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扬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2:34:22 高中作文
扬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作文高中作文

篇一:扬州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加试)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2016.01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A(家长里短,家庭日常生活;柴米油盐,泛指一日三餐的生活必需品。力所能及,自己的能力所能办到的;无微不至,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家常便饭,比喻常见的事情;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2.B(A句式杂糅,“的获得”与“而取得”必须删除一个。C前后不照应,“要我学”对应“外因推动”,“我要学”对应“内因驱动”。D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应为“如果教师”;“丧失学习信心”前需添加“使学生”。)

3.C(A“习静”与“清斋”结构不同;B“击筑”与“高歌”结构不同,“白日”与“杨柳”结构不同;D“雨干”与“春种”结构不同。)

4.B(①②句中,②句中的“此”指代①句中的内容;⑤④⑥③的排列中,⑤着眼于选材组材,属于写作的第一步;④着眼于立意构思,建立在材料选择的基础上;⑥着眼于主题意义的挖掘,建立在立意构思的基础上;③着眼于作品对作者的影响力,是前三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5.C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B(“属”,相继,连接。)

7.B(意在强调对在自己不曾登门拜访的情况下,得到曾肇的称赞,自己非常感激)

8.(1)感谢曾子开对自己的知遇之恩(1分);(2)请求曾子开指点自己的文章,以取得进步。(1分)

9.(1)不料您在交游的人中间见到(我的)拙作并且多次称赞它们。(3分。评分建议:“游从之间”1分,“其鄙文”1分;“数称之”1分。)

(2)用好言好语来求传达信息使者,不顾义理和脸面来拜见守门人。(4分,评分建议:“善词令”1分,“谒者”1分,“理色”1分,“阍人”1分)

(3)(我)闲居无事,只是顾念没有东西来答谢您浓厚情谊的万分之一。(3分,评分建议:加主语1分;“燕居闲处”1分,“万一”1分。翻译为:不能答谢您万分之一的深厚情谊,亦可。)

【参考译文】

史院学士,我不才,处于下位已经很长时间了,只是生性粗俗浅薄,加之学习的知识迂腐而不切实际,所有刻苦学习而仅有的一些知识,大概都不符合世事。因此,理应被当世抛弃,又不敢随便登门拜访达官贵人。近来,不料您在交游的人中间见到(我的)拙作并且多次称赞它们。听到这件事的士大夫都私下怀疑,暗自称怪,认为我之以前曾经在您手下做过事情,然而我却一次也没有见过您呀。

我看当今的读书人,穿着礼服在官员那里求被任用的大概有五六千人,把教育当成自己职责的学宫儒馆大概有几百。他们通过姻亲、亲朋、好友等关系来介绍,议论道德学问的真义来当作献赠的礼物,用好言好语来求传达信息使者,不顾义理和脸面来拜见守门人,冒着被侮辱,忍受着耻辱,企求运气好遇到能知遇自己的人,足迹不断,衣袖相连。然而得到善待的十个当中不及五六个,能够被推荐进而得到耐心指导的十个当中没有二三个。至于被称赞为“国士之风”,得到不费力的表扬的(来访者),大概一百个中没有一两个。他们兜售自己的才能越急切,身价就越低,也是形势导致这样的结果。

我和您没有父兄意气相投的关系,没有姻亲同县同乡的旧情,没有人提前在中间引荐,也不是进献礼物在先,传递信息的人不知道我的姓名,守门的人也不认识我。而而您只是看

到我的水平拙劣的文章就认为我可以值得教导,于是多方面推荐并给予过分的赞美。书传中说:“鸣声相互呼应,意气相投的伙伴相互随行,人由于精神相同而投合,物品因为属于同一类而在一起”,呜呼,阁下赏识我,我被您赏识,可以称得上无愧于当今的人了。

前不久拜见过您一次,紧接着紧急东下,没有来得及再次相见,来说完我想说的话。不久,遭遇落第之事,于是没有入都的时间,闲居无事,只是顾念没有东西来答谢您浓厚情谊的万分之一。于是,趁着(有人)西行的便利,简略陈述浅陋的意见,并附上最近所写的诗赋文记一共七篇,献给您。我想,您既然在开始的时候推许引荐我,应该会自始自终成全我,不断浇灌使我的基础更深厚,除去我的污垢和障蔽,开启我的光明;不觉得关系疏远、地位低下,而用书信的形式指教我,使我在穷途末路之际可以加入到有德行有学问的人的行列。那么,我和您不仅无愧于当世之人,而且将无愧于古人了。古语说得好:“煮牛,却不放盐,是变味变质的原因。”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物,却可以比喻大事。请您来衡量裁断。

三、古诗词鉴赏

10.(1)驿使北来,本该带来消息却没有,只是“空驰”;(1分)征鸿南飞,也应捎来音讯,却“归尽”而无讯息。(1分)“空”“尽”二字,写出了渴望消息却不得的惆怅。(1分)

(2)(1)前三句直抒胸臆,以“谁信我”三字,道出无尽的感伤与失落。(2分)(2)第四句借典故抒情,表现了空怀方、召之才却无处施展的自责与愤懑。(2分)

(3)诗歌塑造了一位忠君爱民却壮志难酬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分,“忠君爱民”1分;“壮志难酬”1分。)他感怀皇恩,渴望引兵抗敌、迎取二帝还朝,(1分,意思相近即可。)但权力已失,虽欲效法古代贤臣,救国救民,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空留惆怅。(1分,意思相近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2)挟飞仙以遨游(3)梦啼妆泪红阑干(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5)无边落木萧萧下 (6)靡有朝矣 (7)不患寡而患不均(8)桑榆非晚

五、现代文阅读(一)

12. 以自己“争辩”的失败,表达对“大人”以年龄、资历来压制“小人”权利的不满;交待出月亮与“我”结仇由来已久,引出下文对月亮更大的不满;由感性故事切入,富于趣味,为下文理性议论做了铺垫。(每点2分。)

13. (1)使人苟安于现状(答作“人们借月亮发牢骚,得安慰,变得短视”亦可);(2).使人丧失斗争的勇气(答作“临到紧要关头,不能坚持到底”亦可)。(每点2分)

14. “粗人”指不受旧有文化束缚,积极、果敢、勇于斗争的人。结尾表达了作者对旧有“月亮文学”的批判,指明了改造旧文化的方向,呼唤积极的时代文学、时代精神,孕育时代新人。(每点2分)

15. 本文一反咏月、赏月的旧有文艺腔调,反思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不落俗套(2分);由“月亮”联系到“月亮文化”,从自然现象延伸到社会文化的批判,由小观大;确是“独辟蹊径”(2分);本文不为文艺而文艺,着眼现实,“言之有物”;并非“故作惊人之语”(2分)。(其它言之成理亦可。)

(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

六、现代文阅读(二)

16.相对于焚书,坑儒只是一个偶然事件;(2分)当时被坑杀的主要是方士,不是儒生;(2分)焚书的危害要比坑儒大得多。(2分)

17.他们把儒家信奉的是君臣相对主义演变成绝对君主主义,推动了焚书坑儒这一恶政;(2分)他们推动的焚书坑儒毁掉了民间讲学的传统,毁掉了春秋以来的文化;(2分)他们是文化禁锢政策的始作俑者。(2分)

18.读书人对生存的担忧、对暴政的恐惧已超过对不能自由思想、不能自由言说的枯燥生活

的不满;(2分)揭示了文化禁锢的高压政策对知识分子和文化的摧残和打击;(2分)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暴政高压的强烈谴责。(2分)

七、作文(略)

语文Ⅱ(附加题) 20. 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世见躁竞得官者/便谓弗索何获。(答出一处给1分,超过5处不给分)

21. 颜之推(字子介)

22. 君子应当尊崇道德(2分),等待时机(2分)。(从反面作答,得2分。)

【附译文】 君子应当坚守真理,尊崇道德,积累声价,等待时机;(如果)爵位俸禄不能得到,(也只能)听天由命。(有人)追求竞逐(权势),不顾羞耻惭愧,(与人)比较才能,夸耀功劳,声色俱厉,既怨恨东边的人又恼怒西边的人;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得到官职,自以为有才能,(又)与盗取食物吃饱,窃取衣服取暖有什么不同呢?世上的人看见急于(与他人)竞争获得官职的人,便以为不去索求怎能获得(官职)。不知道在时运(要)到来时,不去追求也会到来的。看见沉静退隐没有得到任用的人,便以为不去有所作为怎能功成名就。不知道不给你机遇,徒然追求也没有益处。

23. B、D B.以赵伯韬为“多头”,益中公司为“空头”;D.两条线从平行到融合。

24.(1)黛玉看了宝玉递来的《西厢记》后,宝玉说自己如“多愁多病”的张生,黛玉如具有“倾国倾城貌”的莺莺,(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这等于向她表白了自己的爱情。(2分)碍于当时的礼教,(黛玉毕竟是受过严格传统教育的大家闺秀。)也怕宝玉把自己看得太“轻薄”,所以黛玉有些委屈,觉得宝玉欺负自己。(2分) 但黛玉心里毕竟是喜欢的,所以宝玉一道歉一发誓,黛玉就“破涕为笑”,也随即引用《西厢记》中的词语打趣他,(说宝玉“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通过共读《西厢》,双方也明白了彼此的心意。(2分)

24.(2)①《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②《边城》中的顺顺 ③《茶馆》中的唐铁嘴 ④《阿Q正传》中的赵秀才)

25. ①占主流地位的看法,把《文心雕龙》认作是一个文学理论体系;②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文心雕龙》实际是一个文章学的体系。(3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

26. ①服从于建设新文艺的需要,注重其具有的现实价值;②抓牢原文中的话,认为刘勰自己是那样认定的。(6分,答出一点给3分)

27. ①不受研究角度和研究兴趣的影响,摈弃研究中的功利主义心态;②把握其基本意旨,对其本身论及的的真理和本质加以发现和确认;③在得其精神与思想脉络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裁断,自成其学。(6分,答出一点给2分)

篇二:2015-2扬州市2015届期末高三语文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高 三 语 文 2015.02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

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

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M370失联成了无法破解的谜。在一些人看来,239人的生命遭到了马航的。及时公布细节真相本来是马航的责任,但 的是,马航并没有这么做。而另一方面,多个国家主动参与到搜救活动中。各国动用了从太空、空中到海上、水下等多个领域的高科技设备,展开了一场的国际大搜索。

A.忽视 事与愿违 震古烁今

C.忽视 出人意料 震古烁今 B.漠视 事与愿违 史无前例 D.漠视 出人意料 史无前例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涌现的互联网精英以其崭新的理念和独特的方

式,诠释着时代的大趋势。

B.为减少细颗粒物(PM2.5)浓度,北京将进一步淘汰不符合首都功能的污染企业,

以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治理北京市工业污染。

C.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祖父一辈被我们忽略了,他们离我们如此遥远,以至于不知

道他们有着怎样的孤独和悲伤。

D.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市委市政府不仅表现出了应有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媒

体也显示出了难得的宽容和真诚。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个人立志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的事业,应该是出于自身最内在的精神需要。 __________ 所以,立足于自救的人,他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心态是平静的。

①在精神生活与世俗生活之间,他的价值取向是明确的,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困惑。 ②他在精神生活的范围内几乎一定有很重大的困惑。

③他自己是在做着他今生今世最想做、不能不做的一件事,只要环境还允许他做下去,

高三语文试题 第1页(共6页)

何失落之有?

④所以对于他来说,不管世道如何,他都非自救不可,惟自救才有生路。

⑤张三弃文经商,成了大款,李四媚俗哗众,成了大腕,这一切与他何干?

A.①④②⑤③B.①②⑤③④C.②④①⑤③D.③⑤②①④

4. 下列诗句与“细水浮花归别涧”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 碧天如水倚红楼 B. 断云含雨入孤村

C. 冷红泣露娇啼色 D. 雁迷寒雨下空壕

5.下列诗文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应及早进行,而不能等险情............

出现后再补课,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B.当下有些人看不到事物的发展进步,一味地抱怨、不满,对此,我们要善意地提

醒一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

C.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才华横溢而又狂放不羁,宣传道家思想,蔑视世俗礼法,正

所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

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转载这篇介绍德国企业发展经验的文章,是希望国........

内企业更加重视管理细节,提高产品质量。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孙 武

苏洵

①天下之士与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几人?求之于言而不穷者几人?言不穷矣,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呜呼!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 ..

②《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以为师。然以吾评之,其言兵之雄乎!其书论奇权密机,出.

入神鬼,自古以兵著书者罕所及。以是而揣其为人,必谓有应敌无穷之才。不知武用兵乃不能必克,与书所言远甚。

③吴王阖庐之入郢也,武为将军。及秦楚交败其兵,越王入践其国,外祸内患,一旦迭发,吴王奔走,自救不暇。武殊无一谋以弭斯乱。若按武之书以责武之失,凡有三焉。《九..

地》曰:“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而武使秦得听包胥之言,出兵救楚,无忌吴之心,斯.

不威之甚。其失一也。《作战》曰: “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且武以九年.

冬伐楚,至十年秋始还,可谓久暴矣。越人能无乘间入国乎!其失二也。又曰: “杀敌者,怒也。”今武纵子胥、伯嚭鞭平王尸,复一夫之私忿以激怒敌,此司马戍、子西、子期所以.

必死仇吴也。勾践不颓旧冢①而吴服,田单谲燕掘墓而齐奋,知谋与武远矣。武不达此,其.

失三也。

④然则始吴能以入郢,乃因胥、嚭、唐、蔡之怒,及乘楚之不仁,武之功盖亦鲜耳。夫以武自为书,尚不能自用以取败北。况区区祖其故智余论者而能将乎! .

高三语文试题 第2页(共6页)

⑤且吴起与武,一体之人也,皆著书言兵,世称之曰“孙吴”。然而吴起之言兵也,轻法制,草略无所统纪,不若武之书词约而意尽,天下之兵说皆归其中。 .

⑥然吴起始用于鲁,破齐;及入魏,又能制秦兵;入楚,楚复霸。而武之所为反如是,书之不足信也,固矣。 .

(选自《权书》,有删改)

【注】旧冢:这里指吴王的祖坟。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武殊无一谋以弭斯乱弭:消除.

B.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 交:交战 .

C.况区区祖其故智余论者而能将乎 祖:效法 .

D.草略无所统纪略:简略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 B.兵家举以为师 ..

勾践不颓旧冢而吴服若按武之书以责武之失 ..

C.其失一也 D.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 ..

杀敌者,怒也书之不足信也 ..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4分)

(2)夫以武自为书,尚不能自用以取败北。(4分)

9.第③段中,苏洵分条列出孙武的“三失”,表明了他对孙武怎样的看法?请用一句话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 奴 娇①

[南宋] 叶梦得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追寻如梦,漫馀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②终古恨,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今南京)时,登镇江北固山有感而作。②孙郎,即孙策,曾经常携酒登临此山游宴。

(1)“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运用了哪两种手法?(2分)

(2)词的下阕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具体分析。(5分)

(3)全词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4分)

高三语文试题 第3页(共6页)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举匏尊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4)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不思其反。 (《诗经·卫风·氓》)

(5)前者呼,后者应,_________,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________________。 (《孟子·尽心上》)

(8)余霞散成绮,______________。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西敏大寺(节选)

[美]华盛顿〃欧文 ①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接在一起,不可分别。岁云将暮,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散步了几个钟头。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鬼气,和阴沉沉的季候正好调和;我跨进大门,觉得自己已经置身远古,相忘于古人的鬼影之中了。 ②我是从西敏学校的内庭走进去的,先走过一条弧顶的矮矮的长廊,墙壁很厚,墙上有圆孔,略有光线透入,廊中幽暗,似在地底行走。黑廊尽头,我远远地可以看见里面的拱廊。我从当年僧院遗址那条路进入古寺,景象分外凄凉,我心也更适宜于往凄凉方面冥想了。拱廊仍旧保留几分当年的幽静出世之慨。灰色的墙壁受霉气所蒸,已经显得斑斑驳驳,年代已久,颓坏之象,也很明显。墙上长了一层白苍苍的苔藓,非但上面的碑文不可读,连骷髅像以及别种丧用标志都模糊不清了。弧顶上布满雕刻花纹,可是斧钻的痕迹,也已模糊;拱心石上面雕有玫瑰花,可是当年枝叶茂美之状,已经不可复见。每样东西都可以看出年久衰败之象,可是即使处在颓朽之中,依然不乏动心悦目之处。 ③一道带有秋意的黄色阳光,正从拱廊的方场上空倾泻下来,照耀着场中央一块稀疏的草圃,同时把拱廊的一角抹上一层阴郁的光辉。从拱廊之间,向上望去,可以瞥见一抹蓝天,或一朵游云,还有那镀着阳光、伸向碧空的寺顶尖塔,也巍然在目。 ④我踯躅于拱廊之间,时而默想着这幅辉煌和颓败的景象,时而竭力去辨认那些刻在墓石上的碑文。我脚下的铺道都是墓石砌成,墓石上有三个浮雕像吸引我的注意,雕工很粗陋,经过好几代人的践踏,差不多已磨损殆尽。这是早先三位寺院住持的遗像,他们的墓志铭都已磨光,只剩下三个名字,这三个名字也无疑是后来重刻的。我停留了一会儿,

高三语文试题 第4页(共6页)

它们含有什么道德方面的教训,那只讽示那种希望死后还能受人尊敬,能借着墓志铭长存下去的骄傲心理,是如何的空虚。再过些时候,连这些残存的记录都会消失,纪念碑也将不成其为一件纪念物了。我正俯视着这几块墓石,耳旁突然传来大寺的钟声,回荡墙壁之间,整个拱廊都响起了回声。墓地里传来的钟声,听起来真叫人有悚然之感,它警告你又是一个钟头过去,时光的消逝,就像一个大浪,在不停地把我们卷向坟墓。我继续前进,来到一扇通往大寺内院的拱门之前。我跨步入内,里面的建筑在拱廊的衬托之下,益显其宏伟,给人深刻的印象。游客抬头一望,看见一根根庞大的圆柱,圆柱上面架着高不可攀的拱梁,不由心惊肉跳;这些建筑也是人类手工所造,但是人在廊柱下面漫游,好像缩小得微不足道了。这座大寺空旷幽暗,使人生出一种深刻而神秘的敬畏之感。 ⑤现在这些伟人只是横七竖八地挤在泥土之中。他们在世之时,堂堂英国都不足以供他们的驰骋,如今在遵照经济的原则下,他们只分得那么小的一块土地,那么贫瘠而黑暗的一个角落。他们曾企图使自己的英名占有世世代代人的思想,获得人人的敬羡,如今他们的坟墓上,却千方百计地雕出种种装饰,只为了吸引游客偶然的一顾,免得在短短的几年之中,就把他们的名字忘怀。看了这些,想到人生的虚空,我又几乎忍不住要惨然一笑了。

(夏济安译)

12.第一段用语典雅、情景交融,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6分)

13.第三段写了西敏大寺周围色彩明丽的秋景,请分析其作用。(4分)

14.解释第四段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5.探究作者游览西敏大寺时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想。(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18分)

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竟是什么?答曰,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烦闷苦恼,彷徨不安。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它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都充满着生命的动——气韵生动。但因为自然是顺法则的,画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就是尺幅里的花鸟、虫鱼,也都像是沉落遗忘于宇宙悠渺的太空中,意境旷邈幽深。它表现着无限的寂静,也同时表示着是自然最深最后的结构。有如柏拉图的观念,纵然天地毁灭,此山此水的观念是毁灭不动的。

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动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儒家名之为“天”。万象皆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西洋油画先用颜色全部涂抹画底,然后在上面依据远近法幻现出目可睹手可捉摸的真景。它的境界是世界中

高三语文试题 第5页(共6页)

篇三:江苏省扬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M370失联成了无法破解的谜。在一些人看来,239人的生命遭到了马航的。及时公布

细节真相本来是马航的责任,但 的是,马航并没有这么做。而另一方面,多个国家主动

参与到搜救活动中。各国动用了从太空、空中到海上、水下等多个领域的高科技设备,展开了一场的国际大搜索。

A.忽视 事与愿违 震古烁今

C.忽视 出人意料 震古烁今 B.漠视 事与愿违 史无前例 D.漠视 出人意料 史无前例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涌现的互联网精英以其崭新的理念和独特的方式,诠释

着时代的大趋势。

B.为减少细颗粒物(PM2.5)浓度,北京将进一步淘汰不符合首都功能的污染企业,以世界上

最严格的标准治理北京市工业污染。

C.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祖父一辈被我们忽略了,他们离我们如此遥远,以至于不知道他们有

着怎样的孤独和悲伤。

D.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市委市政府不仅表现出了应有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媒体也显示

出了难得的宽容和真诚。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个人立志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的事业,应该是出于自身最内在的精神需要。 __________ 所以,立足于自救的人,他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心态是平静的。

①在精神生活与世俗生活之间,他的价值取向是明确的,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困惑。

②他在精神生活的范围内几乎一定有很重大的困惑。

③他自己是在做着他今生今世最想做、不能不做的一件事,只要环境还允许他做下去,何失落之有?

④所以对于他来说,不管世道如何,他都非自救不可,惟自救才有生路。

⑤张三弃文经商,成了大款,李四媚俗哗众,成了大腕,这一切与他何干?

A.①④②⑤③B.①②⑤③④C.②④①⑤③D.③⑤②①④

4. 下列诗句与“细水浮花归别涧”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 碧天如水倚红楼 B. 断云含雨入孤村

C. 冷红泣露娇啼色 D. 雁迷寒雨下空壕

5.下列诗文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应及早进行,而不能等险情出现后再补............

课,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B.当下有些人看不到事物的发展进步,一味地抱怨、不满,对此,我们要善意地提醒一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

C.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才华横溢而又狂放不羁,宣传道家思想,蔑视世俗礼法,正所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

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转载这篇介绍德国企业发展经验的文章,是希望国内企业更加........

重视管理细节,提高产品质量。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孙 武

苏洵

①天下之士与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几人?求之于言而不穷者几人?言不穷矣,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呜呼!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 .

②《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以为师。然以吾评之,其言兵之雄乎!其书论奇权密机,出入神鬼,.

自古以兵著书者罕所及。以是而揣其为人,必谓有应敌无穷之才。不知武用兵乃不能必克,与书所言远甚。

③吴王阖庐之入郢也,武为将军。及秦楚交败其兵,越王入践其国,外祸内患,一旦迭发,吴王奔走,自救不暇。武殊无一谋以弭斯乱。若按武之书以责武之失,凡有三焉。《九地》曰:“威加于..

敌,则交不得合。”而武使秦得听包胥之言,出兵救楚,无忌吴之心,斯不威之甚。其失一也。《作..

战》曰: “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且武以九年冬伐楚,至十年秋始还,可谓久暴矣。越人能无乘间入国乎!其失二也。又曰: “杀敌者,怒也。”今武纵子胥、伯嚭鞭平王尸,复.

一夫之私忿以激怒敌,此司马戍、子西、子期所以必死仇吴也。勾践不颓旧冢①而吴服,田单谲燕掘.

墓而齐奋,知谋与武远矣。武不达此,其失三也。

④然则始吴能以入郢,乃因胥、嚭、唐、蔡之怒,及乘楚之不仁,武之功盖亦鲜耳。夫以武自为书,尚不能自用以取败北。况区区祖其故智余论者而能将乎! .

⑤且吴起与武,一体之人也,皆著书言兵,世称之曰“孙吴”。然而吴起之言兵也,轻法制,草

略无所统纪,不若武之书词约而意尽,天下之兵说皆归其中。 .

⑥然吴起始用于鲁,破齐;及入魏,又能制秦兵;入楚,楚复霸。而武之所为反如是,书之不足.信也,固矣。

(选自《权书》,有删改)

【注】旧冢:这里指吴王的祖坟。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武殊无一谋以弭斯乱弭:消除.

B.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 交:交战 .

C.况区区祖其故智余论者而能将乎 祖:效法 .

D.草略无所统纪略:简略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 B.兵家举以为师 ..

勾践不颓旧冢而吴服若按武之书以责武之失 ..

C.其失一也 D.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 ..

杀敌者,怒也书之不足信也 ..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4分)

(2)夫以武自为书,尚不能自用以取败北。(4分)

9.第③段中,苏洵分条列出孙武的“三失”,表明了他对孙武怎样的看法?请用一句话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 奴 娇①

[南宋] 叶梦得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追寻如梦,漫馀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②终古恨,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今南京)时,登镇江北固山有感而作。②孙郎,即孙策,曾经常携酒登临此山游宴。

(1)“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运用了哪两种手法?(2分)

(2)词的下阕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具体分析。(5分)

(3)全词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举匏尊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4)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不思其反。 (《诗经·卫风·氓》)

(5)前者呼,后者应,_________,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________________。 (《孟子·尽心上》)

(8)余霞散成绮,______________。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西敏大寺(节选)

[美]华盛顿〃欧文 ①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接在一起,不可分别。岁云将暮,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散步了几个钟头。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鬼气,和阴沉沉的季候正好调和;我跨进大门,觉得自己已经置身远古,相忘于古人的鬼影之中了。 ②我是从西敏学校的内庭走进去的,先走过一条弧顶的矮矮的长廊,墙壁很厚,墙上有圆孔,略有光线透入,廊中幽暗,似在地底行走。黑廊尽头,我远远地可以看见里面的拱廊。我从当年僧院遗址那条路进入古寺,景象分外凄凉,我心也更适宜于往凄凉方面冥想了。拱廊仍旧保留几分当年的幽静出世之慨。灰色的墙壁受霉气所蒸,已经显得斑斑驳驳,年代已久,颓坏之象,也很明显。墙上长了一层白苍苍的苔藓,非但上面的碑文不可读,连骷髅像以及别种丧用标志都模糊不清了。弧顶上布满雕刻花纹,可是斧钻的痕迹,也已模糊;拱心石上面雕有玫瑰花,可是当年枝叶茂美之状,已经不可复见。每样东西都可以看出年久衰败之象,可是即使处在颓朽之中,依然不乏动心悦目之处。 ③一道带有秋意的黄色阳光,正从拱廊的方场上空倾泻下来,照耀着场中央一块稀疏的草圃,同时把拱廊的一角抹上一层阴郁的光辉。从拱廊之间,向上望去,可以瞥见一抹蓝天,或一朵游云,还有那镀着阳光、伸向碧空的寺顶尖塔,也巍然在目。 ④我踯躅于拱廊之间,时而默想着这幅辉煌和颓败的景象,时而竭力去辨认那些刻在墓石上的碑文。我脚下的铺道都是墓石砌成,墓石上有三个浮雕像吸引我的注意,雕工很粗陋,经过好几代人的践踏,差不多已磨损殆尽。这是早先三位寺院住持的遗像,他们的墓志铭都已磨光,只剩下三个名字,这三个名字也无疑是后来重刻的。我停留了一会儿,对着古人这些残缺不全的遗迹,不禁

还能受人尊敬,能借着墓志铭长存下去的骄傲心理,是如何的空虚。再过些时候,连这些残存的记录都会消失,纪念碑也将不成其为一件纪念物了。我正俯视着这几块墓石,耳旁突然传来大寺的钟声,回荡墙壁之间,整个拱廊都响起了回声。墓地里传来的钟声,听起来真叫人有悚然之感,它警告你又是一个钟头过去,时光的消逝,就像一个大浪,在不停地把我们卷向坟墓。我继续前进,来

到一扇通往大寺内院的拱门之前。我跨步入内,里面的建筑在拱廊的衬托之下,益显其宏伟,给人深刻的印象。游客抬头一望,看见一根根庞大的圆柱,圆柱上面架着高不可攀的拱梁,不由心惊肉跳;这些建筑也是人类手工所造,但是人在廊柱下面漫游,好像缩小得微不足道了。这座大寺空旷幽暗,使人生出一种深刻而神秘的敬畏之感。 ⑤现在这些伟人只是横七竖八地挤在泥土之中。他们在世之时,堂堂英国都不足以供他们的驰骋,如今在遵照经济的原则下,他们只分得那么小的一块土地,那么贫瘠而黑暗的一个角落。他们曾企图使自己的英名占有世世代代人的思想,获得人人的敬羡,如今他们的坟墓上,却千方百计地雕出种种装饰,只为了吸引游客偶然的一顾,免得在短短的几年之中,就把他们的名字忘怀。看了这些,想到人生的虚空,我又几乎忍不住要惨然一笑了。

(夏济安译)

12.第一段用语典雅、情景交融,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6分)

13.第三段写了西敏大寺周围色彩明丽的秋景,请分析其作用。(4分)

14.解释第四段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5.探究作者游览西敏大寺时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想。(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18分)

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竟是什么?答曰,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烦闷苦恼,彷徨不安。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它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都充满着生命的动——气韵生动。但因为自然是顺法则的,画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就是尺幅里的花鸟、虫鱼,也都像是沉落遗忘于宇宙悠渺的太空中,意境旷邈幽深。它表现着无限的寂静,也同时表示着是自然最深最后的结构。有如柏拉图的观念,纵然天地毁灭,此山此水的观念是毁灭不动的。

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动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儒家名之为“天”。万象皆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西洋油画先用颜色全部涂抹画底,然后在上面依据远近法幻现出目可睹手可捉摸的真景。它的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体的一域。中国画则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不知是人物在空间,还是空间因人物而显。人与空间,溶成一片,俱是无尽的气韵生动。我们觉得在这无边的世界里,只有这几个人,并不嫌其少。而这几个人在这空白的环境里,并不觉得没有世界。因为中国画底的空白在画的整个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

中国山水画是最客观的,超脱了小己主观地位的远近法以写大自然千里山川。或是登高远眺云山烟景、无垠的太空、浑茫的大气,整个的无边宇宙是这一片云山的背景。中国画家不是以一区域具体的自然景物为“模特儿”,对坐而描摹之,使画境与观者、作者相对立。中国画的山水往往是一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