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沧浪之水清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25:53 字数作文
沧浪之水清兮字数作文

篇一:沧浪之水清兮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倾尽沧浪之水,难以洗涤净的是我们蒙尘的心灵。”

书名《沧浪之水》源于屈原的《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两句辞意为,“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带着复杂的心情看完了《沧浪之水》,这是一本探究人生意义的书。也是现代知识分子心灵的独白,更是一本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书。

《沧浪之水》讲述研究生池大为从刚毕业时的壮志凌云打算在岗位干出一番作为,但因他根深蒂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所处的单位格格不入,被领导冷落,多年不得志,在经历了人格的煎熬和灵魂的考验,到后来被迫接受现实,渐渐被现实所改变,时来运转,经一番筹谋终于稳坐第一把交椅。主人公在经历了人情冷暖和一系列生活窘迫和不得意后,对人的尊严、清高的价值发出了有力的质疑,对个人的小自由和权势人物的大自由做了鲜明的对比,对生活意义思考的荒谬与现实生存法则的鲜活进行了实实在在地碰撞展示。最终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非常清高、个性、自尊的人,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艰难较变最终脱胎换骨的心路历程。

人生的意义何在?在一直是知识分子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无数作家在作品中反复探讨的。《沧浪之水》正是一部上下求索、持续追寻人生意义的长篇小说。市场经济在提升了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名利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金钱和权利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工具,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命注重享受的过程。池大为的世故、圆滑和伪善不是先天具有,而是后天环境“造就”。在感叹人性百态与人情颠覆的同时,不得不承认,从池大为的心路历程和行为方式来看,“他既可以说是胜利的失败者,又是失败的胜利,既是儒雅的俗人,又是庸俗的雅人。”

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成功的花儿,人们只羡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人,一生需要奋斗,奋斗到了顶峰,又感到了无端的空虚。得不到的想得到,得到了的,又感到无所谓。

跟随池大为的起起落落,沉沉浮浮,感受到人生的苦与乐,人性的真与伪。面对无法抗拒的诱惑,生活的无奈,厄运的打击……个人的命运同时代的碰撞时,不仅要问自己该怎么办?是作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说着莫名其妙的话,把自己的人生全托付给别人描绘颜色,还是无论身在何处,都心灵平静,在人生的旅途中,寻找到自己一块立足之地。如果您看了沧浪之水,让您下定决心去改变自己,那么您会选择:濯缨还是濯足呢?

篇二:《沧浪之水》读后感

《沧浪之水》读后感

——读跑生活社区(QQ群34461833):非常之人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 屈原.楚辞《渔夫》

小说写的是一个有着高远价值和理想的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官场,被生活,现实,社会一步步刀割,重新选择与世推移,整合人生价值,理想的故事。

━ 篇首语

每次路过校园天桥下的书摊,都喜欢逗留一会,无论买还是不买,看还是不看,都要随手翻看一番,有些纯粹是看看封面包装和前言,浅藏辄止,至今积习难改。

《沧浪之水》这本书,就是我在大学时候,在校园外的小书摊有看见,但是没有买,后来室友买了一本,我就幸运的阅读到了这本好书,至今念念不忘,尝尝回想。

屈原.楚辞《渔夫》 中写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甚喜欢这句话,感觉特别的的潇洒和易融与世,一种洒脱,旷达和价值观的灵活。当然,屈原自然有他自己的诗情话意,毕竟屈大人是个品行高洁的人,我倒是感觉这句话是能给固执刻板的人的一个追求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最好的至理名言指导。

━人物性格和早期抉择

主人公池大为的父亲是一个有君子之风的医务人员,为了维护自己做人的高尚原则,再被别人利用、诬陷导致家破人亡的情况下而愿意宽容别人,自己去过苦涩的生活。无论是屈原、司马迁、李白,陶渊明??还是主人公池大为及其父亲和当今社会的我们,在不同的世界社会形势下,有选择就要有牺牲。是要品性高洁、身体残缺、傲视权贵、清苦生活,还是要与世沉浮,不分清白,摧眉折腰,趋利附势,这就是不同的处世哲学。主人公池大为身上遗传着父亲的高贵品格和担负着父亲的殷切希望,通过努力考取了北京的医学院校大学和研究生。大学期间也迎来了美好和复杂的爱情。最终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和性格,选择离开首都,回到省里工作,放弃背景深厚的恋人和留校的机会,年轻人的自尊和父亲人格的影响是他的选择基础。

━理想和现实

踏上工作岗位,自己校园时期的努力,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幸运的起点,但是官场上的规则并不是校园学术学习的方法和知识成果所能融合的,理想的实现方式在不同的空间需要的是根据沧浪之水的清浊而定,濯足濯缨。

同事的排挤,领导的忽视,时光的虚度,生活的拮据,工作的格格不入,亲友同学的生活对比,三代挤在一间屋子,孩子烫伤后的自己的无助和无力,妻子的失望,等等各种婚姻家庭生活的压力现实,导致了人生天平的不平衡,如何化解,内心刀割火灼的冲突,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

━斗争与价值的实现

主人公池大为一步步和自己的潜意识的自己作斗争,挣扎,突破。学会了察言观色,懂得了官场规则,放弃了自己的自尊颜面,选择了斗争利用,最终,当上了省卫生厅厅长,以另外一种方式开始演绎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实现自己的理想。

书里面不乏思想感情斗争的细腻描写,深刻的生活和官场人生哲理,有崇高理想的人生明灯,也有权利斗争的潜规则技巧。作者不是讲述类似当今的一个官场斗争生涯故事,我感觉讲述的是一个开放的人生,不仅需要有着风平浪静、清水涓涓的高尚品格的精神底线,也需要一个价值曲线实现的汹涌澎湃、浊浪滔天的推进力量。

阎真老师的《沧浪之水》是几年前读的了,最近有朋友提议,能否大家写一些读书的收获,就参照书本,摘选其中的一些经典桥段,来和大家共同讨论分享。

刚开始的乡村生活和农村的人情往来,时时感动着我。那种朴实,厚道,农村味的风俗言情,都是那么的实在和近心窝。虽然单调肤浅,没有优美的言辞和高尚的哲理,但是啰嗦的乡里乡气的小言语,却是最自然的如纯净水,不像碳酸色素添加剂饮料会让人喝了之后,留下满嘴的粘味。

池大为的父池永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着自己的孩子,教会娃怎么做人,选择清白的人生。他用生活去学习和诠释膜拜历代文化名人的肖像。

经过父亲和自己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北京中医学院,虽然以父亲的激动去世作为伴随的结局,但是总是应了那句话“公正在时间的路口等待”。

大学的生活,应该是一个刻苦学习和浪漫齐头并进的生活,不能只为了追求浪漫,而放弃了为自己人生打扎实根基的学习。热烈感情遇到了门当户对和理想价值,也可能会演出一场龙虎斗的电影,偶尔还会穿插一些利益交换的剧情桥段。虽然不能美色,前程,理想,感情都俱得,但是能在年轻的时候,痛快的取舍放弃,笑傲一番,也不

乏一番风味。池大为放弃了家庭背景优越的徐小曼和教授的女儿附加留校价值的两段感情,选择了离开人人向往的首都,返回自己的省城。正如书中说的,这是平民的高贵,其实我感觉这正是父亲高贵血脉的遗传。

初入官场,正如烧红的钢铁遇到冷水,那是滋滋叫响啊,立马被冷激淬火。丁小槐的炼钢手段才拉开了序幕,没有这些人的千锤万击,浇油泼水,怎么能有那君子小人之别,怎么会选择曲线实现价值。官场上座位的区别,走路前后和姿势的选择,话该说不该说的深浅,背后陷害和表面殷勤的角色转换,都是初入官场所要学习和体会的。此时君子的高贵动摇不了既定的官场规则,因为官场的千里马头上面是有角的,虽然其实他是一只鹿?这不是读书读的都读残废了,不懂事,池大为不傻,而是与自己暂时的选择格格不入。

最高领导告诉他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人好坏无关紧要,关键定位要自己选择把握,要不清高的无欲无求、境界高远,那么也会后世留名。要不就要放下自尊的枷锁,不要标榜自己的莲菊梅竹之风骨。以厅里开会的名义,公款大吃大喝消费;外出调研,顾及政治关系利益而掩盖瞒报,说谎造价;酒桌上的逢迎奉承规则,都让池大为感觉是一种扭曲。

他不知道,在那些人走过来之后总结的哲学是:人活在这世上,年龄越大就越觉得要屈服的地方就越多,不服,不服行吗?

选择不对,只能到中医学会去做冷板凳,只能去听一些满腹牢骚的琐言碎语。分房分不到,三代老少同室。孩子受伤无人关注,别人花篮满屋;自己求人无效,结果自己一向看不起的丁小槐却一个电话就能让医院听命。权利决定资源的配置,在当今社会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生活中和权力资源机构打交道办事,才知道什么是客观规律,需要的是屈服自己。正如所说:这人哪,总觉得自己委屈。其实人活在世上谁不委屈? 见的多了,想法就少了。 这些都对池大为造成了打击,需要审视自己:什么是好坏对错,什么是功利是非。重新选择实现价值方式,是必须面对而且困难的一道坎。马厅长的孙女因为生病,护士多次扎针不利,找到了池大为的做护士的妻子董柳(董一针),一次意外的契机,也是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幸运的是,池大为抓住了。之后,当马厅长的竞争对手拉拢池大为举报马厅长的时候,这是一次风险的选择。经过挣扎和晏老师的指导,终于押队了筹码,站稳了队。大人物也是讲功利的,后续的提拔重视接踵而至。

在圈子里,同学,同乡的情谊极其重要。初恋女友,高校同学许小曼在卫生部的鼎力协助,同乡副省长秘书和省组织处长的周旋指点,使池大为的官场生涯稳步上升。组织上的官话官术官规,这是需要多多揣摩和像高人学习的。马厅长的散发举报传单, 组织部钟处长的让看人事报的暗示,省长朱秘书的池处长你按组织原则办事,今天谁当家你就听谁的微妙指点,这些都让池大学到了官场的原则方法和掌握到及时有利的信息。

官场上,致命的伤害就是财色二字。正确把握了分寸,自然就避免了墙倒船翻,身败名裂。后期也算是顺风顺水,一步步走到厅长,总算是以不同方式实现了价值。在当上厅长之后,做了一些事情,虽然也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了一定的利益,但是,人是人非,这又是谁能说清道明的呢?

篇三:沧浪之水读后感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屈原《渔父》

还有书中的晏如鹤,因为书生意气得罪领导,终生也不过一个小办事员。他洞悉官场政治手段,却碍于自己知识分子的清高,始终没有去实践。在追逐利益的河流中,他应该是一个在岸上走路的人,看透了河水,也看透了星空,于是,他指导着池大为怎样一步步走进官场,背叛一直传承的知识分子传统,放弃清高,走进浊流。

清高是什么东西

池大为的人格转变是小说的主线。

池大为深受其父的影响,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品格的传承者。因为清高,池大为看不惯一些人为了追求进步而奴颜媚骨的行为,看不惯因说假话追求政绩而使百姓受害的行为。在爱情上,他不希望爱情掺杂功利的东西,恋爱失败两次之后与一个接受他的清高的人结婚,过着贫苦的生活。

但是现实永远是冷酷无情的,在冰冷的显示面前,清高有什么用?晏如鹤曾对池大为说“清高的结果是清而不高”。事实就是这样残酷,清高的人总是过着清苦的生活,没有高的地位,没有多的金钱,甚至在别人眼中没有尊严。清高,只是为自己的尊严而已,一个知识分子的尊严。然而,在穷困的生活和低下的地位面前,又有什么尊严可言?

丈母娘过六十大寿自己拿不出来钱,儿子上省幼儿园几次被拒只能托关系求人,儿子住院还是厚着脸皮求一向被自己蔑视的丁小槐??这样活着,尊严在什么地方?清高,到底有什么用?池大为自尊自重、洁身自好得到了什么?

也许书生只能埋首纸堆,做学问,搞研究。池大为在中医学会做研究,做出了成果,却拿不到职称。现在学术造假也越来越严重,做学问也不再是“清高”的东西了。但是做一个教书匠又能怎么样?大学教授刘跃进也是一个清高的读书人,却工资低廉,妻子最后也离他而去;胡一兵也是一个清高的记者吧,却处处受制。

清高,也许只能给一个人心里的一点点安慰,但是我想更多的是折磨。来自亲人的,还有来自自己心灵的:曾经笑谈天下,却自己的家都不能照顾好,如何不心疼?

清高到底是什么东西?是钱吗?是权吗?是现实可得的利益吗?

当梦想遭遇现实

董柳被池大为称之为“追求生活大于意义”的人,但是董柳也完全没错,生活才是我们实实在在每天都要接触的东西,意义、精神,如同遥远的明星,虽然美丽迷人,却是无用、遥远。

书生梦想就是那片遥远的星空,可望不可即。池大为怀揣梦想,却在现实中处处碰壁,在现实与心灵的挣扎中逐渐放弃自己的人格操守,摧毁了知识分子的传统价值观和信念,在中医学会四五年的受挫中终于对公平和正义失去信心,开始践行自己曾经鄙夷的行为。

沧浪之水清兮

但是这种蜕变是痛苦的、漫长的、反复的。池大为被调参加血吸虫病调查,为了不得罪人,曲意逢迎,事后又想匿名揭发。知道有人投诉马厅长,连夜告密,得到重用之后又惶恐不安。有时为了解脱,便采用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在金钱和权利面前,池大为终于释然,安心地去参与规则,以利益为中心办事。

还有池大为的两个朋友胡一兵和刘跃进。胡一兵作为一名有良心的记者,发现了现实的潜规则之后首先对“清高”进行了叛变,下海经商,利用自己知道的规则为自己谋利。刘跃进最后也接受事实的教训,开始写一些不堪入目的书籍为自己赚钱。书中其他的几个知识分子,尤其是年老的,默默地也接受了潜规则,对“清高”来了次集体背叛。

促成背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家庭的,也有个人的。书中以卫生厅这个单位折射整个社会,将社会状态具体生动地展现在眼前,如书中人所言,市场经济时代不是讲清高的时代,而是讲利益的时代。同时,家庭的穷困也是促成悲剧的原因,自己清高,一家人就要跟着受穷,这是一个爱家的男人不能接受的。其实,无论家庭贫困还是富裕,结果都是一种悲剧。池大为的精神导师晏之鹤告诉池大为:“官场是一种状态,“因为是一种状态,进入的人很少有例外,毕竟圣人百年才得一遇。也因为是一种状态,反抗是没有意义的,你对面不是哪一个人。又因为是一种状态,人们也没有必要去抱怨哪一个人。”令池大为彻底放弃了幻想,走向追逐利益的灰色地带。

书的最后池大为回到家乡给父亲上坟,在父亲坟前,他对父亲说:“你相信人性的善良,相信时间的公正,把信念和原则置于生命之上。你对世界的理解有着浪漫的崇高,而没有现实的庸人气息。”“而我,你的儿子,却在大势所趋别无选择的口实之中,随波逐流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那里有鲜花,有掌声,有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于是我失去了信念,放弃了坚守,成为了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我的心也有隐痛,用洒脱掩饰起来的隐痛,无法与人交流的隐痛。这是一个时代的苦闷。”这段话说出了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的苦闷和彷徨、堕落的无奈。池大为在父亲坟前燃烧了父亲留下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但是,这仅仅是祭奠,祭奠一个或许已经远去的时代,并非反悔,他池大为,会放弃厅长的位子不坐吗?在梦想和现实的角逐中,他选择了现实,他还会回头去看那遥远的梦想吗?

时代的悲剧

这本书是一个悲剧,不仅仅是池大为的,也不仅仅是知识分子的,而是时代的悲剧。

悲剧的意义在于发人深思,知识分子人格的堕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也很少有人去相信那些虚无的哲学,而是崇拜起来实用的处世哲学,对经典的解读也越来越扭曲。书店里,纯文学书籍难寻,《会说话,好办事》之类的倒是一大堆。精神的堕落导致现实的悲剧,现实的无奈又是精神堕落的根源。精神和物质,在这里成了理不清的线。

第一次看这本书从此厌恶了官场,那时是在高中。第二次看这本书是在这个寒假,看了一些

人,懂了一些事,看的时候虽然还有一些长吁短叹,但是慢慢的我已经接受了。也许我会看第三遍、第四遍,也许我会一次比一次麻木。

下午忽然想到,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身在河中,心在岸上?就是拥有晏之鹤的心、池大为的身。想罢,又笑自己的痴,明显是难以办到的。

又忽然担忧起自己的命运,不知道以后会是怎样

篇四:《沧浪之水》读后感

心灵的抉择

——读小说《沧浪之水》有感

是理想,还是现实?

是平凡,还是崛起?

是信仰,还是沉沦?

站在人生的岔道上,池大为思索过、痛苦过,但是依然做出了心灵的抉择。也许超然之士、高雅之人对他的选择很失望,但是,这就是三千红尘中的芸芸众生脱不开的羁绊和枷锁——如何更好的生存下去?

沧浪之水,取自于摘自屈原的《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从字面上不难理解这两句辞的意思: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这两种“与世推移”和“深思高举”的处世哲学,一直拷问着主人公池大为,拷问着作者阎真先生,同样也拷问着每一个正在奋斗、追寻,或者已经追寻到成功的人。

池大为的选择,是有其家族根源的。

池大为的父亲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在划为右派后,仍然在践行入世、出世的清浊中郁郁而终。是孔子的“克己复礼,万世师表”,还是孟子的“舍身取义,信善性善”;是屈原的“忠而见逐,情何以堪”,还是陶渊明的“富贵烟云,采菊亦乐”,

都给了他们两代人道德血液的底线。父亲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是在清浊中苦苦思索原本的意念、理想的随波逐流,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最确切准则的信念,最终只能放在泥土上心灵独白一番,打开它审视自己的灵魂。

虽然池大为毕业后进入卫生厅,获得完成父亲夙愿、一展才华的好机会,但是他始终不能和厅内那尔虞我诈和官场的波诡云鹬融合在一起,那些人情百态编制起来的网把他阻隔在外边!这时的他默守着知识分子的清高,格格不入,他骂那些挣宠献媚的人为猪人、狗人。当因自己的仗义执言被坐冷板凳,那些猪人、狗人爬到自己的头上,名利双收,而他自己娶妻生子,生活的现实以无法抗拒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逼迫到他头上的时候,他内心所承受的矛盾是鲜明而沉重的!他不能放弃那属于他的清高,又不能向他所不耻的世俗低头,然而现实的压力又不得不让他羡慕那些他一向不耻的猪人狗人用他一向不耻的手段弄到的东西!他逃避、去算命占卜,也曾因不堪现实生活的重负被逼着跑关系、献殷勤,但那些东西始终学不来,用不像。

时来运转,一个在心中压抑很久的念头破土而出,而就是这个念头,给他带来的是巨大的转折,不经意间,他戏剧般的拥有了以前望穿秋水的东西,官位、金钱、荣誉,甚至当上了厅里的一把手,这一切来的让他都觉得莫名其妙!他

拥有不错的能力,拥有知识分子那份道德的底线!当他踌躇满志大干一场时,才发现有时那些放之四海皆真理的东西,在真正操作起来是多么的难,有时甚至要把他默守的底线降低,去迎合他一向不耻的世俗!他一度对这样的情形不解,这又成为重压他心头的另一巨大的矛盾!

在不得志时,一方面他为了避开厅内的人情百态,甘愿去坐冷板凳的工作,且自我解嘲说可以有一个清净的环境去看看书写点东西;另一方面他想拥有一个比现在大一点的房子,好让他们夫妻不和岳母儿子同处一室。在儿子被烫伤,需要住院的时候,又不得不有求于那些春风得意的猪人狗人!妻子的怒其不争、妹夫的巨大差异和以前的同学的苦口婆心和现实中的一切一切都要他要有个转变,至少能让他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然而内心墨守成规的东西成为他不能逾越的底线。他在自己的原则与强烈的现实压力之间,做着巨大的煎熬。

在得志以后,一开始的拒贿事件让他名声远扬,一连串的政策让厅里的工作有声有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不记前闲,以最大的包容,解决了以前敌对者的各种问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伴随着猪人狗人的谄媚也接踵而至,这时的他会全盘照收,好像是为了突出他和以前的不同;当他决策厅里的亿万资产时,也会趁职务之便,留下轻微的一部分,作为儿子出国深造的费用,在去度假村度假时,也会和

漂亮的服务员小姐发生关系……

人生的巨大反差,就在于这一念之间,就在于这心灵上的选择。

人为什么会变,为什么有人格的人会视恶如仇,原因就是一个人用什么样的眼光来审视这些问题,原来双重无法调配的性格,池大为一边在臣服权利,一边在反省自己。池大为是当代生活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出身不高,学历不低,生活里的一切远没安排好,清高孤傲却早已成为性格中的主要部分。他深知自己悲剧的根源,就是不愿真正彻底地改变自己。他最终屈服了、成功了,变得比任何人都彻底而且变本加厉。是生活教训了他,面对一次次无法回避的难堪与屈辱,他埋葬了“旧我” ,只是一种性格与外在环境的激烈冲突,一种失落灵魂、丧失自我带来的心灵危机,一种欲罢不能的无助和在现实中漂浮、局外人的失落,一段夹缝中求生存,痛苦中得转变的生命历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倾尽沧浪之水,难以洗涤净的是我们蒙尘的心灵,当他又一次翻开他父亲《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时,终于明白无法审视自己,只能焚之。

心灵的抉择,社会一直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池大为的事业成功了,但他的理想失败了。我们这个社会,如果理想和事业总是背道而行,那人生该是如何的苍凉……

篇五:《沧浪之水》读后感

书名《沧浪之水》源于屈原的《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从文字当中不难理解这两句辞的意思,“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读完该书后,才充分体会到沧浪之水的深刻涵义,也只有沧浪之水这四个字才能对全文进行高度的概括,由此可见该书作者阎真在撰写该书的过程中,是下了很多功夫的。

该书内容简介:作者以娓娓而谈的文笔和行云流水般的故事,写出医药学研究生池大为空怀壮志、无职无权的苦,时来运转、有名有利的难,在真切地展示他的人生旅程的同时,也把困扰他的人生难题一一解开。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深深吸引,似在欣赏小说,又似在体验现实。 (原引书中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现实题材的小说,该书之所以让我读完后依然难以释卷,就是缘于“现实”二字。虽说小说是艺术的加工,但确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书中的每一个情节,都让人坚信就发生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某个人身上。也正是这份真实,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无时不刻感到那种强烈的冲击,每读一个字,心头就如同有一把尖刀在割,而后却是那种让人窒息的滴血感。

诚然,阅读《沧浪之水》的过程是让人痛苦的。伴随着故事的发展,你会不知觉的陷入其中,难以自拔。有一个晚上居然翻阅到凌晨四点多,完全忘记第二天需上班的事情,那一刻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叫做“走火入魔”。当自己从中唤醒自我的时候,脑中不禁浮现一个问题:“我怎么会这样?”书中有一种魔力将我拘役,那便是池大为的一些作为,好像自己在某个特定环境中发生过一样,而正是这种置身其中,引发自己对自己的反思,对现实的思考。这便是“人为什么活着?”

这么一个问题,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一直到今天,很多人就没有间停过对该问题的思考。古往今来,对于这个无解的命题,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答案。很多先哲给出了答案,但却没有让我们对该问题停止过思考,或许这个命题就将伴随着人类,从诞生,直到灭亡。

该书叙述了主人公池大为的经历,通过他的人生轨迹,我们体验了人生的种种。人生宛如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每一个分水岭都将改变我们的一生。阅读该书,让我们同池大为一起,去感受他人生的起起落落,还有那么多的酸甜苦辣。开篇池大为父亲池永昶的突然离世,及池大为被大学录取,故事就是在悲喜中开始了他的一生。“做个好人”,池永昶用他的言行,给池大为树立了一条人生戒条,而池大为也以此为人生信条,跨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从三山坳那个小村庄,到大学,从在农村的刻苦发奋,到大学恋爱的自我觉悟,他始终以此为坚守。池大为的形象是如此正派,如此高大,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让人尊敬的人。

毕业步入社会,对于池大为来说,命运对他开启一扇门的同时,却要关上了一扇门。在依靠自己的信念下,抛弃了“恋人”的背景帮助,离开了人人都想扎根的北京,回到省卫生厅。而作为高学历知识分子的他,获得了贵人的垂青,一幅可以预见的人生蓝图就摆在他眼前,他似乎走上了人生的康庄大道。然而人生就是如此真实,恪守信念的池大为开始面对人生旅途中的荆棘,一个个事件迎面而来:恋人的离去,他不屑;对领导的阿谀奉承,他不惯;身旁人的阳奉阴违,他不耻;对工作的弄虚作假,他不做……他依然故我,这一切源于他始终坚持着他的信条,等同于他生命的信条。我无不佩服他的率真,他的坚持,但我也开始为他担忧。

信念在现实的不断摧残下,变得是如此苍白无力,可他却坚持着他的信念,当信念同现实交织的同时,他的命运却发生了颠覆——他沉了下去。眼看着生活的窘困,竞争对手爬到他前面,领导的漠视,同事的嘲讽……他到处碰壁,他开始孤独了,他还在坚持他的信条,但种种的无奈,让他开始动摇。他的处境是如此让人同情。

在无奈面前,他开始反思,希望能够冲破魔咒,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他想要改变,可他每次要跨出那一步的同时,却又退缩了,还是源于对自己信念的坚守。工作的无聊,地位的倒退,世态的炎凉,让他在举棋不定的同时,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他开始“不思进取”,他沉沦了。每每在此时,我有一种冲动,真想打他一巴掌,醒醒吧。每每在此时,我想对他呼唤,池大为,你变啊,快变啊。

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死亡。人生的磨难在打击的同时,也会让人觉醒。血吸虫村村民的遭遇,儿子的烫伤,命运的打击让他在精神上倍受折磨,终于让池大为觉醒爆发。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低下了他高贵的头颅,屈伸下跪,他在精神上掐死了自己,他抛弃了他引以为傲的信念。

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让池大为走上人生道路的另一端。他开始出卖自己的灵魂,极端的转变让我感到骇然,如此彻底,如此完全。种种的手段,让人对他产生一种恶心的感觉,还有就是那种憎恨。蜕变的池大为风生水起,他有了他想要的一切,他开始左右别人的命运……命运的车轮急速转动,他浮上来了。

官场的勾心斗角,商场的尔虞我诈,情场的二度逢春,生活的纸醉金迷,他如鱼得水,八面玲珑,一切的一切,对于他来说,来得如此容易,在幻象面前,他迷失了。还好骨子里流淌着沸腾的血液,洗涤着他对虚幻世界的迷恋。如果说残酷的现实让他变得面目全非,同样也是来自对现实的追求,在关键时刻唤醒了他已被自我掐死的灵魂,让他在一次找回人性的真,还原一个真实的池大为。

跟随池大为的起起落落,沉沉浮浮,我们感受到人生的苦与乐,人性的真与伪。面对无法抗拒的诱惑,生活的无奈,厄运的打击……个人的命运同时代的碰撞时,我们该怎么办?这时或许应该停下来思考下人为何而活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人生永恒的命题,在这个命题中,没有正确答案,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我们应该懂得取舍,懂得转变,懂得坚持,在人生的旅途中,寻找到自己一块立足之地。人宛若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投放到人生这一池水中,或许会变成一块玲珑剔透的圆石,或许还是保留真我本色,或许只是或许。

看完书后,突然发现封面图片,从上向下看,再把书倒过来看,是如此富有哲理。从方到圆,从圆到方,都是可以解读人生哲理,只有那池中的沧浪之水的冲刷,确是人生问题解答的钥匙。这也是自己通过该书的阅读、对人生问题的思索的一种诠释。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