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篦箕巷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0:41:36 体裁作文
篦箕巷散文体裁作文

篇一:“常州名胜”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常州名胜”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常州花园中学 季蕾

一、

学校及活动背景

(1)、学校概况

花园中学创建于1981年,是一所新村配套初级中学,现有班级32个,在校学生1600余名,在编教职工112人。在常州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办学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3年以来,学校连续三届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学校”,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江苏省绿色学校”、“常州市模范学校”和 “常州市卫生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2)、课题的由来

常州地处太湖流域,经济富庶,文化昌盛,教育发达,人文荟萃,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南文化古城。2500年灿烂的历史文化给常州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春秋时期的淹城遗址,南朝文笔塔,隋代京杭大运河,唐代天宁寺,北宋苏东坡舣舟亭、茅山道观,现代的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中华恐龙园等,它们交相辉映,使古城常州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地因人胜,域以文名。常州名胜的特色是与常州人文精神的特色一脉相乘的。季札分封延陵后的2500多年历史中,常州凭借优越的地理区位,多次抓住历史上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的机遇,以自己特有的文化底蕴,经过碰撞、浸润、涵容、交流,不断得到新的发展和升华,曾使常州区域文化几度辉煌,独树一帜,名震全国,领导潮流,影响后代,并形成了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善吸纳、务实效、争一流、重信诺”的常州人文精神。常州历史上名士雄才辈出,且都胸罗大境界、心纳大智慧。高洁如天,厚博如地。赖人文传乘之功,常州的名胜古今辉映,蔚然而成大观。

我校从去年起大力进行课程改革,其重点就是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每位教师都积极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

篦箕巷散文

的研究之中,这不但激发了我们的创造、探究意识,培养了实践能力,更增进了学生对家乡常州的了解和热爱。故而,在初一年级以“常州文化”为主题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大背景下,我放手让学生紧密围绕“常州文化”这一主题充分展开研究讨论, 自主选择子课题。学生集思广益,提出了诸如常州亭文化、常州饮食文化、常州巷文化、常州园林、常州名胜、常州民间传说、常州民间工艺、常州风土人情、常州校园、常州名人这类的子课题作为选项。在民主集中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

最后选定“常州名胜”为我们初一(3)班的研究对象。常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生长在这块得天独厚而又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的常州学生更应该去了解一下古老龙城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遗风,更应该多了解一下常州的亭台楼阁、山水泉石、花木禽鱼、小桥古巷??这也是热爱家乡的表现,是中学生的一项基本素质。尽管学生对常州名胜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缺乏深度、广度,所以往往会以偏盖全,难以形成全面、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将“常州名胜”作为我班的研究课题,就是想通过进一步深入探究常州的名胜古迹来展示龙城的物华之彩,神韵之髓,让更多的常州人和关注常州的人,来追寻常州非同寻常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

相关人员及事件 (一)、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1、指导老师:季蕾

2、辅导教师配备:朱芳芳 龙奇

3、学生分工分组情况:

第一组 网上创作组 组长:杜晓冬(协调指导)

组员:王宇佳 (收集资料) 田学芳(整理资料) 李嵩霖(网上创作)

许巍 (网上创作) 陆徐昊(修改编辑)

第二组 绘画作品组 组长:武海威(协调指导)

组员:赵航(绘画) 蒋琦(绘画) 李云 (装订)

第三组 摄影作品组 组长:夏冬(协调指导)

组员:薛丽娜(摄影) 王科(摄影) 刘蕾(编辑)

第四组 录像课件组 组长:袁英姿(协调指导)

组员:李栋梁(录像) 陈攀(制作课件)

第五组 论文方案组 组长:花炜(协调指导)

组员:黄嘉宝(收集资料) 崔芸(整理资料)唐小杰(撰写论文)沈浩

(撰写论文)姜飞(编辑、装订成册)

第六组 调查报告组 组长:张婷(协调指导)

组员:孟琳(收集资料) 周淼(整理资料) 赵媛(撰写调查报告) 徐

舒(撰写调查报告)苏骏凯(编辑、装订成册)

第七组组长:宋恬(协调指导)

组员:王琦 (编剧) 庄雯(导演) 陈霞佩(表演)张桢 (表演)

第八组 组长:秦瑾(协调指导)

组员:吴志浩(设计广告) 张刚(设计标语) 霍琪(设计标语)

第九组 网页制作组 组长:王静(协调指导)

组员:李诗安(收集、整理资料) 徐亚文(网页制作) 殷珮玥(网页

制作)

(二)、活动时间安排

用一个学期分八个阶段完成。

1、了解常州的名胜古迹,明确研究常州名胜的内涵和意义。

2、调查论证,确立研究课题。

3、选项分工,制定活动计划。

4、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如何选题、制定计划、搜集、筛选、利用资料、信息,如何研究资料、信息,撰写研究报告等)。

5、查阅资料,参观游览,观看录像,走访询问,动手实践。

6、筛选、研究资料,合作交流探究。

7、撰写实验小结,制作电脑小报,电视散文,网页等;[论文的基本内容包括:⑴我们研究的对象;⑵我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⑶资料(文字、图片、实物、音像)来源;⑷分析研究;⑸我们观点。撰写之前,应引导学生选择研究对象不宜过大,应从细小处着手,要把研究对象研究深,研究透,更重要的是应重视研究过程。]

8、汇报交流,论证评价。[学习成果展览。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有感而发进行网上创作,写下自己的所得所获,然后师生互动,利用网络技术共同评改习作,完成网上再创作,最后畅通发表渠道,开设网上“作文论坛”,展示活动交流成果;可以自己绘画,收集、拍摄照片互相交流;也可以将收集整理的有关常州篦箕巷-明城墙景区的民间传说通过讲故事、演课本剧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为常州篦箕巷-明城墙景区设计导游词、广告、标语,撰写研究报告、小论文、资料专刊,还可以自己拍摄录像,制作成参观常州篦箕巷-明城墙景区的实况录像以及有关常州篦箕巷-明城墙一带景物风光的电视散文《怀德桥畔璀璨的珠链》,将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用专题网站的形式在网上展示。]

[活动评价。①研究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②评定方式:综合、多渠道评定;③成绩来源:作业情况、实践调查情况、活动参与情况等。学生成绩评定依据:①学生出勤情况50%。②学生作业情况50%(包括收集资料、研究报告等)。③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第。总之,活动评价着重对资料的收集过程、活动参与过程、学习研究过程进行评价,肯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

三、活动设计与实施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对常州市篦箕巷-明城墙景区的参观和游览,让学生对常州的旅游资源作一定的了解。

2、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观察、访问、调查研究、分析评价、资料收集等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良好习惯。

3、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启发学生对常州大好的景色作进一步的开发,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进行热爱家乡、发展家乡的思想教育。

4、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知道小组合作的重要作用。

(二)、活动说明

围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以“热爱家乡,走进自然”为主题,组织学生通过参观、游览,以及自己搜集资料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常州的名胜古迹,学会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及实践活动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经验交流,获得直观、真实的印象,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全面提高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活动方式

(1)、课题探究型 (2)社会考察型

(四)、活动内容

以本地丰富的常州名胜古迹为主要研究对象,让学生感受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组织学生对“常州篦箕巷-明城墙”景区进行调查研究、搜集筛选信息、合作交流、撰写研究报告,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实践、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做一个热爱家乡、关注家乡、愿为家乡做贡献的小主人。

(五)、活动者特征分析

(1)个性心理特征:

A、初一学生求知欲高,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有观察的兴趣和要求,只是逻辑判断力有待加强,分析点评时容易以偏盖全。

B、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行动规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感知、观察、分析、思考,只能让学生自己感受事物,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教师要尊重其个性发展,让其自主探究学习。

(2)媒体操作能力: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搜索引擎、留言版,具备一定的打字速度,小组内能够主动协作,共同交流,能够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网络环境,获取一定的信息,但仍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尤其是在获取有用信息和整理加工信息方面,教师要避免学生在网络资源面前盲目浏览或不知所措的现象。

(六)、活动环境选择与学活动资源设计

篇二:2013年江苏《导游基础知识》

2011年江苏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

《导游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1.古代将每月的第一日称作 B 。《导基》P41

A.望 B.朔 C.上弦 D.下弦

2.在“乡试”之次年,由礼部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中,取中者称 C 。 《导基》P43

A.秀才 B.解元 C.贡士 D.赐进士出身

3.以竹、云、泉“三胜”和绿、凉、清、静“四优”驰名、素有“世界建筑博物馆”、“清凉世界”等美誉的旅游名山是 B 。《导基》P77

A.三清山 B.莫干山 C.天平山 D.黄山

4.饱览“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美景的湖是 B 。《导基》P90

A.鄱阳湖 B.洞庭湖 C.太湖 D.西湖

5.汉语系佛教宗派中,以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修行方式,以望升西方极乐世界为宗旨,在民间影响最大的派别是 D 。《导基》P114

A.华严宗 B.禅宗 C.法相宗 D.净土宗

6.我国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信仰的宗教是 A 。《导基》P109

A.东正教 B.大乘佛教 C.小乘佛教 D.伊斯兰教

7.卢舍那佛、阿弥陀佛、弥勒佛分别是 D 。《导基》P118、119

A.三身佛之一、三世佛之一、三方佛之一

B.三方佛之一、三世佛之一、三身佛之一

C.三世佛之一、三身佛之一、三方佛之一

D.三身佛之一、三方佛之一、三世佛之一

8.普贤、地藏、文殊、观音四位菩萨分别是指 B 。《导基》P121

A.大愿菩萨、大智菩萨、大悲菩萨、大行菩萨

B.大行菩萨、大愿菩萨、大智菩萨、大悲菩萨

C.大智菩萨、大悲菩萨、大行菩萨、大愿菩萨

D.大行菩萨、大智菩萨、大愿菩萨、大悲菩萨

9.许多道教宫观以“太清官”、“上清宫”命名,“太清”和“上清”分别是 C 。《导基》P139

A.灵宝天尊和元始天尊 B.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

C.道德天尊和灵宝天尊 D.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10.五岳中惟一为道观独占的名山是 C 。《导基》P140

A.衡山 B.恒山 C.华山 D.嵩山

11.全真道第一丛林是 A 。《导基》P142

A.北京白云观 B.芮城永乐宫 C.武当山 D.苏州玄妙观

12.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是 B 。《导基》P147

A.广州怀圣寺B.西安化觉巷清真寺C.泉州清净寺D.扬州礼拜寺

13.北京故宫保和殿的屋顶形制是 B 。《导基》P164

A.重檐庑殿式 B.重檐歇山式C.单檐庑殿式D.单檐歇山式

14.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C 。《导基》P143

A.东汉时期 B.公元前二年 C.唐永徽二年D.七世纪初

15.根据对联的类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 A 。 《导基》P248

A.堂联 B.春联 C.交际联 D.寿联

16.白斩鸡、三套鸭、脆皮乳猪、水煮肉片代表的菜系依次是 D 。《导基》P275、273

A.江苏菜、安徽菜、福建菜、湖南菜 B.安徽菜、上海菜、江苏菜、四川菜

C.福建菜、江苏菜、上海菜、四川菜 D.上海菜、江苏菜、广东菜、四川菜

17.原名“吓煞人香”的名茶是指 B 。《导基》P282

A.黄山毛峰 B.太湖碧螺春 C.西湖龙井 D.安溪铁观音

18.中国“四大名绣”中,粤绣的代表作是 B 。《导基》P289、290

A.芙蓉鲤鱼 B.百鸟朝凤 C.猫 D.大小熊猫

19.“萨其马”是其独特风味的点心的少数民族是 A 。《导基》P65

A.满族 B.藏族 C.蒙古族 D.回族

20.按照名山的成因来说,武夷山景区属于 B 。《导基》P79

A.花岗岩名山 B.丹霞风光 C.石灰岩景观 D.变质岩名山

2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形容的与构景手段相似是 D 。《导基》P231

A.添景 B.对景 C.借景 D.抑景

22.“寅吃卯粮”成语中,当“寅”指时辰时指 D 。《导基》P42

A.5时—7时 B.1时—3时 C.7时—9时 D.3时—5时

23.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从体裁上讲属于 B 。《导基》?

A.五言古诗 B.五言绝句 C.五言律诗 D.词

24.“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形象贴切地比喻描绘的秀美景色是 C 。《导基》P266

A.湘江山水B.太湖长江山水C.桂林山水D.富春江山水

25.素有“伤科圣药”之誉和“神药”、“仙丹”美称的中成药是 C 。《导基》P286

A.乌鸡白凤丸 B.大活络丹 C.云南白药 D.人参再造丸

26.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从上下两句内容的相联、相关特点来说,属于 B 。《导基》P250

A.正对 B.反对 C.串对 D.对开

27.古代纪月用“孟”、“仲”、“季”分别指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三个月中的一个月,故正月可称之为孟春。如此,季秋应该指农历的 C 。《导基》P42

A.七月 B.八月 C.九月 D.十月

28.游客从画店中购了一幅近年绘制的国画,上题“岁在甲申明轩画于扬州并记”。已知2009年为己丑年,请推算该画创作的年份是 C 。《导基》P40

A.2003年 B.2002年 C.2004年 D.2005年

29.关于佛教教义,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A 。《导基》P116、117

A.形成万物的“水、金、火、木”不可能构成永恒不变的实体,这就是所说的“四大皆空”

B.慧学,是一种心理状态,是证悟出世间法的明察力

C.集谛是指推究致苦的原因

D.“诸行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静”被称为“三法印”

30.四川峨眉山金顶以观赏到下列何种天气景观而出名 D 。《导基》P103

A.霞景 B.烟雨 C.雾凇 D.佛光

31.西湖龙井历来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以 B 水冲泡,号称杭州“双绝”。《导基》P282、94

A.惠山泉 B.虎跑泉 C.中泠泉 D.谷帘泉

32.著名游记散文《游褒禅山记》的作者是 C 。《导基》P269

A.欧阳修 B.苏轼 C.王安石D.沈括

33.二十四节气中,谷雨、小满分属的季节是 A 。《导基》P42

A.春和夏 B.春和秋 C.夏和秋 D.秋和冬

34.古代科举考试中,考中者称为“举人”的一级考试是 B 。《导基》P43

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

35.颐和园内,在昆明湖和万寿山之间湖畔多种垂柳,垂柳的构景作用主要是

B 。《导基》?《导游知识专题》P160

A.对景 B.添景 C.借景 D.框景

36.“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园林构景要素中 B 营造的空间形象效果。

《导基》P221

A.水 B.植物 C.建筑 D.山

37.江苏省最高峰的海拔是 C 。《导基》P83、《江导》P43

A.605米 B.611米 C.625米 D.655米

38.“博爱之都”指的是 A 。《江导》P81

A.南京市 B.镇江市 C.泰州市 D.南通市

39.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谥号是 D 。《导基》P181、《江导》P84

A.孝端 B.孝诚 C.孝恭 D.孝慈

40.古名桑泊指现在的 B 。《江导》P87

A.莫愁湖 B.玄武湖 C.太湖 D.洪泽湖

41.江苏省的国家级地质公园有 A 。《江导》P347

A.2处 B.3处 C.4处 D.5处

42.在镇江中泠泉池壁题写“天下第一泉”的名家是 D 。《江导》P104

A.唐代刘伯刍 B.宋代苏轼 C.明代文徵明 D.清代王仁堪

43.有“淮左名都”之誉的是 B 。《江导》P111

A.苏州 B.扬州 C.常州 D.徐州

44.太湖中最大的岛屿是 C 。《江导》P155

A.洞庭东山 B.马迹山 C.洞庭西山D.渔洋山

45.清末,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率军攻克苏州的是 B 。《江导》P140

A.翼王石达开 B.忠王李秀成 C.东王杨秀清 D.北王韦昌辉

46.拙政园的留听阁之名取自“留得残荷听雨声”,诗的作者是 C 。《江导》P144

A.李白 B.杜牧 C.李商隐 D.周敦颐

47.春秋时期,常州属吴国,称 A 。《江导》P173

A.延陵 B.毗陵 C.晋陵 D.兰陵

48.清代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的是 D 。《江导》P93

A.北湖烟柳 B.秦淮渔唱 C.东山秋月 D.莫愁烟雨

49.彭祖的封地“大彭国”位于江苏省的 B 。《江导》P187

A.泰州 B.徐州 C.常州 D.苏州

50.被刘海粟赞为“登刺绣艺术之高峰”的是 C 。《江导》P226

A.顾绣 B.苏绣 C.乱针绣 D.缂丝

51.历史上第一位有名家为其立传的名厨是 A 。《江导》P259

A.王小余 B.萧美人 C.太和公 D.专诸

52.中国最早的纺织残品(葛)出土于 C 。《江导》P139

A.无锡市 B.常州市 C.苏州市 D.淮安市

53.为常州篦箕巷命名的皇帝是 B 。《江导》P179

A.齐高帝 B.乾隆皇帝 C.梁武帝 D.康熙皇帝

54.江苏内陆水域面积达1.7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 C 。《江导》P6

A.14.3% B.65.7% C.16.9% D.68.8%

55.扬州是我国漆器的重要产地之一,著名的“点螺”漆器工艺产生在 B 。 《江导》P232

A.明清时期 B.宋元时期 C.隋唐时期 D.战国时期

56.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的故乡是 D 。《江导》P173

A.宿迁 B.徐州 C.南通 D.常州

57.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的是 A 。《江导》P146

A.虎丘 B.灵岩山 C.苏州文庙 D.天平山

58.个园的四季假山中以太湖石堆叠而成的是 B 。《导基》P241、《江导》P115

A.春山 B.夏山 C.秋山 D.冬山

59.南京云锦最盛的时期是 D 。《导基》P287、《江导》P223

A.清康熙年间 B.清乾隆年间 C.清嘉庆年间 D.清道光年间

60.朱元璋修建南京城用时 C 。《江导》P90

A.17年 B.19年 C.21年 D.23年

二、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61.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CE 。《导基》P7、8

A.增加外汇,平衡国际收支 B.带动当地房价和物价的上涨

C.增加就业机会D.推进科学技术交流和发展E.增加政府收入

62.民俗的主要特点是 ACDE 。《导基》P51

A.集体性B.统一性 C.变异性D.神秘性E.延续性

63.旅游山地中的“中山”指主峰相对高度在350米至1000米的山脉,按此标准,下列旅游名山中,属于中山的有 BCD 。《导基》P76、77、83《江导》P109

A.江苏天平山221米 B.江苏云台山625米C.浙江莫干山718.9米

D.江苏茅山372.5米E.安徽九华山1342米

64.下列名山中,属于花岗岩名山的有 AE 。《导基》P73、79、81

A.黄山 B.庐山变质岩 C.泰山变质岩 D.龙虎山丹霞地貌 E.华山

65.下列选项中,文学家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BCDE 。《导基》P269

A.王羲之—《滕王阁序》《兰亭序》 B.郦道元—《水经注》

C.欧阳修—《醉翁亭记》 D.苏轼—《石钟山记》

E.范仲淹—《岳阳楼记》

66.下列关于“月色”的天气景观中,赏月地点与月色搭配组合正确的是 ABD 。 《导基》P103

A.无锡—二泉映月B.杭州西湖—三潭映月

C.云南大理—象山夜月洱海观月D.南京夫子庙—文德桥半边月

E.桂林漓江—平湖秋月象山夜月

67.下列信仰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是 BCE 。《导基》P109

A.白族大乘佛教 B.蒙古族 C.藏族 D.傣族小乘佛教 E.裕固族

68.“西方三圣”中,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是 CD 。《导基》P119

A.日光菩萨东方三圣B.月光菩萨东方三圣C.大势至菩萨

D.观世音菩萨 E.地藏王菩萨钟楼或地藏殿供奉

69.汉语系佛教宗派中,祖庭在陕西的有 BCDE 。《导基》P128、129

A.禅宗 B.法相宗 C.华严宗 D.律宗 E.密宗

70.下列关于杭州灵隐寺和飞来峰的石刻造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CDE 。 《导基》P130、131

A.灵隐寺创建于东晋

B.飞来峰上的造像是全国唐代造像最多、最集中的一处元代

C.寺内有占地3100平方米的八百罗汉堂,规模为国内罗汉堂之最

D.飞来峰造像是在汉族地区供奉藏传佛教佛像最多的地方

E.灵隐寺是杭州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篇三:2013年苏教版七年级册语文下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h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代表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写在方框内。(2分)

常州篦箕巷,沿运河而建,自古就是商lǚ( ▲ )云集之地;所产梳篦屡获大奖,chí( ▲ )名中

外。常州梳篦,选料坚韧而富有弹性,齿面光洁,齿尖吃发,利于梳理按摩。可梳zhuānɡ( ▲ )打扮,

可收藏馈( ▲ )赠。工艺篦雕镂( ▲ )各种图案,画面赏心悦目,刀法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

(《常州梳篦博物馆》)

2、默写。(8分)

(1)曲径通幽处, 。

(2) ,乾坤日夜浮。

(3)请默写出《黄鹤楼》中的任意两句:“ __________ ”

(4)晚年手不释卷,,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之竟日。(《宋史·赵

普》)

(5)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哼都不哼一声。

3、下面对《鲁滨逊飘流记》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鲁滨逊热爱航海,他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幸好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

起,船到巴西后,他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做了庄园主。他不甘心于这样的发财致富,又再次出海,到非

洲贩买奴隶,从此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B、《鲁滨逊飘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爱航海,性格坚毅,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他曾救下一个土人,

取名“星期五”,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仆人和朋友。

C、《鲁滨逊飘流记》记述了鲁滨孙遇险后在荒岛上生活的情景,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

D、漂流到荒岛后的鲁滨逊,看到一群野人正在围攻一个逃犯。见此情景,鲁滨逊拔枪解救了他,并给他

取名“星期五”。

4

、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

-6

处(不得超过处)

,用规定的符号(不必....6..

(1(2(3

(4(5(6一年之季在于春,在生机盎然的三月里,众多朝阳中学的莘莘学子和英语节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每天

中午,轻快悠扬的英文歌曲都会飘动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同学们手拿歌词,兴致勃勃地浅吟低唱??通过

精心地准备,使一幕幕精彩异常的课本剧,一首首委婉动人的英文歌曲,一次次慷慨激昂的脱稿演讲,赢得了观众和评委们一次又一次的掌声。随着30日中午九年级各班“小小书法家”获奖名单的确定,英语节也顺利结束落下了帷幕。

5、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说说清明节承载着哪些文化内涵。(4分)

材料一:清明节是“清明”节气、上巳节、寒食节三者融合而成的一个节日。

材料二:“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4月5日前后,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岁时百

问》写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材料三:农历三月三是上巳节,始于周朝,原本是在水边招魂续魄,因与清明节气日期相近,后两节

合一,逐步演化为祭祀祖先、远足踏青的习俗。

材料四:寒食节始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汉代以后与清明重合。寒食节一是禁火

悼亡,二是少餐冷食。寒食之后重生新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 6-9 题。(15分)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6、请问以上片段中,记叙了我在三味书屋生活的哪几件事?(4分)

7、鲁迅先生一直高举“反封建”的大旗,有人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先生非常的痛恨,他是封建教育制度的典型代表,极大的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对此你有何看法,并结合选文叙述依据。(4分)

8、文中师生读书一段写得对比鲜明,非常有趣。老师一个人在大声朗读,而同学们却在偷偷玩耍。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细致的描写我画画的事情?这对表现先生的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9、请你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

(二)阅读丁立梅的散文《草地上的月亮》,完成10—14题。(共15分)

夏天正热烈的时候,我意外撞见一块美丽的草地。有月的夜晚,我邀人一起,盘腿坐在草地上,听风吹,听虫叫,听花开,听草与草的喁喁私语。夜的声音,丰富得令人惊奇。

(A)月亮掉在河里。河水清幽幽的,河里的月亮,便显得格外俏皮。像喜欢探险的孩子,偏要往了那幽深的地方去,一步一探,一步一惊叫。这是月亮的乐。月亮为什么不乐呢?

(B)一艘驳壳船停泊在不远处的水上。月色把它的坚硬,泡成柔软。它看上去,很像一蓬青绿的小岛,浮在水面上。我认识那船,外地人的,男人女人,还带着两个五六岁的孩子。是两个男孩,看上去像双胞胎,一样黝黑的皮肤,一样圆溜溜的眼睛,壮壮实实的。他们在岸上捉蚱蜢,追蜻蜓,玩得不亦乐乎。有大船运来货物的时候,男人女人就忙开了,他们的驳壳船,承载着卸载货物的重任。那是晴白的天。

一些时候,河岸静着,男人女人闲着。船上的桅杆上,扯出一根绳索来,女人在晾衣裳。家常的衣裳,一件一件,大大小小,红红蓝蓝,有岁月静好的意思。男人呢?男人竟在船头钓起了鱼,天热,他打着赤膊,相当地悠闲自得。有天黄昏,我走过那里,竟意外发现他在船头拉二胡。女人进进出出,并不专心听。两个孩子在打闹着玩,也不专心听。男人不在意,他拉了自己听,拉得专注极了,呜呜哑哑,呜呜哑哑。那是他的乐。

我想起另一些场景。那个时候还小,(C)邻家有老伯,相貌奇怪,嘴角歪着,脸上遍布疤痕,手脚亦是不灵便的,走路抑或递物,都抖抖索索着。听大人们说,他年轻时,遇一场大火,家人悉数遇难,唯他死里逃生。村人同情他,给他重新搭了两间茅屋住,分配了两头牛,让他养着。日日见他,都是与牛同进同出的。

他却喜欢歌唱。有人无人时,他高兴起来,都会扯开嗓子吼几句。唱的什么歌无人说得清,反正就那样唱着,头微微仰向天空,嘴巴大张着,一声接一声,乐着他自己的乐。每逢他唱歌,村里人都会笑着说,听,谢老大又在学牛哞哞叫了。谢老大是村人对他的称呼。可能他是谢家最大的孩子——这是我的猜测了。我一直不知道他的名字。

(D)他并不介意村人的取笑,照旧唱他的,头微微仰向天空,嘴巴半张着。他身旁的牛,温顺地低着头,吃着草。

也见他在夕阳下喝酒。作下酒菜的,有时是一碟萝卜,有时是一碟咸菜。他眯着眼睛,轻呷一口,并不急着把酒咽下去,而是含在嘴里,久久咂摸着,脸上浮现出满足的笑容。我远远站着看,以为那酒定是世上最好的美味。某天趁他不注意,偷喝,麻辣出两眶泪。经年之后,我始才明白,他品尝的,原是心境。

月亮升得越来越高,升到草地的上空。夜露悄悄落,落在草叶上。这个时候的月亮,变得更调皮了,它钻进草叶上的每滴露珠里。于是,每滴露珠里,都晃着一个快乐的月亮。我坐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月亮中间,跟虫子比赛吟唱,心境澄清,我也像一枚快乐的月亮了。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删改)

10.文中所有景色和人物都呈现出什么样的共同特征?用一个词语概括。(2分)

11.“草地上的月亮”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4分)

12.对(A)(B)(C)(D)四个划线句的分析与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中月亮的活泼、美丽。

B.写驳壳船“柔软”、轻巧的特点是为了烘托船上人们的悠闲与快乐。

C.运用外貌描写,写邻家老伯的不幸,表达作者的深切同情。

D.神态描写,写出老伯唱歌时的投入和内心的满足。

13.有人评价丁立梅的散文“有一幅优美的背景,有一两则轻灵的故事,最后得出一条富于理趣的生活哲理”,据此,请你代写“一条富于理趣的生活哲理”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40字左右)。(3分)

14.文中写“偷喝”邻家老伯的酒,“经年之后,我始才明白,他品尝的,原是心境”,结合你对生活的体验和了解,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简述“心境”对于人生的意义。(4分)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 15-17 题。(10分)

《赵普》片段: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5、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习吏事() 及为相( ) 手不释卷()阖户( )

16、对《孙权劝学》中相关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当涂:当道;涂,道路。

C.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D.见事: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17、写出下列语句的基本意思。(2分)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___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

18、结合两文,说说赵普和吕蒙有哪些共同之处。(至少列举2个方面)(4分) ___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