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四书集注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9:24:03 体裁作文
四书集注读后感体裁作文

篇一:四书读后感

《四书》读书报告

岭南学院 刘瑞洁

12327157

《四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至今仍被世人奉为行为的圭臬,

它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

轨迹。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

中体现。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有许多优

秀的思想精髓,是华夏无数先贤实践的思考的结晶,至今读来,仍不

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华。

在我读《四书》的过程之中,我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逐渐

有了一点体悟。第一,《大学》这篇文章为什么着重强调了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问题。在那个诸侯分裂奴隶制盛行的动荡时

代,古人最关心的应该是占有私有财产,是平天下,可是为什么《大

学》会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呢。(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

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想,这除了与儒家文化对于个人修

养的重视有关外,还与人的本性有关。《大学》一文将个人修养放在

入世而生、安生立命的基础,这似乎与今天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普遍

价值观格格不入。当今社会,媒体动辄曝光明星的亿万身家,网络上

炫富的“郭美美们”大有人在,甚至在校园里你都可以经常听见白富

美、高富帅、屌丝一类的词语。 媒体的报道在潜移默化中将人们的

价值观引导偏离了,这使得很多人有了一夜暴富之类的好高骛远的想

法。梦想着一夜之间,世界就能因我而改变,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

食,这在每年的大学生招聘会上可见一斑,其结局就如同启功先生的那首打油诗一样,高不成,低不就。 巧合的是,西方同样有与《大学》类似的思想。在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里有一块普普通通的墓碑,上面刻着这样一段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这一想法与先修身后平天下显然不谋而和。人越长大,越能明白世界不是按照我们的游戏规则运转,想改变它谈何容易。与其沉溺于虚幻的梦,倒不如好好提升个人的实力,当我们有足够的筹码之时,或许可以将天平的另一端高高翘起。当时的人能够感悟到这一点,我觉得是相当令人钦佩的。

在我读《论语》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孔子对于弟子的同样的问题

往往有不同的回答,这是否意味着孔子对待教学的态度不认真呢?比如,在谈到 “孝”这个问题时,子游问孝时,孔子回答的是“敬”,即尊重父母。子夏问孝时,孔子的回答是“色难”,即在父母面前始终表现出一种和颜悦色。而《论语》中又有“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说法。还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

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那么孔子因何会对同样的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呢?其实,这不但不是孔子马虎教学,而且恰恰证明了孔子的独特教学理念——因材施教。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学子的性格都是不同的。颜回讷昧不愚,子路忠义略莽。朱熹集注也曾引宋代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孔子之所以能培养出那么

多有才华的学生,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法可谓功不可没。《论语》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其中宣扬了儒家的仁义、忠孝,强调治学和道德修养等,这对于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然而,《论语》中也有一部分内容是我所不赞同的。比如,在谈到仁的问题时,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前半句话我个人觉得这未免有些矫情,落入了形式主义的俗套中。仁,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类的一种爱,而非一种虚礼。对于后半句话,我更是觉得这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状况的。古语有云:彼之熊掌,汝之砒霜。每个人的好恶都是不同的,自己的“欲”或是“不欲”不能成为我们评判他人好恶的标准。己所不欲的,可能正是别人渴求已久的东西。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孔子的说法显然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真正做到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着想,而是将自己的

意愿强加到了别人的身上。孔子还说过,父在,观其志。父殁,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更是强人所难。上一辈的志向为什么一定要成为下一代的标杆?每一代人都应该有自己选择过什么生活的权利。如果事实证明父母已经错了,我们将错误延续下去,就是所谓的愚孝。在这个方面,我比较欣赏西方式的两代关系。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和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你是弓,儿女是从你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我们在人生中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其次才是父母的子女。在西方一些国家,儿子甚至会公然反对父亲的政治主张,并且这丝毫不会影响家庭关系,这在中国肯定是难以想象的。可能是因为孔子已为人父的关系,他在谈到子女对待父母的时候,多多少少有点极端。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父母逐渐放手的过程,“不远游”虽然能让子女承欢膝下,但是,这必然会造成子女不能自立于世。

在我读到《中庸》之前,我只了解中庸之道是一种非常玄妙的

为人处世之法。读完之后,我才知道,中庸并非折衷,而是以柔和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于其中的“宽恕”的见解让我深有感触。中庸反对以德报怨。孔子曾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充分体现了儒家的宽恕并非毫无原则的放纵作恶,而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儒家主张做好事了就应该受到奖励,打个比方来说,假如我们在路边捡到了一个钱包并交还给失主,失主理应给我们一定的报酬。这种思维在当今提倡拾金不昧的社会下显然是会遭受谴责的,因为人们觉得归还失物是天经地义的。然而,这种想法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如果人们都拒绝回报,那么做好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反之,收取适当的报酬从宏观上有利于带动整个社会的优良风气。这就是以德报德所带来的良性循环。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不可能成为包容一切错误,所有苦难独自承受的耶稣,以德报怨只是一个理想主义化的行为,说起来很是矫情。而且那些故意伤害人的行为本身就不配被原谅,盲目的善良只会变得愚蠢和姑息养奸。所以,我更加赞同儒家的“以直报怨”一说。别人砍了你一刀,你就回砍别人一刀吗?那么我们与犯错的人有何区别?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也即儒家所说的“以直报怨”。直到今天,社会所倡导的仍然是善良 ,可想而知,在古代提出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种看似冷漠的见解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智慧。

读完《四书》,我觉得人类思想的深刻与物质发达程度没有必然关系。古代先哲以一生甚至几代人总结出来的道理仍然有与今天社会生活相符合的部分,指导着我们治学处世为人。我想,随着我年龄的

篇二:《大学》读后感

《大学》读后感

读完《大学》后我感想诸多,概括下就是两方面的领悟,一是做人,二是做学问。朱子在《大学》中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所以说,懂得大学之道的人,才能获得大学问,这次选择读《大学》我认为是很正确的,读“初学入德之门”认真领悟其中的道理,做人生的大学问。

我曾很不理解“大人之学”,大人是指做官的大人,还是长大的大人,看了南怀瑾的《原本大学微言》后,我才知道凡有志于学,内养的功夫和外用的知识,皆能达到某一个水准,称之为“大人”。所以读大学,是修身、做学问那么基础的一步。

《大学》原来是《礼记》中的,但后来被抽出,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时候正式成为四书之一。《大学》的主要内容总结起来被称为“三纲八条七证”,三纲即:明明德,亲(通“新”,革新的意思)民,止于至善。八条即: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七证即:知,止,定,静,安,虑,得。它所包含的道理很多很多,我的领悟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学之道(转载于:www.Zw2.cN 爱 作 文 网),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闭眼深思这段,能做到那样独善其身的人确实不多。现在的社会到处都是诱惑、比较、不信任,大家都活在面具下,适应这社会不得罪人的同时保护着自己脆弱的心,让我想起了小丑,彩色的笑脸下那颗心是笑着,还是流着泪呢。又有多少人能出淤泥而不染呢,意志有定向,心不妄动,所处而安,处事精详,然后达到至善之境。就拿我们的大学生活举例,真正踏踏实实学习的人又有多少,那些因为社团、学生会、兼职的事逃课、不学习的人又有多少,意志有定向了吗,心不妄动了吗,心里总是顾忌那么多,离自己的目标、梦想却越来越远。修身,做学问却被那么多事诱惑着、阻碍着,有一本书中说:“青春是一场无知的奔忙,总会留下颠沛流离的伤。我多么希望明天有太阳,灼烧我那腐烂的梦想。”不懂这大学之道的,不懂得独善其身的,代价将会是我们的梦想啊,我们要对学习的对象有整体性的认识,进一步确定学习目的,学习怎么做人,做好人,做正人,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求功名、胜利。凡物都有本有末,明白这本末始终的先后次序,出去旧染之污而自新,让一颗浮躁的心静下来,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不顾虑的是什么,能在忙绿浮躁的时候自我反思一下或者回忆一下过往的种种,不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确定自己大学生活的目标,明白自己的方向,便不会轻易被其他干扰,然会至死不渝地去追求。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做到类似的“君子日三省乎己”了吗,没

有。《大学》启示我们应该持续不断地污垢涤净,保持身心的洁净和清新,古人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们对美剧、动漫持续不断地更新跟着看,这足以证明我们是有毅力的,那为何不能将这毅力用在个人道德修养上呢。听古人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最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革旧图新,达到最好的境界。

第二、又说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字的顺序就强调了我们应该先做到修身,正如一叶知秋,以小见大,自身品德修养不好何以谈治国平天下。至于齐家,现在社会上的“小三”、“裸婚”等等和婚姻有关的话题越来越多,有人扩大了婚姻的问题,像《围城》,结婚后就像把自己围在一座城里,那不只是方鸿渐的婚姻情况,更多的成了很多人的写照,但是爱情还是依旧美好的,家庭也是幸福大于烦恼的,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忍让的处事方式古人比我们现代人看的更透彻,因为他们懂得以修身为本。懂得明明德,懂得何为薄厚。虽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天下鲜矣”,但我们仍需更好地修身然后也可以更好地齐家,“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齐家才能治国,而治国才能平天下。看看各国的高层政府官员,为什么他们的一举一动会那么受关注,为什么媒体会想方设法地寻找绯闻或是优点,正因为他们的地位,他们若能齐家,那治国也有利,这也是处世之道,推己及人,以身作则的道理,“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以身作则,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总之,最初的源头就是修身,学会修身,做到进取和完善,虽然我们做不到完美,做不到圣人一样可以考虑到天下,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修身,修身更多的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自我能活的更高尚。倘若一个个自我都能正其心,诚其意,国何能不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此刻就修身吧,多学,多思。

第三、“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为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格物指努力穷就事物之理,当人们通晓事物之理后,人的知识也就完备彻底了;致知完全是作为认识过程找能够的格物在人所得知识的一个自然结果。若没有格物谈致知是无法办到的,所以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内修就要格物致知,精神上就要“诚其意,正其心”,意诚则必须从慎独开始,正心则要求保持平和的心态。

那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从格物到修身,对事物初步认识后,然后又会达到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最后才能做到修身。曾子教我们“知止”,知止而后能定,就像佛说:“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我们要把纷纷扰扰的心思暂时停“止”下来,就要截断众流一般,之后才有定,就像平时说的想的太多反而会得不到,那么又何必有那么多的繁杂思想呢,朝着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走好脚下的路不就很好了吗?《大学》中又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

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在这纷繁的世界中,我们是子女,是学生,是以后的支柱等等,在社会上扮演着不同角色,就意味着有不同的目标和方向,学习亦是如此,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因此每个阶段都应明确目标。高中以前我的目标一直都是考个好大学,现在上大学了似乎缺少了目标,有时会很迷茫,可是还有时间迷茫吗,这个阶段的目标也该明确,学习继续修身,继续让自己优秀强大,毫无理由仍在无病呻吟只是弱者的表现。 《大学》教我们做事应专心致志,深入思考。当我们深入思考后,找到了方向,做到了“止”那就能把目标以外的事暂时放下,寻得自身的安定,内心就平静,这之后又可以重新开始思绪,看事物认为平常,也就得到了“安”,思想客观、朴素便是“虑”,最后的收获便是“得”。这一系列的犹如蝴蝶效应般,若我们能从开始一步步的实践,那结果肯定是更好的。都说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因为他们确定了方向,内心平静,有了安,虑,便可得??现在的自己和自己所期许的那个差距很大,既然现在有了内心中的方向,我就应寻求内心的平静,重新理清思绪,然后一步一步向着目标努力,收获最后的成果。

以上大致是我对《大学》的感悟,现在的自己曲解了学习的概念,从高中开始是为了考试而学,到大学是为了学分而学,这样的自己很悲哀,何时才能够“即物而穷其理”,什么时候能为了自己而学呢?此刻吧。修身的重要性不容小觑的,学习是漫长的是无尽的,是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真理,在学习中修身何乐而不为,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这样漠然的处世态度,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毕竟我们所处的社会太过复杂,似乎已经很少有人会或者有机会去体会修身的意义所在,那么我们就尽量做到修身吧。我们总是以仰望的姿态去面对人生,或许仰望意味着追求,意味着理想,却未曾想过仰望的同时却已经将自己贬了值,人确实该有理想,该有追求,但是这种追求这种理想应该如何去体现呢,我们总是在应对这社会所带来的一切,却有多少人能对所谓的社会现实泰然处之,以一个平和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呢。现在让我们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去做事,深入地思考。我仍记得高中的校训“修己安人,铸玉成器”,修己,成器,当我透过《大学》从不同的角度我发现修身的重要性,我可以不追名逐利,可以不随波逐流,但是不可以不修身,不可以堕落,考了好多好多篇我的大学我不堕落,原来我们在大学防止的就是堕落,虽然此大学非彼大学,但大学亦彼大学。那么就让我在我的大学中通过这些领悟继续不断地探索吧。

在这里,我还要告诉我的朋友,同学,我们一定不能丢下国学经典文化。我们作为中国的年轻人,国家的栋梁,我们更应该学习中国的国学经典文化,让它在世界之中流传。历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说过那么的一句话:“他说当中国人的下

一代忘记自己文化的那一天,我们就可以攻打这个民族。”这句话就是意味着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文化啊。再说,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真正的国家的栋梁,我们也应该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认真地好好的阅读中国的国学经典文化,好好的传承我国的经典文化。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信管10班

祝金庆

篇三:四书集注

书海导航

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诸多注

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原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从他父辈起,居住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平。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卒于南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他一生只作过9年官,大部分时间在福建讲学。晚年由于反对当权派韩伦胄,被诬为“伪学”领袖,受到贬斥。南宋末理宗尊崇道学,朱熹恢复名誉。元明清历代皆尊程朱理学,理学成为官学,成为后期儒学的主流学派。朱熹学问渊博,著述很多,重要的有《四书集注》、《周易本义》、《通鉴纲目》、《楚辞集注》、《韩文考异》等。后人把他的遗文编辑为《朱文公集》,把他的语录编为《朱子语类》。清康熙皇帝命李光地编出《朱子全书》,是《文集》和《语类》的选集。

《四书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它是朱熹用力最勤的著作;临终前一天还在修改《大学章句》。唐以前,儒学以五经为经典,《论语》和《孟子》尚未正式列为经书;《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未有特殊的地位。语孟学庸并重始于北宋,

而四书之正式结集则成于朱熹。其后社会重四书过于五经,科举考试以四书为主要科目。在《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的序中,朱熹说明他重视四书的用意,说由于汉唐以来儒家经学只注意“记诵词章”,道、释异端“虚无寂灭之教”流传,以至儒学道统到孟子之后不得其传;二程、朱熹提出四书,正是要“接乎孟子之传”。朱熹认为《大学》是“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学者必由此入门,才能达于圣学。他作《大学格物补传》,强调“即物而穷其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用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他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阐明先圣之道,提挚纲维,开示蕴奥,没有一本书如《中庸》这样明白而详尽。至于《论语》、《孟子》,朱熹引程子的话,说:“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朱熹推崇孟子,认为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从此孔孟并称。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指出了道学家追求的境

界。

《四书集注》版本很多,现在容易找到的有《四书五经》宋元人注中国书店1984年影印、《四书章句集往》《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重点读《中庸》。

--52--

邯郸市一中校刊

《老子》是道家最重要的经典。老子其人,据《史记》载,姓李名耳字耳冉,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周朝的史官。但《史记》同时也记载了不同的传说,说:“世莫知其然否”,没有肯定的结论。

《老子》书分上下两篇,上将道经、下篇德经,合称道德经,共81章,5000余字。约成书于战国时期。

《老子》书提出以“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以道为宇宙的根本,阐述了道的本质、特点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认为

万物都生于道;道是没有形象,不可被感官感知的;是不断运行变动的,有着自己的规律,道虽产生万物,却不占有和主宰万物,是自然无为的。《老子》的哲学体系,标志着我国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要了解中国哲学不可不读《老子》。

《老子》中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道是“周行不殆”,变动不居的;书中列举了许多对立的方面,如阴阳、祸福、有无、难易、前后、长短、高下、生死、强弱、损益等等,说明事物对立的双方都是相互依存的.而且认为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他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包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但老子过于--53--

夸大了事物转化的必然性,并且较多地强调了“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由强大走向灭亡这一面。他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用一个“反”

字来概括道的运动,用一个“弱”字概括表述了由此引出的“柔弱胜刚强”的人生信条。

会政治理想。

《老子》对当时的社会、政治表示不满,有不少批评。它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的人生态度和“小国寡民”,“清静无为”的社

《老子》提出的人生态度和社会政治理想,不免失之消极,但其思想中确也包含了深刻的智慧。它曾被人们广泛运用于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与儒家刚健有为的思想起着互补的作用。

《老子》书文字是韵文。历来注本很多,文字、句读和注释都有许多不同,读时要注意。初读时可选用任继愈的《老子新译》、陈鼓应的《老子注译及评价》,亦可读高亨《老子正诂》、朱谦之《老子集释》。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