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周庄诗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7:18:48 体裁作文
周庄诗歌体裁作文

篇一:赏析“周庄梦蝶”与唐诗《锦瑟》的感悟

赏析“周庄梦蝶”与唐诗《锦瑟》的感悟

【庄子,齐物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谓物化”。

庄子在梦境中,自己是一只蝴蝶栩栩然而飞,花朵鲜光艳丽,赏心悦目,感到非常惬意。忽然醒来发现自己又是庄子了,于是他不知道是庄子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子?梦境与现实是有区分的,但也可说是事物的自身变化。

庄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物化”。什么叫物化,我认为这个概念可以和现代物理学中的“质能守恒定律”联系起来;物化是物质自身的变化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物质的质量是不变,是守恒的。庄子有个很有名的故事,他的妻子死了,他“鼓盆而歌”为妻子送行。认为生死如春,夏,秋,终四时交退一样,生是从大自然中来,死回归到大自然中去。这是一个物化过程,没有什么可悲伤的。“指穷于蕲,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一块木材燃烧完了,木材消失了,但组成木材主要成份“碳”,会与空气混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而存在,少量碳和其他微量物质以灰烬的形式存留下来。经过燃烧木材的体积虽然消失了,但组成木材的物质并没有消失,只是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它的质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这就是“指穷于蕲,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也和生与死,梦与醒的道理是一样的,我在梦中,不知道我是在梦中,我在梦中梦为蝴蝶,我也不知道是我梦为蝴蝶,还蝴蝶梦为我。醒与梦就象生与死一样,醒是生,梦是死,它们回归到初始状态是一致的,生与死和梦与醒都是一个物化过程。“庄周梦蝶”这个曲故引起了后世文人骚客的共呜。其中有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暧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己惘然。 这首诗含蓄深沉,意境朦胧,很难索解。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乐志说,有悼亡说,有恋情说,有自伤说,有寄喻说,还有影射政治说等等。对[锦瑟]这首诗本文是从追忆说这个角度来进行赏析的,也算是众说纷纭中的一种吧。[锦瑟]这首诗虽然很难索解,但这首诗又感人至深,能勾起人的无限情思。“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诗人似乎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别人只用三弦,五弦,而诗人李商隐用五十弦之多。用五十弦来诉说;用每一弦,每一个音符来表达对美好年华的思念,用五十弦和每一个音符来抒发自己的悲伤和凄凉。自己十几岁时也曾诗才大震,声明远扬,二十出头考中进仕。但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由于宰相官吏心胸狭窄,妒嫉贤能,大考未中被刷下而屈居幕僚,寄人篱下。伤感自己一生怀才不遇,大志难伸的不幸遭遇,诗意展示出了诗人悲怆的心情。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这首诗是李商隐的晚年之作,诗人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人生若梦,往事如烟。诗人借“庄周梦蝶”和“望帝托杜鹃”这两个点故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自己象“庄周梦蝶”一样的向往着美好,可接重而至的是屡屡受挫,大志难酬,一生美好愿望全部落空。就象在梦境里一样,一切都是虚幻。“望帝托杜鹃”,望帝是传说中,很久以的蜀国君主,他看上了一个臣子的妻子,于是他以王位换美人,结果丢了王位,美人也没有得到。他悔恨自己的无知,郁闷而死。但他死也不甘心,托春心化为杜鹃,日夜啼叫。也有另一个传说版本,说是望帝因水灾让位于己自臣子,而归隐于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到啼出血来。宋人王令诗句云;“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有这样执著的追求和美好的愿望,也都只能象是诗人李商隐一生的经历一样;终归缥缈虚幻,

仍是南柯一梦。

“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暧玉生烟”。传说南海外有鲛人,其眼泣则能出珠,大海中的珍珠是鲛人伤心的泪水形成的。在茫茫大海,每一颗珍珠都是一滴泪水,“珠有泪”的悲哀,是诗人命运的写照;另一种传说;珍珠的形成过程;每当海上明月高照,海中的珠蚌张壳尽收精华,海贝孕珠,经过多少岁月寒暑才育成霞光四射,晶莹剔透的珍珠,但这些珍珠又成为富人和官吏手中的玩物,展示不出它们应有的“才华”和作用,被埋没在骄奢淫逸,争名夺利的争斗之中。它们同诗人李商隐的身世一样,有伤心的泪水。蓝田是产名玉的地方,在阳光煦照的白天,在有玉处烟霭蒙蒙,光晕冉冉上腾。美玉的精气远察中此,可近观却无,是可望不可及。玉的迷惘与诗人一生的追求相似。我们现在知道,玉的形成过程也是非常曲折的;是岩浆从地下几十公里处沿着裂缝涌到地表,冷却后形成岩石,只有极少数具有某些特殊元素的岩石,经过遥远的年代和复杂的物化过程,才缓慢地结晶成坚硬无瑕的良玉。但这些没有瑕疵的良玉,同样成为权贵们巧取豪夺的对象,他们也同样是用来奢侈,有的成为他们的佩饰品,有的成为他们的陪葬品[玉器,玉衣]等,良玉同样被上流社会的烟尘所埋没。它们和诗人李商隐有相同的命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己惘然”。诗人追忆往昔的一些事情,只是当时不知怎样自理,或者没有很好的珍惜,是当时的无奈和惘然才使事情出现了偏差。回首这些往事,更无限凄凉和悲伤,也是他在[槿花二首]中所云;“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

[锦瑟]这首诗,诗句词藻优美,对仗工整。运用凄婉的声韵,借“庄周梦蝶”和“春心托杜鹃”这两个点故,以及“珠有泪”的悲哀,“玉生烟”的迷惘,追忆自己一生的经历;对美好年华的思忆和对怀才不遇的身世的忧伤。烘托出了自己一生的悲剧命运。自己一生追求终归缥缈虚幻。回首往事无限惆怅,诗人对自己的悲剧命运,既感到悲哀,又对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原因感到迷惘。

玉溪之提咏锦瑟;“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不复成寐,不妨清醒地思考一下,人生并不只有在花前月下谈情说爱,饮酒吟诗,多愁善感。更重要的还有现实生活中的磨练和感悟,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篇二:诗意的周庄

诗意的周庄

①周庄是江南水乡的典型作品。

②小桥是周庄的典型作品。

③这个典型作品最早是通过画作进入我视野的,就是陈逸飞先生笔下那幅名扬天下的画儿《故乡的回忆》。画面是两孔桥,一孔石拱桥,一孔石梁桥。石拱桥高高拱起自己的腰身,写照着千古柔情。石梁桥硬硬挺直瘦韧的脊梁,展示着刚正性格。两座桥都把自身投入了水中,和它们一起投身水中的还有蓝天和蓝天上的白云。桥随着流水飘飘悠悠,如同在天空飘飘悠悠,就这么飘悠着进入了我的眼睛。我的心中便有了那梦幻般的小桥。

④桥是周庄的枢纽。如同纽扣连接衣襟,桥把左一片、右一片、前一片、后一片的房子连成了村庄。从每条巷子里过去,都可以走到桥上去。桥是巷子的延伸,是巷子的链环。这链环或大或小,或高或矮,都会把两条巷子连成一条,一条条连接下去,巷子就成了一个棋盘。这棋盘上的棋子就是那些密密麻麻的房子。房子里走出的人,可以通过桥从这条巷子,走到那条巷子,以至走遍村庄,走出村庄。若是走累了,需要喘口气,那桥上就是停歇的驿站。在桥头或坐或站,都可以看到比房子里、巷子里更阔大、更辽远的风景。因为,桥总是高过水面,高过巷子。高高的桥举高了人,让他们有了比自己还要高的眼界。

⑤桥下面当然是水了。本来桥就是为水流而出生的,可现在的世道早坏了这行情,沟上、谷上

周庄诗歌

、壑上都架上了桥。桥的世界博大了,桥的本真却丢掉了。周庄的水让桥活脱着遥远的童趣。

⑥水从桥下流过,流得从容不迫,流得无波无澜,流得却有声有色。声音是船行过时留下的,划船的篙这儿那儿一点,又一点,水中便有哗哗的响动,船也就磨擦着水面前行了。船的行进如同月亮穿过夜空,轻轻柔柔,却让人觉得有种手触摸丝绸的声音,凉凉的,滑滑的,舒心。水流的色彩来自天上和岸边。天上的是蓝天和白云,当然朝霞和夕晖也一样会出现在水面。朝霞和夕晖会让河里像是撒了美人的胭脂,又像是洗了画家的彩笔。最具妙趣的是岸上的物体,或是房子,或是树木,无一例外都是河水的景致。白墙黑瓦,让河水有了立体;绿树红花,让河水有了层次。更何况,水中的白墙黑瓦、绿树红花,常随着粼粼的波纹抖动,抖动得亦实亦虚,亦真亦幻,一幅梦里看花般的场景便在光天化日之下朦胧出来。

⑦如果这河是一条,两条,也就俗了,也就罢了。周庄的河不大、不宽,有纵有横,纵横交错像是七仙女织就的一张丝网。网眼就是白墙黑瓦排列出的房舍。若是居高俯瞰,那鳞次栉比的房舍又像是水田里一畦一畦的庄稼。田边的水是庄稼的命根,它滋养得庄稼生机勃勃。房边的水像是房子的命根,得了水的浸润,房子才能成排、成院、成片、成庄。当然,房子的成长靠人,是人一石一木、一砖一瓦将它们摞上去的。可是,人却全凭水的浸润。人吃的是水,喝的是水,洗衣淘菜用的是水,要省力地行走靠的还是水。撑一条船可以走出家门,走到村头,走进田里,去务植庄稼,或者把务植熟的庄稼载回自家的后院里。人需要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吃饭睡觉,于是就盖了房子,说到底还是水滋养了房子。所以,其它地方的房子就是房子,村子就是村子,而周庄的房子、村子都是风光,都是水浸染成的风光。水浸染的风光像水墨画一样淡雅,不用重叠的涂染,不用多彩的颜料,只用墨色淡淡的勾上几笔就成了,这就是周庄。一个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周庄,一个雅致得不能再雅致的周庄。

1.从全文看,标题“诗意的周庄”中的“诗意”主要体现在何处?(4分)

2.文章的第⑤段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4分)

3.写出你对文中“其他地方的房子就是房子,村子就是村子,而周庄的房子、村子都是风光,都是水浸染成的风光。”这句话的理解。(4分)

篇三:诗集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是江苏宜兴人,

家在太湖之西岸,

而吴江则是太湖东岸的吴江县。

词人在东飘西泊

的旅途中,船过吴江,又逢春雨,他自然怀念他在不远的家乡,和家中亲情的温馨,并发出

年华似水有家难归的人生慨叹。

“红”与“绿”本是形容词,在这里被创造翻新,让它们兼

职打工成为动词,照亮照花了历代读者的眼睛。其中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也许是从

李煜的

“樱桃落尽春归去”

点化而来,

但贵为帝王才子的李煜,

也会要承认青出于蓝而胜于

蓝吧?

漂泊,

大约也是诗歌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了。

在当代,

海峡彼岸认同大陆尊重民族文化如

割不断的脐带的众生,

远在他乡异域海角天涯的炎黄子孙,

他们的灵魂深处,

大都不免有一

种沉重的漂泊之感,

他们常常在海风中西风里回首他们血脉相连的故国,

所以余光中早年曾

有名诗《乡愁》与《乡愁四韵》

,与江水和海水相关。最近他在《母亲与外遇》一文中,又

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

,而“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

漂泊的龙族叫他做大陆,壮士登高叫他做九州,英雄落难叫他做江湖” 。而另一位台湾名诗

人洛夫呢?他当年就曾借李白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在《床前明月光》一诗中,他就

“不是霜啊

/

而乡愁竟在我们的血肉中旋成年轮

/

在千百次的

/

月落处

/

只要一壶金门高粱

/

一小碟豆子

/

李白便把自己横在水上

/

让心事

从此渡去”

。当代台湾优秀诗人所写的漂泊之

感,许多都与“水”相连,而且大都能从唐诗宋词中找到他们的渊源与血缘,犹如一株花开

千年的老树,新花虽然已不是旧花,但植物学家仍可以为新花寻根问祖。

(节选自《书屋》

井冈杜鹃红

刘华

⑴“

1929

年,第三次反围剿期间,井冈山青年林同生告别心上人吴月娥,参加了红军。

临行前,二人相约,来年相会在杜鹃花盛开的时候。

⑵我来了,

我已经收到了你的邀约,

柔情似水的江南,

留不住我茫然的脚步,

林中飘荡

的倩影,就像我落寞的心灵。我匆匆前行,为了采摘一片绿盈盈的清静,我寻寻觅觅,为了

追回那个红艳艳的花期。

⑶就这样走,

一直走进山的深处、

云的深处、

春的深处,

一直走到林的边缘、

崖的边缘、

梦的边缘。路在崖边断了,花却在崖下红了。

⑷就这么悄然地绽开。一枝枝、一簇簇,伫立在村舍边、山溪畔,是娇羞的,也是热切 的,拨开潇潇春雨,撩起蒙蒙晨雾,翘望着春的来路;一团团、一片片,是娴静的,也是野 性的,往泉声里躲,往林深处藏,却是藏不住的春色满山流淌。

⑸我涉过溪洞寻找你的踪迹,我真切地听到你的山歌了,那妙龄的山歌唱得瀑在奔泻、

云在翻卷、

花在怒放。

我攀上山岩仰望你的容颜,

我清晰地看到你的眉目了,

那青春的笑颜

映得瀑生虹影,云若霞飞,花作浪涌。

⑹我来了,沿着当年你走过的路。你还在守望着山路,约会着花期吗 ?

“杜鹃花还没有开,林同生已经牺牲在了八面山。当年春天,昊月娥也遭抓捕,敌

人逼她带路,吴月娥将计就计,将敌人引上了悬崖。

⑻密密匝匝的鹃林,

绵延十里的花廊,

随着带雨的山风且歌且舞,

伴着嶙峋的怪石同吟

同唱。

⑼我看到你了,

你就是在这里被捕的吗

?

我看到你了,

你就是这样穿过蓄势待发的花山,

把敌人带上断魂的悬崖

?

你就是这样以花一样的生命,制成了箭一般的武器 ?

⑽你要走了吗

?

你已经不记得相约花期的诺言了吗

?

你要走了吗

?

你难道不珍惜合苞待放

的花季吗

?

你一定要去吗

?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