛豆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况。(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毛豆是一个爱撒谎的孩子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毛豆这个孩子有哪些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为什么毛豆会把我当成“同行”“知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毛豆“快乐”“幸福”吗?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开头以反问和设问的形式,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阅读的兴趣。 B.“蚂蚁唱歌”“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纯属自然现象,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C.街坊邻居对“我的女儿”和毛豆的不同态度,反映出“大人们”的教育观念。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共8页 第4页)

线内不

母亲悄悄地...

躲出...进来,眼边红红的,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

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

出去了。

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8、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三处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时间老人仿佛永远不知道疲倦,马不停蹄的往前走。他带领我们走过了新鲜忙乱的小学生活,又把我们带进了期盼已久的新校区,陪同我们共同迎接未知的初中生活。 新的学校,新的教室,新的面孔,新的感受······走进新的校园,结识新的老师和同学,一个全新的环境等待着我们。

请以“我眼中的 ”为题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初中生活”“同学” “初中老师”?? 2.字数不少于550字。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共8页 第6页)

2014年秋季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1)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2)曲径通幽处 (3)随风直到夜郎西 (3)却话巴山夜雨时 (5)山光悦鸟性 2.C 3.D 4.B 5.略 6.⑴ qí⑵ shà⑶ lín

7、母亲、儿子、妻子 都听“我”的,一切都取决于“我”。 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 ②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23、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24、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密8、母亲年老了;儿子还小,“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9、母亲疼爱小孙子。

10、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11、一家人相互体谅,生活和谐。

12. (1)告诉我她下来一个天蓝色的蛋(2)听蚂蚁唱歌

13. 不是。她只是喜欢“把幻想、梦境与现实完全搅和在一块儿。”

14. 要点:①调皮机灵、天真活泼、稚气②充满好奇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5. 要点:①待她热情,呵护她②能理解她③倾听她的心声④能够与她一起玩耍

16. 示例①:毛豆是极其快乐和幸福的。她拥有自由的、浪漫的、充满童趣的完整的童年。示例

②毛豆是不够快乐和幸福的。因为幼小的她,在“大人们”的眼中是个“爱撒谎”的孩子,缺乏长辈们应有的理解和关爱。

17.B

18.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19、①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

②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 ③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20、第一处:“母亲喜欢花……”。 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 ②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

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 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 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

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21、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

22、①“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共8页 第7页)

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共8页 第8页)

封线内

不要答题

篇五:七年级上古诗句默写

1、日月之行,。

2、潮平两岸阔,。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 ,

5、枯藤老树昏鸦,

6、老骥伏枥,

7、绿树村边合,。

8、曲径通幽处,。

9、杨花落尽子规啼,

10、何当共剪西窗烛,

11、

12、正入万山圈子里,

13、常记溪亭日暮,。

14、问渠那得清如许?。

15、海日生残夜,。

17、乱花渐欲迷人眼,。

18、我寄愁心与明月,。

19、山光悦鸟性,

1、

2、,风正一帆悬。

3、

4、 无可奈何花落去,。

5、,小桥流水人家,

6、,壮心不已。

7、, 青山郭外斜。

8、,禅房花木深。

9、,闻到龙标过五溪。

10、

11、

12、

13、常记溪亭日暮,。

14、

15、,江春入旧年。

17、

18、我寄愁心与明月,。

19、

理解性默写。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表示在生活中,我们要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 。

2、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诗句是: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并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

5、杜牧的《泊秦淮》一诗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

6、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表达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 。

7、曹操的《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满怀壮志的情感的诗句是: 。

8、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说明只有思想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的哲理的句子是:。

9、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见于诗句: 。

10、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

11、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12、晏殊的《浣溪沙》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1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体现早春花草茂盛的句子是:

1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15、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 ”。

16、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的美景。

17、 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中比较合适的、连续两句是: 。

18、 羁旅之人,每当孤独愁苦之时,往往会用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的 “ ”来抒发自己的愁思。

19、《虽有嘉肴》中的“一句最能体现“教学相长”这一观点。

20、《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从登山、下山中悟出哲理的句子是:

22、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

是: , 。

23、《〈论语〉十二章》中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

24、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25、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