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改写伤仲永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3:33:23 体裁作文
改写伤仲永体裁作文

篇一:改写《伤仲永》龚宇

改写<伤仲永>

在江西金溪县,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使全县的传的沸沸扬扬的,成了这里唯一的话题。

有一个小孩,名字叫做方仲永,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以耕田为业.仲永五岁了,从来没有见过写字的工具,更不用说会写字了。

有一天,仲永哭着向他的父亲要书写工具。他爹感到很诧异:我们家世代以耕田为业,为什么仲永要书写工具呢?他父亲虽然很疑惑,但是的仍去邻居家借来了书具。

五岁的仲永接过笔和纸,就在纸上写东西。旁边的父亲感到很纳闷,心想:这么小的小孩能写什么,估计只是在上面涂涂画画。就也没再管仲永了。

过了一会儿,仲永拿着纸就向父亲跑来,递给父亲。父亲因为不识字,就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便问仲永:“仲永,你写的这是什么东西啊?”仲永对他父亲说:“这是我写的一首诗。”可是父亲看不懂,突然想到邻居李秀才,他上过学,并且还考了个秀才。

李秀才看了之后,大声感叹到:“好诗,好诗,真是好诗啊!”当听到这诗竟然是一个五岁小孩写的诗时,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并问:“这真是仲永写的?”回答道:“当然了。”秀才又看到右下方有仲永的名字才相信。

这件事让他们全村的人都知道了,可是有许多人不相信。这一天,村里的张三想探个究竟是不是真的,便去仲永家,张三先指了个东西,让仲永作诗,没想到竟能做,并且非常的有文采和道理。旁边的人也

开始考仲永,仲永个个都对答如流,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全县的都知道这件事,并且感到很惊奇。

有的人看到仲永的父亲,就让他去做客。还有些人,拿钱去买仲永做的诗。他的父亲很享

改写伤仲永

受这种日子,就拉着仲永四处拜访,不让仲永学习。

过了很长时间,仲永已经12岁了,王安石想见见仲永。仲永就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让仲永作诗,可仲永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最后终于做了几句,可他的诗却枯燥无味,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又过了七年,仲永已经不会作诗,完全和常人一样。他又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对他说了其中的原因。这时的他才恍然大悟。仲永后悔不已的说:“可是现在已经晚了。”王安石说:“只要你想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仲永从那以后,又开始看书,他的知识在一点一点上升,最后他考了一个秀才。

篇二:伤仲永(课内、课外修改)

4 初一晚辅资料

文言文阅读部分

课内阅读:《伤仲永》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每空1分)

邑人( ) 环谒( ) 不能称( ) 日扳( ) 泯( )然 卒之为众人()

或以钱币qǐ之( )仲永( ) 得为众人而已耶()今夫不受之天( )

二.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40分,每空2分)

世隶耕(属于)未尝识书具(曾经) 即书诗四句(立即、马上)邑人奇之(同县的人) 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称前时之闻(相当)收族为意(聚,团结)卒之为众人(最终)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受之天也(承受) 泯然众人矣(消失)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引) 父异焉(对……感到惊异)稍稍宾客其父(渐渐)(以宾客之礼相待)父利其然也(以……为利)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贤于才人远矣(比)则其受于人者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伤仲永(哀伤,叹惜)

三、.翻译下列句子。(21分,每题3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翻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翻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强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3、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翻译:仲永长到五岁,还不曾认识笔、墨、纸、砚。

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翻译: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5、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翻译: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

的秀才观赏。

6、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翻译:(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7、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翻译: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四、用原文填空。(8分,每空1分)

①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泯然众人矣”。

(1)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父利其然”中“其”指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3)文中最能体现方仲永非凡天资的句子是“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父利其然也,其具体做法是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五.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21分)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1)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是十二三岁时的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答: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说,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答:为后文议论铺设了充分的基础。

(4).文章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答:表明其家庭绝无诗礼的熏陶,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作必要的铺垫,同时也是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5)结尾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点明主旨。

(6)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一个人的成功与成才,与天资有关系,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有关系。

(7)全文并没有作者的议论,那么作者哀伤和失望之情是怎么表达出来的?

答:童年的方仲永,天赋超人,能“指物作诗立就”作者听说了这些事,可当亲眼见到时却已“不能称前时之闻”,再次见面已“泯然众人矣”,对比之中作者的失望哀伤之情渗入其中。

课外迁移: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

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临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

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合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 书法 ②平生于书 写字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临摹 ④或答人简札 有时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赞扬了文征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二、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

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译文: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

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隐约可见,到现在还保存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张无垢谪横浦降职远调,贬官 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总是 ③就明而读光,光亮 ④如是者十四年 这样

2、翻译划线的句子。

双脚踏出的痕迹隐约可见,到现在还保存着。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A、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如是者十四年

B、其如土石何 其寝室有短窗

4.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

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

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王冕僧寺夜读,范仲淹少有大志,勤奋读书。

现代文阅读部分

一、洞茶 毕淑敏

①16岁时,我在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上当兵。司务长分发营养品,从一大块黑糊糊的粗糙物件上掰下一块给我,说,这是砖茶。

②拿东西时砖茶一不小心掉到雪地上,我没有捡,弯腰太费体力。一旁的老医生心疼地说:

关键时刻砖茶能救你命呢。我不以为意。老医生告诉我,它叫青砖茶,用茶树的老叶子压制而成,发酵后颜色黢黑,茶碱含量很高,茶碱可以兴奋呼吸系统,如果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喝

一杯砖茶,可缓解症状。它是高原之宝。

③没到过藏北高原的人,难以想象砖茶对于边防军的意义。高原上的水,不到70℃就开锅了,无法泡出茶中的有效成分。我们只有把茶饼掰碎,放在搪瓷缸里,灌上用雪化成的水,煨在炉火边久久地熬煮。渐渐地,一抹米白色的蒸汽袅袅升起,缸子中的水慢慢红了,又慢慢黑了……平原青翠植物的精魂,在这冰冷的高原,以另外一种形式复活了。

④慢慢喝茶上瘾,便很计较每月发放砖茶的数量。有一次领完营养品,我端详着分到手的砖茶,委屈地说:“司务长,有人抠走了我的茶,你看,还留下两道深痕。”司务长说:“哈!应该是三道痕。那不是被人抠走的,是厂子用机器压下的商标,这茶叫‘川’字牌。”我追问:“这茶是哪儿出的啊?”司务长说:“‘川’字牌,当然是四川的。”

⑤从此,我与 这砖茶朝夕相伴,它温暖了我的胃,安慰了我的心,清醒了我的脑,成为我无声的知己。

⑥11年后,我离开高原回到北京,寻遍北京的茶庄,却再也找不到我那有三道痕标记的朋友。失望之余,觉得它好像变成了我在高原缺氧时的一个幻影,与我悄然永诀。

⑦此后三十余年,我品过各种各样的天下名茶,用过林林总总的精美茶具,见过繁复古雅的饮茶仪礼,却总充满迷惘困惑。茶不能大口喝吗?茶不能放在铁皮缸子里煮吗?茶不能放盐巴吗?茶不能仰天长啸后一饮而尽吗?

⑧一次出差到了四川,我 满怀希望地买了一块砖茶,以为将要和老友重逢,喝下却全无当年的韵味。我绝望了——舌头老了,甘凛的砖 茶味道和那段难忘的岁月搅缠 在一起,永远留在了藏北高原重重的冰雪之下。

⑨今年,我在湖北赤壁终于见到了老朋友。赤壁有个老镇遍植茶树,因地名叫羊楼洞,所产砖茶被称为“洞茶”。那里有三条清澈的天然泉水,三水合一,即为一个“川”字,成了砖茶的商标。⑩有了上次的教训,我不敢贸然相认。洞茶沏好,我轻浅地抿了一口。

⑾晴天霹雳,地动山摇!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怦然怒放!

篇三:伤仲永完整新课改表格教案完整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