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高考作文审题pp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1:27:30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审题ppt高中作文

篇一:2015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详解

2015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详解

微信公众号:语文茶馆

2015年新课标I全国(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审题解密】

立意方面,首先要明确的是,驾驶员开车打手机违反交通规则,害己害人.然后还得知道制定这条规定的原因,也就是说开车打手机的坏处有哪些.考生可根据自己掌握有关知识的情况选择立意角度。比如,若站在给小陈写信的角度,则可肯定或否定的角度表示看法并列举理由;若站在给老陈写信的角度,则应着重分析开车打手机的坏处,点明当爸爸的应该在女儿面前起垂范作用;若站在给交警写信的角度,则即可抱肯定赞扬的态度,也可就交警发在官方微博的做法有涉泄露他人隐私之嫌提出质疑。

写信并不是聊天,也是需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因此,作文的基本功还是很重要的,需把你的观点用书信的形式表达出来.围绕什么主题,这就好比作文的立意。

女儿举报父亲的这种"大义灭亲"的行为,恰恰体现了对社会对他人的高度责任感,也是对父亲的负责任的一种体现.

此外,还可就题中的"相关地方"展开延伸,比如延伸到给报道此事的媒体写信等等.总之,不管从何种角度,观点都要鲜明,理由都要充分有说服力,用语都要呵护对方身份,并且有亲和力。

2015年新课标II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解密】

本题属于多则材料题。对于多则材料的审题,我们要注意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题目所给的三个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在各自的行业领域中,都展示了不同的风采,取得了各自的成就。他们的不同点在于,小李致力于学术创新,老王专注于技术优化,小刘则追求艺术的优美。我们在立意的时候,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展开写作。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觉得三个人都好,于是三个人都在作文中浓墨重彩地评价。可以适当的评价自己所选人物的独特之处,即与其他人物所不同的方面,略加点评。

推荐立意角度:

小李的角度:笃学+敏思+矢志=创新

老王的角度:爱岗敬业+熟能生巧=点铁成金

小刘的角度:爱好+跋山涉水的努力+发现美的眼睛=征服观众

北京卷:2015北京高考大作文(二选一)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审题解密】

2015年北京高考作文试题在审题上没有难度,难在选题、构思和立意。

第一题,立意以表达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爱、崇拜、学习为主,如果能写出英雄人物谦虚、平凡、柔情的一面,或通过英雄人物,表达出作者也可成为英雄的思想,应属立意新颖。想象力、叙事描写能力,成为这篇作文在技能要求上的重点。

第二题,深入灵魂的热爱,应该是关乎人类前途、国家民族精神、英雄品德、祖先遗爱、亲子感情、个人成长或“三观”的爱。所选之物,不是有象征意义,就是有重大作用,或者与某段真挚的感情想关联。

上海卷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审题解密】

1、立意切入——辩证辩证!今年高考的同学一定看过这样几道题:

闵行区二模——大与小

虹口区二模——快与慢

“材料作文+正反辩证立意”是上海卷趋势,

2、审题立意:

在2015年的题目里面我们不难找到一对对应词“坚硬与柔软”,我们一起回忆一下2011年考过“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2013年考过“重要与更重要”,2014年考的是“自由与不自由”。包括我刚才给各位回顾的2015年二模的“大与小”,“快与慢”——都是能找到话题中心词的材料作文,并且都是对应辩证的,正方辩证是比较好的处理方案。另外,我们要论述“如何对待”才能“和谐自我”。

3、论证选材:

选材是以审题立意为导向的,既然我们在审题阶段已经确定了重点在“软与硬”“如何对待,和谐自我”是关键,那么选材论证阶段,我们就要着力选择这种对比特征强烈的例子——例如我给同学们在课上讲过的“李白的坚持与洒脱”,“苏轼的出世与入世”都是有关人生价值观的辩证好例子,都体现了生命的成长和自我实现以及生命的美感。

4、结构框架:

辩证型议论文强调论证逻辑,故而考生在处理作文的时候一定要强调议论文论证逻辑。体现自己的思辨力和逻辑能力,才容易获取较好分数。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审题解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 ‘范儿’”——时代的“风格”。那么时代的风格什么?就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更直接地说,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前我们在审题立意的课程上曾反复强调过,要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找到过去高考(课程)作文题目中曾经考察过的主题,比如“爱国”(2012,山东卷)、“敬业”(2013,北京卷),诚信(2011,新课标)、自由(2014,上海卷)、友善(2012,重庆卷)??积累这些主题对应的新鲜素材,如果你按照晶莹老师之前的建议细细准备了这些素材,那么就可以在考场上尽情讴歌时代的主旋律了。 “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 ‘范儿’”——职业的“风格”。警察的“范儿”是惩恶扬善,医生的“范儿”是救死扶伤,教师的“范儿”是教书育人,学生的“范儿” 是努力学习??可以写你对某个行业的理解和思考,也可以记录你与某个职业的从业者之间发生的事情,但切忌流俗。

“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 ‘范儿‘”——个人的“风格”。个人的风格即个性。纵观历史长河,每个时代的杰出人物都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从唐太宗的“纳谏”到苏东坡的“豁达”,从鲁迅的“呐喊”到徐志摩的“柔情”,课本中出现的诸多人物都可以作为我们这

高考作文审题ppt

篇文章的素材。想要脱颖而出的话,我们之前反复介绍的2014诺贝尔奖得主马拉拉和中村修二等都是极具个性的人物,值得你在考场上使用和诠释。

当然,你也可以写属于90后的“范儿”,属于某个城市居民的“范儿”,属于航模爱好者的“范儿”,属于某种极为小众群体的“范儿”——记录下你的体验、你的收获、你的所得,总结某个群体的特点,只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同样会具有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魔力。

江苏卷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

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审题解密】

智慧是什么?智慧和大自然有何相同之处?考生只要抓住这两点,理清关系,即可成文。显然,智慧可以是对具体知识的处理,这一点所有的考生都能想到,从这个角度立意不跑题但却缺乏新意。

根据文意,智慧可以是“一种经验”,即对生活的“阅读”与理解,包括我们对待挫折的态度,我们遭遇不公时的反应,我们饱尝喜悦后的狂欢??所以这些也都是“智慧”的体现;

其次,智慧可以是“一种能力”,即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从实践中总结规律的能力,从文本中提取观点的能力,等等;

最后,从文意中可得知,智慧还可以是“一种境界”,知识分子的归隐之美,上善若水任方圆的处世之道,不急不燥不骄不馁的超然世外,也都属于“智慧”的闪光。

那么,智慧和自然又有什么关系?

首先,自然是不朽的,智慧也是如此。无论是我们从书本中还是从生活中收获到的智慧,都会永久保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不会随时间的逝去而消逝,更是外力所无法夺取的。

其次,自然是发展变化的。我们的智慧也是如此,我们永远不能满足于自己目前所拥有的。我们收获的知识越多,便愈加了解到自己的无知,所以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行动。

再者,自然对人类带来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一方面,自然为我们提供生命的土壤,让人类得以生长繁衍,构建文明;另一方面,某些自然现象,如火山、地震、海啸也会给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不应该是简单的顺应,而是要加以改造和利用。同样的,对待智慧也应如此,经验、知识和阅历的增加会让我们只会飞升,但有可能会让我们产生骄傲和自满的情绪,甚至有可能让我们利用智慧做坏事。所以我们在智慧增长的同时,必须保持理性和提高修养。

当然,考生也可以在围绕材料对“智慧”进行释义时,加入对智慧来源的分析,但切不可喧宾夺主,需要对材料进行谨慎的深入阐释。在选材上,“智慧”的代表可以是中国古代先哲,也可以是当代的学术精英。如果考生对材料缺乏理性的判断和审视,只是背诵了一些关于“智慧”的名篇、名段、名句,对材料缺乏个性化的解读和思考,则很难写出具有含金量的考场佳作。

广东卷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解密】

文章给了我们两种角度,一是远观自然,通过互联网、百科全书等资料了解自然,我们可以了解得详实,但是没有真正的“亲近”,没有实地的感知—遗憾。

二是近观自然,与自然为邻,在花木草木间诗意地栖居,但是我们无法从历史的维度,更广大的视角去了解自然—遗憾。

两个角度任选其一去立意,均不跑题。这是我们之前在课上反复强调的“提供多种情况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技巧之一:选取自己最擅长的角度,立意成文,确保不跑题。 但是对于高分作文来说,仅仅不跑题是远远不够的,立意需要达到“深刻”的标准。我们可以将之融合,弥补“远”和“近”自身的缺陷:

我们远观自然,可知生物的演变与进化,可知全球的气候与变化,这是我们的书斋里需要储备的知识—在感知自然的过程中“远观”意味着积累;

我们近观自然,目之所及,亲身感知,谛听风声,聆听鸟鸣,获得真正的美的收获—在感知自然的过程中,“近观”意味着实践。

事实上,不仅仅感知自然需要“积累”和“实践”的融合,了解世界的方法也是如此。若考生能从“感知自然”的角度继续深入,则可推出自己对于了解世界的方法的认识—需要大量的积累和亲身的实践。

四川卷

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与聪明”展开讨论。

甲:老实就是实诚、忠厚,聪明就是机制、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可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不一定是真聪明。

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审题解密】

有三种方向。一是写出大智若愚的意思,此处的老实若愚,只是龙潜深渊,深藏不露,不以真身示人罢了,这是一种老到、一种修炼。二是写真老实即是真聪明,老实人不等同于笨人,老老实实为人做事,最终实现理想,获成功,因为老实人做实事,走一步是一步,另外老实人不可怕,易获他人好感、指点与帮助,没道理不成功。三是所谓的聪明人,大多也伴随诸多毛病,骄傲、飘浮、懒惰、虚伪等等,这种聪明人很难成功。

篇二:2014江苏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2014江苏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与拟题

东台市唐洋中学 山山小侠

作文题: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 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命题分析:江苏命题专家骆冬青教授在今年五月份一次研讨会上说,现在的新材料作文近似于没题目。我深有同感,因为一个新材料作文,你只要从材料中引出,又能自圆其说,那就算不走题。那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见高低各不同”,一个新材料作文有可能因为角度不同,涉及几十个不同的话题和立意,如此一些聪明的考生极有可能事先宿构,投机取巧来赚取作文的高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年江苏高考作文显然做了不少努力,以防考生“使刁”检测不了他们的作文真实水平。这个新材料看得出角度在减少,材料在瘦身,命意在收窄,值得赞赏。其实不仅是江苏,今年高考新材料命题中,北京的“老规矩”、广东的“照片”、四川的“自立”上海的“自由”等等,也都看得出在防学生预先准备材料以不变应万变的宿构上作了一定程度的应对,体现了今年高考新材料作文的渐渐走向成熟的发展趋势——在命题作文的过度限制与话题作文的过度开放之间选择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以给学生一定自由的写作空间。

今年江苏这则材料的核心立意显然是“不朽”,青春不朽,生命永恒。如何让生命不会老去?拥有不朽的信念是出自本心,还是自欺欺人的荒诞之辞?如何认识永恒的生命价值?对游戏人生、虚度光阴、追求现世享乐的人来说,他们为什么会认为从来就没有什么不朽?显然现实针对性很强。引导学生对待青春,对生命的终极价值的思考,应该来说,学生不是太过犯难,应该有话可说;但是有多少学生进行过深刻的思考,又很难说,自然大多考生会写一些人云亦云的缺乏深刻思考的肤浅文章。

关于不朽,中国古代有三不朽之说,立功、立德、立言。真正不朽的是那些为人类留下永恒的艺术创造的精品的人们,是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的人们,是代表了最大多数人们的利益的正义方向的化身,是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不朽的灵魂。相反,速朽的是追求名利钱财的,穷奢极欲的,是虚度年华、蹉跎岁月的,是代表了假恶丑的与历史背道而行的人们。

写青春行不行?我觉得即使谈青春也应该谈如何保持永恒的青春,如何让生命保持年轻,让青春永远闪光,即与“不朽”相关连,否则不是很切题。

写信念行不行?我一样认为当与“不朽”相联系,你信不信永恒的信念?这世上真的有不朽的信念?为什么有不少人只求现世享乐,为什么他们心中没有畏惧,缺少底线?为什么他们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却偏偏加速他们的速朽?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内容。

因此,我不妨拟以下一些题目,仅供大家参考:

1. 永远璀璨的星座

2. 青春万岁

3. 直到天老地荒时

4. 青春之花永开不败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八十岁,他依然韶华不逝 生命的两种方式(燃烧或腐朽) 万里长城永不倒(喻信念) 信念不因岁月老 依旧当年明月 与山川同在 人生当求三不朽 蓦然回首,青春已然昨天(写为昨天虚度而悔恨) 速朽的是名利,永恒的是精神 精神大树常青 青春岁月易蹉跎 易过莫过青春时(写青春易逝,红颜易老,好花难再) 青山有颗不老松 十八岁的天空 春天里的故事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篇三:2015高考作文指导(二):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训练

*2015高考作文指导(二)*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及训练

一、故事引入 :

宋朝时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

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基本符合题意]

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符合题意]

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有新意]

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可见审题立意要准要深要新。

审题审得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审题立意需要训练、需要技巧。

二、审题和立意的概念: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文章审题,力求做到不漏、不改、不误。所谓“不漏”,即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所谓“不改”,即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的要求;所谓“不误”,即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的要求。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考生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意念和情趣等。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

审材常见问题:⑴脱离材料 随意而为;⑵朦胧感知 似是而非;⑶抓一鳞而弃全鱼;⑷抓现象而弃本质。

一般所给的材料主要有:

⑴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⑵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⑶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⑷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⑸ 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⑹ 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⑺ 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三、审题和立意:

审题立意的基本要求: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思想健康;④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⑤见解新颖。

材料作文在审题上有一定难度。它首先要求考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材料在作文中必须引用,而由材料引发其他联想,通过分析、议论,表达自己对人对事对物比较深入的思考。虽然标明文体不限,实际上受材料本身所限制,还是以议论为主,不像话题作文,所给材料可引可不引,只要在话

题范围内,天马行空,任你驰骋。所以,材料作文本身就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作文,千万大意不得。但也有好处,就是注意到了读写结合。对材料的审读也应该是很重要的能力,因为它直接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否对事物的分析不停留在其表面,而能深入事物的本质内涵。事实上,对材料审读有偏差的同学,即便其文笔再好,作文也缺乏对事物认识的深度,或者,观点容易偏激。

除了审题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外,材料作文的基本定位也要注意。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的基本定位如下:

(1)引述材料。这是第一步定位。材料字数如果比较多,可以概括性引述;材料字数比较少,可以照引不误。

(2)分析材料,概括中心内涵。

(3)联系现实,提取观点。

(4)由此及彼,产生联想,想到其他事情,紧扣观点,具体深入分析。联想根据论证观点的需要,可以是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相关联想等。选例必须精当,对事情的分析,必须能够恰如其分地说明你的观点。

(5)做出结论。

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一)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

由于分类的标准、方法不同,命题材料的不同,我们也应从不同的角度把握材料的中心。如果内容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象,我们在审题中最要注意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列举的现象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

例1: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概括出最佳观点。

茉莉、白兰、米兰等花香气袭人,但不艳丽;牡丹、君子兰、郁金香等花虽不很香,但显得华贵奇异;玫瑰花色彩缤纷,美艳动人,而且不失清香,但它浑身是刺。

有人说,香花不美,美花不香,色香兼有则带刺。

审题分析:本则材料围绕着一个内容,但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列举现象;

第二段以“有人说”的形式对上文进行总结概括。综合整则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第二段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最佳观点,即“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

(二)把握隐含信息,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材料。许多人对显性信息能注意,而对隐含信息却容易疏漏。

例2: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看到远处有一棵大树,就对儿子说:“我们来比赛,看谁在雪地上跑出的线最直。”儿子听了就很小心地走,不断注意自己的双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看见父亲已经先到,他并不觉得意外,但父亲走的路比较直,却令他吃惊。原来父亲明白要走成一条直线,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光看着脚,而是注视着前方的目标。只要眼睛始终不离开大树,就能走成一条直线。

审题分析:在材料中“脚”、“大树”都可是隐喻。“脚”可以是具体的第一件事,是眼前的得失??,“大树”可以看作是人生或阶段的方向、目标等。在我们一生中,我们有时得小心注意自己的脚下,但更多时候,要知道自己往哪里去。

(三)推敲词句,找出材料的突破口,即抓住材料中能够揭示内容的关键词句反复推敲。这些词句是材料中的“眼”。

例3:科学家罗素的故事。

半个多世纪前,英国著名的数学家罗素曾经给他的学生出过“1+1=?”这样一道题。题目写在黑板上,济济一堂的高材生竟面面相觑,没有一人作答。罗素见状,轻轻巧巧地在等号后面写上了2,并且说:“1+1=2,这是真理,面对真理,我们有什么犹豫和顾忌的呢?”

审题分析:科学家罗素的话是值得推敲的关键。“面对真理,我们有什么犹豫和顾忌的呢?”概括成一个正确的主张(观点)是:要能于坚持真理。当然,如果从“高材生”们角度出发,分析一下“面面相觑”的原因,也可以得出另一观点:先入为主往往影响人的判断力。

(四)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挖掘本质。要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首先对材料要有深刻的理解。请看下题:

例4:2002年发生在北京动物园的一起“人伤熊”事件曾激起了人们的愤怒和思考,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用硫酸伤害了五只狗熊和棕熊,他说:“我觉得好奇,因为是兑在饮料里,看它能不能辨别出里面有东西。”

请就这则材料进行分析,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五)求异法:如果几项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那么在审题时,首先,就应找出正反材料之间的对立点,从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立意成文。

例5:下面两段话反映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请找出其关联点,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钱给我,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乙: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个人作出一根火柴的贡献,那我一生就很价值了。

审题分析:这两种人的观点是对立的,进一步分析,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的问题。所以,两者的“关联点”就是人生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是奉献还是索取。

例6:材料一 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千米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

材料二 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三 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了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注意:把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起来思考。是否结合材料一,自由决定。

审题分析:把材料结合起来思考,提示了材料的对比特性,我们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作对比分析,即求异,找出二者的对立点:言行不一,律己与律人标准不一。由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正确的主张:高尚的品质绝不体现在嘴上,要靠实际行动来证明。材料一中的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上学,且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小新助人为乐,靠的不是如何说,而是靠的实际行动,可作为品质高尚的典型事例。

五、审题立意练习:

1、根据下面先哲的话,自选角度,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提炼观点,写出文章的详细提纲。

一位先哲说过:使我们疲惫的往往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我们要随时倒掉鞋里的每一粒沙子。

审题导引:通过审度材料,我们发现,话题“沙子”是比喻型,材料“远方的高山”比喻“远大的目标”,“鞋里的沙子”比喻“我们自身存在的小的缺点和前进路途中的小困难”,“随时倒掉沙子”比喻“随时改正缺点和克服困难”。因此,题旨是:我们在实现人生的远大目标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小困难和自身的小缺点,那么我们就要随时改正这些缺点和克服这些困难。

2、根据下面一则寓言,自选角度,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提炼观点,写出文章详细提纲。

蝴蝶和蜻蜓忙着游玩和捉虫子,撞到蛛网上去了。它们挣扎了很久,被蛛网越捆越紧,再也动弹不得。

蝴蝶叹气说:“都怪讨厌的风,使我无法看清蛛网。”

蜻蜓说:“都怪那炫目的阳光,使我无法看清蛛网。”

蜘蛛却说:“我这里的食物,都是自己送上来的。你们也一样,因此,要怪只能怪自己。”

审题导引:这则寓言,我们不难看出关键句是蝴蝶、蜻蜓、蜘蛛的话语,而其中最关键的句子则是“要怪只能怪自己”。由此我们可得出寓意:决定一件事结局的固然是有外因,但更主要的是内因。由材料向现实、由蝴蝶、蜻蜓到人。我们就可明确所给话题范围应是“主、客观因素对一个人成败的影响。”

六、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总结:

作文占60分,是高考六科中独一无二的影响上线的“高分题”。作文失误,影响高考全局,影响上线,录取。要把作文作为高考的第七科来对待。

第一、第一构思。阅读材料或话题时首先“冒”出来的“第一构思”,在通常情况下是为大家所普遍认知、一再提起的,也是考场上绝大多数考生在第一时间想到的。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要求考生能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在写作方面就应当注意立意的新颖与深刻,有别于“众生俗论”,因此,应当注意避免“第一构思”。

第二、运用发散思维提炼观点。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索,为自己提供多种立意,便于从中选择,确保自己的写作具有开阔的视野和高质量的立意。

——从话题的不同侧面来立意;

——寻找与话题相关的人或事;

——通过分析、归纳提炼观点;

——通过比较、鉴别提炼观点、;

第三、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写作角度。发散思维为你的立意提供了多种选项,但动笔写作毕竟只能选取某一方面或角度。在众多的选项中,你应当选取最适合于你的那一个。

——新颖的,有别众生俗论能吸引读者;

——正确的,立论稳妥而不会走火入魔;

——可写的,能够从道理上深入阐述的;

——熟悉的,平时有积累、手头有材料;

——喜欢的,有写作灵感和创作欲望的。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