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作文运用联想和想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4:36:07 体裁作文
作文运用联想和想象体裁作文

篇一:联想与想象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联想与想象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文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的灵活与否,往往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而思维活动的灵活 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掌握并运用联想与想象。

什么是联想与想象?联想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 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是人们在原有感情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只让学 生了解抽象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具体怎么操作,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

要想学会联想与想象,就必须掌握联想与想象的方法。

联想的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

1.类似联想。就是类比事物之间在本质上具有某种相似点,通过类似联想,可以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由 近及远。高中语文第一册巴金的散文《灯》,作者由深夜燃着的灯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给人带来光 明和温暖为触发点,展开联想:由眼前的灯,想到了欧洲古代传说——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 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同时又想到了希腊古代传说中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 炬;还想到了一位投河遇救的友人看到了陌生人家的灯光,由此改变了他的生活态度,由绝望、悲观,变成了 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以上两种灯光的相似点,就是灯光能给人以温暖、光明、力量和希望。无论是生活中的灯 光,还是人生意义上的灯光,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种联想在文章中运用得比较普遍。通过引导学生掌握 类似联想,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写作中,能把文章的思想内涵表现得更深邃,意 境更广阔。

2.对比联想。即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联结在一起,以表达鲜明的爱憎之情。高中语文第二册唐tāo @①的《琐忆》一文,在表现鲁迅关怀鼓励青年时的一段对话,用的就是对比联想的方法。有些青年遇上夸夸 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鲁迅便鼓励他们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浅得澄 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他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小溪和烂泥塘,文学青年和夸夸其谈的学者 ,恰是对立鲜明的比照,通过这种对比联想,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事物本质的意义,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感 情,因此,文章也就有了较强的说服力。

3.因果联想。即对事物由因求果或由果溯因的一种联想方法。高中语文第一册壶井荣的《蒲公英》一文, 作者由蒲公英的遭遇联想到“蒲公英的儿子”的遭遇,用的就是因果联想的方法。蒲公英之“所以才变成了像 趴在地上的姿势”,是“只为长在路旁,被践踏、被蹂躏”的结果,因而联想到蒲公英儿子刚来家时的情景。 “他初来时,万分沮丧,没有一点精神”,是因为他在战争中失去了双亲,“被夺去了抚养他的大地”。作者 通过因果、类比联想、强烈地控诉了侵略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突出了反战主题,感情真挚,具 有强烈的感染力。

联想是写好作文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若联想恰当、准确,就会使满文生色。但仅有联想还是不够的,还 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想象的手法。想象可以使思维无拘无束,任意驰骋;可以通过加工、组合,创造出新 的意象。如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一文(高中语文第一册),描述儿时和小伙伴们爬上驼背榕树,把中空的 那段凹槽当作一条“船”,以竹竿当桨七上八落地划起来,明知这条“船”不会前进一步,还是认真地、起劲 地划着。在儿时的梦里,它会顺着溪流把孩子们带到秧苗青青的田野上,绕过燃烧着火红杜鹃的山坡,穿过飘 着芬芳的小白花的橘树林,到大江大海里去,到很远很美丽的地方去??。这些丰富、浪漫、多姿多彩的想象 ,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寄托了作者无限的情思,加浓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由此可见,悠远的遐想,合理的想象,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深

化文章的主题。刘勰 在他的《文心雕龙·神思》篇里概括得尤为形象,“文之思也,其神远点。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 ,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联想和想象各具风采,在运用中又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雨中登泰山》的作者李健吾, 描写的别具一格的泰山上的景物,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对泰山千姿百态的松树、奇形怪状的山石和变幻莫测的云海都作了细致而传神的描写。作者看到松树扎根在 悬崖绝壁的隙缝中,枝干屈曲盘旋,就联想到了盘龙柱,以奇特的想象、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松树 的形态,“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看到松树在“半空展开枝叶”,就联想到天空中的物象,于是想象泰山之 松“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和清风白云游戏”。同时还赋予松树人的思想感情,给予松树人的性格情 趣。“有的松树望穿秋水”,“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支开墨绿大伞”,“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 乐”,“一副潇洒模样”。上述描写维妙维肖,形神兼备,读者仿佛已身置其中,进入了一个崇高、威严、空 灵而极富感情色彩的人间仙境。

结合优秀范文的讲解,把联想与想象的方法教给学生,使之运用到作文中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还应将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这一点更为重要 。

笔者曾给高一学生布置一篇作文,专门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作文题目是《某年后的母校》,要求 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文。学生在写作中,的确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结果是五花八门,运用联 想与想象的手法很不成熟。有的夸张过分,令人生疑,有的不敢大胆想象,没有写出学校的变化;有的写得太 笼统,不具体,而且还未想到“点子”上。想象很不成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时间期限太短,不便于展开 联想和想象,不便于描述学校将会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其次,学校的变化只给人一个笼统的印象:高级的教 学楼和宽阔的操场,至于如何“高级”,如何“宽阔”,读者不得而知。这是由于缺乏具体细致的联想和想象 所致。针对上述现象,笔者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首先要确定时间,时间太短,不便于联想和想象,时间太长 ,又脱离现实,不太合理,所以,时间最好限定在既便于展开联想和想象,又合情合理的时期。其次,要从目 前学校的现状出发,推想到二三十年后所发生的变化,想象要大胆,要带有理想色彩,可以在意料之外,但要 在情理之中。再次,可以运用对比联想,写出一个“变”字。

由于有了针对性的引导,使许多同学思维开阔,联想丰富,想象大胆,出人意料,但又合情合理。文章新 意迭出,悬念不断,引人入胜。引导学生运用合理想象与联想收到了奇效。

综上所述,联想和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熟练地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就会使文章生动形 象、丰满活泼、感人至深;如果缺乏联想和想象,或想象不当,那么,文章必然苍白干瘪,死水一潭。读起来 也就会味同嚼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联想与想象的教学指导,教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这样 ,才会启开灵活思维的闸门,令滚滚才思流于笔端,才会出现一篇篇品味高雅、文采精美的佳作。

篇二:联想与想象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联想与想象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文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的灵活与否,往往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而思维活动的灵活 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掌握并运用联想与想象。

什么是联想与想象?联想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 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是人们在原有感情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只让学 生了解抽象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具体怎么操作,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

要想学会联想与想象,就必须掌握联想与想象的方法。

联想的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

1.类似联想。就是类比事物之间在本质上具有某种相似点,通过类似联想,可以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由 近及远。高中语文第一册巴金的散文《灯》,作者由深夜燃着的灯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给人带来光 明和温暖为触发点,展开联想:由眼前的灯,想到了欧洲古

作文运用联想和想象

代传说——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 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同时又想到了希腊古代传说中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 炬;还想到了一位投河遇救的友人看到了陌生人家的灯光,由此改变了他的生活态度,由绝望、悲观,变成了 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以上两种灯光的相似点,就是灯光能给人以温暖、光明、力量和希望。无论是生活中的灯 光,还是人生意义上的灯光,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种联想在文章中运用得比较普遍。通过引导学生掌握 类似联想,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写作中,能把文章的思想内涵表现得更深邃,意 境更广阔。

2.对比联想。即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联结在一起,以表达鲜明的爱憎之情。高中语文第二册唐tāo @①的《琐忆》一文,在表现鲁迅关怀鼓励青年时的一段对话,用的就是对比联想的方法。有些青年遇上夸夸 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鲁迅便鼓励他们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浅得澄 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他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小溪和烂泥塘,文学青年和夸夸其谈的学者 ,恰是对立鲜明的比照,通过这种对比联想,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事物本质的意义,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感 情,因此,文章也就有了较强的说服力。

3.因果联想。即对事物由因求果或由果溯因的一种联想方法。高中语文第一册壶井荣的《蒲公英》一文, 作者由蒲公英的遭遇联想到“蒲公英的儿子”的遭遇,用的就是因果联想的方法。蒲公英之“所以才变成了像 趴在地上的姿势”,是“只为长在路旁,被践踏、被蹂躏”的结果,因而联想到蒲公英儿子刚来家时的情景。 “他初来时,万分沮丧,没有一点精神”,是因为他在战争中失去了双亲,“被夺去了抚养他的大地”。作者 通过因果、类比联想、强烈地控诉了侵略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突出了反战主题,感情真挚,具 有强烈的感染力。

联想是写好作文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若联想恰当、准确,就会使满文生色。但仅有联想还是不够的,还 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想象的手法。想象可以使思维无拘无束,任意驰骋;可以通过加工、组合,创造出新 的意象。如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一文(高中语文第一册),描述儿时和小伙伴们爬上驼背榕树,把中空的 那段凹槽当作一条“船”,以竹竿当桨七上八落地划起来,明知这条“船”不会前进一步,还是认真地、起劲 地划着。在儿时的梦里,它会顺着溪流把孩子们带到秧苗青青的田野上,绕过燃烧着火红杜鹃的山坡,穿过飘 着芬芳的小白花的橘树林,到大江大海里去,到很远很美丽的地方去??。这些丰富、浪漫、多姿多彩的想象 ,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寄托了作者无限的情思,加浓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由此可见,悠远的遐想,合理的想象,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深化文章的主题。刘勰 在他的《文心雕龙·神思》篇里概括得尤为形象,“文之思也,其神远点。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 ,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联想和想象各具风采,在运用中又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雨中登泰山》的作者李健吾, 描写的别具一格的泰山上的景物,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对泰山千姿百态的松树、奇形怪状的山石和变幻莫测的云海都作了细致而传神的描写。作者看到松树扎根在 悬崖绝壁的隙缝中,枝干屈曲盘旋,就联想到了盘龙柱,以奇特的想象、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松树 的形态,“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看到松树在“半空展开枝叶”,就联想到天空中的物象,于是想象泰山之 松“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和清风白云游戏”。同时还赋予松树人的思想感情,给予松树人的性格情 趣。“有的松树望穿秋水”,“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支开墨绿大伞”,“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 乐”,“一副潇洒模样”。上述描写维妙维肖,形神兼备,读者仿佛已身置其中,进入了一个崇高、威严、空 灵而极富感情色彩的人间仙境。

结合优秀范文的讲解,把联想与想象的方法教给学生,使之运用到作文中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还应将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这一点更为重要 。

笔者曾给高一学生布置一篇作文,专门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作文题目是《某年后的母校》,要求 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文。学生在写作中,的确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结果是五花八门,运用联 想与想象的手法很不成熟。有的夸张过分,令人生疑,有的不敢大胆想象,没有写出学校的变化;有的写得太 笼统,不具体,而且还未想到“点子”上。想象很不成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时间期限太短,不便于展开 联想和想象,不便于描述学校将会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其次,学校的变化只给人一个笼统的印象:高级的教 学楼和宽阔的操场,至于如何“高级”,如何“宽阔”,读者不得而知。这是由于缺乏具体细致的联想和想象 所致。针对上述现象,笔者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首先要确定时间,时间太短,不便于联想和想象,时间太长 ,又脱离现实,不太合理,所以,时间最好限定在既便于展开联想和想象,又合情合理的时期。其次,要从目 前学校的现状出发,推想到二三十年后所发生的变化,想象要大胆,要带有理想色彩,可以在意料之外,但要 在情理之中。再次,可以运用对比联想,写出一个“变”字。

由于有了针对性的引导,使许多同学思维开阔,联想丰富,想象大胆,出人意料,但又合情合理。文章新 意迭出,悬念不断,引人入胜。引导学生运用合理想象与联想收到了奇效。

综上所述,联想和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熟练地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就会使文章生动形 象、丰满活泼、感人至深;如果缺乏联想和想象,或想象不当,那么,文章必然苍白干瘪,死水一潭。读起来 也就会味同嚼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联想与想象的教学指导,教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这样 ,才会启开灵活思维的闸门,令滚滚才思流于笔端,才会出现一篇篇品味高雅、文采精美的佳作。

篇三:联想与想象作文训练

《联想与想象》写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 掌握联想与想象的方法

3、 提高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联想与想象的区别与联系

2、 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与想象

教学方法:探讨--总结训练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幻灯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互动设计:

一、导语设计:

1、诗人郭沫若告诉我们,天上的街市最迷人,那里有提着灯笼的人儿在行走;五柳先生笔下的桃花源最和谐,有良田美宅,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苏学士的琼楼玉宇最为华丽庄严,那里有婵娟翩翩起舞。毛泽东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

湖就是对三峡水库的未来规划。是什末让诗人到达那最美的地方?老师要告诉你们,是诗人张开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那么,什么是联想和想象呢?

2、由这条波浪线,你们可以想到什么?

小组讨论:具体物象——抽象

3、归纳 :

由一段短短的波浪线,我们可以想到大海的波涛、蜿蜒的小路、学习成绩的起伏不定、音乐跳动的旋律、也可以想到曲折的人生之路 ??

这一切证明:联想和想象都是由此到彼的心理过程。由一点出发,从多个角度想象。这个彼可以是具象的直观画面,也可以是抽象的人生哲理。

但联想与想象又是不完全相同的。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起另一个事物思维活动;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感性形象的思维活动。(用学生上面回答的为例分析)如:波浪线——曲折人生中的成功与失败——胜不骄,败不馁 不同的是联想是想象的初级阶段,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那么应该怎样进行联想和想象?

二、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遍及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今天,我们重点探讨的是在写作中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一个话题,一个诗题出来之后,我们朝那些方面去想象?怎么样打开我们的思路?

我们看到“零”你们想到了什么?

围绕“零”展开想象和联想,可以描绘画面场景 也可以联想社会人生哲理。学生谈,教师评,要求其谈出理由。

同学们的这些想象都是从哪些方面展开的呢?

鸡蛋、乒乓球、项链-----------相似

一无所有、零分、空白--------相关(横向)

富足、圆满-----------------------相反

母鸡、鸡蛋、小鸡----过去、现在、未来 (纵向)

鸡蛋外太空游记---------------纵横交错(超时空想象)

小结:想象和联想就是从一点出发,利用事物间的相似相关相反的横向或者是过去到现在到未来的纵向联系,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我们看到一个话题,或者一个事物,要尽量从这三个方面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打开我们的思维,使文章内容丰富

三、联想与想象训练:

(一)、请你仿例 ,把由下列各词联想到的其它词写下来。

例:1、温暖: 火光 、热、寒冷、 母爱 ??

2、石头:

3 、读书:

4 、前进:

5 、黑夜:

6 、刮风

(二)、仿照下例,最多用三个词使两个词联系起来。

例:天空——茶

参考:天空→土地 →水 →喝茶

(1)草稿——超市

(2)跳舞——秦始皇

(3)肥皂——手表

(4)手机——篮球

四、写作中合理运用想象和联想

问:那么我们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是不是只要丰富,尽量展开就行呢,我们能不能把我们所有想的内容都写到文章中去呢?

问:那么,我们在文学创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你认为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总之,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展开想象,既要丰富,又要合理。巴尔扎克说过:“想象是双脚站在大地上行进,他的脑袋却在腾云驾雾。”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想象的基本特征——丰富又合理。我们既可以抓住事物间相似、相关、相反的关系,作横向的联想;也可以穷通古今,面向未来,做纵向的联想;甚至可以大胆虚构,超越时空。但是,一定不要忽略了想象的合理性——那就是符合事物的特征,符合生活的逻辑,讲究美感。

比如:如果天下了雪,你打开门一看,脱口而出:“万紫千红总是春啊!”或者是“这一场大雪像一团火,点燃了我的激情”,这就是明显的不符合事物的特征,不合理的。而如果你说::"像一把把的盐撒向空中,那么缺乏美感。最好的就是:“片片柳絮因风起”或者是“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联想和想象训练:

(一)、请围绕这则材料展开想象(可以描绘画面,也可以联系人生,社会,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a、人的性格变化过程,;青年时期,慷慨激昂锋芒笔露;生活碰壁,逐渐变得规规矩矩,到最后失去棱角,变得圆滑

b、象征三种不同性格的人:一种人锋芒毕露,棱角分明;一种人方方正正,坚持原则;一种人灵活流机动,能随机应变.;

c、三国故事:三角形三足鼎立,吕布,貂蝉,董卓三角恋爱。这三个图形都是几何图形,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二)、请围绕水展开想象。

问:可以从哪些方面张开想象?

色泽、质地、滋味、形状

透明、纯洁、单纯、明亮------单纯性格,纯洁的友情、爱情

1、色泽

碧绿、蔚蓝、深绿----湖水、大海、深潭---开阔的胸襟、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