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中考反思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5:21:27 体裁作文
中考反思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期中考试反思作文

期中考试反思作文

我一向语文很好,可是这次鬼使神差的,语文竟然错了很多不该错的地方。经过我的仔细反思,我想这和我阅读题目不认真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点也同样延伸到了数学和英语方面。很多计算和语法上的小错误让我丢掉了不少分数。例如:(这个我不能替你写,不知道你究竟错了什么,举上几个小例子就行,50字左右)

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一定要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但是却错了很多。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自习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其次,我还要加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以及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和物理的习题强化。通过考试,我终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样的题目,感觉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可是一当考试,才发现原来那么多考试题目是我从来看都没看过的(你就先编着吧)。只怪自己买的练习题做的少。不能允许自己再继续这样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从这次考试之中汲取教训,增加力量,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考试技巧贵在练习。生活之中,我还要多多加(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中考反思作文)强自己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学会积累,语文积累好词好句,数学也要多积累难的题目,英语则是语法项目。对做完形填空等练习题也是提高英语的好方法。

期中考试毕竟不是期末考试,我还是有机会的。下一次考试,我要更努力,争取不让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失望。不让自己失望

对于各科老师,我希望老师不要对我失去信心,虽然我这次考得并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实力。下一次考试,我一定会努力的!

篇二:2012年英语中考作文反思

2012年英语中考作文反思

今年中考的作文题出的很有意思,不仅可以考出学生的作文水平,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次很成功的中考作文题。它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让学生有内容可写,知道写什么,而且写出来就有一定的可读性。

这篇文章是关于一次演讲比赛,一名学生平时英语很好,但演讲前只顾着挑选衣服,觉得自己不用准备。结果成绩一塌糊涂。而另一名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但演讲前精心准备。因为他清楚自己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因此他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很明显的对比。让学生一下子看到了努力学英语和不努力学的差距。多么生动的学习教育啊,相信为不少学生敲醒了警钟。

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我们应当先帮助学生指明信息点,把握文章提示15分的作文大约有9个信息点,让学生在信息点下表明全写的时候尽量按顺序写,不要漏点,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第二,为文章分段 先写一个学生再写另一个学生 最后最好进行对比,运用一些从句,让文章更生动,千万别忘了表明自己的观点。自己今后在学习英语方面应该怎样做。结尾可以使用一些好词好句,平时积累的背过的课文都可以。最主要的是如果想得高分过渡连接是很重要的。因此多使用过渡连接词!

我想今后中考还有平时多出一些这样的有意义的文章。让学生写作以后明白一些道理,更加投入地进行英语学习。

另外我也觉得我们的学生也要平时在写作文时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训练,多练笔,哪怕平时多写点儿英文句子也是好的,不要一到写作文就抓不着头脑,无话可说。

让我们帮助学生加强训练,争取在今后的中考作文中考出更高的分数,为高中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树立信心!

篇三:中考作文阅卷引发的教学反思

中考作文阅卷引发的教学反思

作者:

来源:《学习报·教育研究》2014年第31期

编号:H1(2014)7-03-01

作者:董彩萍

一、试题分析

与近三年的山西省中考作文相比,今年的中考作文命题思路和形式几乎没有变化,仍然采用了三个要点的形式,并且符合目前教学的改革,强调互帮互助。具体材料如下:

学习方法、自我反思、合作交流、同伴互评是学习过程中几个重要的方面。其中,有效的学习方法能使你的学习境界大开,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在你初中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你一定会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与你的同伴分享,请按以下要求写一篇短文,内容须包含以下要点: Your good learning methods

An experience that you helped your partners

Your thoughts and feelings

图片中的提示词:plan, discuss, reading, Internet, take notes, friendship, happiness, successful, confidence, make progress

作文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容易下笔,但是第三点提示较短,学生的审题容易出现偏差,读不出省略的部分,同时也增加了题目的开放度。

二、评分标准

总分为15分,根据内容要点,按所写篇章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运用的数量,篇章的准确性、连贯性及得体性,分五个档次给分,每个档次有三个分数。下面列出第五档(13-15分)的具体标准:

涵盖了所有内容要点,运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有少量错误(1个句子结构、时态、语态等或1-2个名词复数、第三人称单数、拼写、标点符号、大小写等),但是由于使用较复杂的表达方式所致,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内容充实,体现了活跃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具备了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结合阅卷经历,阅卷教师首先看考生对三个要点的阐述,然后看语言的运用和错误,最后看文章的结构和衔接。

三、学生的卷面表现和教学建议

1. 内容方面

经过审题后,学生应该了解第一个要点写学习方法,第二个要点写用自己的方法来帮助他人学习,第三个要点写对学习方法的想法和感受。但是由于审题不到位,学生出现了很多跑题的现象。第一个要点中的学习方法不具体或者理解不了学习态度,写为了reading,being close to nature, being confident, being careful, interest等。对于第二个要点,把partner看为

parents,有些学生写了我帮助父母的故事,或者别人帮助我学习的故事,或故事与学习无关。大多数学生把第三个要点理解为了对经历的看法,没有再提到学习方法。如果学生缺失1个要点,分数只能在第三档(7-9分),如果语言好的可以适当加1分;缺失两个要点则为第二档(4-6分),若有一个要点表达不到位,比如上面提到的第三个要点的情况,适当扣1-2分。 文章内容陈旧也是影响得高分的因素之一。大多数学生提到的学习方法为课本中学过的,如take notes,ask the teacher for help等,极少的学生写到新颖些的方法,如self learning,draw mind maps等。大多数作文的第二个要点和第三个要点也几乎相同。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

教会学生审题。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尽量仿照中考作文题目的形式出题,写作之前和学生一起结合中文提示和英文要点,分析题目中隐藏的关键词是什么,话题是什么,如何补全要点。比如今年的作文题的第二个要点an experience that you helped your partners,结合“你一定会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与你的同伴分享”,英文要点应该补充为an experience that you helped your partners by using your learning methods, 第三个要点your thoughts and feelings,由于话题是学习方法,补充为your thoughts and feelings about the learning methods。按补充后的要点写作,学生就不会跑题。待学生熟悉了审题套路之后,可以让每组学生轮流出题,其他学生做审题分析,经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亲身体验,学生一定能意识到审题的重要性,并掌握审题技巧。

发散学生思维。写作是围绕话题而写,并且课标中已列出了24个话题,在七年级到九年级的课本中也会通过有相关单元来学习每个话题。因此,在平时的单元教学过程中,除了课本中提到的内容,,教师应该围绕本单元话题,通过补充阅读材料或者课堂活动、作业等形式,让学生接触到更新鲜更全面的话题相关内容,对话题有深层次的理解,打破思维的禁锢。

2. 语言方面

在阅卷过程中看到了学生出现了各方面的错误。最影响分数的错误为第二个要点的时态错误,若没有用过去时描述经历,分数最高为9-10分。大错误(句子结构、时态、语态)的扣

分要比小错误(名词复数、第三人称单数、拼写、标点符号、大小写)多。在词的方面,学生容易把词性搞混,尤其是在图片提示中出现的英文单词的词性,比如出现feel happiness,become confidence,动词原形做了主语或宾语;单词拼写错误,plan写为了plant;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写错等。一个明显的短语错误为for example和such as混用,而这两个短语使用频率很高。

针对如何使语言正确、优美,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加强基础知识的检查。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记单词要记词性,这对用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一题也有很大帮助。学生通过词性来掌握正确的句子结构。对于学生常用的、常错的单词短语,教师要不断地听写检查,以免再错。

强调平时的语言积累。阅卷过程中很多优美的词、短语、比喻、谚语、长句受到了青睐。教师应平时指导学生多积累此类语言。1.积累好的形容词和副词,它们让语言更形象生动,比如told him gently,cried with sad tears。 2. 积累不一样的动词和名词,如 discover代替find, brilliance代替success。3.积累好用的谚语。但是也要注意谚语的新鲜度,如果大家都写一样的,那么效果就会打折扣,比如阅卷过程中看到了很多学生写No pains,no gains。4.积累比喻句。比如笔者看到了Study is a lifelong project.Good methods are like the lighthouse on the sea. 这样的句子。5. 积累一些开头和结尾的方式。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分析结构、讲解知识点以外,可以带领学生欣赏语言,开头怎么样才能吸引人,结尾怎么样才能有力量。比如人教新版九年级第一单元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中section B 2a的阅读文章 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 的开头结尾很值得学习。开头用到了Everyone is born with the ability to learn, but whether or not they can do this well depends on their learning habits. 这样从普遍的现象转到话题的写法很值得学生借鉴,也不难,用到今年作文题中,开头可写为Everyone has good learning methods, so do I.或者 I have learned a lot from the middle school life, but what will benefit me in my whole life is the good learning methods. 课文中的结尾为Learning is a lifelong journey... so learn wisely and learn well.用比喻、排比和祈使句结尾很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笔者也看到了这样的结尾,如Please look for some good ways and hold on to using them. If you do them carefully, you will have your brilliance. 6. 积累固定句式。比如平时教师要总结一些适用于中考作文的句式。作文的第二段一定为故事描述,教学生掌握一些如何引入故事的句子,如I clearly remember that... I’ve got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about that. Once...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I... 在作文的第三段有时用到提建议的句子,教师要让学生记住不同的提建议的句式,不能一直用You should. 在平时的阅读中,学生可以把这些单词句子写在一个小本上,随时背诵,教师随时抽查。

3. 结构方面

在作文的结构上,大部分学生做到了每段说明一个要点,也发现学生有两大问题:结构安排不合理;段落之间以及段中缺少衔接,逻辑性不强。有的学生第一个要点有话可说,内容站了整篇文章的一半多,而故事却几笔带过显得头重脚轻。有的学生段与段的内容无联系,第一

段写到的方法没有在第二段体现,或方法不一致,这样会适当扣1-2分。有的学生虽内容有关,但缺乏一些过渡的短语、句子,描述故事时也没有一些衔接性的单词短语。

在平时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强调文章的逻辑性。教师应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重分析课文的内在逻辑,帮学生理清思路,比如议论文的结构,记叙文的时间顺序,说明文的要点阐述等,这对学生做相关的阅读题也有帮助。要让学生明白好的文章应该是围绕一个关键词来写。比如中考作文第一段写到了self learning,第二段写教别人如何自学,第三段写我对自学的感受。这样一篇文章都围绕self learning来写,文章一定紧凑,逻辑性强。

连贯性的训练。首先,在阅读教学及写作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一些表示各种关系的衔接词,如what’s more, besides, however. 让学生知道哪些词用来表转折,哪些词用来表因果,哪些词用来表并列等,哪些词用来表时间顺序。有了这些积累后,学生可以做一些合并句子的练习,选择恰当的连接词衔接两个或三个句子。学生之间还可以互相批改作文,为同伴的作文加一些衔接的单词句子短语。

纵观中考试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检测共占120分中的80分,因此阅读和写作教学也是初三一年的重中之重。以阅读促写作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发散思维,通过阅读来欣赏并积累优美的语言表达,通过阅读来体会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多阅读,多思考,多积累,多练笔,学生提高的不仅是阅读和写作能力,更是对语言的一种感知能力。

(作者单位:山西省实验中学 030000)

篇四:中考作文复习教学反思

中考作文复习教学反思

城西中学 谢素静

面对中考,初三的教学显得很功利,一切都指向中考。对于语文,作文分数比例是让人不敢忽视的,在120分的总分中作文就占了50分,这是一个很大的比重。在考场作文中,文章的思想内容固然重要,而表现形式也不可轻视。有些应试作文题材一般,可是经过作者巧手“包装”,就变得新颖闪亮,使人耳目一新,从而提高作文的档次。那么,用怎样的“新瓶”来装“陈酒”呢?在多年的中考作文复习教学中,我归纳出比较新颖别致的“包装”方法有:雕题目、加题记、改体裁、分片断、列标题、变形式、换人称等。

一、 雕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眼睛可以透视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考生在下笔作文前首先要不遗余力的雕刻斟酌文章的标题。例如以“关爱”为话题的文章,如果用《我和爸爸》、《难忘的一件事》作题目就显得平淡,若换成抒情性的题目《父爱如山》、《不灭的烛光》、《宽容使快乐常青》等,会使文章增色不少,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好的题目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因而同学们在下笔作文前,一定要仔细雕凿文章标题。

二 、加题记

在题目之下,正文之前,写一段富有哲理或情趣的话,可以自拟,也可以用名言警句,但不宜过长,它可以解释题目,或提示下文,或

说明写作中心,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使阅卷者一下子明白作者的意图。如《宽容使快乐常青》一文的题记:“生命中来来往往的人,远了、近了、亲了、疏了。每个人如大海行舟,不免有磕磕碰碰,但是一个宽容的微笑足以改变一切。”这一题记以哲理性的抒情阐述了宽容的意义,提升了本文的主旨。

三、 改体裁

在中考作文中,多数以记叙文为主。改体裁主要是指用书信体、日记体、戏剧体、童话体等体裁形式来写记叙文。虽然体裁变了,但主体部分仍是记叙文,使人感到亲切、新颖。例如《奇特的光》一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采用激光自述的形式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特征,集书信体、童话体于一身;再如《天使人间行》采用戏剧形式,以天使分别在家属楼、医院、公园等三处寻访的见闻体察到人间亲情的珍贵。

四、分片断

写数人(数事),或写一人(一事)的几个方面,可以分几个片断来写。如《我的一家》,假设爸爸、妈妈和我,可以一个人写一个片断,片断与片断之间用“一”、“二”、“三”标明,另外加上开头和结尾。这样化整为零,可以多层面多角度的记人叙事。当然,各个片断之间应是既独立,又有联系,前后照应的。

五、 列标题

在分片断的基础上可以给每个片断拟标题,不仅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有勾连文意、提示内容的作用。如《记我的一次

成功》,

假如写我当小干部的经历和感受,若写三个片断,可以拟“播种”、“耕作”、“收获”为标题;若写四个片断,可以拟“苦”“辣”“酸”“甜”等。标题拟的好,不但能揭示文章的内容,而且会使文章层次分明,文意连通。

六、变形式

近年来,在“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影响下,许多人避开常见的三大文体而选择应用文,试图从作文的形式上突破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让作文与现有的数理知识、现代科技、影视艺术相融合,通过移花接木,融会文体。改变作文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几何证明式、病历式、简章式、实验报告式、访谈式等。例如有位同学以《班长的烦恼》为题,将要表达的内容装进了一道几何证明题中。习题:好朋友该不该管。已知:午自修时好朋友小华吵闹。求证:是否应该汇报班主任。证明的过程就是说理的过程,另外还有批改和订正两个步骤。小作者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完全放进了一道几何证明题中,显得新颖别致。

七、换人称

把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作文改成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向对方倾诉,表达真挚感情。例如《敬礼,老师》,用第二人称“您”来代替第三人称“她”,进一步表现了好老师“您”的浓浓的爱生之情,一个普通学生“我”的尊师之情。

作文的形式新颖独特,将有助于提升作文的品味,增加考场作文

的得分点。当然,这只是“包装”上的“改头换面”,写作时还要从选材立意的实际出发,使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而不能为形式而形式,那样反而会作茧自缚、弄巧成拙。

二零一四年六月三日

篇五:中考作文的五大硬伤及教学反思

中考作文的五大硬伤及教学反思

丁卫军

在中考作文阅卷活动中,有机会对大量中考作文作了诊断与剖析,共性的“硬伤”还显而易见,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五大方面:

一、形式包装下的内容空乏。包装成为时尚。考场作文中很多考生注重套用看似时髦的结构形式。日记体、小标题、排比段使用频率很高。这些结构方式一度的确改变了作文单一、陈旧的形式,也的确曾让阅卷老师眼前发亮、怦然心动过。过犹不及,如此作文常常演化为几件毫无关联的事情机械拼凑,生硬组合,读之无味,有的甚至与中心相去甚远。还有的学生为了求新,更多的在“奇”字上想办法,实验报告、说明书等样式层出不穷,没有相对开阔的思维,没有相对丰富的知识积累,往往牵强附会,文不对题。结构形式为中心服务、为内容服务是写作的要义之一。在结构形式上大做文章,严重的偏离写作考试的指向,显然是舍本求末之举,也突显出当下作文为考而教,为考而练的功利倾向。

二、华丽语言伪饰的情感苍白。作文的浮华风并没有因批评而有所遏止,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笔者需要强调的是,初中生要自觉积累词句,而且要善于把积累的好词好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让自己的语言靓丽起来。但问题是很多学生作文片面地追求语言用词造句的华丽,在辞藻的堆砌、句段的铺排中,无法找寻到作者真实情感的流动,无法捕捉到文脉所在,自然难以感人,难以让阅卷老师垂青了。事实是——初读,惊诧于作者词语的华美;再读,感叹于遣词造句能力的时尚;复读,只能叹息于作者情感的虚无、思路的混乱。语言与情感表达的关系,朱自清的两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极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无论是语言朴实无华的《背影》,还是美词佳句铺排的《荷塘月色》,打动人心的关键还在于作者的一腔真情。

三、叙议杂糅的文体错乱。中考作文尽管在“文体要求”部分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说明,但是初中阶段,笔者认为主要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在叙事的基础上能抒情,会议论。中考作文中文体不分的现象屡见不鲜。要么是大段大段的故事概述加蜻蜓点水式分析议论,要么是一段举例夹一段议论??这一问题暴露出教师作文教学的“不作为”倾向。一是教师写作教学目标的认识偏差,单纯地指向中考;二是教师平时作文指导随意无当,缺乏必要的序列。写作训练中只有学生“练”的数量,没有教师“训”的质量。新课标倡导淡化文体,全盘否定文体教学,抛弃文体要求的做法泛滥,出现学生作文“四不像”的现象也自然不足为怪了。

四、无“我”的情感荒芜。在中考作文阅卷中,读到更多的是那些缺乏真情实感的文章,行文干瘪枯燥,只有骨架支撑,没有血肉丰满,或者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作文真实性问题,引起了语文界的普遍关注,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其关键因素在于“无我”导致情感的荒芜。亲情、师生情是学生考场作文最常见的选材方向。可是,很少有学生在写自己的母亲时,眼前坐着的是自己的母亲;写自己的老师的,眼前浮现的是自己的老师??没有了“我”与“我”的母亲,“我”与“我”的老师心的交流,情的融合,“我”的母亲都打动不了“我”,“我”的老师都无法与“我”对话,“编”出来文章又怎能唤起别人的情感共鸣呢?背离了“我”自己的“生活圈”和“情感场”,哪会有真情实感,哪有叙事的真实呢?

五、无“故事”的简单无味。没有矛盾难以成为小说,没有矛盾难以成为戏剧。同样,没有矛盾也难以成为耐人寻味的故事。学生在作文选材中,简单复制生活的比较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的叙述无主次、无详略,不善于把握主要的生活片段来展示人物,表达情感;不善于抓住生活细节,展示人物之间、情感前后的矛盾冲突。很多学生考场作文的简单化还在于,选材老套,缺乏时代气息。这样,往往打开作文就“一眼望到底”,没有气氛烘托与渲染,没有悬念吸引,没有事件的起伏跌宕,没有情感波澜??这样的文章注定是无意无情无理的,又何来有味呢?

考场作文也许真的有其固有的特点,应对中考作文笔者认为还有以下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阅读与写作的孰轻孰重是否能统筹有致毋庸讳言,语文学科一到毕业年级不自觉地沦为学生心中的“鸡肋”,关键问题在于大多数教师把初三语文教学演化为纯知识的灌输纯技术的操练,常常错误的认为语文成绩的提高完全可以借鉴数理化的魔鬼训练,也因此消磨掉学生

的热情、兴趣,事与愿违。另一方面,教师总认为,毕业班的作文学生已经定型,提高的空间不大,读与写的孰轻孰重的天平常常倾向于阅读,把写作看成了阅读的剩余品。其实,无论在什么时候,阅读与写作都是语文教学中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的不可偏废的主体。读是写的附庸,写是读的剩余,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阅读,笔者认为,一种是直接指向阅读能力考查的,重点在于阅读方法的指导;一种指向偏重于积累与熏染,丰厚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丰满学生的精神垫底子。曹文轩先生强调“阅读经典写出有心性的文章”。阅读经典,就是种植精神的种子,让我们的学生变得更加清明与健朗,让我们的学生变得仁爱和智慧。这些都是作文中最为重要的精神元素。

中考作文教学真的无可作为吗?余映潮先生对中考作文教学所做的研究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与引领:中考作文教学的天地里同样有万水千山。如果教师不能熟稔《课程标准》的要求与目标,跟着感觉走,又怎能收获到中考作文的万紫千红呢?如果说中学作文的序列化问题是当下作文教学中最值得研究最需要突破的课题的话,那么同样中考作文教学高效性问题同样是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的。

阅读与写作相互依存,不容割裂,也不容有轻重之别,孰轻孰重需要我们统筹安排,那种为考而教的行为自然是狭隘的,事实也证明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新中考中也是难以真正奏效的。

训练指导的序列是否能匠心独运在毕业班的作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前一年的中考作文题成为学生练笔的“范题”,前一年的满分作文成为学生练笔的“范文”,中考作文题、满分作文对中考作文复习的借鉴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很多的教师认为中考题练得多了,学生应付中考作文就有感觉了,成绩自然就提高了。还有所谓“万能作文法”大行其道。这些很显然,把中考作文教学简单化、随意化和技术化了。

缺乏精心指导,再多的训练也是徒劳的。这几乎是常识。说到底,一在于科学序列的建构,余映潮老师在中考作文教学中仅复习过程就精心设计了诸如:读题训练、材料训练、构思训练、成文训练、修改训练、应变训练。如此细密的规划,匠心独运,不仅仅有利于应对中考作文,重要的是更有利于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终身受益。二在于有效的训练指导的落实。诸如审题、立意、谋篇等写作知识在新课改的“淡化”要求之下,教学实际中已经被忽略了,作文教学更显随意和无序。读懂文题是立意谋篇的第一步。审题不到位造成作文失败的例子并不鲜见。主题不鲜明、思路不清等等问题,与作文有效的规范训练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必要的作文规范要循序推进,扎实训练。笔者认为,没有充分的入“格”训练,是很难实现作文的出“格”,更难做到升“格”,走向作文的自由和个性。

这些似乎都不是毕业年级所要思考和着力的问题,而恰恰是现实作文教学作文复习中常常被忽略了的问题,由此衍生出诸多中考作文之硬伤。

生活积累的浅薄厚重是否有智慧引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当下中学生的生活面狭窄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是不是这真就成为学生写作言之无物,无病呻吟的理由呢?笔者认为不尽然。丰富多元,多姿多彩的世界真的无法走进学生的生活吗?那缺少的是什么呢?缺少的是引领学生用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欣赏,用阅读去感悟。正如2008年南通市中考作文提示语所言:一尾嫩红,一湾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就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处公益广告??就是一道令人回味风景线;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如果真去倾听了,真的去发现了,真的去欣赏了,真的去感悟了,学生的生活还会因空间的狭窄而贫乏吗?

学生作文缺乏个性,缺乏生气,缺乏真情,是因为少了一份智慧的选择。智慧的选择需要教师智慧的引领。教师引领学生去梳理、归类属于自己的生活,引领学生去回味属于自己的那一瞬间的“怦然心动的感觉”,把这些生活细节、心灵感悟形成单元形成系列。我想,学生在整理归类中、在回味感悟中也是一种情感的升华意趣的提升。让学生用个人独特的视角去看自我,去看世界,作文自然有“真意”;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深刻的感受,作文自然有“真情”。

解决中考作文的“硬伤”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还有很多,诸如表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等等,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不断的探索、实践。

本文刊发于《语文教学通讯》08年11期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