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散文西溪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3:24:12 体裁作文
散文西溪湿体裁作文

篇一:散文阅读(07北京)湿湿的想念

湿湿的想念

七十年前,爷爷①沿着一条玩水,走出大山,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书,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沃水边形成的理想。

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到沃水的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正值冬季,湘西竞还处处葱笼青翠,与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鲜明对比。山还是那座山,湾依旧是那道湾,但桥已不是那座桥,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凤凰城里风味独特的吊脚楼,也被这生的风头砖瓦楼渐渐替代这片土地。

看不到了,爷爷,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梦想。你笔下的那种种传说、风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象它们曾经在这山地水域中发生过,流动过,辉煌过,闪耀过?而眼前的这支清流,亦负载,亦推托,一点也不动声色。

而我回到这里,并不是要寻找你七十年前的起点,有多少风景将永远不能回来,我只想读一读你的天地,这里有着无须刻意维护而能留存下去的东西。

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这条玩水。他在自传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水给爷爷三样东西:

水给了他想象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爷爷认识字,是从私塾小学校开始,而他认识课本上元从写出的丰富人生,却是在校园外,在老街店铺、桥头渡口、水上人家……没有谁来教他,他用眼睛、耳朵和机敏的鼻子接受水边的光色、声音和气味给予一颗小小心灵的感觉,把各种事物的内容和意义在游戏中融会,丰富了自己的想象,最终凝聚为他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思索。

水给了他坚忍柔韧的性格。爷爷曾说过:"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以 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站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使涓涓细流,也能滴水穿石,元坚不摧.水的性情品格,恰好是爷爷一生处世方式的写照。他是那么温和,又是那么倔,倔得从从容容。

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的爱与希望.正如爷爷说过的那样:"水教给我和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

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关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此时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谁能体会他那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很多年,我们和他一起生活,可是我们不懂。水边学校水边书,我是否来得太晚?

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爷爷,有一天我要送你回来,轻轻地,回到你的土地,回到你的风景里。那风里雨里,透明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永远永远。

(取材于沈红《湿湿的想念》)

注释:①本文中的"爷爷"指作家沈从文(1902-1988)。

19.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沉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想"是什么?(4分)

答: 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以及古代文明的美,为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 好的梦想。

【评分参考】

要点一:自然的美、人性的美以及古代文明的美

要点二:为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20.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6分)

答: 因为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河流(水)密切相关的,浸润着深沉情感的,鲜活、 流动、有生命的,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

【评分参考】

要点一: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河流(水)密切相关的

要点二:浸润着深沉情感的

要点三:鲜活、流动、有生命的

要点四: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

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21.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沉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5分) 答:

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沉水边的土地上(或生活在沉水上),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

这片土地(或沉水)的记忆里。

【评分参考】

要点一: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沉水边的土地上(或生活在沉水上)

要点二: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或沉水)的记忆里

篇二:散文诗:我在你心里

散文诗:我在你心里

我在你心里

这是一个梅雨时节,天气像孩子的脸,把我搁置在一个小亭子。

汽车喇叭如雷,体力透支的停了下来。

空旷的柏油马路,顶着夜色愈显深邃。空气和灯光,在小亭子里飘。

迎面的一列汽车,也体力透支的失声,停下来。

一张面孔,期盼的透过玻璃窗张望。从时光的缝隙穿过疲惫不堪,或者穿过困厄,穿过我的生命细节。

撞击斐然。

我知道串串风铃,或者彩虹是小亭子的亮点。我的心倏然悸动,贴在了那扇玻璃窗上。

走下汽车,轻声细语,我们不能相反奔跑,只能相向而行。

小亭子,汽车,像生命的灵光留下来。

深夜的寂静是谁也不能抑制的,路边的野花见证了爱情的始然。雨水打湿了眼眸,目光凝注。铭记载着我们目光的远方,有一个小亭子。

扔下汽车,我们在小村,煮饭淘洗。和日月融为一体,和风一起轻轻飞。

后来,我们在一辆汽车上,把时光折叠扔进帐篷,梳理大漠的辽阔,抱着草原的深沉,穿过无数灯火辉煌。

水煮到了沸点。我们在天地中燃烧。将小宇宙烧成火焰。

爱情是淡定后的曼妙,上天眷顾的不期而遇。无论在那一隅,灵魂触及的生命灵光,都会有火花噼里啪啦,够了、

不管我们面对怎样的围城,最终都会从一张宣纸上着墨,释怀——我在你心里。

篇三:西溪湿地介绍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 基本概况: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0.08平方公里。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空间布局上可归纳为“三区、一廊、三带”。整个保护区分成三大区域:

东部是2.4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实行完全封闭,主要任务是保育、恢复、培育,营造具有湿地多样性物种的原始湿地沼泽地;

西部是1.78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实行一定年限的全封闭保护,营造原始湿生沼泽地;

中部是5.9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条50米宽的多层式绿色景观长廊将环绕保护区,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绸带”自外而内由常绿高乔木、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五个层次组成,不仅可观赏,还有着提示漫游线路、限制随意进入等导引功能。“三带”指的是紫金港路“都市林阴风情带”、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

西溪的景色特点:以天然质朴为美,专家们将其提炼为四个字:“冷、野、淡、雅”。冷,就是幽寂、冷静,好似都市里的一帖宁静剂;野,就是天然、野趣,宛如红尘中的原始净土;淡,就是淡泊、清远,能使人领悟回归自然的哲理;雅,就是文雅、高雅,寻常处可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西溪湿地位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

西溪的地理特色:是湿地景观,主要的地貌为低洼的水网平原,有较为显著的桑基鱼塘和柿基鱼塘,有以鱼塘、河港、湖漾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渚相间组成的次生湿地地貌景观。在一期保护工程里面除了朝天暮漾作为生态保护区原封不动保存下来之外,另外还有虾龙滩、费家塘两大生态区块,在首期湿地公园3.46平方公里中,以上三大生态区域和生态恢复区面积达3.25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94%,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使西溪湿地水域景观中最精华的部分、最具有湿地特色的部分、最摄人心魄的部分完整的保护了下来。

? 生态优先,最小干预

为了保护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中“制造”了许多“框框”:

——湿地内全部实行管网配置。经使用后的污水完全纳管排放,一改过去污水直排对西溪湿地水质和环境的影响;

——建立生态净化系统。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原有建筑面积为19.54万平方米,其中拆迁14.74万平方米,秋雪庵、烟水渔庄等部分重点文化遗迹适量恢复,保留及恢复建筑面积仅4.8万平方米,容积率仅为0.014,保留和恢复的建筑面积只占搬迁村民住房建筑面积的24%左右,湿地内建筑面积比原来减少了约76%,清理垃圾共计16.8万立方米。农居拆迁后,留下的裸露地表,在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植被的基础上,采用乡土树种进行植被恢复;

——控制旅游人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游客人数,以湿地水体能自然降解游客在湿地公园活动所产生的污染为一条重要指标,并确定游客容量控制为每天6000人左右,其中一期工程游客人数控制为3000人左右,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确保西溪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设施的配备对湿地景观的影响;

——用柳树桩替代松木桩。为了确保进入公众的参与性及安全性,有些游步道需要驳坎。在开始实施驳坎过程中,许多专家提出需要用松木桩护堤,因为松木桩在水中不会腐烂。但同时又有许多蒋村的村民提出应该用柳树桩护堤,松木桩虽然不会腐烂,但松木桩没有生命力,永远是死桩,不能生根、发芽,但柳树桩是活桩,柳树桩经过一段时间后会生根、发芽,这样不但护堤效果好,而且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善大有益处。在满足工程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均采用活柳树桩护堤护岸。这种原生态的驳坎方式非常有利于泥鳅、黄鳝类生物的生存; ——尝试营造大水面、浅滩和水草地。通过增加水、陆关系的变化形式,使更多的植物、昆虫和鸟类能在西溪找到合适的生存、繁殖地;河渚芦花,曾为西溪著名一景,西溪湿地里补种的250余亩的芦苇,它不仅是景致的一种恢复,更是为了水体的净化;

——设置水禽栖息地。群鸟欢飞是湿地景观的重要特征。湿地现有的水体、沼泽地、荒岛等地的茂密植物给鸟类的栖息提供了良好的场地。工程除了现有的大块湿地、林地和草地等自然场所外,还在农田、养殖场,甚至房子附近的树林、院落、花园、绿地上设置人工鸟巢等设施,吸引鸟类的栖息。

? 注重文化,恢复遗存

在西溪湿地保护过程中,始终坚持文化工作“前期介入、中期监督、后期管理”的方针,进行了实地考察、历史考证、编辑书籍、恢复遗存等大量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西溪纪胜》、《西溪的历史与文化》、《西溪古今诗词散文选》等,发现了厉鹗祠堂碑刻等许多宝贵的碑刻、浮雕等文化遗存。征集到水车、纺车、稻桶等农耕用具和梳妆台、脚盆等湿地住民生活用品900余件。

开展了西溪民俗文化保护和历史典故、传说挖掘工作,目前龙舟文化已经列入杭州市民间文化保护名录。完成了“重修历樊榭先生祠堂记”、“蒋相公牌楼”碑刻、浮雕的文物挖掘工作。拍摄制作了“王家桥村、周家村、深潭口村原址旧貌图”和“蒋村、三墩、留下百年古桥现貌图”近8000幅。经考证和专家论证,拟定的24副楹联、27块匾额、26艘游船船名及72座桥梁名称,则是恢复西溪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内容之一。

? 分期介绍(三期):

一期:3.46平方公里的一期工程于2005年5月1日建成开放,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区1.71平方公里,生态恢复区1.54平方公里,历史遗存保护0.074平方公里,服务设施区0.136平方公里。一期工程累计迁出624户农居(其中含二期工程的107户),保留了虾龙滩、朝天暮漾、费家塘等三个原生态区以及其他几个生态恢复区,保留部分约占一期工程的94%。建立了科普基地和湿地生态环境科学实验基地,恢复了秋雪庵、梅竹山庄等文化胜迹。整个一期工程除入口接待区以外,可供游人参观的共有8个景点,分别是:烟水渔庄、秋雪庵、西溪水阁、梅竹山庄、深潭口、西溪梅墅、西溪草堂、泊蓭。

二期:工程约4.89平方公里,在吸取一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凸现湿地公园生态、人文和科普的三大功能,恢复和重建了杭州湿地植物园、绿堤、福堤、千斤漾观鸟区、莲花滩观鸟区、高庄园林、河渚古街、洪钟别业等八大生态、文化、科普景观。二期工程区块实行有限开园,严格限制游客进入无人自然生态保护区。

西溪湿地二期保护“两堤一园”方案亮相:

一道是纵向的,以生态为基调、人文为特色的长堤--福堤,座座古桥,还有沿堤散落在四周的西溪梵文化、隐文化、俗文化、闲文化的历史碎片,让你一旦踏上,就能感受到西溪这片土地上所沉积的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福堤现名花蒋路,长约2300米,南接天目山路,

北连文二西路,衔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南北两个出入口。福堤交通不仅为骑车和步行游客提供感受西溪风情机会,还可满足电瓶车和少量机动车通行。所以,道路建设将保留原有基础,水泥路面将改为透水沥青路面,同时,改善福堤上的桥。今后,福堤上将有6座带 “福”字的桥,其中,保留元福桥(原王家桥);改造向福桥、广福桥、全福桥;增建永福桥、庆福桥。

一道是横向的,以生态为重点、科普为特色的长堤--绿堤,被誉为“露天的西溪生态动、植物博物馆”,一条绵延的植被群落和生物多样性的展示之路。在它们的引领下,我们见识的将会是西溪二期的和谐与美丽。绿堤,是现文三西路的一部分,连接紫金港路和花蒋路,宽约7米,长约1.6公里,路两侧有很多鱼塘,环境很美。这样优质的生态环境很难得,所以,绿堤保护将以湿地植物群落展示为重点。绿堤的最终效果,将是一条“折线”状道路,被亚热带湿地各种花卉植物伴随。有乔木植物河柳、枫杨,灌木植物栀子、果梅,沉水植物黑藻、金鱼藻,浮水植物莼菜、野菱,挺水植物荷花、芦苇等。

“两堤一园”暂名福堤、绿堤、包家埭亚热带湿地植物园。 包家埭亚热带湿地植物园紧挨绿堤,位于绿堤之南,因为重要性单独列出,成为“两堤一园”组成部分。包家埭位于文三西路西端,原有大量农居、损毁鱼塘,拆迁后通过清理河(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道,沟通鱼塘,修复植被,现已具备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条件。此次整治,将以浓缩形式塑造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按不同主题布局,根据狭长地形分别安排湿地灌丛区、珍稀湿地植物展示区、生态系列与生物多样性展示区、湿地和引种繁育区。

三期:以绕城公路为界,北、南两侧分别为文二西路、五常大道,东侧衔接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民俗文化区、秋雪庵湿地文化区等,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规划区块范围内包括五常、友谊等2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组),涉及4000余人,内有印刷厂、塑料厂等20多家企业单位。项目资金匡算为16.85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2.45万平方米。规划结构为“一带、两片、多点”,“规划中的“一带”是指以五常港为轴,分为西片与东片,西片为体现水乡风情、五常文化的“水乡溯源”,东片为体现农耕、渔耕文化的“河渚觅渡”。 “多点”是指在西片范围内根据现状、旅游需要设置的多个景点及旅游服务点。 2008年10月1日前竣工开放。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