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叩问观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8:19:38 体裁作文
叩问观后感体裁作文

篇一:叩问课堂 读后感

叩问课堂读后感

经学校推荐,我拜读了周彬博士写的《叩问课堂》第二版一书,这本书写出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的许多心声,这使我有些激动,可是继续看下去后,我又陷入了无尽的沉默与反思中。

周博士的一句“为课堂而沉沦的教师”是那么的写实,他写出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及我们的可悲的发展趋势甚至是可悲的职业结局。每当我们提到教师,就会联想到无私与奉献。

“当我们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时,强调的是如何通过燃烧自己来达到照亮别人的目的,而不是去追问,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我们在照亮别人时,还在使用如此落伍的‘蜡烛’;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我们还没有开发出一种既让自己得到成长,又让学生得到发展的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来。这难道不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吗?”确实值得我们反思,这么多年来我们也只是倾其所有一味的付出,并未曾更好的塑造自身的专业修养,更广泛的开拓自我的视野,更全面的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更丰富的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我们自己都没有一个精彩的内涵,又怎么去感染自己的学生呢?自己的积淀都不深,又拿什么来输送给学生呢?人们常说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可是,教师现在的情况是自己桶里的水给完了,却没有及时补给,这不是面临枯竭吗?所以,我们一线教师在拥有无私与奉献的精神的同时,更要有注重自己、提升自我、充实自身的意识。

“上一堂课,并不是什么莫大的牺牲,上一天课,也不是什么莫大的牺牲,但天天都上课,教师牺牲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还有自己的专业与未来。当教师始终以为了学生的心态日复一日地上课时,上课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只要把课上完了,也就对得起学生了。如果只是一堂课,或者一天的课,教师有这种想法,那么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如果堂堂课都是为了学生,天天上课都是为了学生,那就意味着教师除了享受‘为了学生’这点道德优越感之外,将一无所获。如果把每堂课都上了,把每天的课都上了,就应该对得起学生了,但如果每堂课、每天的课都没有对自己产生影响,那就意味着每堂课都只是对前面课堂的重复,每天的课都只是对昨天的课的重复。这样,不但不会对学生的成长有多大助益,而且会让自己的教学生涯在每堂课、每天的课的重复中沉沦下去。”想想任英语教师的自己,一天要在几个班上同一节课,这是机械的‘重复’呢?还是各有收获呢?自己只是清晰的记得在各个班上完课后的心情不同,有时是哼着儿歌回去的,有时是满脸通红、眉毛都拧到一处回去的。每当学生没有达到自己的期许时、每当学生课上调皮捣乱时,我同样会用这样唐僧似得口吻语重心长的对学生说着‘都是为了你’,其实自己更应该意识到每上一堂课,都是对自己备课的实践,对自己课堂教学设计的检验,对自己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应急能力的培养,更是自己学习、巩固知识的很好的机会。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相长’贯穿于每一堂课,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样的,每堂课都要有收获,这样我们的教学生涯才不会沉沦。

总之,这本书,不仅是对课堂的叩问,更是对我们教师心灵的叩问,我们要在它的引领与指导下去实践中认真去揣摸、思考、探索,进而无愧于我们的职业,并能更好的为学生创造一片美丽的天空。

篇二:《叩问教育的真谛》读后感

扣问教育的真谛

——读《叩问教育的真谛》有感

我读完徐洁教授的《叩问教育的真谛》后,又找出徐教授自己对这本书的书评,徐教授自己对“叩问”的解释是“是对未知领域的虔诚探求。”徐教授重在“虔诚”,体现了徐教授对教育工作永不停息地深入反思与永不厌倦地潜身实践。我读完这本书以后,觉得就像是我的心声,感同身受,感慨万千,因而也想“扣问”我的心灵,但是我的扣问是扪心自问,重在“反思”:为什么我国的教育有这些问题?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我应该怎样做?

第一我要扣问,我们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徐教授说,学校不是贩卖知识的杂货铺。她引用梁启超在《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中描述国内极为盛行的美式教育:“不过是一生到死,急急忙忙的,不任一件事放过:忙进学校,忙上课,忙考试,忙升学,忙毕业,忙得文凭,忙谋事,忙花钱,忙快乐,忙恋爱,忙结婚,忙养儿(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女,还有最后一忙――忙死。”称这样的人生为“消耗面包的机器。”她批判的学校教育主要是指以知识为中心,没有精神生活。这种情况下,知识越多,反而越痛苦,且作坏事的本领也增多。

那么反观我们的学校,难道不就是贩卖知识的杂货铺?教师是怎样督促学生学习?是说这些知识很有趣,在你的生活中很有用,还是说这些知识要在考试中考,所以你必须记住?教师怎样教知识?是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生动有趣,体会到知识的用处,还是试卷上怎样出题怎样教?我作为一名长期教毕业班的教师,我知道,我怎样教学校不管,主要是在毕业会考中学生要有成绩,所以我必须和学生说清楚,这个知识点在中考中会这样出题,至于学生是否对我这一学科有兴趣,那就不重要了。徐教授指出有学生而且是学习优异的学生诉苦:在学校学习枯燥无味、形同“文明监狱”、迫不得已,甚至感到痛苦;而每年的开学季网上热传:上学的心情比上坟都难受。但是难受的只有学生吗?教师何尝不希望学校不是贩卖知识的杂货铺,而是人类文化的薪火相传,是灵魂的塑造,是精神的充实,学校教育涵养孩子们的性情,激发孩子们的热情、愉悦他们心灵、滋养他们灵魂,让孩子们体察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我们快乐的教,学生快乐的学,我们多么的盼望这种正常的学校生活,为什么就是没有呢?

第二我要扣问,现在的学生还有自由时间吗?我特别说的自由,咱先不关注学生的假期时间,先说在校时间。徐教授的书中也写道: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才能够克服负担过重的现象。闲暇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要说我们的孩子,就是成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谁受的了呢?那样的话我们的生命还有什么乐趣?我们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有闲暇时间去做我们喜欢的事——看看电视啦,上上网啦,购一下物啦,打打球啦,我们必须要有自由休息的时间,这是支撑我们工作的力量。而我们现在的课堂,要求的是高密度,教师生怕学生浪费到一分钟,学生又自主又探索的,忙的要死,但是这样的课堂有什么时间去思考?那课下呢?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学校最流行的就是二十四小时无缝隙管理——是无缝隙啊!有的名校除了学生宿舍和厕所里,都有监控,什么时间干什么事,都安排的满满的,就是吃个饭现在也要尽快,二十分钟内完成,不然老师会检查会扣分,真正得做到无缝隙!所以我说,现在社会上最累的是学生,他们累着痛苦着而且累的没有价值的,累的泯灭了他们的灵性,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没有自由时间的学生,平庸就成为必然!教育就应该顺应人的自由的天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时间和空间换给学生。

所以,我觉得我国的教育首先应该转变的不是教师的用哪种教学模式,而是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机制,让学生感觉到学校教育学有所值。而这些不是我一介平民所能改变的,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最起码我是我自己的领袖,我可以主导我的课堂,让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满怀对生命和人生的热爱,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获得生命的正能量,才不辜负徐教授写这本书的心意。

篇三:《叩问课堂》读后感

《叩问课堂》读后感

黑石礁小学刘明媚

暑假里,我读了周彬老师的《叩问课堂》,感触很深。作者从远离课堂的一个旁观者的独特视角解读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现象。读后不得不佩服作者理性的思考、深入浅出的剖析、生动形象的比喻、高瞻远瞩的目光、直言不讳的勇气??现将几点体会汇报如下:

一、让课堂成为师生共生的舞台

周老师在自序中说:如果远离课堂,似乎就无法畅谈教育;如果置身课堂,却又无法直面教育。那么处于一线教师的我们,是把自己置身课堂,还是让自己远离课堂呢?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脸面,还是学生的脸面,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脸面。正因为课堂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成为教师能否生存的决定性力量。为了让课堂教学这张脸有生机,有活力,永葆青春亮丽,我们会想尽办法去修饰、去装扮。我们知道脸蛋红润美丽,仅靠修饰是难以维持的,要靠机体营养平衡。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课堂教学真正的美是一种和谐美,是一种让人回味的美。在这本书中,周彬老师对于课堂的认识谈得非常透彻。从教师到学生,从课堂上大的环节到小的细节,读后都让我受益匪浅。当今的课堂如何教,周老师的一句“莫把课堂当秀场”,直接明了地指出当今的课堂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课堂,真实是课堂的生命,师爱是课堂的灵魂,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是课堂的血液。

课堂教学中,真正具有生命活力的是学生,我们把学生不仅仅当学生,我们要把学生当作我们的合作伙伴,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成一个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独立个体,引领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深入课堂,把课堂变成学生成长的乐园。

认真地研究课堂,我们会发现,课堂上教师付出越多,收效越低。课堂上,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表达,学生在课堂上是部分参与,还是全员参与,这将直接决定课堂上的效果。课堂应该是一个民主的课堂,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中应处于主导地位,他应该在课前充分地备好课,不光是备教材,备教法,更要备好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状况、能力状况和心理状况。这个观点和我们学校研究的“先学后教,自主体验”的教学方法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也就是说上课伊始,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创设能激发

学生兴趣和思维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总结推广。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做的是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对精彩的回答给予恰当的激励,对学生普遍感到疑难的问题给予巧妙的点拨,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不动声色的关照??看起来,教师讲的很少,不再是课堂的主角,但教师是整个精彩课堂的创意者,对学生来说,他是课堂的参与者,是问题的解决者,是规律的发现和总结者。他从课堂中不光获取了知识,更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提高了各种能力,他同样是课堂的主人。在信息科技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喜好,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担任角色选择内容,形成一个个小课题,然后共同合作完成。由于学生自定目标,也就能够在活动中获得解决问题的体验,这比单纯的获取知识有价值得多,学生的积极性高了,也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

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个性品质等差异,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解题策略,允许学生之间有学生语言,允许学生之间互助互学,有开放性的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课改新理念,大胆设计,让学生自己观察,通过小组互相合作交流,相信此时当教师走到他们当中,必然会发现他们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教师也能欣喜地发现,我的学生学习兴趣是这么的浓厚。

周老师认为:真正要提高教学质量,应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做起,让教师充满教学魅力,让课堂充满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里,这才是真正能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

二、重新认识师爱

自步入教坛以来,一直信奉教师对学生应有无私的爱,觉得付出爱就能换得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也一直以此为目标时时激励自己。读了《叩问课堂》后,觉得得重新认识师爱了。

周彬教授在书中说:“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学生是否愿意读书,并不是因为家长与教师对他付出多少,而是看学生对家长与教师是否有真爱。也就是说,不是教师爱学生,而是学生爱教师才是真正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此,老师要做的不仅仅是付出爱,更重要的是要努力让

自己获取更多的来自学生的爱。当然,或许获取爱的前提是付出爱,但目的应是让学生爱自己。这不是自私,而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学生。当教师对学生的爱没有激发出学生对教师的爱时,教师就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情感资源。因为学生不但无法体会到你的爱,甚至可能将教师源于爱而做出的种种行为解读成束缚甚至是找茬。这样的爱,教师付出越多,学生反感情绪越激烈,师生关系越紧张。彼此的委屈和抱怨也会逐步增加.因而我想,教师的爱大概不必润物无声,尽可以让学生看见,让学生听见,爱到学生的心坎里,爱到让学生爱上自己。学生不再厌学,老师不在厌教。一个“爱”字把两者串联起来,对学生来说,课堂是自我表现的舞台,是最大限度发挥智慧的地方,在课堂上能学到丰富的知识才快乐,对教师来说,自身的价值和人格魅力在课堂上得以展现,用积极平和的育人眼光立足课堂,两者的美妙组合,才是教育的新天地。

总之,这本书,耐人寻味,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是一把打开优质课堂教学之门的金钥匙。这本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必然给每一位教师带来深刻的震撼和洗礼。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