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巴黎诗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9:20:58 体裁作文
巴黎诗歌体裁作文

篇一:法国诗人雅克的诗

法国诗人雅克的诗:公园里的赏析 一千年一万年 也难以 诉说尽

这瞬间的永恒 你吻了我 我吻了你

在冬日朦胧的清晨 清晨在蒙苏利公园 公园在巴黎

巴黎是地上一座城 地球是天上一颗星

这首诗把两双热烈的嘴唇的印合置于扩大了的时空背景中,让一对情人的亲吻在时间上的那一瞬、空间上的那一点,与时间的永恒、与空间的无限做出强烈冲突。然后让这矛盾的两极端互相过渡、互为转化,最后达成虽一瞬却永恒、虽一点却无限的张力统一。

其取景光特写情人双唇印合“你吻了我/我吻了你”,然后把镜头拉开,“在冬日朦

胧的清晨/清晨在蒙苏利公园/公园在巴黎/巴黎是地上一座城/地球是天上一颗星”,境界逐渐拓展,由小及大,由近至远,最后扩展到整个宇宙星空,呈一个“正”三角形(▲)。没有华丽辞藻,亦无生僻典故,自然观物言情,清新秀隽,流溢出醉人的别样幽芳。

法国诗人雅克.普莱维尔(雅克Prevert)诗选

2011-07-14 05:17:49| 分类: 诗歌 | 标签:雅克?普莱维尔 雅克?普莱维尔诗|字号大中小 订阅

雅克?普莱维尔(1900 - )他的主要著作有“话语”(假释),“:雨和晴天”(“Pluie ET LE BEAU

临时工),“故事”(Histoires),“废物”(Fatras)等。

早餐 他将咖啡 倒入杯中 他将牛奶 渗入那杯咖啡 他将糖 放入咖啡牛奶中

搅动

他喝下那杯咖啡牛奶

而后放下杯子 没跟我说句话 他点燃 一根香烟 他用烟 吹起烟圈 他把烟灰 弹进烟灰缸 没跟我说句话 没看我一眼 他站起 把帽子 戴在他的头上 他穿上 他的雨衣 因雨正下着 而后他走了 在雨中 没说一句话 没看我一眼 我用手 掩住我的头 我哭起来。

(让 - 玛丽希夫,陈瑞献合译)

花店

一个男人走进一家卖花的店

选了一些花 卖花的包起了花 那人把手伸进他的袋子里

拿钱 要拿钱来付花账 但同时他把手

忽然 按在他的心胸上

他倒下去 在他倒下的同时 钱滚到地上 接着花掉下 与那人同时 与那钱同时

钱滚着 花毁坏 人将死

这一切显然都很可悲 而她必要做些事

那卖花人

可是她不知道从何着手

她不知道 从那一端开始 有那么多的事要做

这人将死 这些花毁坏 以及这钱 这滚动的钱 这不停滚动的钱。

(让 - 玛丽希夫,陈瑞献合译)

雅克·普雷维尔(Jacques Prévert,1900-1977)是法国的人民诗人,也被称作大众诗人。他的诗歌反映普通百姓的悲伤幸福,其中许多诗被谱成了歌,通过青年广为流传,很多人都难忘他那首优美哀伤、背景是战争和雨的《巴尔巴娜》。他也写过剧本,他的电影和他的诗歌、歌曲一起穿越时空,历久不衰。我国学术界曾隆重纪念他的100周年诞辰,普雷维尔属于喜爱他的世界人民。

这首诗是从法国朋友送我的雅克·普雷维尔诗文集《Paroles》中选出的,法国朋友这样评价这位优秀诗人:“我们喜爱他独特的思想,他的诗有一点革命,有一点边缘,有一点奇异。”这两首诗和爱情有关,又不是一般的爱情诗。我是小说家,我希望我非专业的译笔能展示一位我所感受的普雷维尔——温柔、优雅、朴实、简洁,庄谐自如,富有音乐灵魂,同时,的确有点革命,有点边缘,有点奇异,轻松中蕴涵着深刻。 ——-译者 【1】

《为了你,我的爱》 (Pour toi mon amour) 我去了鸟市 我买了几只鸟为了你我的爱我去了花市我买了几枝花 为了你 我的爱 我去了废铁市场

我买了堆锁链 笨重的锁链 为了你

2010-05-22 回复

7

17:45 ? 身体

? 那个谁和谁谁? 位粉丝 ?

核心会员

?

2楼

我的爱

然后

我去了奴隶市场 我寻找你

可是我没有找到你 我的爱

以上内容——摘自译者胡丹娃博客 【2】

《气 息》

被她打开过的那扇门被她关上过的那扇门被她坐过的那把椅子被她抚摸过的那只猫被她轻咬过的那个水果 被她读过的那封信被她打

? ?

翻过的那把椅子被她打开过的那扇门 那条路 她曾奔跑过那片林 她穿越过 2010-05-22 17:45

身体

那个谁和谁谁 位粉丝 核心会员

7

?

她沐浴过

那医院 她最后走过 3】 《公园里》 一千年一万年 也难以 诉说尽 这瞬间的永恒 你吻了我 我吻了你

在冬日朦胧的清晨 清晨在蒙苏利公园 公园在巴黎 巴黎是地上一座城 地球是天上一颗星 4】

《夜巴黎》

三根火柴一根一根地在夜里燃点 第一根火柴为了看看你整个脸 第二根为了看看你的眼 最后一根为了看看你的嘴 为了回到黑暗把你搂在怀里时 这些我都想得起来

那条河 3楼

? ?

?

【 ? ?

篇二:人教版选修_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二首(三)》(老虎、豹-在巴黎植物园)教案1.doc1

《外国诗二首(三)》(老虎、豹-在巴黎植物园)教案

老虎[教学目标]一、分析诗歌中“老虎”这个意象的特点,说说老虎身上具有的精神品质和象征意义。二、在诵读中体会老虎身上体现出的力之美,激发学生生活学习的斗志。三、培养学生阅读外国诗歌的兴趣,领略外国诗歌的艺术魅力。四、通过和郭沫若译本的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一、小组合作预习,威廉·布莱克的生平贡献。二、诵读品味。在反复诵读中,体味作者的感情。三、问题探究。抓住重点诗句,小组合作研究讨论。四、比较阅读。与郭沫若的译本进行对比阅读,拓展学生的思路。五、媒体设计:

1

并配虎啸之声。

2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我国是诗的国度,当我们徜徉在唐诗宋词优美的诗境中时,也不妨掉转艺术的轻舟,扬起思维的双桨,驰向外国诗歌的殿堂,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另一番艺术的优美风光。今天我们共同欣赏英国著名诗人布莱克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老虎》。

二、初读感知,把握大意。(由于诗歌具有跳跃性的特点,初读此诗,由于语言习惯不同,较难理解诗歌内容,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初步感知。)

引导题:1? 2?

3?

(让学生边读边圈点边思考,在疑难处作标记。)

全诗共六节内容。

第一节先描绘老虎给人总体上的印象,赞叹老虎“火一样的辉煌”和“一身惊人的匀称”。

第二节抓住老虎火焰般地眼睛和敢于凌空抓火的胆魄进行赞美。第三节赞美老虎活力四射的筋络和勇猛无比的手脚。第四节赞美老虎饱经锤炼的脑髓和掐住雷霆的迅猛威力。第五节是在以上三节对老虎正面赞美后,从侧面赞美,描绘了老虎大胜的场面,并想象上帝“可会笑笑”。第六节是第一节的反复,诗人在对老虎细致赞美后再次重复赞美老虎身上那种惊人的匀称。

总之,作者用老虎这一惊人的意象唱出了一首赞美力量的颂歌。据说:罗素读到威廉·布莱克的《老虎》时因为诗中所燃烧的力量而激动的昏厥!

三、再读品味,分析意象。

(一)作者笔下的以老虎为主的意象群有何特点?(小组讨论:重点研习第一节,抓住意象的特点谈,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当点拨。)

引导题:1,你认为,老虎和火两个意象之间有哪些关联? 2?老虎和“黑夜的森林”两个意象之间有何关系?

讨论交流:①在形象上,二者之间的颜色和给人的第一印象比较接近。烧穿黑夜的森林和草莽的野火是金红色的,非常醒目,而身上有着黑与黄色斑纹的老虎在阴森的森林草莽里也显得非常醒目。在精神上,二者都有着让人恐惧的破坏力、威慑力和让人赞叹的美丽,会让人产生恐怖和赞叹对立的情感反应。

②把“火”放在“黑夜的森林”这一环境下,可以表达出老虎身上那种力量之美。同时,也是老虎的生活环境,这样的环境中,老虎才是山中之王。事实上,诗人也正是由老虎在黑夜森林中奔跑的感撼人心的情景联想到了燃烧着黑夜和森林的火焰。

小结:通过第一节中意象特点和意象之间关系的分析,老虎身上那种威慑力的美、惊人的形体之美和令人恐惧的破坏力,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影响。

(二)你认为诗人想赞美体现在老虎身上的哪些品质?(小组讨论:以二、三、四、五节为主,抓住关键词句品味研习。)

1?

讨论交流:从“充满眼睛的火焰”、“胆敢”、“铁掌抓一把火种”这些词语描写可看出,这是体现了老虎身上的胆魄之美。

2

质?

讨论交流:用霸气逼人、惊心动魄的筋络、手、脚,和铁链铁捶在熔炉里炼出来的脑髓,“一下子掐住了骇人的雷霆”,从这些描写中可看出体现出老虎身上那种智力的美和行动的迅猛之美。

3么把“千万滴银泪洒满了苍穹”,并“扔下了金枪”?这体现在老虎身上的什么品质?

讨论交流:这是从侧面烘托描写老虎的威力,老虎在和代表着统治势力的群星的战斗中,取得了绝对胜利,连上帝都笑了,体现出诗人对老虎身上所具有暴力的赞美。

总之,作者想赞美的是老虎身上那种总体给人的威慑力的美,胆魄的美,智力的美和行动的迅猛之美。

四三读体会情感,探究象征意义。(意象是容注了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它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义。要探究象征意义,必须知人论诗,知世论诗。)

1?(小组汇报或媒体展示)

威廉·布莱克的一生极其简单,传记上几乎没有什么大书特写之处,只有一些一直延续的简单事实和紧迫的艺术创作活动。1757年,他出生于伦敦一个贫寒的袜商家庭。由于个性过于独特,不喜欢正统学校的压抑气氛拒绝入学,因而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虽然只是一个小孩子,但他已经表现出“对任何使他受约束的企图都以不可遏制的愤怒来反抗”的强烈性格,幸好他的父亲任凭他在家自学,才成就后来的布莱克,这也决定了他必定毫无阅世能力,与世俗格格不入,这是他的弱点,也是最耀眼的优势。他从小就喜欢绘画和诗歌。11岁起就进入绘画学校学习了三年并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其父有意让他师从一位著名的画家继续深造,但他为了家庭及弟妹的前途而主动放弃了这次机会,去雕版印刷作坊当了一名学徒。他的一生便是一面与妻子相依为命靠绘画和雕版的劳酬清贫为生,一方面继续从事12岁就开始的诗歌创作并配上自己的插图出版。直到1827年8月去世前的几天,他仍然在工作,“叫人用最后的几个先令去买碳笔”画完最后一幅画把它放下,说道“我已经尽力而为了”。

后人评价他是一个天真烂漫的人、一个野性的人、一个在具有高等修养的人心目中的桀骜不驯的宠儿。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疯子、单纯的诗人、孤独的先知,在不为人注目的一生中,默默地做了一次超尘绝世的内心旅行,抵达了人类精神的核心和时代苦难的深处。这使得他的诗歌没有沉溺于浪漫主义那种心理与情绪的夸张和过度宣泄,而是有所节制地直接诉求宇宙奥秘和心灵的真实,并企图从束缚精神自由的生存现实中努力挣脱出来。在《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中他展示了人类灵魂两种相互对立的状态。《天真之歌》是人类精神原始本真向度的揭示,布莱克说“童稚的微笑是他的真容”。摇篮中的婴儿,自由嬉戏的孩童,到处游荡的牧羊人,都是一样的纯真、欢乐、美丽、自由,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处于纤尘未染的境地。如在创世之初,处处流露着超验性和神秘性,好似发自宇宙深处的光未被阻隔地投射出来。然而《经验之歌》则是灵魂被异化的沉沦图景,人的本真精神与经验现实发生了分裂,彼此冲突,妒忌和自私用黑夜缩住少女与黎明的欢乐,用奴役和压迫把自由的爱捆住,以贫困和不义在大地上播撒悲惨与不幸。在这种痛苦的精神处境中布莱克见证了时代的苦难。

在《天国与地狱的婚姻》中他断然否定代表理性的上帝,宣布上帝退位“永恒的地狱复兴。现在是艾登在统治,是回到伊甸园的亚当”,他预言天国与地狱的结合将成为理想的人世。因而他赞美肉体生机勃勃的美,赞美代表力的撒旦,认为“力是惟一的生命,来自肉体,理性是力之界限或外国。力是永恒的欢乐”。这无异于一次精神价值领域的革命,他的幻象诗歌正是精神革命的圣经。那“光焰灼灼,燃烧在黑夜之林”的虎的形象,作为力与美的结晶正是他的精神肖像。

布莱克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亦长期倍受冷落,直到19世纪中叶之后,人们才重新发现了这位大师。他的作品日渐成为评论与研究的热点。布莱克诗歌的超验性、原始性、梦幻性以及对力与美的探求,使其具备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某些特征,对华滋华斯、叶芝、艾略特等后世诗人影响深远。甚至王尔德、尼采等人都不自觉地是布莱克主义者。

布莱克的诗质朴、清新,具有美妙的音乐性,他将一切付诸想象与形象,着魔似地沉溺于自己的想象,甚至似乎脱离了外世界,他的执着、疯狂、敏感、叛逆使他过早地体验着现代文明的痛苦与失落。

今天他已被认为是英格兰最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和他那个时代最具灵气与原始冲动的画家。

2

当时爆发的法兰西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对身处在英国伦敦下层社会的手工匠布莱克而言,已经内化为巨大的精神事件,不只是一般地赞成,而是热烈地拥护。在心中激励他为一个预言中即将出现的美丽新世界而不息战斗。《老虎》就是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表达了对革命强烈的向往之情。长诗《法国革命》也是其中之一。布莱克把革命的暴力看作是一种极大的精神力量,可以摧毁一个压制、禁锢人的旧世界,可以改造人的灵魂,从而建立起一个地上的天国。

由以上可看出,作者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老虎身上爆发出的那种旺盛生命力和对外界强大威慑力的强烈赞美之情,而老虎的形象正是力与美的象征。同时,也表达了对法国革命者所拥有的革命暴力的颂扬,和对革命强烈的向往之情。

五、四读全诗,品味语言。

1喻为“烧穿了黑夜的森林和草莽”的辉煌的火,把老虎身上那种威武、神秘而又辉煌的力量之美表达了出来。

2

且气势流贯地表达了诗人对老虎热烈的赞美。

3

大声朗读,体会那种让人亢奋又激动不已的感觉。

六、拓展延伸,比较阅读。此诗有多种译本,将下面郭沫若的译文和课文比较,你认为谁的翻译更好?请说明理由。

老虎

老虎!老虎!黑夜的森林中/燃烧着的煌煌的火光,/是怎样的袖手或天眼/造出了你这样的威武堂堂?

你炯炯的两眼中的火/燃烧在多远的天空或深渊?/他乘着怎样的翅膀搏击?/用怎样的手夺来火焰?

又是怎样的膂力,怎样的技巧,/把你的心脏的筋肉捏成?/当你的心脏开始搏动时,/使用怎样猛的手腕和脚胫?

是怎样的槌?怎样的链子?/在怎样的熔炉中炼成你的脑筋?/是怎样的铁砧?怎样的铁臂?/敢于捉着这可怖的凶神?

群星投下了他们的投枪。/用它们的眼泪润湿了穹苍,/他是否微笑着欣赏他的作品?/他创造了你,也创造了羔羊?

老虎!老虎!黑夜的森林中/燃烧着的煌煌的火光,/是怎样的神手或天眼/造出了你这样的威武堂堂?

(提示:这是比较阅读的另一种形式,可以从两首译诗的用词、意境、节奏、音韵等几个方面作比较,不必有统一的看法。)

七、小结。

豹——在巴黎植物园[教学目标]一、分析诗歌中“豹”这个意象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谈谈豹的象征意义。三、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四、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朗读外国诗歌的兴趣。

[教学设想]一、分组搜集里克尔的资料,组长汇总形成报告,主要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和写作此诗的时代背景。

二、诵读品味,体会感情。三、阅读鉴赏,质疑讨论。对精彩的诗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对重、难点问题分组讨论,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联想导入,激发兴趣。引导题:说说生活在非洲大草原或原始森林的豹子过着怎样的生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抓住豹的野性美,自由,奔驰,凶猛,机警等特点描述,只要符合大自然中豹的特点即可。)

二、整体阅读,简述内容。

篇三:西方诗歌鉴赏

波德莱尔

契合

自然是座大神殿,在那里

活的柱石不时说出模糊的话;

行人穿过象征的森林,

接受它们亲密的注视。

有如远方的漫长的回声

混成幽暗和深沉的一片,

渺茫如黑夜,浩荡如白天,

芳香、色彩、声音在互相应和。

有的清爽芳香如儿童的肌肤,

柔声如双簧管,翠绿如草场,

--更有些呢,腐败、浓郁、雄壮

像无极限的东西飘散着飞扬,

如琥珀、麝香、安息香和乳香,

歌唱心灵与官能的欢狂。

在波德莱尔的诗学观念中,他认为“世界是一个复杂而不可分割的整体”。波德莱尔着重发展了两种理论和征论。这两者是互为基础,不可单独运用的。

契合被西方认为是西方象征派的宪章,是象征派的诗学总纲,还是中国现代象征主义发生的思想之源。梁普遍而且基本的真理一样,象征之道也可以一以贯之,曰‘契合’而已。当我们放弃了理性与意志的权威,把物的本性,让我们的想象灌入物体,让宇宙大气透过我们心灵,因而构成一个深切的同情交流,物我之间同跳着一个节奏的时候,站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是一粒细沙,一朵野花或一片碎瓦,而是一颗自由活泼的灵魂与我遇:两个相同的命运,在那一刹那,互相点头,默契和微笑。

唐湜认为:诗正是这样的自然,这样的神殿,那些活的支柱,象征的森林正是意象,相互呼唤,相互应和响。这深邃的神殿,也正是那个阴郁又深沉的一致,那个一致的生命,在那里,从意识的暗示的意象、音响里沉埋了的从远方来的回音,广阔如黑夜又如白日的潜意识流。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包括着人与自然,自然之物与自然之物之间,其相互关系是互为交流,互为契合的。中的万物万物之间,则组成一个互相象征的统一体,一座“象征的森林”。人从“象征的森林”中穿过,森林以视着人,向人发出信息。然而,这种信息是模糊的,不可解的,

巴黎诗歌

唯有敏感的诗人才能洞察这种物质世界与精神和契合,在色香味各种官能的交感和“热狂”中达到“物我一致”的境界。

烦闷(二)

当沉重的低天像一个盖子般

压在困于长闷的呻吟的心上,

当它围抱着天涯的整个周围

向我们泻下比夜更稠的黑光;

当大地已变成了潮湿的土牢——

在那里,那“愿望”像一只蝙蝠般,

用它畏怯的翅去把墙壁敲打,

又用头撞着那腐朽的天花板;

当雨水铺排着它无尽的丝条

当一大群沉默的丑蜘蛛来到

我们的脑子底里布他们的网,

向高天放出一片可怕的长嚎,

正如一些无家的飘零的灵怪,

开始顽强固执地呻吟而叫号。

——而长列的棺材,无鼓也无音乐,

慢慢地在我灵魂中游行;“希望”

屈服了,哭着,残酷专制的“苦恼”

把它的黑旗插在我垂头之上。

波德莱尔主张“发掘恶中之美”,他的“烦闷”既是社会的,也是自身的。波德莱尔眼中的巴黎,阴暗堕落的巴黎充溢着被社会抛弃的穷人、盲人、妓女,甚至不堪入目的横陈街头的女尸。正因为是对社会的另类关注部意象全部是丑陋的,如沉重的盖子、黑光、潮湿的牢狱、朽腐的天花板、牢狱的铁栅、飘零的灵怪。同时,

态也是忧郁烦闷的。因为六岁丧父、七岁母亲改嫁,波德莱尔从小形成了“永远孤独的命运感”,之后波德莱尔波折,更增添了他的精神烦闷。因此,心灵内部的意象则是畏怯无望的蝙蝠、丑蜘蛛布网、长列的棺材游行、苦外部意象与内部意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内外契合。这些令人恶心的、丑陋的,具有不详意味的意象纷至沓来人的烦闷具有弥漫宇宙的概括性和强烈的冲击力。

波德莱尔诗学的契合论以神秘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在诗歌创作中摒弃了客观描述和逻辑演绎,而是用散乱殊的感觉,导致了诗在一定程度上的超脱和晦涩。然而,波德莱尔的契合论并不是脱离现实的,而是以现实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深入到世界的内部,揭示其本质,因此使诗摆脱了单纯的表面现象的描述和肤浅的暂时感诗的领域,丰富了诗的表现力和审美意象。

瓦雷里

石榴

微裂的硬壳石榴,

因子粒的饱满而张开了口;

宛若那睿智的头脑

被自己的新思涨破了头!

假如太阳通过对你们的炙烤

微微裂开的石榴呵,

用精制的骄傲,

迸开你们那红宝石的隔膜,

假如你们那皮的干涸金色

耐不住强力的突破,

裂成满含汁水的红玉,

这光辉的决裂

使我梦见自己的灵魂,

就像那石榴带着这神秘的结构。

关于诗歌创作本身的诗篇。

石榴——智能。主旨在表现智能的力量。因此思维的形象(石榴)和诗本身都显得硬朗、结实。

迸裂的石榴使诗人回想起智力活动的紧张时刻,认为瞥见了心灵活动的秘密。

卞之琳最喜欢的诗人。

里尔克 秋日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

让秋风刮过田野。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迫使它们成熟,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在林荫道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这是一首秋的礼赞和挽歌的交织。诗面所写无非是正在君临的秋日,全面接管曾经属于春、夏的领地,但是在君临者越来越接近的每一下脚步声中,都回响着春与夏的振动频率,同时,招引着对下一个季节——冬的遐想。

那么,生命的秋日呢?一个在生命之秋回首青春岁月的歌者,当他预备打开酿造有日的人生浓酒时,品尝到的是何滋味?神奇的酝酿与转化、升华,青涩化为甜美,苦难带来丰厚,所有的坚持和苦斗化为醇香??对于一个善于品酒的行家来说,每一滴美酒中都荟萃了曾经鲜活滚烫的生命历程,阳光、雨滴、和风、鸟啼、蝉鸣、风暴、雷霆??一一通过味觉唤醒,重温。

节令的舞台上,春夏秋冬轮流出场退场,循环往复,各领风骚;人生的舞台上,每一出生命的悲喜剧只有四幕。秋日的帷幕拉开,昭示着离最后的落幕为时不远;一旦冬的大幕阖拢,人生的戏剧便终止了。人生与节令的四季于此交叉重叠,于节候的秋令感应人生的悲喜张弛,于人生的秋天回味所有节令的冷热酸甜。

书归正传,让我们一起来进入“秋日”。开篇就确定了谈话的对象是上帝:主呵,是时候了。这语气短促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