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清廉作文素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2:28:06 小学作文
清廉作文素材小学作文

篇一:高考作文素材(廉洁)

2014高考作文素材库:议论文论据(廉洁)

历史证明:清正廉洁盛行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腐败猩獗之时,则国势衰微。历来清官受人颂扬;污吏遭人唾骂。

我们要大力弘扬我们民族固有的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提倡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白做人的精神。

事实论据

羊续悬鱼

东汉时,南阳太守羊续,他憎恶当时官僚权贵的贪污腐败,奢侈铺张。他为人谦洁、生活朴素,平时穿着破旧衣服,盖的是有补钉的被子,乘坐着一辆破旧马车。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粗茶淡饭。

府丞焦俭,是他的下级,为人也很正派,与羊续关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级生活太清苦了,他听说羊续喜欢吃生鱼,就买一条鱼送给羊续。焦俭怕羊续拒收,就笑着说:“大人到南阳时间不长,可能不知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饷鲤鱼?所以我特意买一条送给您,平时您把我当作兄弟,所以这条鱼只是小弟对兄长的一点敬意,您知道的,我绝非阿谀逢迎之辈,因此,务请笔纳!”羊续见焦俭这么说,觉得不收下倒是见外了,于是笑着说:“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等焦俭走后,羊续便把这条鱼,挂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第二年三月焦俭又买了一条鲤鱼,心想一年送一条总可以吧,知道买多了,羊续不会要。到羊续府上,焦俭刚说明来意。羊续便指着那条枯干了的“三月望饷鲤鱼”,说:“你去年送的还在这里呢!”焦俭愣住了,摇摇头叹口气,带着活鱼走了。

包拯的《诫廉家训》

北宋包拯,他为官清廉公正是妇孺皆知的,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廉洁无私,痛恨贪官污吏,到了晚年,担心后人会出不肖之徒,于是就在家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著名的《诫廉家训》以警戒后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后代子孙中有贪污受贿者,不能被称为包氏后代,甚至死后,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从此训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孙。”

马寅初拒贿

我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马寅初解放前曾担任浙江省财政厅长。有一天,德清县有一个想当县长的人托人将一千大洋送给马寅初,请马寅初开开后门,让他就任某县县长。马寅初勃然大怒,骂道:“不要脸的东西,这种人今天能用钱打关节,真的当了县长,一定是个贪官。凭这一条,他就不能当县长。立即吩咐来人把钱退回。

周恩来总理的衣服

周总理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补,补了再补,已经磨得无绒了仍舍不得丢弃。一件衬衣已经旧得换了袖口领子,一件衣服补得颜色已经不一了,他在穿,当别人要求他换新的时候,他总是说:“旧的可以穿。”

理论论据

1、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宋·司马光《文中子补传》

2、廉不贪直不倚。唐·柳宗元《处士段弘古墓志》

3、惟廉者能约已而爱人,贪者必瘦人以肥已。《明史·循吏传》

4、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清·曹雪芹《红楼梦》

5、临大利而易其义,可谓廉矣。《吕氏春秋·忠廉》

6、临官莫如平,临则莫如廉。《孔子集语·漆雕氏》

7、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

8、威严不足以易其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战国策·赵策二》

9、知足则乐,务贪必忧。宋·林逋《省心录》

10、人不贪财鬼也怕。中国谚语

11、宁可没钱,不可伤廉。中国谚语

12、鱼为诱饵吞钩,鸟为秕谷落网。中国谚语

13、宁作清水之沉泥,不为浊路之飞尘。三国·曹植《九咏》

14、贪心是一切邪恶的根源。英国谚语

15、口里塞得太多,往往噎住喉咙。意大利谚语

16、要是不花钱,贪婪的人连毒药也会喝下去。朝鲜谚语

17、常在河边站,就是不湿鞋。中国谚语

18、不贪财,祸不来。中国谚语

19、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于谦《入京》

20、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战国·屈原《渔父》

21、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钩。唐·李群玉《放鱼》

篇二:2015高考备考作文素材:让廉洁成为一种觉悟

2015高考备考作文素材:让廉洁成为一种觉悟

【编者按】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组6篇副标题为“让廉洁成为一种觉悟”的评论文章。与过去以“风暴”“利剑”“无禁区”等为特性词汇的评论相比,这组评论可说是和风细雨、春风化雨,充满了“围炉夜话、促膝谈心”的意味。

这6篇评论的“编者按”说,干部也有欲望的冲撞,也有心理的纠结,所以更需要直面人性、审视人生,因而党报来“与干部们谈谈心”。这决定了这组评论的基调,不是说教,更不是震慑,而是如苏格拉底所言的“精神助产士”,帮助干部廓清心中的迷雾,“解开心结,选择廉洁”。

党报发这样一组评论,透露出的信号是,在反腐败这盘大棋上,中央是有攻有守、有破有立。 首先是,廉政大计,“反腐”是攻城,“倡廉”是攻心。

王岐山曾经说过,要用治标给治本赢得时间。治标是什么?是反腐,是打虎拍蝇。而治本是什么?一是制度建设,二是思想改造,这都是“倡廉”的内容。

因为反腐是从负面着力,所以往往能引起更大关注。打大老虎,容易给人惊涛骇浪、暗流汹涌的戏剧感、史诗感,公众当然乐见。相比之下,“正向着力”的倡廉就没有那么吸引眼球了,但明眼人肯定是不会忽略的。

最近的一件大事是,持续近两年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划上句号。实际上,与之前的“三讲”“葆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一样,这也是一次思想教育活动。党内这样的思想教育活动,可以追溯到延安时代的“整风运动”。

虽然教育实践活动,还是以“找问题”的形式出现。但说到底,是为了达到思想净化、触动灵魂的效果。所谓“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就是这样。更何况,这次还提出了要建章立制、收到长效。

大张旗鼓的教育,大力出拳的反腐,正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有趣的是,前者是由刘云山负责、后者是由王岐山掌舵,山与山相逢,正是“双峰并矗”,筑起反腐倡廉的坚实防线。 其次是,攻心之策,“震慑”是红脸,“引导”是白脸。

徐才厚、周永康也好,某个地方的书记、局长也好,远处可望不可即的“老虎”和身边触手可及的“苍蝇”纷纷落马,对干部的心理震慑作用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况且,还有媒体不断在强调“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在对官员的“攻心之战”中,这种震慑无疑唱的是“红脸”。

光有“红脸”也不行啊,还得有润物无声的“白脸”唱段。别忘了,搞文宣,可是我们党一直以来克敌制胜的拿手武器。而作用于领导干部精神世界的“内宣”,同样如此。

习近平总书记履新已近3年,从改革方法到国际形势,从组织工作到宣传工作,方方面面他都有很多可为指引的重要讲话。这些“系列重要讲话”,正起着统一思想的作用。这是从根本上的攻心之策。

而回到人民日报的这组评论,这样一种不太常见的话语语气、不同寻常的论证方式,也是一种“苦口婆心”的攻心术。对于政治逻辑、道德逻辑、利益逻辑,官员们还不熟悉吗?你要戴理想信念的帽子、打道德品质的棒子、用高不可攀的例子,难免不让他们起逆反心理。而要是讲人性、讲人情、讲人生、讲人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能还更能入脑入心呢。 最后,我们一起体会一下这样的方式。

——身为领导干部,不差钱、也不缺房,日子过得好好的,何必伸手要不该要的东西,开口讨不该有的利益,最后当火山口上的守财奴?《让理智战胜贪欲》

——雷政富东窗事发后,年过七旬的老母亲站在村口老泪纵横;冀文林落马的消息传来,一路把他带大的姐姐在老家掩面痛哭。《“权力”的滋味怎样品尝》

——上级“吩咐”你“关照关照”,你能否承受拒绝的后果?在所谓的权势面前,原则是不是要退避三舍?一旦怕穿小鞋的畏惧、将受重用的诱惑占得上风,“身不由己”就显得更加心安理得。《真的是“身不由己”吗》

——看看近年来的案例,一些干部或是利用手中权力,为子女经商大开方便之门,让他们在权钱交易中吸入黑金、博得发展,或者让孩子成为收受贿赂、肆意挥霍、百无一能的败家子,最后上演“贪腐父子兵”的悲剧,一旦事发,父子同为阶下囚,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如何才算爱子女》

——世界上哪个爹娘指望孩子为了孝敬自己伸手被捉?又有哪个妻子儿女愿意丈夫父亲为了家庭的安逸铤而走险?如果早懂得家人的心,结局何以至此。《清廉是对家人的最好馈赠》 ——纵览公开的一封封贪官忏悔书,人们有说不出的好奇,前车之覆那么多,为什么没能挽留住这些曾经意气风发、颇有才干的人才?是个别上级领导宠坏了他们,少数下级官员捧坏了他们,还是制度的漏洞纵容了他们?说一千道一万,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平和心态才有平稳人生》

今后,党报还会有更多这种谈心式的文章,对于写惯字正腔圆“高大上”文章的评论君,这可是不小的挑战啊,赶紧充电去??

让理智战胜贪欲

——“让廉洁成为一种觉悟”之一

廉洁,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对各级干部来说,廉不廉,贪不贪,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选择。没有人生活在真空中,将心比心,干部也有欲望的冲撞,也有心理的纠结。让理智战胜贪欲,用好手中的权力,首先需要我们直面人性、审视人生。把握量与度,看清利与弊,掂量得与失,廓清心中的迷雾,我们走脚下的路,就会有更明确的方向、更充沛的力量。 解开心结,选择廉洁,这一次,我们与干部们谈谈心。

——编者

唐代柳宗元在《蝜蝂传》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一种叫蝜蝂的“善负小虫”,喜爱背东西,爬行时凡是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结果越背越多。它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力气也不肯停,最后掉下来摔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千载而下,这些警语直到今天依然发人深省。

蝜蝂的悲剧,在于背负贪欲而行。这样想来,人的欲望,有时是不是也会深陷“蝜蝂困境”?比如,很多贪官被抓后,人们才发现,他们聚敛了巨额财产。有的专门租房堆放贿金,有的藏巨款于鱼塘暗道,有的坐拥几十套乃至上百套房子,有的家里现金之多,清点时竟烧坏几台验钞机。“人不能把金钱带进坟墓,但金钱却能把人带进坟墓”,看看庭审陈述、听听狱中忏悔——“贪欲让我丧失了理智”“被钱冲昏了头”,悔恨何其沉重,教训又何其深刻。 老话说,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大厦千间,夜眠八尺。人的客观需要总是有限的。仔细想想,身为领导干部,不差钱、也不缺房,日子过得好好的,何必伸手要不该要的东西,开口讨不该有的利益,最后当火山口上的守财奴?即便贪得许多钱财,现在管得这么严,上上下下都有眼睛盯着,一乱花就“露馅”“犯事”,哪有地方和胆量去搞奢侈,还不像捧着一堆烫手山芋?有的贪官让子女去国外挥霍,自己胆战心惊地度日。这样的日子又有什么意思?说来说去,钱财总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已经够了还要攒,明知烫手还要拿,贪婪无度实在是一种病态心理,是为贪而贪。正如巴尔扎克所言,“贪心好比一个套结,把人的心越套越紧,结果把理智闭塞了”。

诚然,人生天地间,总有七情六欲,正常的欲望无可厚非,但更需看到,人之为人,不是一

个“欲望的洞窟”,有理智、讲理性,做欲望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才是人的价值所在。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想问题做事情,把握好度是关键。关心收入,但不干净的钱一分也不能要;有点爱好,但玩物丧志就不可取;有人情味,但徇私废公就碰不得。给欲望安上闸门、给行为划上边界,方能知足知止、适可而止。 习近平同志曾为领导干部算过“三笔账”。的确,我们要算算利益账,有稳定的收入,组织上从工作考虑又给了许多必要的工作待遇,退休后还有各方面的不错待遇,细细算来,得到的已经不少了,如果贪赃枉法、一失皆无,值得吗?算算法纪账,不管是谁,违纪违法终将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不要以为吃一点、拿一些、玩一下没关系。算算良心账,组织上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如果干部以权谋私,既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人民,也对不起家人,违背了做人的良心。“三笔账”,归结为一点,就是要守住底线、会算大账,别干得不偿失的事情,珍惜来之不易的事业和人生。

平心而论,身处纷繁复杂的社会,各级干部面临的诱惑不少,这样那样的冲动难免,这带来了挑战与压力,也是考验人、锻炼人的契机。不义之财不拿,不当之利不得,不法之事不为,每一次取舍,每一次选择,其实也在净化心灵、增强免疫力。“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让理智战胜贪欲,既是管理和驾驭欲望的过程,也是提升和完善自我的过程。只有这样,干部的腰杆才会硬起来,前行的路才会越来越好走。

“好好过日子”,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著名作家二月河这样意味深长地寄语党员领导干部。朴素的道理最深刻,洗尽铅华始见真。夜深人静之际,想一想亲人的期望,想一想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想一想自己这么多年的艰辛历程;扪心自问之中,掂一掂所作所为,到底有没有走错,究竟是不是值得?头脑清醒地思考下去,为官者就会更加明白:陷入了贪欲,势必走向歧途;选择了廉洁,也就选择了幸福。

“权力”的滋味怎样品尝

——“让廉洁成为一种觉悟”之二

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幸福与悲哀,权力的滋味悬如霄壤,实则只有一步之遥——“只在公私之间尔”

《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问众臣“天下何人最快活?”大家各抒己见,有人说“富甲天下”,有人说“功成名就”,有人说“高官厚禄”??朱元璋听罢一一摇头,直到听到“畏法度者最快活”时才点头称是。故事蕴含的对“权力”的认识,引人深思。

干部手中都有一定权力,如何对待权力、使用权力,决定了不同的未来。秉公用权、积极作为,手中的权力就会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这正是“畏法度者最快活”的现代意涵;相反,如果以权谋私、用权寻租,看似得了便宜,但就在权钱交易之时,也一同失去了人格与尊严。不管官多大,只要权力欲膨胀,就会摔跟头,滑进深渊。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幸福与悲哀,权力的滋味悬如霄壤,实则只有一步之遥——“只在公私之间尔”。

也有人认为,权力和地位就得“实打实”,要想尝到权力的甜头,就得有具体支撑和现实载体,而利益和金钱正是最佳对象。殊不知,觥筹交错固然逍遥、一掷千金固然豪气,却容易喝坏了身体,搞坏了风气,最后把自己也搭进去。不少落马官员感慨:踏上不归路的起点就是“羡慕有钱人的生活”。

古人说,“高飞之鸟,易死于食;深潭之鱼,易死于饵。”为官发财本应两道,公务员薪酬低于企业家也是国际通例;一个人可以选择当官,也可以选择发财,但绝不能选择通过当官来发财。权力寻租纵能短时间积累大量财富,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不过是行贿者精心布置的陷阱而已。赖昌星修建穷奢极欲的“红楼”,多少干部被拉下水;倪发科喜爱珠宝,多少商

人把送玉当做“雅贿”。万庆良被查前几天,还到会所里大吃大喝;韩先聪在被查当天,手机信息还显示有两场饭局。“你以为自己有多优美的背影,其实别人看重的只是你的背景”,那些山珍海味、奇货异宝,无非是行贿者用利益拿住干部的诱饵,一旦着了他们的道,就会处处受制于人、时时受到胁迫,这样的人生与玩偶、傀儡何异?看看有些商人在干部面前颐指气使、予取予求,甚至得意洋洋地说“打个电话人就得来”,哪里有半点尊严?行贿者理应严惩,但从干部自身出发,是不是更应反躬自省?

更何况,一旦东窗事发,带来的不仅是牢狱之灾,也有家庭破碎的悲剧、人生失败的悲叹。刘志军在接受审判之后感叹,“人生要到60岁才能懂事。”雷政富东窗事发后,年过七旬的老母亲站在村口老泪纵横;冀文林落马的消息传来,一路把他带大的姐姐在老家掩面痛哭。也曾壮怀激烈、志存高远,也曾是亲朋故旧、父老乡亲的骄傲和自豪,却在一朝一夕之间沦为阶下囚,从成功的榜样跌落为反面的典型,这样的苦楚和落差,夜阑人静时仔细想想,还不能令人警醒吗?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引用过一句名言:“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那么一切也就完了。”诚然,敬畏法度、秉公用权,或许会失去锦衣玉食、华屋豪车,但就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取得了什么,而在于奉献了什么”。在奉公为民的价值坐标上,领导干部能够开拓更为丰盈的人生空间:挣脱的是名缰利锁的束缚,收获的是有价值有理想的人生;超越的是利益算计的狭隘,赢得的是造福一方的扎实事业。

路怎么走,要靠自己去悟,靠自己来选。权力,究竟是走好人生之路的铺路石,还是导致腐化堕落的绊脚石?孰是孰非,何去何从,期待党员干部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真的是“身不由己”吗

——“让廉洁成为一种觉悟”之三

一些官员落马后,常有“身不由己”之说。呼和浩特铁路局原副局长马俊飞受贿一亿多,自辩“上了贼船下不来”,只能任由金条和现金逐渐堆满房子;河南开封市委组织部原部长李森林供述,面对别人的送钱送物,躲得了今天、躲不过明天,躲得了这个人、躲不过那个人,躲得了下级、躲不过同级甚至上级??

“身不由己”的潜台词是什么呢?有对官场风险的反思,有对喧嚣生活的怨艾,但更多的是对随波逐流行为的自我开解,直白点说,“换了谁在那个位子上都一样”。于是,在这种自我暗示和安慰之下,尽管殷鉴在前,明知是非对错,依然身不由己地“和光同尘”,甚至“身不由己”地走进监狱、毁掉前程。

这种看似荒唐的逻辑,其实不少当干部的都曾面对,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不可否认,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许多面子确实不好驳,尤其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贫贱闹市无人问,富贵深山有远亲”,几乎时刻都面临着“说不”的压力。但这些成为“压力”的人情,许多时候又是什么呢?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传》讲过一个故事,“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亲情可贵、友情难得、旧情难忘,可如果人情成了精明利益计算的借口、无所顾忌索取的理由,甚至违法犯罪的幌子,明智的人有什么理由不拒绝呢?

在有些人看来,相比于人情的“软约束”,还有一种“硬压力”更不好违抗。比如,上级“吩咐”你“关照关照”,你能否承受拒绝的后果?在所谓的权势面前,原则是不是要退避三舍?一旦怕穿小鞋的畏惧、将受重用的诱惑占得上风,“身不由己”就显得更加心安理得。甚至

有受惠于此的人总结经验,“为领导干一百件好事,也不如与领导一起干一件坏事。”果真如此么?近年来,一些窝案的发生,一些圈子的覆灭,恰恰给出了相反的答案。热衷于小圈子、搞人身依附,到头来拔出萝卜带出泥,栽跟头的还是自己。

“物必先腐也,然后虫生之”。纵观种种“被动腐败”,与其说是身不由己,还不如说是情不自禁。身不由己,往往是因为心为物役,被一些东西劫持了、软化了、消解了,因此不愿去抵抗或者不能去抵抗。城池失守,不是因为敌军太强,而是堡垒从内部被攻破;精神沦陷,不是因为诱惑太大,而是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自己扳倒了自己”。

人总有七情六欲、故友新朋,伟人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杨开慧的挚友李淑一托人找到毛泽东,请求调到中央文史馆工作。毛泽东专门写了一封信给秘书田家英,说:“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未知她本人愿意接受此种帮助否?”毛泽东以这种不失人情的方式告诉我们:人是感情动物,但人最可贵的,是他能以理智约束情感,将公益放在比私谊更高的位置。事实上,人们对洁身自好的人,内心是尊敬的,他们并未脱离群众,只是脱离了污浊;他们或许一时得罪了个别人,但获得的是长久的内心安宁。

人生在世,把握自己最重要。人云亦云,不会有正确独立的见解;随波逐流,也难以有理想自主的人生。“身不由己”关键还在于一个“身”字,换言之,就是如何理解原则、如何理解权力。如果能在这些问题上有正确的认识,哪还会有那么多的“不由己”?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05日 05 版)

如何才算爱子女

——“让廉洁成为一种觉悟”之四

守好了公与私的分隔线,吃透了严与爱的辩证法,才能让子女结益友、行善事,找准人生的航向,活出自己的精彩

陈毅在担任上海市第一任市长期间,曾与子女“约法三章”:要求他们穿土布衣,不坐公家的小汽车,办任何事都要严格按制度来。陈云任职中央纪委书记时,曾向亲属子女提出 “三不准”:不准搭乘他的车,不准接触他看的文件,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严格家规、清正家风,至今仍传为美谈。

可惜这样的家规家风,并非家家都有。历数近年来落马的干部,用手中权力为子女“开路”“奠基”者,不乏其人。河北省原省委书记程维高放任、纵容子女利用其职务影响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提拔干部以是否帮儿子为标准;广东韶关市原公安局局长叶树养受贿的“宏伟目标”,是给儿子2000万、给女儿女婿2000万??有时候,有些干部自己倒也谈不上多么骄奢贪婪,但为了自己的孩子,便顾不上那么多原则和是非,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难怪有人说,子女是我们面对世界时的“软肋”,领导干部不能不好好想想,怎么才算爱子女?

希望子女健康快乐成长,也许是所有为人父母者共同的心愿。但以权力兑现子女的未来,是真正的爱吗?没有坎坷,人生难说完整。生活的磨砺、困难的考验,是孩子成长最好的老师。做父母的,如果一心为孩子搭桥铺路,甚至为了他们不惜贪赃枉法,其结果很可能就是让他们视不义之财为理所当然,拿以权谋私当家常便饭,最后滑向无底深渊。看看近年来的案例,一些干部或是利用手中权力,为子女经商大开方便之门,让他们在权钱交易中吸入黑金、博得发展,或者让孩子成为收受贿赂、肆意挥霍、百无一能的败家子,最后上演“贪腐父子兵”的悲剧,一旦事发,父子同为阶下囚,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是为子女造福,还是为其招祸,一目了然。

篇三:高考经典作文素材:廉洁

高考经典作文素材:廉洁

1、贪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 感到不能满足自己。——法.安格尔

2、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 身的物质利益。——法.居里夫人

3、德行告诉人们:反抗诱惑吧,那样你才有更多的机会做出高尚的行为来。— —俄.车尔厄雪夫斯基

4、不贪为宝。——左丘明

5、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柳宗元

6、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7、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

8、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老百姓)话短长。——于谦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

10、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11、嗜欲之原灭,廉正之心生。——刘向

1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

13、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 志敏

14、俭朴的生活,不但可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徐特立

15、廉者不求非其有。

16、以财为草,以身为宝。——刘向

17、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 ,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美.爱因斯坦

18、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金钱的廉洁。——法.巴尔扎克 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

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 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

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

,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 钱太守”

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

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

家的

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

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 自己的操守。

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

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

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 三百两。

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

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

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

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

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手好不要钱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

清廉作文素材

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

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

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 坤羞愧而去。

省委书记自定菜单

一九九六年初,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带省委调查组到花垣县进行

调查时,随身带着一份自定菜单:一荤一素一汤。每到一地,他就亲手将菜单交给负责同志

,反复叮嘱按菜单备餐就连元宵节那天,也不例外。他的这一举动,极大地鞭策和鼓舞了当 地的干部讲廉洁。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