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李家庄变迁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0:40:34 体裁作文
李家庄变迁读后感体裁作文

篇一:《变迁》读后感

时间印迹

——《变迁》101年中国社会全印象

近读《变迁:勾勒百年中国原滋原味的社会生活场景》,作者周伟 ,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ISBN号7801455827,/ 2005-06第二次印刷。

本书介绍了1901~2001这100年的社会生活场景。内容包括:穷途末路的晚清时期、痛苦挣扎中的民国时期、生机勃勃的建国时期、十年浩劫的“文革”时期、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时期。这五个部分就是百年社会的五个断面,而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都在新旧碰撞中变化着。通过编选社会百业新闻或流传一时的奇谈怪事,呈现平民命运和生活状态,勾勒百年中国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场景。

这些老新闻带领我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去重温百年中国的沧海桑田,回眸国家与个人的成长轨迹,体味百年历史的深远意味。 当然我的理解是浅显的。《变迁》这样的作品我着实看的不多,因为历史在我脑子里没有完整的框架,哪怕是上了那么多年历史课。但是《变迁》比历史书有趣多了,它用各种各样的老报纸——《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等等讲述了真实的旧故事。起初读早期《大公报》和《申报》的一些老新闻着实费劲,因为是文言文而且没有标点,我读了没几页就放弃了,最后只是走马观花的翻了一遍,但是读到后来可以看到《申报》开始由文言文走向白话文的转变,于是终于能看进去。

当然,这些旧新闻里,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关于人民生计、生活的新闻,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变迁》一书中附有各种各样详实的图文资料,我能从中体会到旧时代里普通百姓的生活常态、生存状况、他们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这些与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或让人忍俊不禁、或让人惆怅满腹、或让人心痛不已。丰富的图片资料让这些新闻更有真实感,似乎百年以来的各色男男女女在图片中活了过来,他们跨越了历史和时间的鸿沟,向我讲述他们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情。

通过读这些旧报纸资料,我了解了一些1901至2001年的方方面面:社会生活时尚,家庭与礼俗、社会阶层与组织、教育文化、城乡社会生活、社会保障以及社会问题等。诚然,这些层面不足以完整体现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天翻地覆的变迁,但它却是百年中国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

有人类的历史,100年似乎不过弹指,尤其看历史会有这种幻觉。但这100年离我们太近,有些场景我们曾感同身受,或不免执迷其中。

1901年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从此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是这个世纪的屈辱开篇。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大版的广告《中国赢了》作为结局,也算为这个世纪画上了我们能欣喜的一个句号。

尽管情难豁舍,发辫终究是剪掉了;三寸金莲虽“美”,然抵挡不了天足的自由诱惑;非议声中,女装泰若自然地愈着愈短;礼义说教的喧嚣中,西式学堂兀自热闹;纳妾者忙于自圆其说,新式学人却开创文明婚礼新潮流;马路开辟,路灯广设,电影上演,舞会风行,彩票发售??这就是本书引领我们感触20世纪社会变迁的方式。这种方式或许没有大历史记录时代风云的气势恢弘、跌宕起伏,却自有一种从容、真实;书中翔尽的图文资料,则能让我们细致地把握世界中国社会生活时尚变迁、婚姻家庭变革、教育文化发展、城乡面貌变化、社会保障制度进步等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而这些点点滴滴,恰是时代动荡在百姓生活中逐渐沉淀的结果。因此,今天当我们安静地读历史的这些琐碎记忆时,依然能捕捉到记忆背后的风起云涌、沧海桑田。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详尽的图文资料,这些全面而又生动的新闻和图片来真实地反映这既危机四伏又日新月异的20世纪百年中国社会,让我们能够从生活中去寻找社会变迁的依据。

换个角度看这本书,乃至看人类历史,人类历史的写就过程其实就是人类与人类观念的争战史。所谓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的变动,都只是浮在历史长河表面上的泡沫,而人类的

思想意识才是深处的潜流;所谓社会风俗与社会文化的变迁,都只不过是人性的周期性波动的外象。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很少看报纸,虽然作为新闻学的学生。因为报纸总给人一本正经和枯燥的感觉。但是《变迁》一书并没有让我感觉枯燥,相反越到后来越想继续阅读。报纸中发布的消息准确可靠,大多数报纸历史长久,且由党政机关部门主办,在群众中素有影响和威信。尤其《大公报》、《申报》这类历史悠久的报纸,权威性更高。《变迁》把这些报纸作为一部分辅助资料,增加了本书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如果没有这些保存下来的报纸,或许我们无法了解过去发生的真实事件。读了《变迁》一书后,我养成了每天读报纸的习惯。当各式各样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出现的时候,我被其中的不真实的、情绪化的东西所困惑,这时我会走近蓝色的报刊亭,买份报纸,坐下来,平静用心地读完它,它会帮我理清杂乱的思绪。在那泛黄的纸页上,有无数报业人的智慧和诚恳。他们从来不顾自己,地震、洪灾、暴乱,冲在第一线的永远是数不尽的新闻人。因为他们知道,人在消息闭塞的时候最恐惧。他们在风口浪尖上,为我们带来第一时间的信息。他们凭着对公众的热情,对真相的渴求,对良知的崇敬,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的坚守着。对于我而言,看报纸才是一个了解社会的过程和最好途径。

很感谢《变迁》这本书,它让我回顾了近百年的历史,又让我形成了阅读报纸的良好习惯。

篇二:传统与变迁读后感

《中国:传统与变迁》读后感---WHUZPS

《中国:传统与变迁》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最富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费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所著1989年出版,中文版由张沛、张源、顾思兼译,2008年四月中译版本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中国:传统与变迁》是一部简明中国通史,上溯半坡、龙山远古中华文明,下迄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内容涉及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及意识形态各个方面的传承与流变。从王朝兴衰、社会经济、政治变革、艺术思潮、文学发展等涵盖范围之广可见一斑。本书论述精当,记录简约,体系完整,可以说是学习简明中国通史的必备。而最有趣的的地方在于用简洁的语言不失精当的概述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发生的大事。

读书过程中,深深被其内容所吸引。读罢,犹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且感慨颇多,一时各种思绪涌上心头,即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多姿而自豪,也为近代中国的沉沦而惋惜。各种纷繁复杂的想法充斥脑海,各种思考脑海交织,一时间难以捋出头绪,如果要说我读完全书对整个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考,我想一万字也不足以描述。在这里我就仅从朝代的更迭、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国近代的沉沦三个方面说说我的感受。

朝代的更迭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朝代的更迭史就是历代帝王的治乱史。读史知王朝兴替,从中吸取教训,对于我们把握中华民族发展方向有着重大的意义。

把中国大统一的历史分为三大帝国,第一帝国秦汉、第二帝国隋唐、第三帝国元明清是作者的创造性的想法。这三大帝国时期与衔缀起来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金夏等短期政权一同构成了中国历史的“治乱循环”。三大帝国的划分是疆域辽阔的大统一及时间持续时间长为标准的。以此为标准,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说是第四次大统一。而有意思的地方是,历史的发展总是惊人地相似,一如第一帝国秦汉,第二帝国隋唐,稳定的大统一之前总是要先经历一个短期的统一政权,而第四次大统一之前也建立了短期的大动荡大转变的政权—中华民国。

第一帝国—秦汉帝国。秦朝统一六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统一。秦始皇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维护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

西汉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华各民族的核心“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更名的。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原战国时各国的文化便相互渗透融合,到西汉时中华地区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多方面都逐渐趋于统一,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可以说这一时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大统一的思想,以后中国再未长期处于诸侯割据时代,大统一成为了共识。

隋唐帝国—第二帝国。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唐朝官僚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建立,使得科举成为步入仕途、求取富贵的最主要手段,有志从政者就必须同样的经书、文学教育,从而使全国在思想文化上也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同时科举制度的建立,也使得唐朝的统治摆脱了大族世家的桎梏,但是各藩镇拥兵自大,为以后唐朝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自唐之后,大统一的观念与制度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国家混乱分裂状况不可能长期存在。中国自唐以后,割据纷乱的局面再未超过50年以上,中国自唐以后一直是一个牢不可破的政治统一体。

按照这种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三帝国的划分,宋朝的位置颇为尴尬。主要是因为虽然经历了五代十国之后,宋朝同一了中原地区,但是始终没有能够统治北方,北方大部分地

区都在异族的统治之中。虽然武力不盛,没有完成大统一,但是宋朝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程朱理学对孔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宋朝发达的海运贸易。

当然最重要的是,大家也容易忽视的一点就是,宋朝发达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始创唐朝,在宋朝发扬光大,使得宋朝文官制度尤为发达,秦桧假借圣旨传岳飞回京,岳飞明知道的情况下还交出兵权,一个文官手持文书,就可以让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交出兵权,这在唐朝是不可想象的。

可以说宋朝及之后的1000多年,是“专制时代”,统治阶级为官吏,统治庞大的帝国靠的是发达的文官制度。而唐朝之前,“贵族世代”统治阶级是贵族,高门大阀。这样宋之后的王朝或为异族所灭或皇室内部争夺王位,再无属下篡权并获得成功。

第三帝国:元明清

元朝是一个异族王朝,风俗习惯与农耕文明差异极大,其自身文明落后于中原,文明的发达不代表武力的发达,攻破城池靠的是武力而非文化的力量。但是统治一个偌大的帝国不是靠武力所能解决的,异族王朝必须借助汉族的力量来统治整个王朝,于是上层的大地主、士绅很明智的接受了元朝的册封,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汉奸之传统古已有之。至于下层的民众也能吃饱穿暖,谁会去造反呢。

于是乎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元清两代的异族统治者竟能统治偌大的中国并且被中国人奉为正朔,原因是什么?作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中国能够容忍异族的统治并保持自身的基本特征不变。

但是元朝和清朝还是不一样,元朝采取的是一种放养的策略,只是上层统治阶级是蒙古人,基本对于社会的下层统治靠的是汉人地主,这样对于中原本身的下层生活方式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元朝对中国的统治没有到底层。而清朝则采取了更为激烈的策略,意欲改变中原文化,如“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些策略对继汉唐以来的文化继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还是那样,少数的异族要想统治中国必须获得地主士绅阶层的帮助,这样也就能保持中原文化基本的特征不变。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虽历经历代昏庸无能的皇帝,明朝的统治总是能支持下去,明朝几乎没有令人兴奋的历史事件的发生,社会秩序的稳定亦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社会发展的停滞。

那么对于王朝的循环,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国历史是一部不断改朝换代的历史,因而不断产生令人乏味的重复,创业者打江山,国力大振,继而是长期的衰败,最后全面崩溃。这一简洁的表述道尽了朝代兴衰的真谛,当然这其中有个人因素也有统治与政治的因素。开国初期,总是不乏有志之士和明君,王朝中期君王长于宫妇之手缺乏历练同时宦官外戚连番弄权,王朝衰败,这样开过大约100年就会遇到棘手的财政问题,进而有识之士开始进行经济与政治的变革,国力会恢复一定的程度,但是改革会受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在皇帝不支持之后,进而失败,之后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加剧,社会矛盾尖锐,最后爆发起义,王朝覆灭。 这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是有启示意义的,虽然我们建立了人民共和国,摆脱了家天下的桎梏,但是王朝的兴衰是相似的,统治阶层的腐败,官商勾结,贫富差距拉大,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需要解决的。

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关于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方面,我认为书中已有叙述文化的发展,这里就不赘述。我就我自己的感受谈一下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文字对于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第二:汉文化中心主义;第三:中国人的宗教信仰问题;

第一、 文字对于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我认为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当然风俗习惯、道德伦理、服饰、戏剧以及各种民俗艺术都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从历史长河几千年的发展来看,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

发扬靠的是文字,有了文字的记载才有了传承,进而发扬光大。

中国发现最早的汉子雏形是在安阳晚商遗址发现的甲骨文,中国古人赋予了汉字以奇妙的魅力,使得汉字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以及更微妙的韵味,汉语诗歌和散文具有一种字母文字难以望其项背的简洁生动性。汉字的另一大优势是它能够克服方言乃至更大的语言障碍,但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并且把这种汉语文言视为他们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像字母文字的国家,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所以我认为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有一部分应归功于我们的汉字。

同时文字的一贯性也使得中国人对古人,无论是在种族上还是在文化上,一向有种强烈的认同感,甲骨文便是很好的证明。与西方对古埃及、两河流域或古希腊、罗马的态度相比,更有理由感到他们的文化是从商代一脉相承发展下来的。

第二:汉文化中心主义

汉族文化中心主义是以中国为世界中心,以汉族政权为中国正朔的意识形态。它形成于唐朝,但是在明清时期成为其主导思想。它帮助中国人在遭受异族入侵及统治时保持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并最终成为胜利者。同时,也导致了中国人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憎恶与轻蔑,以及一味关注本国事物的狭隘视野,逐渐演变为一种民族中心主义思想。以至于中国在明朝时期看不到欧洲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复兴、宗教改革、大革命、产业革命等,使得中国开始落后于欧洲各国,最后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最近一种思潮又悄然诞生,那就是盲目的崇拜外来文化,似乎有一种对本民族文化的鄙视。好像社会的发展就要完全的按照西方的社会模式进行,完全不考虑中国实际的国情和文化,西方的就是好的,凡事先看看西方怎么做。如果中国不这样做,那就是不对,似乎过于崇尚外来文化。这两种都有失偏颇,我们应该大力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外国经济、政治制度有利于中国发展的部分,而不是全盘接受,不然就会成为西方文化的殖民地。

第三:中国人的宗教信仰问题

如果说中国的宗教,那么似乎只有佛教和道教,但是人们在考察中国的宗教问题是总是有一种“无力感”,大约佛教和道教都只是装饰了中国文化,但并非像基督教之于欧洲那样整体上重塑了中国文化。反而是儒家思想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作用类似与基督教。

于是最近也兴起了一股思潮:中国人没有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多么的可怕!好像没有信仰就是十恶不赦,大逆不道,一定会做坏事一样,没有信仰成了一个很大的事情,在我们怀着好奇的心理去考察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时候,外国人也以差异的目光看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是怎么生活的啊?

我认为中国并非是没有信仰,而是信仰比较松散化,信佛、信道、信儒、信基督教、信伊斯兰教,没有一个硬性的规定,在中国这个宗教包容开明的国家里,宗教并不狂热!人们理性的选择自己的信仰或者是信仰科学。所谓的宗教,在我的理解就是使人获得心灵的宁静,教人向善,无论是耶稣、释迦摩尼还是穆罕默德最初的初衷一定是这样,但是宗教高度发展的后果就是过度的复杂化,基督教分裂为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佛教也分大乘、小乘;伊斯兰教更是因为教义分歧,导致中东地区内乱不止,似乎宗教的信仰已经变成一种利益集团的区分,而偏离了最初宗教的本质意义。

西方人以为中国没有宗教而没有信仰,但是有信仰的他们依然是帝国主义的侵略者,资源的掠夺者;中东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有信仰,宗教信仰的狂热,迷失自己,陷入恐怖主义的泥潭。我庆幸于中国没有一个势力极大的本土宗教,这样就避免了因教义理解不同而造成分裂。没有信仰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主要有道德约束,只要遵纪守法,内心宁静,依旧是好青年!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以被占领,可以被奴役,但是只要文化处于先进地位,就能同化其他外来文化,就能保持自身民族特性,历史无疑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历史上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些不发达地区的文化,而现在,外国文化与我国处于一个同等地位,似乎我国的文化还处于劣势地位,西方文化入侵,各自西方思潮泛滥,如何保持自身文化不受侵蚀,战争神剧和宫斗剧、家庭伦理剧不能实现文化输出的重任。这就需要我们大力挖掘传统文化中得优秀部分,大力弘扬,同时积极鼓励新一代的青少(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年去积极去传承。

中国近代的沉沦

我认为中国近代的沉沦不能从鸦片战争算起,真正的究其原因大约要追溯到宋朝末期。这看起来略有荒诞,但是事实就是在在13世纪宋朝时期中国的政治、社会、思想形成了一种平衡,并且在当时的思想、技术条件下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种完美的平衡到了19、20世纪,在经受了外界的剧烈破坏的撞击仍未完全打破,这也世界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完美的平衡意味着社会发展的停滞,从历史的记载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社会技术几乎没有任何进步。

关于中国近代的沉沦有很多种解释,我认为第一,中国的模式:这是一种农业型、内敛型的模式,而非城市型、扩张型的模式。第二:中国长久以来一直是东亚文明的中心,中国人因此便具有一种优越感。传统格局的惰性与顽固,以及物质和精神上的封闭与自足,这一切都使得中国面对西方的挑战时反应迟钝、举步维艰。政府的惰性,因循守旧,官员的腐败造成国力的下降。

但是不知道有没有学者思考过这个问题,假设东亚文明和欧洲文明是两个平面,不曾相交,中国面对清朝末年的腐败、农民起义会走向何方?而欧洲各国没有发现中国,那么他们的历史会是怎样?他们的轨迹不会产生过大的偏失,中国文化已不具有优越性,科学技术水平更是落后,不能给西方带来很大的影响,而西方却恰恰相反。

思考这些,你会发现中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它的内在是因循守旧的,而不是变革的,总是有一种力量把他恢复到原来的轨道上去。如果没有外国的强势入侵,清朝腐败不可救,太平天国运动也成不了气候,那么汉族大地主如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者乘势而起,或许建立另一个皇朝,历史的发展回归到原来的轨道。而从现在去看历史,从没有这样一个时期从1840到2013这样一个时期,中国变化之大,纵观历史,173年的时间里,最多不过一个朝代的时间,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变为社会主义国家,除了文字,自身的血统,一些残存的风俗习惯,哪里还有那个时代的一点点的映像。历朝历代的更迭不过是换一个姓氏的人坐江山而已,而在这173年的巨变里,中国乃至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或许中国遇到西方列强的入侵,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没有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人也许永远不会觉醒,不知道技术的力量是多么的可怕,如果没有列强的入侵,中国看不到世界的变化,中西方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总的来说本书是一部不错的简明中国通史著作,记述精当,记录简约,不乏独特见解,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难免隔岸之误,反映了西方学者的局限性,对中国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历史见解是应该值得商榷的,对于这些,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应保持审慎的批判态度。 同时聊聊数千余字不足以表述全面我的想法,且文中多为个人观点,较多成熟之处,敬请原谅。

篇三:变革中国 读后感

读《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还在思考本书内容应该是从经济角度入手还是从历史角度入手来写作的问题,当看到作者是诺贝尔奖得主科斯时,心想这肯定又是一本经济学领域的大作。读完后,更是被书中内容所深深折服,难以想象,本书是百岁老人科斯生前的最后著作,真可谓是毕生所学的精华沉淀。他对中国几十年来惊心动魄的改革进行了客观、清晰的描述,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让我不禁联想起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几年前出的那本新书《论中国》,如果说《论中国》是以一个史学家的视角来阅读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那么《变革中国》就是一本经济学版的《论中国》。

在过去30多年里,中国从一个市场和企业精神被禁锢而贫困潦倒的国度,成功地转型为一个市场开放、私企盛行的全球经济实体,以及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主体。改革伊始,中国领导人痛定思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坚守社会主义立场的同时,官方改革和“边缘”革命并举,共同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书力图向世人揭示这一切的来龙去脉,作者在理解中国变革历程的过程中,不仅仅停留在对现象、行为的简单描述,而是站在一个西方人的角度对这些制度现象的背后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作者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参考国内外众多文献,根据多年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跟踪观察和对市场经济的长期理论思考,最终将中国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曲折险途和波澜历程展现出来,成就中国改革一家之言。

阅读本书过程中,感触挺深,接下来就谈几点我的感受。

一、 边缘人物、边缘地区与边缘革命

中国经济改革没有再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是始至城市的。但是,真正让中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并得以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不是那些由国家主导的“洋跃进”或企业改革,而是民间的“边缘革命”。

这场“边缘革命”的主力军就是未被关注的“边缘人物”——农民、城市待业居民及其他在计划经济下被边缘化的力量。以“傻子瓜子”年广久、“承包大王”马胜利、“衬衫大王”步鑫生和小岗村几个农民为代表的边缘人物在80年代的改革中开始登上历史无舞台,虽然他们命运最后不尽相同,在历史中更多是

昙花一现,但正是这短暂的绽放,激活了无数基层人民群众的改革热情,书写了改革史的最初篇章。

马克思基本原理里面讲过,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在国家独立解放过程中,共产党也看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提出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但是,人民群众什么时候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了吗?我认为,一直以来他们都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按照“设计”好的路线,走向了被领导、被安排的生活。唯一真正出现转机的就是上世纪80年代的革命,这些生存在坚硬体制下的边缘的力量开始依靠自己的本能或者说是仅有的知识和对社会需求的判断,真正开始去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掘出一片空间。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与经济特区,我认为这四部分改革可以称为旧制度在边缘地区被边缘人物所创造出来的新事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但是始终没有鲜明的态度来为他们的发展扫清更多障碍,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边缘革命不仅能够避免来自国营部门的潜在阻力,还能把改革失败的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夹缝中求生存的精神才让这些边缘人物在边缘地区真正取得了边缘革命的成功。

二、 推进国企改革,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谋求自身发展

提到国企,就总感觉这种企业的性质和定位有点特殊。企业最根本的要求应该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但是国企在中国百姓眼中好像是一个不会破产、永不倒闭有着政府撑腰的特权单位。虽然这只是我直观的感受,并没有深入了解国企的性质和特点,但是在近几十年中国国企的改革道路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不过改革的成效似乎并不明显。

先谈文中第四章标题为“笼中之鸟: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改革”,我认为用“笼中之鸟”来形容当时的国企也十分贴切。但是仔细一想,“笼中之鸟”最起码有飞出牢笼的愿望,那么国企真的想要飞出旧制度的牢笼吗?从历史事实来看,国企这只“笼中鸟”并没有飞出“牢笼”的迫切愿望,更谈不上为打破“鸟笼”禁锢而进行不懈努力了。这应该也是国企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所在。国企面对网状监管结构、计划经济外市场价格的巨大波动、铁饭碗、平均主义等巨大的压力,理应想着怎样从根本上突破这种束缚,但是并不然,当一个国营企业有足够的积极性来改善自身条件时,它也会最先把力气花在监管机构身上,与他们搞

好关系。一个有能力改变游戏规则的企业,就没有提高自身实力的压力,所以国企改革失败的命运是注定的。

今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意味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开始,上万字的指导意见能够看出国家希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心。文件内容详实,作为非专业人员我看的并不太懂,但是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吸引了我的注意,那就是“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作为单独的一部分被列出来,下面还分了几个小部分来具体阐述。虽然我对现在企业管理体制并没有过多研究,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真正希望“笼中之鸟”的命运不再上演,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真正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增强我国综合实力作出应有贡献。

三、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发挥政府作用?

文章第六章,作者回顾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制度以及思想文化变迁,围绕改革中中国政府的地位与作用又进行了讨论。不可否认,中国政府在改革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改革初期,但是中国的经济改革中的主角永远不是中国政府,而是基层力量。科斯用西方人的角度解释了中共执政的合法性——逐步从经济中的撤离,以及放弃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推崇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而向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认为要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政府一定要做好从“全能政府”到“干预政府”的转变。

经济下行压力、转型升级、创新大国、“互联网+”这些词汇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半年多来全国上下无不提及。经济增速放缓、运行走势分化、下行压力增大成为当前经济的显著特征,中国进入了减速换挡、结构调整优化的“新常态”时期。全球股市、汇市、商品市场大幅震荡,让很多人对中国经济抱以悲观心态,但是我认为我们要正确看待和适应这种变化,不能寄希望于中国经济始终保持在高速增长状态,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在中国经济的减速换挡期,要想实现经济稳步增长,不能单依靠任意“一只手”的作用,政府“这只手”一定要配合于市场的“另一只手”,起到应有的作用。

那么,我国政府怎么做好“干预政府”,发挥其在宏观调控上的作用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结合本书描述的市场经济的中国发展之路,我认为应该做好两

点:一方面,各级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权力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过大阻力,更多依靠市场自身调节和社会活力来达到稳增长的目标;另一方面,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我国目前贫富差距较大,虽然高收入人群会有较高的消费需求,不过在此过程中一定不能再忽视作为“边缘力量”的低收入人群或是基层消费者,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将会进一步扩大消费。数千万贫困人口消费倾向最高,加强精准扶贫,增加他们的收入,可以转化为新的消费热点。

不过,总需求收缩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我认为我国要想走出困境,化危为机,归根到底要靠创新。从中学政治课本中就总听到“创新”这个词,可能也是由于年少不怎么关注时事,直到李总理提出“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后,才感觉到创业创新高潮的到来。虽身处校园,但依然能够切身体会到国家对于创业创新的鼓励和支持力度,也看到了广大青年学生以及更多人群投入创业创新大业中去。不过,我想,要真正看到创新成效,可能需要两三年,五六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在一定时期内不要说全面收获,可能早期收获都见不到。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政府一定要有当时邓小平敢于尝试的勇气与决心,切不能畏手畏脚,政府一定要做好大众创新的坚强后盾,趁着势头很好,要浓墨重彩做好这篇大文章,激发全社会拥抱“创时代”。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