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名人故事居里夫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6:37:11 体裁作文
名人故事居里夫人体裁作文

篇一:名人故事 居里夫人和她的中国学生

名人故事 居里夫人和她的中国学生

写作素材

1130 0748

70年前的一个初冬,中国核物理学奠基人施士元先生在法国巴黎大学成为居里夫人的学生。居里夫人是镭研究所的所长,她一再试图使施士元明白,他所从事的,是一项有趣的但又性命攸关的工作。

施士元做实验时,她经常站在旁边,反复地提醒他必须注意的事项:不能用手去碰放射源,否则手指会被灼伤;接近放射源时,要用铅盾挡住自己的身体,要屏住呼吸,以防把放射性气体吸入体内。有一个法国青年,身体强壮,工作也取得了进展,但因为没注意安全事项,吸进了相当剂量的氡气,患了急性肺炎,经多方抢救无效,不幸去世。这在巴黎科学界引起了一阵骚动,有一阵子法国青年无人敢到镭研究所工作了。

施士元的实验课题正是那位法国青年未完成的。施士元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是个游泳好手,屏气并做好防护工作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在镭研究所的四年中,由于不断得到居里夫人的指导,他的身体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那时候,要想在法国《科学院院报》、《物理年鉴》等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是很不容易的,首先须经国家科学院院士推荐。在居里夫人的指导与推荐下,施士元的研究文章分别在这两个刊物上发表。

1932—1933年,施士元出色地完成了锕C元素的核谱测定工作。当时这项实验只有居里夫人的研究所能完成,而施士元是第一个完成这项实验的人。1933年,施士元获得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的第二天,居里夫人专门为他举行了一个朴素的酒会。居里夫人用她的微笑扯起了这个中国年轻人归航的风帆。也许是归心似箭,也许是太年轻的缘故,当时兴奋之极的施士元竟没有留意居里夫人眼中的湿润和脸上的一丝淡淡的伤感。

时隔一年,居里夫人去世。施士元未曾料想,巴黎一别,竟成永诀。

篇二: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平淡”生活

癌,这个吞食人们生命的怪物,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几何时奔荡不羁,象战争的罪犯,给人们留下痛苦和死亡。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同它斗争的武器。可是,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过去了,直到二十世纪初,波兰伟大的科学家玛丽·居里——斯克洛道夫斯卡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镭。它可以破坏被病毒侵蚀了的细胞,然后构成新的、健康的细胞组织。这样,镭就成了治癌的有力武器。

朋友,如果你被病魔久缠不愈,甚至面临死亡危险的时候,由于得到镭的放射性治疗而康复,要感谢居里夫人的话,那么,你就应该用实际行动去学习她那忘我的精神和不屈的斗志;如果你是一位白衣战士,有志攻克癌症这个顽固的堡垒,那么,追溯居里夫人一生走过的道路,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益;如果你是一个科技工作者,下决心为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出自己的一切,那么,你从居里夫人的身上,将会看到:志在攀登科学顶峰的人该怎样战斗和生活……

最高原则

一八七七年的波兰,还是一个千疮百孔、支离破碎的国家。它被沙皇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侵占着。在压迫中降生,在铁蹄下长大的小玛丽,对世间发生的这一切疑惑不解:为什么波兰的孩子不准学波兰话?为什么波兰的孩子不准看波兰书?为什么波兰的孩子要在沙俄监察员的监视下学习?放学回家的路上,玛丽问她的小伙伴:“沙皇要我们波兰干什么?他难道还不够富有吗?他的国土是那么大。”老师最了解孩子们的心里。当沙俄监察员不在的时候,秘密地讲授着波兰民族反抗侵略者的历史;秘密地传授着波兰的文化和语言;秘密地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感情。小玛丽回到家里,父亲和哥哥秘密地给她讲:“压迫会产生反抗”、“知识就是力量”,唤起她追求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强烈愿望。从此,小玛丽的心窝里,就埋下了对祖国热爱、对侵略者憎恨的感情。虽然她还只有十岁,不懂得怎样去反抗侵略者,但是那种决不屈服的性格却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燃烧着;为祖国解放而学习的念头,在她的脑海里翻腾着。

玛丽由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顺利地从小学升入中学,又以获得金质奖章的成绩在中学毕了业。她多么想继续升学和深造啊!可是,带着殖民枷锁和封建镣铐的波兰,大学是不收女生的。她梦想去巴黎学习物理和化学。可是,清贫的斯克洛道夫斯基一家,连生活都难以维持,又那里拿得出到外国求学的费用呢?何况她姐姐中学毕业已经三年了,幻想到巴黎学医的计划,一次

次都变成了泡影。强烈的求知欲望没有使姊妹俩心灰意冷,而是更加倔强地向既定目标挺进。玛丽和姐姐分别去担任家庭教师,一点一滴地积蓄着去巴黎求学的费用。

一个春天的早晨,玛丽惊喜地告诉姐姐,她想出了一个到巴黎求学的好办法:“是这样,你把我们俩个节省下来的这一点钱都带上,先到巴黎去,我仍然留在这儿当家庭教师,把我挣来的钱都寄给你,等你当了医生,再设法接我到巴黎去学物理和化学。”多大的牺牲,多好的办法啊!玛丽的这一番话,使她姐姐感激地流下了热泪。打这以后,玛丽更加节衣缩食,按月把自己挣来的钱寄给在巴黎的姐姐,宁肯自己穷得身边连零花钱也没有,连写信的邮票都买不起。贫苦的生活影响不了玛丽刻苦学习的积极性。她为了多学一些,养成了每天早晨六点钟以前就起床学习的习惯,而晚上常常自修到深夜。她不仅刻苦自学,而且不辞辛苦地到波兰农村给孩子们讲授科学知识,到工厂女工中传播波兰文化,而这样做是随时都有可能

被密探们发现,被沙俄监察员抓走的。可是玛丽的心目中只有一个念头:为被压迫的祖国服务,为祖国的解放而学。正象她给自己一位童年时代的朋友的信中所说:“我用尽了力量来应付这一切,再接再励……我有一个最高原则:不管是对人或者对事,都决不屈服!……”

志在顶峰

有志者事竟成。度过五年艰苦岁月,玛丽用她倔强的两手开拓了达到理想境界的道路,姐姐获得了博士学位,妹妹踏上了新的征程。

玛丽来到巴黎索尔本学院求学,穿着褪了色、挂了丝的衣服;住着难以形容的简陋小屋;钱用光了,常常是整个星期用面包和茶水充饥。大学的图书馆象块有魔力的磁石,紧紧地吸引着玛丽。玛丽象块贪婪的海绵,拚命地吸吮着知识的乳汁。有一次,她正在图书馆里伏案攻读,突然晕倒在地,有的同学找来医生给她做了检查。原来是因为玛丽忘记了吃饭。忘记吃饭,对于玛丽来说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了。她的姐夫、姐姐常常为这件事操心,玛丽也常常为这件忘却了的事情发笑。每当晚上十点钟,图书馆闭馆了,玛丽才带着婉惜的心情离去,回到自己的小屋里,在煤油灯下继续用功,一直到后半夜两点钟。当她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又被冻得不得不爬起来,把自己所有的衣服一件一件地全部穿上,再重新躺下。早晨起床的时候,洗脸盆里的水冻成冰块,就连水壶里的水也结成了冰。艰苦的生活,刻苦的学习,弄得这位年轻的姑娘面色苍白、容颜憔悴。然而,在向科学之巅攀登的玛丽,却象那冰山上的雪莲,开得那样火红,放射出绚丽的异彩。在索尔本学院的学位考试中,玛丽以她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物理学硕士第一名。从此,玛丽的研究内容扩充到许多方面。在研究金属磁性的试验中,在物理学会的会议席上,玛丽结识了

优秀的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在崎岖的小路上相识,在向科学顶峰的攀登中结成伴侣。从此玛丽、居里成了不可分开的名字。

物理学家亨利·柏克勒尔发现:铀的盐类会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射线。当时,这种神秘射线的来源对科学家们来说,还是一个算不出答案的难题。居里夫妇正是从解决这个难题入手,开始了他们共同的生活和战斗。他们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试验,终于从沥青状铀矿里先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亨利·柏克勒尔的难题攻下以后,居里夫妇并没有停止他们的脚步,而是继续向光辉的顶点前进!当时,几平所有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对于镭的发现都持观望态度。因此,居里夫妇又给自己提出了一个新的攻坚任务:下决心,从沥青状铀矿中取出“相当”分量的镭,拿出“真凭实据”来,证明这种“神密”射线的存在。

没有钱买沥青状铀矿作试验,他们就用沥青状铀矿的残渣供试验用;没有实验室,他们就借用所在学校的一间简陋的木板房搞实验。两位科学家向大自然的开战就这样开始了。要把大量的矿渣加热,要在盛矿渣的大桶里每次搅拌好几个小时,是一项艰巨的体力劳动。小屋里散发出来的刺激性很强的蒸汽使人窒息。居里夫妇正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进行着提取“镭”的不懈的搏斗,为了使实验不间断,他们往往就在这里,边做实验,边做顿简单的饭来充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四年时间过去了,尽管居里夫妇历尽了千辛万苦,可是把镭分析出来的试验还是没有成功。

不卫生的工作环境又使皮埃尔·居里患上了四肢疼痛的病症。玛丽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她需要把大量的矿渣加热、搅拌,把大桶里的流汁倒出来,如蒸馏、结晶等等。化学处理的繁重劳动,累得玛丽瘫痪了一样。每到晚上,她照料完孩子,又要开始他们的论文写作,有时整年的时间在实验室里度过。这对年轻的夫妇没到过一次戏院、没有去听过一次音乐会,甚至没有访问过一次朋友。可是,仅用一年的时间,居里夫妇竟写出过三篇震撼世界的科学论文。正象玛丽·居里后来回顾这段艰苦历程时所说:“…在这间简陋的木板房子里度过的几

年,是我们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最幸福的、完全献身于工作的时期。”

一九0二年深冬的一个雪夜,居里夫妇肩并着肩、手挽着手,迎着万家灯火,踏着厚厚的积雪,习惯地向他们的实验室走去。当皮埃尔·居里划火柴开门的时候,被玛丽·居里拦住说:“不要点亮。”他们摸黑走进小屋,顿时惊呆了。这间简陋的木板房简直成了一个魔宫:从瓶子里、罐子里、桶里放出一片晶莹的蓝光,特别是那支盛试验产物的玻璃管里,放射出来的光更加强

烈。看不见的射线,看见了!神秘的射线揭穿了!他们日思夜想的镭诞生了!可是,谁曾想到这世界上第一克镭竟是居里夫妇从八吨沥青状铀矿的残渣碎屑中,经过整整四年的辛勤劳动才提炼出来的。它象镶嵌在科学之巅的一颗明亮的珍珠,被不畏劳苦的居里夫妇亲手摘下来了!这一克镭的诞生包含着居里夫妇多少次失败的教训,多少次胜利的喜悦呵!至于究竟盛着他们多少劳动

的汗水和脑汁,那却是无法计算了,但是从居里夫人还在学生时代给她哥哥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伟大事业的成功所在:

“人必须有耐心,特别是要有信心”,“我应该相信,自己对于某种事业有特殊的才干,并且应该不惜任何代价来完成这个事业。”

鄙视功利

居里夫妇发现镭的伟大功绩和获得诺贝尔奖金的荣誉,象一声春雷轰动了整个世界。外国科学界的诚挚邀请电,各地发来的热情贺信,象雪片一样飞来;怀着崇高敬意的来访者络绎不绝;毫不相识的人,请求他们亲笔签名留念;摄影师赶来拍照;新闻记者前来采访……当玛丽·居里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穷学生时,饥饿、寒冷、清贫和冷眼包围着她、侵扰着她,她对这一切曾做

出响铮铮地回答:决不屈服!刻苦学习!今天,当百万法郎、灿灿的金质奖章向她微笑的时候;当成功、荣誉、祝贺象潮水般涌来的时候,居里夫妇用坚定的行动,表现了他们具有高贵的品质;毫不夸耀,谦虚忘我!

一次,有一位报社记者前来采访这位科学家,想把她的事迹报道出去。她坚定地回答:“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不是研究者的‘个人’。”

对于研究出来的东西——镭,有几位朋友劝他们申请生产镭的专利权。玛丽·居里代表她的丈夫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不应该这样做。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不受任何限制。——如果我们的发现可以获利,这只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在这上面我们不应该有什么优先权。何况镭是对于病人有好处的……依我看,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他们把这

个伟大的发现交给工业界和医学界广泛利用,并不谋求个人的任何私利。巨额的诺贝尔奖金,对于一向清贫的居里夫人来说,并不希罕它,而是把大量的奖金赠送给波兰的大学生、贫困的女友、实验室的助手、没有钱的女学生、教过她的老师、资助过她的亲属。

瑞士的日内瓦大学公开提议,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聘请他们到大学讲学。做为普通中学教师的居里夫妇认为,这样做尽管对自己有利,但会影响甚至会中断他们的研究工作,因而谢绝了,仍旧在他们那间破旧的木板房里作实验。皮埃尔·居里逝世以后,居里夫人把他们共同研究的成果,价值一百万法郎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一个研究治癌的实验室。她说:“只要能治好病,甚至只要能够使病人减轻一些痛苦,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不算是徒劳的了。”

许多朋友责怪她,没有把这笔财产留给自己的孩子。居里夫人却有自己的见解,她说:“贫困固然不大好受”,“但是富裕却也没有必要,甚至是很讨厌的。”她要求自己的孩子,用勤劳的双手去开拓自己的生活道路。而她给孩子们留下的却是那独立不羁的精神和鄙视功利的高尚品德。

有名的学者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价居里夫人:“在我所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英勇献身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当德国侵略军逼近巴黎的时候,居里夫人毅然走上了反侵略战争的战场。她用她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努力为伤员们服务。为

了很快检查出受伤者身上的枪弹和弹皮的所在位置,及时为伤员实施手术,解除他们的痛苦和死亡,居里夫人研究用汽车上的发动机发电,在汽车上安上一套爱克斯光射线设备。这种活动的爱克斯射线车,士兵们亲切地叫它“小居里”。一天早晨,居里夫人乘坐的那辆“小居里”突然发生了事故,跌进了路旁的战壕里,居里夫人被擦伤、摔昏了,这可把年轻的司机吓坏了,表示再

也不敢开汽车。居里夫人在战争期间开始刻苦学习驾驶技术。几个星期后,她又成了一名合格的司机。从此,居里夫人亲自驾着汽车,不知疲倦地从一个诊疗站跑到另一个诊疗站,一下车,就投入了透视、照像的紧张战斗……

如果说居里夫人在这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英勇的献身精神是可歌可泣的,那么,她在那无声无响的实验室里,英勇的献身精神。更使人肃然起敬。居里夫人继镭的发现之后,又成为爱克斯光射线学方面的权威,并着手提炼放射性元素“锕”。几十年来,居里夫人由于长期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加上恶劣的实验环境和对身体保护的不够严格,时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袭,使她的血液渐渐受到了破坏。她患有肺病、眼病、胆病、肾病,甚至患过神经错乱症。但是,在居里夫人看来,科学研究要比她本身的健康更重要。她曾为了能参加世界物理学大会,请求医生延期施行肾脏手术;她曾带病回国参加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她曾忍受着眼睛失明的恐惧,顽强地进行科学研究。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息,由于恶性贫血、高烧不退,躺在床上的时候,仍然要求她的女儿向她报告实验室里的工作情况,替她校对她写的《放射性》著作。居里夫人把她的一生完全献给了伟大的科学事业。

一九三四年七月四日,原子时代的先驱、镭的“母亲”——居里夫人与世长辞了。但是,她那决不屈服的最高原则、志在顶峰的雄心壮志、鄙视功利的高尚品德、英勇献身的实际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激励人们向新的目标前进!

篇三:我们为居里夫人编造了哪些“名人轶事”

我们为居里夫人编造了哪些“名人轶事”

居里夫人的棚屋

近年来科学史上流行着“反英雄”的趋势,但至少就笔者而言,读完本书之后,居里夫人的形象不但没有受到任何的“破坏”,反而变得比原来更加丰满和生动。不管后人如何评价,可以肯定的是,她在简陋的棚屋之中,奋力搅动沥青溶液的瘦弱身影,永远是科学史上最值得纪念的片段之一。

谁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这个问题可能还会引起一定的争议。但如果我们问:谁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科学家?那根本就不用作第二人想。毫无疑问,该头衔将归属于玛丽·斯克洛多夫斯卡,或者换成我们更熟悉的称呼:居里夫人。近百年来,她的名字不仅光耀着整个放射物理学界,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女学生投入科学事业中去。从某种意义上讲,居里夫人的影响早已超越了科学领域,成了一种精神象征。 或许正因为如此,关于居里夫人的各种传记书籍也就格外的多,在所有的科学家之中,仅次于牛顿和爱因斯坦,远超其他人。据2007年的统计,在中国的各图书馆中共收藏了多达一百三十六种不同的居里夫人传记,数量之多,令人咋舌。居里夫人在中国的声名几乎可与牛顿、爱因斯坦相提并论,恐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此。

在这些传记泛滥的同时,背后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其一,它们都过于以居里夫人为中心,而把她身边的人都降到了“配角”的地位。当然,一本关于居里夫人的传记自然要以传主为中心,这也无可厚非。我的意思是,相对于居里夫人传记的铺天盖地,着重于居里家族中其他人的传记数量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居里一家是极富传奇性的家族,历史上共有五人六人次获得了诺贝尔奖,小女儿艾芙·居里虽未获奖,却也是蜚声世界的记者和作家。但除了居里夫人之外,对家族其他成员的研究就似乎显得有些不够。关于居里先生,也就是皮埃尔·居里的传记,除了居里夫人本人撰写的那一本之外,几乎难得一见。而关于居里女婿,也就是约里奥·居里,或许是出于他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国内倒是引进过三本译著,不过两本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一本是八十年代的事,年代久远,且内容也显得有些不足。至于居里家的大女儿,伊琳娜·居里,除了一本小册子,也再没有别的著作可查。他们的故事,往往都只是在居里夫人的传记中作为附庸而存在。

幸好最近出版了一本著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憾,这就是美国作家丹尼斯·布莱恩所著的《居里一家:一部科学史上最具争议家族的传记》(The Curies: A Biography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Family in Science)。

在这本新的传记中,居里家族里的各个成员终于都得到了相对合适的“戏份”,从而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把握这个家族的历史,并更多地了解居里夫人之外的其他家族成员。事实上,虽然有玛丽的巨大光环笼罩着,但约里奥·居里和艾芙·居里的经历其实也颇有传奇性,是一段极为可读的故事。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终于可以跳出居里夫人的视角,从一个更为客观的角度来看待皮埃尔·居里与玛丽的合作关系,以及两人各自的成就。从科学史的角度来说,一味把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混为一谈,显然并不是合适的做法。

这同时引出了之前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过去关于居里夫人的著作,大多属于“励志类”,或者说“人物塑造类”。也就是说,大多着眼于赞颂居里夫人的精神品质,或者侧重于介绍其生活事迹,但对她工作的科学意义论述不多。即使有,也只是一味地渲染和突出其发现的伟大之处,但缺乏客观的描述和比较。据统计,在国内的一百三十六种著作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皆属此类。

这些励志型传记的大量存在,固然使得居里夫人的名声大盛,但也同时产生了一个副作用,就是她的形象渐渐地脱离了历史本身,而成为一种符号化的象征。尤其在中国,“科学家”几乎就和古时的“圣人”一样,担负着某种教化世人的作用,因此,人们不惜通过各种文学手段,极力突出她如何不怕艰苦,忘我工作,勇于奋斗,自强不息,为科学献身等等,总之,力图把她从纯粹的科学史上拔高出来,塑造成一个道德模范、励志榜样。

当然,这种情况不止发生在居里夫人的身上,事实上,如果翻阅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国内撰写的各种传记,很容易发现,几乎所有的大科学家都是差不多的类似形象,似乎是某种标准模板。甚至为此目的,许多人不惜编造各种小故事,或者所谓的“名人轶事”,来强化这一印象。比如什么爱迪生为了发明灯丝,废寝忘食,失败了几千次,还说自己并没有失败,只是成功地发现了几千种不适合灯丝的材料;什么牛顿为了科学忘我思考,竟然把怀表当作鸡蛋放进锅里煮云云。

然而这样一来,就不免使科学家在大众心目中成了一种千人一面的典型,这无助于我们理解真正的科学史。实际上,科学家和普通人并无二致,不见得拥有更高的平均道德水平,而他们的性格也是多种多样、极其不同的。当然,并不是说居里夫人的道德水平不高,事实上,她当然拥有以上种种宝贵的品质,这是毫无疑问的。只不过光强调这些,并不能让我们全面了解历史上那个真正的玛丽·居里,更掩盖了她一大部分的内心世界。

从九十年代以来,国内陆续引进了一批新的关于居里夫人的传记,渐渐地让我们了解到一个更真实、更全面的居里夫人。这其中比较突出的,包括法国作家纪荷的《居里夫人寂

寞而骄傲的一生》,还有美国作家芭芭拉·戈德史密斯的《执著的天才:玛丽·居里的魅力世界》。不过后一本书的中译名比较值得推敲,英文原文是Obsessive genius: the inner world of Marie Curie。Obsessive一词,翻得好听就是执著,难听点也可以称之偏执,但不管是褒是

名人故事居里夫人

贬,这确实是居里夫人性格中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而inner world,似乎应当翻成“内心世界”比较恰当。

这些较新的著作不再把居里夫人仅仅当作一个大无畏和不怕牺牲的科学形象,而是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她的各种情感经历,尤其是对居里夫人和朗之万之间的那一段“绯闻”,这两本书也都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与分析。或许是因为以上两本著作的作者本身都是女性,这种内心分析也就显得更加细腻一些。从这些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居里夫人其实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形象,她有骄傲、执著(或者偏执)的一面,也有自闭、不欲为人所知的一面。这些都更有助于我们去了解这位科学史上最杰出的女性,当年在一个男权社会中,作为一个闯入科学界的“异类”所要面对的一切。

至于本次推荐的布莱恩的《居里一家》,虽然没有太多的新意,但也可以看作是对最近居里夫人研究的一个集大成式的总结。作者在行文中尽量采用平白的手法,以事实叙述为主,并没有插入太多的个人评价和赞颂,把判断的权利留给了读者,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地方。

比如从科学成就的角度来讲,这本书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居里夫人与皮埃尔·居里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他们各自的分工,而并没有一味地使用“伟大”、“不朽”这样笼统的词语。至于“绯闻”一案,也只是罗列了各种证据和事实,并没有下什么道德判断。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其实更有利于读者对“客观真相”的了解,至于如何评判的问题,各人标准自有不同,也不必强求。

当然,这又引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科学家的传记究竟应该怎么写?

《居里一家》的译者之一钱思进先生,是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之子。他在此书的译者序中,力主“传记文学的生命在于真实”,又暗指前些年的另一桩公案。我们记得,当时国内的某位传记作者为钱三强作传,为了拔高传主的形象,便不惜在书中凭空生编了许多故事情节,为此险些闹得对簿公堂,最后已出版的传记也被全部收回。

一本传记需要真实,这当然是应该的。不过,是否能苛求每一本传记都做到处处真实、字字考证,或者是否在传记文学中,绝不容许“文学手法”、“虚构情节”的出现?这至今还是没有达成共识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面向青少年的书,本身就属于“励志”、“教育”类著作,为了突出传主的形象或性格,采取各种文学手法加以渲染突出,这不仅是国内向来的传统,哪怕在国外也并不罕见。

事实上,就像钱思进先生在序中特意提到的,居里夫人之女艾芙·居里的那本《居里夫人传》,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这个问题。当然,艾芙可能确实没有“歪曲任何一句重要的话,杜撰任何一件衣服的颜色”,但她却把居里夫人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典型。对一些敏感事件,比如“绯闻”案,更是略过不提。

正如居里夫人的另一位传记作者保罗·斯特拉瑟恩所说的:“艾芙出版了极尽孝心的传记,把她描绘成一个凡间的圣人??不过这本传记描绘的也是一个非常乏味的女性。幸运的是,真正的玛丽·居里根本不是这样的人,她是个感情热烈真挚的女人,不论对工作对生活都充满了激情。她的爱情生活极为不幸,不过她很坚强,不仅抵制住了金钱与名誉的诱惑,而且还抵挡住了舆论的攻击。把玛丽·居里描写成圣人简直就是对她的侮辱。”

因此,如果要较真的话,恐怕国内一多半关于居里夫人的著作都达不到合格的要求。但对此类“文学性”的作品,如果都硬要收回,也未免过分。更不要说还有无数为人耳熟能详的段落,如果从科学史的角度来考证,真实性全都很成疑问,比如什么阿基米德洗澡量金冠、苹果砸到牛顿头上之类,推敲起来,都可以写成大段的考证文章,但这并不能阻止这些故事年复一年不断地出现在学生的教材和课外读物上。

当然,并不是鼓励传记作者肆无忌惮地虚构和臆造历史情节,笔者对这种做法也非常反对。至于一些纯属子虚乌有的段子,什么华盛顿砍樱桃树、爱因斯坦做小板凳之类,也还是尽量从语文课本中取消为好。这里只是想说,并不能苛求每一本传记都属于严肃的学术考证类型,对那些意在“励志”、“塑造典型”的作品来说,可以指出批评,但是强迫收回似乎有些不妥。

事实上,国外也有大量荒诞不经的“名人传记”,但通常总有一两本最严肃的,即属于所谓的“标准传记”。这些著作一般属于学术考证类型,附有大量参考资料,全书宗旨以还原历史事实、描述传主经历为主,而绝不在于“塑造人物性格”或者“宣传某种精神”。很容易发现,国内编写的各种传记数量虽多,但往往缺乏这样的“主流作品”,因此不免多而不精,泥沙俱下。

《居里一家》便属于很传统的“标准传记”写法,大体特点正如上面所说,是旨在还原历史事实,而不在于“赞颂”或者“宣扬”人物,因此,字里行间也较少出现作者的个人评价和主观意见。这是一个很值得国内作家参考的做法。咱们这儿写一件事,往往先要“定性”,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寻找材料,形成观点,最后还要总结评价。因此,在一些争议很大的问题上,往往就无从下手,要不就是过于偏颇,等于自己帮读者先做好了判断。其实完全可以简单地把所有事实罗列出来,而无需加上作者本人的意见,至于个中是非,由读者去评断就好。

关于这一点,除了上面已提到过的“绯闻”一案,皮埃尔·居里对特异功能的研究,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虽然身为诺贝尔奖得主,皮埃尔对特异功能却是深信不疑,他深信一个叫帕拉第诺的女人真能“降神”,用意念移动桌子,他为此兴致勃勃地记下了许多笔记,还发表了一些测试报告,认为这种现象是货真价实的。当然,他死之后,这个女人在一次行骗中当场被人戳穿,从此再也没有翻身。

对这件事情,作者也只是简单地将事实尽量描述出来,而并没有给皮埃尔戴个什么帽子或者定个性之类,也就没有什么争议性的内容。有人或许会认为皮埃尔给科学家丢了脸,在笔者看来,这不过再次证明,想要戳穿一些江湖术士的把戏,靠科学家其实是不行的,最好还是靠魔术师。这本来就是各人不同的看法,不一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如果皮埃尔是中国人,这件事恐怕就得吵翻了天,必要有个“官方定论”才行。想想钱学森的标准传记至今难以写出,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对“气功”问题的看法,如果学学以上的方式,不要去急于“定性”,或许对于传记作者是个值得学习的办法。

总体来说,《居里一家》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作品。它并没有刻意去塑造某个人物的性格或者形象,而只是详细地从事实角度,叙述了这个家庭两代人所经历的那些事情,对一些有争议的事件,也没有回避或者略过。因此,读者大致可以从历史上的各种光环笼罩之中,窥视到一个较为真实的居里夫人。

其实,把这些光环抹去之后,也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我们对玛丽·居里的尊敬之情。近年来科学史上流行着“反英雄”的趋势,大科学家的阴暗面被发掘得七七八八,什么爱因斯坦的私生女、巴斯德的笔记本、海森堡的谎言等等,牛顿更是几乎成了一个标准的反面人物。但至少就笔者而言,读完这本书之后,居里夫人的形象不但没有受到任何的“破坏”,反而变得比原来更加丰满和生动起来。

不管后人如何评价,可以肯定的是,她在简陋的棚屋之中,奋力搅动沥青溶液的瘦弱身影,永远是科学史上最值得纪念的片段之一。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