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北京东城区普通校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联考语文作文范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7:24:11 高中作文
北京东城区普通校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联考语文作文范文高中作文

篇一:2015东城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5东城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原题回放】29.作文(50分)从下面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①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南京一位人称“迪爸”的家长在网上为上小学的儿子写成长日记,两年的时间已经写了几百篇。这些文章有些是与儿子的对话实录,有些是带儿子参加课外活动的记录,有些是针对儿子的行为对生活的反思和随笔。很多网友赞赏“迪爸”坚持不懈的精神,但也有人担心家长对孩子太过密切的关注反而会束缚孩子的自由成长……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套作。

②请以“夏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自选角度,文体不限。要求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夏天

夏天,是一个经常被遗忘的季节。

春天,歌唱它,因为它是万物复苏,是一切生命的蓬勃起始;秋天,歌唱它,因为它是万物的,是一切生命的凄美凋零;冬天,歌唱它,因为它是万物的沉睡,是一切生命的蓄势待发。可提到夏天,想起的似乎只有烈日暴晒下的炙烤,或是阴沉沉的天空幕布后的那一声声闷闷的雷响。

可是,你是否曾经想过,在春的万物复苏与秋的万物成熟之间,还有这样一个季节,它的名字叫作万物生长,它就是夏天。

假如,我是一棵树,那么,请不要总是歌颂我生的嫩绿与死的金黄------夏天,才是我最爱的季节;葱绿,才是我生命的颜色。入夏,虽没有整日里围着我“伤春悲秋”的人们,但我却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热闹与生机。你听,我繁密枝叶里的蝉鸣,我葱绿叶片中的鸟啭;你看,我的一半为树下的人儿投去大片的阴凉,而我的另一半,正迎着烈日灿烂的生长,疯长!

假如,我是一瓶汽水。那么,请不要再抱怨夏日的酷热与炙烤---------夏天,是我生活与生长的季节啊。也许你会说,一瓶汽水谈什么生活与生长?不要笑,唯有在夏天,看到酷热的人们拿起我一饮而尽后的畅快,看到吃两口烤串后的人们拿起我喝下两大口后的满足,我才真正感到我是活着的,而不是像在其他三个季节里,在囚笼般的黑暗仓库里死去。你看,我身体里那些个活泼的、不断涌起冒出的小气泡,那正是我在生长呐!

假如,我不是一棵深沉安静的树,也不是一瓶活泼欢乐的汽水,我就是我,这个正在埋头伏案、奋笔疾书的学子。那么,请不要失望于我在燥热中也只能埋头苦学的无聊日子——因为,在这个夏天,我写下的每一个字,我算出的每一个数,我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我在拼命的生长。无聊时,我会看一眼窗外温柔沉静的树,来一瓶沁人心脾的凉汽水,然后,继续拼命的生长、生长。在这个夏天,我要长出一对翅膀,在下一个秋日里,带着我、那棵温柔的树、还有那瓶活泼的汽水,飞到下个、下下个热烈灿烂的夏天去!

夏天,万物生长的季节!

夏天

脱下毛衣,换上短袖;从长裤到百褶裙,当我又一次坐在老家的小院儿里,吃着一元钱一根的老冰棍儿时,我知道夏天来了。就在不知不觉间,似乎还未捕捉到着的余温。

傍晚,躺在躺椅上乘凉,看着院儿里小孩子们打闹,听着老人们的闲聊,我开始想象别人的夏天…… 林海音的夏天一定是热闹的。在阳光的“肆无忌惮”的照耀下跳着,奔跑在胡同中,像一只逃窜的小松鼠。时不时冲打水的阿伯打个招呼,向缝鞋垫的老妈妈问声好,然后继续带着妞儿,咬着冰棍儿,四处溜达,天黑后才回家。吃过晚饭,和小伙伴在院儿里打秋千、跳皮筋儿,好不热闹。哪怕每天早上被早早地叫醒也不觉得吵,出门便可要一支麦芽糖,哪怕再跑再跳也不觉得热,回家就有一碗酸梅汤解暑。夏天必定是美好的。

“姐姐,陪我玩儿!”是隔壁的小丫头。“那姐姐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啊!”“我们也要听!”好好,那就给你们讲个老人与地坛的故事吧……”

史铁生的夏天是平和的、安静的。我想他一定坐在轮椅上,腿上盖着一块方巾,望着院里架上的葡萄和伫立的梧桐沉思。风将小小的梧桐叶送到他的手上,似乎诉说着陪伴。也许偶尔他会到地坛坐着,看着老人打太极,听着知了歌唱,然后再回到小院儿,一坐就是一天。阳光的直射不会烫伤他的内心,只会温暖;夏日的烦躁不会打扰他的宁静,只是活跃。夏天会是美好的。

“什么嘛,听不懂,换一个换一个!”好像小孩子叽叽喳喳的声音有点儿令我好不容易平静的心又浮了起来,抬眼看到远处的池塘,那么飘忽的影子,微笑又挂上了嘴角。“那小儿的故事呢?不长,听听吧……”

小儿的夏天是快乐的,无忧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学堂里稚童的读书声朗朗动人,池塘里的小儿哈哈笑着迎和。他弯下一片荷叶,采取上面的莲蓬,顺便也为自己做了一顶帽子。撑着竹竿找下一个目标。突然小儿看到游动的鱼儿,伸手去抓,却一个没站稳跌进池塘。站在及腰的水里,甩了甩头,看着倒映在水中狼狈的自己,不禁哈哈地笑着,也不觉得懊恼。夏天诚然是美好的。

“好了,快来,来吃西瓜了!”听到吃西瓜的呼喊声,原本聚精会神的小孩子全都一哄而散,奔着西瓜跑去。“想什么呢,快去啊!”妈妈对我说,拉回了陷入思考中的我。

是啊何必去向别人的夏天呢。只要拥有我的夏天不就好了。我的夏天,有热闹的小孩子,有平静的乘凉,有快乐的抢西瓜,这不就是美好吗?

夏天,无法抛弃的美好。

夏天

真好!夏天真好。夏天在每个人的心中也许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对于我这样在北京土生土长的人来说,夏天的滋味就如同那厚被子掩着的老式冰柜里一根冒着“白烟”的老北京冰棍儿。 一大早上醒来,用不着闹钟,太阳的温度已经搅扰了北京人的回笼觉。在夏天的这三四个月里,太阳大抵“上班”都是这样早的。关上吱呀作响的电扇,在竹编的凉席上打一个激灵,这夏日里的一天便算是真的开始了。

大裤衩和背心是出门在夏天,北京人中的必备款。脚上踩着拖鞋,在北京,我们管这叫“塔拉板”,因为它走起路来一“塔拉”,一“塔拉”的声音。当风不经意间吹过,从脚底板涌入脚掌脚心,别提多凉快了。 倘若不是在夏天,绝没有早上这般多的叫卖声,包子、炒肝、豆腐脑,再添上老板娘新切的几根水嫩的咸菜,舌尖上的北京也可以拍成一部纪录片了。

北京的夏天,中午的太阳是红彤彤的,在我的印象中比那端午节的鸭蛋黄还要红。还好,不怕太阳的“毒辣”,故宫边有一条护城河,河道和城墙中间种的全是树,以杨柳为主,那儿便是中午纳凉的最佳选择。漫天飞舞的柳絮将人置身于一种梦幻的境地,但过不了一会儿,连连的拍手叫好声又把你拉回到了现实中。原来,树的荫庇下,正有人在石阶、石凳,下着棋,被汗水浸湿的后背也无法阻止那颗想赢,不服输的内

心。徘徊在林荫路上,蝉鸣的声音即使再大,传到我耳畔也变得模糊了许多。

当夜幕降临时,就算是夏天,也应披上了件薄外套,更别提在什刹海游转了。是湖,也是“海”,风拂过水面荡漾的阵阵波纹令人置身沙滩一般。如今的什刹海是夏日里北京人放松自己的桃花源,点一杯酒,听着伤心抑或是开心的歌,忘记了一天的烦心事。记得我姥姥对我讲过,她和姥爷就是在什刹海旁的“烤肉季”相识的,那天也是一个夏日,天气格外的热……

我爱夏天,也爱属于我的那个北京的夏天,闲适、自由、松弛、慢节奏。

夏 天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是夏天的从容;树林阴翳,鸣声上下,这是夏天的声音;姹紫嫣红,千姿百态,这是夏天的娇媚。夏天如一首协奏曲令我们的生活充实、饱满、富有生机。这!就是夏天。

夏天是一曲轻柔恬静的“梅花三弄”,约几个挚友,带几本好书,去那开满金灿灿的花海里遨游,躺在花海中小憩,一阵凉爽的风拂过面颊,好不惬意!闭上双眼,抛去琐碎繁忙的工作,静静的用心去体会这大自然的美好,用心去体会夏天带给人的那份恬静与舒适。哼几首小曲,诵几句好诗,一切都那么悠然自得,在这个美好的夏天,让你的心也沉寂下来,细细体会那未曾有过的轻松与宁静,树荫下斑斑点点的阳光,让你享受这难得的静谧,使你的灵魂都与大自然进行深切的交流,得到纯真的净化,让夏天的阳光温暖你的内心,使你不再焦虑不安,而是使你愈发的宁静致远,从容不迫。

夏天是一首慷慨激昂的“金蛇狂舞”,夏天是一个起点,是一个让你有无限动力去拼搏奋斗的开始,盛夏的光辉让你全身都充满力量,路边的小花也为你扬起笑脸对你鼓励,树上的夏蝉似乎也为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叫好,在这个充满生机勃勃的夏天,风华正茂的我们怎么能不“挥斥方遒”呢!夏天的到来为我们注入一丝活力,使我们焕发光彩,让我们灼灼生辉。

夏天不如秋天有一种萧瑟之美,也不如冬天那种银装素裹之美,可能也没有春天那种万物复苏之美,但是夏天会让人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或美丽,或温暖,或芳香,或闪耀……

朋友!趁着夏意,来一场旅行吧,去细细体会夏天带给人的美好,去领悟夏天带给人的力量吧!

自由成长,自由飞翔

倘若有机会,我想成为一只自由的鸟儿

——题记

奥巴马的一段演讲词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小时候打碎邻居家的花瓶,既没有父母的责备,也没有父母的管教,有的是独自处理的自由……这不由使我想象古希腊先哲一句名言:“给他自由,让他飞翔。”

“爸爸,我想要自由。”近日,南京“迪爸”坚持在网上为儿子写成长日记已有两年这一事件爆出。父亲爱子之心固然可以理解,作为家长,能有这份心,也难能可贵!可是否想过孩子的感受,太过密切的关注带来的是帮助还是束缚?一个人成长,总要走过一段陌生的路,若总是有束缚那何谈自由成长?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句名言同样适用于正处在成长期的孩子们。爱因斯坦小时候有严重的偏爱倾向,英语烂的是没兴趣,数学却有独特天赋,他父亲并没有限制他的爱好而是任其自由发展,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蜂拥而至的上补习班,也没有……倘若当年坚决送他进补习班,不仅扼杀天性,反而会使他放弃兴趣,那么如今会不会也就少了相对论的伟大创造呢?

“被束缚双手的人或许暂时飞得高,但却无法飞得远。”卡鲁尔以优秀的成绩考入 理想大学,可从小被父母照顾惯了,乃至如今,仍不会洗衣做饭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一度名列前茅 也变成后来的平平凡凡。家长们总希望把孩子抱在怀里,生怕他吃苦受累,希望他不要走自己走过的陷阱,殊不

知人生是一场永远无法填满的表格,久而久之,失去飞翔的能力,也失去了自由……

人生旅途, 只有单程票,任何一个阶段都无法从头重来,小时候的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你永远无法为他铺好每一段路,终将有一天要靠自己!不如在起点,就让他自由发展,去寻找他的天空,创造他的辉煌。

自由成长,踏过每一片未知的森林……

自由飞翔,飞过每一片未知的海洋……

放手,也是一种爱

南京的“迪爸”,将儿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写成了百篇的成长日记。很多人赞赏“迪爸”的坚持不懈,赞同他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注与爱。而我认为,当孩子的一点一滴都有家长的密切参与和指导,并不利于成长。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爱。

地处干旱的西北,植物极难生长,在极度缺水的环境中,存活率极低,而在这里种树的人们,他们种树的方式与我们常见的有很大差异。一株小树苗栽下,培土,浇水。前几天也许是天天定时定量浇水,但当树根适应了土壤之后,这人们浇水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了。也许天天都浇,也许多天才浇一回。水量也会在某次极多,而之后又极少。我曾惊诧于如此的灌溉方式。之后才知道只有这样,树苗为了存活才能不依赖人为灌溉,不将根基浮于地表浅层,而是深深地向地下伸展,汲取深层的地下水。这样生长的树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而不会因暴雨狂风一吹就倒。

一株小树,在放养中成长为参天大树,真正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人们不放手,让它自己生长。也许某天的干旱,就会让它枯死。树犹如此,人的生长也是一样。并非否认父母对子女的关注与爱,而是适时地放手,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龙应台在《目送》中曾感叹: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所谓父女母子,彼此都只是对方人生中的一个部分。父母于子女,是教会他如何独自生存,让他学会独自生存的能力。

爱他,就要学会放手。去陪伴而非干预他的生活。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独立的轨迹。看着小小的树苗在无人照料下成长得枝繁叶茂,看着小小的人儿脱离父母得荫蔽也能茁壮成长,此时的幸福与骄傲,必是难以言表的。

放手,让他自己去经历雨雪风霜,在经历中感悟成长,这也是一种爱。

篇二: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2014年11月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文后练习。

我穿过一座又一座的院落,悄悄地向诸葛亮殿走去。这殿不像一般佛殿那样深暗,它曾为丞相治事之地,殿柱矗立,(甲)天地正气,殿门前敞,容万民之情。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龛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乙)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 他聪慧的目光,墙外车马的喧闹也不能把他从沉思中唤醒。他的左右是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瞻与尚在诸葛亮死后都为蜀汉政权战死沙场。殿后有铜鼓三面,为丞相当初治军之用,已绿锈斑驳,却余威尚存。我默对良久,隐隐地像听到了金戈铁马声。殿的左右两壁书着他的两篇名文,左为《隆中对》,

(丙)

;右为《出师表》,

(丁)

。我透过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从中发现这位东方“思想家”的过去。我看到他在国乱家丧之时,布衣粗茶,耕读山中;我看到他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80万曹兵灰飞烟灭;我看到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浊泪;我看到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时那一颗

的心。记得小时读《三国》,却总希望蜀国能赢,那实在不是为了刘备,而是为了诸葛亮。对于这样一位才比天高,德昭宇宙的人不赢,真是天理不容。但还是他输了,上帝为中国历史安排了一出最雄壮的悲剧。(戊)。我心中翻腾着这许多的“假如”,抬头一看,诸葛亮还是那样安静地坐着,目光更加明静,手中的羽扇像刚刚轻挥过一下。我不禁笑自己的胡思乱想。我知道他已这样静坐默想了1700年,他知道天命不可违,英雄无法造一个 。

(选自梁衡《武侯祠前的沉思》,有改动)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甲)(乙)两处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龛(lng)

纶(ln)

B. 龛(kn)

纶(ln)

C. 龛(kn)

纶(gun)

D. 龛(lng)

纶(gun)

2. 根据文意,文中-四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遮挡

公而忘私

时事

B. 遮掩

坦然无私

时势

C. 遮挡

坦然无私

时势

D. 遮掩

公而忘私

时事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这殿不像一般佛殿那样深暗

A. 他们一见面就像是多年的朋友

B. 隐隐地像听到了金戈铁马声

C. 他急躁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D. 手中的羽扇像刚刚轻挥过一下

4.文中划线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透过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从中发现这位东方“思想家”的过去。

B. 记得小时读《三国》,却总希望蜀国能赢,那实在不是为了刘备,而是为了诸葛亮。

C. 对于这样一位才比天高,德昭宇宙的人不赢,真是天理不容。

D. 但还是他输了,上帝为中国历史安排了一出最雄壮的悲剧。

5. 将下面四句话组成两组对偶句后分别填入文中丙处和丁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条分缕析

慷慨陈词

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

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

A. /

B. /

C./

D. /

6.文中第二段开头横线戊处为以下三句话,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假如他少一点愚忠,真按刘备的遗言,将阿斗取而代之,也许会又建一个什么新朝 假如他生在古周、盛唐,他会成为周公、魏征

假如上天再给他十年时间(活到63岁不算老吧),他也许会再造一个盛汉

A.

B.

C.

D.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建安风骨”指中国建安时代(建安文学)作品中慷慨悲凉、刚健明朗的风格,代表人物有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

B. 杜甫《蜀相》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C. 《三国志》是由三国时期范晔所著,是记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D. 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曹丕的《燕歌行》在中国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曹植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到高峰。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9分(2014年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予幼

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

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曰:“道在是矣,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斯以为智矣。颜、闵由是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譬如农夫垦田,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咸苦,皆其性也,吾无加损焉,能养而不伤耳。”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成,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读书。傅说之诏其君,亦曰:“学于古训,乃有获。”而况余人乎?

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非之,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凡学而不读书者,皆子路也。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曰:非此之谓也。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

(取材于苏辙《藏书室记》)

注释:傅说:商朝政治家。绞:言语伤人。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手缉而校之

缉:

收集整理

B.然后申之以弦歌

申: 反复说明

C.有兼人之才

兼:超过

D.其蔽也贼

贼:偷窃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广之以读书

吾世其庶矣乎

B.

A.

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

而况余人乎?

甘辛咸苦,皆其性也

傅说之诏其君

D..

C.

非此之谓也

凡学而不读书者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

孔子教育人的方法,是从家务劳动、礼节、行为举止开始的

B. 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成

像孔子那样的人,尚且需要培养学习习惯,然后才能有所成就

C.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端是恣意妄为

D. 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

那么子路不读书,就可以不受到责怪了吗

11.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纲,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及学习方法的诸多见解。

B. 苏氏父子都重视读书,作者提出了读书能够“内以治身,外以治人”的观点。

C. 作者以农夫种田依顺草木本性使其自由生长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育人之道。

D. 孔子否定死读书而不思考的做法,他认为“一以贯之”是增长学问的方法。

12. 用斜线(/)给上文中的划线处断句。(5分)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13. 文中“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国家、管理百姓等方面的实践就是学习,为什么一定是读书才算学习呢?请概括孔子不同意子路这种说法的理由,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子路这一说法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2分)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释】

浩初上人:即浩初和尚,潭州人,当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因党争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两诗都写到“望”,柳宗元“望”的是故乡,李德裕“望”的是京城,思念都很深切。

B. 两诗都写到“山”,就手法而言,柳诗用的是比喻手法,而李诗用的则是拟人手法。

C. 柳宗元虽有友人陪伴,但身世之悲、思乡之愁没有丝毫地减弱,反而抒发得更强烈。

D. 李德裕凭楼远眺,亲眼见到鸟儿无法飞越百匝千遭的青山,于是触景生情,悲从中来。

柳诗的“割”字和李诗的“绕”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它们好在哪里?(4分)

15.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3道题)。(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凄凄惨惨戚戚。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______________”,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

杜甫《登高》一诗风格沉郁,感情浓烈,其中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最为大气磅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原2014年石景山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清早,你准备驾车上班的时候,不需要钥匙,只要对着汽车讲一句“引擎启动”;去银行,你也不需要带任何证件和银行卡,只要将手掌放在服务器的扫描口,就可以办理各项业务了;当你完成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不用钥匙,只要面朝着门站立一会儿,门就会自动打开??今天,这些曾经只能在科幻故事中见到的场景,因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而成为现实。 所谓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指纹、掌型、视网膜、虹膜等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笔迹、声音、步态等人的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科学家们想到利用人类的生物特征来验证身份,这是因为人体特征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而且这种“生物密钥”不会失窃或被遗忘。显然,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定,准确、安全、快捷,它被认为是信息社会中认证身份最好的方法之一。

运用生物识别技术,首先要进入生物识别系统,系统将会记录你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或身份证号码。然后系统对你进行生物特征取样,并将生物特征取样转化成数字代码存储下来。大多数系统并不存储完整的记录,而是分析特征,然后将其转换成代码或图形以组成特征模板,某些系统还能将这些数据记录在可随身携带的智能卡上。这样在某一安全应用领域,识别系统就可以把获取到的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特征模板进行比对,以确定二者是否匹配,从而决定接受或拒绝。

生物识别是采用大数据量的相似匹配方法来验证身份,而传统密码采用的是相等验证方法,生物识别采用的验证方法确保了身份验证的安全性。简单地说,当传统密码在网络传输中被拦截后,假冒验证的成功率是100%。而生物识别每次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并不完全相同,若被拦截并进行假冒验证,系统可以判定出存在完全相同的两次数据,就会拒绝服

篇三: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文后练习。

我穿过一座又一座的院落,悄悄地向诸葛亮殿走去。这殿不像一般佛殿那样深暗,它曾为丞相治事之地,殿柱矗立,(甲)天地正气,殿门前敞,容万民之情。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龛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乙)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 ① 他聪慧的目光,墙外车马的喧闹也不能把他从沉思中唤醒。他的左右是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瞻与尚在诸葛亮死后都为蜀汉政权战死沙场。殿后有铜鼓三面,为丞相当初治军之用,已绿锈斑驳,却余威尚存。我默对良久,隐隐地像听到了金戈铁马声。殿的左右两壁书着他的两篇名文,左为《隆中对》, (丙) ;右为《出师表》, (丁) 。我透过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从中发现这位东方“思想家”的过去。我看到他在国乱家丧之时,布衣粗茶,耕读山中;我看到他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80万曹兵灰飞烟灭;我看到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浊泪;我看到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时那一颗 ② 的心。记得小时读《三国》,却总希望蜀国能赢,那实在不是为了刘备,而是为了诸葛亮。对于这样一位才比天高,德昭宇宙的人不赢,真是天理不容。但还是他输了,上帝为中国历史安排了一出最雄壮的悲剧。(戊)。我心中翻腾着这许多的“假如”,抬头一看,诸葛亮还是那样安静地坐着,目光更加明静,手中的羽扇像刚刚轻挥过一下。我不禁笑自己的胡思乱想。我知道他已这样静坐默想了1700年,他知道天命不可违,英雄无法造一个 ③ 。

(选自梁衡《武侯祠前的沉思》,有改动)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甲)(乙)两处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龛(lóng) 纶(lún) 灌 跃

B. 龛(kān) 纶(lún) 贯 跃

C. 龛(kān) 纶(guān) 贯 越

D. 龛(lóng) 纶(guān) 灌 越

2. 根据文意,文中①-③四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遮挡 公而忘私 时事

B. 遮掩 坦然无私 时势

C. 遮挡 坦然无私 时势

D. 遮掩 公而忘私 时事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这殿不像一般佛殿那样深暗

A. 他们一见面就像是多年的朋友

B. 隐隐地像听到了金戈铁马声

C. 他急躁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D. 手中的羽扇像刚刚轻挥过一下

4.文中划线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透过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从中发现这位东方“思想家”的过去。

B. 记得小时读《三国》,却总希望蜀国能赢,那实在不是为了刘备,而是为了诸葛亮。

C. 对于这样一位才比天高,德昭宇宙的人不赢,真是天理不容。

D. 但还是他输了,上帝为中国历史安排了一出最雄壮的悲剧。

5. 将下面四句话组成两组对偶句后分别填入文中丙处和丁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条分缕析 ② 慷慨陈词 ③ 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 ④ 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

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 ①④/②③

6.文中第二段开头横线戊处为以下三句话,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假如他少一点愚忠,真按刘备的遗言,将阿斗取而代之,也许会又建一个什么新朝

② 假如他生在古周、盛唐,他会成为周公、魏征

③ 假如上天再给他十年时间(活到63岁不算老吧),他也许会再造一个盛汉

A. ①③②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①②③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建安风骨”指中国建安时代(建安文学)作品中慷慨悲凉、刚健明朗的风格,代表人物有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

B. 杜甫《蜀相》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C. 《三国志》是由三国时期范晔所著,是记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D. 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曹丕的《燕歌行》在中国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曹植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到高峰。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9分(2014年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

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曰:“道在是矣,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斯以为智矣。颜、闵由是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譬如农夫垦田,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咸苦,皆其性也,吾无加损焉,能养而不伤耳。”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成,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读书。傅说①之诏其君,亦曰:“学于古训,乃有获。”而况余人乎?

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非之,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凡学而不读书者,皆子路也。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曰:非此之谓也。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

(取材于苏辙《藏书室记》)

注释:①傅说:商朝政治家。②绞:言语伤人。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手缉而校之 缉: 收集整理

B.然后申之以弦歌 申: 反复说明

C.有兼人之才 兼:超过

D.其蔽也贼 贼:偷窃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广之以读书

吾世其庶矣乎

B.

A.

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

而况余人乎?

甘辛咸苦,皆其性也

傅说之诏其君

D..

C.

非此之谓也

凡学而不读书者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

孔子教育人的方法,是从家务劳动、礼节、行为举止开始的

B. 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成

像孔子那样的人,尚且需要培养学习习惯,然后才能有所成就

C. 好勇不好学,其?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猜?/p>

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端是恣意妄为

D. 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

那么子路不读书,就可以不受到责怪了吗

11.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纲,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及学习方法的诸多见解。

B. 苏氏父子都重视读书,作者提出了读书能够“内以治身,外以治人”的观点。

C. 作者以农夫种田依顺草木本性使其自由生长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育人之道。

D. 孔子否定死读书而不思考的做法,他认为“一以贯之”是增长学问的方法。

12. 用斜线(/)给上文中的划线处断句。(5分)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13. 文中“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国家、管理百姓等方面的实践就是学习,为什么一定是读书才算学习呢?请概括孔子不同意子路这种说法的理由,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子路这一说法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2分)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与浩初上人①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释】

①浩初上人:即浩初和尚,潭州人,当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

②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因党争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两诗都写到“望”,柳宗元“望”的是故乡,李德裕“望”的是京城,思念都很深切。

B. 两诗都写到“山”,就手法而言,柳诗用的是比喻手法,而李诗用的则是拟人手法。

C. 柳宗元虽有友人陪伴,但身世之悲、思乡之愁没有丝毫地减弱,反而抒发得更强烈。

D. 李德裕凭楼远眺,亲眼见到鸟儿无法飞越百匝千遭的青山,于是触景生情,悲从中来。

②柳诗的“割”字和李诗的“绕”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它们好在哪里?(4分)

15.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3道题)。(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凄凄惨惨戚戚。

②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______________”,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

③杜甫《登高》一诗风格沉郁,感情浓烈,其中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最为大气磅礴。

④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原2014年石景山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

北京东城区普通校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联考语文作文范文

,完成16-18题。

①清早,你准备驾车上班的时候,不需要钥匙,只要对着汽车讲一句“引擎启动”;去银行,你也不需要带任何证件和银行卡,只要将手掌放在服务器的扫描口,就可以办理各项业务了;当你完成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不用钥匙,只要面朝着门站立一会儿,门就会自动打开??今天,这些曾经只能在科幻故事中见到的场景,因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而成为现实。

②所谓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指纹、掌型、视网膜、虹膜等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笔迹、声音、步态等人的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科学家们想到利用人类的生物特征来验证身份,这是因为人体特征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而且这种“生物密钥”不会失窃或被遗忘。显然,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定,准确、安全、快捷,它被认为是信息社会中认证身份最好的方法之一。

③运用生物识别技术,首先要进入生物识别系统,系统将会记录你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或身份证号码。然后系统对你进行生物特征取样,并将生物特征取样转化成数字代码存储下来。大多数系统并不存储完整的记录,而是分析特征,然后将其转换成代码或图形以组成特征模板,某些系统还能将这些数据记录在可随身携带的智能卡上。这样在某一安全应用领域,识别系统就可以把获取到的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特征模板进行比对,以确定二者是否匹配,从而决定接受或拒绝。 ④生物识别是采用大数据量的相似匹配方法来验证身份,而传统密码采用的是相等验证方法,生物识别采用的验证方法确保了身份验证的安全性。简单地说,当传统密码在网络传输中被拦截后,假冒验证的成功率是100%。而生物识别每次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并不完全相同,若被拦截并进行假冒验证,系统可以判定出存在完全相同的两次数据,就会拒绝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

⑤但生物识别技术运用并非一片坦途,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哪项生物特征能达到完美无缺的情形,每种生物特征自身都有优点和缺点,有其适用范围。例如指纹纹线特征鲜明,提取处理方便,但有些人天生指纹特征较少,很难采集到图像,而且指纹采集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很高,对手指湿度、清洁度等很敏感,脏、油、水都可能影响识别的结果,伤痕、脱皮甚至老茧都会影响指纹识别的效果。因此,在对安全有严格要求的应用领域,人们往往需要融合多种生物特征的高精度识别系统。另外,生物识别系统预先采集的指纹、人脸和虹膜等信息存储在对应的数据库内,由于这些生物信息具有唯一性,一旦被入侵,身体既是钥匙又是锁的局面就被会打破。

取材于李珺《生物识别:用自己证明自己》

16.下列关于“生物识别技术”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物识别技术就是个人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

B.生物识别技术利用人类生物特征来识别身份。

C.生物识别技术的科学依据是生物统计学原理。

D.生物识别技术需计算机、传感器等硬件支持。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因为人体特征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生物识别技术成为认证身份最好的方法。

B.生物识别过程的最后环节是特征比对,特征匹配与否决定生物识别技术的成败。

C.生物识别是采用大数据量的相似匹配方法来验证身份,故此假冒验证难以得逞。

D.人们要开发融合多种生物特征的高精度识别系统,以满足安全要求严格的应用。

E.生物识别技术必须处理好数据库安全的问题,一定要全力保证数据库不被入侵。

18. 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材料,你是否会购买iPhone5s手机?请说明理由。(5分)

2013年9月11日,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5s手机内置了指纹传感器,这是数字设备首次采用生物识别技术,一“按”认证的时代来临了。

2013年10月20日,小A刚刚结束篮球赛,他发现过了与家长约定的见面时间,急忙取出iPhone5s,但手指一按再按,手机却无法解锁。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