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为什么叫公车上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09:08 初中作文
为什么叫公车上书初中作文

篇一:公车上书中“公车”的典故

公车------举人应试的代名词

汉代以公家车马递送应征的人,后因以“公车”为举人应试的代称。 明 王晫 《今世说·雅量》:“﹝ 李梦兰 ﹞弱冠举孝廉,公车不第,策蹇南归,务益砥砺读书。”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家 西涧 先生说:‘ 张之杜 中 顺治 辛卯举人,连上公车不第,因就 朱方旦 问之。’” 清 王韬 《<日本杂事诗>序》:“而君时公车北上,以此相左。” 5. 借指应试的举子。 《花月痕》第二回:“那年春闱榜后,朝议举行鸿词科,因此各道公车,迟留观望,不尽出都。”

典故:

应试举人为什么称为“公车”呢? 早在汉代,便有了以公家车马送应试举人赴京的传统。最早为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出处《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汉书·张敞传》:“天子思敞攻效,使使者即家所 在召敞。敞??即装随使者诣公车上书。”后来,满洲贵族入主中原不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在顺治八年作出规定:“举人公车,由布政使给与盘费。”即应试举人的路费由政府的布政使供给,路费的多少,因路程远近而不同。广东琼州府最多,每名三十两白银,山东最少,每名只有一两。其余地区,由三两至二十两不等。另外还规定,云南、贵州和新疆的应试举人除了每人发给白银三两,还发给火牌,凭牌供给驿马一匹,车上插一面“礼部会试”黄

布旗。这样,“公车”就成了应试举人的代称了。 有人将公共汽车叫做“公车”,这说法虽简便,便是容易与其他概念混淆,因此是错误的。比如,公车是和私车相对的词,“公车”是公家之车,不是私家车,也不是公共汽车,所以在新社会主义里,国家的、集体的、公司的车都可叫“公车”,也可称“公务车”。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是指清末以康有为为首的一千三百多名举人联名给光绪皇上上书之举。此处的“公车”是指朝廷派出的马车呢!从汉代开始,皇家用公家马车接送被征应试之人,后来“公车”变成举人入亦应试的代称了。 “公车”可以说是公共汽车的前身,但现在已不是公共汽车的含义了。最早出现了上述皇家公车,当然只为去京应试的举人服务,普通老百姓是无缘乘坐的。后来出现了俗名“跑车”的公车,注意,这“跑车”可不是如今的法拉利或林宝坚尼呀!是类似公共汽车的马车。准确来说,应当说是公共马车。它以骡子或是马为动力,拖着辆当时非常讲究的双轮车。骡马膘肥体壮,冬有衣夏有遮;车子有蓝黑纳花儿的布篷子,铜活装饰;车把式(马车夫)穿中式紧身裤褂,羊肚手巾包头,手执槟榔木杆的马鞭??颇有几分江湖豪气! 北京的真正公共汽车问世前,这类“跑车”的生意红火,据说风行了足有三百来年!我小时候早有公共汽车了,不过我也坐过出租马车,因为凡汽车不到之处,马车可去。坐在欧式古典马车上颇为神气,大有时光倒流之感呢!

篇二: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 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中文名公车上书

时 间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代表人物康有为等数千名举人

当时皇帝清光绪皇帝

派 别维新派

意 义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目录

1词语解释

2历史背景

3主要内容

4历史影响

5专家观点

6历史更正

1词语解释

公车上书

拼音:gōng che shàng shū

解释:公车:汉代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的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出处:《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汉书·张敞传》:“天子思敞攻效,使使者即家所 在召敞。敞??即装随使者诣公车上书。” 例句: 制台原是不得已之举,台民不甘臣日,~反抗,列名的千数百人。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政事

典出

《史记·滑稽列传》载:汉武帝时,齐地人东方朔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他广泛地阅读了诸子百家的书,因此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他到长安后,到公车府那里给皇帝上书,共用了三千个木简。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才勉强抬得起来。武帝花了两个月才读完东方朔的奏章,读完后龙心大悦,下令任命东方朔为郎官。

典义

汉制规定,吏民上书言事均由公车令接待。上书人多有因此而被大用者。指普通人向当权者上书言事

2历史背景

其背景源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平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1] ,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根据传统的历史学教材所载Q345D钢管www.345d.cc:反对者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后,康有为等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严复、谭嗣同亦在其他地方宣传维新思想。之后,光绪帝启用康有为等,史称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3主要内容

“公车上书”提出了四项解决办法:

一、下诏鼓天下之气;

二、迁都定天下之本;

三、练兵强天下之势;

四、变法成天下之治。

康有为指出前三项还只是权益应敌之策,第四项才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

4历史影响

虽然,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都先后失败,但是维新思想从此唤醒和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救亡图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和震动很大,康有为从此取得了维新运动的领袖地位。[2]

5专家观点

《公车上书》封面及首页

《公车上书》封面及首页

2005年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茅海建先生在《近代史研究》第3期和第4期上发表《“公车上书”考证补》,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及其已公开发表过的档案文献,从政治决策高层的角度,重新审视公车上书的背景、运作过程及其影响力。其观点是:“公车上书”是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由政治高层发动、京官组织的上书,其数量多达31件,签名的举人多达1555人次,且上书已达御前;另一个是由康有为组织的18行省举人联名上书,那是一次流产的政治事件。而且康有为组织的18省联名上书,并不是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由此学术界进行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并且对“公车上书”进行了进一步的审视和研究。

6历史更正

历史的更正: 关于“戊戌变法”的所有“定论”中,“公车上书”都是一个重要情节。随手翻出《中国近代史辞典》(上海辞书82年版)说:“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派李鸿章赴日本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定《马关条约》,激起全国人民强烈反对。

梁启超联合在北京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多人于松筠庵会议,联名上书光绪皇帝。上书虽被都察院拒绝,但在全国广泛流传,是资产阶级改良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的起点,史称公车上书。”对于这样一件教科书中言之凿凿的事情,史学家姜鸣先生的新著《天公不语对枯棋》中断然质疑:“这说法大可怀疑。”

姜先生用自证、它证、反证的方法,论证这件事其实相当可疑。史称“公车上书”的这件事,

作者又考出翁同龢当日日记。再据宫廷档案证明“被拒”之不存在。签名者342人;因此,作者认为,所谓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作为“历史事件并不存在,顶多只能称作‘公车集会’或‘公车拟上书’而已。”

历史在细节中!有时候,“证实”不厌其烦,“伪证”一条足矣!人家把日子一天天翻着篇的给你看,你才发现,那几个条件都不对,时间、地点、人物和人数都合不上那篇要闻播报,所以它基本上是个假新闻!接着,又从心性、品性、目标、手段、官场制度、入仕之途、宣传包装、历史作用等等分析康有为其人,揭示出这一道“假新闻”的生发原因。

近代史,咱们都是读过的。有人告诉你迥异于以往的细节,让你不得不重新审视过去的“知识”;而且,作者使用的是优美的散文文笔,让你在舒适的阅读状态下感受一种获得的惊怵。书要弄成这样,还不值得读吗?

姜鸣先生的名字,十多年前就听说的——一个上海人,沉溺于清末北京掌故,而且是关于北洋水师的——那时候我跟着钱钢先生筹办《三联生活周刊》,知道他和姜明踏访胡同名人旧迹的事情,而且还以此作为“作业”布置给正在培训的记者们。以后,看到那本《龙旗飘扬的舰队》的小册子,说北洋水师历史的,知道就是这个“姜鸣”了,再以后,那部充实、扩大了的同名著作又由三联书店“再”版,于是一见倾囊,毫不含糊。读书时,那种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材料坚实故事生动再加上观念新锐的写法,让我们这种历史的半吊子沾上就放不下。买书人经常是就认某个作者甚至就认某个,这大概就是“品牌”了。我对黄仁宇、吴思、茅海建,以及潘振平的“信从”就是这样——包括姜鸣。

历史就是历史。当那些事情发生、演进的时候,有的是某种利益或价值的遵从,原是没有什么革命、反革命,进步、倒退,爱国、卖国,好人、坏人的界说的。那些标签是后人按彼时的遵从制作的,即使采信,也该先读一遍那些标签的分类手册,看看是不是那么回事。历史学家姜明在书中告诉我们,签了《马Q345B无缝管www.wfgg.cc关条约》的李鸿章是明知道要担千古污名而自去肩承苦涩的;甚至名满天下的变法第一烈士谭嗣同,当年也曾开出过一份向英、俄出卖蒙古、新疆、青海国土,以筹款变法的策论呐!

常识上,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标签与内里时常是两回事。比如康有为编造的关于“公车上书”的假新闻,作者就有观照历史的通达之判:“在他身上,既有关心国家命运,希望变法图强的强烈愿望和奋不顾身地投入现实运动的实践精神,又有急功近利、虚荣自负、狭隘偏激的性格缺陷,这就是历史给予中国的不成熟的改良维新运动的领袖形象。

关于公车上书,史学家姜鸣先生的新著《天公不语对枯棋》中详细论证了康有为自称的这件事其实相当可疑。史称的“公车上书”,作者又考证了翁同龢当日日记。再根据宫廷档案,同样证明“上书被拒”之不存在。签名者人;因此,作者认为,所谓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作为历史事件其实并不存在,顶多只能称作“公车集会”或“公车拟上书”而已。所以说公车上书的事情是有的,在当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并形成了对维新变法有利的社会风气应该也是有的。

篇三:公车上书

浅谈《公车上书》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及的关于从经济、政治、军事、教育几个方面的变革主张,分析他各方面变革的特点。通过剖析《公车上书》一文,总结出康有为思想中所带有的时代气息。

关键词:康有为 变革 特点

1895年5月2日,也就是清政府批准《马关条约 》这一天 ,康有为将他草拟好的洋洋

1.8万字的《上今皇帝书 》公布于众 。在京会试的各省举人约一千三百余人签名表示支持,故世称《公车上书》 。在《公车上书》中 ,康有为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较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改革社会的政治主张 ,从思想上对 已经存在 多年的腐朽的封建主义进行猛烈地抨击和挑战 ,是一篇执着的爱国主义宣言书。《公车上书》首先阐述了“以为弃台民之事小,散天下民之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社稷安危,在此一举”①p75的想法,以及盼望光绪帝能“统筹大计,近之为可和可战,而必不致割地、弃民之策;远之为可富可强,而断

①p76 无敌国外患之来”。接着康有为提出来他救国的方案,要求光绪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关于鼓天下之气,定天下之本,强天下之势三项,康有为认为并非立国自强之本,而是应敌之权宜之计。他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适应时代潮流的变法图强的政治主张。至于如何成天下之治,他在上书中提出的富国六法:发行钞法,兴筑铁路,制造机器轮舟,开矿,铸银元,设邮政。以及养民四法:务农,劝工,惠商,恤穷。

我们就就康变法的主张来进行讨论,寻找其变法的特点。

第一,康有为在经济上要求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在《公车上书》里康有为提出的富国、养民之法。他的“富国”之法 ,包括钞法 、铁路 、机器轮舟 、开矿 、铸银、邮政等六项改革主张 。他的养民之法 ,包括务农、劝工、惠商、恤穷等四项改革主张 。这些主张 ,就是要求发展近代工矿企业 、农业 、商业 、交通运输及国防工业 ,并建立和全

②近代金融货币及信用制度 ,从生产和流通两个领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从发展民族资本义

经济出发 ,他既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无使外国收我利权 ”①,又抨击洋务派的官办 、 官督政策 ,“徒使洋货流行 ,而禁吾民制造 ,是自整其国也,” ①。在康有为的经济思想中 ,虽没有摆脱早期维新派的重商思想 ,而且也强调与外国列强进行商战的必要 ,但他有把发展对外贸易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而是在 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 ,特别强调工业的重要地位。②这一说法在他的“富国”与“养民”之法并没有完全体现,粗读《公车上书》可能只能体会出康有为力图从农工商全面发展经济,但结合他以后的上书与奏折“强调工业的重要

③地位”的思想就凸现出来了。康有为指出 “国尚农则守旧日愚 ,国尚工则日新日智”p289,

强调在资本主义列强环伺的时代 ,中国不能停留在农业国的地位,只有发展工业 ,才能使中国改变愚昧守旧 、贫穷落后的局面 ,使之走向富强而“无敌于天下”。为此 ,他向光绪帝提出了把中国“定为工国 ”③p290的主张。对此梁启超曾给予很高的评价 “先生谓中国以工商为国是 ,以天产之富、工价之廉、而其人精于商务 ,若天授焉 。苟以政府之力奖励之、

④扶助之 、上下一心、同此 目的 ,不十年而中国之雄甲天下”由此可见,基于思维的连贯

性,康有为在经济上要求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的主张早已存在。

第二 ,康有为在政治上力求中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他大胆提出了改变过去 “仅寄耳目于数人 ”的做法,实行“与民共之 ”的政治制度。他恳求皇帝颁布特别诏 书, “令士民公举博古今,通中外,明政体,方正直言之士 ,略分府县 ,约十万户而举一人,不论已仕未仕,皆得充选 ,因用汉制 ,名日议郎”①。他还要求皇帝开武英殿,让这些选举出来的 “议郎”入直其中,以备顾问,并且具有“上驳诏书,下达民词 ”的权力。凡国家内外兴革大政以

及筹晌事宜 ,均须经过会议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 ,然后再分别交部施行。在康有为设计的这套政治方案中, “议郎”不是世袭连任的,而是强调“岁一更换,若民心推服留者领班 ,著为定例 ”①。汤康有为当时认为,中国只有实行这种带有资产阶级民主色彩的代议制度,皇上才能“坐一室而知四海,下合夭下之民志,可同忧乐而忘公私” ,方可出现 “君民回休 ,‘嘴谊交孚,中国一家,休戚与共”①的政治局面。康有为的这 些意见 ,是在综合前人成果 ,又经过自己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的。因此 ,他在此后的《上清帝第三书 》中,几乎原封不动地

⑤将这种主张重新抄呈 ,并以此为光绪所推重,立命 “誊抄数份,时时省览”。

正是由于康有为在第一次公车上书中,提出了从体制上改变传统封建政体的方案,体现了民族 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才使它戍为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闪闪发光的篇章。

第三, 康有为在军事上强调选将之道“贵新不贵陈,用贱不用贵”①以及提出“我师溃败,虽将士不力,亦器械不精,故胆气不壮,有以致之”①阐述了购买与研制新式武器的重要性。根据康有为这些加强国防的想法我们发现虽近代中国许多人早已提出建立现代化的国防的要求。但主要目的是御外侮 ,而康有为加强国防兵备的主张 ,其目的除了御外侮 ,还有保商务 。因此康有为的国防现代化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保护国家主权与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

第四,康有为在文教上要求变科举、兴西学、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是文化的母体,有什么样的教育就造成什么样的民族。中国历代统治者推行精英教育,对下施行愚民政策,虽然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文化名人,但广大民众却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中国仍是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的文化教育观念。他“尝考泰西之所富强,不在炮械军兵,而在穷理劝学”,从而在思想上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藩篱。他认为要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不能只停留在只培养“士”上,更要培养众多的“民”,只有广大民众有了文化修养,才能为农工商各业提供人才。所以他强调今日之教宜先开民智,各国优秀文化皆宜讲求,这种文化教育观显然是对封建文化教育观的超越。康有为的教育思想及所提出的教育制度 , “是我国所提出的一个最早的全面而系

⑥统的富有资产阶级性的教育制度 ,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

在《公车上书》中凝聚了康有为的思想核心,有很强的时代气息。而这主要体现为两点, 体现一:凝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公车上书》一开头就说:“窃闻与日本议和,有割奉天沿边及台湾一省,补兵饷二万万两,及通商苏杭,听机器、洋货流行内地,免其厘税等款,此外尚有缴械、献俘、迁民之说。阅《上海新报》,天下震动。闻举国廷诤,都人惶骇。”①p74文中充满了中国文化的民本和“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他在上书中大声疾呼,弃台民之事小,散天下民之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台湾一割,民主先散,日本野心得逞,列强接踵而至,法规滇桂,英规滇、粤及西藏,俄规新疆及吉林、黑龙江,国家势将土崩瓦解,“此中国所痛哭,日本所阴喜,而诸夷所窃笑者也”。①p75康有为把台湾的地位与祖国的整体利益和前途联系起来思考,这样的远见卓识是中国传统爱国思想的体现,更是一种对封建国家观念的突破,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王朝的利益之上,决不认同清王朝暂自身与日苟合的行为。

体现二: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升华。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而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赋予了这一文化全新的认识,即时代变革意识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将自强不息与民族变革深深地联系起来。于是他举起了西方进化论思想的利剑,向“祖宗之法不可改”的封建国家开刀,提出了一系列的变革。

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自然是富国图强。因为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公车上书》中康有为已有了世界竞争意识。他认为当时的世界已进入诸国并立的时代,而非闭关自守的时代;当时的世界正处于列国竞争的时代,而非一统垂裳的时代,在这样的世界形势下,中国当以开

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他痛切指陈:“列国并立,则争雄角智;一统垂裳,则拱手无为。言率由则外变相迫,必至不守不成;言无为而诸国交争,必至四分五裂。”①p85康有为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用一种清醒的世界竞争意识,分析国际形式及其与中国的关系,引出了他改造中国政治格局和中国传统思想框架的结论。

《公车上书》是在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列强瓜分中国,加速中国殖民地化的关键时刻提出的救亡图存的政治主张,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性质。他敲响了祖国危亡的警钟,发出了教亡图存的呐喊。《公车上书》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新体制,新思想,并使之在中国传播开来,使人耳目一新。其中具体的主张与思想不仅是近代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起了解放思想的巨大作用,也是一盏为当时危难中的中国带来希望的明灯。

① 《康有为全集》第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4—102页

② 任银睦 康有为关于中国现代化的选择 东方论坛 1997年第一期

③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汤志钧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④ 《南海康先生传》《饮冰室合集·文集 》第3册之6。

⑤《康南海自编年谱》 见 《戊戌变法》第四册

⑥ 陈景磐《国近代教育史》 第132页

篇四: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的背景、内容及历史意义

摘要:谈到中国近代史,就不得不谈到社会各界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而“公车

上书”运动正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为深入探究公车上书运动的背景、内容以及历史意义,查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并浏览了网上的资料,从而得出结论。“公车上书”运动是一次由康有为领导的,发起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之际,提出 “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四个口号,主张变法图强的爱国救亡运动。这一运动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标志着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也标志着中国群众政治运动的开始。这一运动最终没有取得成功,但公车上书以及之后的戊戌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思想,使“民主”、“自由”深入人心,对广大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影响,历史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维新派;群众政治运动

The Background, Content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Gongche Shangshu Movement

Ji Yu

(School of Astronautics,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2206, China)

Abstract: When it comes to modern Chinese history, had to talk about lofty ideal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of the country's way out in the early exploration, and "Gongche Shangshu" movement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it. To delve into the bus petition movement of the background, content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ccess to a lot of books, and browse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so as to come to the conclusion. "Gongche Shangshu" movement is a movement which was led by Kang Youwei, happened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launched in China, was forced to sign the shimonoseki, put forward "refuse peace", "moving capital", "training army", and "reform" four slogans, claiming the patriotic movement of the national reform plan. The movement pulled open the prelude to the reform movement, marked the perspective on the political stage, and also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the Chinese mass political movement. This movement didn't succeed, but the bus after the letter and spread the reform movement of the bourgeoisie, new ideas, make "democracy" and "freedom"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cause huge impact to the peopl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s very big.

Key words: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Gongche Shangshu movement; Hundred Days' Reform; reformers; mass political movement

一、 引言

在中国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之中,中国近代史无疑是我最不愿意回首的历史。由于

清政府的闭塞和自大,中国错过了同其他国家一起发展的机会,固步自封,以至于在1840年之后的近百年间饱受屈辱。

然而,中华民族绝非一个甘于屈服的民族,在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之中,也涌现出了无数有志之士,他们纷纷登上政治舞台,执著地探索着国家自强的道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希望改变国家落后挨打的局面。而本文所要讲的“公车上书”运动,就是一次典型的由中国群众发起的,力图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二、 正文

(一) 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清朝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1]

。“公车上书”运动正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李鸿章代表清

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样一个

背景下发起的。

图 1 签订《马关条约》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平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2]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运动。

(二) 内容

“公车上书”提出了四项解决办法: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3]1

图 2 康有为

“下诏鼓天下之气”实际上是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天朝上国的美梦被无情的事实打破,民众心中既有对帝国主义的愤懑与仇恨,也有一丝无奈,西方人的坚船利炮确实远胜于中国的弓弩

刀枪。

或许前几次战争的失败归咎于武器装

备不如人,民众还可以接受。然而,被日本打败,却是所有中国人都无法接受的。近千年来,日本一直在向中国学习,无论从制度、科技还是文化,一向以日本的恩师自居的中国,没想到有朝一日会被自己的学生打败。

图 3 甲午中日战争

况且当时清政府花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师堪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而这样一支精良的舰队却由于清政府的软弱和愚昧而全军覆没。不难想象,当时的国人心中充满了对清政府的强烈不满和负于日本的耻辱,因此,“下诏鼓天下之气”无疑是当务之急。

“迁都定天下之本”一方面是出于战略的考虑。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冷兵器时代宣告终结,北京作为都城正在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战略意义,拥有坚船利炮的列强可以随时打开中国沿海的大门,“直逼无险可守的京师,迫使清王朝卑躬屈膝割地赔款”

[4]14

另一方面,倪侃在其文章中指出康有为提出迁都的原因是:只有迁都才能拒和;只有迁都才能使变法得以顺利进行;只有迁都才能致强[5]

康有为提出迁都选址的条件是“天时适在不寒不署之侯”、“地利可凭长江局还之宜”

以及“为民所止”

[4]1

“练兵强天下之势”自然无需多言。曾经能骑善射、所向披靡的清朝军队在清朝晚期简直不堪一击。一方面由于长年处于和平年代,导致士兵纪律涣散、无心训练,战斗力大不如前,更有大量官兵吸食鸦片,以至于“中原几无御敌之兵”。

然而,清军之所以在列强面前溃不成军,更主要的还是制度和科技的落后。首先是科技。工业革命后,西方军队大都以先进的火

器装备部队,战斗力有了质的飞跃,而清军还是以冷兵器为主,打起仗来自然处于下风。

不过,制度的缺失才是清军的致命伤。晚清时期,清军仍然固守原先的八旗绿营兵制,八旗兵、绿营兵均采用兵源世袭制度,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保守僵化的军事组织,不思进取、贪图享受、腐败堕落

[6]1

。此外,“八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为什么叫公车上书)

旗军、绿营军、练军、湘军、淮军、防军、新军在部队编制、士兵服装、武器装备、军衔制度、战略战术、管理方式上都不尽相同”,战时很不便于集中指挥和管理

[6]1

。反过来看

西方军队,一方面,新的作战装备催生了新的军事理论,并在列强四处殖民征战的过程中得到实践的检验,士兵大都富有经验,战斗力强。另一方面军队等级明确,分工合理,指挥有力,战时统一行动,优势集中。此外,还可以从周边殖民地获得持续不断地后勤保障,以及海上舰队的炮火支援。因此,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是重中之重。

“变法成天下之治”

是这四项中最根本、

最关键的一项。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中国要想进步,仅仅“师夷长技”是远远不够的,最根本的是要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也引起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反思,为什么我们拥有强大的海军,却还是战败了呢?原因是,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全面向西方学习,改革了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综合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工业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军事实力也大幅度提升。日本从此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并迅速成长为亚洲强国,乃至世界强国[7]

。由此可见,中国要想真正走向“独立”“富强”的道路,必须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强有力的改革,向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制度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三) 结果

公车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后,康有为等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严复、谭嗣同亦在其他地方宣传维新思想。之后,光绪帝启用康有为等,史称戊戌变法(百日维新)[4]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囚禁,下诏废止新政措施,并诛杀维新党人,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四) 意义及影响

“公车上书”运动标志着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

开端

[3]1

。虽然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先后失败

了,但却为封闭的中国带来了西方社会的政治学说,使资本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有力的打击了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进一步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维新思想深入人心,犹如一颗启明星,唤醒了无数中国人走上救亡图存的道路。

此外,“公车上书”运动的失败也让当时的资产阶级意识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把希望寄托在封建势力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不可能实现资本主义的。要想拯救中国,就必须以武装革命来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三、 结语

“公车上书”运动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中国的一次尝试,虽然失败了,但在制度、思想上都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与此同时,封建主义风雨飘摇,愈发难以为继,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暗暗酝酿,中国近代史走向另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甲午中日战争》

http://baike.baidu.com/view/24257.htm [2]搜狗百科《公车上书》

http://baike.sogou.com/v438260.htm [3]百度百科《公车上书》

http://baike.baidu.com/view/57536.htm

[4]胡莹莹. 晚清“迁都”问题研究[D]. 辽宁: 辽宁师范大学, 2008年.

[5]倪侃. 迁都定天下之本——康有为迁都思想论述[J]. 历史教学问题, 2001年, 第3期.

[6]新浪博客:李华刚企业顾问室2. 晚清军事体制弊端分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fab6e40100gy69.html [7]腾讯网. 日本明治维新如何拉开了与中国的差距. 2012年09月17日.

http://view.news.qq.com/a/20120916/000011.htm

篇五:公车上书

第3课上

公车上书

问题与主义之争

有争议的考的可能性不大

第3课下

07和08年试卷的情况

对09年进行分析和预测,史学史的内容涉及进来,

总共34题,满分300分

中国史古代史90分,近现代60分,世界古代史60分,世界近代史90分

08年第2个选择题,三国志做注的是

07和08试卷的特点

07年的总结

所考知识过于具体,对于思辨考的不够,深度不够

2007分布政治、经济次之,文化略少只有10分

07材料分析的第3问文化方面的,高教历史研究生考试总结

2008年文化史的东西增多

难易程度

平均分159.03客观题最高分40分,平均得分24。至少32以上。主观最高分227分,及格率35%,总分最高分262分,

及格率37%

08年的难度有所增加

07年的国家线A123,B117,C113,07年比较容易,专业课一定要拿高分

08国家线,08及格就可以上

北大320分,北师大 人大 厦大07年340分08年290

难度维持在08年或略微下降

题型分布

20题的选择题各个方向5题

4个简答各个方向一个

专业分布:中国史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对外关系、思想文化

第4课

思想工作

要转变思维

分为两个阶段准备:做学问和应试是不同的,复试的时候是学问

本科是历史的学生学了4年后考试的能力大为下降

初试完全是应试,复试与之不同

时间紧,用应付高考的办法应付初试

教材2到3遍,第一遍知识点一个一个过,第二遍再对照大纲过,在总结,第一轮复习,第二轮复习

初试重要的是课本,建议用北师版本的教材

复试的时候再看一些所考院校的笔记和一些内部资料

复试面试,比如你考隋唐史,会问你读过隋唐史的什么专著,举一本谈谈自己的体会。 复试的笔试都是很宏观的题

复试看你研究的潜质,谈著作,看看法

初试偏深难有争议的题目不会考,复试会考

量太大了,5本书18道题,150分,不要有侥幸心理,以不变应万变,基本的

不同的报考方向

报考的方向要重点复习,适当多看一些相关的知识,专著论文

确保基本的问答题的分数,确保你报的方向的分数

审题特别重要,命题的顺序

答题也特别重要,以教材观点为主,不必体现学术,只按照教材回答即可,按点给分 考复试或博士的时候,可以将研究的成果答上,复试的时候可以体现研究的不同观点

名词解释,考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概括的能力,注意看历史事件、人物、政治文化等专门的名词,国共两点关系是热点

考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概括能力,名词解释不需要用简答的方式来回答,

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政策、制度、事件、历史团体、政治组织、专有名词

历史事件把时间、人物、经过、结果、影响写清楚即可。

时间可以模糊处理,灵活处理,

清朝末年

史料分析

古代史考史料分析的可能性比较大,08重点,改革开放30年,11届三中全会,地震,张衡的地动仪历史上的某些自然灾害,1976年唐山大地震,奥运(体育方面的内容),台湾问题和国民党问题相联系,西藏问题,西藏哪一年开始正式成为中央管辖范围,新疆,今年是戌戌变法110年,北大110周年校庆,中美建交30周年。文化遗产。

把材料分析当问答题准备,考中国古代史的可能性比较大,

文言文的要求是能读懂史记,和资治通鉴的要求差不多,看材料的出处,把准备的问答的点对上去,

第5课上

简答题一定要注意全面,不是写论文,写论文的时候以小见大,回答简答题千万不要以小见大,要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

确保自己报考的方向中的问题会答

确保特别具体的问题也要会,遇到难题尽量答,不要放弃。

下面3天讲5本教材

历史中的重点永远是重点,考过的可以不要重视,

把09年大纲的知识点和课本上一致的划一遍,围绕大纲重点复习课本

有可能的选择、有可能的名词解释,画出来

古代史

介绍一些宏观的问题,

先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先要理解,回答问题的时候按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宏观的把握 历史是特定的时间空间人物的活动

时间、空间、人物三点非常重要

夏公元前21世纪, 商 周 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

秦公元前206年灭亡

四年的楚汉之争,司马迁《项羽本纪》

前202西汉成立——8年

王莽17年,公元25年东汉建立——220年魏国建立

中国历史分期朝代时间表

? 夏(约前21世纪到约前17世纪)

? 商(约前17世纪到约前11世纪)

? 西周(约前1046年到前771年)[夏商周断代工程]

? 东周

? 春秋(前770年到476年)

? 战国(前475年到前221年)

? 秦(前221年到前206年灭亡)

? 楚汉之争(前206年到前202年)

? 西汉(前202年到8年)

? 新(公元8年王莽改国号)

? 东汉(25年到220年)

?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国建立(265年西晋代魏)

221年 蜀国建立(263年魏灭蜀)

222年 吴国建立(280年西晋灭吴)

? 西晋(265年到316年)

? 东晋(317年到420年)

? 南(宋齐梁陈)北朝(420年到589年)

? 隋(581年到618年)589年隋灭陈

? 唐(618年到907年)

? 五代(907年到960年)梁唐晋汉

? 北宋(960年到1127年)

?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 元(1271年到1368年)

? 明(1368年到1644年)

? 清(1644年到1911年)

? 中华民国(1912年到194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占领南京就标志着国民党的灭亡

第5课下

中国历史对古代、近代、现代的划分

古代、近/现代、当代:ancient / modern / contemporary

? 古代:1840年以前(道光前二十年)

? 近代:1840~1919~1949年(“近代”与“现代”,关于“近代”上限下限的讨论)海外学者,认为明末清初中国近代史开始(中国近代史研究)

? 现代(当代):1949年至今(现代学术的看法)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历史社会性质的演变,中国古代有没有奴隶社会??中国封建社会从何时开始??古史分期(1,西周封建说,赵光衔先生,2、战国封建说 郭末若3、两汉封建说,4、魏晋之际)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资本主义萌芽,汉文化何时形成。

1、原始社会:夏朝以前的远古时代。

(1)旧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从距今大约1万年开始

2、奴隶社会:前21世纪夏朝 ~ 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

3、封建社会:前476年战国时期 ~ 1840年鸦片战争

(1)封建制度确立——战国(前475年起)

(2)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秦、汉、三国、西晋、南北朝时期(前221年起)

(3)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时期(581年起)

(4)封建社会开始衰落——明清时期(1368 ~ 1840年)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 ~ 1949年[关于近代社会性质的讨论]

(1)1840 ~ 191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1919 ~ 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5、社会主义社会:

1949 ~ 1956年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53 ~ 1956年 社会主义改造

1987年中共十三大 认识到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附(考古代史方向的注意):

? 五朵金花(中国古代史上五大争论):古史分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资本主义萌芽、汉民族的形成、历代农民战争。

? 古史分期中关于中国是否经过奴隶社会问题的讨论。师大版教材对这一部分的处理。 ? 依照对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的不同回答,可以大致分出 “西周封建说”、“春秋封建说”、“战国封建说”、“秦统一封建说”、“西汉封建说”、“东汉封建说”、“魏晋封建说”和“东晋封建说”九种。

?西周封建说:主要有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杨向奎、徐中舒、网域哲、王亚南、赵光贤、李挺等。

?战国封建说:主要有郭沫若、白寿彝、吴大琨、杨宽、田昌五等。

?两汉封建说:五十年代有侯外庐,今年有赵锡元。

?魏晋封建说:主要有何兹全(大陆年纪最大的历史学家)、王仲荤、王思治、日知、赵俪生等。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争论

学习中国历史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

? 版本:目录,地理

?鲁鱼亥豕。

晋 葛洪《抱朴子?遐览》:“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康梁/《毛选》/期刊等的版本问题。

第6课上

毛选第一篇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

? 目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目录与索引。

直观

? 年代: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中华书局1962年。

?荣孟源:《中国近代史历表》(中华书局1953年版)。中/西/太平天国。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好寅荣辰巳午未申酉戌廾

? 地理

《历史研究》50年论文选

《中国史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的看中国史学会中国历史年鉴编辑部编辑的《习史启示录-专家谈民国近代史》 社科院《五十年来中国近代史》

美国科隆对当时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模式的总结《历史研究50年论文选》《学史论文》《中国史研究论文》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论述目录》

1979-2001年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论文

第6课下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科院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史研究》

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现在最重要的是教材、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公元前4000年

第一章 漫长的远古人类

第二章 夏商西周的历史发展

过去两年都只考了2分 这两章以选择和名词解释为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中华民7页,族探源工程,巫山猿人距今200万年,元谋人

最早,第一个,

8页,北京人(名解)6个头盖骨,北京人用火遗址是目前最丰富的古人类用火遗迹。

第7课

10页,早期智人,许家窑人,

选择,旧石器时代规模最大的遗址许家窑遗址

11页,丁村人、马坝人(了解)

12-13页,柳江人、河套人——为弓箭的最初使用提供了物证

14页,山顶洞人(名词解释)古筝,一件有刻纹的鹿角棒

新石器时代

16页,早期的文化——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

磁山文化是华北地区早期最重要的考古文化 磁山文化

粟和家鸡是世界上最早

17页,第五行老关台文化遗址多有红色宽带纹的彩陶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