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台湾获奖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4:33:51 体裁作文
台湾获奖散文体裁作文

篇一:点评台湾当代散文大师

点评台湾当代散文大师 (2009-09-25 10:26:35)

转载▼

标签: 分类: 教师语录

杂谈

相较大陆当代散文的驳杂和喧嚣,更喜欢台湾散文的纯粹和沉静。1949年以来的六十年间,台湾散文空前繁荣,可谓名家辈出、佳作纷呈。

下面点评的都是台湾散文界的大师级人物,其作品不可不读。

1、梁实秋(1903-1987),堪为六十年来台湾散文的第一大腕。其生活散文走周作人一路,以《雅舍小品》影响最著,谈住、谈吃、谈棋,都是些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趣,你要细品才行,不能囫囵吞枣式地去读。笔者比较喜欢他的回忆散文,像《清华八年》和《槐园梦忆》中的作品,其深沉的情感久久萦怀不去。

2、琦君(1918—2006),原名叫潘琦君,是台湾散文的祖母级人物。许多人只知道电视剧《橘子红了》,并不知道原著作者就是琦君。其实她在台湾主要以散文名世,尤以亲情散文写得最动人,像《桂花雨》《泪珠与珍珠》《髻》《一对金手镯》《母亲的金手表》《妈妈的手》我都非常喜欢。

3、张秀亚(1919-2001)是台湾散文的又一祖母级人物。作品走徐志摩的抒情散文一路,以风格清丽、意境深远著称。其散文集《三色堇》和《种花记》都曾产生过很大影响。笔者最早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认识了她,细读她的作品则迟至去年。

4、罗兰 (1919-) 许多人对中国大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罗兰热” 记忆犹新,一时间书店、书摊到处都是《罗兰小语》《罗兰散文》,成为青年喜爱的“励志书” 。这个本名靳佩芬的河北籍女子简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攻占”了大陆。笔者对她的一篇《早起看人间》印象较深,看看这样的句子:“有了财富之后,第二步是培养深度;有了深度的人们,自然就会朴实。”

5、柏杨(1920-2008)今年4月29日,那个一生娶了五个老婆、原名叫郭定生的“丑陋的中国人” 走了,离开了他憎恶的“酱缸” 社会。柏杨的去世是文化界的一大损失。作为鲁迅杂文的继承人,柏杨的杂文对中国社会的抨击和对国民性的针砭不亚于鲁迅。《丑陋的中国人》《酱缸震荡》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杂文

的标本。

6、王鼎钧(1925-)其人生小品和抒情散文都写得不错,尤以前者影响较大,大抵走的是许地山的寓言小品的路子。作品内容主要是对人生的“观察”,其中“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最受欢迎。

7、余光中(1928-) 自称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 的大诗人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而且对自己的散文自视甚高。他的多数作品也属于徐志摩式的抒情散文,语言雅致、诗意盎然,《沙田山居》《听听那冷雨》可为代表。笔者也比较喜欢他写亲情、乡情的佳作,像《我的四个假想敌》《左手的掌纹》等。

8、李敖(1935-)狂人李敖是台湾文坛一大怪杰,自称其文笔乃中国“五百年间第一”。他的《千秋评论》《万岁评论》《朝代评论》和揭批蒋氏父子、陈水扁的文字嬉笑怒骂,思维睿智,文辞犀利,大有鲁迅之风,在大陆八、九十年代大热。2000年,凭借小说《北京法源寺》被提名角逐诺贝尔文学奖,又在文坛“秀”了一回。

9、许达然(1940—)其作品多属于记述类散文,走夏丐尊一路,成名作是散文集《含泪的微笑》。他的作品以清雅的风格而在台湾文坛卓然成家。笔者读他的名作《漠然看到》《远方》《土》等有一种心灵受到洗礼的感觉。其文正如其名,通达、洒脱是给人的突出印象。

10、张晓风 (1941-)其散文走的也是徐志摩的抒情散文的路子, “柔婉中带刚劲”,是“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余光中语)。在读她的《春之怀古》的时候我还没有多少感觉,只觉得文字很华美,待读到《月,阙也》《愁乡石》等篇时,我的心被她的深婉攫住,方知余光中所言不虚。

11、董桥(1942-)“你一定要读董桥”,这是我还没有读董桥散文之前就已听到的如雷贯耳的一句名言。董氏继承周作人的衣钵,清淡有味,还夹杂些文言语词,算是独具一格。《英华沉浮录》《董桥文字集》《故事》等集子都曾风靡一时。笔者很喜欢《中年是下午茶》,那种对年龄的感受已经是极致了。

12、三毛(1943-1991)原名陈平,她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自述体的游历散文,沙漠和荷西是她写作的两个来源。曼妙的文笔和浪漫的情感是其作品大热的两个主要元素,像《倾城》、《温柔的夜》、《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马》、《万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记》等作品都曾迷倒过几代人。

13、席慕蓉(1943-)她本来是一个不入台湾主流诗坛的诗人,其诗在大陆被大中学生热捧,《七里香》《无怨的青春》等集子八十年代风靡大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连续推出散文集《信物》《我的家乡在高原上》《江山有待》等,遂又以散文名世。其散文抒情意味重,诗味浓厚,像散文诗。

14、刘墉(1949-)在台湾散文家中,要论作品在大陆的销量,刘墉肯定占据榜首。其作品大致可归于励志类或家庭教育类,与“罗兰小语”近似。《萤窗小语》和《心灵指南》(《肯定自己》《创造自己》《超越自己》)大概是他最畅销的作品,《花痴日记》《杀手正传》、《我不是教你诈》、《你不可不知的人性》也都是热销作品。短文《点一盏心灯》是我比较喜欢的。

15、龙应台(1952-)是在台湾文坛能与柏杨、李敖并列而三的杂文作家。八十年代她以一部《野火集》烧红整个台湾岛,成为台湾最著名的专栏作家,形成“龙旋风”。其文多探究文化乃至政治问题,思维睿智,词锋甚健,名篇《文化是什么》《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等可为代表。

16、林清玄(1953-)是台湾文坛获奖专业户,也是台湾最高产的散文作家。整体感觉,他的作品佛味很重,多是对人生、自然的参悟。其散文集《身心安顿》、《烦恼平息》《打开心灵的门窗》《心的菩提》《情的菩提》等在台湾的印数和销量惊人。《桃花心木》是他作品中我最喜欢的。

17、简媜(1961—),是台湾新生代散文家的代表,也是《台湾文学经典》最年轻的入选者。其散文集《胭脂盆地》《女儿红》《红婴仔》等均是获奖名作。她最有名的散文是《四月裂帛》。有人评价说,她向女性潜意识深处开掘,大胆而成功地写“恋父情结”,这从名作《渔父》中可以窥见一斑。

篇二:台湾作家林清玄散文精选摘抄1

台湾作家林清玄散文精选摘抄

无论是少年、青年还是已经步入中年,对于林清玄这个名字都并不陌生。这个台湾作家的智慧确实渗透了他的每一篇散文,感染了每一颗灯前捧读的心。正是林清玄,教会了我们如何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现实,定义人生。在他散文中还散发着淡淡的禅学思想,很值得我们静下心去赏读,去思考。就让我们走进林清玄那与众不同的世界中,去感受那一份并非遥不可及的生活智慧,去活出专属自己的人生吧。

——写在前面

1、我每次出门旅行,总会随身携带一瓶故乡的水土,有时候在客域的旅店,把那瓶水土拿出来端详,就觉得那灰黑色的水土非常美丽,充满了力量。故乡的水土生养我们,使我们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儿,即使漂流万里,在寂寞的异国之夜,也能充满柔情与壮怀。那一瓶水土中不仅有着故乡之爱,还有妈妈的祝福,这祝福绵长悠远,一直照护着我。

2、风铃的声音很美,很悠长,我听起来一点也不像铃声,而是音乐。风铃,是风的音乐,使我们在夏日听着感觉清凉,冬天听了感到温暖。风是没有形象、没有色彩、也没有声音的,但风铃使风有了形象,有了色彩,也有了声音。对于风,风铃是觉知、观察与感动。每次,我听着风铃,感知风的存在,这时就会觉得我们的生命如风一样地流过,几乎是难以掌握的,因此我们需要心里的风铃,来觉知生命的流动、观察生活的内容、感动于生命与生命的偶然相会。有了风铃,风虽然吹过了,还留下美妙的声音。

有了心的风铃,生命即使走过了,也会留下动人的痕迹。每一次起风的时候,每一步岁月的脚步,都会那样真实地存在。

3、“把烦恼写在沙滩上”,这是禅者的最重要关键,就是“放下”,我们的烦恼是来自执著,其实执著像是写在沙上的字,海水一冲就流走了,缘起性空才是一切的实相,能看到这一层,放下就没有什么难了。

4、爱别离虽然无常,却也使我们体会到自然之心,知道无常有它的美丽,想一想,这世界上的人为什么大部分都喜欢真花,不爱塑胶花呢?因为真花会萎落,令人感到亲切。在生死轮转的海岸,我们惜别,但不能不别,这是人最大的困局,然而生命就是时间,两者都不能逆转,与其跌跤而怨恨石头,还不如从今天走路就看脚下,与其被昨日无可换回的爱别离所折磨,还不如回到现在。

5、因缘的散灭不一定会令人落泪,但对于因缘的不舍、执著、贪爱,却必然会使人泪下如海。无常是时空的必然进程,它迫使我们失去年轻的、珍贵的、戴着

光环的岁月,那是可感叹遗憾的心情、是无可奈何的。可是,如果无常是因为人的疏忽而留下惨痛的教训,则是可痛恨和厌憎的。

6、我们哭着来到这个世界,扮演了种种不同的角色,演出种种虚假的剧本,最后又哭着离开这世界。每天我走完了黄昏的散步,将归家的时候,我就怀着感恩的心情摸摸夕阳的头发,说一些赞美与感激的话。感恩这人世的缺憾,使我们警觉不至于堕落。感恩这都市的污染,使我们有追求明净的智慧。感恩那些看似无知的花树,使我们深刻地认清自我。即使生活条件只能像动物那样,人也不应该活得如动物失去人的有情、从容、温柔与尊严,在中国历代的忧患悲苦之中,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失去本质,实在是来自这个简单的意念:“人活着,要像个人!”

7、下雨天的时候,我常这样祈愿:

但愿世间的泪,不会下得像天上的雨那样滂沱。

但愿天上的雨,不会落得如人间的泪如此污浊。

但愿人人都能有阳光的伞来抵挡生命的风雨。

但愿人人都能因雨水的清洗而成为明净的人。

智慧开花的人,他的芬芳会弥漫整个世界,不会被时节范围所限制。一个透过内在开展戒、定、慧的品质的人,即使在逆境里也可以飘送人格的芬芳呀!

8、一扇晴窗,在面对时空的流变时飞进来春花,就有春花;飘进来萤火,就有萤火;传进秋声,就来了秋声;侵进冬寒,就有冬寒。闯进来情爱就有情爱,刺进来忧伤就有忧伤,一任什么事物到了我们的晴窗,都能让我们更真切的体验生命的深味。

9、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姻幸福,白头偕老。我相信风水,但我不相信挂一个风铃、摆一个鱼缸就可以使人财运亨通、官禄无碍。我相信人与环境中有一些神秘的对应关系,但我不相信一个人走路时先跨左脚或右脚就可以使一件事情成功或失败。我相信除了人,这世界还有无(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数的众生与我们共同生活,但我不相信烧香拜拜就可以事事平安,年年如意。我相信人与人间有不可思议的因缘,但我不相信不经过任何努力,善缘就可以成熟。我相信轮回、因果、业报能使一个人提升或堕落,但我不相信借助于一个陌生人的算命和改运,就能提升我们,或堕落我们。

篇三:阅读台湾散文家余光中先生的散文集

你是一切

阅读台湾散文家余光中先生的散文集,第一眼就被书名——《逍遥游》所吸引,只让我联想到庄子的名篇,所以我理所当然认为此篇记录余先生如何快意驰骋江湖,衣袂飘飘,无羁无拌。翻开一看,却非如此。

《逍遥游》一篇,“游”是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先生在祖国大陆因战乱而不得不四处辗转,过程之艰险,所见之残酷,本毫无逍遥可言,可就在这颠沛流离中先生却悟出了逍遥所在。他说:“你不是谁,你是侏儒中的侏儒,至小中的至小。但你是一切。”诚然,对于满布星河的宇宙,对于沧海桑田的历史,我们始终如同沧海一粟,每个人都是侏儒中的侏儒,至小中的至小。但是对于自己来说,“我”就是一切,我们不能奢求撼动时空的力量,但我们有发出自己的最强音的力量和自由。

在此书里,先生通过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充分展示了他作为自己的一切。他反对用白话文取代古文,他说:“在文学的达尔文们之中,最肤浅的莫过于‘白话文学’的信徒了”,他蔑视权威,戏言“许多所谓权威只是吼不出声的石狮子”,他也不惧直接叫板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把他形容为“儒家鸵鸟”……当然,他除了敢于言明自己反对的,也能坦诚表达自己喜欢的,他将诗比作女人,认为此二者一样“美丽、矛盾而不可解”,他将李贺描述为一位“骑赤虬而赴白玉楼”的青年诗人,他提倡用肉眼看不见的“灵视”来欣赏艺术…… 余先生在此书序言中说:“凡此种种,皆已成了‘昨日之我’,虽已昨日,仍是本我,不加修改,已存其真,因为那正是我青春盛年的鲁莽脚印,犯不着用白发去妄加遮掩。”

先生用他的赤子之语为我们做了“你是一切”的示范,微不可闻的个人的声音也可以在影响他人的时候变得振聋发聩,只要我们不回避自己的心,勇敢表达自己所思所想。人的力量不在于征服,而源于做自己,成为自己的一切。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