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雅与俗话题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2:25:17 体裁作文
雅与俗话题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高考模拟作文“雅与俗”例文(整理精校版)

高考模拟作文“雅与俗”例文

作文辅导

1026 16:53::

雅与俗

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之行为,什么是俗,又何为雅?每每谈到雅与俗的话题,总是不知所云。一日酒后,醉意朦胧中,不羁的思绪奔腾不息,模糊中记下所思所想,也许对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歪打正着。

雅并非杯中美酒,海阔天空,极其所能而博美人一笑;雅并非猎人入森林围堵枪下生灵,逐鹿射鹰而痛快;雅并非台上正人君子般高唱工作干劲,而台下却行尸走肉般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雅并非官员以公款与其风骚的情妇在星级酒店里听着浪漫曲吃饭;雅并非是权与钱就能营造出来的气质。

在我看来,雅只有饱含纯洁的心灵,拥有善良的爱意才能创造,才称得上真正的雅。如果不习劳苦,甚至不择手段去营造一种所谓的雅,就像跋山涉水找寻回来的一种遗憾一样,只能是一场自我安慰。品读雅,就要有雅的心灵,否则,就是一种俗。比如说,用一颗平常的心,去打造一种美丽的氛围。也许经过许多努力,甚至为此付出很多,但仍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我认为仍然是一种雅。还比如,在简陋的小屋里,品饮一壶茶、静坐几个小时,端详一朵花的开放,用心品味万物的生长,也是一种雅。至于去正视生活,体验人生,征服困难则更是一种雅。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的思想行为纷繁复杂。俗也好,雅也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无论如何推论,雅俗的界限在于人的思想素质与精神境界。这是判断何为俗、何为雅的关键。万不可把俗的东西当做雅的去发扬,而把雅的东西当做俗的去抛弃。

近日重读《水浒传》与《儒林外史》,文中人物的口头俚语仍然让人忍俊不禁。骂人的骂得痛快淋漓,逗笑的笑得酣畅开怀,号哭的哭得肝肠寸断。论语言表达的到位,没有什么语言能超过口语的表现力。而这些口语看起来是那么俗,可就是俗得耐人寻味,俗得荡气回肠,俗得耳目一新。不管多高雅的人都不会拒绝对俗文化的欣赏,对俗语言的喜爱。

相对于《水浒传》和《儒林外史》来说,《三国演义》的语言又显得那么典雅。句式的工整,用词的雅致,炼字的经典,可以说是字字珠玑。这样的书,我想凡读书之人大概不会有人拒绝去品尝的吧。

听音乐和读书有同样的感受。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人心灵悸动,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让人空灵脱俗。同样,民歌中的《走西口》也能让人热情澎湃。即使是农村丧葬仪式中原本是工尺谱记下的送葬曲子听起来也能让人潸然泪下。高雅的音乐和通俗的音乐都不可缺少。

读书也好,听音乐也好,高雅的通俗的都需要,生活也是。常听人感叹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怕到高处人孤独。把自己定位在阳春白雪的层面上,开

口星巴克品咖啡,闭口莫扎特交响乐,还有几人愿意辛苦地洗耳恭听,还是快快溜掉,去聊聊轻松的话题。还是接受一点俗的吧,张家的茶叶苦,李家的盐蛋咸;左邻的大妈慈,右舍的大妈善。过雅生活拘谨,孤芳无人赏,那就来一点俗的吧,滋润。

可是,俗不可耐并不让人推崇。 “一个俗人!”对自己是谦称,对别人是贬低。过俗,有被斥为下里巴人的,有被侧目而视的。“一个俗人”突然变得高雅起来,会让人刮目相看。文雅、高雅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修养,品位高低的标准。雅也是不可或缺的。过俗的人就该来一点雅的东西补充一下自己。

悠悠的雅,淡淡的俗,会让人生圆润,豁达。

[简评]这篇杂文。主旨是“高雅的通俗的都需要”。特别钟情于“悠悠的雅。淡淡的俗”。不作偏激之论。借雅俗之话题。刺社会之乱象。是杂文之骨。第2段之揭示假雅真俗之世象。尖锐辛辣。“万不可把俗的东西当做雅的去发扬。而把雅的东西当做俗的去抛弃”。是全篇关键所在。总体语言偏于雅。但亦偶有俗词夹杂其中。能够揉合得痕迹不显。足见驾驭的功力。

雅与俗

雅有雅之韵,俗有俗之美。

莲花是高雅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一瓣瓣鲜亮的粉红羞涩地绽放在亭亭的荷叶上,叶上一滴露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灵动的光,这是雅之韵。葵花没有莲花的高贵,一根粗壮而粗糙的青杆支撑着那硕大的长满疙瘩的脸,葵花是乡野田间的俗物,但她向人们展示的却是其独有的花的质朴,是其独有的对光明的执着,是其独有的生命的热烈,这是俗之美。

伯牙、子期的 曲高山流水,幽远悠扬情意深长。贝多芬的《命运》,雄浑铿锵,迸发出与命运抗争的勇毅与不屈。莫扎特的《小夜曲》清新流畅,蕴藏着生命的恬淡与平和,这些是古典之音,高雅之韵。

江苏民歌《茉莉花》,用那甜甜的温柔的女声,唱出了这方水土一方人的美丽与善良。罗大佑的一曲《童年》,用那欢快而又略带忧伤的曲调,让人们在池塘边,在榕树下,在操场的秋千上,再次找回了那遗失的美好。老狼的一曲《同桌的你》,用那简单自然的音符,唤醒了人们在青春时才曾有过的幻想。这些是世俗之乐,通俗之美。

高雅的或是通俗的,都有其美好之处,而美是不会被雅俗的界限分隔开的。雅有俗之美,俗有雅之韵。莲花里藏着葵花的执着,葵花里藏着莲花的骄傲:高山流水里淌出了世俗的真情,茉莉花散发出高贵的芬芳;诗人白居易的骨子里透出的是农人的质朴,农人的性情里包涵着词人的豁达。

雅与俗相通相长。

雅是美的,但不能附庸风雅。像某些明星本没有什么素养却乱出书,像一些领导没文化乱题词,像一些政府不顾民生乱搞政绩工程??如此,只会“失”掉人格和民心。

俗是美的,但不可低俗。若是把戏剧泰斗请去唱靡靡之音,若是把阿炳的二胡拿去摇滚,那么俗之美就荡然无存了。如此,只会“俗”掉本真和诗意。或雅或俗,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颗心,去体会美的真谛。

评点

大俗和大雅就像人的左右手,时时陪伴左右,没有必要辨别清楚左右手有什么不同。大俗和大雅也一样,没有必要弄得太清楚,因为它们总在人们身边,且相通相长,互相滋养。非常赞同的观点:“雅是美的,但不能附庸风雅??俗是美的,但不可低俗。”

雅与俗

武侠小说里那些白衣飘袂的侠客们是雅的,因为,他们不用换洗衣服,不用洗澡,不用干活,不用拉撒甚至不用吃饭,身上却能永远一尘不染,能永远光彩照人,能永远洒脱,但他们不属于现实。而现实生活,有时,也会被误以为是雅的。农村的田园,农民们在田园里劳作,农村们的家庭生活,在所谓的“雅人”眼里是“雅”的,所以是“田园风光”,所以是“农家乐”,所以有许多“雅”的诗赋来赞颂,但属于这“田园风光”和“农家乐”里的农人,一旦一身泥粪地站立在这些“雅人”之中,会被看成是粗人、俗人、下等人,甚而还要掩鼻而远之。倘把这些“雅人”也拉到这“风光”里去劳作一天,看他还敢不敢“雅”,还能不能“雅”得起来?倘若你并不厌恶他们的一身泥粪,倘若你根本不在乎到这“风光”里劳作一天半天,那的确说明你是真雅。

雅,是建立在泥土(即俗)之上的,并非是脱离了泥土而高高在上的。所以,才有“雅量”一说,“量”即容“泥土”、容“俗”之心胸之肚量。没有这“量”,雅就无从谈起。刚才所说的“雅人”,他们不知道也不会去想,这“田园风光”、“农家乐”里的“俗人们”为了养家糊口,整日日晒雨淋,劳累得腰都快断了。他们娶一门亲造一间屋子,不知得忙活多少年。他们不敢生大病,一生大病,会因无法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只能乖乖地被死神带走。他们的子弟一旦考取什么学校,也会因交不起高昂的学费而只好放弃上学,放弃进入“雅人”阶层。所谓“田园风光”和“农家乐”,在他们的眼里也毫无“雅”可言,只是为了满足吃饭和生存的需要。倘一个人连生存都顾不及,哪里还有闲情去做琴棋书画诗礼乐等“雅”事?所以,琴棋书画诗礼乐只属于那些成天吃饱了没事干的“雅人”们,不关咱老百姓的事。

陶渊明确是“雅”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雅嘛。可他那身“行头”——破烂衣破烂裤破烂鞋,在今天的“雅人”们眼里,未必很

“雅”。倘若不说出他就是陶老,你能毕恭毕敬地请他到你的住宅面见你的亲朋好友们,晚上跟你睡一床而你仍然感到莫大的幸运,那证明你是真雅。但你能做到吗?我还要说的,是他的情趣之雅,只因他并无老人要赡养,也无子女的拖累,且无礼尚之往来,所以,才能在吃饱(虽说是粗茶淡饭)之余,“雅”上一“雅”的。

真要咱“俗人”们免点“俗”,也能“雅”上一“雅”,那就得多为咱“俗人”们想想,多给一些实际的好处,以减少咱“俗人”们的生存压力与困苦。否则,一切的雅都是虚假虚伪的雅。何况咱“俗人”们乃一国之本。不为咱“俗人”们着想,就是本末倒置。

篇二:雅与俗

作文“雅和俗”相关文章

任重道远反三俗

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胡锦涛同志的这一重要讲话,吹响了当前中国新一轮反“三俗”的号角,赢得了党内外和海内外的普遍拥护和高度关注。

但是,究竟什么是“庸俗、低俗、媚俗”?社会各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之间的差别,甚至可以大到完全相反。我们必须看到,社会上很多文化艺术部门,已经被三俗之风所控制和基本控制,他们长期对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阳奉阴违,长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光荣革命历史进行妖魔化宣传和污蔑,长期不传播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符合党的几代领导人所倡导的民族化与科学化相结合的艺术精品,长期热衷于传播境外敌对势力有意灌输给中国人民的有害作品和泛滥着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的肉麻浅薄的精神鸦片。而对待弘扬中国本土艺术、民族传统的曲艺、戏曲和反映中国人民正直乐观、独立不屈精神的好作品,故意打压、有意漠视。因此,这些单位和部门,不可能真正贯彻执行胡总书记的指示,相反,他们很可能还要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为了维护一己私利和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栽赃陷害那些正直的艺术家,打击人民所喜爱的雅俗结合的精品,从而继续维护自己在文化界的“三俗”统治。

为了鉴别什么是“三俗”,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雅、什么是俗。学术界已有的认知,“雅”和“俗”本来没有褒贬色彩,只是类别上的不同。“雅”本来是“夏”,指的是周王朝统治的核心地区,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文化中心地区”。而“俗”指的是其他地区。我们不能说非文化中心地区的文化,就比中心地区“低下”,正像今天不能说一个四川人、广东人、东北人,就不如北京人有文化。

我们今天的人应该知道,“俗”是一个双重语义的概念。当它作名词时,是习俗、风气,“多数人普遍实行的习惯生活方式。”当它作形容词,表示性质、特征时,则是凡庸。可以说,世界上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通俗文化”。正如老舍先生指出的,“俗而有力”,就是伟大。荷马史诗、诗经楚辞、格萨尔王、唐诗宋词元曲明说??直到五四白话文和诸多“红色经典”,都是“通俗”的。

“通俗”有两种意思,“与世俗沟通”和“浅显易懂”。我们必须从两方面来理解,才能把握通俗文化的本质。“与世俗沟通”强调的是创作精神,“浅显易懂”强调的是审美品位。两方面既相区别又相依存,“沟通”才能“易懂”,“易懂”才能“沟通”。人们的理解多偏重于某一面,才产生了许多误解。

所以,“俗”不等于庸俗、低俗、媚俗。大俗就是大雅,例如白居易、红楼梦、赵树理、老舍、巴尔扎克、披头士等。而故作高雅,反而恰恰是一种“恶俗”。“媚雅”与“媚俗”,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通俗”类别的文化产品中,可以有“大雅”出现,就像《诗经》中包含着“风雅颂”一样。而所谓“阳春白雪”的类别中,也产生着大量的垃圾。例如我们不能说每一首交响乐都是“高雅”的,千千万万的交响乐、朦胧诗、文言文里,包含着大量的仿制品、劣质品和心理不健康的作品。而相声、快板书、评弹、摇滚乐、乡村音乐这些“通俗”的类别中,却可以产生流芳百世的经典。

明白了这些道理,再看我们今天应当反对的“三俗”是什么?首先要反对被敌对势力洗脑之后的人云亦云的民族虚无主义腔调。很多人不读书、不思考,整天跟着流俗咒骂革命、对革命先烈和历代国家领导人进行人格侮辱、咒骂中国近现代历史、进而咒骂中国的一切,彻底否定中华民族的一切,还自以为见解高明,不知道自己所言是老百姓所说的“臭大街”的垃圾。这些人里,有我们国家很著名的文艺明星、很著名的作家学者甚至文化部门的领导,反三俗,应该首先从这些人身上开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就是从这些人身上崩溃的。

其次,要反对那种漠视人民的苦难和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没心没肺”的文化心态。明明是大水遍地,旱涝交加,矿难和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有些人却天天无耻地高唱“今天是个好日子”、“咱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这种粉饰太平、强奸民意的作品,不但假大空,而且极其不道德,严重伤害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感情,必须坚决反对。还有脱离生活、无病呻吟、整天咿咿呀呀爱得要死要活的“纺棉花”艺术,也属于(转载于:www.Zw2.cN 爱 作 文 网)“低俗”乃至“恶俗”,而有些领导不但不抵制,还花费国家大量金钱,把那些艺人请来,造成对亿万青少年日复一日的精神戕害。

再次,要反对那种不懂艺术、不具备起码的艺术鉴赏能力,却对艺术指手画脚的粗暴恶劣作风。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开国领袖算起,我们的历代领导人都是高度重视文艺工作的。但是现在某些领导,

看不懂芭蕾舞、专看脱衣舞;看不懂好电影,专看三级片;听相声不知道什么是真相声,专听那些歌功颂德、溜须拍马的“春晚相声”,听不懂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心中的、敢于讽刺权贵的、每天赢得无数掌声的好相声;看二人转也不看赵本山为代表的浩然正气、为民请命的“绿色二人转”,非要跑到东北小县城、看那些专说下流话的“黄色二人转”。让这样的领导反“三俗”,他们必然会杀死苏东坡、高捧李师师。说得苛刻一些,他们连李师师的艺术也欣赏不了。所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首先应该有一双“万山大叔的眼睛”——风吹不昏,沙打不迷,带领人民认清何为雅、谁是俗?方向搞错了,就会导致亲者痛、仇者快的给自己掘墓的严重后果。

前段时间美国新闻周刊载文,说小沈阳是中国最低俗的人,凤凰网做了一个调查,受调查的网友中97.5%的人看过小沈阳的表演,但是74.6%的受调查者觉得小沈阳不低俗,23.08%的人认为低俗,1.6%的人认为不好说。其实,美国才是世界上“最俗”的国家,俗文化恰恰构成了美国的强大国力。美国也有大俗、小俗,也有低俗、恶俗。但是美国没有资格判断别的国家文化是雅是俗。事实上,美国一直在破坏和摧毁其他国家的“民族艺术”和传统文化,一直在用自己的“俗文化”去攻打和征服其他国家。我们应该一方面警惕美国的文化侵蚀,另一方面学习美国的俗文化发展战略,用鲜明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艺术符号,把人民团结起来,让人民快乐起来,最后让我们的中华民族,复兴起来。

电视传播雅与俗

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从全人类文化事业的视角来看,传播变成了一个领头的专业,成了一只领头羊。所以我觉得,中国目前到了一个必须从文化战略高度上来重视传播的时候,应该把传播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专门的领域来搞。我们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从很早时期开始,就对传播问题重视得不够。

谈到现代化,从“五四运动”开始,从鲁迅、陈独秀、李大钊这一代人开始,他们的思想是中国当时最深刻、最进步的思想,可他们的思想没有能及时地转化为社会资源,他们的思想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传播。鲁迅这么了不起,他的小说在当时也就印几千本。几千本的印数在一个拥有四万万国民的国家里边,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新青年》这么重要的刊物,在四川省,只订了两份。甚至,连鲁迅自己都不能启蒙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并不读他的书,他母亲最崇拜的是张恨水。

鲁迅没有长篇小说——长篇一般比短篇通俗,他的那些短篇小说写得多么深刻,很多人都读不懂,也不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一上来就是《狂人日记》,谁也读不懂!《药》的开头多么深奥——“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什么意思啊?中国人不习惯阅读这种东西,需要一个中介,把鲁迅这么凝练的思想转化成广大民众可以接受的一种产品。那时候没有电视,那时候的第一媒体就是报纸。鲁迅自己很重视传播问题,所以他勇于把自己的文章拿出去发表。鲁迅当年的文章都发表在《申报》“自由谈”之类的副刊上,文章的旁边是明星的花絮、各种广告,可鲁迅没有觉得这样就没面子了、就不高雅了等等。可是靠鲁迅一个人这样做没用,因为在当时,从国家到知识分子这个群体,都没有注意传播鲁迅的思想。那么谁注意了呢?

恰恰是我刚才提到的张恨水,就是“张恨水”们。张恨水他们的作品的发行量是巨大的,他们是和普通读者、普通受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看,决定和影响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最重要因素,不是这个国家有多少个“鲁迅”,而是这个国家有多少个“张恨水”。鲁迅这样的文化大师,把人性分析得这么透彻的,在20世纪没几个,起码日本没有这样的人,美国也没有,大概法国、德国有两个。可是人家有无数的“张恨水”啊,人家有好多“金庸”啊。

一个国家的文化,如果首先不考虑你的受众是谁,不掌握你的受众,你这个文化就是没有力量的文化。 这样我就想到一个和雅俗有关的问题。通俗文学、通俗文化、通俗文艺这些概念,在我们中国人的理解中,有一种贬义存在。这些词如果翻译到西方去,并没有贬义。这个贬义从哪儿来的呢?就是从“俗”这个字来的。中国人一看到“俗”,就认为是一个不好的评价。“俗”就意味着低级,“雅”就意味着高级,这是我们汉字的多义性所造成的。

在西方,说一个人是大众作家,这不意味着贬低他。反而意味着,他拥有数量极大的读者,他的作品社会影响大,老百姓喜闻乐见。在法国,巴尔扎克、大仲马这样的人是被当成民族英雄来崇拜的,他们可以进“先贤祠”。而我们国家会把金庸当民族英雄吗?是金庸,使海峡两岸的人、使港澳的人、使东南亚的所有华人、使北美欧洲的所有华人意识到,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是一个共同体,我们都是“郭靖萧峰的哥们儿”。难道金庸不是民族英雄吗?

通俗的问题原来这么重要。我用了很多精力去探寻“俗”“雅”这两个概念的来源。

“雅”,原来的意思就是夏,指的就是夏王朝所在地,那一块地方叫“雅”,一个地域性概念,就好像河南叫“豫”一样。其他的地区叫“俗”。这一开始只意味着地域差别,并不意味着高低。“雅”和“俗”的明显分流,第一个把“雅”和“俗”明确分开的人,是屈原,他赋予了“俗”这个字以很专门的含义。就是说,我保持个人节操,我这样的人要命名,叫“雅人”,别人是“俗人”。俗人到此就有了很不好的意思,包括小人、品德不高、知识不高、境界不高等等意思,都装在这个“俗”里边。“俗”这个概念,看明白它的来源之后就应该知道,“俗”并不代表天然的等级低下。

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对传播就可以有新的看法:不要怕别人说你俗。“俗”有两层含义,第一个就是一般人理解的,低俗,品位不够,档次低;第二个含义不含褒贬,它只是一个影响力的问题,影响力大小、是否与大众结合的问题。如今,在传播问题上,要重新调整思维。我认为,人首先要不怕俗,但是不能抛弃雅。怎么调整好它们的关系呢?我觉得要这样——俗中求雅。

俗中求雅首先要立足于“俗”,不能够一开始就去追求“雅”,特别是对于电视节目来说。电视首先要清清楚楚地认识到,它是为大众服务的。我一个寝室的同学阿忆有一个邪门观点,他说,一个电视节目,凡是大学里的专家反对你,就说明你成功了。这话说得有点极端,但我们要吸取他合理的内容,他讲的是有道理的。一个电视节目好不好,可以开专家研讨会,把专家们请来听他们的意见,这个意见可以听取参考,但不一定要听从。有的时候恰恰要当一个反面参考,专家越不喜欢的节目,可能恰恰是好节目,专家当年还不喜欢《小二黑结婚》呢,事实证明,《小二黑结婚》是伟大作品。

我讲一段《百家讲坛》的历史。《百家讲坛》早期是一个没什么影响力的节目,节目组的一些同志感到很自卑,觉得自己不被领导重视,被弄到这么一个破栏目,不过就是找一个老师讲讲课,弄得很沮丧。节目开始不久,一次他们找到我。我说,你们应该高兴啊,这是你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啊,当老师的可以在电视上讲课,这是中国电视的一个巨大进步啊。你们的观念有问题,你凭什么认为讲课就不会有收视率呢?《幸运52》、《开心辞典》当然有收视率,但那是它那个群体的收视率,还有别的群体想吃某种饭吃不着呢。大多数人想吃汉堡包,有人供应他们,但是现在有人想吃馅饼,就是没人给做,这些人是渴望着馅饼啊。我相信,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学术跟社会已经脱钩很久了,人民需要学术,我相信学术是有市场的,关键在于节目怎么做,老师怎么讲。

我觉得这个节目立足于“俗”,是立足到位了,而“俗中求雅”则是它成功的要点。“俗”是它的形式,就是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语言、表达方式,传递“雅”的信息,把握好这一点,这个节目才可能持续发展。现在全国很多台在克隆这个节目,但是可能只克隆了它俗的那个形式,雅的这一点如果跟不上,它就有一个危机存在。这个节目应该是传播学术成果、传播思想的节目,单单有一个“俗”的形式是不行的。

我觉得电视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而我们大学里的学者要做的是相反,我们应该在提高的前提下来普及。我们先要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水平,要站到世界的一个制高点上。比如说,我是研究鲁迅的,我必须能和世界上一流的研究鲁迅的学者,不论国内国外的,跟他们对话,掌握最前沿的信息,然后把我的研究成果、我得到的信息,通过某种形式传递到社会上,让人民都知道鲁迅是什么样的。这样的一个社会,它就上下沟通了。

跟俗中求雅相关的,还有两个配套问题,一个是小中求大,另一个是稳中求变。

我觉得电视不适合于讲大问题,要少讲大问题。因为电视是个时间艺术,它转瞬即逝。我有一句著名的调侃,我说:看电视的乐趣就在于换台。这是真实情况的描述,我看电视都是同时看全国所有的台,我是一遍遍地轮着按那个遥控器。按累了,遇到某个喜欢的栏目,多看一会儿。我喜欢看戏曲,喜欢看各个省的地方曲艺,但剩下的时间我就是不断地换台。好的电视栏目,应该是讲一个具体的问题,小视角、小细节、小故事、小道理,然后积小为大、积土为山。

还有这个稳中求变,也是我看了很多国外电视节目的一个感受。我觉得我们中国的电视变化太快、栏目更换太快,经常创建新栏目、新节目,一个节目老变换花样、变换嘉宾、变换舞台布置、变换背景……有些电视台的领导不知道为什么那般弱智,老以为变换之后,就会让人家喜欢,让人家耳目一新。我看国外电视不是这样,国外的电视经常是几十年不换,什么都不换,一个脱口秀节目也好,一个小品节目也好,一个新闻访谈节目也好,就那个主持人从年轻主持到白发苍苍,从“二战”以后一直主持到现在,不变!那个《狮子王》天天晚上都演,那就是人家的“样板戏”!

总而言之,我觉得在今日中国这个情况下讲电视节目,在重视传播的文化战略意义的前提下,做到俗中去求雅、小中去求大、稳中去求变。你过个七年八年,过个十年二十年看看,那个成就一定会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伟大成就。

亦雅亦俗汪曾祺

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都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在汪氏逝后出版的,一为《文与画》,收录其关于国画的文字,并配有自作的画;二为《五味》,均为谈吃的美文。其实汪氏小说集散文集舍中均有购藏,这次再度解囊,实在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在开始回暖的阳光下,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随便翻翻,我突然想起,汪先生的诞辰(3月5日)就要到了。

我不懂文学,当代作家作品寓目者极少,而汪曾祺是这极少数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可是说到喜欢的理由,一时又无从置答。喜欢其文字的清和雅?喜欢他于文字中透露的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好像是,又好像不完全是。这回重读的汪曾祺,均非其专攻所在,不过是其创作之余事,居然对上面这个连自己也茫然的问题若有所悟。

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拌菠菜、干丝、豆汁儿、芸豆??都是家常物什。他自己婉辞“美食家”的桂冠时,即以此为谦谢的理由,说“大菜,我做不了。我到海南岛去,东道主送了我好些鱼翅,我放在那里一直没有动,因为不知道怎么做。”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故习,犹如作诗不能露出富贵气一样。著有《随园食单》的清代诗人袁枚在一封书信中就说:“饮食之道不可以随众,尤不可以务名。燕窝、海参,虚名之士也,盗他味以为己味。”他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正和汪曾祺把“鱼翅”轻轻抛在一边如出一辙。不过,文人的这种习性也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行,否则,过犹不及,容易显出几分矫饰的味道,像袁枚就多少有一点,因为我们很难想象,时不时要在显贵府上打秋风的他,会一心把那张馋嘴放在家常小菜上。而汪曾祺不同,他一下笔,我们就知道,这些小东西,他是真喜欢。饮食一道,汪曾祺嗜好从选料、收拾到调配、下厨,都不假手外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享受到的不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而他通过那些淡淡的文字,又把这种趣味传递给了我们。所以,简直没有资格上餐桌的拌萝卜丝,在他手里和眼里竟是这般精致,“小红水萝卜,南方叫‘杨花萝卜’,因为是杨花飘时上市的。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颜色可爱。”黄瓜皮在他那里也是下酒的佳品,“黄瓜切成寸断,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扦瓜皮极脆,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此法得之海拉尔一曾治过国宴的厨师。一盘瓜皮,所费不过四五角钱耳。”“嚼之有声”四字真是妙极!世间老饕甚多,不知道有多少还会于大快朵颐中细品那一记脆声?

汪曾祺作画,他自己说“无师法”,只是“瞎抹”,也许近于事实,因为他原无意在画家中争一席地。汪氏之画是真正的“写意”,略有一点构思,便信手挥洒,不过事经营,不刻意求工,逸笔草草,以抒其意。这也不算稀奇,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值得注意的,是其入画的对象,大蒜,红萝卜,扁豆花,盘中的一尾鱼,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齐白石的画,间有乡野小品,但像汪曾祺这样主要地、大规模地以日常物事入画,似不多见。

汪曾祺文与人的风格还是他自己的文字说得最为到位。“做菜的乐趣第一是买菜,我做菜都是自己去买的。??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有不喜欢汪曾祺的人讥讽他像遗老,可谁曾见过“爱逛菜市”、在买菜中体味“生之喜悦”的遗老?是的,汪曾祺雅,但他更是俗的,他对世俗生活的热爱,装是装不出来的。

汪曾祺让我想起两个古代文人,就是陶渊明和苏东坡。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我以为可用一句话概括,即“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得,而同时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邻居杀只鸡邀陶渊明同享,他会乐不可支地写一首赴席的好诗;坡翁街头听人谈鬼,说咱们姑妄谈之姑听之。这样的文人,既耿介清高,又让我辈平民可亲可感。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我们看他的小说和散文,抒情节制,也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其矜持颇近于传统美学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典型的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而现在我们通过《文与画》和《五味》所看到的,则是一个世俗化、平民化的汪曾祺。“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这可说是中国文人的一种很好的传统。但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想一想,应该如何使这样的传统不致消失了。

议论文

雅和俗

看到雅和俗这个题目,我忽然想起了前几天观看电视节目的感受。

回到家中,无聊至极,为了打发空余的时间,我打开了电视,希望能给这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丝乐趣。手指按动遥控器习惯性的将频道锁定在湖南卫视——这个让我又爱又恨的纠结频道。我爱湖南卫视的通俗的艺术表现形式,爱它丰富多彩的节目类型,爱它幽默风趣的主持人??但我也讨厌湖南卫视庸俗的韩剧,粗制滥造的选秀节目和令人恶心的低俗语言。当我看到新一轮的“超女”再次招募选手的时候,我知道这一年又有一批青春少女将会毁于这荒诞庸俗的节目,又会再次制造出一群“李宇春们”“周笔畅们”这样挑战人类审美极限的所谓明星。无奈,我不想让这庸俗的节目继续污染我的视觉,只好换台。我一圈圈的频繁换频道。终于,我发现我被这些电视媒体绑架了。我很少能看到有价值有魅力有优雅风格的节目,中央音乐频应该算得上一个很高雅的频道了,雄浑的交响乐从电视机的音响中喷涌而出,但对我来说,除了能看懂屏幕中的字幕介绍,这个节目对我一点价值也没有,因为我不懂欣赏高雅艺术。除此之外,电视台灌输给我的除了庸俗的节目就是连绵不断的商业广告。

高雅艺术无人问津,广大观众的审美情趣降低;庸俗的电视节目充斥荧频,扭曲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如果任由这种形势发展下去,那么电视媒体这种舆论传播平台就会沦为谋取商业利益的平台。

当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原因就是许多媒体人不懂得如何处理好雅与俗的关系,也就是通过通俗的方式向观众呈现高雅的艺术,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人们传播深奥精微的道理。一些电视台只为谋取高额利益,不惜向观众注射精神毒品,向观众呈现一幕幕低俗的节目来刺激人们日益麻木的精神,而观众在长时间低俗氛围的感染下,审美情趣降低,对低俗节目产生了依赖性,越低俗的节目越能吸引眼球,越火爆的炒作越能赚来人气。另一方面,欣赏高雅艺术的门槛又过高,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水平,非一般老百姓能力所及,所以高雅艺术无人问津。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电视媒体人必须正确认识雅与俗的关系,使电视节目力求做到雅俗结合,俗中求雅,这样才能为广大中国观众呈上一道道视觉大餐。

雅与俗

易中天的迅速走红引起广泛的社会评论,而大多体育明星与娱乐明星的走红并没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易中天将学术文化变得通俗易懂,使学术文化与平民联系起来,让“雅”与“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与他的作品走进千家万户就是必然的了。

由此可知:学术界应当与其他行业一样,融雅入俗,化俗为雅。

文化太雅,只有那么一小部分文人学士才能看懂,也就是说,大多数平民百姓是看不懂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学术专家,深奥的道理一看就懂。但是民族精神的弘扬取决于全国民众的精神生活,民族的进步则取决于全国民众素养的进步,不将雅化俗,恐怕难以使人民大众精神生活、素养提高。正因为过于高雅的文化难以被大众接受,长此以往,也许雅文化便会成为珍品,藏在博物馆里供少数文人墨客作为谈资,或者慢慢消亡。高雅的文化不能被广泛传颂是民族一大悲事。

所以,雅文化需要变得通俗一点。

而文化过俗亦是不幸之事。“超女”李宇春纵然被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口暂时接受,可另外的三分之二抱怎样的想法呢?没有内涵的人无法被人真正地、永久地接受,就如一个妙龄美人大家见了都会说漂亮,但如缺少内涵终将难以被“高人”接受。

所以,俗文化需要变得高雅一点。

我们要使雅文化在百姓之中流传而不失其雅,必然要走雅俗结合的道路。

《红楼梦》被拍成电视剧后,依然不失其典雅本质,而且被男女老少所喜爱,既充实、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还使《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能在平民中流传,岂不乐哉!易中天的《品三国》等一系列丛书都将雅化俗,迅速走红是必然的。

我不认为易中天是在炒作自己,作为一名教授兼作家,我想他主要是不想让雅文化不能被平民接受、传诵。文化的作用就在于教育人,可如果文化被锁在柜子里束之高阁,那就不如让雅文化变得通俗一点,让关在笼中的猴子回花果山当大王,这样俗文化便会在平民中流传,这样才能不失雅文化之作用。

所以,我认为易中天这种作法是正确的,我提倡文人由浅入深,能将俗雅相结合,灵活变通,达到“与

篇三:高考作文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写作意向,表达的意愿、爱憎和追求,即向读者展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中心论点。“意”是文章的灵魂。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选择都要围绕“意”进行,也就是说都围绕“中心思想”来展开,因此意即“主题”,“立意”即“确定主题”。

话题作文往往对文章写什么主题没有明确的约束,只要与话题相关即可。但如何确定主题。是大有讲究的。确定主题,是指保留对话题材料进行分析,确定了写作范围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或者说“话题”的认识、评价和把握主要的写作意图,是处理情、志、理的主宰。在议论文中,一般称中心论点;在记叙文中往往称中心思想;而在小说诗歌中又称为主题主旨。还要特别指出的是,“立意”中的“意”不可狭义地理解为“思想”,它还可以指一篇文章的情绪或心境(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或表现为一种“理”或“趣”(如周瘦鹃《杜鹃枝上杜鹃啼》),一种美。

所谓立意高远,就是指文章格调高尚,感情倾向积极健康,不落俗套,不低级趣味。优雅的风度,高雅的情怀,反映在文章中就是高尚的文品。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情怀令人仰慕,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令人振奋。他们的文章立意高远,能启发人思考,能凝聚民族精神,激励社会进步。

虽然话题作文对立意的限制较少,但我们切不可轻视立意,因为立意的高远与否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雅与俗、深与浅、好与坏。所以我以为立意“当存高远”。

一、立意的原则

A、立意必须明确、集中

立意,就是确定中心思想。无论写景、状貌还是叙事、记人,只要形成一篇文章,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说话或写文章无中心或多中心是影响交际的最大障碍。1、无中心。2、多中心,即东拉西扯、节外生枝,影响了全文中心的表达。800字的作文容量有限,只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就可以了。多中心就反而给人中心不明确之感。

B、立意必须正确、积极、健康

古人云:"意犹帅也。"把意比作统帅,统帅如果错了,全文将"满盘皆输"。一篇作文总得告诉读者一个有益的道理,如果往错误道上引,当然是不允许的。比如有一位学生写自己的理想,是当医生,因为自己的爸爸也是当医生的,辛辛苦苦一辈子,甚至英年早逝。但他认为"吃亏",要效仿爸爸,成为一名忘我工作的医生。这样的行为是高尚的,这样的立意是正确的。而如果理想仅仅是为了找一份薪水高的轻松的工作,这样的立意就不正确。

C、立意要新颖,切忌落俗套

就是要打破常规思维,选取新的切入点,写出“亏他想得出来”的文章。写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文章,写“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主题来。不要落入俗套,与人雷同。

文贵新,这是古今作文的共同要求。稍稍想一想,道理也十分简单--谁不喜欢新一点的文章呢?一般的讲,新,有两种含义,一为选材新,二为立意新。这里只讲立意。同样的题材,

同样的记叙对象,有的人写出了前人所不曾有的理解,这就是立意上的推陈出新。比如古代文人,当秋风萧瑟,落叶纷飞之时,往往发出悲秋的慨叹,可《秋魂》却抒发了不同的感情,写出了秋的成熟、宽容等,表达了对秋的礼赞。还比如说有这样一个题目--《我的财富》,一般人都将"财富"理解为"钱"或"财物",而有一位同学以"家境的贫寒和生活的艰辛"为"财富",说"家境贫寒使我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意义","使我不断发奋努力","使我懂得了做人要有骨气,有尊严",让人耳目一新。

D、立意要真,即课本上要求的"说真话","诉真情"。

高考作文讲究真情实感。写作应于生活。切忌胡编乱造,矫揉造作。理性文章情感讲究“爱憎分明”;感性文章讲究“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小楼一夜听春雨”。

E、立意应力求深刻。

所谓深刻,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不能只抓表象,就事论事。它要求考生有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对材料深刻的开掘力,对生活内容高度的概括力。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个深浅的问题,体现在作文中,立意便有个深刻与否的问题。如商代的大臣箕子听说纣王让工匠做一双象牙筷子,就觉察到纣王追求奢侈,深感忧虑,意识到商朝有危险了,显示出敏锐的洞察力。敏锐的洞察力也并非一定属于年长者,象《世说新语》中《王戎预知李苦》的故事,就说明小孩子也可以有深刻的思想的。只要多观察、多思考。所以从初一年级开始,就应该将立意作为作文的一个要求明确提出来。

二、高考作文立意常见误区

误区之一:局限于自我经历、体验,写作时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由小学而初中而高中的生活琐屑津津乐道,表现出低幼化倾向;

误区之二:思想僵滞,不能进行辩证思维,绝对化,讲蛮话,以偏概全,强调一点,不计其余;

误区之三:夜郎自大,自以为是,陈词滥调,老调重弹,人云亦云,老生常谈,拾人牙慧;误区之四:意多乱文,千丝万缕找不到头,千言万语抓不住纲,东扯葫芦西扯瓜,不知所云;

误区之五:大而无当,夸夸其谈;

误区之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审题不深入,看不到命题人的价值取向和隐性要求,流入浮浅。

误区之七:盲目追求发展等级而不重视达标。

三、立意方法(略举几种方法)

A、扩展法。

我们不妨在原来的话题或题意中心词的基础上加以扩展,以增加内涵而达到缩小外延的目的。扩展的方法主要在添加一些限制性成分,从范围、对象、内容、时间、地点、性质等方面进行限制后,文章选材、主题或中心论点的指向会更加明确和集中,极便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有机展开。

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诚信不可抛〉〉〈〈诚信归去来〉〉〈〈丢弃“诚信”之后〉〉〈〈诚信无价〉〉等,就是如此。又如以“起点”为作文的内容范围写一篇话题作文,就可在“起点”前通过增加修饰限制成份的方式来达到细化切入的目的。如“旅行的起点”“人生的起点”“事业的起点”“学习的起点”“长跑的起点”......

有了这样的思路,再深入下去,便会有进一步的收获,如“车站、码头、空港是旅行的起点,出生是人生的起点,参加工作是事业的起点,入学发蒙是学习的起点,起跑线是长跑的起点......”

还如“面对缺陷”这一话题,审题时不可避免地要思考“缺陷”从何而来,表现在哪些方面的问题,细想一下,可写的东西可谓多矣——如“面对生理的缺陷”“面对性格的缺陷”“面对文化基础方面的缺陷”“面对艺术品的缺陷” “面对劳动产品的缺陷”......等等。

B、提问法。

围绕话题或材料核心话题,多提一些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类、因、法、果)等问题,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写作的思路会越来越来明确,愈来愈深入,较小的写作切入口就形成了,能顺利地实现“化大为小”。2001年高考河南省满分作文《真正的财富》就是典型一例。文章就话题作了提问,“诚信”是什么?回答是“真正的财富”。的可贵之处就是选取了一个小小的事例,说的是父亲带儿子去钓鱼,从父亲的做法中表现了他恪守诚信。正是由于一个不起眼的小事所体现的诚信原则教育了儿子,影响了儿子的一生,儿子也由此而赢得了事业的成功和人们的爱戴。就此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并阐明了“诚信是真正的财富”这一中心论点。正是这种以小见大的事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使得文章的对比论证有了坚实的基础。

C、类比法

就是将话题同其他类别的事物相比较,用其他事物的特点与规律来体现本话题。这种写法往往神合貌离,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话题作文。

2000年高考满分作文《长城--生命的成长》,这篇文章由“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一个大话题,集中到一个具体事物--长城上面。先是宕开一笔,分别写画家、建筑家、作家等面对长城所获得的不同感受;接着笔锋一转,“长城象征着生命的成长”,至此,文章的题旨得到了升华,不得不令人击节称赏。

D、分类法。

分类是区分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一个概念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每一标准可分成若干大类,同一大类又可分成若干小类,逐层划分,概念的外延越小,则概念的内涵越丰富,

这种外延和内涵的反变关系为概念型的话题审题细化提供了可能。

如以“美”为话题作文,审题时,对“美”进行分类处理,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什么是美或许见仁见智,难得统一,但关于美的分类则无论美学界还是一般社会公众则容易形成共识。

“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类。

自然美是客观世界自然物的美,这些自然物包括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自然物的美常表现在形态美、色彩美、声音美、综合美等几个方面。

社会美是指现实生活中除自然美之外其他社会现象的美,如人的美、劳动的美、劳动产品的美等。

如进一步细化“人的美”又可分为人体美、人的语言美、人的思想(品格、情操、才华)美等几个小类。

再深入分析,“人体美”还可继续分为相貌美、姿态动作美、肌肤色彩美等。

“艺术美”是指蕴含在艺术作品中的美,如绘画的美,音乐的美,雕塑的美,建筑的美,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段的美等等。如此分类,思路越来越开阔,思维越来越具体,自感角度众多,切入容易,写好作文已具备一个良好的开端。

E、交叉法。

对话题作文而言,分类和限制等方法,常常是在话题的最大外延之内进行审题,这样做固然能够保证审题时不偏离题意,最大限度地保证切题和合题,但仅仅依靠这些方法,思维空间还不够广阔,通过交叉的方式,突破话题外延这一范围,将视线扩展到话题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的角度考虑,习将会有更优裕的选择余地。

交叉的基本形式是“A与X”,其中A即话题,作为不变的因素,它相当于代数中的常量,X为别的与话题相关的事物,它是可以更换的,相当于代数中的变量。“A”与“X”各有其独立的外延,用“A与X”方式构成子话题,就是要寻求两个概念外延的交叉部分,将其作为作文切入的角度。

如以“读书”为题作文,可利用这一方式拟出一些范围较小的题目如:“读书与做人” “读书与审美”“读书与作文”“读书与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读书与工作”“课内读书与课外读书”等。

F、置换话题法。

话题作文除话题外,一般还包括材料、提示语和要求等几个部分,材料是话题的,同时也常常包孕和蕴含某一写作角度。而提示语则是命题人为启迪习审题时思考所作的点拨式提示,它常常在材料提供的写作角度之外,提供另外一两个角度,以期习举一反三,拓开思路。重视和研究材料和提示语提供的已知角度,并善于推广开去,进行立体思维是话题作文成功的

关键,常用的拓展思路的方法之一是“置换”。如

一个同学,放学后本想赶快回家去做自己心爱的航模可朋友们非拉他去看电影,他不好意思推辞;一位国家公务员,心底的良知告诉他受贿有罪,可当厚厚的几打美元放在了茶几上,他却无力拒绝。

对潮流说“不”是为了追求个性的张扬;对强权说“不”是为了捍卫平等的权利......

请以“学会说‘不’”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自选。

上题中无论材料还是提示语都有点拨启思的作用,提示语用列举的方式,用“对......说‘不’,是为了......”的句型为习提供了两种可供选择的角度,借用现成角度切入固无不可,但大家都拥入同一“车道”则容易出现题材撞车的现象。如能另辟蹊径,另择角度,则容易因角度翻新而获得较好的印象分。事实上“对......说‘不’”,除“潮流”“强权”外,可写的东西多的是,如“溺爱”“抄袭”“升学教育”“美国”“日本”“铺张浪费”“侮辱人格”......总之,一切不良现象,一切违背本人主观意愿的东西均可说“不”,甚至“对老师说‘不’”“对家长说‘不’”“对传统观点说‘不’”。这样用别的词语代替“潮流”“强权”的审题方法用的就是置换法。

2002年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审题时亦可用这一方式来开启思路,在选择什么的问题上,用“选择__”的方式可列出“选择院校和专业”“选择职业”“选择人生观”“选择终身伴侣”“选择战争与和平”“选择真实与虚假”“选择读物”“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等一些较小的话题,原来抽象空泛的话题一下子就变得明确和具体了,把握起来容易得多。

G、沿展话题法。

沿展是从话题的本义出发,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挖掘话题的意义,由表及里、由浅而深,不断扩展和深化话题的一种审题方式。

例如以“网”为话题作文,就要善于围绕“网”展开丰富的联想,挖掘出“网”的各种意义。为此,首先必须明确“网”的本义是“用绳线编织的用来捕鱼或鸟的一种器具”,如鱼网;在此基础上进行引申,意义再抽象一些,指“像网一样的东西”,如蜘蛛网、电网、球网、网巾、网兜等。

如此联类而及、不断引申将会产生一种多米诺牌效应,使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网”的各种意义有相当充分的了解,寻求其中一个容易引起兴奋或易于驾驭的角度切入,自然会文思泉涌。

考生还可以从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等几个大的方面去开发思路。

材料:当今社会的人们对“包装“再熟悉不过了:日用的消费品,哪样不是包装得精美诱人?明显出场,哪个不是光彩照人???包装可以带来惊人的经济效益,可以遮盖缺陷,甚至也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