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珍珠鸟续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7:20:59 体裁作文
珍珠鸟续写体裁作文

篇一:珍珠鸟的梦

珍珠鸟的梦——珍珠鸟续写

小巧可爱的珍珠鸟在主人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了黑黝黝的小眼珠,小红爪子藏在黄色的绒毛里。它咂咂小嘴,进入了梦乡,梦里它飞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它飞着,蓝天白云伴着她飞翔,天地是如此的宽广;它飞过小溪,溪水潺潺的向它打招呼,它飞过绿树红花,红花向它绽开微笑。后来它飞到一座大森林里,森林可真大啊!一眼望不到边,到处是鸟类朋友们的身影。珍珠鸟也有一个大家族,珍珠鸟阿姨接待了它,热情地请它和她的孩子们一起享用虫子大餐,餐后带它参加了鸟类音乐会。

音乐会上真热闹啊!仙鹤吹起了长号,宣告音乐会的开始,并优雅地鞠了个躬,请第一位演奏者上台,她就是鼎鼎大名的百灵鸟,她的歌声宛转悠扬,不断引来阵阵掌声。不等百灵鸟退场,夜莺已经引吭高歌了。这时,珍珠鸟阿姨也整整服装登台了,她悠长的笛声,把音乐会推上了高潮。一旁的孔雀先生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翩翩跹跹为珍珠鸟阿姨伴舞。啄木鸟也跳起活泼的扇子舞,一时间,歌声、乐声响成一片。

此时,一群孩子涌进了会场,孩子们手里托着鸟食,呼唤着自己熟悉的朋友的名字,小白、小花、小黑......小鸟纷纷飞向孩子们,和朋友们快乐地嬉戏,快乐的情绪把大家的心都点燃了。这分明就是鸟的天堂,人的极乐世界。

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已经到了半夜,鹦鹉小姐宣布音乐会到此结束。小珍珠鸟太兴奋了,它的脸通红通红的,头也晕晕的,恋恋不舍地飞向珍珠鸟阿姨家。忽然,它的头被圈住了,翅膀也不能张开,吓得拼命大叫。珍珠鸟阿姨听见了,急忙飞过来,帮他啄开了缠在身上的细丝,才得以安全逃离。劫后余生的它惊出了一身冷汗。珍珠鸟阿姨告诉它,附近有捕鸟人布下的网,千万不要乱飞。它从没想到自己的人生也会面临危险。

正在这时它猛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依然在主人的肩头上,不知道多长时间了,主人竟没有变换下姿势。它忽然感到,有主人的珍珠鸟真幸福!此时它想起主人曾读过的一首诗《观鱼游》: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施食物尔垂钓。它不禁困惑起来:为什么有人爱鸟施食物,有人爱鸟来布网呢?

篇二:珍珠鸟 第二课时(写物)

《珍珠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生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品味文本,体会“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的含义。

3、感悟人与动物之间的信赖的境界。培养爱鸟的情感!

4、引导学生明白:只有真正尊重对方赖依生存的空间、思想的空间,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这才是建立信赖的前提!

教学理念

创设多向对话情境,唤醒学生情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文字,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真正统一。

教学意图 ;创设情境,通过品味语言文字,引导学生领会在作者的尊重、宽容、爱心的照顾下小珍珠鸟的胆子怎样一步步变的大起来的。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舒展心灵,张扬个性,体悟语言,以达到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的双重收获。本环节中,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向对话,产生积极的思维碰撞、生成深刻的、多元的、个性化的对话结果,从而真正走进文本深层次的碰撞融合,促成认识深化、个性生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珍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像?可爱、胆小

2、欣赏配乐图画:(小珍珠鸟在作家冯骥才的肩头睡着了。)

此时你看到了什么?看到这幅画你的有什么样的感受?快乐、胆大等

2、 这原本怕人的小珍珠鸟,胆大怎么变大呢?你从哪些语句看出珍珠鸟的胆子变大了?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悟4---7小节,注意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体会言中之情。 二品味文字,研读文本

1、 学生带着问题去自由读课文。

2、 交流:你从哪些语句看出珍珠鸟的胆子变大了呢?

3、 根据学生的交流学习第四段相机出示: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

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在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动词和表示顺序的词语中感受小鸟的活动场所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以及他的活泼可爱。并指导学生读出可爱读出胆子越来越大的味来。 师相机板书:小珍珠鸟———胆子越来越大

(2)质疑:为什么小珍珠鸟后来完全放心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果你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你的爸爸妈妈会怎么样?如果别人喝了你的茶,你会怎么样?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小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是因为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宽容和爱护。

师相机板书:我———宽容、爱护 (3)师:你们真了不起,通过文字不仅看到了小珍珠鸟胆子变化的过程,还看出那是因为作者对小珍珠鸟宽容和爱护!说明你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谁能读出来? (4)读书就要这样,从那些含义丰富的词语、句子中间,体会言外之意、言中之情。

过渡: 你从哪些词语读出了小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的 3、学习第五段相机出示: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1) 现在我来当鸟妈妈,你们来当小珍珠鸟,好吗?看看鸟妈妈怎么呼唤你的?

(2) 在创设的对话中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再三呼唤”,以及体会小珍珠鸟为什么不想回去的原因,体会对作者的依赖留念。读出依赖和留念!

4学习第六段相机出示画面: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

(1) 如果你是这小家伙会梦到什么呢?和作者在一起玩;作者也成了一只珍珠鸟,他们一起来到大森林里游玩;小珍珠鸟和他的小伙伴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

(1) 看到这幅画你想到了那些词?(友情、温馨、信赖、梦)

(2) 质疑:这原本怕人的小珍珠鸟,现在怎么居然敢睡在作者的肩头呢?

过渡:作者看到这些,想到了什么?

6、学习第七段

出示: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

界吗?

(1) 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A、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B、仅仅是人与人之间需要信赖吗?你还联想到了什么?

C、出示冰心的评论:

“人和人,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世界和平的日子,只有从彼此信赖中才能得到!”

----------著名作家冰心

三、拓展升华,形成个性

1、最后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珍珠鸟和作者?

(问题:为什么小珍珠不想回“家”?除了喜欢和作者在一起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小珍珠鸟的父母为什么没下来活动?

作者那么爱护小鸟为什么不把他们放回到自己的家园-----森林去呢?等)

2、通过师生共同交流讨论让自己到文本中和生活中寻找答案!

篇三:《珍珠鸟》名师王君教学实录

距离产生的美和惑王君执教《珍珠鸟》

冯骥才的《珍珠鸟》魅力到底在哪里? 教参上有“和谐说”,网上流传甚广影响很大的有郭初阳老师的“欣赏囚禁说”(从鸟笼切入)、窦桂梅老师的“信赖说”(从信赖开掘)。经典的文本足以承载反复的推敲,我认为,对于《珍珠鸟》,还有进一步挖掘的必要。于是我以“距离”为话题,从文本中不引人注意的“不”字入手,激发学生更加冷静客观地去感受和审视冯骥才的爱,透视作者对珍珠鸟的行为,引导学生从观察爱的表象走向体悟爱的内涵,深刻挖掘“爱”的真谛,力求对文本进行更有深度更贴切的解读。爱是信赖,爱是理解,爱是尊重,爱是自由,爱是距离的保持,这样步步挺进,让孩子们感悟爱的艺术和思考爱的困惑。

这是难忘的一课,孩子们在思维碰撞中的经典言论至今让我回味不已。距离的话题、征服的话题、无形的笼子的话题、人对自然的自我想象的话题、精神沦丧的话题??这些发言无不闪烁着哲理思辨的光芒,让我又一次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的深度之美。

三年前第一次教《珍珠鸟》,有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拒绝做我的续写训练,她告诉我:“林清玄说向人乞讨的只是宠物,不会乞讨的才叫动物。人类把动物变成宠物也不是件难事,而老冯说:这叫信赖。”这一次教《珍珠鸟》,不仅课堂上群情激奋,下课后孩子们还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我,提出了“如何看待动物园”等绝不浅薄的问题。很欣慰,这一堂课,我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深度思考人和动物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应该成为孩子们在未来学习中自觉的探索吧。

语文课,以文本作桥,扎根在关键词句上,向思想更深处漫溯。语文、语文教师、学生都会在这漫溯中获得尊严吧!

下面展示的是第二课时的讨论片断。

一、距离产生的美——研读“我对珍珠鸟”

师:昨天听了同学们的初读交流,很受启发。今天我们从“不”字入手来解读文本,请大家浏览课文。“我”对珍珠鸟有哪些“不”呢?请找出一些句子,可以直接含有“不”,也可以暗含“不”。

生:“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生:“我绝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生:“我不管它。”

生:“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生:“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生:“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师:看来,作者对珍珠鸟的原则是“不看、不管、不扰”。作者说是信赖创造了美好的境界,真是只有信赖吗?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些“不”去深入思考作者创造美好境界的奥妙到底在哪里。

生:从这些句子我感受到作者并没有刻意去关爱鸟儿。

师:“刻意”一词有意思!请继续说。

生:我觉得作者走的是自然路线,让鸟儿自然发展,自由生活。

生:从这三个“不”我看出来作者对鸟儿首先是尊重,大家都是自然界的一员,鸟也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受到尊重。不去刻意照管它就是一种真正的尊重。

生:我认为这些“不”是作者给予珍珠鸟自由,他爱护鸟儿,更尊重鸟儿,所以就让鸟儿自由自在地生长和玩耍。

生:动物和人的关系往往有两种——畏惧人和与人友好相处。这三个“不”消除了鸟儿的畏惧感,让小鸟感受到了人的友好。我们都说小鸟依人,就是文中的这种境界吧。

师:人爱鸟有多种表现啊,可以抚摸它的毛,殷勤地喂它食物,和它一起玩,为它放音乐等。作者是这样爱珍珠鸟的吗?

生:我觉得作者很高明,他的情绪不外露,一直很安静,这就可以激发小鸟的好奇心,让它自然而然地接近人,最后让它发现人这个庞然大物原来这么温柔可亲。

师:原来这是人的一种策略啊!(众笑)这个策略好不好呢?

生:这个策略很好。因为这表明了作者对鸟儿既是刻意的,又是不刻意的。他不刻意去关注它,看它,照管它,其实作者是刻意这样做的。

师:哦,大家听懂了吗?作者的不刻意恰好是因为他的刻意。深刻!

生:我认为这三个“不”表明作者是了解鸟的,因为鸟和猫、狗不一样,猫、狗是渴望亲近人的,但鸟怕人几乎是天性。因为了解,所以作者才会有三个“不”的表现。

师:哦,这样做是对鸟性的一种了解和尊重,说得真好!

生:对,鸟其实是不需要人类的爱慕和欣赏的,它更需要自由。作者就是让鸟快快乐乐地生活,他尊重了它怕人的本性。

生:这是把鸟放在和人平等的地位,不把鸟当玩具宠物,不刻意干扰鸟的生活。

生:从这三个“不”中,我看出作者很善于和动物交流。作者追求的最好的境界不是人鸟合一,不是和鸟儿融为一体,而是各自有各自的空间,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掌声)

师:说得太好了!人鸟合一并不是最好的状态,

那么最好的状态是什么?

生:保持一定距离,给它自由空间,让它自己去发展,它需要什么就给它什么,而不是人需要什么就要求它做什么。作者和小鸟之间因为保持了距离,所以也就有了和谐美好的境界。

师:同学们,作者行为中的这些“不”

敦促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深刻的爱。爱的方式有很多种。这就像你们的成长,小时候你们需要和爸爸妈妈在一起,需要亲密的爱抚呵护。但是现在呢,你们长成小大人了,你们渴望和大人拉开距离了,希望有自己的空间了。爸爸妈妈如果过多干涉你们的生活那在你们的眼里就不是爱了。所以,了解这一点的爸爸妈妈就会适度地保持和你们的距离,让你们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完整的人。这是一种更深刻更理性更高境界的爱!爱它,就尊重它!爱它,就信任它!爱它,就给它自由!爱它,就远远地欣赏它而不干扰它。距离能够产生美,距离也能够升华爱,人和人之间是如此,人和鸟之间、人和自然之间也是如此。所以,《珍珠鸟》中的美好境界,更来自于作者对人鸟之间距离的艺术性的不露痕迹的保持。距离的保持,反而消除了人鸟之间的距离。这其中关于爱的奥秘真是意味深长。

二、距离产生的惑——研读“珍珠鸟对我”

师:刻意的不刻意、零距离的远距离使冯骥才找到了对待珍珠鸟的最好方式。那么珍珠鸟对冯骥才呢?在听同学们阅读汇报时,有两个同学的发言让我觉得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一是贾秋阳同学说珍珠鸟把“我”当成一棵大树了,二是刘佩灵同学说珍珠鸟和“我”亲密并不仅仅是因为信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只小鸟涉世不深,初生牛犊不怕虎。大家议一议。

生:我认为,这篇文章根本就是人对鸟的一种想象,或者说是人对自然的一种想象。这就好比一只蚂蚁在桌腿上爬,人自作多情地把它捉起来放到桌面上,可是人家蚂蚁其实是想往地上爬的。人和动物本质上是不能相通的,小鸟也不懂信赖不信赖的道理,也许在它的眼里,冯骥才就是一棵安全的树罢了。(众大笑) 师:文学作品中当然充满了人的想象,表达了人的希望,你这样说不是彻底否定了人和动物之间可以有感情交流,这合理吗?你的思路挺好,但还需要文字佐证。

生:我也觉得是作者一厢情愿的想象。比如开头第一段的描写,一个简易的笼子,一卷干草,就是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吗?我看未必,大鸟后来生气地呼唤小鸟不就说明大鸟对自己生活的大环境并不是完全放心的。还有第三自然段“从中传出来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中的“也就”两个字让我感觉到了勉强,我也读出了作者一厢情愿的猜测。鸟儿们到底幸福不幸福,其实冯骥才并不知道。

生:我认为表面上看人鸟相处得非常和谐,其实深入去看,珍珠鸟和人的距离是越来越

珍珠鸟续写

远了!

师:和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请谈仔细一点儿,扣紧文本。

生:这个故事我觉得老掉牙了,不外乎就是一个征服的故事——人征服动物。和一般的征服不一样的是把动物捕杀了还不算,还要征服动物的心。但是冯骥才真的征服了珍珠鸟的心吗?显然没有。刚才很多同学都谈到了鸟爸爸鸟妈妈对人的态度几乎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作者越来越友好,但它们戒备的态度一点儿都没有变。这是为什么?恐怕大鸟对人性看得太深刻了吧,它们不相信把它们关在鸟笼子里的喂鸟人能够真正爱鸟。

生:我同意。作者好像已经征服了小鸟,但是,这种征服还有意义吗?请大家看看第九自然段,“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能在窗框上站一会儿,绝

不飞出去”。飞翔是鸟的天性,一步之外就是自由的天空,但它居然不飞,这还叫鸟吗?

生:因为它的爸爸妈妈在这里,它的家在这里啊。

师:它可以飞出去后再飞回来呀!

生:小鸟不再飞出去,我想一来是因为它还小,缺乏飞翔的能力和勇气;二来是因为它根本就没有飞翔的意识了,它认为这里就是它的生活环境,它根本就没有天空和森林的意识了。

师:它为什么缺乏飞翔的能力和勇气呢?

生:那个笼子啊!它的爸爸妈妈根本不可能从那个笼子里钻出来,没有人教它飞翔,没有人带领它去练习飞翔啊。

生:从这个细节来看,小鸟虽然可以“挤”出那个笼子,但是它的心里已经有了无形的笼子了,这个无形的笼子让它失掉了飞翔的欲望。

生:对,这个笼子永远不会被人打开。我们可以想象,现在小珍珠鸟还可以“挤”进“挤”出笼子,有一天,当它的身体长得和大鸟一样大时,它的命运也就只能和它的爸爸妈妈一样——永远被囚禁了。它的命运其实比它的父母还可悲,因为一旦笼子打开,它的父母也许还有可能飞回蓝天,而小珍珠鸟呢,它可能根本就飞不起来了。

生:从小鸟儿站在窗框上都不飞出去这一个细节,我看出小鸟儿根本就没有鸟性了,它已经不是一只真正的鸟了,它只有鸟的躯壳,但是没有鸟的心灵了。 生:小珍珠鸟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人的宠物,只是人没有意识到,小鸟自己更不可能意识到罢了。

师:对鸟儿飞不飞走

这个问题,大家从冯骥才

这个角度来看看。

生:作者既不关窗子,也不

阻拦鸟儿到处飞,看来他心里头

有底儿:鸟儿根本就飞不走。

师:大家的讨论让老师重新思考了“距离”的问题。从你们的这个思考角度来说,人和鸟的距离是远了还是近了呢?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