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司马迁生存还是毁灭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9:35:03 字数作文
司马迁生存还是毁灭字数作文

篇一:生与死的抉择(屈原与司马迁)

生与死的抉择

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每个人从出生起就注定了要面对死亡,但,每个人的死亡方式都不同。有的人选择自杀,比如屈原,有的人选择坚强的活着,比如司马迁。人在一念之间会决定很多事,有时,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

屈原和司马迁,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面对苦难的反抗方式完全不同。屈原选择了死亡,而司马迁则选择了继续奋斗。面对两次遭流放的打击,屈原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他忍受着巨大的孤独与痛苦,始终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终于无路可走,只有以死明志,杀身成仁。对于他的反抗,我们只能表示叹服与钦佩,而不能有任何指责与议论。他可以死,也可以活,然而他选择了死。 这是他的选择。

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另一条路。遭受宫刑之后,他在破败的官邸中忍受着凄清的长夜,一阵阵的疼痛袭来。一个铮铮铁汉变得残缺不全,命运的不公,无理地降临在他身上。人竟要这样艰难无趣地活着吗?绝望沉重地压迫在他的心头。或许,他想到了死。但如果一个人无所作为,即使他肢体健全又能怎样呢?事业上的侏儒不是与身体上的残缺一样可怕吗?所以,他选择继续勇敢坚强的活下去。面对宫刑的奇耻大辱,他虽然也是“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巾也”,而且痛苦到“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但他想到未成之作,就有了活下去的动力跟勇气,终于忍辱负重,完成了父亲留

下的修史重任。他的丰功伟绩,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让后人只能敬为神明。

屈原之死,是“一死以明志”,而司马迁,未死志亦明。究其因是因为两人之志不同,所以对苦难的反抗方式也不同。屈原志在辅国安民,政治理想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生命中的一切都围绕着政治,当他一再受到打击,政治生命结束的时候,他自己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对他来说,辞赋只是“小道”,而他却在不经意间留下了千古绝唱。 而司马迁志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志向在于他的《史记》,在于史有所传。所以面对苦难,他最大的任务就是活下来,写下去。他不能去死,屈原的死是一种壮烈,而他的死是一种屈服,徒增他的屈辱与软弱。他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为了这个志向活了下来,最终他成功了。汉武帝对他实施了宫刑手术,而他的《史记》则向汉武帝证明了他的勇气与坚毅。他的冷静、公允、胆量,通过《史记》已经“绝唱”了两千多年,恐怕还要继续“绝唱”下去。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实际上也把屈原的《离骚》和司马迁的《史记》进行了比较。

司马迁和屈原,一个忍辱苟活,写下千秋巨著,一个愤然投江,系个人生死于国运兴衰。事实上,他们都胜利了,屈原的死成就了《离骚》,司马迁用活谱写《史记》。

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确实,生与死的抉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做,尤其是当我们的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想到过死,只是没有人去做而

已,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活着的责任,不能轻易放弃自己。但屈原不同,他在明白楚国的情势后,不愿做亡国之臣,他头戴着巍峨之冠,身披着兰草香服,高吟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纵身一跃进了汨罗江。生与死之间,他选择了死。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 司马迁得罪皇上后不得不遭受难以想象的痛苦,受到宫刑,但他为了完成《史记》这部著作,毅然选择了接受宫刑。他如果像屈原一样赴死,也不失为一个壮烈的举动,但他没有。生与死之间,他选择了生。有时,死是一种牺牲,生也是一种牺牲。

屈原抱着他对楚国的深沉的爱国之情与悲凉的心投身汨罗江。他不愿意看到被别人践踏的楚地,他不能够也绝不会选择苟且偷生,不如选择干净的死。“生是楚国人,死亦楚地魂”,屈原死得崇高。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宁可接受宫刑。对于那时的男人而言,宫刑是一种多么巨大的耻辱,遭受着如此羞耻和痛楚的宫刑,司马迁还是使尽浑身气力去撰写《史记》,这成为他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这凝注着他的心血和刻骨铭心的痛。死有时倒比生容易得多,司马迁选择生,可谓悲壮矣。

为什么有人择生,有人择死?孰是孰非?其实,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要遵循自己的心,就可以了。 选择无处不在,尽管我们未必能遇上这么重大的抉择,但当哈姆雷特的疑问回荡在你身边时,你应该,勇敢的遵从自己的心灵,勇敢地在你选择的路上迈开脚步,并且铭记,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参考书目:

1.屈原《离骚》,来自网络原文

2.司马迁《报任安书》,选自《古代汉语》中册(修订本),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编著

篇二:司马迁生与死的抉择

司马迁生与死的抉择

关于生与死的话题,一直是几千年以来,人们一直讨论的话题。生,并不代表辉煌;死,并不代表毁灭。有的人虽死犹荣,有的人生不如死。面对生与死的选择要慎重考虑。因为这是上天给每个人最后的赠予。最后,无论选择生或者死,都是一个人一生无悔的选择。切记,勿让遗憾留在心间。 生与死的抉择乃是人生的一个重大难题。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可是就是说出这句话的人,却承受了人最大的侮辱。司马迁因为李凌辩护而触怒汉武帝下狱受腐刑,受到如此大的屈辱,司马迁选择了从容的生,从而留下了巨作《史记》。如果他当时选择了死,又岂会留下如此大的成就。司马迁对生与死的态度是无论多难都要选择顽强的生,最终完成了文学史上的巨作《史记》。煌煌国学,一篇千古绝唱的《史记》,让世代的华夏子孙为之倾倒。因此,后人评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与屈原一样,身负才能,博闻强记,深通做人之道,却不能受重用。司马迁一生为《史记》而生,因《史记》而死。他把自己的一生、把自己的灵魂都埋进了书中,藏进了字里行间。司马迁有一种不可阻挡、不可切断的恒心,伴随着他的一生,见证了一部令世人称奇的五十二万字旷世奇书----《史记》。司马迁是为《史记》而生的。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对于司马迁来说也是个问题。他正直谏言,却遭受杀身之祸,生和死。是宁愿一死以保存名节,还是接受宫刑受尽屈辱,坚强的活下去。我们无法得知当初司马迁的内心世界。可是我们可以想象,在接受腐刑可一死之间选择。可能大多数人选择一死吧。可是司马迁他不能死!他有上天赋他的使命,他的一生就是为记录历史而生。几十年来的日日夜夜。几十年来的风雨兼程。几十年来的笔耕不辍。他不能让历史成为胜利者的历史。历史应该是实事求是的历史。为了完成上天的使命,最终司马迁选择了生!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只要自己写出了《史记》,传到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那么司马迁之前所受到了侮辱便得到了补偿,即使自己死一万次,又有什么后悔的呢?司马迁的这种精神是何等的可贵。在他看来,他是为写《史记》而生,在他一生为之奋斗的《史记》面前,自己的生命是何等的渺小。有时候生与死,就是一瞬间的抉择而已。可是我们却要为这个抉择付出沉重的代价。

但是他的“生”比“死”更难。这是生死抉择,更是精神的抉择。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是在司马迁的作品《报任安书》里面的一段话。但是在我看来,司马迁写出《史记》所受的痛苦和考验远比他们几位多得多。司马迁的一生让我想在后面加上一句。子长受辱,十年乃著《史记》。我想,司马迁对于他

们的评价中也许会看到自己的影子。那种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顾一切的精神也会长存于世的。孙子兵法中说: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确是这样,只有卓越不凡的特殊人物才能名扬后世。 无论是生还是死,勿让遗憾留心间。

篇三:完全融入

1、法国的国旗有三种颜色,分别是红、蓝和什么颜色? 白

2、发生“财政赤字”时,会计核算会用什么颜色的子来标注处理? 红色

3、从卫星照片上看,地球蓝色的部分主要是什么? 海洋

4、河流入海口形成的冲击平原因为受到侵蚀和冲击作用通常会呈现哪种几何形状? 三角形

5、《西游记》中猪八戒会的变身法术是多少变? 36变

6、《西游记》中,哪吒的父亲李靖因为手中常托着哪样物品而使其形象为人熟知? 塔/玲珑宝塔

7、电视剧《武林外传》中“李大嘴”使从事什么职业的角色? 厨师

8、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中徐朗的竞争对手高博由哪位著名男演员饰演? 黄渤

9、美国版图横跨整个北美洲,那么美国西临哪个大洋? 太平洋

10、世界上版图面积最大的俄罗斯北濒哪片大洋? 北冰洋

11、源于北方歇后语,“是骡子是马”的下半句是什么? 拉出来溜溜

12、出自老子《道德经》中“道可道”的下一句是? 非常道

14、电脑键盘输入时,按键“R”对应的汉语拼音字母的读音是什么? r

15、俗话说:“你走你的阳关道”下一句是? 我走我的独木桥

16、《论语·子罕》中“三军可夺帅也”下一句是什么? 匹夫不可夺志也

17、英文单词男他是“he”,女她是哪三个英文字母? sht

18、英文单词“is”的过去式是哪三个英文字母? was

20、查看中国的地图图例符号时,图形为“红色五角星”的代表什么意思? 首都

23、电影《太极旗飘扬》中的台机器

是哪个亚洲国家的国旗俗称? 韩国

24、歌词“外面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路程”是哪个组织的队歌? 少先队

26、电影《新龙门客栈》中,饰演金镶玉的是哪位香港女演员? 张曼玉

27、清朝的慈禧太后在通知和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垂帘听政”,掌握清朝朝政四十多年? 光绪

28、1915年帮助反帝将领蔡锷逃离北京的女人是谁? 小凤仙 29、所谓“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形容的是福建什么山的秀美风景? 武夷山

30、浙江省嘉善县的哪座江南千年古镇曾作为电影《碟中谍3》的取景地? 西塘

31、《你是我心爱的姑娘》《北京北京》是哪位内地摇滚男歌手的代表歌曲? 汪峰

32、由内地音乐人李泉作词作曲的歌曲《眼色》是哪位台湾歌手演唱的? 林宥嘉

33、诗人戴望舒在他的哪首成名诗作中塑造了一个“撑着油纸伞”如同“丁香”一般的姑娘的形象? 《雨巷》

34、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洗冤录》是宋朝哪位法医官所写? 宋慈

35、中国夏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叫什么? 夏桀

36、明朝的亡国之君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是什么? 崇祯

37、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请问“古田”在哪个沿海省份? 福建

38、经常举行特技飞行表演的天门山位于湖南省的哪座城市? 张家界

39、“I'm polly”中的“'”符号时省略了哪个英文字母? A

40、“I don't know”中的“'”符号时省略了哪个英文字母? O

41、国际儿童节定在每年的哪一天? 六月一号

瓶 42、我们常说的“一打”啤酒通常是指多少瓶? 12

43、中国的国花,享有“花开富贵”之称的是什么花? 牡丹

44、我国南亚热带名贵特产龙眼俗称什么? 桂圆

45、镇江香醋、保宁醋、永春老醋和哪个省的老陈醋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醋”? 山西

46、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是哪种传统弦乐器? 马头琴

47、“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出自莎士比亚的哪部代表作品? 《汉姆雷特》/《王子复仇记》

48、鲁迅所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评价的是谁的作品? 司马迁

49、跳马、平衡木、高低杠在奥运会上都属于哪种体育项目? 体操

50、撑杆跳、110米跨栏、标枪在奥运会上都属于哪种体育项目? 田径

51、“两河流域”是指底格里斯河和什么河? 幼发拉底河

52、被称为英国的母亲河,英国的第二大河流是? 泰晤士河

53、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绰号“西毒”是指哪位反派人物? 欧阳锋

54、邓婕版的《康熙微服私访记》中康熙皇帝是谁饰演的? 张国立

55、“世界三大男高音”中的多明戈和卡雷拉斯都是哪国人? 西班牙

56、因7夺法网冠军而成为史上拿下法网冠军最多的球员是谁? 纳达尔

57、被称为“德国女皇”的网球运动员格拉芙的丈夫是哪位美国前著名网球运动员? 阿加西

58、“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出自哪位著名印度大诗人的诗集? 泰戈尔

5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诗是礼拜送别哪位诗人时所做? 孟浩然

60、张庭主演的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讲述的是明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故事? 朱元璋

61、《穿越时空的爱恋》中徐铮饰演的是明朝哪位皇帝? 建文帝/朱允炆/明惠帝

62、“万岁爷”在我国古代史对什么人的敬称? 皇帝

63、“公公”在我国古代史对皇宫中什么人的尊称? 太监

64、我们吃的椰子大部分产于我国哪个省? 海南

65、东汉时期被称为建业的是现在我国的哪个城市? 南京

66、保持着欧冠夺冠次数(9次)记录的是哪支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的著名球队? 皇马

67、著名守门员王大雷目前效力于中超的哪支球队? 上海申花

68、拥有著名的帕提农神庙的卫城坐落于希腊的哪座城市? 雅典

69、划分东西半球、确定世界标准时的格林威治在欧洲哪个国家? 英国

70、陈思成主演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扮演者是哪位内地著名男演员? 王宝强

71、黄百鸣拍的鬼怪题材的系列电影是什么系列? 开心鬼

72、著名的编年通史《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哪位宋朝的文学家? 司马光

73、《史记》中记载春秋五霸分别是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谁? 齐桓公

75、清朝初期“三藩之乱”中平西王是谁? 吴三桂

76、《水浒传》中菜园子张青是谁的丈夫? 孙二娘

77、武松在征讨谁的时候,被包道乙暗算失去了左臂? 方腊

78、吕丽萍主演的电视剧《围城》中,男主角方鸿渐的饰演者是哪位中国著名男演员? 陈道明

79、刘德华和刘青云主演的电影《暗战》导演是谁? 杜琪峰

80、宋氏三姐妹中的宋霭龄的丈夫是哪位民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孔祥熙

81、“黄花岗起义”的领导者是哪位著名的革命家? 黄兴

82、“圈圈圆圆圈圈,天天年年天天的我,深深看你的脸”是林俊杰演唱的哪首歌中的歌词? 《江南》

83、林俊杰和金莎合唱的哪首情歌被收录在他的第三张专辑里? 《被风吹过的夏天》

84、我们穿的羽绒服里填充的大部分是鹅绒或是哪种家禽的绒毛? 鸭子

85、在电视机遥控器上,“volume”是表示调节什么的按钮? 音量

87、中式英语“long time no see”译成中文是哪句常用语? 好久不见

88、诺曼底登陆时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哪国? 法国

89、《权利法案》是哪国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文件? 英国

90、物理上,一百万分之一毫米等于哪个长度单位? 纳米

91、成语“沙里淘金”说的是利用黄金鱼砂砾哪种物理性质的不同将黄金淘出? 密度

92、《Rolling in the Deep》、《Someone Like You》都是哪位英国爵士女歌手的代表曲目? 阿黛尔

93、《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我国哪个盆地? 吐鲁番盆地

94、位于江苏无锡市的风景名胜“鼋(yuan)头渚”是哪个著名湖泊中的一个半岛? 太湖

篇四:12 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写作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筛选信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作家作品,了解背景知识。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掌握一些生字新词。初步了解司马迁受辱不死的原因,初步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导入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出人生有时必须要面对的生死选择。 只要有生命的日子,有阴天,更有雨天、雪天。面对挫折的袭击,有的人很快倒下,从此一蹶不振;有的人却在黑暗中举起坚强的盾牌,从此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把自己带到了阳光灿烂的明天。 面对困境,你会如何选择? 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二.了解作家作品,了解背景知识。

1.关于司马迁和《史记》

身残志坚的史官奇才——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有“史圣”之誉。主要作品有“史家之绝唱”——《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万字。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史记》原名《太史公书》,魏晋以后,才改称《史记》。

2.关于《报任安书》

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 “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这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

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掌握一些生字新词

1.听课文朗读,先整体感知全文。

??

2.思考:古人写书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即开头段和结尾段,一般都是表达自谦和恭敬的言辞。如这篇书信的开头段: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意思是:我太史公像牛马一样的人,今天再拜陈言。再:第二次。结尾段:谨再拜,意思是:我恭敬地再拜。所以我们一般不把它们当作段落看待。这就像我们现在的书信写作的开头:某某你好,结尾:祝你快乐。

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

??

此文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责。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阐述作者受到极端侮辱而不死的原因。(第2、3段)

②表达自己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的决心。(第4、5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6段)

3.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诎体(qū) 关木索(gùan) 摩灭(mó) 大底(dǐ) 放矢(yì)

前辱之责(zhài) 头枪地(qiāng) 暴肌肤(pù) 箠楚(chuí) 圜墙(yuán)

囹圄(yǔ) 强颜(qiǎng) 槛(jiàn) 缧绁(l?ixia) 愠色(yùn)

倜傥(tìtǎng)

四.分析第一段

1.学生朗读第一段。

??

2.对照注释看课文,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曩者 司马迁再拜言 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

请略陈固陋 阕然久不报 幸勿为过 谦辞与敬辞

??

先前 拜两拜 情意 诚恳的样子 你 怨恨,抱怨 效法

固执鄙陋的意见(形做名) 隔了很久 回复 责备

牛马走、再拜、足下、辱、幸、仆、固陋

4.归纳这段文字的内容

??

先说任安信的内容,再就迟复表示歉意,说明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 “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

5.学生朗读第一段。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

分析第2、3两段,理解司马迁忍辱不死的原因;认识司马迁的价值观、人生观及其意义;懂得作者比喻,用典,排比的作用;继续积累通假、古今义、一词多义等,理解活用、倒装等文言现象。

一. 复习回顾

昨天我们学习了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被称为“千古奇文”的文言文,题目、作者分别是——

《报任安书》 司马迁

这是一封回信,是司马迁回复好朋友任安的回信,在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

今天我们来分析第二、三段,理解司马迁受辱不死的原因。

二. 学生朗读第二段,理解司马迁忍辱不死的两个原因

1. 学生朗读第二段

??

2.结合旁注理解第二段文字

3.掌握下面几个重点词语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请解释上面一段文字中红体字的意义用法。

祖先 文献、历史、天文、历法 掌管占卜、祭祀的官 本来 乐师、优伶 世俗之人

轻视(形作动) 失去 和??相比 只 最后、终于 平素 立身处世 这样

说明自己地位卑微,如自杀,在周围人眼里罪有应得,死也不能显示气节。

这句话暗示作者不会因为受辱而自杀。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请解释上面一段文字中红体字的意义用法。

最好 道理、颜色 弯屈肢体(指被捆绑) 换 通贯,套上 杖刑 通剃 缠绕 极点

运用铺排的语句,对比“四不辱”,“六受辱”,极言自己所受的耻辱。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等到 笼子、陷阱(指监狱) 积累的威力受制 作为 鲜明的态度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中会逐渐衰微。暗示自己的志气也在受辱中消失。

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一方诸侯 在 受到??的惩罚 面南背北称孤道王 超过 穿上(名作动) 通贯,套上 这些 名声在邻国都播扬(省略句、倒装句) 通网,法网 自杀 一样的道理

运用引典,排比的方法说明无论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可能受辱,受辱是人之常情,不足为奇。 这句话暗示自己为了高尚的事业要像这些古人一样,受辱不死。

归纳:这段文字点到自己虽然受辱,但不会去死的两个原因:

? (1)自己即使自杀,也不能显示节气。

? (2)古代许多名人都是受辱不死以实现自己的志向,我也要像他们一样。

? 那么司马迁到底有什么志向能使他如此受辱还勇敢地活下去呢?

? 请看第三段。

三.结合旁注理解第三段文字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指代监狱 遗憾(古今义) 平庸到死 文章 显露

这段话表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之三:让文采流传后世。

归纳二、三两段:

直接表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

(1)不想无谓自杀

(2)要像古之名人一样受辱不屈

(3)更要让文采流传后世

四.朗读第二、三段。

第三教时

教学内容:

分析朗读第四五六段,理解司马迁“以生践志”的决心,感受他所受耻辱时痛苦愤懑的内心世界,继续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和句法。

一.复习回顾

昨天我们学习了《报任安书》第二、三两段。

这两段文字写了自己受辱而还要勇敢生活下去的原因:

? (1)强调自己即使自杀也将毫无价值,反而会被世人认为是畏罪自杀。

? (2)因为古之先人都有受辱的经历,自己也将学习他们的榜样。

? (3)更因为自己要让文采表于后世,以偿先前之辱。

二.朗读第三自然段

这段文字提到了自己受辱不死的第三个原因,引出自己将创作《史记》,将“以生来践志”的决心。 那么,司马迁为什么会想到写《史记》?

司马迁又将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写《史记》? 《史记》又是一部怎样的书呢?

请看第四五两段。

四.分析第四段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2.解释加点的词语

3.这段话引用典故,采用铺排的手法,实际上构成了八个叠句的对仗,两两各自对偶,这样的语言不仅使文章显得冗长,更使读者欲悲欲叹,扼腕切齿。

这种富于变化的语言,有力地加强了文章感情的抒发和文气的表达,令人激荡不已。

五.分析第五段

1.(《史记》)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2.解释加点的词语

3.这段话介绍了《史记》的体例和宗旨,再次强调自己忍辱负重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史记》。这里虽然有成书之后的希望,但更多的是给人无限的苍凉和感慨。

4.归纳:

这部分,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可分为两层。

第三段,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至“思垂空文以自见”,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来勉励自己。

第四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

六.思考:课文题目《报任安书》,但是2-4四段文字内容上主要表述自己的心迹,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

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

1.作者以此表明自己身份鄙薄,身受腐刑,无法完成“推贤进士”的重任,自然回答了任安的前信;

2.自己忍辱负重,活下来的勇气就是著述《史记》,这样反复陈述,自然告诉了任安,我不能完成你的嘱托了!

七.朗读第六段

这是书信的结尾。

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找出最能表现这种心情的句子)

??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通其狂惑。

最后与开端想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八.简单分析写法

1.铺排

(1)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

司马迁生存还是毁灭

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

2.用典

(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

九.总结

1.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对答复迟表示歉意,引出自陈己志。

第二部分: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

第四部分:书信结尾。

篇五:语文:《报任安书》教师版

报任安书(节选)·活动单

学习目的: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4.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学习重难点: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和《史记》写作背景。

2.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3.理清文章行文思路。 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活动一、作者与《史记》简介

1.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之史文”。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

强调:A、思想(四点);B、文学价值(鲜明的人物个性,强烈的抒情性)C、影响。 2.《史记》介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来源:学科网ZXXK]

《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 活动二、解题及写作背景简介

1.解题:“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 )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

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报任安书》就是( )的意思。

2.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活动三、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1.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

明确: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梳理如下:

一(1-2)概括说明自己久未回信的原因,为下文陈述自己的观点张本。 二(3)写自己受辱之深和必死之心。 三(4)以生死选择,揭示苟活原因。

四(5)借古人事迹说明自己隐忍苟活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而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五(6)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 六(7-8)进一步写自己隐忍苟活是为了著书,根本无心“推贤进士”的苦衷,照应开头。 2.请同学在预习的基础上,概述课文的大意

明确: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呢!

3.播放课文录音;然后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研读课文前3段,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常见文言现象。 学习过程:

活动一、研读第1、2段

(一)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 1. 太史公:司马迁所任官职。司马迁28

岁接任父亲的职位,担任太史令。古代书信常在开头先列具写信人的官职姓名。

2. 牛马走:象牛马一样供人驱使的人。 3. 再拜:拜两次,表示恭敬。 4. 言:陈述。

5. 足下:古代对人的敬称. 6. 曩:从前。 7. 者:表示停顿。 8. 推、 进:推荐引荐。 9. 贤、士:有才德的人。 10. 为务:作为应当做的事情

11. 务,责任。当时司马迁任中书令(由宦

官担任,掌管推选人才和文书等),能较多地接近皇帝,任安希望司马迁利用自己的条件向皇帝举荐人才。 (二)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

1.研习第1、2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活动二、研读第3段

(一)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 1. 固:本来。

2. 所戏弄:当作玩物的(不重视)。 3. 倡优畜之:倡优:名词意动,像对待乐

师、伶人一样养活着。

4. 轻:adj.——v. ,轻视 5. 伏法受诛:接受法律的制裁,被判死刑。 6. 亡:丢失。

7. 何以异?:“以何异”,有什么不同? 8. 比:相提并论。

9. 死节者:为坚守节操而死的人。 10. 特:adv.只是、仅仅。

11. 智穷罪极:智力穷尽,罪大恶极。 12. 卒:终于。

13. 就死:就,走向??,靠近。

12. 意气:古:情意。今:(1)意志 和气

概,如意气高昂。(2)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3)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闹意气。

13. 勤勤恳恳:诚挚恳切。今:勤劳而踏实。 14. 若:好像。 15. 望:怨恨。 16. 仆:对自己的谦称. 17. 而:并列关系。 18. 相师:效法, 19. 相,指对方。 20. 俗人:一般世俗之人。 21. 陈:陈述

22. 固陋:形作名,固塞鄙陋的意见。 23. 阙然:隔了很久 24. 幸:希望。

25. 为过:见责。过,责备

14. 所自树立:自己用来立身的职位。 15. 或:有的、有的人。 16. 于:比。

17. 用之所趋异:用,介词,因为。之,代

词,他们。趋:追求。因为他们追求的东西不一样。 18. 太上:首要的 19. 辱:使动,使??受辱 20. 身:自身 21. 理色:机理和颜面 22. 辞令:言语

23. 诎体,同“屈”,卑躬屈膝。 24. 易服:换囚服 25. 关:贯,戴上

26. 被:遭受。

27. 箠楚:同“棰”,仗打 28. 剔:同“剃”,剃光 29. 婴:绕。如“素婴疾病” 30. 极矣:到顶点了。 31. 上:施加于

32. 此言??:这是说对于士人的尊严节操

不可以不加以勉励。 33. 槛阱:陷进

34. 积威约之渐也:威力、约束、逐渐 35. 势:“按照情势说” 36. 议:“按照道理说”

37. 定计于鲜也:状语后置,决议在受辱前

自杀

38. 箠:同“棰”。 39. 心惕息:形容心惊胆颤 40. 及以至是:以通“已”

41. 曷足贵乎?哪里,贵:adj.——v.,尊

(二)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

42. 伯:一方诸侯

43. 南面:(坐北向南)称王 44. 请室:专门关获罪官员的 45. 衣:v.穿上

46. 钳奴:脖子上套上铁圈 47. 罔:通“网”,法网施加 48. 引决自裁:自杀

49. 尘埃之中:受到屈辱的地方 50. 安在其不辱也?:宾语前置。 51. ①:勇怯强弱,形势也。 52. 审:古今异,清楚、明白 53. 绳墨:法律

54. 以稍陵迟:因此(志气)逐渐衰退 55. 乃:才 56. 所以:之所以

57. 重:意动,对??感到慎重 58. 殆:大概

1.课文的第3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 明确:(1)作者先说自己地位低微,如伏法被诛“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2)接着引出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是过渡句。承上——我如果现在死去,即轻于鸿毛;启下——我现在没有须选择死,是因为我有所追求。(3)然后,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已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斯、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研读课文4-8段,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常见文言现象。 学习过程:

活动一、研读第4段

(一)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1. 顾:顾念。 2. 妻子:妻子和孩子. 3. 至:至于。

4. 激于义理者:被正义、真理所激发的

人。

5. 不然:不这样。指心中有理想的人与常

人不同,不会“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

6. “今仆不幸? ?仆于妻子何如哉?”

这句是说,自己没有家人可牵挂,对妻子、孩子的情分也不深。 7. 不必:不一定。 8. 死:为??而死。

(二)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

1.第4节作者表明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态度?

9. 颇:很。 10. 识:明白。 11. 分:界限、原则。 12. 沉溺:陷身、陷入。

明确:“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偷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死即重于泰山,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活动二、研读第5段

(一)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1. 摩:通“磨”,磨灭 2. 胜:完、尽 3. 称:被称颂 4. 拘:被 拘禁 5. 演:推演 6. 厄:穷困 7. 逐:被流放 8. 厥:才

9. 膑脚:被截去膝盖骨。 10. 迁:被贬谪 11. 囚:被囚禁 活动三、研读第6段

(一)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1. 窃:私下,自谦。 2. 不逊:不谦虚 3. 托:借助 4. 网罗:收集

5. 矢:通“佚”, 失散 6. 考:考证 7. 综:通观 8. 稽:考察

9. 纪:通“记”,历史记录,规律。 10. 兹:现在 11. 为:创作、写成 12. 凡:总共 13. 究:探究、推究

(二)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

1.第5、6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14. 通:通晓 15. 成:成就

16. 一家之言:自己的一家学说 17. 就:完成 18. 会:恰逢、正好 19. 就:靠近、遭受 20. 愠:怨怒、恼怒 21. 诚:确实。

22. 通邑、大都:四通八达的大城市 23. 责:通“债” ,侮辱 24. 为:对,向。 25. 智者:有见识的人 26. 道:说

12. 底:通“抵” 13. 发愤:抒发愤懑。 14. 今:决心努力。 15. 郁结:抑郁不舒畅 16. 通:实现 17. 用:被重用 18. 退:引退、回家 19. 舒:抒发 20. 垂:留下

21. 见:通“现”,表现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