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浙江高考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0:44:52 高中作文
浙江高考作文高中作文

篇一: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解析及优秀作文

解析201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提示

中国传统强调“颜文合一”,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文章是修身养性的手段;外国则认为写作仅是一种技艺,与人品无关。如果从这方面切入,会写出不一样的文章。

除此,如果联系现实,“颜文不一”的例子,时常可见。新闻上经常看到“语言腐败”的例子,官员在位置上,对反腐败等问题夸夸其谈,然而实际上自己就是一个腐败的人。学生也可以联系自己,平日里的命题作文,有多少是假话,空话,套话。这也都是语言的腐败。当然,你也可以想想歌德,想想莎士比亚,文章是这么的棒,人是这么的小气;也可以想想创出瘦金体的宋徽宗赵佶。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例文展示

文显其品动人心

一考生

喜欢一卷诗书在手,或品读“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慵懒与情思,一抹浅淡的远山黛,画出女子的婉丽;或感受太史公笔下暗潮涌动的政权争夺,尔虞我诈,险象环生;或带着一颗心和三毛共赴撒哈拉沙漠,体味异域风情。正如古人所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错的,在文章中确实能感受到作者的性情,或潇洒坦荡,或自由不拘。

大凡在文学界受人敬仰的,读者都能找到与文章匹配的词语去概括作者的性格,想来这就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人品”了吧。他并不是仅从一篇文章中体现,而是渗透在作家一生的写作历程中。初识袁中郎是在《满井游记》: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如此潇然山水的才子,想来也是一位人生的哲学家,他自言 “独抒

浙江高考作文

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其实,这话不但说出了中郎的文学主张,也说出了他的人生态度。在那些赞美自然风光的游记中,每一篇都是他对这种生活本色的探寻,一种行胸臆的格调。他的文章就是他的内心,我们能从文章中感受到作者人格的真,才会让我们的心产生一种共鸣。

文学贵在思想的碰撞,金代元好问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我们总认为的在人格与文章之间的等号却在这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文章会成为人心的面具,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也许我们需要用一双聪慧的眼,一颗睿智的心去感知。

文章是抒发人性的途径,而有时这条道路会被外界因素阻隔,让我们看不真实,文章本身也沦为了工具。郭沫若以一首《天上的街市》成为中国现代诗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当革命的烈火蔓延整个中国大地时,他的诗便成为了配合革命形势的产物,毫无立场的歌颂与批判,是成为“御用文人”的悲哀。也许在郭老的骨子里是崇尚自由的浪漫主义,但他的心被拷上政治的枷锁时,所有艺术的美感就消失殆尽了。曾经歌颂出《女神》这样唯美诗篇的人,湮没在革命的浪潮中,我们只能扼腕叹息了。

但不管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有一样是不能否认的:文显其品动人心。因为他们能将自己的真当作汤底,用生活的阅历作为菜料,以真情实感为辅料,烹饪出一锅令人回味的佳肴。 阅卷老师点评

作者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以“文显其品动人心”为题,鲜明地表达了文品应该与人品相一致,这样文章才能感动人心。文章以袁中郎和郭沫若为例,分析、思考和探究“作品格调趣味与人品”的彼此关系,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文如其人的重要性,作者具有相当的文化积累和足够的阅读积累。文章首尾语言生动形象,比喻运用恰当。作者具有较为扎实的语言功底,具有辩证性、周密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的思维品质,在思维品质上胜人一筹。

解析2015年山东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材料大意:肉豆和丝瓜藤两个植物的须缠在一起,一个小孩想将两者扯断分开,父亲告诉他这两种植物都是用来吃的,不用将其扯断区分。

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文章。

今年以材料作文为基本形式,之前不止一次的给学生讲过,作文以材料作文为难度顶峰,材料作文尤其以热点类和寓言类为最大难度,而今年的作文审题本身不难,依旧是稳定在山东高考语文“不藏考点,不考偏点”特征上。今年的材料作文,考生们抽出8分钟的审题时间完成审题,比去年略难,但比较其他省份的高考试题难度一般,所以,只要围绕材料书写难度都不太大。

其次今年的“豆藤和丝瓜藤”,还是有值得思索的部分,在命题主旨上,继承了“强调意识”和“强调思辨”这两大不变的主题,“内挖人性中的闪光点与多元性”与“外探社会中的真善美和深思索”的哲学矛盾,体现哲学的内蕴。山东卷语文作文出题思路在探寻考生对于社会、人生、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生定位等方面的思索与评价层面继续加深,逐步走向更广义的发展方向,立意标准也相比于之前占到更重要的地位上。

从审题点上来说,材料提出主干来对考生来说并非困难,文章沿着“豆瓜藤缠绕”——“所见不同”——“价值观决定判断和选择”的思维流程,这样我们就容易抽取在题目中的相应信息,在整个的思维流中,孩子的角度是一个维度而大人的角度人又是一个维度,也就是说,从对待景物的看法角度来看强调了“价值观念不同选择不同”的大层次,而在人们的格局这个角度来说“人之所以产生不同的认识是由人的经验阅历决定”与“格局不同视角不同”也是可以突破的内容,在内容中包含这些的属于完美审题。

关照生活的情怀与生命的出走是山东卷的今年的稳态,在去年的山东高考中,窗外看风景体现着从关注大众观点到关注个体思维融合关注社会,“思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在今年山东“瓜藤缠绕的价值取向”终于走上了“社会生活视角”的道路,总得来说,今年的山东高考语文作文相对平稳,部分思辨性较强的文章将会产生高分作文。

【例文】

价值观念决定选择

“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杜伽尔这样定义人生,在生活中,人们带着渴望不断追寻,有的人在物质的享乐中迷失自我,深陷无尽的物质涡流,而有的人乐享精神的富足,走向生命的高贵。人生价值观念的不同决定了选择的不同。

人们因为精神的高贵而选择坚定前行的生活。画家、作家木心客居纽约时期,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在异国他乡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开讲时六十二岁。他的一生,密集伴随愈演愈烈的文化断层。他在累累断层之间、之外、之后,木心始终将自己尽可能置于世界性的文学景观,倘若不是出走,这顽强而持久的挣扎,几乎濒于徒劳。木心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也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

生命总有一种情怀,是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生活里,如木心这般“明知不可而为之”的行动,生活困苦却乐在其中。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成功未来而不懈努力着,乐享精神的情怀,人生价值观念不同,让木心和“木心们”带着渴望,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渴求物质的价值观念让人们深陷物欲横流的漩涡。当人们被物质生活所绑架的时候,人们也就束缚了生活的快乐,每天愁苦于难以满足无尽的物欲,逼迫人们选择生命的弯路,如陈希同、刘志军、王锦思等,走向毁灭的结局也正是因为人生价值不同选择就不同。

于贪官如此,于社会生活亦是如此。当今社会,众多本应该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大学教授和科研人员深陷论文抄袭、学术剽窃的泥潭,在物质利益的价值观念里中,舍弃了精神的追求与渴望,既失去了学术的灵感,也丧失了生活得快乐,为了快速的获得所谓的成功和名利,让他们放弃了自己本应该坚持的学术道路。对每个人而言,决定成功的因素又有所不同,如勤奋、天赋、价值观念等等,勤奋、天赋能够决定生命的厚度,用坚硬的行动加快成功的步伐;而乐享精神的价值观念能够决定生命的灵感,选择生命的从容淡定。我想,与其追求物质利益的“快“,倒不如坚持精神情怀的”慢“,选择精神富足的价值观念。

“春是自然界一年中的新生季节,而人生的新生季节,就是一生只有一度的青春。”西塞罗这样定义青春。身处于青春的我们面对生活的选择,唯有坚定正确的人生价值,乐享精神的情怀才能真正充实自我,走向成功的境界,让人生走的坦然而精彩。

篇二: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201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浙江卷:门与路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七心作文专家解读:高考作文,主要考察学生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认知能力,不仅懂得为人,更要懂得处事。

首先丢开写作材料对题目做全面分析。在过去的考试中,关于“门”和“路”都单独为话题做过考察。这里就不再对这两个话题做单独讲解。

门与路的结合,使得两者原有话题本意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要将两者联系起来思考问题。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从一个人的教育角度出发思考,不管入哪个门,路必须要自己走,依靠师傅或者他人,何时才能学会走路?就像温室里的花卉,恐怕很难接受住风雨的洗礼。结合材料,即使入了大学门,就要学会自己学习,敢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之路,再不可依靠老师和父母的督促来学习了。这一理解与全国第二卷题目主题内容有点相似。 一句的解读:入了门,敢走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细细品味“门与路”,从中不难读出这一命题的初衷。但作文写作的核心不可以在选择上做文章,而要在明确了自己的选择之后,重点放到该如何走路上来。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门入得再对再好,如果不勤恳,不努力,不坚持,没信心,没恒心,最终还是一事无成。同样,结合材料,不管是进大学门,还是不进大学门,首先应该怀揣理想和目标,只要选择对了,就要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地往前走。

一句话解读:入对门,走对路。

总之,纵观浙江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的发展现状,这一题目有着非常强的时效性。面对新的形势,各级政府应该要转变旧的观念,寻找新的门路来服务人民。处于发展瓶颈的浙江民营经济,更迫切地需要再找门路,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对于生活在浙江的人来说,也要找对门,踏出坚实的步伐,走上新的征程。 其实,“门与路”是老题目的新组合,主要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大家一定要弄清这样几个问题:不入“豪”门,一定不会成才;入“豪”门才能成才;入“豪”门一定成才。对于高一、高二同学一定要注意这方面能力的训练。

篇三:边建松最近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分析

边建松最近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分析

边建松5年第一时间分析

文学与思辨的结合(2010年)

1.浙江高考作文命制一直文学与思辩并重、感性与理性兼举,形成特色,如“行走在消逝中”“感受乡村”。最近两年,文学弱化、思辩强化,感性弱化、理性强化,如去年的“根与叶”、今年的“角色转化”。这样的变化似乎表明浙江语文在进行新的变化。对此,我的看法是:我们平时还是要注重文学与思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2.标题作文重新回归。浙江作文历来不注重命制形式,先是连续几年的话题作文,在其他省份都开始进行新材料作文的命制时,浙江还是稳重得波澜不惊。到去年,才开始新材料作文的命制探索,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那不过是话题作文的延续。今年的标题作文,似乎也暗示我们一个信息。对此,我的看法是:花样不必多,教育要务实。

3.很多老师一直强化审题。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我们浙江不会在审题上为难学生——当然也不能延伸为“弱化审题”。浙江从自主命题以来,一直采用“材料+要求”的方式,材料起引导作用,要求起明确作用,两者的实质就是审题不为难学生。今年的作文也是如此,在材料部分讲了自然和社会关于“角色转化”的信息,已经限定了写作的方向和思路。这样的体贴学生,是一直值得我们这些基础教育工作者感激的。对此,我的看法是:不要过多在审题上玩花枪,要在具体写作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4.浙江高考作文命制其实一直有这样的导向:重视写作过程中的“写之中”,而不重视“写之前”。写之前就是审题,写之中就是写作的构思范式、语言运用、材料运用等。从最近几年的高分作文来看,获得高分的原因往往在于上面三者。构思不在于新异,而在于稳定;语言运用不在于灵巧,而在于精准;材料运用不在于繁复,而在于真切。对此,我的看法是:要将表达的重点放在“我感受”“我经历”“我思考”上,要突出“我”,也就是个性。

5.具体到这个题目,“角色转换之间”,有三个关键词语:一是“角色”,从材料里我们可以找到几组关系,雏鸟和母鸟、年轻一代和年长一代、父辈和子辈,总之,是“施教者和受教者”,我们不必拘泥于这几组关系,可以适当延伸,如果拘泥于此,思路反而打不开。二是“转换”,谁换谁,如“父辈和子辈”,本来是父辈影响子辈,但随着时代变化,现代是子辈影响父辈,这里我发现一个漏洞,那就是“影响”还是“转换”,如果按照话题,是“转换”,如果按照材料,是“影响”——这里容易引起学生跑题。我估计命制者的意思是在当代,父辈要更多的站在子辈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纳他们(所以,这个题目有点偏向于考生,是投考生之所好)。到此为止,“角色转换”,内容已经比较显豁了。

但更要值得注意的是标题中的“之间”,这是一个有思考空间的词语。也就是说,必须有思辨,为什么要角色变换,角色变换给人们什么启发,也就是说,本题最好写议论性文章。实际上,浙江的作文从来都注重思辨。(次日《绍兴晚报》)

科学审题,完美表达(2011年)

我一直以为,在全国高考作文题目里,浙江高考作文命制是最稳定、最科学、最体贴考生情绪和最能够展示考生写作水平的。浙江作文从来不在命制形式上大作秀、“大创新”,而是非常朴实地、多年连续采用了“材料+要求”的形式。这样的命制形式不是死板,而是稳定,让考生能够将时间放在对材料文本和要求的思考上,真正落实“审题”的考点。很多老师和考生如果只注意到要求或者题目“我的时间”,而不注意材料里的阐述,那就失去了“审题”最基本的环节,会产生偏题、离题、跑题的现象。

审题要注意分析材料,材料有两段。第一段列举了很多成功的名人,各行各业都有,但成功之路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这一段有两个信息点:“成功很难复制”和“时间变化,成功之路也在变化”。第二段也有两个信息点,一是讲“人生的真谛,不是复制他人,

而是认识自己”,怎么认识自己呢?就是第二个信息点,要“在合适的时间做该做的事”。 所以,如果不注意材料,只注意“我的时间”,我们审题时,会出现“泛化”现象,出现“利用好我的时间”“我的时间我做主”等立意和构思。而如果我们阅读材料,可以将“我的时间”和上面的四点信息联系起来。可以将要写的文章立足于:1)我的时间里如何实现我的成功;2)我的时间如何做我该做的事;3)我的时间里我到底该做什么事;等等。而这些写作的立足点,就是文章最适合的立意和构思,我们完全可以从材料的文本里获得启发。所以,我才有“最体贴考生”的说法。只要利用好材料,科学审题,作文就可以打开思路。这个作文题目,很难套作、抄袭,从审题角度,可以区分考生的思考水平,应该说今年浙江作文时个不错的好题目。

浙江高考作文命制其实一直有这样的导向:重视写作过程中的“写之中”,而不重视“写之前”。写之前就是审题,写之中就是写作的构思范式、语言运用、材料运用等。从最近几年的高分作文来看,获得高分的原因往往在于上面三者。构思不在于新异,而在于稳定;语言运用不在于灵巧,而在于精准;材料运用不在于繁复,而在于真切。对此,我的看法是:要将表达的重点放在“我感受”、“我经历”、“我思考”上,要突出“我”,也就是个性。从历年高分作文来看,浙江省作文重视写作的内涵,重视思辨性与文学性。我一直认为作文应该重视“写之中”即重视“表达”的优化。而“我的时间”因为重视写作者自身,优秀的写作者将充分展示自身个性化的经历和思考,展示个性化的构思和语言。从时间角度来看,因为要有“我”在其中,“一年四季”将无法立足,“童年-少年-青年”流于俗套,只能将角度定位于“我对时间”的感悟和思考。而作为一个高中生,如果单纯采用叙述形式写作本题,将是一种失策的行为,必须采用利于表达感受和思考的形式,那就是哲学和诗意相结合的表达,要采用抒情和议论、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表达。诸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佛光普照的菩萨”,“时间滚滚消逝,我逐渐成长”等,一篇文章里如果出现这些句子,对作文有一定的帮助。(9月《语文月刊》)

理性思辨,个性表达(2012年)

写作指导时,很多老师一直强化审题。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我们浙江不会在审题上为难学生——当然也不能延伸为“弱化审题”。浙江从自主命题以来,一直采用“材料+要求”的方式,材料起引导作用,要求起明确作用,两者的实质就是审题不为难学生。果然,我的观点得到了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的验证。

本次浙江省高考作文材料来自2012日5月29日《每日商报》26版“有心事”一版,记者李思婧写了《长微博<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走红》一文,里面写道刘继荣的文章《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写了自己的女儿愿意自己“从容而自豪地做一个普通人”,博文“转发量近16万次,评论高达2万多条”。我在6月1日作文课上向学生朗读了那篇新闻,说“如果我出浙江题目,会用这个材料来写”,并且进行了分析讲解,要求学生识记了部分课外材料,也算是命中了浙江考题。

审题时如果单看这个材料,其实一点没有写作难度。这里说的没有审题难度,指的是在思想的深度、体验的锐度、视野的广度等几方面都比较普通,达不到高考的写作要求,这是思维简单化导向的命题。“从容而自豪地做一个普通人”,价值判断的维度单一,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很难激发学生的写作情绪,学生写作时容易落入内容空泛话语浮躁之中,作为中学写作教育的风向标,高考作文是不会如此命制的。这里我要提一句:审题简单化,并不表明思维单一化。比如浙江去年高考作文的“我的时间”,审题比较简单,但学生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内心。判断审题简单化和思维单一化的标准,就是能否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能否让学生能够自由而个性的表达自己。

所以,命题专家看到报纸上的原材料以后,命制过程中已经按照高考作文要求写作做了

处理。比如增加了网民热议一个环节,提供了网民的三种意见。三种意见取消了单一思维,增加了思维空间,使思维趋向复杂和深入。但又相对集中,因为无论怎么取舍,都属于自我定位、自我认识方面。“路边鼓掌”,可以理解为愿做生活的配角,也可以理解为真诚为人、心存善良;“路上奔跑”,可以理解为积极进取,也可以理解为率性而为,总之,都和自身定位有关,这个作文题目真正做到了“人人可写”。但要写好、写实就比较难了。这样处理就体现了专家的命题思路,也使之符合了高考要求——我们浙江历年追求高考作文的思辨和诗意,追求命制时为学生提供广阔思维空间,写作时候则要求学生力求个性深入表达。

浙江高考作文命制其实一直有这样的导向:重视写作过程中的“写之中”,而不重视“写之前”。写之前就是审题,写之中就是写作的构思范式、语言运用、材料运用等。从最近几年的高分作文来看,获得高分的原因往往在于上面三者。构思不在于新异,而在于稳定;语言运用不在于灵巧,而在于精准;材料运用不在于繁复,而在于真切。对此,我的看法是:要将表达的重点放在“我感受”、“我经历”、“我思考”上,要突出“我”,也就是个性。

我以为,“理性思辨,诗意表达”,是浙江历年命制作文的特色,也可以看做作文专家对浙江作文教学提出的要求。确实,要写好本篇文章,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世界的观察程度和理解程度,一是对文字的操控程度,一句话,就是追求理性与诗意的结合。社会要求你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对其他人的一些思想行为如何甄别和裁定,等等人生思考的内容,都属于比较宽泛的切题范围。很多同学以为诗意蕴藏在历史中、在名人中,所以动不动就写王昭君、杜十娘、史铁生等,这是一种误解。不同的时代体现不同的诗意,不同的题目需要不同的诗意。一旦雷同,没有个性色彩,往往不容易得高分。诗意更蕴藏在日常生活中、在个人体验中。在写作内容上一直高扬这些主题词:心灵、生命、历史、时代。我们只有丰富心灵、体验生命、深入历史、触摸时代,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更胜一筹,对人生的理解更为丰沛。我以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平时作文教育里,一定要引领学生朝“理性思维”和“个性表达”的路上奔跑,并且为学生的成功鼓掌。(9月《语文周报》)

审题有难度,观点要积极(2013年)

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还是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但和其他省份的材料作文还是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省份一般是单一的叙述或者议论材料,而浙江省则是围绕统一话题的多材料。这种命题方式对其他省份来说是一种新异的挑战,但对浙江考生老说,则不过是2010年开始的“角色转换之间”命题方式的延续。2010年,浙江高考之后,胡廑老师在《语文学习》第7-8期合刊上发表了《双环扣:一种作文拟题的新形式》,引起了作文命题界广泛的关注。不过,今年加大了审题难度,变成“三环扣”了。

“三环扣”的命题方式,需要有新的审题方式,就是将三个材料联系起来考虑。如果不联系起来审题,单就其中某一句话展开立意,也许会合乎材料含义,但立意一般偏离材料含义的可能性更大。我们将三环合起来看,会发现这些关键词语:“孩子”“少男少女”“孩提时代”“眼光是直线的”“硬化”“失去”“沉沦”。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到这些词语大致指向。

但具体操作时,我们还是首先要一环一环看下来。第一环说的是孩子,“直线”和“不会转弯的”的含义就是孩子内心的纯净,不复杂。第二环说的是人类,采用了“延长”和“硬化”比较的方法,突出少年内心的变化,“硬化”对应于“柔软”,其实是说失去了一种美好的情愫,这种“柔软”也许是对弱小者的同情、也许是对未来的憧憬。第三环说的是世界,提到一个概念“孩提时代”,这个概念显得有些突兀,相信很多考生会写“年纪很小的时候”,要明确其含义还确实要联系“年纪很小的时候”的那种特征:纯真、敏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等等,所以失去了以后,世界才会“沉沦”。联系三环,我们就会发现,浙江省作文

材料每一环透露的“含义”是:1)我们需要纯净的孩提精神;2)我们不能失去美好的孩提精神;3)失去美好的孩提精神我们将没有立身之所。所以,上面这则材料,“孩子”“少男少女”“孩提时代”,不过是美好的孩提精神的指代;“眼光是直线的”“硬化”“失去”“沉沦”,是告诉人们必须保护和拥有这些孩提精神。可以说,浙江省是一个关于“寻找美好的孩提精神”的话题,但不能扩大为“寻找美好精神”。

所以,今年浙江省作文题从审题的角度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这个难度在于审题操作的程序和对材料含义的把握上。但也不必害怕浙江作文会偏题,因为毕竟有三个材料,只写一个材料只能说是没有从全局着眼不能说是离题,只能说偏移了立意核心。如果粗粗一看材料,很多人会立意往“孩子”“少男少女”“孩提时代”这些方面靠,写成回忆的记叙文字,比如“找童年”“寻觅往日美好风景”等,结果偏题了;当然,有更多的人针对材料里的“孩提”进行思考,写成“童真可贵”“保护孩提的纯净”等切合话题的文章。

另外,对2013浙江高考题目,还需要从现象到本质的角度进行深思。而经过对三个材料的整体思考,立意会更鲜明。如三个材料里的第二三两个材料,都是摆出了反面现象:“孩提时代美好精神的失去”。由此,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会失去,如何继续拥有,失去童真之后还可以怎么样”等等方面,我们甚至可以“反弹琵琶”,提出“成熟需要失去童真”等之类观点,更有新意。

作为文化大省的浙江,最近几年不仅仅在作文命题命题方式上拥有自己的特色,而且一贯注重人文精神“正能量”的彰显和表达。如2011年“我的时间”里“我的时间我做主”,2012年“做一个奔跑者还是鼓掌者”,力主写作者看到作文命题之后对自己精神世界的梳理、提升。今年的三位作家的引言,也起到这种正面的价值导向效果;而三则材料其实是提供了一种考生思考的平台,考生要在这个平台上表达出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浙江作文,还是围绕一个“人的发展”这个大话题。(9月《语文周报》)

成长之路上的眺望和规划(2014年)

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的命制方式沿袭了前几年的,都是根据材料写作文。这种作文审题时,关键在于在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我们来看一下这则材料涉及了下面几方面内容:

第一方面,是门和路的关系,但要注意是单向关系而不是双向关系,其侧重在于门对路的影响,门起到“挡住前进的脚步”的作用,门也起到“走向世界”的作用;或者说,有门不一定有路。但这样分析仅仅是一个基础工作,一个抽象的论题。考生自然可以如此展开思路。

第二方面,在上面论述的基础上更深入一步,涉及大学的门和路的关系。进入大学之门之后,应该如何走大学之路?材料告诉我们,应该“学习、探索、创新”。只有这样,才起到大学应该具备的作用,“从过去到未来”。

第三方面,但走大学之路实际情况不尽如意,“有的很浅,有的很深”,这里又涉及选择的问题,我们当然要走“深”的大学之路,但如何走,又值得思考。这里已经涉及人生之路了。

所以,本材料有三个方面:可以写对抽象的门与路的关系的思考,当然最好写门对路的作用和影响;还可以写在大学里应该具备“学习、探索、创新”的行为和精神;还可以写如何在人生之路上留下深深的脚印。这是一个很开放的话题,只要根据材料来分析展开思路,一般不会偏题;但如果脱离材料泛泛而谈,也有可能会偏题。比如写“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并非末日,最重要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那就因为没有涉及门和路的关系而偏题;或者着重写“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联系我们分析的第一方面内容,就会发现它很可能偏题;或者将观点定“人生之路,仿佛环形跑道,终点亦是起点”,那也因为脱离材料含义而偏题。如果一篇文章写“大学,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当然切题了,但要看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