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为学有道6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0:35:35 字数作文
为学有道600字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为学有道,教学有道

为学有道,教学有道

作者:王颖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3年第12期

摘 要:作为教师,教学中也应该尝试去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不断改进教学的策略,来帮助学生走进语文,热爱语文。

关键词:教学;创新;策略

沪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主题是“为学有道”,篇目包括《孔孟论学》《勉学》《黄生借书说》《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和《问说》,几个篇目所选年代跨度很大,上至春秋,下达清朝,但都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文学家的治学思想,可以说对当代青少年的学习包括思想认知,都存在着极大的教育意义。

知人论世,了解创作背景

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思想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上也是极其重要的教学手段。“背景分析”“作者介绍”这些词语在语文课堂上似乎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是这些背景和介绍,往往浮于表面,不仅表述书面化,而且更难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本人极其所处的时代。

在教学本单元时,为了教学的方便操作,我的作者介绍一开始也是这样淡而无味的形式。如,教授《勉学》时,第一个班级我延续了以往的教法,介绍作者的内容是这样的:

颜之推,公元531—约595年以后,字介,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世居建康(今南京市),生于士族官僚家庭。他早传家业,12岁时听讲老庄之学,因“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生活上“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他博览群书,为文辞情并茂,得梁湘东王赏识,19岁就被任为国左常侍。后投奔北齐,历20年,累官至黄门侍郎。公元577年,北齐为北周所灭,他被征为御史上士。公元581年,隋灭北周,他又于隋文帝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不久以疾终。自叹“三为亡国之人”。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和《还冤志》等。这样的作者介绍,初看囊括了作者一生的大致经历,似乎面面俱到,但这节课结束之后,我找了班级里几个学习基础和能力都不错的学生,问他们对颜之推的大致印象,发现他们不仅所述甚少,更谈不上对颜之推其人其事的课外研究热情与兴趣。

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作者介绍”,先不论作者的介绍应该出现在课堂的哪个环节,光是从语言表述上,这段话就来远远拉大了学生与古人的距离。类似颜之推这样的文学家,离我们的时代已经够久远的了,教师还是用这样类似“百科词条”的表述来拉开古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试问学生怎么能走进古人的心灵世界呢?是不是应该让古人走到现实中,活在当下,让学生体会这些有思想的文学家们不是远离我们高高在上的群体,而不过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呢?于是在第二个班级教学时,我改变了一些表述的方式,对颜之推其人其事的介绍是这样的:

颜之推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生于乱世、历经三朝,可是这样一个历经三朝的人,居然在每个朝代中都有官职,可见他的才华不仅被当时世人所认同,更受到了统治者的赞赏。正是因为他在为官之路上有所成就,所以,在家族中的地位必然也很高,类似一个大家长的地位。处于这样地位的颜之推,当然希望他们颜家能够长盛不衰,所以写了一本家训留给自己的子孙们。所以,这本《颜氏家训》的成就超出颜之推本人的预料,“出版”之后其他大家族也纷纷模范他的方法写“家训”,当然,盗版总不如正版的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历史上首部家训——《颜氏家训》。

这样口语化的语言,以及把颜之推作为一个我们身边普通人来描述的作者介绍,似乎受到了学生的青睐。在课后的调查反馈中,这个班级学生对颜之推本人的认知和《颜氏家训》的印象,明显比较深刻。在尝到甜头之后,我也依葫芦画瓢,用同样的方式来介绍本单元其他作家及作品,教学收效还是比较明显的。

自主思考,研读思想精华。作为一名当下的普通学生,经常可以通过电视媒体、网络或者学校了解到很多“学习方法”,甚至每当考试之前,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也会让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那么离我们这么远的古人们,他们“为学”的思想精华到底在什么地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怎样的中华治学之道呢?着眼点很多,我在课堂上发现,这个单元5个篇目中有4篇都有一点可以让学生思考分析——先人们的人文关怀。围绕这一点,我在课堂上都设计了相关的提问。

这些问题,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思考回答的,当然,必要时教师还要补充相互的背景或者进行适当的引导。总而言之,不论是孔子孟子,还是颜之推、袁枚、郑燮,都关注到了他们针对的对象,真正从这些人的真实需要出发,来进行为学方法的阐述。孔子孟子针对的是学生,力求语言之简洁明了;颜之推针对的是自己的后世子孙,所以讲的是真情实感,是真期望真要求;袁枚针对的是和自己有一样经历的年轻后辈,恨不得把自己的一腔认知和体会灌输给他;而郑燮针对的是自己的弟弟,写的又是家书,所以讲话简单明了……这样讲解后,学生不会认为古人所述做学问的方法是枯燥的,反而觉得,他们的讲述,是合理的、感情充沛的,这比今天很多喊口号的学习方法,真实可爱得多。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主思考几篇课文的思想精华与价值所在,我发现以前貌似枯燥的教学,渐渐变得更有味道起来。

除上述两点之外,我们还可以对照生活,开掘现实意义;比较学习,归纳文体特征这都将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古人为学有道,而今天作为教师,教学中也应该尝试去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不断改进教学的策略,来帮助学生走进语文,热爱语文。我想只有教师更加“教学有道”,学生才能在面对离自己这么久远的古人时,认真揣测他们写作的真实初衷,体会他们写作的真实情感,进而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与精髓!

(作者单位 上海市西渡学校)编辑 王团兰

篇二:作文心灵诗语为学有道 Word 文档

第六单元的主题是为学有道,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你有“道”吗?以为学有道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清代学者彭端淑所著《为学》开篇阐明自己的观点,又用贫富二僧的故事,论证了为学的成败在于为与不为的道理。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深受教育。

“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天资昏昧,才能平凡,如果他每天坚持不懈地学习,持之以恒。当他干出一番大事业的时候,你会认为他愚笨、平庸吗?而一个人天资聪明,才能敏捷,他天资很高但不努力学习,难道你还会认为他会成功吗?

贫富二僧都想去南海,富僧虽也有志向,但一直苦于未能租船,而贫僧立下去南海的志向,就凭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不惜跋涉几千里,以坚定的意志,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让富僧惭愧不已。立下雄伟大志,就要脚踏实地而为之,一味地强调自己的志向而不付出行动,就会一事无成。相反,虽然身处艰难困苦,仍然毫不气馁,勇往直前,未必不会成功。

从这篇课文联想到我,一心想把作文写好,但是总把这件事挂在嘴边,不放在心里,也不付出行动。这就和彭端淑所写的那个“富和尚”一样了,我们要向文中的“贫和尚”学习。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在有远大志向的同时,也要付出行动。学习《为学》这篇课文,我要从现在开始付出行动,经常练习作文。

通过学习《为学》,使我受益非浅。天才出于勤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有远大的报负,扎扎实实地学好文化知识,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关于初中课文读后感600字_读《为学》有感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今天学习了《为学》这篇课文,颇有感触。作者的话实在太对了,天底下的事情是有什么难易之分,主要就在于你肯不肯去做。只要做了,再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反而如果你不做呢?那么再容易的事情就会变很难。所以,我们遇事要肯下手,不要“想”,那样才会有收获。

承接论述

这篇课文里作者还列举了贫富两个和尚去南海这件事。贫和尚“凭一瓶一钵”就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富和尚呢?“多年来欲买舟而下”,但到后来还是一场空白。这难道不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吗?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在一起写作业,忽然看见书上有一道难题。我皱了皱眉头,心想反正老师又没叫做,就甭管它。可是我同学却两眼发光,就像看到宝贝似的,二话没说立刻在草稿纸上算了起来。没过多久,就做出来了。我顿时觉得十分惭愧……(中国作文网)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做数学方程组吧。有些方程组看起来很长一串,数字也复里复杂的。多数同学要么就把它们丢到一边,要么就乱做。可是只要你认真地去思考,善于发现规律,这些方程其实都很简单。

呼应点题

“想”和“做”,就只有一步之遥,轻轻一跃就可以实现。但为什么人们却老爱空想呢?难道“人之立志”真的不如“蜀鄙之僧哉”?不,不是的,而是因为“懒惰”这个坏东西在作怪。它催使人们放下手中的工作,尽情享受。这是很舒服,但到后来你肯定会一事无成。所以,我呼吁人们一定要战胜自己的惰性,用你的双手,开拓未来,不断创新。成功永远属于勤劳的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清代学者彭端淑所著《为学》开篇阐明自己的观点,又用贫富二僧的故事,论证了为学的成败在于为与不为的道理。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深受教育。

一个人天资昏昧,才能平凡,如果他每天坚持不懈地学习,持之以恒。当他干出一番大事业的时候,你会认为他昏昧、平凡吗?而一个人天资聪敏,才智过人,但他自恃天分很高却不努力学习,整日满足现状,一生庸庸碌碌,难道你还会认为他是天才吗?古今中外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发明家的非凡能力,都是出于他们长期不懈的努力。他们竭尽全力,备尝艰辛,百折不挠,终于成就大业。比如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7岁上学时被老师看成笨学生,只上了三个月学,被迫辍学回家,在妈妈的指导下,自学了英语、算术、化学、地理、历史等多门课程。他12岁时,由于家境贫苦,不得不在火车上一边卖报,一边做实验。一次化学药品着火,车长盛怒之下的一耳光,使他右耳失聪,被迫流浪他处,继续寻找职业,但他仍然利用一切机会刻苦自学和做实验,终于成为一位举世闻名的发明家,一生发明了发报机、留声机、电灯、电影机、蓄电池等一千多项发明,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天才。我国近代的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潜心苦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

贫富二僧皆想去南海,富僧虽踌躇满志,但一直苦于未能买船,而贫僧立下去南海的志向,就凭一瓶一钵,不惜跋涉几千里,以坚定的意志,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令富僧惭愧不已。立下雄伟大志,就要脚踏实地而为之,一味地强调客观条件而不为,就会一事无成。相反,虽然身处艰难困苦,仍然毫不气馁,勇往直前,未必不会成功。

我们很平凡,平凡的犹如一滴露珠,我们真的很普通,普通的犹如一片绿叶。但在我们平凡的日子里记载着许多不平凡的事,在我们普通的生命里谱写了许多不普通的乐章。

最美中学生琳娜,家住福州市晋安区王庄社区,在2011年12月21日,刚参加完高考艺考的她和同学搭乘公交车回家,这是,司机紧急刹车致使一名乘客摔倒,后脑勺流血,林娜和同学就赶紧上前为其止血,乘客们一致同意司机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林娜身上并没有太多的钱,只拿出了身上仅有的五十元和医护人员商量,为伤者垫医药费,而且还及时通知了家属。而回想起当时的做的自己应做的事,而且旁边也有那么多乘客在帮忙,相信在那个时候,谁都不会漠视眼前的一切。而琳娜的班主任说林娜平时会主动去为班级尽热心,还参加一些志愿者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还会不定期去福利院,与小朋友玩游戏,这周末,他还说,福利院的孩子们都有一些先天性的病症,上天对他们已经是不公平了,我们在抛弃他们,拿她们的内心将更加孤独寂寞了。

从最美中学生琳娜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爱的光芒,一滴水虽然不起眼,但也能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芒。他的爱心,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更幸福,而让我的心灵也为之更加触动。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林娜的行为深深触动了我,也仍我明白了,服务他人不马虎,或许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对受助者来说,都是雪中送炭。

让我们与最美中学生琳娜同行,做一个平凡的好人,我们每个人都应成为这个时代的最美中学生。

我们很平凡,平凡的犹如一滴露珠,我们真的很普通,普通的犹如一片绿叶。但在我们平凡的日子里记载着许多不平凡的事,在我们普通的生命里谱写了许多不普通的乐章。

最美中学生琳娜,家住福州市晋安区王庄社区,在2011年12月21日,刚参加完高考艺考的她和同学搭乘公交车回家,这是,司机紧急刹车致使一名乘客摔倒,后脑勺流血,林娜和同学就赶紧上前为其止血,乘客们一致同意司机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林娜身上并没有太多的钱,只拿出了身上仅有的五十元和医护人员商量,为伤者垫医药费,而且还及时通知了家属。而回想起当时的做的自己应做的事,而且旁边也有那么多乘客在帮忙,相信在那个时候,谁都不会漠视眼前的一切。而琳娜的班主任说林娜平时会主动去为班级尽热心,还参加一些志愿者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还会不定期去福利院,与小朋友玩游戏,这周末,他还说,福利院的孩子们都有一些先天性的病症,上天对他们已经是不公平了,我们在抛弃他们,拿她们的内心将更加孤独寂寞了。

从最美中学生琳娜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爱的光芒,一滴水虽然不起眼,但也能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芒。他的爱心,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更幸福,而让我的心灵也为之更加触动。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林娜的行为深深触动了我,也仍我明白了,服务他人不马虎,或许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对受助者来说,都是雪中送炭。

让我们与最美中学生琳娜同行,做一个平凡的好人,我们每个人都应成为这个时代的最美中学生。

篇三: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七单元“为学有道”教案集

单元主题——为学有道:

本单元选择的都是和学习有关的各类文章。《孔孟论学》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是千年之前孔孟二位圣贤论读书学习的 “正道”。这些语录式的经典格言,可谓深得读书之道之精髓。圣贤之言,万古犹新!聆听这些先哲的教诲,总结他们的读书之道,再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通过举例深入理解、体验,一定获益良多。教学中宜采用诵读、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其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

孔孟论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孟子生平及《论语》、《孟子》的相关文学知识:孔子和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确实是非凡智慧的集大成者,他们独具慧眼,神思澄明如水,他们的思想对我国几千年的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至今读来仍如黄钟大吕,振振有声。学生能够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感受他们,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思想方面应该会获益非浅。而作为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阅读这篇课文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但是,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课文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借助语文学习的经验去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能结合生活、学习实际而能感悟其丰富的内涵。

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含义;感受孔孟的人格魅力,体会课文的丰富内涵,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难点:深层理解《孔孟论学》之内蕴,并能学以致用。 三、教学过程

1

作业练习:

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词句: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虽覆一篑一暴十寒 今夫奕之为数非然也 取二三策而已

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围绕一个中心,任意引用两则语录,用简洁的语言写一段话。 3、查找一条与为学有关的格言,以一两百字的短文加以阐述发挥,在班级交流展示。 例: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曾国藩)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勉 学 颜之推

2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正确、清楚地朗读浅易文言文,以诵读促进理解;识记文言常用词: 说、玩、登、秉、所以、以、注、疏、宁、济、间。

二、 了解学生的已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三、体会其浓浓关爱之情与殷殷劝诫之意,更要体会长辈教诲子女的肺腑之义。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刘邦少时失学,闻秦始皇焚书坑儒,心中窃喜,但当了皇帝后却深感不学之苦,便以切身体验来勉励儿子学习,没有半点伪饰;傅雷洋洋万言家书,旨在教育儿子做一个 “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诸葛亮在《诫子书》的开篇便谆谆告诫他的子弟,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也就是要保持清心寡欲,以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淡泊”、“宁静”是“明志”、“致远”的必要条件,而“明志”、“致远”则是“淡泊”、“宁静”的最终目标。诸葛亮在“书”中强调:“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就是说,立志于学、静心求学是手段和过程;养成学问、增长才干才是目的。

家训家书是中国传统教育与传统文化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广大人民所诵读、手录、刻写和传承。从皇室宗亲、权贵重臣到大师名流、乡野庶民的各种体例的家训家书我们可以体会其散发的浓浓关爱之情与殷殷劝诫之意,更能体会到古人教诲子女弟侄方面的不辞劳累,呕心沥血之深义。

今天我们学习被誉为这家教典范的《颜氏家训》中的一篇《勉学》。

2、 作者简介,请同学们阅读注释①,了解作品出处,作家及该书内容。 3、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正音正字。为、说、华、坎壈、无间。 4、 朗读全文,熟悉文句,了解大意。

5、 学习第一小节,在熟读的基础上,参照注释自读课文第一节,教师引导订正。 (1) 重点词语累: “说”—同悦”,取悦。但能说之也:只会用学到的知识取悦他人(向他人炫耀)。 “华”—同“花”。春玩其花:春天赏玩它的花朵。 “登”—摘取,收获。

行道以利世也:实践自己的学问去造福社会。 修身以求进也:努力修身为了取得高官厚禄。

(2) 段意归纳:古人今人学习态度对比,褒贬鲜明。以春华、秋实比喻,指出学习目的是为了修身利行。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6、 学习第二小节,注意字词含义。

坎壈:困顿,坎坷。专利:专一,敏锐。

(3)下面这个语段是从原文抽出来的,如果还原应该放在第二小节的哪里? 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

分析:应放在第二小节的省略号位置上。因为抽出的段落几个举例,都是围绕老了再学习读书的,正好是“犹当晚学,不可自弃”的例证。因而应该放在这里。议论文段落的学习

3

要学会抓关键句。

(4)思考:第二小节前半部分的关键句是哪句?为什么?

关键句是“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因为后面是举自已的例子来对比说明,少时读书记忆力好,是读书的最佳时机,年纪大了容易忘记。它是围绕“固须早教”这个中心来论证的。 (5)熟读并背诵“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归纳:学习固须早教,晚学犹不可放弃。

(6)自读第三小节,参看注释,试着翻译一下。 所以:(1)的原因(2)用来-----的

可惜:值得珍惜 专利:专一而敏锐 学者:(1)读书人(2)学习,“者”句间停顿。 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复何在? 小结:正确对待经文,使言行有得,做到读书、做事两不误。 7、 布置作业:背诵“然人有坎壈------而无见者也。”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郑燮

本文是一封告教堂弟郑墨的家信,也是一片出色的驳论文。作为家信,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写信人的主张和对堂弟的循循教导、切切关爱。作为驳论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论证思路,体会作者破中有立、立中有破。尤要挖掘本文提供的写作的养料,通过迁移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此文观点鲜明,情感真挚,针对八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文言知识,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读懂文章,文言字(转载于:www.Zw2.cN 爱 作 文 网)词宜随文落实。重在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思路,明确作者观点,以及作者阐述观点时采用的方法,并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加以巩固。在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圈划、品读、诵读来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此外,此文为文言文,当然还要推敲文中词义,积累文言实词。 一、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

2、初步掌握举例论证、比喻论证、正反论证的方法

3、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真知灼见,对堂弟的循循教导、切切关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梳理文章思路,明确作者主张的读书方法;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真知灼见,对堂弟的循循教导、切切关爱。

2、难点:初步掌握举例论证、比喻论证、正反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4

黄生借书说 袁枚

一、 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的看法各不相同。唐朝诗人杜甫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英国作家培根认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强调了读书的好处很多。那么,清朝文学家袁枚对读书的看法又是怎么的呢?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他的文章《黄生借书说》,和他一起探讨有关读书的问题。

二、复习检查(投影) 温故而知新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1)汗牛塞屋 (2)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3)必高束焉,庋藏焉。 (4)家贫难致 (5)归而形诸梦。 (6)故有所览辄省记。 (7)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8)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2、说出划线词的古今义:

(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3、多义词:

然:然天子读书者有几?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有地洼然而方以长。

5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