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自嘲说明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9:34:53 体裁作文
自嘲说明文体裁作文

篇一:课题:自嘲

课题:自嘲

备课教师;张佐雄

2013年11月16日

教学目的:

一、深入理解全诗;二、品味并把握颈联的价值及由因;三、欣赏本诗的艺术价值;四、背诵并默写全诗。

一、课题:n+1=1型;二、教学程式:信息交流——简介作者——介绍背景——赏析全诗——欣赏写技——写技迁移;三、背诵默写;四、信息拓展;五、教学用时:两课时;六、辅助用具:多媒体。

教程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论世知人;二、理解诗题;三、落实字词;四:朗诵、背诵。

教程与内容:

一、信息交流、认知鲁迅

一)学生讲述鲁迅的故事及所读作品。

二)老师概述唐弢《琐忆》中关于鲁迅爱憎分明的故事: 《琐忆》的文眼,即鲁迅在《自嘲》诗中的自我写照:“横

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甘为孺子牛”(爱人民大众)的故事。

1)具体事迹:

①为爱好写作的青年改稿 ;②作序;③介绍出书;④资助金钱;⑤代劳补靴(表现其平易近人)。⑥鼓励青年:以“猪或羊不宜夸说自己肥大”作比,教育青年作者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小溪虽浅,但明澈见底,浅得澄清;烂泥塘泥水浑浊,人们不知其深浅。”作类比,鼓励自渐浅薄的青年作者增强信心;作者还用鲁迅的一段话表明鲁迅的心迹:“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

这些故事,种种鼓励,深刻表现了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2、“横眉冷对”(憎恨敌人)的故事

作者没写鲁迅参加群众大会,发表演说等大事情,而是紧扣题意,也写了几件生活小事:一是写鲁迅在和青少年接触过程中风趣的谈话。例如:对国民党依赖美国主持“公道”裁判日本的讽刺;对国民党禁止男女同学同泳的讽刺;对国民党政府害怕向日本政府“抗议”,因而不准报刊出现“黄帝”字的讽刺,进而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趋势;等等。文中对这些小事的描述,都使读者感到鲁迅“他的深刻的思想时时散发出的犀利的光彩。”

让我们体会到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邪恶与敌人)的斗争精神。

唐弢用散文和第三人称具体生动地写出了鲁迅的精神与人生境界,而鲁迅则用格律诗体将自己的人生进行了高度概括的真实写照。

二、简介作者及其文学成就

鲁迅(1881年-1925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36年10月9日病逝于上海,享年五十六岁。一生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有三大转变之说),即进化论、阶级论、民主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启蒙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

毛泽东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战斗的一生作了最准确的评价。毛主席说:“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的文学成就具体有:小说仅30多篇,《呐喊》集,收入了1918—1922年十四篇小说,是我国第一部白话小说集。首篇小说是《狂人日记》,这是我国现代文学中的第一篇小说,也是第一篇反封建统治的作品,其小说集还有《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等。杂文集子有十六个,共一百多万字,

是中国文学史、思想史、革命史的不朽丰碑。其作品有《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三、简介本诗的写作时代特点。

《自嘲》写于1932年10月12日。

鲁迅写这首诗正处于反革命的“围剿”与革命的反“围剿”时期,斗争十分激烈,环境异常艰险,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在不断侵略我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蒋介石则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革命政策,连续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就在1932年6月,仅集结了五十万军队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疯狂“围剿”。与此同时,还进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颁布反动的“出版法”,大肆查禁进步书刊、封闭书店,逮捕和屠杀革命作家,使尽了种种极其卑劣残酷的手段。如1931年2月,就有“左联”五位青年作家及其他革命青年共二十三人被国民掌反动派杀害于上海龙华司令部;同年九月,有二百二十八种进步书刊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查禁。鲁迅也失去了人身自由。1930年3月,国民党浙江省党部诬蔑鲁迅为“堕落文人”,呈请反动当局秘密通辑。此外,鲁迅还受到国民党文化势力的围攻,处境极为险恶但鲁迅绝不为任何艰难所屈服。他坚持革命立场,始终战斗在反文化“围剿”的最前列。《自嘲》这首诗就是他这个时期战斗生活的概括和战斗意志的抒写。

四、解释诗题

《自嘲》这首诗写于1932年10月12日在这一天的《鲁迅日记》中记载:“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关联,凑成一律以请云云”达夫赏欣,指10月15郁达夫在上海聚丰园请鲁迅吃饭,同席有柳亚予夫妇。“闲人”,鲁迅在《三闲集·序言》里说:“我将编《中国小说史略》时所集的材料印为《小说旧闻钞》,以省青年的检查之力,而成仿吾以无产阶级之名,称为‘有闲’,而且‘有闲’还至于有三个,却是至今还不能安全忘却的。”所以,这里的“闲人”是指鲁迅自己,是顺便对成仿吾“有闲”的回言。“打油”,是对自己诗作的谦称,“偷得半联”,据说鲁迅那天赴宴时,郁达夫开玩笑说:“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鲁迅用上一天想到的“横眉”一联回答他。郁达夫打趣道:“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没有脱?”鲁迅说:“给你这样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偷得半联”别解》,载《人民日报》1962年2月22日)。这就是《自嘲》创作的由来。这首诗后来收入《集外集》前未发表。

关于诗的命题《自嘲》的解释有一些分歧,即有几种说法。借此机会,予以介绍。请大家听后,展开讨论,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谈自己的看法。

对题目《自嘲》的解释有:一说:“至于鲁迅所题?自嘲?二字,只不过是一种曲笔。实际上,鲁迅先生是无需自嘲的。”既然无

篇二:初二语文期终试卷

沭阳银河学校14—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分时段作业

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值: 15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9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4分):

滞sè( ) suì( )道 反诘( )驾驭( ) ..

2、找出下列词语中错别字并改正(4分):

卷帙浩繁离经判道死心塌地炉火纯青 暗然失色

力挽狂澜纹丝不动忧柔寡断海市蜃楼 不醒人事

3、 默写(11分):

(1)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3),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4)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5)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自嘲》)

(6)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诗家清景在新春, 。(杨巨源《城东早春》)

(8)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9)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10)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诗“, ”

两句来赞美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4、选出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洪涝,冰雪,地震… … 当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不由生出多难兴邦的历史感慨. ....

B .集电话、电脑、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这款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

C .现代社会信息量与时俱进,上网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经常挂在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 ....

D .科学研究显示,播放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从而增加酒店收入.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 .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 .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C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 .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6、班级举行“我愿与他交朋友”的读书活动。请从下面四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写出他

出自哪部名著,然后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 4 分)

备选人物:沙僧 鲁智深 阿寥沙保尔· 柯察金

我愿与 交朋友,他是《》 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交朋友的理

由是: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61分)

(一)诗歌赏析(4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①②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③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钟山:山名。②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

③相对:对着山。

7、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

8、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

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

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

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ǎn)粥

不充,日昃(zè 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①媵人持汤沃灌:() ②腰白玉之环:( ) ..

③再适长山朱氏:() ④往往馕粥不充:() ..

10、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11、[甲][乙]两文都有写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请你各摘录一句。(4分)

[甲]文:

[乙]文:

12、[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4分)

(三)阅读《低碳生活处处可为》,完成13—16题。(12分)

①前不久,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李崇银参加第11届科协年会作报告时指出:“女

士的爱美之心,也会导致全球变暖。”因为,化妆品中含有氟利昂,这种物质释放出来后

上升进入平流层,如果没有强烈的光化学作用,就无法分解,从而破坏臭氧层,导致紫外

线辐射加强。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爱美之心也推动了全球变暖。

②李先生的报告其实是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如果女性减少使用化妆品,就可以减少

温室气体,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③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它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

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④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

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

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

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

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

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⑤所以,低碳生活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减低碳足迹的行为方式,即在生活和

生产中少排放二氧化碳。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

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也就等于

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碳足迹越大,说明你是高碳生活,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

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进入了低碳生活,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也大。

⑥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也就可以为减少全球

变暖做出贡献。

⑦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用白炽灯,少开一盏

灯等等,都是在为减缓全球变暖做贡献。具体到化妆品而言,也有两种方法。其一,像冰

箱生产禁止加氟利昂一样寻找化妆品原料的替代品,减少或替代化妆品中的氟利昂。其次,

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减少化妆品的使用,就像每个月少开一次车一样,在不太重要或非

正式的场合,就没有必要浓妆艳抹,素面朝天或许更好。

⑧个人在尽力减低自己碳足迹方面还有许多可以采纳的方式。例如,减少不必要的家

电消耗;出行多乘公共汽车;购买商品时首选当地产品;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来

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

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的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甚至吃牛肉也要比吃猪肉排放的碳多,因此应减少吃牛肉。

⑨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

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

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

⑩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13、本文是一篇 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 什么?(2分)

14、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最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5、第①段中“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爱美之心也推动了全球变暖。”这一句话中的“从

一定程度上说”这一短语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16、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

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假如学校要开展一次“低碳生活

我做起”的宣传活动,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四)阅读《人人可以创新》,完成17—20题。(13分)

①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

②学生在学校就是学习,似乎谈不上创新。如果要说创新,那是指少数有才能的孩子,

写了小论文,有了小发明、小革新,可以到成人世界里去比较一番。这是过去的概念。当

然,这个概念也不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的学习也真的具有创新的意义,我们

何不把它揭示出来呢?如果揭示出来,我们的认识也就升华了,发展了。

③一般来说,我们的所想所做,对本人来说,有新的意义、新的认识,这就进行了创

新。我们独立解出了一道题目,对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独立作出了某个判断,添加了一

个括号,有了新的思考、新的意思,都是创新。

④与成人相比,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是内创新,是与自己的认识来比较的。比如,一个

学生通过剪剪拼拼,认识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对于他来说是新的。这样,他

实际上进行了创新活动,有了创新的成果——这一成果对人类来说,虽早已经被发现,但

对他本人来说却是新的。反之,对成人来说,我们通常强调的创新是外创新,它指对现实

社会来说,得出了有用的新结果,认识了新事物。

⑤创新的意义重在过程。在创新中,我们得到了认识的成果。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

经历的种种探索,则可以给自己全方位的收获。比如,学生在做一个课题:考察蜗牛有没

有眼睛。考察的结果可能并没有一致的结论,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十分投

入地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学习,去探寻。这一过程获得的不仅有许多新鲜知识,更有着能

力和态度。而对成人的创新,人们更关心的是结果。而且学生的创新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

条件下进行的,比如有教室、教师和教学设备的支持,也有着明确的教育教学目的,这与

成人创新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人自我实现和意识下进行的。而自我实现是所有人类的共同

需要。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学生,也是人人可以创新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例如,一

名妇女,她是没有受过教育的、贫穷的、完完全全的家庭妇女和母亲,她所做的工作没有

一件是创造性的,然而她却是奇妙的厨师、母亲、妻子和主妇……她是个完美的女主人,我从她那里以及像她一样的其他人那里学到:第一流的汤要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

⑥据此,我们可以推知:人人可以创新,至少是人人可以思考。我们从创新的高度来

看学生是天生的创新者,就会进一步解放思想,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8、第⑤段画线句“第一流的汤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句中加点的“第一流的汤”.....

在文中喻指什么?(3分)

19、第④节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0、文中说“我们独立解出了一道题目,对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都是创新”。根据选

文请你联系实际,用简明的语言例举学习中有关创新方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并提出你....

的解决方法。(4分) ....

(五)阅读《老师,你能抱我一下》,完成21—24题。(16分)

他很小就有疝气,这种病哭不得,所以大人们就尽量不让他哭,也就因此设法去满足

他的一切要求。

他仿佛也是一个被命运诅咒了的孩子,三岁里,上天就带走了他的妈妈,他被托付给

保姆照看。他无拘无束,野草一样疯长。他打骂小伙伴,抢他们的玩具,损坏他们的东西。

他那样为所欲为似乎并没什么大碍,因为他的保姆会替他摆平一切。她善于向别人说软话,

喜欢提着钱袋跟在他的身后给别人赔款道歉。他觉得这一切很好玩,因此,当他感到周围

的世界太过平静的时候,他就要闹出一点动静来。他曾无缘无故地打落一个小女孩的门牙。

这个大名鼎鼎的孩子在校内外声名远扬。他把老师的头弄得很大。没有一个班主任愿

篇三:初三语文古文整理2

友情提示:1.加粗黑字为重点,加粗蓝字为中心或主要段意层意,加粗绿字为人物形象,加粗紫字为作者的思想感情。

2.编撰者为本班同学,将在近期分批发布,为方便大家复习所作,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工作有所帮助!谢谢~【鞠躬、】【星星眼、】

15届初三古文整理

(文学常识、段意、中心、写作特点)

一 为学

【清】 彭端淑

一、文学常识

选自《白鹤堂集》。彭端淑,清代文学家。本文是彭端淑写给他的子侄辈们的,目的是教育他的子侄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

二、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以两个设问句式,从“天下事”引出“人之为学”,通过两组问答,对比鲜明的阐发了无论做事还是求学,难易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第二部分(第2-6段):记叙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的结局,证明了主观因素对于事业成败的作用,突出“立志而为”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由上述故事引出结论:为学贵在立志,事在人为。

三、中心

本文讲述了“蜀鄙二僧”“之南海”的故事,形象地阐明了难易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告诉读者人贵立志,事在人为的道理,勉励人们立志求学,努力上进。

四、写作特点

1、文章用反诘语气,巧妙阐述中心论点,激发读者励志勤学的决心。

2、“议论—叙事—议论”的结构,清晰、完整、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二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

一、文学常识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名轲,战国思想家。

《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著。

二、段意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2段:提出“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

第3段:提出“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第4段:紧承上文的“人和”进一步论述如何才能达到“人和”。作者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指出只有得道——施仁政,得民心——才能拥有“人和”,才能取得胜利。

三、中心

本文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作用,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主张施“仁政”以统一天下。

四、写作特点

1、 本文在论证思路结构上。是层进关系。“天时”、“地利”、“人和”逐层论述,不可

颠倒。在论证方法上,突出特点是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并用。不仅在“天时”、“地利”、“人和”之间比较,在“多助”、“寡助”之间也进行了比较。可以说,本文的论述是在对比中完成的。

2、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句,是文章在气势上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摄人心魄。

如,在强调守方拥有的“地利”优势时,连用四个排比句,从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四个方面来加以强调,给人的印象深刻。

又如,最后作者连用三个排比句指出“天时”和“地利”都靠不住,只有“人和”才是关键,很好地突出了“人和”在战争中的地位。

三 橘逾淮为枳

《晏子春秋》

一、文学常识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子春秋》多记晏婴行事及其诤谏之言。

二、段意

第一部分(第1-2段),写晏子使楚前夕,楚王与其左右策划侮辱晏子的办法。 第二部分(第3-6段),写晏子智拙楚王,使其自取其辱。

三、中心

本文记述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楚王的诡计,维护了祖国尊严的故事。

四、内容理解

晏子的爱国、机智、善于辞令,在文中表现得十分鲜明,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将计就计,以“橘生淮南则位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比喻,以反问的语气指出是楚国的“水土“使民善盗,诙谐幽默却令楚王无言辩驳。楚王从洋洋自得至尴尬自嘲的表现更衬托出了晏子机智善辩的形象。

四 伤仲永

【宋】王安石

一、文学常识

节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转 载于:wWw.zW2.cn 爱作文 网)。世称王荆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段意

第一段:写仲永幼时显露异才。具体形象地表现仲永天赋之高,同时点出其天赋被不断“挥霍”和没有再接受后天教育培养作为补充的隐患,为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

第二段:交代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提醒人们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三、中心

本文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事例,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写作特点

1、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

2、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

五 周处

《世说新语》

一、文学常识

周处,字子隐,晋朝人。

《世说新语》为刘义庆编撰。刘义庆,南北朝人,文学家。

二、内容理解

本文写的是晋人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从周处年轻时横行乡里,为人凶强,被人视为祸害,一直写到他终为忠臣的结局,表现了一个人只要有改恶从善的决心和行动,就一定能有所成就。

三、中心

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四、写作特点

本文作者精于谋篇布局,写来处处充满矛盾冲突。其中有周处击蛟的恶斗场面,有乡里庆贺周处之死的场景,有“改励”时思想矛盾的复杂心理描写。形成笔笔转,层层转,回环往复,曲折陡峭的结构特点。全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时似是山穷水尽,但笔锋一转,却是柳暗花明。

六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一、文学常识

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

本文为作者被贬永州司马是所作,与《钴鉧潭记》等八篇合称《永州八记》。

二、段意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概貌。

由小丘到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探奇的乐趣。潭水的清,石头的奇,周围景致的幽,表现出小潭的美妙和作者的淡淡喜悦。

第二段:写潭中游鱼。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写鱼的静态,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再转为动态描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潭中游鱼动静相宜。“似与游者相乐”,游鱼的怡然自得,给作者带来了一丝的快乐。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侧面描写潭水的清澈。整段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但又无处不在写水。

第三段:写小石潭曲折的岸势。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岸势,形象逼真。

第四段:写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

作者突出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的寂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交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第五段:交代同游者。

三、中心

作者时而欢悦,时而忧伤,思想感情随景而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四、写作特点

本文按作者的游踪来写:发现小谭——潭中景物——小谭源流——潭中氛围——离开小谭。发现小谭——“心乐之”,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最终无法解脱的痛苦。

七 卖油翁

【宋】欧阳修

一、文学常识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欧阳修,字永叔,谥号文忠,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段意

第一段:写陈尧咨射箭。

第二段:写卖油翁酌油。

三、中心

通过对陈尧咨射箭与卖油翁酌油两件事的记叙,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理”的道理。

四、写作特点

文章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康肃公的“忿然”、“尔安敢轻吾射”,自矜傲慢之态溢于言表;卖油翁酌油时,“取”、“置”、“覆”、“酌”、“沥”,连贯熟练的动作,写出了他娴熟的技能,而“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平静坦然的话语,则充分体现了他的朴实、沉稳。

八 核舟记

【明】魏学洢

一、文学常识

明朝,魏学洢。

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二、段意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布局。

第一部分(第1段):总述王叔远技艺奇巧,引出核舟。

第二部分(第2~5段):以空间为顺序,围绕“奇巧”特点,先总后分,从右到左,由上至下,有条不絮地细致描述核舟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等各个部分。这文章的主体。

第三部分(第6段):总述核舟的体积小、容量大,由衷地赞美雕刻者“技亦灵怪矣哉”,与开头相呼应。

三、中心

本文为说明文。通过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以及舟上的人和物等,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民间工艺的高超成就。

四、写作特点

本文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使文章的内容既平实又生动,既准确又形象。 如:写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三人,不仅描写了他们外貌、衣着、姿态的各异,而且显现了他们的神态和风度。尤其苏、黄的情深意笃,黄鲁直的“如有所语”,佛印的超然物外,生动地再现了三人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性格特征。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