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课堂观察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4:41:35 体裁作文
课堂观察读后感体裁作文

篇一:课堂观察读后感

课堂观察读后感

看了《课堂观察》这本书,在对听课评课的方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平时我们可能思考更多的是自己的课堂教学,而对任何听和观察别人的课则少有研究,而这本书正是从听评课的角度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到底怎样才能让听课起到最大的效果呢?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态度还要虚心。听课首先要有目的,争取在某方面要有所突破,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听课没有目的的,就好像是大海上航行的一艘船,往那个方向是由海上的风决定的,这就注定他到达不了目的地,甚至会沉没在大海中。事实上只有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才能深入透视自己的问题,并努力解决。而方向的确定更需要认真仔细地分析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它需要审视自己所存在的种种行为。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分析批评自我的过程。其次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主动地参与。一直以来,我都是要等到进入听课的教室才知道今天听的是什么内容。并且在听课过程中,我更象一个记录员,在进行机械的记录。而如王老师所说:听课要听老师的独创之处,因此在听课前在你的脑子中要有课的原创,熟悉教材,带着问题去听,老师是怎么上的,自己又是怎么上?事实上就是要有“备”而听,而且从思想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而为自己获取好的方法奠定基础。

但是要让听课取得最大的效果,还要看。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教和看两方面要兼顾。看教师的教法学法的设计,也要看学生课堂表现,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亲切,教学组织的设计,器材的安排是否合理,教法选择是否得当,指导学习是否得法,处理偶发事件的手段是否巧妙。看学生是否参与教学活动,感知教学内容,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练习是否正确积极性是否被调动,师生情感是否融洽,学习习惯是否良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等。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

观察的载体虽然是“课”,但关注点却是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实施新课程后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困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专业能力的问题。评课应是基于对课堂“教”和“学”行为的细致观察,然后对课堂中出现的真实的问题作出多角度的解释。 然而在我们传统的听评课活动中,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如:听课过程中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没有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足够的关注;评课形式化,有时缺乏有证据的观点,漫谈式、即席发挥话语过多等等。

人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学习中培养,在实践中锻炼起来的,教师当然也不例外。特别对于教师来说,观察力尤其重要。观察现象,探寻本质。观察力是思维的触角,要培养自己的观察力,

就要善于把观察的任务具体化,善于从现象乃至隐蔽的细节中探索事物的本质。

例如:在课堂观察老师的提问技术:提问是师生互动最经常的方式。尽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频繁地发生,但很多老师对提问的类型、方式、对象、节奏等缺乏良好的设计,大大降低了提问的有效性。比如,有些老师可能不自觉地局限于向前排和中间区域的学生提问,或只对成绩好的学生提问,或偏好于向男生或女生提问;有些老师可能一节课不停地在提问,而真正有效的问题却很少,等等。这些不当或低效的提问行为可能连老师自身也没有明确意识到。然而经过观察研究的反馈,他们可以有意识地加以调整,从而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我想学无止尽,教也是无止尽的,“教育”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都是一个值得讨论与关注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问题。

篇二:课堂观察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读后感

现在是见习期间,如何更能有效的发挥见习的效果,课堂观察则显得至关重要。在没有阅读这本书之前,很浅显的认为课堂观察就是去看,虽然自认为平时的观察能力也蛮不错的,但是实际操作下来依然还是觉得实际有效的、精辟的感悟不多,没有把握多少实在的东西,现在读了部分本书的内容以后,有了些许更多的体会。

诸如何为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的意义何在?这类问题,没有花费太多的精力去深入的研究,相反如何建立一种课堂观察的合作体,以及具体实行这个合作体显得更有必要。课堂观察意义之类的,最终的具体表现还是教学水平的提升,当课堂观察合作体成功的运行起来后,教学的水平得到了提升,那么意义就体现出来了,若要真的深入进行的文字的论述研究,那么应该是教研调查工作者的任务,作为一线的教师,实际的水平才是王道,才是重点和中心,论述报告论文之类的只需在必要的时候体现就行。

课堂观察分为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会议三个部分。课前会议是在课堂观察之前,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进行有效的商讨,确定课堂观察的目的、重点、量表制作等相关事项。作为见习老师的我们自然是观察者,然而我们几乎是没有机会进行课前会议的,那么重点就落在了课堂观察了,观察者进入现场之后,要按照一定的观察技术要求,根据课前会议制定的目标来有针对性的观察,但是既然见习的我们没有事先特定的目标,那么在之后的见习时间内就必须有着重的、有目的性的进行观察。观察记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录音、摄像、笔录等技术手段,做好课堂实录,记下自己的思考,对于这一点,自认为作的还是不错的,基本把教师上课的整个过程记录了下来,也记录的学生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感悟。课后会议也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也是和老师交流的一个好机会,在经后很有必要做的更好。

课堂观察具体而言又有很多类型。目前的观察可以定为定性的、对他人的、独立的、集中性的课堂观察。因为见习时间短,没有机会成为被观察者,也就没有了自我观察的机会,主要是观察学校里优秀教师的教师风格和教学组织,细细体会如何上好一节课,当然现在我们对于好的要求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作为半个老师,能有机会,并且可以把一节课连续完整的上完就相当不错了。在观察的过程中,应该同时拥有学生和老师的双重身份,作为学生不仅是来学习指导老师的,也应和小学生处于同一位置,在课堂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虽然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问题,但是也要认真的对待,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除了思考解答以外,还要思考如果是自己来上,应该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解答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更重要的是如何讲解清楚,就拿今天的课来说,圆周长的一半是等面积展开的长方形的长,虽然有了模型的直观的体现,但是依然不排除,部分没有开窍,没有顿悟的学生不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也许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比划一下圆的周长的一半和长方形长的关系,学生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短时间如何更好的了解教师教学的效果,那么在课堂观察中集中观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虽然在见习之前并没哟看过此类的书籍,但是在实际观察中到也确实是采用了集中观察的方式,在上课期间,观察的重点主要是后排的一两个同学,对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也进行了简单的观察,通过教师让其回答的次数,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回答的情况来初步判断学生在整体中的水平。

最后是现场观察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前到场是必须的,这点在多年的学校生活中早已经养成了习惯,同时也不能分散上课学生和老师的注意力,因此,有如奇装异服之类的是绝对禁止的,同时在课堂中也不要随意的跟换观察的位置,对

学生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影响,唯一做的不足的是,即使在观察的过程中有想法,也不应在课堂过程中交谈起来,以免影响学生和老师上课的进程,这一点在经后的见习中会改正。

篇三:读《课堂观察》有感

读《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有感

这学期,我阅读了《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这本书,它以鲜活的教育叙事,深刻的学术思考,精辟的技术分析,完整的案例展示,体现了扎根实践的学术风格和平等、持续的伙伴式的合作,使我对如何实施“课堂观察”有了全新地认识和深刻地理解。

在我还没有学习课堂观察前,我简单地认为,课堂观察,不就是听课吗?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我们所说的听课、评课都是“单兵作战”,即上课的就管自己上课,听课的就管自己听课,评课就管评,三者工(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作互相独立。其实,这样的听评课模式弊端很多:听课者自己没有做充分准备,没有明确目标。而课堂观察却要讲究上课者和观察者、观察者和观察者之间的充分合作。它要求观察者或者研究者必须带着明确的目标参与,从不同的视角、视点切入但却始终围绕一个主题。

在以前的听课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有效学习没有足够的关注,而课堂观察却要求关注与有效教学有关的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行为,并且在记录工具的帮助下,定性、定量地记录。想想现有的评课,基本上都是即席发挥,虽然也能发现问题,但缺乏对课堂活动的分析研究,后续没有形成有价值的理论。而课堂观察却能弥补这些缺陷,使听课评课走向专业化,所以说课堂观察是专业化的听课、评课。

课堂观察只是一个过程,开展课堂观察的根本目的、作用是通过课堂观察,得出学生在学习行为,教师在教学行为中的得与失,并进行有效数据的统计、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改进课堂的措施,使学生、教师的“得”逐步提高,使课堂的效益更加升华。通过《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这本书,我了解了课堂观察的过程和方法,相信当这些方法运用到我的教学实际中后,一定会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课堂的实效。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