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记叙文扣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6:36:38 体裁作文
记叙文扣题体裁作文

篇一:记叙文的扣题

课题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 扣题

主 备 人: 审 核 人: 课时编号:

1

2

3

4

5

篇二:记叙文扣题三法

记叙文扣题三法

高考作文不限文体,选写记叙类文章的同学很多。虽然高考作文的审题难度不大,但因为学生作文本身扣题不够明显,再加上阅卷老师批阅一份试卷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字斟句酌,因此再被判跑题、偏题或题意不明的作文中,记叙类文章明显偏多。所以,如何扣题成了记叙文写作的头等大事。

为了使选写记叙类文章的同学不再吃亏,现以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为例,介绍三种记叙文扣题的方法。

议论点题法

在记叙文中适当地议论,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还能收到彰显主旨的效果,便于阅卷老师对文章是否切合题意做出快速准确地判断。

例文分析:2001年《叮嘱》(青海考生)

这篇文章,作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了父亲——一个生活在落后、荒凉的大石山里的老石匠,在十几年前的一个凄冷的黄昏,拖着患有关节炎的双腿冒雨送还买石料者多付的5元钱的故事。文章的结尾写到:

父亲回来的时候,天幕已经降下来了。我在炕角里打着盹,是父亲的脚步惊醒了我;他浑身是泥,手划破了,不流血,只张一个大口子,脸上布满了鸡皮疙瘩。我眼里含满了眼泪。父亲开口了:“不诚实,不讲信用,以后还咋过活?自己遭点罪不妨事,失了诚信可就不好再和人打交道了??”

作者巧借父亲之口,用议论的方式表达了对“诚信”的认识,既点明了文章的题目,照应了开头,又显示出本文的话题“诚信”,一石三鸟,升华了文章主题。

当然,议论的时机可前可后;议论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既可以象这样借文中人物之口说出,也可以直接进行议论。

情节揭题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长于叙事者的文章,往往悬念重重,波澜起伏,最后以出人意料的结尾,揭示谜底,推出高潮,升华主题。

例文分析:01年《人生九味》(河南考生)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老高和小高爷俩经营“九味酒家

记叙文扣题

”的兴衰,告诉了人们做人要讲诚信的道理。俗话说“菜分千种,味却有八”,老高经营的饭馆却名为“九味酒家”。至于何为第九味,老高一直讳莫如深,秘而不宣,连他的儿子也不知道。别人问起,老高只悠然道:“菜有八种,可人生却有九味,这第九味一旦出现在菜里,这九味菜可就成了绝世珍品了。” 凭着这神秘的第九味,九味酒家生意兴隆,名气渐长。但乐极生悲,后来,却因小高在做一大单生意时,用味精水充鸡汤而使酒家生意一蹶不振。故事写得曲折生动,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在故事达到冰点的时候,在老家颐养晚年的老高这才向前来请教的小高交了实底:“何为第九味?那就是诚信呀!失去了诚信,八味全毁呀??”

文章卒章显志,用情节揭示谜底,使人恍然大悟,回味不尽;同时也点明了“诚信”这个话题。

以事喻理法

记叙类文章,并非只有通过议论点题或者让话题在文中反复出现才叫扣题。让事情本身说话,以事喻理,表达考生对话题的理解和认识,同样会让人一眼便能看出切合题意,和议论点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文分析:03年《面试主考官》(江苏考生)

本文写作为公司招聘面试主考官的母亲,向“我”介绍一次面试的经过。母亲的眼力从

来不差,这是“我”从不怀疑的。参加面试的是从几百个人中选出的优秀者:一个是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一个是有两年工作经验的博士生,另一个是刚从普通大学毕业的本科生。面试的结果被“我”,歪打正着地猜到。本科毕业生获胜的原因却出乎所有人的料想。“其实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因为那个女孩长得和你很像。”如此结尾,卒章显志,意味深长,立刻让人想起前文母亲对女儿的百般疼爱;至此,感情的亲疏影响了“母亲”的认知,左右了面试的结果,已成不言而喻的事实,一切的议论都是画蛇添足。

作文标题不可小视

在我校的一次月考中,语文的作文题目是这样的:

人们常说:“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将永远休息。”你怎样理解这个“休息”?请以“休息”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能写成诗歌。

就是这样一则立意明显的材料,在评卷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标题五花八门,出乎意料,现摘录一些,供大家思考: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套用俗话,俗不可耐。

《休息——NO》,中英混用,不伦不类。

《兔子文章》,与苏童的小说〈〈养兔手册〉结为近亲,倒成了怪胎。

《爱X休息》,想说不等于,却用了加减乘除中的符号,引起歧义。

《人生就像永动机》,让人不由得想起欲造永动机的黄维,也就自然而然得出不合情理的结论。

《可怕的杀手——休息》,狰狞的面孔已露,让人怕而远之。

《得道高僧与市井流氓》,联想可谓丰富,细思标题,怎么也无法与材料联系起来。 《需要休息的不只人》,聪明人说傻话。

《辨“休息”与“睡觉”》,小题大做,有点无聊。

《休息约等于停止》,计算可谓精确,可惜作文不等于数学。

《我是一个混蛋》,自我解剖可谓苛刻,可“混蛋”的文章由谁来读却成了问题。 《漫步在“休息”》,不知不觉成了一个病句,令人费解。

《休息》,错以话题为标题。

《由休息说开去》,思接千载,却与话题擦肩而过。

已经是高中生了,为什么正规考试的作文题却拟成了这样?细究原因,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 对作文的标题不够重视。从平常的作文练习中也经常会发现,有的同学会落下标题或者整篇作文写好之后再随便凑一个标题,这样的习惯使得学生养成了不讲究拟好标题的习惯。有的学生甚至说:“作文标题有啥,关键看作文的内容出来如何,至于标题,谁看啊?”这样的想法又如何能拟好标题?

二 不细审题。主观上以为话题作文的标题很宽泛,可以不讲究,于是,不管什么样的材料,都是以不变应万变,拿现成的诗句,俗语,套话来用,以已经有的拟题习惯去应付,拿固定格式去套,自以为找到了拟标题的灵丹妙药,自以为此法快速实用,殊不知,这样的轻率却埋下了祸根。

三 不会拟题。有的学生也重视,却在拟标题的时候苦思冥想,无从下手。为节约时间起见,只好先来作文 ,最后等待灵感,以突发奇想,添上一个。结果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针对上面的第一,二原因,只要在平常的练习中,多加强调,多加提醒,多加引导,学生就很容易解决这些毛病。现在重点来说说第三种情况,拟一个好标题,当然需要下一番工夫,那么,怎样拟一个好标题呢?

一 根据材料,套用,引用,化用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别的有特点的句子。如2003年的高考作文谈人们感情的亲疏与认知的关系,有的学生拟了《泪眼问花》这个标题,这是套用了欧阳修《蝶恋花》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的句子;还有的拟了《月是故乡明》这个标题,这是引用了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句子;上海说“杂”的高考作文,有的学生拟了《朝晖夕晒》这个标题,这是化用了鲁迅的《朝花夕拾》等等。

二 以特定的景物、对象为 标题。作文中的景物可以渲染气氛,对象能够成为文章的焦点,以此为题, 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以前面的材料为例,有的学生写顽强不屈、努力向上的小草,于是有了《看,那片绿》;还有的学生写妈妈下岗之后,不气馁,不松懈,努力再就业,支撑这个困难的家,于是有了〈〈生活中的三轮车〉〉。

三 以贯穿全文的线索为标题。2003年的高考作文,一个学生以〈〈治病〉〉为标题,采用记叙的手法,写单位里一位姓赵的科长对一位姓王的下属不满,在其生病时,对王提的偏方怎么也不相信,后来虽靠这偏方治好了病,又不肯承认的故事,很好的揭示了感情的亲疏与认知的关系。

四 对材料作分析,可以取互补或相背的两个概念作标题。还以2003年的高考作文为例,一个学生起了《亲亲与明理》,通过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很好地点了题;以上面的“休息”的材料为例,一个学生起了《快车与慢车》,点明了慢车之所以慢是因为遇站就停,也很好地扣准了材料。

五 巧用修辞,点明题旨。在把握了材料的主旨之后,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双关,对比,拟人、夸张、对偶、呼告、引用、设问、反问等,生动形象地揭示材料的主旨。还以上面的“休息”为例,一个学生起了《拉好你的弓》,以比喻的手法很好地说明了人在社会中不应该松懈,应该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主旨。2000年高考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一位学生以一儿童造句“阳光很活泼”遭老师批评为材料,从学生的角度含蓄地批评了当今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以创新思维向应试教育发出了《阳光不也是很活泼的吗?》的反问,令人警醒。

台湾女作家李乐薇在《我的空中楼阁》中说:“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如果说作文的首段是一位美人的脸,中间的内容是她的身材,末段是她的秀足,那么标题不就是作文的“痣”一点吗?由此看来,我们对作文的标题又岂可小视?

附录 关于“休息”材料的满分作文

匆匆太匆匆

赵冠云

小时候,奶奶喜欢给我讲“夸父追日”的故事。那时的我总是会很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休息一下呢?”奶奶总是意味深长地说:“人是不能休息的。他一旦躺下,怕是再也起不来了。”年幼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时光荏苒,已经十几年过去了,奶奶的话仍然在我耳边。在成长的路途,它一直激励着我要用不懈的毅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一刻也不能放松,一刻也不能。

是的,人生需要不懈的追求。我们不求做逐日的夸父,但我们要做一颗石缝里的小草,努力地往上拼,不停地拼,否则,便会功亏一篑。在生活中,人们总是给自己找各种理由休息。他们总觉得自己已经太累了,稍微缓一缓也无妨。他不知人生几十载,匆匆太匆匆。生

命就在你不经意间悄悄地流逝,我们用如飞的脚步还怕赶不上时间的缓慢,更何况走一步,缓几缓呢?

总是希望自己能有一双翅膀,可以迅疾地到达人生的彼岸,然后停下来,驻足回首。但那样的人生未免太过于乏味。我要用永不停息的脚步,来追赶匆匆太匆匆的时间的翅膀。不论山高水长,永不停歇。因为我明白,人是不能休息的,否则,你就会永远休息。我不要平凡的日子,尽管它漫长。我要用烈焰的光芒来回答人生的短暂。我无须冗长的生命,但我一定要有璀璨的辉煌。我蔑视健步如飞之后把头扎在土里的鸵鸟,我崇拜一寸一寸永不停息的蜗牛——

匆匆,太匆匆,朱自清这样来形容时间。匆匆,太匆匆,我这样来形容人生。人这一生,总是要累些才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带着母亲的辛苦来到世上,自然也要辛苦地走完这一生。这样,才不会辜负了背后那双慈祥而坚毅的眼睛,才不会愧对自己,不愧对自己匆匆流走的人生。

梦中的夸父仍然向着太阳健步如飞,虽然满载创伤和疲惫,但他仍不敢停歇。他怕他一停下就再也不会起来??

篇三:记叙文扣题三法

记叙文扣题三法

虽然高考作文的审题难度不大,但因为学生作文本身扣题不够明显,再加上阅卷老师批阅一份试卷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字斟句酌,因此再被判跑题、偏题或题意不明的作文中,记叙类文章明显偏多。

为了使选写记叙类文章的同学不再吃亏,现以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为例,介绍三种记叙文扣题的方法。

议论点题法

在记叙文中适当地议论,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还能收到彰显主旨的效果,便于阅卷老师对文章是否切合题意做出快速准确地判断。

例文分析:2001年《叮嘱》(青海考生) 这篇文章,作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了父亲——一个生活在落后、荒凉的大石山里的老石匠,在十几年前的一个凄冷的黄昏,拖着患有关节炎的双腿冒雨送还买石料者多付的5元钱的故事。文章的结尾写到:

父亲回来的时候,天幕已经降下来了。

我在炕角里打着盹,是父亲的脚步惊醒了我;他浑身是泥,手划破了,不流血,只张一个大口子,脸上布满了鸡皮疙瘩。我眼里含满了眼泪。父亲开口了:“不诚实,不讲信用,以后还咋过活?自己遭点罪不妨事,失了诚信可就不好再和人打交道了??”

作者巧借父亲之口,用议论的方式表达了对“诚信”的认识,既点明了文章的题目,照应了开头,又显示出本文的话题“诚信”,一石三鸟,升华了文章主题。

当然,议论的时机可前可后;议论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既可以象这样借文中人物之口说出,也可以直接进行议论。

情节揭题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长于叙事者的文章,往往悬念重重,波澜起伏,最后以出人意料的结尾,揭示谜底,推出高潮,升华主题。

例文分析:01年《人生九味》(河南考生)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老高和小高爷俩经营“九味酒家”的兴衰,告诉了人们做人要讲诚信的道理。俗话说“菜分千种,味却有

八”,老高经营的饭馆却名为“九味酒家”。至于何为第九味,老高一直讳莫如深,秘而不宣,连他的儿子也不知道。别人问起,老高只悠然道:“菜有八种,可人生却有九味,这第九味一旦出现在菜里,这九味菜可就成了绝世珍品了。”

凭着这神秘的第九味,九味酒家生意兴隆,名气渐长。但乐极生悲,后来,却因小高在做一大单生意时,用味精水充鸡汤而使酒家生意一蹶不振。故事写得曲折生动,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在故事达到冰点的时候,在老家颐养晚年的老高这才向前来请教的小高交了实底:“何为第九味?那就是诚信呀!失去了诚信,八味全毁呀??”

文章卒章显志,用情节揭示谜底,使人恍然大悟,回味不尽;同时也点明了“诚信”这个话题。

以事喻理法

记叙类文章,并非只有通过议论点题或者让话题在文中反复出现才叫扣题。让事情本身说话,以事喻理,表达考生对话题的理解和认识,同样会让人一眼便能看出切合题

意,和议论点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文分析:03年《面试主考官》(江苏考生)

本文写作为公司招聘面试主考官的母亲,向“我”介绍一次面试的经过。母亲的眼力从来不差,这是“我”从不怀疑的。参加面试的是从几百个人中选出的优秀者:一个是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一个是有两年工作经验的博士生,另一个是刚从普通大学毕业的本科生。面试的结果被“我”,歪打正着地猜到。本科毕业生获胜的原因却出乎所有人的料想。“其实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因为那个女孩长得和你很像。”如此结尾,卒章显志,意味深长,立刻让人想起前文母亲对女儿的百般疼爱;至此,感情的亲疏影响了“母亲”的认知,左右了面试的结果,已成不言而喻的事实,一切的议论都是画蛇添足。

作文标题不可小视

在我校的一次月考中,语文的作文题目是这样的:

人们常说:“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将永远休息。”你怎样理解这个“休息”?请以“休息”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能写成诗歌。

就是这样一则立意明显的材料,在评卷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标题五花八门,出乎意料,现摘录一些,供大家思考: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套用俗话,俗不可耐。

《休息——NO》,中英混用,不伦不类。 《兔子文章》,与苏童的小说〈〈养兔手册〉结为近亲,倒成了怪胎。

《爱X休息》,想说不等于,却用了加减乘除中的符号,引起歧义。

《人生就像永动机》,让人不由得想起欲造永动机的黄维,也就自然而然得出不合情理的结论。

《可怕的杀手——休息》,狰狞的面孔已露,让人怕而远之。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