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改写远和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9:35:11 体裁作文
改写远和近体裁作文

篇一:《远和近》预习学案

《远和近》预习学案

设计 孟凡治 审核 孟庆珍

【预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落实基础知识;

2、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风格特点;

3、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重点难点】

目标3

一、作者简介:

托马斯·沃尔夫(1900~1938)美国小说家。沃尔夫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山区小城阿什维尔。父亲是雕凿墓碑的石匠,母亲当过书籍推销员和教员。在父母所生的八个孩子中,存活下来六个,他是最小的一个。他在大学期间即开始创作,写过几个独幕剧。他的小说被认为有很强的自传性质,他的家庭和他个人都成为他的小说人物的原型,因此有人说他的作品是他小说化的编年史。

沃尔夫的作品感情奔放,文字流畅,气势磅礴;作者的主观感受强烈,以暗示和象征的手法有力地感染读者,甚至通过描述成功地传达给读者各种东西的声、色、气味、形状和触感。评论界有人认为,他试图把乔伊斯的意识流和惠特曼的豪迈、奔放的风格糅合在一起,而且能够这样做的,目前仅此一人。

他短暂的一生中留下四部长篇小说:《天使,望家乡》、《时间和河流》、《珠网和岩石》、《何不能再回家》;还有数十篇中、短篇小说。他仅以这些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获得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刘易斯、福克纳和海明威差不多同等的地位。

二、基础知识

1、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气氛 悄然 倾轧轧钢茬地 褶皱 刹那 刹车咫尺

3、注意下列字形:

百ya( )窗惊huáng()失措记忆yóu()新a()梦

憔cuì( ) 松chí( ) zhǐ尺( ) 梦mai( )以求 ào( )丧

三、自读文章,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故事情节(100字左右)。

2、你认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3、你最喜欢文章中的那个段落?说出你的理由。

四、我的疑难。(找出自己的疑难之处,写在下面)

四、资料链接

1、顾城的《远和近》

你, 一会儿看云,一会儿看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2、《诗经·蒹葭》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课堂学习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本,落实基础知识。

2、把握文章揭示的哲理,深入理解作品表现出的美学思想及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层次思考。

3、深入理解“远”与“近的现实意义。

【重点与难点】

目标2、3

一、检查预习。

1、基础知识检查。(见幻灯片)

2、试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概述本故事(100字左右)。

二、文本探讨

1、本文的火车司机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远”和“近”?试从文中找出依据。

3、“ 远”与 “近”表现了什么哲理?

三、合作探究。

结合文本内容,试举出现实生活中的关于“远”与“近”的例子,并谈一下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试按照中国传统小说的写法来改写小说的结尾,并与作者的结尾比较,哪个更好。

篇二:大三现当代考试资料整理

现当代文学

填空:5分

单选、多选:30分

名词解释:共15分 (3个 5分)

简答: 共24分(4个 6分)

论述: 15分+16分 (2个)

第四次文代会:1979年10月,全国四次文代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文代会上,与会者表达了对“文艺民主“的想象与要求。文艺的领导与控制第一系列问题成为会议讨论的主题。邓小平在代表中共中央的《祝词》中宣布不再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促使文学艺术健康发展。

创作思潮的变化:从神的膜拜到人的讴歌——人道主义;从大写的人到小写的人——存在主义;从美得人到丑的人——现代主义。

一、诗歌:

(一)朦胧诗(起源、代表人物、作品、观点、艺术特点等)

1.朦胧诗 名词解释、简答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诗歌史上出现的“朦胧诗”,成为一场新的文化精神变革的先声,但“朦胧诗”的出现并非横空出世。

六七十年代食指及“白洋淀诗派”的出现,为朦胧诗的出现积聚了力量,1978年底,同人文学刊物《今天》在北京创刊。后来被称为“朦胧诗”派的一些主要诗人的成名作、代表作都曾在这份并非单纯的诗歌刊物上登载过,如北岛、杨炼、多多、舒婷、顾城、芒克、江河、梁小斌、食指等。

1980年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在《诗刊》发表,引起广泛争论,“朦胧诗“一词逐渐流传开来。

2.“三崛起”名词解释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这三篇带有“崛起”字眼的文章,后来常被合称为“三个崛起”。这三篇文章在1983年至1984年间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中,被看作是有代表性的错误理论而受到严厉警告。最后,这场历时五年的讨论以徐敬亚1984年3月5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检讨文章《时刻牢记社会主义的文艺方向——关于“崛起的诗群”的自我批评》而告终。但“朦胧诗”的影响已迅速扩大,并确立了它在中国当代诗歌转折期的地位,新时期诗坛由此出现了新诗史上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

3.诗人代表作品、艺术特色: 简答、名词解释

(1)北岛 (诗歌特点)

A得到诗歌的突出特征,首先是他常常从自己恶劣的生存境遇和思想困境出发,借助自己的深刻体验和直觉思维,以批判意识和忧患意识为抒情内核的冷色调,代替以往诗歌的乐观热烈和慷慨激昂,突出表达了一个孤独的觉醒者对苟且生活、混乱、迷惘年代的怀疑和坚决的拒绝。《回答》在悖论式的意象情境中,展现出北岛面对世俗社会坚决而不妥协的意志。

B其次是对正义的坚守,对苦难的承受,不接受怜悯布施,对自我理想人格的悲壮歌颂。《宣告》诗人借烈士口吻自述,实际表达的是自己的心声,建立一个“正义和人性的世界”。

C另外,北岛还写了一些与时代氛围完全相抵的爱情诗,表现了坚定的人道主义价值信念,如《无题》、》爱情故事》、《黄昏.丁家滩》。

D从艺术上看,知性思想和略现阴冷的形象相结合,形成了北岛独有的坚硬质地和冷峻风格。北岛受西方超现实主义和直觉主义美学影响,多运用象征、暗示、夸张、蒙太奇等手法,并与清醒的思辨意识相结合,有了更多的现代主义特征。(转 载 于:wWW.zw2.Cn 爱作文网)这是北岛前期和中期诗歌显著的艺术特征,如《古寺》、《雨夜》等。

E北岛这个时期诗作艺术上的第二大特征就是,十分自觉地使用密集状态的意象符号,而且这些意象也大多带有某种程度的象征性,因此他被称为“象征诗人”。海岸、沙滩、帆船、乌鸦、乌云、夜、栅栏、墙都是其诗歌经典意象。

(2)舒婷(诗歌特点)

A舒婷的诗“忧伤而不绝望,沉郁而不悲观”,“是软弱的,又是坚强的”,“忍受着失望,又怀着胜利的信念”。在舒婷看来,诗歌应表现比现实本身更高的境界,甚至承担一种提升、激励的理想化使命,推动生命、世界的完善和进步。《这也是一切》一诗就典型地体现了舒婷的个人气质和风格,即面对相当严峻的现实,她也坚信播种必有收获,付出必有回报,带有一定理性主义者的特点。

B其次,对“人”的关切和对“爱”的呼唤,并以此来对现实和历史进行反思,也是舒婷作品的重要内容。《风暴过去之后》表面揭示一起“官僚主义者”草菅人命所造成的沉船悲剧,实际思考关于“人”的价值问题。

C诗中还充分展示了女性曲折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其中既充满了温柔宁静,又充满了骚动和不安;既有委婉和忧伤,又贯注着欢乐和坚韧。这主要表现在一些爱情诗中,她的爱情诗分为3个层次,一是纯然抒写甜蜜而缠绵的“爱的忧伤”,如《四月的忧伤》;二是借“爱”和“友谊”,反映社会生活和同时代人的理性思索,如《岛的梦》、《路遇》。三是作为独立个体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如《致橡树》。

D就艺术气质而言,舒婷的诗歌明显地标志着当代中国诗歌由浪漫主义时代向现代主义时代的过渡,一方面,舒婷是一个注重内心感情的诗人,情感纯正庄严,追求理想的诗化境界,另一方面,她是一个用现代主义手法尤其是象征主义手法进行诗歌创作的诗人。

E由于诗人极力避免情感的直接坦露,而用感觉、意象、暗示来传达隐秘的情感活动,使得诗歌具有了某种感觉主义色彩。另外,通过,感觉的转化、结构的多变和跳跃,也使得诗歌产生了扑朔迷离的色彩和意义的扩张。《路遇》中三个跳跃很大的段落,分别暗示了三个情绪与感觉阶段。

(3)顾城(次重要)

1987年为界,顾城的创作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A,前期事情创作的黄金时期,顾城的诗大致可分为3类:

一类是对少年时代的追怀和对美好生命的咏唱,顾城是一个“童年质情节”极强的人,曾被称为“童话诗人”。面对纷扰的外在世界,顾城用孩子的纯真眼光观察和探索外部

世界,“阳光,沙滩,松树,海浪,昆虫”是他始终永远不变的主角。如1981《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1984《化石》是他童年经验的再现。,

第二类是观照历史、人生,委婉地表达他对时代的反思。顾城的诗在梦幻和童稚的背后,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是淡淡的,但又像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且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在《一代人》中,他写到黑暗要扼杀一个人明亮的眼睛,但黑暗却同时创造了“黑色的眼睛”,使一代人觉醒,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远和近》表现出一种典型的存在主义情绪:他人是我的地狱,人与人不可沟通。

第三类是构成作品中最具探索倾向,也最受指责、争议最多的作品,如《感觉》、《弧线》等。这些作品强调直觉感受、瞬间印象,用一些并无确定意义的意象来表达这种感受和印象,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

B,纵观顾城后期诗作,由于与世隔绝而过于成于内心主观世界,大多诗作都是对超现实的自我潜意识、梦境、直觉的描摹,语言虽简洁朴素,而意象呈现的跳跃式或突然折断往往让人感到曲折隐晦、扑朔迷离。如《墓床》、《电传》、《我把刀给你们》等。

(4)海子(次重要)

海子的诗作,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抒情短诗和“史诗”、“大诗”。

A他的诗简洁、流畅,以大地、麦子、庄、,月光等自然意象,构筑起他通往神性的途径,十,从而跨越了历史和现实、中西和古今,呈现出一片高远、深邃、独特的神性天空,海子以一种原始的经验状态,去接近那些反逻辑、未经伪装和加工的某种先验的“存在的真理”。

B海子的语词具有一种神性色彩,按照卡西尔的观点,语词在神性的语境中会闪现出一种超乎其原有意义的“魔力”,并使言说者得以汲取“神的存在和意志的力量”,海子的诗正是以此契入神性语境,而拥有了神启意味。在海子的诗中,像“王”、“祭司”、“太阳”、“女神”、“大地”等都是出现频率极高的语词。

C海子后期的诗歌,以“太阳”为中心集结了许多渺远的燃烧意象。这一方面的成果多是长诗,以及诗剧、诗体小说。诗人对有限生命选择了燃烧的方式生命不计后果地在精神的白热时空吹息放射,“我处于狂乱与风暴的中心,不希求任何安慰和岛屿,我旋转犹如疯狂的日”。

D诗歌的理想主义者、悲观主义者。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知识分子存在社会急剧变革和中西方文化激烈冲撞中无所依傍的精神焦虑。最终,面对神性世界的毁灭和人类世界的无望救赎,海子选择了以自身献祭的方式结束了他的诗歌实践。

代表作有长诗《土地》、《弥赛亚》、《遗址》,诗剧《太阳》和一部幻想仪式剧《弑》以及200首抒情短诗,还有大量未及展开的断章、札记。

(二)“第三代诗”

4.“第三代诗”(起源、发展过程、艺术特征)(两报 起源标志 1986年)

A所谓第三代诗人,是相对于1949-1976年期间的第一代诗人以及朦胧诗人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所界定的概念,泛指朦胧诗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这段时间出现的一批诗人。第三代诗歌可以被看作中国当代诗歌的分水岭,第三诗人是作为朦胧诗反叛者的角色登上诗坛

的,将“第三代”用于新诗断代划分的,是成都的一些青年人。1986年安徽的《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举办的“中国诗歌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一时间竟推出了60余家诗派,100多位诗人,轰动一时,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这可以看作是第三代诗人的集体亮相。

B第三代诗的特征,

第一,呈现出反理性、反崇高、反意象倾向。第三代诗人的艺术追求多种多样,很难简单地概括其思想艺术特征。但从诗人自我意识上说,每个人都想独立地选择、确立其与众不同的位置,主张以“我”为楔子进入世界,剥落包括人、历史、社会等在内的一切事物的诗意和神圣感,同时呈现出现代环境中分裂、支离破碎的自我。

第二,重视流派与理论建设,有的人常在写诗的同时就大力阐述其主张、理论,或者在没有认真写诗之前就先发表宣言,规定写诗的方向、路线、方法,从而呈现为宣言、主张、概念充斥的局面。这种局面固然表现了部分青年作者对诗艺追求的自觉,但也透露出他们对自己的创作缺乏信心,想借助宣言让人们理解他们的“独创性”。

第三,在创作上高度的语言意识。他们用日常的、口语化的语言代替人工“陌生化”的知性语言,看重语言自身的繁殖力量,这些都促进诗歌的写作更深地发现了语言与现实、语言与主体的亲和与分裂的辩证,从而拓展了当代诗歌发展的空间。

C代表性的诗人,及其创作,

韩东,1985年与于坚、丁当等创办《他们》。代表诗作《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甲乙》、《机场上的黑暗》等等。

于坚《尚义街六号》、《零档案》

5.“非非主义” 名词解释

“非非”诗人群是在80年代中期英雄主义文学高潮逐渐衰落,社会情绪开始向着“正常化”和“日常化”调整和转移的背景下出现的。“非非主义”诗人群最早活动时间可以推至1983年至1984年间。1986年5月,周伦佑、蓝马等编辑印行了《非非年鉴》,介绍他们的诗学理论、代表作和作品。“非非主义”主要成员及代表性作品有周佑伦的《自由方块》、《带猫头鹰的男人》,蓝马《世的界》、《水银张口的夜晚》,杨黎的《冷风景》、《怪客》,何小竹的《梦见苹果和鱼的安》。

他们标榜“反传统”和“反英雄”,想要回到世界和文化的本真状态,带有很强的文化策略性。在理论主张上,“非非主义”诗人贯穿着彻底否定传统、否定一切的思路,提倡“感觉还原”、“意识还原”、“语言还原”,带有“泛文化”色彩;在创作上,“非非主义”诗人主张通过非两值定向化、非抽象化、非确定化原则,以客观、中立立场的语言实验来产生一种“冷抒情”的艺术效果。

6.“他们文学社”名词解释

创办于1984年冬,自办《他们》,从1985年到1995年共出9期,主要成员有韩东、于坚、吕德安、小君、丁当、于小韦、小海等。主张诗歌表现当下日常生活,以日常口语来反抗现存的诗歌语言秩序,改写当代诗歌语言 。;反崇高、反英雄;反意象、反优雅。

韩东提出“诗到语言为止”的诗学命题,旨在反对朦胧诗人所扮演的“历史真理代言人”的角色 。

7.诗人:韩东

韩东,1985年与于坚、丁当等创办《他们》。代表诗作《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

《甲乙》、《机场上的黑暗》等等。

韩东的诗特别强调是人本身的感觉和体验,常以质朴明净的语言传达细腻醇厚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常常是隐微而复杂的,于习见中发现新鲜,感受到陌生。如他的诗作《明月降临》中写道:“你飞过来的时候有一种声音,有一种光线。”

有一些诗,则表现了诗人对主体、历史庄严、崇高、英雄色彩的放逐。如《有关大雁塔》“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下来”。

(三)90年代诗歌

8.“知识分子写作”(代表观点、诗人 王家新) 名词解释 “知识分子写作”是90年代很重要的诗歌现象,他前后跨度几十年,以欧阳江河1993年发表《89年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87年西川和陈东东首次提出“知识分子写作”。1988年由陈东东执笔的《倾向》,明确了知识分子写作是一种“献身精神”、“真诚态度”和“大家风范”,是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对感情和自由的双重节制,是“秩序的原则”,归根结底是“把知识分子精神上升为一种诗歌精神”即“知识分子性”。知识分子写作主要是针对80年代“以反抗的姿态依附于意识形态的朦胧诗”,“当时已泛滥成灾的平民诗歌”,和“服务于意识形态的正统文学”而提出的。而90年代主要是为了对这类写作进行自我质询与定位。

王家新:对生有生命的理解;对苦难、命运关怀;坚守精神的家园。代表作:《帕斯捷尔纳克》、《临海孤独的房子》、《卡夫卡》、《醒来》。

9.“民间写作”(代表观点、诗人)(ps:与第三代相承) 名词解释

表面上与知识分子写作对立乃至对抗的“民间写作”实际是90年代文化冲突的体现,是写作立场、姿态、策略乃至雅俗之间的分野。民间写作始终在为“民间立场”和“口语写作”在90年代的合法性存在辩护。“民间写作”认为,“知识分子写作”由于在诗歌写作里过分强调隐喻、承担,使得日常经验世界难以澄明地敞开。同样强调日常经验的重要,但这两派对其理解是存在分歧的。“民间写作”内在的哲学支撑是西方式的解构主义,一是在“反题”——反崇高、反文化、反神话、反历史——上确定了自己写作的意义;二是用垫付的、虐待的语言瓦解了“红色”(意识形态)和“白色”(僵硬的知识)的所指,用戏谑的方式树立起严肃的命题。代表诗集:《于坚的诗》、韩东《爸爸在天上看我》、徐江《我斜视》、侯马《顺便吻一下》。

篇三:五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