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写人作文详略得当范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0:20:11 体裁作文
写人作文详略得当范文体裁作文

篇一:记叙文写作如何做到详略得当

作文一:记叙文写作如何做到详略得当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明确作文中如何确定详略。

2、使学生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文章。

★小引

在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由法国艺术大师罗丹创作的巴尔扎克雕像。雕像身披宽袖长袍,头部微仰,双唇轻闭,额纹紧蹙,目光深邃,仿佛正在构思一部新作,酝酿一个细节,捕捉一个确切的词语。可是,如果看得再仔细些,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断了双手的巴尔扎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的手是被罗丹用斧头砍去的。据说,法国艺术家罗丹,经过长时间的创作,在一个深夜终于完成了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他非常兴奋,连夜叫醒了他的一名学生来欣赏他的作品。这位学生看到巴尔扎克的雕像惊喜地叫了起来:“多美的雕像啊!”他把雕像反复地看个够,后来目光死死地盯在雕像的手上。巴尔克扎那双手叠合在胸前,十分逼真。这位学生不禁连声赞叹:“太棒了,老师,我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双完美的手啊!”学生的话让罗丹兴奋的心情一下子消失了,他心中生疑,又找来几位学生来欣赏自己的作品。学生看后,又异口同声地称赞雕像的双手太棒了、太完美了。“手,手,手……”罗丹一边吼叫,一边走到他的工作间,拎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噼里啪啦地砍去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是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是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本来意义。记叙文写作也是如此,详写、略写要得当,切不可“喧宾夺主”。

★要素解说

详略得当是写作中处理详略关系的一种方法。写记叙文,不管记叙何人、何事,首先,文章应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一确定,还要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去选择材料,做到有详有略地去记叙。详略得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材料的取舍、多少而出现的详略,一是语言上和组织安排上的详略。

所谓“详”即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即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否则文章就哕嗦、冗长,材料堆砌,淹没了中心意思;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写作中做到“详略得当”,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以内容主次确定详略

在记叙文写作中,哪些内容需要浓墨重彩地加以叙写,哪些内容只要稍作交代或一笔带过,这不是由材料的多少或精彩程度决定的,也不能凭个人喜好随意

安排。确定哪些地方应详写,哪些地方要略写,这是有原则的。简括地说:最能直接地、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一般来说,详写的内容与中心紧密相关,是应该从“点”上突破的内容;略写则重在用“面”上的内容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到“绿叶衬红花”的效果。如2012年贵州高考满分作文《脱掉鞋套,从头再来》以刘伟的事迹为原型进行故事新编。刘伟的奋斗历程内容应该很多,但作者的巧妙之处在于,抛开其他的努力,只写到儿子把鞋套脱掉,从头再来的场景。这样就把主要的内容通过详写给突出出来了,其他次要的则是略写。尤其是母亲的一段话、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别的孩子能用手弹钢琴,你也可以用脚弹钢琴。是音乐教师的?没法教?,让你背上了?学不好?的顾虑。脱掉套鞋,就等于甩掉了这些顾虑,坚定了你自学成才的决心。”读之让人心软泪热。

二、以表达形式确定详略

一篇记叙文内容的详略除了要服从中心的安排外,在表达方式上也颇有讲究。如记事为主的文章中,故事的情节应该详写,抒情与议论的内容则要略写;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人物的事迹与言行应当详写,而夹在其中的景物描写就不能喧宾夺主。反之,写景状物的文章,对景物应当泼墨如云,抒情的文字则可淡笔勾勒。请看下面的文字:

十三岁那年,当我再一次回到爸爸的老家时,我的心被触动了。那里有记忆中的农田,雨后,田中自会有“呱呱”的蛙鸣,而且,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鸟儿,它们生活在这一片寂静的林子中,这里有清新的空气,如同梭罗的《瓦尔登湖》一般优雅与美丽。在田园里,手捧这本书,读着里面的故事,我的心中一派怡然。这些故事好像在告诉我,人类真正的家园,便是自然。

这段文字突出景物在文章中的重要位置,细绘了农田的美丽与优雅,而抒情议论的语句只是在描写的基础上一笔带过,可谓详略得当,情景交融。

三、以事理特征确定详略

记叙文往往要通过所记之“事”表现一个中心,一个道理;说理类的文章要证明自己的观点,也往往要列举一些事例。这里就存在一个“事”与“理”的繁简的问题。一般来说,记叙类的文章要详“事”略“理”,议论类的文章要详“理”略“事”,这是由于文体的不同造成的。同学们在写作中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写记叙类文章,“事”没写多少,却用大段大段的议论抒情来弥补叙述的不足;写议论类的文章,又往往会犯“以叙代议”的毛病,这都是忽视了不同文体对详略的不同要求造成的。当然,“事”与“理”的详略关系还取决于行文的实际需要,总之二者必须协调,做到繁简适宜。如2012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汀州梅花香》的最后部分:“此地甚好,开枪吧。”你盘膝坐下,笑容温和恬静,一如数年前,你刚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样子。

汀州何其有幸,从此抱紧了一个坚强伟大的灵魂。

这里作者显然是通过详写瞿秋白的笑容来突出他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

命精神,形象的立体感非常强,这是“事”的勾勒,最后一句才是“理”的昭示——烈士精神永垂不朽,事与理的详略关系处理得相当好。

四、以语言运用确定详略

详略的表现形式并非看语言文字的多少,写作时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展示语言的丰富性。详写的内容要在“细”字上下功夫。画人物,要血肉宛然;绘景物,要栩栩如生;写心理,要细腻逼真;谈观点,要深刻独特。略写的内容要在“巧”字上努力,或用排比等修辞串起精彩的事实,抒发真挚的情感;或用富含哲理的句子,表达独特的感悟与深入的思索。详略的表达是一种技巧,一种智慧。有时,泼墨如云,文字并无哕嗦累赘之感;有时,惜墨如金,文章却有余韵的幽长之意。详略得当,不仅能突出中心,还能让结构疏密有致,让语言交映生辉。请读下面的文字:

中医在救人的同时,也洗涤了自我的良心。

祖父说:“如今的社会人情淡漠,在有些医院里,医生与护士戴着口罩,病人好像从不曾见过他们的微笑。他们的仪器固然先进,但却冷冰冰,不也少了点人情味吗?”

说着,祖母从里面端出来一碗刚熬好的中药,递到一位病人手中,满眼是关怀的微笑。

我失神,那一刻如沐春风。

这里在语言的运用上,主要是写祖父的语言、祖母的行动,以及“我”的感受。但作者并不是平均使用笔墨,而是详写祖父的言,祖母的行,对于“我”则是点到为止,一笔带过,但却很好地体现了??救赎”的主题。

★升格实录

生活中的美

浙江省路桥中学 吴 佳

大自然的美绚丽多姿,有雄壮的山川之美,有草原的宁静之美,有灵秀的森林之美……但那些最美丽的风景都比不上我们生活中的美。

在生活中同学之情最美。校园里有许多动人的情景,让人难以忘记。有一次,下雨天,我没有带雨伞,我拼命向食堂方向跑去,大雨淋湿了我的全身。这时,一个不认识的同学,马上跑过来,为我撑起雨伞,我们一起走向食堂。我非常感动,我觉得同学之情是世上最美的情感。

在生活中师生之情最美。有一次,我得了重感冒,伏在教室里,连动都懒得动。班主任老师知道后,为我买来了药,然后送来开水,站在我身边,看着我把药吃了下去。而当我因病遗漏的作业没有做好时,他就特地抽出时间为我补上,不辞辛苦,我要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

在生活中交警的心最美。还是下雨天,我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一拨又一拨的雨水打发时间。突然一个挺拔的身影映入眼帘,他在匆匆的车流中笔挺地站着,是那样潇洒。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交通,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的规范、标准,充满了力度和美。雨帘阻断了我的视线,但模糊中我看到了庄严的警服紧贴在他的身上,不知是被汗水还是这无情的雨水湿透。汽车前行,他的身影渐渐地变小、

远去,甚至消失,但隐约中我还能看到一抹洁白在风雨中舞动,那是路途上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在生活中父爱最伟大。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汽车误了点,我看着路边昏黄的灯光而暗自着急。当车一停,我便三步并作两步冲出车门,迅速站到站牌下。我四处张望,正在焦急地等待。这时,一辆摩托车上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向我靠近,我一看,原来是我爸爸来接我。我坐在爸爸的摩托车上,感到无比的温暖。经过了一路风雨一路颠簸,我们终于回到了温馨的家。

生活中的美有许多许多,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到处都可以看到生活中的美,只要你去做生活的有心人,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美。

★升格指导

这篇文章能够紧扣标题,从同学之情、师生之情、交警之心、父亲之爱等几个不同的方面写出了生活中的美,整体思路比较清晰。但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所写的几个方面,作者平均使用笔墨,详略不当,重点不够突出。而在各个事件片段中,大多泛泛而谈,缺少重点描述,缺少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因而使得文章单调、枯燥、乏味。如果做到有重点地叙述,增加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强化画面意识,在语言上再加以锤炼,文章一定会再上一个档次。

★升格新作

生活中的美

浙江省路桥中学 吴佳

自然之美绚丽多姿,有山川的雄壮之美,有草原的宁静之美,有森林的灵秀之美……但那些最美丽的风景都比不上我们生活中的美。

仲夏的天气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瓢泼大雨驱走了一天的燥热,却带来了我的愁绪。我看着一时不会停下的大雨,无奈地叹气。当我打算冲出教学楼的刹那,头顶突然移来了一方蓝天。我下意识地回头看去,是一个陌生的同学正在为我撑着伞。她向我笑了笑,在涌动的人流中,显得如此温和、柔美。雨水沿着失去平衡的雨伞流到她的肩上,淋湿了她单薄的校服。两个陌生的女孩,一把失去平衡的蓝色雨伞,还有郝倾盆的大雨,交织在一起是显得那样的和谐,那是校园里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坐在车里,隔绝了外面世界的潮湿和寒冷,我看着窗外的抽象线条打发时间。突然一个挺拔的身影映入眼帘,他在匆匆的车流中笔挺地站着,是那样潇洒。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交通,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的规范、标准,充满了力度和美。雨帘阻断了我的视线,但模糊中我看到了庄严的警服紧贴在他的身上,不知是被汗水还是这无情的雨水湿透。汽车前行,他的身影渐渐地变小、远去,甚至消失,但隐约中我还能看到一抹洁白在风雨中舞动,那是路途上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汽车误了点,我看着路边昏黄的灯光而暗自着急。当车一停,我便三步并作两步冲出车门,迅速站到站牌下。我四处张望,正在焦急地等待。这时,一辆摩托车上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向我靠近,暗淡的灯光照射在那件有点脱漆的雨衣上。不知怎么的,我的心微微颤动了一下,我的视线也渐渐地模糊起来。我急切地迎了上去,一边喊了一声“爸爸”,一边接过那递过来的

雨衣。爸爸回应了一声,但声音十分沙哑,像是被雨水刺痛了似的。我忽然想起,这几天他正感冒、发烧,现在还迎着风雨开着摩托车来接我。我那不可抑制的泪水顿时夺眶而出,喉咙一阵哽咽,“爸爸,你……”没等我说完,爸爸便回过头来对我说:“把雨衣穿好,小心被雨淋了。”我的鼻子一阵酸楚,但心里却十分的温暖,我感到自己的心灵一下子被什么充满。两个身影渐渐隐在了黑暗之中,但那是人世间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假如有人问我,最美丽的风景在哪里?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在生活中,在充满爱与温暖的地方。

★点评

修改后的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作者有重点地选择了三幅画面来表现生活中的美:第一幅画面是校园撑伞图,表现同学之间的关心友爱;第二幅画面是交警指挥图,表现交警的忘我工作精神;第三幅画面是雨中接送图,表现父亲对女儿的深切关爱。三幅画面交相辉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生活中的美,让人得到美的熏陶与启迪。同时,作者增加了富有感情的细节描写,具体感人。特别是父亲接送的场景更是详细描写,催人泪下。同时,在语言方面,作者也进行了精心的修改和锤炼,使得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启示

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详写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写反映事物的广度。同学们作文,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譬如不管与表现中心意思是否有关,总要有几句景物描写,有时甚至一写一大段,这些都应在写作中引起我们的注意。

★写作训练

以“那段____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解析及写作要点】

从内容上看,今年的作文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材的内容十分广泛,又有限制。这道半命题作文没有提供任何提示语,要求补题的词语是命题者提供的 “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要求考生从中任意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题目所给出的词语“日子”,简洁易懂,审题的难度不大,但如果考生脱离自身生活选材,难免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题目的核心词“日子”,决定了选材的内容要注重日常学习成长生活中的细节,要有考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行文中“自我”的缺失,文题的大而空,是导致文章内容失真、虚假的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道半命题有意识地避免这样的问题,引导着考生从小处入手,从自身角度去思考写作内容。

这道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立意构思:

1.那段日子,让我很“烦心”。我们是懵懵懂懂的青少年,有些自负,有些不着

篇二:详略得当作文教学设计

详略得当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围绕中心,恰当选材,做到详略得当。

3、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和做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作文中如何确定详略。

一、 导入新课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二、 弄清楚详写和略写的关系

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否则文章就罗嗦、冗长,材料堆砌,淹没了中心意思;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一般地说,详写经常用来表现“点”的情况,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写则往往概括“面”的情况,反映事物的广度。

三、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

在一篇文章中,哪些地方应浓墨重彩细加叙述和描写,哪些地方只要一笔交代,这不是根据写作者掌握材料的多寡来决定的,也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的。确定哪些地方应详写,哪些地方要略写,这是有原则的。简括地说: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学生作文,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譬如不管与表现中心意思是否有关,总要有几句景物描写,有时甚至一写一大段。这些都应提醒学生在写作中加以表现

四、那么,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该略?一般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一般表现中心和显然能突出中心的部分相比,显然能突出中心的部分要详。

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使中心思想鲜明和感人。作文时,凡是能取得这个效果的部分当然要饱用笔墨。如试题是《我最喜爱的×××》,有位同学写《我最喜爱的游戏》,他最喜欢

乘高架飞行车,因为高架飞行车惊险,能锻炼魄力和胆量。为此,他把高架飞行车的高险,飞行的快速,由低而高一刹那的腾空感,由高而低瞬间的失重感,头垂直向下时的倒悬感,多次回旋的昏眩感等等,都列入详写之列,这当然可以,因为它们都直接反映“游戏惊险,能锻炼人体魄”这个中心。而如何开始游戏、如何结束游戏,游戏的人怎么拥挤,旁边的人如何评论等等,虽也可能会配合反映中心,但这只是配合,列入详写就画蛇添足了。

2.事件的次要片断和主要片断相比,主要片断要详。

因为主要片断是事件的关键,其他部分只是为引出或衬托这个关键部分服务的。如写《一件难忘的事》,有的同学以“抢险”为题材,整个过程有发现险情、无畏抢险、抢险结果这三个环节,其中无畏抢险显然要着重描写。

3.次要人物和主要人物相比,主要人物要详。

次要人物一般都用来陪衬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对于主要人物,应该像众星拱月,主宾鲜明,决不能喧宾夺主。如写《我的老师》,文中反映老师如何主动关心学生,循循善诱,废寝忘食,献身教育事业,要详写。与教师相关的其他人物则应略写。

4.反映某个人一般情况的材料和能突出这个人重要特点的材料相比,能突出这个人重要特点的材料要详写。

如写小红三年如一日地帮隔壁孤身老太太买菜做饭,她做好事的动机、起因,三年中特别动人的事件等等,直接反映小红的主要性格,要多花笔墨,至于小红自己在家里怎么忙中抽空,善于安排时间,小红德智体如何全面发展等只是反映了小红性格的另一些侧面,一笔带过即可。

五病例剖析

1.平均用力,不分详略。

(1)一律略写。

《我的一家》:“我的一家是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在炼钢厂工作,他是个先进生产者,每天早出晚归。妈妈是中山小学的老师,她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每天备课到深夜。我奶奶年纪大了,但还是抢着帮家里做事。我是家中大家最宝贝的,只管读书。家里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大学,做我家第一个大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多快活,我希望大家都有我一样的家庭。”

【按】本文四个人物,每个都作了平铺直叙的介绍。哪个人地位要紧可作详写?哪个人个性较突出可作详写?哪个人哪件事给人印象深刻可详写?四个人中详略比例如何安排?都没好好考虑,文章显得呆板、苍白。

(2)一律详写。

有位同学写《记一次参观活动》:“元宵节那天,老师带我们去参观豫园。豫园门口面临湖心亭和九曲桥,临湖种着一排垂杨,鸟在树上叫,垂杨拂着水面,水中的金鱼自由自

在地游着。豫园的大门黑漆漆的,看上去又厚又沉,门上有两只张着大嘴的狰狞兽环,门框上首有砖雕的各种小人儿,古色古香的。进门是个院子,种着几棵古树,干干净净,中间立着张豫园情况介绍牌,工笔书写的字又扼要又全面地介绍了豫园情况,使人一进门就对豫园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院子的北端有座三穗堂。三穗堂高好几丈,真是宽敞,厅堂中有一个天坛灯,也高好几丈.灯座会转动,一些仙女随着转盘转好像在翩翩起舞。三穗堂后是仰山堂。仰山堂不大,梁是用彩色描的。有一块匾额写着:‘此地有崇山峻岭。’堂前有一个靠水的栏杆,可以坐在栏杆边欣赏眼前的一片绿水。这里还有荷花灯,叶子青青,红色的荷花绽开来了。仰山堂上面是卷雨楼。登上楼去看山,楼对面的大假山都在眼前了。那山美极了,黄石堆得重重叠叠。山上有个亭,叫‘望江亭’,据说以前站在那里能看到黄浦江。大假山一侧可以看到围墙,围墙上盘着一条龙,龙瞪着眼,张着嘴,须子在舞动,像要飞起来。围墙刷得雪白,和上面黑色的瓦形成鲜明的对比,看起来格外叫人舒服。”

【按】从每一个局部看,本文刻画景物比较细致,也能抓住每个景物的特点,写得还算不错。但从全局来看,文章面面俱到,絮絮叨叨,把主要景物全淹没了。豫园有好几个院落,每个院落又有好多景致,都像上面这样写,长而无味,读起来令人生腻。实际上像上面这个院落,可重点写大假山,门口可不写,大门、围墙、三穗堂、卷雨楼等可略写。

2.该详反略,该略反详。

《记一次球赛》:“今天我们班的‘小火车头’队和六年级(3)班的‘冲冲冲’队比篮球。比赛前,我们真忙透了。张华准备毛巾、茶水。他可真道地,毛巾上还洒了点花露水,他说这样可以刺激头脑,清凉清凉。李平心负责战情分析,随时注意队员的打法有什么毛病,以便及时向领队报告,供他参考。张茜负责啦啦队,她带着班级中嗓音最响的六个女同学站在场地两边,她说左右一起喝彩,效果最好。我呢,打杂差,水不够去打水,衣服没人管看衣服,毛巾来不及送送毛巾,别人喝彩嗓子哑了,我顶着?? ——,随着叫子声,比赛开始了。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拼搏。我队的小虎可真是只小老虎,他一下子带球插到对方篮下,一投就中了。‘投进啦,投进啦!加油,加油!’啦啦队叫得响极了。随着啦啦队不断的喝彩声,我们队接连又投进好几个球。但‘冲冲冲’队也不是好惹的,他们急起直追,场上的分数交替上升,有时甚至超过了我们。但由于我们队顽强拼搏,终于以42∶40胜了他们。

——比赛结束了,我们欢腾跳跃,庆祝胜利。‘冲冲冲’队这次失败可能是他们太大意,他们以为是六年级冠军,就不把我们五年级小弟弟放在眼里。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这次比赛虽然胜利了,但要吸取更大教训,争取更大进步。”

【按】球赛,球赛,主要写赛球。赛前的准备是为突出球赛的紧张和激烈作铺垫。在此基础上,应对比赛作更详细、更精彩的描绘。但本文赛前写得那么繁琐,比赛本身,除第一只球稍作描写外,其他都一笔带过。这就好像一部电影,背景放映了很长时间,主要人物出场却一晃就过去了,谁爱看呢?另外,结尾一段议论,噜噜苏苏,完全不得要领,根本可以不要。

三、范文对照

《我的一家》:“我家就住在小巷深处的那个狭窄的小阁楼上。妈妈是小学教师。每天一清早,我们还都呼噜着,她已起床。煤饼炉弄旺了,泡饭煮开了,水壶啵啵地喷着热气,她才推醒我:‘平平,六点一刻了,起来,把英文单词背一背。’我一骨碌就翻身坐起,不待穿好衣,就猛拍一下还蒙着头睡的爸爸:‘懒爸爸,起来,太阳晒屁股了!’爸爸还在酣睡,他是个工人。今年四十五岁了,在读夜大学,天天不过十一点不睡。爸爸没叫醒,奶奶却‘吭吭’咳起来。她要我端茶,妈妈却抢先送上了一杯参汤。

“梳洗完了,我背靠窗口,拉上面前的布帘,开始低声背诵英文单词,‘factory,f-e-c-t-o-r-y?’这个布帘是妈妈的杰作。不过,它只能遮断视线,却隔不断声音。‘错了,f-a-c-t-o-r-y,’爸爸纠正我。‘对,对,我这个黄鱼脑袋!f-a-c?’外面响起爸妈的对话,妈替爸爸买到了《科技英语》,开玩笑向爸爸要书钱。爸爸急了,认真地放大喉咙,说:‘不是连奖金都给你了吗?’

“‘countryside,c-o-u-n-t-r-y-s-i-d-e?’我起劲地背诵着,帘后的全是伴音,这一个帘子成了隔开两个舞台的帷幕。

“外面小桌上响起了碗筷声。‘平平,六点四十八分,快吃饭吧!’妈妈准时准分地报着钟点。我拉开布帘,小屋里弥漫着泡饭的腾腾蒸汽。四个碗中是雪白的大米泡饭,桌中间一朵花似地放着四个小圆碟,一碟甜酱瓜、一碟玫瑰乳腐,一碟油氽花生、一碟福建肉松。

“碗筷叮当,扫过一遍似地,空了碗,空了碟??

“当当??,七点正,留下奶奶,妈妈、爸爸和我各自出发。妈妈夹着两大叠本子刚跑出几步又掉转头来说:‘平平,晚上回来好好温习一下语文,明天要测验了。今晚,我要家访,晚回来。’

“何必吩咐呢?有这样一个好妈妈,有这样一个幸福的家,我应该是懂事的。” 对爸爸求【评】上面一文,重点刻画“妈妈”,妈妈的勤勉、妈妈对我的督促,妈妈知识的支持,妈妈对奶奶的体贴,通过其他人物的陪衬,细致入微地予以描写,用的是繁笔、浓笔、工笔。其他人只抓住其主要特点,粗粗勾勒,用的是简笔、淡笔和写意笔法。文中除反映“妈妈”上述优点外,对她的工作也有反映,但因为本文主要写家中情景,所以写工作只是用“夹着两大叠本子”、“夜晚要家访”这两个简单细节稍作交代,是略写。

《记一次参观活动》:“元宵那天,老师带我们游豫园。豫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假山。[开门见山,点明详写的对象。]进了大门后,穿过三穗堂,来到仰山堂。[大门、三穗堂等不是本文要写的重点景物,只用‘进入’、‘穿过’一笔带过,干净利落。]堂中迎面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此地有崇山峻岭’几个秀气的大字。这样小巧的园林中哪有崇山峻岭?我狐疑着跨前几步。哟,眼前豁然一亮。只见仰山堂前有一个水榭,榭边是一泓寒碧的池水。池水的这一侧呈翠绿色,池的中央扎着几盏荷花灯,绿叶田田,随风摇曳着。再往前,水色变成了墨绿色,因为倒映着黑糊糊的大半壁山的影。再抬头看时,只见一座颇有气势的大假山矗立在池边。”[写水是为了映衬大假山,引出大假山。并不是闲笔。但比起主体大假山来,它还是略写部分。]

“大假山由黄石垒成。只见它险峻高危,截断整个园,插上半边天,真像千里大平原上突地拔起的一座‘崇山峻岭’。[多角度,多层次的描写,景物才能‘详’,而且详得漂亮。以上第一层写大假山给人总的印象。]山前一小块平地上扎着一个大黑牛灯。它昂首甩尾,好像山里人家放牧着似的,给大假山又添了几分生气。

“转过大黑牛,就是盘曲而上的山道了。它高高下下,迂回缭绕,就像螺旋一样。下面的人能听得见上面人的脚步声,但要走到那里,不知要转多少弯。[写山道盘曲]一路上,山径险峻,有时笔直而上,有时陡直而下,有时狭窄只容单身,有时石断路绝,脚下是黑乎乎的深谷。[写山道险要]我正转得气喘喘,迎面又来一座峭壁,壁上倒悬着几株松柏,曲干弯枝,郁郁苍苍,又古朴,又精神。听说天雨时,这里会有水帘似的飞瀑,狂冲直泻,一直倾泻到山脚那一泓绿水中,溅起珍珠般的水花。我望着峭壁,出了神,耳中仿佛响起了飞瀑的隆隆声。再往峭壁的顶端看,那里露出了一座朱栏青瓦、飞檐重重的水亭。[峭壁、松柏、飞瀑、山亭,又添了四个景物。]我七折八弯,好容易到了亭中,只见悬着‘望江亭’一块匾额。抬头远望,却不见江的一点影子。远处是一片鳞次栉比的瓦屋顶,再近些,全园的楼台亭阁、奇石珍木尽收眼底,就像一组玲珑精致的建筑模型,美丽极了。旁边一位老伯伯介绍说,建园初,周围一片平野,登亭远眺,可以看到黄浦江。所以称‘望江亭’。现在周围有了许多高楼,早把视线隔断了。[以上部分从俯视的角度写景。]

“这时一阵风吹来,凉丝丝的,我正爬得浑身燥热,不由得感到一阵凉快。望着从山下接踵而来的游客,我从心底里爆出一句话:来吧,大家都来吧,我们祖国古老美丽的园林真值得一游啊!”[以简洁的几句心理描述结尾,既省笔墨,又深化了主题。]

《记一次球赛》:“

——叫子声响了,我们班‘小火车头’队和六年级冠军队“冲冲冲”队篮球比赛开始了。哨声未停,拉拉队长张茜就扯开她的大嗓门喊起了‘加油!’我这个‘百事管’一手夹住大块头的外套,一手拎着条湿漉漉的毛巾,一激动,把毛巾捏出了一把水。[直接写比赛开始的情景,先对场外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作简略的描写。目的是烘托比赛的气氛,另外补充交代了场前的准备工作,用笔经济,也颇能传神。]球被我队大块头抓住了,他一个长传——真帅!那个球简直如一条白光,直落1号孙长胜的手中。孙长胜偷一个空子,直切篮下,他躲过对方队员的阻挠,一个侧抛,‘嚓!’球稳笃笃地进了网。哗——,场外一片轰动,轰动声中夹着张茜的最强音![第一个球是球赛的起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双管齐下,场面总的情景描写和场中个别人物的分写相结合,写得笔墨淋漓、细腻动人。]但‘冲冲冲’队到底是六年级冠军队,他们马上增强了防守,把我们的神投手孙长胜盯得团团转。继而他们发起了猛攻。他们的5号队员个子矮小,却像一条行水蛟龙,拦到球,几个穿梭,转眼间已到篮下。再猛一弹跳、人成鱼跃式,球像有眼有翅似地往网里钻。二平、二比四、四平??上半场打得难分难解,以24∶25结局,‘冲冲冲’队领先一分。[这里用较多笔墨着力渲染了两军对阵、势均力敌的激烈气氛。战胜强大的对手,才显得自己队的本领不凡。因此,花相当的笔墨去刻画对手,这是合理的。]

“下半场一

写人作文详略得当范文

开始,‘冲冲冲’队就发起了凌厉的攻势。他们配合默契,打法灵活,连连进球。我们队有些沉不住气,失误屡屡发生。到最后十分钟,比分牌上竟出现了3o∶38

篇三:写作:叙事要详略得当

罗田县思源实验学校教案

语文学科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