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上虞名人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2:26:31 作文素材
上虞名人故事作文素材

篇一:家乡上虞介绍词

曹娥的故事在这里吟唱,梁祝的传说从这里飞翔,大舜耕耘的沃土,青瓷文化的家乡,杭州湾美丽的新城,创业者钟情的地方——浙江·上虞

位于中国浙江宁绍平原的上虞,西依杭州城,东连宁波港,南枕四明山,北滨杭州湾, 历史悠久,物产丰饶。之所以用“上虞”二字命名,取自《水经注》,舜与诸侯会事讫,相因娱乐,故曰上虞。早在虞舜时期,我们的先民,便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在英文中也是瓷器的意思,而我们的上虞,恰就是中国瓷器的发祥地之一。多次的考古发掘已向世界表明出土于上虞小仙坛的实物,乃是中国的原始瓷器走向成熟的标志。上虞不仅印下了写过《论衡》的王充的身影,不仅保留了东山再起的谢安的遗迹,而且还在历史上留下了众多的动人传说。曹娥的故事讲得是一位上虞少女投江寻父,这个故事曾在漫长的岁月中激起不息的浪花。梁祝的佳话讲的是一对才子佳人生死相契,这段佳话曾在艺术的天空里作过遥远的飞翔。以一曲《广陵散》而名世的嵇康原籍是上虞,山水诗派的开山始祖谢灵运的郡望是上虞。历史上,出自上虞的众多的历史人物,就像曹娥江的雪浪一样连绵不绝。(镜头上可以是历史人物竺可桢,马一浮,胡愈之,夏丏尊,金近,谢晋,何振梁??的照片掠过)

上虞的先贤曾在这片富有底蕴的土地上传承文化,造福桑梓。1921年创办的春晖中学,以“与时俱进”为校训,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春晖中学创办之初,曾经汇聚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美谈。(镜头上可以是弘一法师,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等照片)

上虞丰厚的文化积淀,既得力于无数前人的创造,又得力于风景如画的山川。上虞的春天,锦绣的大地是一片耀眼的金黄。(沥海田园风光,油菜花)上虞的夏天,秀美的湖山是不尽的勃勃生机(梁湖风光,荷花池)。上虞的秋天,无垠的稻浪是连天的起伏翻涌。(东关田园的稻田)。上虞的冬天,深山的竹林是依然的青翠欲滴(长塘竹笋)。(各种特产画面,草莓,杨梅,板栗,樱桃??)上虞是浙东地区典型的名品之乡,在丰收的时节凝红缀紫的杨梅就挂编秀美的山野,流光溢彩的葡萄便结满唔记得天棚。在滋润的清明,在温润的谷雨,上虞的茶山便萌发出无数的瑞草灵芽。上虞的茶芽,是风物和人物高度融合的典型,因为我们上虞的吴觉农先生已被人称为当代茶圣。上虞的茶品作为中国茶文化一个独特的品种已经饮誉海内,香飘五洲。

进入新的时代,上虞的风貌已经发生了沧桑巨变,虽然他仍以底蕴深厚而享誉,仍以山川秀美而著称,但是崭新的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时代的精神文明的灿烂之花,又遍布了着一座美丽的江城。一坐城市的形象,总是以自己的经济为基础,以自己的建设为前提。近年以来由于把上虞经济开发区,杭州湾上虞新区和城北新区当做了城市建设的重点,从而使上虞的发展空间得到了更新的拓展。使上虞的城市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由龙山时代,曹娥江时代,向杭州湾时代发展的构想,工业立市,开放兴市,生态靓市,合力建市的目标。不但焕发了78万娥江儿女的激情,而且加快了上虞的“以先进制造业为依托的滨江生态型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建设进程。

上虞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科技工作先进市,浙江省经济强市。目前已引进欧美,亚洲与港台等35个国家与地区外资项目近千个。并吸引了松下,飞利浦,伊藤忠等全球著名企业融入了上虞经济发展的热潮。与此同时,上虞也加快了产业机构优化升级,进而使一条工业化道路更加宽广,在日益壮大的机电,化工,轻纺这三大支柱行业中涌现了多加上市公司和一大批科技型,外向型的企业。开发了一系列有着较大影响的名牌产品。在国内外过大了上虞的知名度,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上虞赶上了旷古未有的天时,发达便利的交通网络,使上虞拓展了先天具备的地利,和谐社会的创建,使上虞呈现了姹紫嫣红的繁荣。 创业,这里是广袤的沃土。安居,这里是理想的家园。上虞被人誉为是建筑之乡,十万大军

曾转战天南地北,改变了一座又一座城市的面貌。然而娥江儿女最为钟情的地方还是自己的虞山顺水。因为他们奉献了自己智慧和汗水的家乡在自己的手中已经铺开了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宏伟蓝图。上虞的先贤王望霖为我们留下了《天香阁藏帖》艺术地展现了上虞文化的源远流长,而今天一座具有虞舜精神的城市正在延续着崇德尚文的历史,正在以大气开放的姿态和谐奋进。

篇二:上虞市基本概况

上虞市基本概况

一、历史渊源

上虞历史悠久,拥有7000年文明史,属河姆渡文化圈。据郭沫若考证,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地名。史书记载唐尧禅位虞舜,“舜避丹朱于此,百官从之。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娱乐,故曰上虞”。 而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上虞生活。公元前222年(秦嬴政25年)上虞建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浙江建县最早的县份之一。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上虞以历史悠久、文化兴盛、山水秀美、交通便捷、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而独树一帜。

久远的历史孕育了丰厚的文化,滋养了璀璨的文明。诞生于上虞的舜,在“父顽,(继)母嚣,弟傲”几次欲害死他的情况下,依然百般忍让,以仁义孝悌之心感化家人;孝感动天的少女曹娥,投江救父,尸负父出。舜和曹娥在各领二十四孝男女孝之首的同时,也奠定了上虞中华孝文化第一高地的地位。春秋时期,上虞一带的酿酒、制陶、冶炼等即著称全国,特别是商代中期,用叠压“龙窑”烧制印纹硬陶和外敷青釉的瓷器,直接造就了汉代小仙坛一带越窑青瓷的滥觞,使上虞成为中国青瓷的发源地。王充写《论衡》、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章学诚奠基近代方志学、杜亚泉倡导自然科学、罗振玉立说甲骨文、竺可桢拓荒地理气象学、马一浮树帜国学,上虞为中国学术文化的重要苗圃。东晋时,谢安兄弟及王羲之、孙绰、李充、阮裕、许洵、支遁等名士隐居上虞东山,“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后谢安出山从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成语“东山再起”缘出于此,上虞乃中国隐逸文化的平台之一。“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

作为梁祝千古绝唱的女主角祝英台的故里,上虞无疑是英台文化最正宗的原生地和最丰泽的生发源。1920年代初,经亨颐、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俞平伯、匡互生、李叔同、朱光潜、王任叔、刘熏宇等一大批“五四”文化精英聚集上虞驿亭白马湖畔,在打造“北有南开,南有春晖”奇迹的同时,直接引领和促进了“五四”新文学、新文艺以及中国现代教育的铺张和提升,上虞也因此成为“五四”新文化的重要村落。

二、自然地理

上虞市地处东海之滨,坐落于长江三角洲金南翼杭州与宁波中间,是绍兴市辖区,全市面积1403平方公里,市境基本轮廓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最长60公里,东西最宽46公里。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低山丘陵与北部水网平原面积参半,俗称“五山一水四分田”。南部低山丘陵分属两支,东南系四明山余脉,较为高峻,覆卮山海拔861. 3米,是全市最高点;西南属会稽山余脉,略为平缓,最高点罗村山海拔390. 7米。北部水网平原属宁绍平原范畴,地势低平,平均海拔5米左右。最北端是滨海高亢平原,平均海拔10米左右。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2万亩,海涂土地40余万亩,是浙江省土地资源贮备最为丰富的县(市)。

上虞水资源丰沛,浙江第四大河流曹娥江自南而北贯穿全境,支流有小舜江、下管溪、隐潭溪,人工河有萧甬运河、四十里河、百沥河等,小舜江水库为浙江省第三大水库,主要湖泊有皂李湖、小越湖、白马湖、康家湖等,平均年入境水量达28亿立方米。

上虞属东亚季风气候。季风显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湿润多雨。年平均气温16. 4℃,无霜期250天左右,一般年降雨量1400mm上下,其气候环境具有江南温山软水、春风秋雨的典型特征。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地,秀美的山川,使得江南鱼米之乡的上虞盛产粮、棉、麻、杨梅、葡萄、板粟、青梅、蔬菜等丰富的物产和众多淡水、海水产品。特

别是二都杨梅、盖北葡萄、下管魁粟、曹娥江河蟹、南美白对虾及“女儿红”黄酒、粱湖年糕、崧厦霉千张等名产名品,更以数量和品质驰名省内外。而境内的矿藏则有铁、锰、铜、叶蜡石、黄沙、高岭土等,其中叶蜡石和黄沙储量十分丰富。

三、行政区域

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北濒杭州湾与上海隔江相望,南依四明山钟灵毓秀,东离东方大港宁波62公里,与余姚市连接;西距省会城市杭州70公里,与绍兴连接;人口77. 3万,下辖3个街道、15个镇、3个乡,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

夏帝少康后上虞属越国,战

上虞名人故事

国时期楚灭越后属楚,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上虞县,属会稽郡。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废上虞入会稽县,属会稽郡。东汉建武(公元25-56年),初恢复上虞县,属会稽郡。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上虞南乡入始宁县,同属会稽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上虞、始宁入会稽县,先后属吴州、越州、会稽郡。唐初,今上虞境仍为会稽县的一部分,属越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曾以剡县与故始宁地为嵊州,八年州废。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属会稽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后,仍属越州。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分会稽复置上虞。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并入余姚,次年复置,属越州。五代时属吴越国东府。北宋仍属越州。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改越州为绍兴府。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绍兴府为绍兴路,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复绍兴府,上虞皆为其属县。清承明制。民国初年改府为道制,上虞属会稽道。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废道制,直属于省。民国21年,属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24年,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37年,

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新中国成立初属绍兴专区。1952年2月起属宁波专区,1964年9月起属绍兴专区。1968年6月起初属绍兴地区。1983年8月起属绍兴市。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时县治设百官,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迁至丰惠,1954年9月回迁百官。1992年10月18日撤县建市。

四、人文景观

上虞山美水秀,是杭州湾南岸的绿色平台和生态净土。以省级曹娥江风景区为轴心,曹娥景区为龙头,一庙(曹娥庙)、二墓(王充墓、谢安墓)、三山(东山、凤鸣山、堆高山)、四湖(皂李湖、白马湖、洪山湖、康家湖)为代表和桃花源、万亩葡萄园、绿海红波杨梅林为辅助,构成了金线穿珠宝的景观格局。而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人文景点和建设景观,更使上虞成为江南地域的重要人文之邦。全市共有文化遗产2500余处,包括文物保护单位5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境内古刹、古址、古墓、古居、古渡口等文化遗产一应俱全。

上虞乃中国青瓷的发源地,迄今已发现散落于曹娥江两岸的古窑址达300余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小仙坛东汉窑址群,其烧制的瓷器胎质细腻坚簿,釉彩晶莹鲜润,器形丰杂繁多,品质达到了同时代的巅峰,工艺代表了当时国内、甚至世界的最高水平。英台故里祝家庄,作为中国英台之乡的核心景观,玉水河横村而过,祝氏祖堂尚保存完好,堂内有载明祝氏渊源的两块石碑,而庄中终年泉水不涸的“井空洞”,相传为祝英台汲水之处。

“江南第一庙”曹娥庙距今已达1800多年,现占地面积达7000余

平方米,有殿、阁、坊、亭、碑、台等多类建筑,以曹娥碑、雕刻、匾额楹联、壁画四绝著称,其匾额、楹联多为徐渭、刘春霖、蒋介石、于右任等历代名人书赠,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的中国第一字谜。傍曹娥庙的曹娥景区已完成一期投入,内有著名艺术家韩美林据虞舜披星戴月“躬耕畎田”故事创作的群象雕塑,长65米,宽6米,最高处26. 4米,占地25亩,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城市雕塑群。

江南名山之一的东山,以东晋名相谢安隐居而出名,“东山再起”的成语源出于此,山上有谢安墓、修复的国清寺和蔷薇洞、棋坪岩、始宁泉等东山十景,李白当年登东山曾留下:“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化。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的诗句。位于虞南的凤鸣山为东汉道教祖师“万古丹经王” 的魏伯阳炼丹修仙之处,魏伯阳在此撰《周易参同契》三篇,凤鸣山也成为道家第九小洞天。位于上虞西南乌石山茶园中的王充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日本佛教密宗祖庭而闻名的峰山,为唐代日本僧人最澄来华取经时,上虞顺晓和尚传密宗于最澄且为其灌顶之地。

而众多的名人故居成为上虞丰富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份,现保存基本完好的有27处。春晖中学名人故居带中,有弘一法师的晚睛山房、丰子恺的小杨柳屋、夏丏尊的平屋、朱自清故居、陈春澜的春社、山边一楼包括春晖校园内的曲院、白马湖图书馆等诸多建筑构成。此外丰惠镇有胡愈之的赦五堂故居、吴觉农故居、王一飞故居、范寿康故居、叶天底故居,东关镇有竺可桢故居,道墟有章学诚旧居,长塘镇有马一浮故居,谢塘镇有谢晋故居等。

上虞更是扬名海内外的江南名士之乡。远古圣帝虞舜,以德治国传万代;孟尝李光,清廉爱国扬美名;唯物大儒王充,冲破神学敢论衡;

篇三:曹娥的故事

孝女曹娥

曹娥,是我们上虞的名人,之所以称她为名人,是因为她的孝心感动了我们整个上虞。

曹娥的父亲溺于舜江之中,数日不见尸体,孝女曹娥当时年仅十四岁,她昼夜沿江哭寻父亲,村里人给她送来吃的,她不吃。人们陪着她沿江找,找了三天,仍不见她爹。曹娥沿江啼哭,哭了三天,眼泪哭干了。村里人又是劝,又是哄,想劝她回家。曹娥说,不找到爹,死也不回家。她不吃不睡,沿江哭了七日七夜,哭得眼里流出来的还都是血。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她投江寻父,三日后抱出父亲的尸体。

曹娥为了寻找自己的父亲,不惜自己的生命。而我却恰恰和曹娥相反:有一天,我看中了一个铅笔盒,我终于鼓起勇气跟妈妈说,妈妈却无情地说:“不行,你已经有许多新铅笔盒了啊,以前我的条件连你的一半都没有!就连一只铅笔都没有,哪来什么铅笔盒!”我一听,觉得很失望。最终,我向

妈妈保证以后一定会考到好的成绩,这样您再给我买那铅笔盒好了。

我要向曹娥学习,学习她的精神,虽然我不能为父母亲赴汤蹈火,但我长大了,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能帮的就一定要帮。

但曹娥的孝,我们应该永记在心。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