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取名作文话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1:12:30 体裁作文
取名作文话题体裁作文

篇一:话题作文的取名

话题作文的取名

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要不落俗套。也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对主标题加以限制。 2、标题不能过长,过长则显得松散。 3、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方法一:定文体,扬长避短。

紧扣话题,调动积累,选用自己的“拿手文体”写作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因为任何文章都是有体裁的,不讲文体,随心所欲地写作,只会写出结构松散,不合章法,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章。况且,话题作文也只是要求文体不限,并非不讲文体。

例如:作梦,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梦的内容却是异常丰富,形式是异常多样的。请以“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以“梦”为话题 《这一幅风光,如梦》《比梦更美》宜写成抒情散文; 《美梦成真》《想起了那个暑假》宜写成记叙文; 《说说课文中的“梦”》《梦的成因》宜写成说明文; 《梦想中国足球》《让美梦成真》宜写成议论文。以“树”为话题:

如果我们想写记叙文,标题宜为《树下》《记一次特别的植树活动》《我家的小桃树》;

如果我们想写成抒情性的散文,可拟题《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如果要写成议论文,就要这样拟题:《给我一片绿阴》《植树,为了子孙后代》《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真的是“无用之材”吗》

方法二:妙修辞,匠心独运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让文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使文章锦上添花。 例如:以“我”为话题,可活用歌词《真我的风采》《我想唱歌不敢唱》《最近比较烦,比较烦》。

以“假日”为话题,可引用歌曲名《自从有了你》。 以“同学”为话题,可拟题目《长相忆》《别时容易见时难》。写老师晚年坚守教坛的文章,可引用诗句《夕阳无限好》作题。写有关透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文章,可沿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作题。

用这种方法拟题,通俗明了,妥贴自然,并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看来,平时多

背点古诗词名句,平时多留意歌曲、俗语、歇后语等知识,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素养,对作文拟题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

方法三:新视角,别开生面

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新求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克服思维

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拟出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好标题。方法有:

①违反常情式拟题:《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无价的花生米》②借用数字式拟题:《1234567》,抒写音乐情怀;《7+1>8》,论述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③展开想象式拟题:《8与发》《雷锋“出国”了》《电脑与人脑的世纪之辩》这些文题不落俗套,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新体验,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当然也很容易迷住阅卷老师,使他心甘情愿给你高分。

1、巧用修辞 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如:

(1)比喻 《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又如《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

(2)借代 辽宁大连一位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给文章拟题目《黑白债》,借色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又如《人生需要掌声》,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也很有创意。 (3)层递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读书的兴趣、方法和作用在递进中表达得简练生动。

(4)比拟 《小树又快活了》《读水千遍真有趣》前者运用拟人辞格让小树具有人的感情,后者把“水”拟作能“读”之物,用的是拟物辞格。 (5)对偶 《朋友最真,友情最贵》、《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这两例都将文旨浓缩在整齐对称的句子中,体现出考生善于推敲的语言功夫。 (6)对比 《躺着读书,站着做人》“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标题包含哲理,令人回味。

(7)双关 《我最需要一剂良药》文中“良药”既能治腿疾有能治心病,一语双关,内蕴丰富。

(8)设问 《错?对!》先问后答,以简驭繁,又穿插标点,构思巧妙。

(9)反问 《中国的教育家,您难道还没发现吗?》反问中饱含着摆脱应试教育重负的强烈愿望,观点鲜明,言辞恳切。

(10)顶真 《读书乐 乐读书》《活读书 书读活》(同上)这两例运用顶真兼回环辞格,风趣地展示读书之趣、读书之乐和读书之法。 (11)反语 《我发现了家中的“贼”》家中几次“失窃”,“作案者”原来是瞒着别人给灾区寄钱的一家人的三个成员,题中用“贼”,贬词褒用,凸现一家人的高尚品德,幽默风趣。

(12)引用 《腹有诗书气自华》、《风物长宜放眼量》前者形象地表现读书的作用,后者揭示消除“代沟”的思想方法,引用名句作题目,能较好地体现考生的文学积累和修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借用符号

(1)标点符号属无声的语言,用之拟写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往往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如2000年浙江一考生所拟文题为“人生,丰富多彩!”,作者以感叹号为题,语势铿锵有力,形象地表明“人生没有固定的格式”,并点出只要“把握好手中的生活之舵,人生将丰富多彩”这一主旨。

(2)将数学符号引进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点,往往收到出奇制胜之效。近年来正悄悄兴起于全国各类报刊,话题作文的拟题亦不妨借用之。2000年江苏一考生以“10-1=??”为题,巧用数学符号组成等式,设置悬念,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对生活中的“10减1”现象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诠释,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4、其他形式

(1)转换角度 有时我们还可以从反面,或是从侧面来拟题。如《下周我不回家》这个题目就很有吸引力,写的是作者和爸爸消除误会之后,决心少回家,以认真的学习态度回报父母的故事;《第四号戒令》从侧面来写老师对学生的过分约束,读时令人忍俊不禁,读后发人深思。

(2)故设悬念 文章的题目最忌“千人一面”。在标题里设置悬念,把文章一波三折的情节含蓄地展现出来,才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这种方法简单、易学。同时,一个富有悬念的题目,也会让你觉得有话可说。如《女生传来的纸条》这个题目就很典型:这位女生为什么要给男生写纸条呢?纸条上都写了些什么话呢?结局又会如何?读者一看题目,便有了这么多要弄明白的问题,自然会产生读下去的强烈愿望。又如新闻标题《当列车驶来》也属于这一类。

让文章标题新颖、曲折、吸引人,当然还有很多方法。不过,我们要注意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一定要“不窘于题而又不失其题”,要像孔子说的那样,“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同学们若能认真注意到这些方面,必将得到意外的收获。

[1—1] 一位小学老师要学生在方格本上写一个“a”字,要求把这个字写满。结果有一个孩子写了一个大大的“a”字。这个字几乎占满了全篇。老师很生气,严

厉地批评了他偷懒、胡闹。

根据上述材料,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把看法浓缩成论点型标题。 导思:这是一道拟题训练题。角度很多。

你也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进一步挖掘它的深意。如:有些同学经过深入分析思考拟定了以下标题,如“拒绝框框!”“敢于破‘矩’,标新立异”“冲破束缚,锐意创新”“鼓励创造,发展个性”“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该废止了”“规矩——扼杀个性的枷锁”“开启智慧的大门”“谁扼杀了我们的想象力?”“是培养人才还是庸才”“不要扼杀个性的萌芽”“这个‘懒’偷的好”“标新立异‘好’”“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等等,都有一定的深度和新意,确能给人一定的启迪。 [1—2] 秋天,北京大学新学年开始了。一个外地学生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他就把包都放在路边。这是,正好一位老人迎面走过来,年轻学生走上去说:“您能不能替我看一下包呢?”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位新生于是轻装地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一个多小时以后回来了,老人还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年轻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各自走去。几天之后,北大开学典礼,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请根据上述材料,拟一个论点型标题。 导思:这道拟题训练题的角度也颇多。 1、如果就事论事,做表面文章,则拟题为:“助人为乐”“平易近人,以身作则”“一诺千金,负责到底”“谦逊为人,长者风度”。 2、如果稍稍挖掘一下,则可拟题为:“开学第一课”“北大第一课”“人间自有真情在”“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 3、如果再深一层,则可拟题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以善小而不为”“可敬的赤子之心”“质朴无华见纯真”“自然心——最高的境界”“金子般的平常心”“难能可贵的平常心”“呼唤平等与博爱”“超凡脱俗境界高”。这些标题赞颂季先生平凡中的伟大是真正的伟大。

4、还可以从赞扬或批评学子的角度立意:“人的尊严与平等”“留住诚信”“没有大人物与小人物之分”“人与人只须平视”“不必仰视,不可俯视”“不必‘惊讶’”,这些都有相当的新意,这类标题能给人以新鲜、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篇二:几个关于起名的作文情境思考

几个关于“起名”作文情境的对比思考

高启山

按语:前些日子,和老师们一起玩“休闲教研”,在房间里面看了一节以“我的名字我做主”的“起名”活动作文课,一边看着一边对作文活动与“儿童真实生活体验”有了一些思考。

案例一:“我的名字我做主”

这是我们观看的这节录像课的作文活动内容。

关于这个活动的缘起,老师是这样介绍的:公开教学中选择一个孩子们喜欢且有话可说的话题十分重要,默默地观察思考了许多天,很多话题被拿起又放下,始终找不到一个满意的。有一天,和三年级几位老师在一起聊天,他们兴奋得向我说着组内老师互相取的新名字——“鱼美人”“马小跳”“娇滴滴”……一个个新鲜可爱的名字中不仅包含着每个人的特点,还含蕴着老师们之间的和谐亲密,看着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我突然来了灵感:起个新名字?我为什么不可以和孩子们一起为自己起个最喜欢的名字呢?就这样,“为自己起个喜欢的名字”的话题走到了我的跟前。

作文课“开题”的过程是这样的:

组织学生做了一个“报名”(介绍自己姓名)的游戏以后,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名字都是父母给起的。你喜欢自己的名字吗?为什么?从理论上来讲,答案应该分喜欢、不喜欢、无所谓喜欢不喜欢三类。但是,思考了一段时间之后,只有那些喜欢自己姓名的学生在发言。老师提示:没有对自己名字不满意的吗?终于,有几个站了起来,讲了自己为什么不喜欢自己的名字,诸如被别人借助名字的某个字、某个读音起绰号等等。老师开始交代:是啊,我们的名字都是父母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给起的。名字本来有我们自己做主,今天我们来给自己起一个新名字……

这样,一节关于“起名”的作文活动课就开始了。

思考:从老师的介绍来看,很显然,执教老师想要组织一让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话题,在完成这个话题的思考和讨论交流中来完成作文。但是,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先搞清楚:

第一、是否孩子们都需要改名字?从课堂学生的交流看,很多学生是喜欢自己名字的,而且讲出了自己名字的理由。一般来说,这样的名字不需要修改、不需要重起;再一点就是:即使是我不喜欢,我能随便修改吗?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为什么给我起这个名字的问题,我们思考过吗?

第二,真实的情况是,我们的名字都是我们还不会自己做主的时候起出来的,我们能够做主吗?

我提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是要说明:指导孩子们做一个话题讨论,做一件事情,然后进行作文的时候,这个话题、要做的事情是要有“真实的生活意义”发生的。我们强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做的事情,要体现出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的一种真实的价值意义,也就是很有必要做这件事情,很乐意做这件事情。但是,从前面的介绍看,“重启名字”并不是全班每个学生的需求,在这一点上,“起个新名字”便不再是真实的需求了。即使起了一个自己满意的新名字,能不

能“转正”还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即使为自己“起出”了一个新名字,写出来的习作也未必有真实情感了。

案例二、“起笔名”

这是赵景瑞老师的一个案例:

赵老师在教学伊始,先让学生猜老师的称呼,然后让学生说自己的姓名,从而引出笔名,由一道连线题激发学生质疑:为什么要起笔名?笔名有什么特点?环环相扣,步步引导,使学生感觉到笔名既有趣又有用,激起了学生写的愿望。赵老师在连线题之后,出示了三个人起笔名的原因,使学生明确起笔名可以从愿望、特点、含义等方面来入手。之后赵老师又趁热打铁让学生评议他的笔名好不好,激起了学生対笔名的写作不同角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学生给自己起笔名的思考和交流讨论活动。

思考:在对《

取名作文话题

我的名字我做主》这堂课进行讨论交流的时候,我提出了“起笔名”的看法,随后,有网友介绍说,他看过赵景瑞老师的《起笔名》这堂课。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几位网友介绍了赵老师的这堂课的简要过程。其中网友何延玲介绍说:作文“有用”才会乐写。新课标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就是说,作文是一种生活的需要。学生写作前,一旦有了表达的需求欲望,感到作文有用了,就会乐意写。赵老师在教学伊始,先让学生猜老师的称呼,然后让学生说自己的姓名,从而引出笔名,由一道连线题激发学生质疑:为什么要起笔名?笔名有什么特点?环环相扣,步步引导,使学生感觉到笔名既有趣又有用,激起了学生写的愿望。

我赞同和老师对赵景瑞老师这堂课“作文情境”的认识。

首先,起笔名本身,是做学问的人常做的事情,表达着自己的志趣、爱好、美好愿望等。笔名一般有自己来起,志趣、爱好、美好愿望等等,都是起笔名的人自己的心声。起笔名,自己能做得了主,而且,自己原来的名字往往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心声,起了笔名,今后写文章、甚至生活中,都可以被人这样成称呼,成为自己的第二符号,而且,笔名还可以随着自己思考的变化而起第三个、第四个。这样的事情,对学生来讲是有意思的、真实的、有积极的生活价值的。写这样这样话题的习作,也成了有真实价值意义的事情——自我纪念、自我表达、向别人推荐自己的笔名等。

案例三、起个“网名”或命个“字、号”

这是针对前面的两节课,我自己设计的一个关于其名字的作文活动。 起个“网名”

学校都有计算机课,都要学习网络,都要注册一些网站,甚至,很多学生有了QQ,这就需要给自己起个网名。这是一种真实的需要。我们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

1、研究网名。

网上很多网名不是真实的姓名。网上的网名有“好”有“不好”。搜集一些网名,进行比较研究:哪些网名起的好,为什么好?哪些网名起的不好?为什么不好?

2、起网名注意什么?

根据好与不好作为依据,思考起网名该注意些什么;班上有一些同学有网名,乐意公开的话,请他们介绍自己起网名的经验体会。

3、“我的网名我做主”

思考自己的特点,设想,在网络上,给自己起一个怎样的网名,如果去不同的网站,结合不同的网络内容特点,是否会有不同的网名?想一想自己网名的意义。小组内跟同学交流自己的网名和思考,看同学对自己的网名是否有新的建议。

4、注册验证网名:看看自己起的网名是否跟别人的重复?如果重复了,还需要重新起网名。

5、介绍自己的网名。

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的网名,要介绍清楚网名的意义和起网名的经过。指导学生把网名经过写得具体一些。

6、点评其他人的网名。文章写好后,发布到班级博客或有关论坛。全班同学互相评点网名(注意评点用语)。

命个“字、号”

整个过程跟起网名差不多。不同的是:要指导学生先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古代 “命字命号”的文化,指导学生研究讨论,这些文化中,哪些是优良的,值得继承,哪些是糟粕,应该剔除,然后,根据古代“字、号”的意义表达规律,开展给自己“命字”、“命号”,给他人送“号”的活动。需要注意的是:给别人“送号”,要注意讲究文明,而不成为“起绰号”。

思考:前面两个案例,都是现场指导、现场习作——作文公开课,人家要看的就是你的过程。相比较,我的设计侧重了过程,作文本身,仅仅是活动结果、研究结果或者体会的一个表达。这是我近些年来倡导的一个理念——研究性作文教学,即:讲作文过程的观察、思考、材料的选择、提炼、写作,融于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作文是生活中真实发生这的事情,是活动中发生的事情,而不单单靠一两节课完成;活动不单单位作文,活动本身是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这样,作文教学与综合性学习活动整合在一起进行。

篇三:取名趣事

取名趣事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孩子的名字里寄托了爸爸、妈妈的无限美好祝愿。所以爸爸妈妈在给宝宝取名时煞费苦心。我还记得给舅舅的女儿取名时有趣的故事。

远在厦门的舅舅,抱着他的宝宝和我们视频,我对他说:“舅舅,妹妹叫什么名字”?舅舅说:“还没取好,拜托大家给想个名字”

这可忙坏了我们家的老老少少。于是我们组成了一个取名智囊团。每个人都绞尽脑汁,上网的上网,查字典的查字典,连唐诗宋词也翻了个遍。终于拿出的各自己的成果。

保守派的外公发话了:“我这个当爷爷的,可要为我的孙女取个好名字,我看了家谱,她(舅舅的女儿)是兆字辈的,就叫取邓兆凤吧。”这个名字太强悍了,后来听舅舅说,舅妈足足笑了一个月。

唯美派的妈妈取的:邓昕悦、邓芷妍,也因闽南话叫起来不是很好听(舅妈是闽南人)“PASS”了。

武侠派的姐姐取的邓城雪还没报给舅舅,就让外公给封杀了,外公说一个女孩取这样的名字会被同学笑的。

我现在是姐姐,当然也想给妹妹取个好名字,可是我取的名字过于卡通,也没有被舅妈采用。

历时一个月后,妹妹的名字终于在舅妈取的“邓瑾萱”尘埃落定了,虽说名字只是符号,爸爸、妈妈还是挖空心思,争取给宝宝取个听着好听、写着好看名字。给宝宝起名真是个艰苦又快乐的任务。

四年级:刘洁滢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