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2016年高三广州调研考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6:39:03 高中作文
2016年高三广州调研考作文高中作文

篇一:广州市2015年高三调研考考场优秀作文

2015年高三调研考考场优秀作文

【1号文】

剥去“形式”的外衣

春节将至,你是否怀念着儿时鞭炮的歌声与火焰的舞蹈?你是否想往着祭祖拜神,庙会舞狮的庄重与热闹?又或者,你是否早已习惯并接纳了用电话拜年,用微信送祝福的过年方式?

其实,传统习俗也好,新兴过法也罢——这都不是最重要的。这一切,不过是“形式”的外衣罢了,只要春节的内核仍在,外衣再如何变化,年,也还是海内外华人那魂牵梦萦的年。

什么是春节的内核呢?想必,一是家人的团聚与朋友的关切,二是对前一年丰收和对生活的感想,三是对来年的希冀与展望。传统形式中家家户户的杀鸡宰羊,呼朋唤友,走访拜年是亲情与友情的浓缩——而今天的在酒店订年夜饭,用电话网络拜年,亦是一种团圆、一种关切;传统形式中燃放爆竹,是辞旧迎新的展望——而今天那倒计时的钟声,亦承载着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展望。形式虽变,内核仍存——足矣。

然而,形式的变迁却难以避免地伴随着人们对逝去习俗的惋惜。犹记“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政策出台伊始,反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人们说,没有了鞭炮声,哪来的年味儿!诚然,我们渴望守护儿时记忆中的那个热切盛大的年,但又有谁留意过,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中燃放烟花爆竹,将有多少的安全隐患——在天空中飞舞的火种也许会落到人头攒动的广场,也许会点燃油库,也许烧毁森林公园——也许下一个受害者,就是你。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固守传统习俗而不知变通,则是逆时代潮流而动。紧紧披着“传统形式”的旧外衣,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形式”的外衣是新,是旧,是华丽奢靡,还是朴素简约——这都不重要。只要这外衣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便好。不仅是春节——你看年初互联网上兴起的“绿色清明节”活动,以虚拟的鲜花、蜡烛、鞭炮寄托对先人的哀思——追念的内核不变,却剥去了繁杂形式的外衣,既减少了资源浪费,又减少了大气的污染——保留内核,换件新外衣,何乐而不为?

形式的去与留,都是历史最有智慧的斟酌。面对传统形式的淡去,我们不必过多地挽留——大浪淘沙,时代洗去的不过是形式中的浮尘,而真正沉淀下来的,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民族情感的内核。

剥去“形式”的外衣——它不过是件衣服罢了。

评分:24+23+10=57

评语:

本文属于议论类一等文。

本文主要从过年的内核与形式关系的角度行文立论。在第1段引述材料之后,第2段提出观点:不论是传统形式还是新兴风俗,都只是形式的“外衣”,而春节的“内核”仍在。第3段从阐述春节的内核入手,发出“形式虽变,内核仍在——足矣”的感慨。第4段强调人们不应为传统习俗的逝去而惋惜,更不必固守陈规。第5段结合时代过节的新形式,提出换形式“何乐而不为”的呼吁。最后两段升华主题,启人深思。

全文紧紧扣住“过年形式变化,内核仍在”的问题,层层递进,分析比较深入,思维清晰。文章语言严谨准确,善用修辞,节奏明快。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文章富有时代气息,举例准确,贴近生活,表现出作者观察生活思考社会现象的突出能力。

文章在第4段谈到“安全隐患”,枝蔓旁逸,离中心稍远,但白璧微瑕,仍不失为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考场作文。

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

除夕时代,三代同堂,每每可见年俗的变迁。爷爷心里,是拜神舞狮的年味儿的逝去;儿子忙着电话拜年,不忘计划明年外订的年夜饭;孙子念叨的,是满满祝福的微信与年内旅游的新风尚??变的,是过年的习俗与形式;不变的,是维系家庭的温情。其实,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华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丰厚的民族情感,深深地植根于放鞭炮、祭祖拜神、逛庙会、看舞狮的传统节日习俗中,是每一位炎黄子孙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它们曾在漫长的历史中发挥了凝聚举国人心的巨大价值,然而,“变者,天下之公理。”社会生活的变迁,不可避免地磨去传统年俗的久远外壳,电话、网络、微信的便利不知不觉中也会带走往昔年俗的人气。所谓年味变“淡”——逛庙会看舞狮的人少了——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当真是年味变淡的始作俑者吗?非也。经济与科技的进步,仅仅为我们提供了更为现代的形式,最终效果还取决于人类。电话拜年,若能亲友间欢叙一场,又免掉出行不便,何乐而不为?微信拜年,即时互动,小小红包传递浓浓祝福,又何尝不可?外出订年夜饭,于三百六十五天中放家庭一日无需做饭的悠闲,感受百千人同庆春节的喜悦,更是无可非议了。将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作为众矢之的,未免过于固步自封了。

说到底,无论是日渐式微的传统年俗,还是方兴未艾的新年俗,所承载的,都是千万个家庭欢聚的快乐温情。新旧更替之间,只要家人享受过年的过程,便是这个节日存在的意义。温情,简单却厚重,它蕴含的,是老人对儿孙平安归来的期盼,是父母对家人和睦、生活蒸蒸日上的向往,是小孩子对热闹和亲情的享受。在永恒的温情面前,一切的新旧年俗都变成了符号和工具,应为人所用,而不是受之钳制。试想,一昧地追捧传统年俗或莽撞地沉溺于高科技拜年,如此本末倒置之举,又如何弥补在家人心中造成的失落和创伤?失去温情的“年”,何以为“年”?

年,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文化印记。中国人的温情,在年俗变迁的大潮面前,不应消退。推而广之,所有的中华民族节日,发展的根本,应当只是温情二字。

国人啊,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

评分:22+24+10=56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

本文作者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过年中习俗形式的“变化”与维系家庭亲情内涵的“不变”,提出“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的观点,对材料把握准确深刻。文章第3段论述了时代的变迁引起过年形式的变化已是历史的必然。第4段强调新年俗的出现无可厚非。第5、6段从新旧年俗所承载的意义入手,阐释了年的内核——充满温情的文化符号,进而提出“中华民俗的发展的根本即是温情”的精彩论断。

全文围绕过年形式的问题,分析传统节日过节方式的变化及其内涵,中心突出,结构工整,逻辑严谨。文章语言准确又充满感情,生动又有分寸。

中国传统节日更多体现的是亲情,文章却立足于“温情”之上,略显不够妥帖。

发展等级打在材料丰富、语言有文采。

年味如酒,心酿至醇

爷爷道:“鞭炮不妨年味少,”儿子道:“新年新俗更热闹。”孙子道:“过年旅游多欢笑。”一家三代,除夕之争,不禁引入发问:世味纷呈,酸甜苦辣中,年味何在?

团圆是福,相聚是乐,年味是饭香氤氲中的屡屡亲情。年轻人总觉在外头订桌年夜饭方便,却不理解老人对亲手做年夜饭的深情。年夜饭,是一年亲人至欢的一刻,年味,在于对年夜饭的用心。年味,是在买菜做饭时思索亲人喜欢吃什么菜时的点点记忆,是在洗菜剁肉对亲人赞赏笑容的丝丝期待,更是在端菜上桌时饱含的款款深情。年夜饭,因揉进了亲情的和乐,才显得美味诱人。年味,因蕴含着用心的感情,才显得香味悠长。

辞旧迎新、喜庆热闹,年味是相互道福中的美好祈愿。祭祖拜神固然带有迷信色彩,但其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更是中国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年味,是行花街精心挑选一盆水仙时满怀的对春到的欢欣,是给予晚辈红包时对其成长的殷切期许,是鞭炮声声锣鼓震天中包含着的对生活的美好祈愿与乐观精神。过年,因饱含着人们在传统习俗中寄托着的心愿,而显得厚重悠长,意义非凡。年味,不是随手一按就能全体群发的祝福短信,而是人们全心投入,共同庆贺的漫漫真情。

韩非子曾道:“世殊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随着时代改变,一些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习俗应该改变,但亘古不变的是,是人们为年文化所投注的心血,这深藏着家族亲情。文化传承,与一直向前的生活态度。放鞭炮污染环境,我们可以邀全家共赏一场新年音乐会。祭祖拜神迷信,我们可以与亲朋好友围炉论年,回首过去,展望生活。

形式,永远是次要的。内容,是真正的精华。所谓年味,正指年文化的精萃。我以为,年味的真谛,在于用心,在于花时间、精力去庆贺这一个特别的节点,在于用心向某人传达关爱,在于真心为朋友送上祝愿,在于静下心来对一年做出总结,为未来书下计划。

木心先生的诗歌《从前慢》,勾起了当代人的无数回忆与反思。或许,正是这个太快,正是这个太快,太方便的时代,冲淡了年味。年夜饭一个电话便可预订,祝福短信一群发,春联红包能省则省。人们不再用心过年,年味自然会淡。

须知,年味如酒,心酿至醇。过年,无谓习俗形式,用心过,便是好年。

评分:21+21+8=50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

文章开头紧扣材料而又有意趣,是极佳的有新意地转述材料的例子。前半部分,作者以“年味是饭香中氤氲的缕缕亲情”及“年味是相互道福中的美好祈愿”两个对偶的分论点展开行文,抓住年夜饭、祭祖拜神等过节方式来丰富“年味”的内涵,生动而又具有表现力。文章的后半部分进一步提出了“过年的形式是次要的,过节的内容,才是真正的精华”的观点,对前半部分作了总结和升华,深化了主题。

文章的结构清晰,语言较有文采,题目、开头、分论点之间,多用对偶手法,形象而又具有内涵,体现出了较深厚的文学素养。

不足在于,整篇文章在“年味”上落墨过多,也没有刻意突出“过节的方式”这一关键点,中心的表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发展等级打在语言有文采。

传统,让春节更具年味儿

除夕之际,爷爷感叹传统过年方式日渐稀疏,儿子认为新时代的年有着新过法,孙子还希望出门旅游过年。对于如何过年,爷孙三代各持己见。而我则希望现代科技发展之下,过年应更具传统元素。

诚然,现代科技的发展让过年有着更加多样丰富的方式与选择。有了电视、电脑与手机,人们可以更加快捷地传递喜悦与祝福;有了汽车、火车与飞机,人们可以更加便利地团聚与庆祝。改革开放以来,春晚便成了中国人除夕的必备节目,春晚上的歌曲、舞蹈、相声、小品、杂技等多样的艺术形式,给大江南北带来无数的欢乐与喜悦。而近年来网络公司推出的“微信红包”更是红遍神州大地,春节除夕其瞬时交易额竟已上升至数十亿人民币,足以见得人们对于这种全新的拜年方式的认可与喜爱。现代化方式过年,的确有着独一无二的优点。

但即使如此,我依然心仪与倾向着传统方式过年。传统的过年方式有着许多现代科技无法实现的效果。古代除夕之际,“爆竹声中一岁除”,千家万户点着烟花与爆竹,用震撼的声响与绚丽的火花庆贺着新一年的到来;而各地时常会组织组织庙会、花市,人们热烈地拥挤着,欣赏着街上的舞龙舞狮表演,品尝着一年一度的美味小吃,挑选着各式各样、争奇斗艳的花卉,充满了喜庆与欢乐的氛围;家中若有识笔墨者,更可以在红色的春联之上写下并寄托对于来年的美好盼望和祈福;人们在除夕之后,带着香火严肃而认真地祭祀祖先,拜谒神灵——这一些,充满了春节独有的韵味,感染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温暖着每一家人的内心。这是传统过年方式的独特之处,是现代科技所无法实现的。

然而,将春节“传统”化,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摒弃春节中的现代元素。我们可以在春晚的欢声笑语中与亲人共聚一堂,齐享团圆之乐。我们可以利用手机在通讯科技与暂时无法归来的亲朋传递幸福与祝愿??传统之中,我们可以适度地加上现代元素,有时能让年味儿十足。

适宜的现代元素,浓厚的传统背景,我们应用传统的过年方式为我们的春节再添一丝丝的年味儿。

评分:20+21+7=48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二等文。

文章从原材料切入,提出中心论点“现代科技发展之下,过年应更具传统元素”,立意符合题意。第2段提出现代科技让过年有更丰富的方式与选择,第3段论述传统过年方式的长处,第4段分析传统过年方式与现代元素的辩证关系。全文围绕“过年方式”论述,中心较突出,但全文缺乏较典型的论据,内容不够充实。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通顺,书写较工整。

发展等级打在立意较深刻、见解较有创意。

篇二:2015年广州高三二模作文分析及范文

201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作文参考答案及标杆范文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微信用户可以在朋友圈中发布文字、图片和视频,但只有朋友圈内的好友才能看到并点评;而微博平台上博主发布的内容,则可以让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看到并作出评论。因此,网络平台用户有不同的看法。

甲: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后收到的大多是点赞和肯定的评论,我觉得很开心。

乙:我更喜欢微博,在上面发布内容后,收到的评论有赞扬,也有批判,甚至是不留情面的指责和嘲讽。我更需要这种氛围。

丙:我多用微信,更满足在朋友圈这种比较私密的空间里和亲朋好友交流。 丁:我偏爱微博,更喜欢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与认识和不认识的博友互动。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解析】

一、关于题意理解

本题与近两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基本相同,都属于材料引出写作要求的材料作文题,考生须在阅读题目中的材料以后,按四个要求写作。

材料首段解释了微信和微博的区别,目的是为引出下面四种人对微信微博等交流方式的不同看法。

题目中的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段文字陈述了“微信”和“微博”这两种交流方式的特点以及因此引起人们不同的看法;第二、三、四、五段文字分别陈述了对这两种交流方式的四种不同态度和观点。

题目中所陈述的微信和微博这两种交流方式的不同在于交流对象不同。微信发布的内容只有朋友圈内的好友才能看到并点评;微博发布的内容可以让所有人看到并点评。

题目中所陈述的四种不同态度和观点应分为两组。甲乙围绕两种交流方式所收到评论的不同结果进行讨论:甲喜欢在微信平台上所收到的肯定评论,乙更喜欢在微博平台上有赞有弹的评论。丙丁围绕两种交流方式不同的空间特点和交流对象进行讨论:丙喜欢微信私密的空间,更愿意与亲朋好友交流;丁喜欢微博开放的空间,更愿意与认知和不认知的博友互动。

从命题者意图看,四人的情感、态度和认知没有对错、高下之分,而写作者本人对这四类人是可以有倾向性的,对他们的看法肯定或否定,或有所肯定、有所否定,都是合乎题意要求的。

二、关于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作文题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容”应指字面上的、表层的意思,“含意”应指深层的抽象概括的意思。

(一)关于材料的内容

1. 因为微信和微博两种交流方式各有特点,所以人们对这两种交流方式看

法不同。

2. 因为微信上收到的大多是肯定的评论,所以有的人更喜欢微信。

3. 因为微博上收到的评论具有多样性,所以有的人更喜欢微博。

4. 因为微信的空间私密,交流的对象是亲朋好友,所以有的人更愿意用微信。

5. 因为微博的空间开放,交流的对象包括认知和不认知的,所以有的人更愿意用微博。

(二)关于材料的含意

微信与微博是当下最流行的交流方式,考生可从这两种交流方式出发,围绕交流方式谈交流结果、交流空间或交流对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

1. 有的人喜欢能得到更多肯定与赞美的交流方式。

2. 有的人需要能有多样性评论的交流方式。

3. 人有不同的交流需求,有人渴望在私密的空间内交流,有人期待在开放的空间里互动。

4. 网络的多样交流方式满足了人们不同的交流需求。

三、关于是否符合题意

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主要看是否围绕“微信、微博/交流方式”来谈交流结果、交流空间或交流对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

(一)符合题意

只要围绕“微信、微博/交流方式”来谈交流结果、交流空间或交流对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属符合题意。

(二)基本符合题意

如果只是开头、结尾或文中其他部分提一下“微信、微博/交流方式”或与之相关的交流结果、交流空间或交流对象,主体部分与之无关;或者离开交流方式,只谈“表扬”“批评”或“私密”“开放”等,属于基本符合题意。

(三)偏离题意

离开“微信、微博/交流方式”,离开交流结果、交流空间或交流对象,仅谈“空间的大小”“时代”“如何评论”等,属于偏离题意。

如果考生只抓住了材料中的“朋友”“信息”“氛围”“开心”等,但不联系“微信、微博/交流方式”来谈交流结果、交流空间或交流对象,则为偏离题意。

四、关于角度选择与立意参考

(一)角度选择

考生可以从第一段选择角度,也可以从第二、三、四、五段文字中任意一段(甲乙丙丁四种观点中任意一种)选择角度,也可以综合四种观点选择角度,没有优劣之分。可以从材料的内容选择角度,也可以从材料的含意选择角度,没有高下之分。

单一角度:

1.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甲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

2.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乙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

3.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丙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

4.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丁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

复合角度:

除了以上所列的单一角度之外,还可以任选其中的两种、三种甚至四种观点

综合作为写作的角度。(说明:列出的甲乙丙丁四种观点,根据“自选角度”的要求,考生任选两种、三种、四种亦是可以的。)

(二)立意参考

1.直接评论甲观点,微信朋友圈中得到多数点赞,能愉悦身心,是值得提倡的人际交流方式。

2.对甲的看法商榷甚至质疑,交流中若只在乎表扬,容易使人忘乎所以,满足现状,不利于更好地成长或发展壮大。

3.直接评论乙观点,交流中有批评、指责、嘲讽,才会有自我反思、调整、进步。

4.评价乙观点,微博中表扬批评等多种评论俱存,有利于自己客观、理性去分析认知自己转发或发表的各种信息。

5.从丙的态度看,喜欢一种比较私密的交流方式,向往一种与亲朋好友相处的舒适、亲密的生活。

6.从丁的观点看,乐意置身于一个开放的交流环境,缘于开放交流的种种好处,诸如广泛接触,有利于拓宽视野,择善而学,相互包容,和谐相处,等等。

7. 比较微信、微博的点赞,分析其可信度,微信限于朋友交往,得到的表扬或出于礼节;微博亲疏不拒,获得的肯定多发自肺腑,由此告诫人们理性对待点赞,网络外的交流亦然。

8. 如何对待微博的表扬与批评,也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因为交流方式的开放性,收到的评价会更加客观真实,有益自我提升;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夸大其词的追捧或以匿名的方式进行不负责任的攻击,都有可能,`需要擦亮眼睛,辨别真伪。

例文:

私密的空间,心灵的港湾

信息时代的潮流势不可挡,微博、微信横空出世,微博高举开放的旗帜,微信咋呵护每个用户内心的安宁,有人讴歌微博的包容,有人珍惜微信的私密。而我认为,微博尽管开放却显得吵杂,尽管包容却传播了太多不包容的声音,相比之下,微信,给我们提供的私密空间,能保护我们的免受这纷扰世界的烦恼,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从古到今,一个私密的空间一向弥足珍贵。在那儿,人们与自我对话,与贤者对话,你心爱的人对话。五柳先生在那破房子里,与自我对话,悟透自然真谛;南怀瑾躲进庙里三年,经卷不离手,参破佛像祖奥妙;多少才子佳人,亲友故人,也是通过尺素这“私人频道”互吐衷情,倾诉心声。很难想象,这些交由微博来完成会有什么后果。雨果说:“一个人内心的哀叹,比一城的喧嚷道出更多东西。”正是这私密的空间,让人们的心灵躲避纷繁,在宁静的休息中茁壮成长。

微信,就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私密的空间。我们可以发一条“说说”记录一天的好心情,我们可以查阅公众号,从智者那学到些什么,我们还可以与有人私信,说些悄悄话??这一切,都是在一个私密的环境中进行的,没有人指手画脚,品头论足,我们的心安一处,乐在其中。

这样一个藏着梦想、感情及“内心最柔软处”的空间,是我们面对信息时代这一洪水猛兽最后一点呼吸的自由了,微博上各种风景,美丽自为求“赞”,走出象牙之塔,却再也回不去了的学者子们为一点小成就欢呼雀跃,各路粉丝骂战

铺天盖地??刘同曾不无无奈地指出:“不是我没文化,而是当热爱、反感??这所有感觉都可以用‘操’一个字代替,我还和你废话那么多干嘛?”信息的巨浪被掀起,压迫得人窒息,在娱乐至死的年代,还谈什么私密!卢梭若是有灵,定会感慨:“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他们身的自由竟是靠别人身上的枷锁换来的?!”

这大概也解释了,当腾讯宣布未来微信可能加入广告推送时,人们哀声一片的现象了。

布莱希特曾提出剧中的“间离效果”,在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也会有这样的间离,冷漠,猜忌。我想,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私密的空间,让心灵在其中停泊,免受这声色犬马的社会之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 “躲进小楼成一统”,才能做时代的弄潮儿。

情至深处,我想起了海子,那个一生面朝汹涌大海,渴望自己私密的“房子”里能开出花来的人。我又想起了,皮埃尔·阿尔贝——比罗,那一生坎坷的法国人的一句诗:

“世界在我们的门外脉动。”

评分:23+25+10=58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

本文从材料中的微信角度立意。第1段先比较了微博、微信的不同特征和人们对待它们的不同态度,继而提出中心论点:微信给我们提供的私密空间,能保护我们免受这纷扰世界的侵烦,是我们心灵的的港湾。立意符合题意。第2段开头提出中心句“自古至今,一个私密的空间一向弥足珍贵”,并对应举出古人五柳先生、今人南怀瑾及其它概括事例,强调“私密的空间,让人们的心灵躲避纷繁,在宁静的休息中,茁壮成长”。第三段紧承上文,指出“微信,就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私密的空间”。第四段进一步论述保有一个私密的空间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第五段举腾讯的例子对上一段作收束。第六段引用布莱希特的话再次强调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私密的空间。最后两段分别以海子的事例、皮埃尔的话作结。

全文围绕微信来论述私密的空间之于心灵的重要性,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论述富有逻辑,语言自然流畅。

发展等级在立意深刻、材料丰富。

高谈雄辩,直面质疑

是在微信中享受亲友的关怀肯定,还是在微博上独对无休止的质疑批

2016年高三广州调研考作文

评?两者各自庞大的用户群充分说明了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迟疑,在我看来,温情固然让人沉醉,理性的碰撞却更能让人在交流中思辨,在思辨里成熟。

沉湎于赞扬鼓励,或许能抚慰我们在现实中饱受伤害的心灵,却更容易让我们不经意地迷失,满目的支持称许之言往往让我们错以为我们做的都是对的,却忽视了其中不足。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朋友圈里只有朋友,没有见解不同的陌生人,岂不容易让人被一面之辞蒙蔽吗?放纵自己在朋友圈中饱受称赞,也放纵了理性的沦亡。

与之相反的是以理性与思辨著称的微博,微博更近似于自媒体时代的论坛,秉承了“榕树下”、“天涯”等老一代论坛的理智与争鸣之风。方舟子与韩寒的微博骂战、“禁播《大漠

谣》党”与原著粉丝对史实与小说笔法的论辩,不都是吸引无数人关注的热点辩论吗?这些辩论,诠释着微博百家争鸣的鲜明特点。微博,引领了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思辨之风。

无论在微博还是在现实,思想的碰撞交融都是理性与智慧赖以生存的土壤。思辨丰满了我们的灵魂,而人性的深度更来源于思想的厚度。而空无一物的赞扬却只把我们的灵魂吹胀,成了蒙田口中的膨胀的灵魂,魏晋之风何以让人称许千年?因为盛行魏晋的清淡之风赋予这个时代智慧思辨的气质,《美丽新世界》为何可怕。只因铺天盖地的称赞认同淹没了人们心中仅有的一点独立思考。当讨论只剩下赞许,当意见趋于相同,人的思想还有什么价值?还能有什么价值。

然后,盲目的肯定让人迷失,漫无目的的谩骂也让人无所适从。当熊培云痛彻心扉地自责在无休无止的谩骂中,他终于拂袖而去,当十三岁的少年在网友指责讥嘲中忍无可忍独赴黄泉,当不眠不休抢救病人的医生只因一张自拍被网友逼离岗位??微博,也无可避免地沦为理智的火葬场。理智地使用微博,而非恣意宣泄情感,才是微博存在的意义,才是思辨的真谛。

百家争鸣,始于微博而不止于微博。千古曾见白玉,塵尾谈重玄,当今也见高谈雄辩惊四筵。

评分:24+24+10=58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

本文从材料中的微博角度立意。开头以选择疑问的方式引入材料,简要阐释后提出中心论点:(微信的)温情固然让人沉醉,(微博)理性的碰撞却更能让人在交流中思辨,在思辨里成熟。立意符合题意。第二段从反面分析沉醉于(微信)赞扬鼓励中的消极影响。第三段正面论述微博以理性与思辨著称,引领了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思辨之风。第四段从微博延伸到现实世界,进一步论述“思想的碰撞交融是理性与智慧赖以生存的土壤”。第五段辩证分析微博中漫无目的的谩骂会让人无所适从,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指出理智地使用微博的重要性。最后一段升华中心,提出“百家争鸣,始于微博而不止于微博”。

全文先破后立,观点鲜明且具有思辨色彩;内容充实,所举材料的内涵紧扣中心。结构层层深入,逻辑性强;语言富有个性化和表现力。

中心论点中的“温情”和“理性的碰撞”应分别加上“微信”“微博”的限制语,第二段分论点中的“赞扬鼓励”也应加上“微信”的限制语,这样扣题会更紧一些;结尾处的对偶句略显生涩。

发展等级打在见解、构思有创意。

精鹜八极,开放并包

珠海一中 58分

微信虽有它的小而精,保密性,多点赞,但微博却有它的大而广,开放度,多元化。我偏爱微博,因为个人可以在微博上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汲取多种多样的资讯与价值取向;我偏爱微博,因为社会可以在微博上多元平等,开放并包,走向民主与法治。

微博与微信好比门与窗。推开门,你得到整个世界;而打开窗,你仍是局促一室之内。微博的开放性让你与世界热热闹闹抱成一团,而微信带给人的私密性与安全性恰恰造成信息的片面化与滞后性,宛如启动页面上的小人与星球,纵使外面的世界再宏美,你仍沉沦于离群索居之中,茕茕孑立踽踽独行。

微博带给个人多样的资讯与多元的价值取向,从而使我们开拓眼界、成熟心智。你爱书,可到微博上看余秋雨和毕淑敏世说新语;你爱运动,各大运动员与体育门户时刻更新海

篇三:2015广州调研考优秀作文(55分左右)

广州调研考作文范文讲评

一、总结以下范文的行文思路

1号文:

剥去“形式”的外衣

春节将至,你是否怀念着儿时鞭炮的歌声与焰火的舞蹈?你是否向往着祭祖拜神,庙会舞狮的庄重与热闹?又或者,你是否早已习惯并接纳了用电话拜年,用微信送祝福的过年方式?

其实,传统习俗也好,新兴过法也罢——这都不是最重要的,这一切,不过是“形式”的外衣罢了,只要春节的内核仍在,外衣再如何变化,年,也还是海内外华人那魂牵梦绕的年。

什么是春节的内核呢?想必,一是家人的团聚与朋友的关切,二是对前一年丰收和对生活的感恩,三是对来年的希冀与展翅,传

统形式中家家户户的杀鸡宰羊,呼朋唤友,走访拜年是亲情与友情的浓缩——而今天的在酒店订年夜饭,用电话网络拜年,亦是一种团圆、一种关切;传统形式中燃放爆竹,是辞旧迎新的展望——而今天那倒计时的钟声,亦承载着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展望,形式虽变,内核仍存——足矣。

然而,形式的变迁却难以避免地伴随着人们对逝去习俗的惋惜。犹记“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政策出台伊始,反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人们说,没有了鞭炮声,哪来的年味儿!诚然,我们渴望守护儿时记忆中的那个热切盛大的年,但又有谁留意过,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中燃放烟花爆竹,将有多少的安全隐患——在天空中飞舞的火种也许会落到人头攒动的广场,也许会点燃油库,也

许烧毁森林公园——也许下一个受害者,就是你。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固守传统习俗而不知变通,则是逆时代潮流而动,仅仅披着“传统形式”的旧外衣,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形式”的外衣是新,是旧,是华丽奢侈,还是朴素简约——这都不重要。只要这外衣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便好。不仅是春节——你看年初互联网上兴起的“浅绿色清明节”活动,以虚拟的鲜花、蜡烛、鞭炮寄托对先人的哀思——追念的内核不变,去剥去了繁杂形式的外衣,既减少了资源浪费,又减少了大气的污染——保留内核,换件新外衣,何乐而不为?

形式的去与留,都是历史最有智慧的斟酌,面对传统形式的淡去,我们不必过多地挽留——大浪淘沙,时代洗去的不过是形式中的浮尘,而真正沉淀下来的,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民族情感的内核。

剥去“形式”的外衣——它不过是件衣服罢了。

评语: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24+23+10=57.本文主要从过年的内核与形式关系的角度行文立论,在第1段引述材料之后,第2段提出观点;不论是传统形式还是新兴风俗,都只是形式的“外衣”,而春节的“内核”仍在。第3段从阐述春节的内核入手,发出“形式虽变,内核仍在——足矣”的感慨。第4段强调人们不应为传统习俗的逝去而惋惜,更不必固守成规。第5段结合时代过节的新形式,提出换形式“何乐而不为”的呼吁。最后两段升华主题,启人深思。全文紧紧扣住“过年形式变化,内核仍在”的问题,层层递进,分析比较深入,思维清晰。文章语言严谨准确,善用修辞,节奏明快。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文章富有时代气息,举例准确,贴近生活,表现出作者观察生活思考社会现象的突出能力。文章在第4段谈到“安全隐患”,枝蔓旁逸,离中心稍远,但白璧微瑕,仍不失为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考场作文。发展等级打在立意深刻、见解有创意。

【议论文优秀结构小结】引——议——联——结【就事论事,段段扣事】

起、引——紧扣中心事件,提出观点

承议1——阐释内涵,举例分析。(是什么多元作答,举例分析,完成一个议论标准段)

转议2——情感突转,辩证立论。(为什么、意义角度作答,举例分析,完成一个议论标准段)

联议3——联系类例,拓展延伸。(怎什么做角度作答,举例分析,完成一个议论标准段)

结、合——我们怎么办,首尾照应。

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

除夕时分,三代同堂,每每可见年俗的变迁。爷爷心里,是拜神舞狮的年味儿的逝去;儿子忙着电话拜年,不忘计划明年外订的年夜饭;孙子念叨的,是满满祝福的微信与年内旅游的新风尚......变的,是过年的习俗与形式;不变的,是维系家庭的温情。其实,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华几千年的民族文化沉淀,丰厚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植根于放鞭炮祭祖拜神,逛庙会,看舞狮的传统节日习俗中,是每一位炎黄子孙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它们曾在漫长的历史中发挥了凝聚举国人心的极大价值,然而,“变者,天下亡公理。”社会生活的变迁,不可避免地会磨去传统年俗的久远外壳,电话,网络,微信的便利不知不觉中也会带走往昔年俗的人气。所谓年味变“淡”——逛庙会看舞狮的人少了——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当真是年味变淡的始作俑者吗?非也。经济与科技的进步,仅仅为我们提供了更为现代的形式,最终效果还取决于人类。电话拜年,若能亲友间欢叙一场,又免掉出行不便,何乐而不为?微信拜年,即时互动,小小红包传递浓浓祝福,又何尝不可?外出订年夜饭,于三百六十五天中放家庭一日无需做饭的悠闲,感受百千人同庆春节的喜悦,更是无可非议了。将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作为众矢之的,未免过于固步自封了。

说到底,无论是日渐式微的传统年俗,还是方兴未艾的新年俗,所承载的,都是千万个家庭欢聚的欢乐温情。新旧更替之间,只要家人享受过年的过程,便是这个节目存在的意义。温情,简单却厚重,它蕴含的,是老人子孙安全归来的期盼、是父母对家庭和睦,生活蒸蒸日上的向往、是小孩子对热闹和亲情的享受。在永恒的温情面前,一切的新旧年俗都变成了符号和工具,应为人所用,而不是受之钳制。试想,一味的追捧传统年俗或莽撞的沉溺于高科技拜年,如此本末倒置之举,又如何弥补在家人心中造成的失落和创伤?失去温情的“年”,何以为“年”?

年,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文化印记。中国人的温情,在年俗变迁的大潮面前,不应消褪。推而广之,所有的中华民族节日,发展的根本,应当只是温情二字。

国人啊,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

评分:22+24+10=56

评语: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本文作者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过年中习俗形式的“变化”与维系家庭内涵的“不变”,提出“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的观点,对材料把握准确深刻。文章第3段叙述了时代的变迁引起过年形式的变化已是历史的必然。第4段强调新年俗的出现无可厚非。第5.6段从新旧年俗所承载的 意义入手,阐释了年的内涵——充满温情的文化符号,进而提出“中华民俗发展的根本即是温情”的精彩论断。 全文围绕过年形式的问题,分析传统节日过节方式的变化及其内涵,中心突出,结构工整,逻辑严谨。文章语言准确又充满感情,生动又有分寸。中国传统节日更多体现的是亲情,文章却立足于“温情”之上,略显不够妥帖。

发展等级打在材料丰富,语言有文采。

当年桃符旧,新式迎新春

新年钟声刚过,满目艳红也随岁月更迭而悄悄换了模样,不因少了几声鞭炮而多了几分寂静,却因多了几块屏幕而少了几丝温情。新年的鞭炮可以换成满天烟火,团圆的内涵却不能消散成点点冷漠。

翻开古书,旧时的人们畅饮着屠苏酒,总把新桃换旧符,花市灯红—如昼,“金吾不禁夜,互漏莫相催”。弥漫在字里行间的喜意让人心驰神往。抬起头来,触摸到的只有短暂假期的空虚,窗外经夜不断的喧嚣。这不禁让人产生错觉——曾经的除夕、旧式的新年,比今天更好。

然而,吸引人的只是昔日故旧重逢、亲友团圆的温情罢了。曾经的人们,说不定也羡慕着今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羡慕传书不用鱼雁寄的便捷。市不再远,醅不再旧,我们为何还要委屈自己,固执着不肯去酒楼大快朵颐,尽欢尽美呢?形式上的旧俗总应历久弥新,而非固步自封。传统中的亲情与温馨,也总是需要我们发现,而非表现。

自然,传统不能泥古不化,风俗更应随时而新。绿蚁污浊,自可换做茅台,软笔虽妙,硬笔也别有风采,风俗本无优劣之分,有

分别的只是人们的内心。汉服古老,曲裙,儒裙,袄裙时时有分别,代代无定式,瑶琴追千古,五弦,七弦,年年有心声。新年能改,字画如何不能改?礼仪如何不能改?水流到地上,无方无圆。方圆之外在,改面无伤大雅,有娱世人,但水却仍应是清水,不可是可乐,咖啡,乃至污水。

由此观之,新年,传统都不过是形式,由人而定,随事而迁。其中的团圆温情,亿义礼待,则是万古不易的内在,要珍而重之的珍宝。桃符换下,换作手机,心却不能换作寒冰。正如木心所言,若现代人有一颗古人的心,也能肝肠似火,色笑如花,一旦内涵有变,屏幕虽亮,心却不亮,形式虽新,也不过是一具有趣的外壳。水既没了,也无所谓方圆,到那时,也只好捧着古人的只言片语,咀嚼团圆的残渣余味了吧。何处寻传流中我们赖以支持的筋骨,得以长存的精神呢?

当年桃符旧,换作新风迎新春。风中雪里梅花色,一点寒香依旧存,过年的习俗换了,我们还有“年”,传流的躯壳改了,也不能改传统的魂。

评分:22+23+9=54

评语: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文章从过年的形式与内涵的关系角度立意,开头提出中心“新年的鞭炮可以换成满天烟火,团圆的内涵却不能消散成点点冷漠”,紧扣原材料内涵,内容符合题意。主体部分从三层展开论述:1.旧的过年方式能带给人们喜意,但它真正能吸引人的只是人们之间的温情;2.传统不能泥古不化,风俗更应随时而新;3.新年、传统都不过是形式,其中的温情才更为重要。文章观点有辩证性,但第四段前半部分没有紧扣“过年”谈传统,与中心稍有游离。表达上,全文条理清晰,语言典雅,有文化内涵,显示出较好的古典文学功底。但流畅性略显不足,如第二段“抬起头来”前后缺乏连贯。

发展等级打在立意深刻,语言有文采。

传统,让春节更具年味儿

除夕之际,爷爷感叹传统过年方式日渐稀疏,儿子认为新时代的年有着新过法,孙子还希望出门旅游过年。对于如何过年,爷孙三代各抒己见。而我则希望现在科技发展之下,过年应更具传统元素。

诚然,现代科技的发展让过年有着更加多样丰富的方式与选择。有了电视,电脑与手机,人们可以更加快速的传递喜悦与祝福,有了汽车、火车与飞机,人们可以更加便利的回家与庆祝。改革开放以来,春晚便成了中国人除夕的必备节目,春晚上的歌曲、舞蹈、相声、小品、杂技等多样的艺术形式,给大江南北带来无限的欢乐与喜悦。而近年来网络公司推出的“微信红包”更是红透神州大地,春节除夕的瞬时交易额竟上升至数十亿人民币,足以见得人们对于这种全新的拜年方式的认可与喜爱。现代化方式过年,的确有着独一无二的优点。

但即使如此,我依然心仪与倾向着传统方式过年。传统的过年方式有着许多现代科技无法实现的效果。除夕之际,“爆竹声中一岁除’”,千家万户点着烟花与古代爆竹,用震撼的声响与绚后的火花庆贺着新一年的到来;而各地时常会组织庙会、花市,人们热烈的拥挤着欣赏着街上的舞龙舞狮景象,品尝着一年一度的美味小吃,挑选着各种各样、争奇斗艳的花卉,充满了喜庆与欢乐的氛围;家中若有识笔墨者,更可以在红色的对联上写下并寄托对来年的美好期盼和祈福;人们在除夕之后,带着香火严肃而认真的祭祀祖先,这一些,充满了春节独有的韵味,感染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温暖着每一家人的内心。这是传统过年方式的优势之处,是现代科技无法实现的。

然而,将春节“传统”化,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摒弃春节中的现代元素。我们可以在春晚中的欢声笑语中与家人共聚一堂,齐享团聚之乐。我们可以利用手机传递信息技术与无法归来的亲朋传递幸福与祝愿。在传统之中,我们可以适度的加上现代元素,有时更能让年味儿十足。

适宜的现代元素,浓厚的传统背景,我们应用传统的过年方式为我们的春节再添一丝丝的年味儿。

评分:20+21+7=48

评语:本文属于议论文二类文。文章从原材料切入,提出中心论点“现代科技发展之下,过年应更具传统元素”,立意符合题意。第二段提出现代科技让过年有着更丰富的方式与选择,第三段论述传统过年方式的长处,第四段分析传统过年方式与现代元素的辩证关系。全文围绕“过年方式”论述,中心较突出,但全文缺乏较典型的论据,内容不够充实。文章结构清晰,语言通顺,书写较工整。 发展等级打在立意较深刻、见解较有创意。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