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莫扎特演讲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0:43:00 体裁作文
莫扎特演讲稿体裁作文

篇一:莫扎特演讲稿

莫扎特

自我介绍。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音乐家的是莫扎特。我给我的演讲主题叫做“乐神之子——莫扎特”。

下面我将从一下三部分为大家简单讲解、回顾一下莫扎特的传奇一生。生平简介、音乐作品及其风格、对后世的影响。

首先,来说一下莫扎特的生平简介。生于1756、死于1791。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这才多大年纪。35岁,对,这个传奇的音乐家仅仅活了35年。我不知道是不是上天太羡慕嫉妒莫扎特的音乐才能了,还是更喜欢去听他的音乐了,就这急急的把他召唤回去了。这个是莫扎特一生35年的时间表。1756年1月27日,0岁,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他有六个兄弟姐妹,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他和他的姐姐安。三岁时就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四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学习钢琴,五岁时做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曲子,六岁时随父亲学小提琴,第一次巡回演出,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漫游生活,八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十六岁结束自己的十年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

21岁在和社会各阶层广泛的接触中,特别是与曼海姆市民艺术家们平等而融洽的交往中,莫扎特得到了远非传统观念所能给予他的启示和激励。25岁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自由,1781年,莫扎特和主教决裂,毅然辞职。成为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

决心反抗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自由作曲家。26岁(结婚前一个月)《后宫诱逃》演出成功,被推到维也纳生活的最前方,28到31岁,生活在维也纳的老式楼房里,和妻儿度过最美好的时光,创作《费加罗的婚礼》,在这教过贝多芬,35岁痼疾缠身,直至死亡。

在莫扎特这短暂的35年时间里,我觉得他做的最重大两件事情。一是他的十年漫游生活。1762年,六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作了一次尝试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在维也纳的美泉宫,为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演奏钢琴。1763年6月到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为期10年的旅行演出,获得成功。这些旅行演出对莫扎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他有机会接触到欧洲当时最先进的音乐艺术——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的器乐,这使他以后能成为他那个时代在创作上风格最广泛的一位作曲家。二是与主教决裂 毅然辞职。上边说到,莫扎特结束十年漫游生活,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遵照父亲的意愿,在大主教的宫廷乐团里担任首席小提琴手。这期间,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可他在宫廷乐团里过得并不愉快,他清楚的认识到,在贵族眼里,崇高的音乐不过是他们对权力的奢华粉饰,大主教把他当作一个佣人,那种颐指气使,随意派遣甚至故意欺凌都让他无法忍受。莫扎特是一忍再忍,直到忍唔肯忍无需再忍的时候,1781年6月,二十五岁的莫扎特果敢的做出了一个人生抉择——与大主教公开

决裂,这也让他成为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父亲曾经要求他向大主教赔礼道歉,但他坚决拒绝,高尚的心灵使他在权贵面前不再低眉折腰。对于一个天才,或许我们并无法理解他做出这种选择需要付出了多大的勇气,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这意味着他将面临不可想象的艰辛、饥饿甚至死亡。而实际上,这些困境他也确实都遇到了。莫扎特的一生中,完全是在音乐创作中度过的,直到死亡的那一刻,他还在举世闻名的《安魂曲》,在创作了一半时离开了这个现实的人世。 对于莫扎特的死亡之谜,社会各界曾近展开无数的讨论研究,有认为他是被情杀,被妻子和妻子的情人联合毒死;有人说,是因为他的竞争对手羡慕嫉妒他的音乐才能,被竞争对手所杀;还有人说他是死于疾病,感染风寒、心脏病、疟疾、等等众说纷纭;还有人说,他是因为缺少日照,进而缺少维生素D而死亡的,因为莫扎特生前白天睡觉,晚上创作,确实很少接触太阳光。直至今天他的死亡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第二部分,音乐作品及其风格。(ppt读)可能有人会说,其他著名音乐家一生中也创作几百部作品,但是,现对于莫扎特这短暂的35年来说,不可谓称不上是惊叹的。下面我就列举了一些他比较著名的被后世所流传广泛的音乐曲目。(读ppt)今天,我在后面挑了两个我相对来说比较喜欢的曲子,来与大家分享。《费加罗的婚礼》和《小步夜曲》。其实本来也想说下一《安魂曲》来着,但是仔细一下,于今天的氛围不太符合,就放弃了,

大家可以私底下自己好好品味一下。对于莫扎特的音乐风格,可以说成是风格多样的,虽然他的一生时间短,但是所经历的事情可是一点也不少的。莫扎特属于维也纳派古典音乐,与海顿、贝多芬并称维也纳三大巨头,他们是师徒关系。莫扎特早期的生活是在在教堂作曲;所以音乐风格壮丽、豪华、辉煌、有气势。中期:为德国皇室作曲;音乐风格带有浪漫色彩、华丽、高贵、庄严、又活泼、有趣后期:在穷困中作曲;神秘、壮丽

接下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小步舞曲》。“小步舞”是一种起源于欧洲民间的三拍子舞蹈,原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小步舞”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是旋律流畅、优美、华丽,节奏多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也有的作曲家在作品中选用带符点的节奏,使得乐曲更具有推动力,伴奏简单清晰。 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 同学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再多一些了解《小步舞曲》的指示,也可以听赏如贝多芬、巴赫等名家的相同题材作品,横向的了解这一风格的音乐,扩展我们的艺术视野。

接着是《费》。根据法国喜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小说改编 莫扎特众多歌剧中最著名的,也是巅峰之作。

此时,已经从大教主的樊笼理解脱出来,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创

作激情。 歌剧讲述了一位聪明的理发师费加罗与伯爵府的女仆苏珊娜在筹备婚礼的过程中与心怀不轨的伯爵展开较量的故事,期间穿插各种生动有趣的人物和故事,最终处于第三阶层的平民终于让荒淫伪善的伯爵当中出丑认输。这部歌剧情节曲折生动,风格明快幽默,喜剧效果突出,是莫扎特最出色的代表作之一 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第三阶级”地位的上升,歌颂人民反封建斗争的胜利,表达了对自由思想的歌颂

三、对后世的影响。(读ppt)爱因斯坦说,人死时最大的遗憾,就是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歌德更宣称,莫扎特创造了世界一种极为罕见的音乐光环.这都是极高的评价。“回到莫扎特运动”。。。。。。莫扎特效应。。。。。

臧克家“有的人死了,但是他还活着”。莫扎特虽然英年早逝,离开了我们两百多年,但是他存世的音乐正如他的精神灵魂一样,陪伴着我们、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力去再多听一听,多品一品,要不然就白了人世间一回了!我今天的演讲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收听!

篇二:贝多芬演讲稿

音乐巨人——贝多芬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有这个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首先向大家提一个简单的问题,大家了解哪些著名音乐家呢?朗朗,莫扎特,贝多芬等。今天我们共同交流的主题是一位音乐巨人——贝多芬。

我们大家都知道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他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方面,还有除了音乐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精神,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他吧。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他的家庭背景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当地碌碌无为的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一名倍受生活折磨的宫廷大厨师的女儿。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贝多芬4岁时就会弹奏羽管键琴,并获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在五岁时患上中耳炎,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 10岁时,他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贝多芬在十一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2岁时经聂费的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当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是贝多芬“音乐仆役”生涯的开始。十三岁的贝多芬参加宫廷乐队担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其次贝多芬还是一位身残志坚的音乐家

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在几年中,他避免与人见面交谈,为了他的残疾不被别人发现,他独自承受着这个秘密。他在给韦格勒的信中写到“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能对别人说我聋了,要是我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多么可怕的遭遇啊!

如果让他们知道了我是一个聋子的话,他们还会再相信我的音乐才能吗?他们还会再去听我的音乐作品吗?我的敌人们又会如何让想呢?我真是不敢想象这些可怕的后果!在戏院里,我得坐在离乐队最近的地方,才能懂得演员说的什么。如果我稍微距离远一些,我就听不见乐器演凑和歌唱的高音。别人柔和的说话时,我还能勉强的听到一点儿,如果高声叫喊,我简直痛不欲生.我诅咒我的命运,为什么要我承受这样的灾难。”他对生活的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他在痛苦中仍然顽强地创作《英雄交响曲》,这部作品标志着贝多芬精神状态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的心中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18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提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正当他准备献给拿破仑时,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 贝多芬从学生李斯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冲地吼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说着,走向桌子,把写给拿破仑的献词撕个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过了许多日子,贝多芬的气愤才渐渐的平息,并允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世。这部交响曲在维也纳罗布科维兹亲王的宫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在维也纳剧院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是由贝多芬亲自指挥的,节目单上写着:“一部新的大交响曲,升D大调,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先生作,献给罗布科维兹亲王殿下。”奇怪的是,贝多芬不说是降E大调,而说是升D大调。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从此,《第三交响曲》就被称为“英雄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 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一八一二年,贝多芬在托帕雷兹遇到了大诗人歌德。歌德很早就听说了贝多芬,也曾想法子认识他,贝多芬也非常佩服歌德的才华。他们两人在散步回来的路上遇到了皇室一家。歌德远

远地看见他们,挣脱了贝多芬的手臂,站在大(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路的一旁,而贝多芬却独自向歌德说着他想说的话,看见歌德谦卑的样子,贝多芬按了按帽子,扣上外衣的纽扣,背着手径直朝最密的人丛中走去。太子鲁道夫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看见贝多芬,向他脱帽致敬,皇后也和他打招呼大臣们也都认识他。而此时歌德深深的弯着腰,把帽子拿在手里,等候着皇室成员经过。事后,贝多芬毫不客气的把歌德教训了一番。他在歌德面前炫耀着自己的高尚和伟大,藐视着王公贵族的世俗和渺小。

一八二二年,贝多芬有一次惨痛的经历。在一次演奏会上,他要求亲自指挥,可是,他根本听不见台上的歌唱,将乐曲延缓了许多,结果当乐队跟着他的指挥进行时,歌手已提前唱出了另一段歌词,整个局面混乱了。贝多芬不安起来,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人忍心告诉他实情。这时他突然用一种命令式的口吻把申德勒叫了过去,申德勒写到:“请您暂时停下来,等回去之后我再告诉您事情的原因”贝多芬看了之后,当即跳下舞台,大声喊道:“快走!”他跑回家中一动不动地倒在床上,双手捂着脸,直到吃晚饭的时候。吃饭时,他一言不发,脸上带着一种痛苦的表情。两年后,当他指挥 合唱交响曲 的时候,他完全没有察觉到全场的喝彩声,直到一个女歌手牵着他的手面向听众时,他才突然看见全场起立,挥舞着帽子向他鼓掌致敬。

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这部伟大的作品完全震撼了维也纳的世俗的庸俗和轻浮;它扫去了世俗的阴霾,给庸俗的心灵带来了一丝高尚,这部作品中的《欢乐颂》成为人类音乐中生命的最强音! 1826年贝多芬因患上重病未能完成。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

下葬的那天,所有学校停课以示哀悼,两万人参加了贝多

芬的葬礼,他的墓碑上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最后贝多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欢乐给予全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誓言:“由痛苦换来欢乐。”他的一生如同一个暴风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微风轻轻掠过,在静止的空气中,隐伏着一种威胁,突然悲壮的雷吼响起,带来一阵阵的狂风,如同 英雄交响曲 与 第五交响曲 所表现的,晴朗的气氛并没有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这样希望。黄昏来临了,雷雨在积蓄,乌云夹杂着闪电,在黑夜里挟带着大风雨,那是 第九交响曲 的开始。突然,狂风骤雨停歇,黑暗被撕开了裂口,坚强的意志吧晴朗的天空又还给了我们。任何伟人的天才必定要经过一个与同他对立的社会激烈斗争的过程,才能完全展现他们的天才,完成他们的创作。爱情的破灭、贫困的侵扰、致命的耳聋——但在精神上依旧坚贞不屈,而且最终在欢乐的凯歌中完成了举世闻名的第九交响曲乐章。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一定能勇敢地面对生活,挑战生活!” 有人说:“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了什么,在这一生中无论你是伟大的,还是平凡的,无论你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这一切都将在死亡中结束。”这是一种消极的想法,也是逃避现实的借口。当一个人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往往会产生这种念头。贝多芬是多么的不幸,可是他没有放弃,在无数的冷嘲热讽中他创出了无数的经典作品。与贝多芬相比,生活中有一点困难就选择放弃的人是多么的渺小。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世界给了他太少欢乐,而他却创造了如此多的欢乐给世界。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正是因为他们有面对生活的勇气,有与困难做斗争的决心!面对他

篇三:演讲稿:论执着

演讲稿:论执着

演讲稿:论执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执着》。

大家还记得最近刚学的海伦凯勒的示例么?双目失明的她,却并不灰心丧气。本就好学勤奋的她,加上和蔼可亲的莎莉文老师,她便在自己的人生中添了最浓重墨彩的一笔;音乐神童莫扎特,大家可能认为因为他的天资超于常人而有了如今的成就,不过,你却大错特错。仲永的事例不很明显的说明了这件事么?莫扎特借助先天独特的天赋,天天加以琢磨,加以练习,才成为了著名的音乐家。

纵观漫漫的历史长河,有多少的人和海伦凯勒一般,没有成功;而又有多少人和莫扎特一样,也没有成功。他们与海伦等人最大的差距在于——

执着!

这便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

大家都知道,执着肯定是成功的必要因素,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看看现在成功的人们,他们,应该就是真正执着的人!

在我们中学生中,以我们班为例,我看到了许多的执着,像王天淯要夺回第一的位置;像孙昊月立志打败朱天琪等等,他们都拼命的学习,执着的想要完成自己的目标。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关键词没有。我所说的他们,是执着于自己的一小个目标,而不是属于自己的人生。

与海伦和莫扎特对比一下,你会发现,执着是相对于不同的地方:我们执着于目标,而他们执着于人生。他们有着对人生的执着!

上天残忍的剥夺了属于海伦的光明和声音,如果是你,你会不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然后产生想死的念头?

海伦没有这样。她不甘屈服于残酷的现实,她不甘向世人展示她的懦弱,而她,凭借着义无返顾的执着。

莫扎特知道,上帝给予他出色的天赋,并不是让他安逸享乐,而是让他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他知道,不努力什么都不会带来,于是,他便有着日以继夜的执着。

想一想,大家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比如一年读完50本书,可是,有没有人会多下一些功夫,比如说一本书要写一个读后感,或者说额外提高读书量。

这些人,便是远远超过我们的人,我们叫他学霸。学霸的名字可不是白来的。

再想一想,当完成这个目标时,你们会不会接下来再定下一个目标,并再一次催促自己去实现,而并不是沉浸在达到目标后的喜悦中呢?

达到这个的,可以称之为学神了!

没错,你不能满足于对一个目标的执着,它只会让你自傲满满,这仅仅只是对小目标的执着;如果你并不因此而自傲得意,而继续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不断的设立自己需要达到的目标,并一个个坚持不懈完成它。

这样,你或许就可以达到对人生的执着!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