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写景作文嵖岈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0:29:03 体裁作文
写景作文嵖岈山体裁作文

篇一:嵖岈山

嵖岈山风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来到素有“中州盆景”之称的嵖岈山风景名胜区,我是你们本次嵖岈之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嵖岈山的主山门,也叫南山门,我们右边是采用嵖岈山花岗岩原石立起来的景区主碑,正面由中国书法协会主席张海题写的“嵖岈山风景区”几个大字,东面是原中国书法协会主席启功题的嵖岈山山名,西面是嵖岈山国家地质公园主碑,背面是天津港海加利有限公司的公司标志及董事长宋富锦先生题写的“嵖岈情、故乡恋”碑志,她不仅向大家介绍了河南嵖岈山旅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表达了董事长投资家乡建设家乡的心愿。

左侧的通道上是景区用从民间收集到的磨盘,摆了两幅象棋的和棋,它寓意着和谐社会、和谐发展,同时也祝大家合家幸福、和和美美。接着向前走,看到的是两座石拱桥和充满童趣的补丁桥,石拱桥均采用当地的石材建成,补丁桥采用民间石磙和磨盘铺就。石拱桥代表着中原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补丁桥代表着诗情画意的嵖岈山。我们踏上石拱桥,可以感受嵖岈山的厚重与沧桑,同时也可以嬉戏于补丁桥上,重温孩童时的乐趣。

过桥便是嵖岈山主山门广场,山门前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题写的“嵖岈山”名和乾隆皇帝游历嵖岈山时留下的墨宝“天下奇山”。

为了让您对嵖岈山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请随我到嵖岈山国家地质博物馆去了解一下,嵖岈山在地质上是怎样形成和演变而来的。

嵖岈山国家地质博物馆,占地1200平方米,分为地学科普展厅、地质多媒体展厅和《西游记》砖雕艺术馆三部分,整体上是一个不规则的环形,更有利于游客的参观和学习。展馆内采用:声、光、电、图文及实物标本等多种手段,全面详细的向游客介绍了嵖岈山的地质形成及演化过程。

而《西游记》砖雕艺术馆是由徽雕第六代传承人张存世携带30多位弟子,历时3年多创作而成。砖雕全长100米,共20版。作者采用黄河泥做坯,通过镂空雕、阴刻、线刻、等多种雕刻手法雕刻了3600多个妖魔鬼怪、1800个人物、100回、99个场景、81难、71个国度,全面系统的描述了《西游记》的每一个故事情节。此幅砖雕于1989年完工,同年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展出时轰动海内外,美国福特兄弟看完砖雕出价2000万美金购买未果。1990年在香港展出时日本福田家族同样出资2000万美金购买未果。作者张存世一生酷爱《西游记》,听说嵖岈山是唐僧讲经说法之地,又是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西游文化之源,后来又听说景区致力于西游文化开发,后经公司董事长宋富锦先生多次沟通,张老师以半赠与的形式以近1000万元人民币,使《西游记》砖雕国宝落户嵖岈山。

现在请大家看湖对面的这座独立山峰,拔地

而起,高约百丈,雄伟挺拔。它的名字叫“蜜腊

峰”,相传过去这里满山遍野都是野花,花儿招

来了很多野蜂在此采花酿蜜。酿的蜜多,又因山

势陡峭,无人可收取,都凝固在山上的石缝里,

每到夏季,经太阳光的强烈照射,蜂蜜被晒化后

都流了出来,整个山的外表就好像涂了一层厚厚

的蜜腊,所以人们把这座山取名为“蜜腊山”据

说山下的湖中“秀蜜湖”里面的湖水由于过去受

蜜腊山常年冲刷下来的峰蜜的影响,湖水到现在还是甜的,又因此湖非常秀丽,故得名秀蜜湖。

前面便是黑风洞,黑风洞原名万人洞,由于万人洞是天然形成的地下岩洞,所以里面洞套洞、洞连洞,曲折迂回。在抗日战争中因容纳万人使村民免遭战火,故得名万人洞,后拍摄西游记续集,曾在此处取景,拍摄了第四回悟空大战黑熊精,故改名为黑风洞。

前面这座古朴典雅、绿树掩映的建筑就是包公庙了。包公出生在安徽合肥,多年供职于河南开封府,之所以在嵖岈建包公庙,是因为当时包公在汝宁府微服私访时曾经救了一位民女,村民感激包公,在此山中修建三件草屋以作纪念,后在清代发展到几十间瓦房,香火旺盛。在1997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嵖岈山风景区将此修建成“包公祠”。

我们现在进入的槐花谷以刺槐为主,多生长在岩缝中,面积1000多平方米,海拔280米,平均树龄70年,共约300多棵。由于槐花谷光照时间短,水分养分吸收慢,为了储存养分,其树干和暴露地面的根部长满树瘤,形成嵖岈山别具一格的植物景观。槐花盛开时,满山香飘四溢,清风吹过,一阵阵甜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下面我们仔细欣赏一下嵖岈山的象形石。大家往南看,在蜜蜡山中间那座山头左侧有一青蛙石,即将爬上山顶,取名“青蛙望天”,青蛙紧贴的那块独立石头叫无头乌龟石;从蜜蜡山往这边来,依次是蠢蠢欲动的蜗牛石、虎踞龙盘的蟒蛇石......被称之为“动物王国”。

我们不妨停下来抬头向左上方看一下,

在这个陡峭的石壁上横悬着一棵大树。这是一

棵“野榔榆”。据省林业局专家鉴定,它在那

里已经生长了600多年。它每年春季发芽,秋

季落叶,到冬季它又会枯死掉一部分树枝,来

维持生命力强的枝了陆军冬。它为什么能够在

这种环境下生存呢?专家们指出,这种树的根

部可以分泌出一种液体,这种液体可以溶解岩

石中的微量元素,它就全靠吸收这很少的微量

元素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只有生命力,没有生

长力,所以尽管自己已经有了600多年的树龄,它的树

写景作文嵖岈山

体也只有那么大。

大家退后几步向左上方看这一组象形石,叫战争与和平。他是由寓意战争的将军帽和寓意和平的和平鸽象形石共同组成。嵖岈山奇特的地质以及遗迹景观经过亿万年的风化剥蚀,在此见证着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战争与和平”,其寓意深远发人深思。

五龙宫是嵖岈山重要的庙宇遗迹之一。始建于唐朝,毁于1945年的日军炮火,现在大家看到的是89年景区开发后,在原址上按照原貌修复的,因其内供五位龙王,而得名五龙宫。这个地方东西均有暗河流动,河水经聚于宫前的水潭星星井,整体是双龙戏珠之地,古人云“前有川,后有山。”此乃风水宝地也,

前面这棵参天大树叫千孔柏,它有1100多年的树龄。这棵树的奇特之处是树身周围有成千上万个小孔,因此叫作千孔柏。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多的孔,众多专家说法不一,有说是虫害所致,有的说与当地气候有关,具体原因还有待考证。

朋友们我们现在看到的便是飞来石,取之天外飞来石之意。据说它是从天空飞来的一块仙石。传说每年三月三王母娘娘都要召开一次蟠桃大会,孙悟空跑到蟠桃园把蟠桃都吃光了。当王母娘娘宣布上蟠桃的时候,一个仙女只好把拣来的一盘蟠桃核战战兢兢地送给她,王母娘娘怒发冲冠,抓起一把仙桃向悟空砸去。悟空何等聪明,眼明手快,翻了个筋斗,跳出天宫。桃核飘散着落向地面,其中一颗正好落在嵖岈山上,由于王母娘娘恼怒之极,用力过大,造成嵖岈山山崩地裂,落在第一块巨石上砸开个一线天,只有30多厘米宽,人们从里面抬头看天只能看到一条线,桃核又弹到这块巨石上,把此石一劈为二。形成的飞来石模样。故名“飞来石”。

大家看这对母子石,是花岗岩在节理控制下进行球状风化,后因风化裂隙越来越宽,直至周围岩块失稳而崩塌,剩下直立孤石继续接受风化侵蚀。致使岩块一侧悬空而失稳,沿垂向节理下滑而成小石猴,较稳定的岩块为大石猴,两者组合起来,似母子相依状,故称母子石。

大家眼前的这尊石猴是世界迄今发现的最大、

最逼真的石猴,由于石猴头部及身子部分沿垂向南

北向的节理裂隙分割,使得在北蓬莱三洞地点观看

猴石似一对年轻的男女情人拥抱在一起,在蜜蜡湖

地带观看似大猴背小猴的形象,可以说是一石三景。

大家注意看,我们面前这座雕像就是嵖岈大仙,

是传说中嵖岈山的造山之神。相传艮古以前,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平原,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有一年这里陡降暴雨,洪水泛滥,黎民百姓危在旦夕,嵖岈大仙道行太浅,终不能把洪水击退。情急之下,他跑到求救于玉帝,但当时玉帝与王母在花园玩赏,寻不到踪迹,情急之下便跑到王母娘娘后花园,把一座假山的石头一块一块地扔下来,洪水退却了,百姓得救了,而他扔下的石头,就堆积成了的嵖岈山。玉皇大帝为了褒奖他的这种爱民之举,就托梦给人间当朝皇帝把座山命名为嵖岈山。《新华字典》中“嵖岈”即河南遂平县嵖岈山,除此之外无任何意义。这样的命名在全国独一无二。

朋友们,我们现在乘车来到的便是天磨湖了,南边的吴王湖坝建成于2002年,为钢筋水泥构造,全长200米,有桥墩16座,桥上主柱130根,上卧130个形态多姿的石猴塑像,我们有叫它猴桥。

嵖岈山景区的开发很注重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天磨湖景区就保持了当地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河南省婚纱摄影基地,每逢下午都有几十上百对新人相聚天磨湖畔,留下他们最美好的记忆。

说起天磨湖的迷人景色,这里还有一个久远的历史故事。春秋时候吴楚争霸,嵖岈山当时是楚国的地盘,吴王夫差带领大军直奔楚国,与楚国在嵖岈山一带展开大战,吴军奋勇厮杀欲求速战速决,楚军一方面拼死抵抗,一方面增兵救援,双方相持不下,处于对峙状态。这时吴王的弟弟夫概在吴国自立为王,吴王夫差不得已停战回国。夫概兵败后投靠楚昭王。楚王感念夫概有功,就封他在楚秦交界的房地为吴王,即为吴房国(现嵖岈山周围)夫概选嵖岈山下的一个店房村为国都,又称吴房。夫概弥留之际,说自己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葬在天磨峰下,他的子女们了却了他的心愿。大家看坝顶东南端左下方那个高土堆,就是历经沧桑的吴王墓。大家看吴王墓上方有一块仰卧的石人,那就是吴王夫概的化身了。化石共分三部分,下部是躯干,中间是头,上部是王帽,身穿铠甲,头顶皇冠,当年帝王的形象一目了然。

前面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天磨湖了,天磨湖是因为对面的天磨峰而得名,大家看到对面那个磨盘形状的大石头了吗?那个就是传说中王母娘娘磨面用的天磨,王母娘娘大概吃厌了天庭的美味佳肴,也想换换口味,偶尔吃一次我们凡间的家常便饭吧?如果大家站得稍远一些的话,还可以稳稳看到磨湖上堆了一堆麦子,在天磨的左下方还有一个敞开的面缸,口儿小肚大,岗盖儿就斜靠在旁边儿。再往左呢大家可以看到一头老牛拉着一辆麦车,麦秸堆的高高,细心的朋友也许发现了,这头牛断了一支角,它可不是一般的牛,而是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打掉一支牛角的青牛怪,在《智擒青牛怪》一集中孙悟空与青牛怪从天打到地下,又从地上打到水里,打的难解难分,最后还是孙悟空占了上风,青牛怪被打掉一支角,成了

独角兽,后来,王母娘娘赶来解围,为了惩罚青牛怪,就让它做苦力,每天拉车磨面,然后把磨出来的面送到天庭去,青牛怪从此在也不能耍威风了,由此看来作恶之人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这辆牛车后边还躺着一个天将,大伙儿可别以为他在那儿休息养神,他是被钉在那儿的,想动都动不了,这个天将是王母娘娘派来监督青牛怪工作的,不料他来之后一下子被这里的湖光山色迷住了,开始玩忽职守,每天只顾游山玩水,乐不思天庭,玩累了就躺在山坡上睡着了,这时候有两只乌龟趁机从湖里爬出来偷面吃,正好被王母娘娘下来视察工作事看到这一幕,盛怒之下,王母娘娘飞起银簪将他们三个钉在那里,您看这左右两只大龟正吃力向上爬的样子,右边这只龟壳还被敲掉一块儿,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好了传说归传说,归根结底咱们还是要站在科学的角度,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山。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内部黄岗岩的侵入,在岩浆上升过程中形成横、纵、层三组原生节理,后期的地壳运动产生的节理多沿原生的横、纵节理发育,把岩块的棱角逐渐圆化,在风化过程中,原有的裂缝越风化越宽,导致岩体失稳而坍塌、崩落、堆积,剩下较稳定的岩块接受风化剥落,从而形成今天奇特的山体景观。除此之外,湖底还有天然的泉眼向上涌,湖水长年也不会干涸。嵖岈山形成的确切年代是距今1.23亿年到1.39亿年前的,相对于人类的形成要早的多。

现在大家所处的位置就是第一观景台了,站在这里呢,咱们可以看到一只相思鸟的象形石。其实这个相思鸟就是喜鹊的化身,据说每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全靠喜鹊牵线搭桥,每逢七月七这天,凡间的喜雀都要飞到天上搭桥去,有一只喜鹊在途经嵖岈山的时候,由于迷恋这里的山水,在这里逗留的时间太长了,错过了搭桥的时间,再也飞不上去了,只能抬头仰望着它的同伴,天上一日,人间十年,这只喜鹊渐渐地化鸟为石了,它那美丽的长尾巴也因为岁月的流逝被风化掉了,成了现在的样子,大自然不仅给了嵖岈山刚劲的山骨,更赋予了它飘逸的灵气。

现在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对面那一棵杏树,就是在《泪洒隐雾山》中唐僧的衣冠冢所在地,拍摄地点就在那个位置。在这一集中唐僧被豹子精掳去了,拍摄地点就在那个位置,在这一集中唐僧被豹子精掳去了,为了骗过孙悟空三人,它将一块石头变作唐僧头踢了出去,三个徒儿误以为师傅死了,悲痛欲绝,泪洒隐雾山,并把唐僧的衣冠埋葬在这个地方。那头豹子精咱们到前面就可以看到,大家千万别害怕,它现在已经变成一块石头了。

现在大家顺着山势向右看,有一个独立的、圆圆的石头立在山坡上,下面只有一点点与山体相连,这就是嵖岈山有名的风动石了。据当地老百姓讲,每当刮六、七级风的时候,可以看到这块儿石头有轻微的晃动,像被风吹动的样子,因此得名风动石。在风动石的右边,有一巨石,约十余丈远望若一高僧端座云端,双手合十,正闭目打坐,相传这是唐玄奘在嵖岈山讲经的地方。唐玄奘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途径嵖岈山,曾经在嵖岈山七十二所寺院讲经,并且收了两名徒弟道全、道一,后来唐僧走后,当地老百姓发现在唐僧送经处有一块巨石,就是我们眼前这块儿,仿佛唐僧坐在云端讲经说法。

在我们右侧的山坡上还有一只骆驼的象形石,大家都知道骆驼启航时的姿势吧----头高高仰起,长啸一声,前腿慢慢伸直,紧接着后腿跟着站立起来,这块石头就抓着了骆驼启航时精彩的一瞬,非常形象。

巨龙回首应该算是我们嵖岈山上体积最为庞大的一块象形石了,是国内罕见的奇特象形山石,是世界经典性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和地质遗迹。巨龙回首高160米,长250米,占地4万平方米,海拔320米,呈南北走向,龙身从天磨湖中跃出,呈显“S”形盘旋而回,龙头遥望北方。

对面山坡上的那个石头长的优为奇特,一条条向上竖着仿佛有成千上万条蛇以很快的速度向山顶爬,这个山坡就叫万蛇坡。

现在大家换一个角度,向后转,对面有一只大龟,背上还驼着一堆东西。大家回想一下《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取经归来之后在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中的最后一难,过通天河的时候一个老朋友---一大海龟要驼他们过河,谁知唐僧忘了他曾许下的诺言,被老龟一气之下扔进河里。大家看前面这只大龟背上驼的象不象一摞经书,这只大龟在我们嵖岈山待的时间久了,身上也沾染了一些灵气,我们称之为灵龟驼经石。 女士们,先生们,我的讲解到此告一段落,非常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配合和支持。一路旅程,难免有服务不周之处,敬请各位谅解。预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嵖岈山风景区随时欢迎您的再次光临!

篇二:嵖岈山

嵖岈山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你们一路上辛苦了。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员**。首先我代表我所在的阳光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坐在我身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 — 李师傅,李师傅已有20年的驾龄,在他的驾驶生涯里从未发生过任何交通意外,有李师傅的保驾护航,大家尽可放下心来仔细观赏沿途的风土人情,我和李师傅很乐意随时为大家提供热心的服务。今天我们观赏的景区是嵖岈山。希望大家玩的随意,游的开心,让我们共同留下一段圆满而美好的回忆。好的,我们旅游大巴即将驶离郑州火车站前往目的地了。首先呢,我先介绍一下郑州市的概况

我们的目的地是享有中州盆景之美的嵖岈山风景区。从郑州到驻马店全程226公里。如果不堵车,行走京珠高速公路到达景区大约需要三个半小时。我们的旅游车现在行驶在郑州市区,那么我简单的把郑州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原腹地,九州之中,北临黄河,西靠嵩山,东南部为广阔的黄淮平原,地理位置极为优越,自古以来都是全国重要的交通要塞,目前坐拥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有着“中国铁路心脏”和“中国交通十字路口”等美誉。郑州还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商业城市,由于平汉和陇海铁路在此交汇,所以郑州的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早在上世纪90年代起,以郑州亚细亚为代表的各路商家便在这里逐鹿中原,演绎了一场震惊全国的商战。

郑州商业发达素有“商城”之称。同时它也是一座历史文化久远的古

都,郑州是中国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素称五朝古都,曾有夏 商 管 郑 韩在此建都,辖区内出土过大量的裴李岗文化,大河村文化及仰

韶文化等。作为华夏文明初祖的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就位于郑州市境内

的新郑。悠久的历史给郑州留下了丰富文化积淀,全市拥有各类文物

古迹1400多处,拥有著名历史文化景区东汉三阙,中岳庙和嵩阳书

院等,就连威震世界的少林功夫也是由这里走向世界的!既然来到郑

州,就不得不说说我们的新郑大枣了,新郑大枣是郑州的地方特产,它皮薄,肉厚,核小,味甜,素有“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

蜜”之称。新郑种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先民们从那时起就已经开始尝试改进种植技术,直到现在人们依然没

有停止过。新郑大枣营养价值极高,富有人体必须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 c等物质,属于天然高营养果实,本地人都流传这样一句话

“一日吃三枣,红颜不显老”。除此之外,新郑大枣还有很高的药用

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

血生津。对于治疗身体虚弱,消化不良,气血亏虚者尤为突出。就连

邓小平同志出访日本时,都将新郑大枣作为礼品馈赠给日本天皇。目

前,新郑大枣已畅销全国十四个省区,成为了郑州又一大特色名片! 朋友们,我们的旅游车已经行驶到了嵖岈山风景区所在地驻马店境

内。下车之前我把风景区概况为大家做个介绍。嵖岈山,位于河南省

遂平县城西25公里处。系伏牛山东缘余脉,又名嵖峨山,玲珑山,

因奇峰异石,犬牙交错而得名,享有"中州盆景"之美誉。目前的嵖岈

山是国家四A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面积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嵖岈山,山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代,吴楚在此争雄,吴王死后葬于天磨峰下,历尽沧桑,"吴王墓"仍在;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舅父高迎祥进驻嵖岈山作大本营,现存"点将台"和高"为证。好了朋友们,我们已经到达了景区的停车场,现在请大家记一下我的手机号:1234567,咱的车牌号是豫A1234。在进入景区之后呢,我希望大家紧跟队伍,注意安全,另外呢不要大声喧哗、也不要吸烟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现在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

嵖岈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遂平县境内,1982年开始开发,是河南省第一批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52天方夜谭公里,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整个景区的精华部分,面前这座山占地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海拔512米,无论从高度和范围来讲,景区都很小,但是它的特点是小巧玲珑,秀在其中,被誉为 “中原盆景”。

整个景区又分作蜜腊山、南山、北山、六峰山4部分。景点的精华主要集中在南山部分,也是我们今天要游览的部分。等一会儿我们将在山的左侧进入景区,到前方不远处左转弯,在山谷里面钻洞过峡,攀崖,盘旋而上,到达山顶从左侧回到山门,整个游程约7公里,需要3-4个小时。

好了,我们大家注意朝前看,我们首先看到山顶最高的那块石头,那是“猴子望月”的景观;从猴石沿山坡向左斜下来,中间突出的那块

石头,是“睡唐僧”;从“猴石”沿45度角向右斜下来,在山脚又是“醉八戒”景观,在这几处景观中,尤其是“醉八戒”我们不妨仔细观察,他那肥头大耳,张嘴垂舌,还挺着大肚子,醉倒山坡上那憨态可掬的情景,真是惟妙惟肖。

上完这段石板铺就的山坡路,我们就到了“好汉坡”。

我们先抬头向上看蜜腊山的峭壁。大家知道,我国最有名的险山当数华山了,不过华山的山峰再高再陡,山头上都有很多的断层,都可以利用断层攀到顶端去。但是嵖岈山的山就不一样了,像眼前这面石壁,山体成90度直角,不但陡峻,而且整个山头由一块石头构成,中间没有断层。这样的山恐怕国际攀登冠军来了也难以攀登。再看下面这个小山坡,为什么会有“好汉坡”三个字呢?1990年奏,一位台胞游嵖岈山,也是像我们一样,上完这段坡路感到累了,就坐在附近这块石头上休息,无意中回头看到蜜腊山这面石壁的壮观情况,他大发感慨说:“哎呀,不要说前面这个大坡了,就是近处这个小坡谁能爬上去,谁就是好汉!我赏给他8000台币!”山下一位下在割草的山民听到后,鞋子一脱,光着两只脚,一会儿工夫就从坡底爬到了顶端。这位台胞一看,把身上带的8000台币送给了这个山民,后来他又让人找来笔墨,写下了“好汉坡”三个字,请当地石匠把这三个字给刻了上去,大家注意看在这三个字的左下方还刻有他的名字---刘修德,名字上面是他的登山时间---1990年春。不知道我们团友中是否也有人能爬上去,当一次好汉?嵖岈山和别的山相比有他的独特之处,就是

山的上部层峦叠嶂,到处都有是奇峰怪石;而山的下部则千孔百窍,棚洞无数,万人洞就是嵖岈山九大名洞的代表。由于万人洞是天然形成的地下岩洞。所以里面洞套洞、洞连洞,曲折迂回。狭窄的地方仅能容一人穿行,甚至爬行,但宽大的地方却也有几间房子那么大,这些空间合起来能容纳上万人,所以取名“万人洞”。

好了,现在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拍照留念,十分钟之后我们还在这集合继续参观下一个景点。

篇三:描写景物的技巧

描写景物的技巧 (一)

写景,不同于写人记事,因为它没有明显的情节,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我想通过分析小学生作文《嵖岈山“三绝”》,介绍写景的常用方法之一:特色组合法。

“特色组合法”,就是把整体景物分成几个独立的、各具特色的小类别,然后一个个写出各自的特点,组合成一篇文章,从而展示出整个景物的特色。这种方法的要求是:每一类特色必须突出,并且互不包容。请看《嵖岈山“三绝”》一文:

嵖岈 “三绝”山

你去过遂平县境内的4A级国家地质公园嵖岈山吗?你知道嵖岈山景色的“三绝”吗?

嵖岈山的"三绝"是:山青,水秀,石怪。这“三绝”让人称奇,让人赞叹。 你从山下往上看,野草铺满山坡,石上爬满青苔,大树撑着绿伞,一座山都是绿油油的。春天点缀着五色的花朵,连风都是香甜的,弥漫着凉爽的气息,使人忘记了酷暑;秋天绿中飘扬着红叶,好像无数面小旗;冬天才美呢,那雪中闪现的绿,就像写满山坡的歌颂春天的诗。嵖岈山的绿啊,醉人!

你从山上往下,北面是天磨湖,西面是琵琶湖,一座玲珑山像海中的半岛,漂浮在水面上。走在天磨湖畔的曲桥上,你会觉得空气清新,心旷神怡。那静静的湖水中倒映着嵖岈山的整幅画卷,水中鱼虾就像游泳在山中。再到琵琶湖去一趟,最好坐上小船,在山风的伴奏下,听一听这把琵琶弹奏的乐曲,这大自然的旋律应该是非常和谐温馨的。嵖岈山的水啊,迷人!

你在山上走一走,就会发现,这里的石头很奇特。有的像老鼠下山,有的像青蛙望天,有的像群猴玩耍,有的像八戒睡眠……我不知道剑鱼石化成石之前为什么留在了山中,也不知道飞来石是什么时候从天上飞来,更不知道石猴院的猴子怎么会一下子变成了石头……嵖岈山的石啊,惊人!

这就是嵖岈山的“三绝”,我为故乡的山而自豪。

这篇作文选了嵖岈山的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山青、水秀、石怪。 写山青时,作者把立足点放在山下,既写眼前景色,又加进去了四季的联想,。在行文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等,这样,内容就显得厚实,并且让人感受到了“绿”的美丽。

写水秀时,作者变换了立足点,从高处往下鸟瞰,着笔于写天磨湖的清澈和琵琶湖的幽静,给人以如临其境的感觉。

写石怪时,作者采取了移动的方式,暗示我们,这些怪石分布在山的各处,需要走一走才能看到。这一段,作者重点用排比来渲染怪石的“多”。

全篇文字不多,大致把嵖岈山的特色介绍出来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章3、4、5自然段的结尾句:嵖岈山的绿啊,醉人、嵖岈山的水啊,迷人、嵖岈山的石啊,惊人,构成了排比反复,使全文贯穿一体,首尾呼应,眉清目秀,与整篇文章搭配,相得益彰。

这是一篇用“特色组合法”展示嵖岈山特色的作文,但是,在行文中,也巧妙地使用了“定点观察法”和“移步换景法”,这是下文中要说的。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