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习惯死亡,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4:22:43 体裁作文
习惯死亡,读后感体裁作文

篇一:娱乐至死 读后感

《娱乐至死》读后感

201210400057 教育技术学 项丹丹

当我第一次看到《娱乐至死》中文版的封面时我很惊讶:一家四口,父母和两个孩子围坐在电视机前,四个人都没有头颅,只有身体。但我思考了题目后再去了解画我有所体悟——电视这个媒介传达的是没有思想的信息,所以人们也理所当然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变成了一个空壳。

“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尼尔?波兹曼。他认为电视带给人们的不是思想,而是娱乐。电视最大的祸害就是致使人们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被动的接受电视传达信息。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反例子都是通过电视来传达的,那时电视是信息传递最主要的媒介,而在21世纪,电脑成为了最主要的媒介。虽然电脑逐渐取代电视的主体地位,但电脑带给人们的影响的实质与电视是没有区别的。波兹曼所描述的社会场景也是当代网络社会的一个缩影。

网络信息比电视更灵活性和复杂,只要我们用鼠标点击链接,各种信息展现在我们眼前,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一笑而过,没有任何思考。而那些附加的信息由于强制携带无法被过滤,顺其自然的成为我们想找信息的附属品灌输到我们的大脑中。就这样,我们任凭纷杂的信息倾倒给我们的大脑,被娱乐,因此头脑变得麻木,失去了自己的思考,一切看起来都是娱乐性的。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纷繁错乱的信息,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学会了选择,虽热娱乐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我想真正变化的是人们的心态。现在的各种娱乐形式都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如果它跟不上我们的潮流就会被摒弃,被遗忘。现在大热的亲子档、相亲档、唱歌档节目占据电视节目的半壁江山,如果制作人还在想着老套的节目那他的离职期也不远了。因为现在的媒体要求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他是被动的创造性思维,被动的将节目娱乐化。就连广告也跟风,我想明星和美女效应就是信息被娱乐化的表现之一。电视利用娱乐化

习惯死亡 读后感

的形式来帮助观众消磨时间,这种娱乐盲目的,仅以享乐为目的的,致使人们接受信息不思考内容,失去了思考的能力,麻木的接受。

在网络时代生活的我只是偶尔去图书馆找几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翻看几页,即使我把书带回了宿舍但最终它被静置在角落,因为更加吸引我的是电脑,知道通知我去还书才发现自己没看这书。我习惯在回宿舍第一时间打开电脑,登QQ,看看自动发送的腾讯新闻。在睡觉之前看看手机里下载的网易新闻,了解最近发生了什么重大新闻。我想我只是被动的接受这些信息,没有自己的立场。也许我会对某个社会现实发出一声感概但我不会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深层信息。我所接受的都是表现的,描述的只是事实,没有评论,没有思想。我想网络时代带给我的是没有逻辑、缜密的的思维、浮躁的心态。技术在发展,我们的内心也被同化。现代技术对人们对信息的态度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就有什么样特性的我们。

网络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作为一位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时代趋势呢? 在这样一个平台里,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把网络当作娱乐工具,那我们就会变成娱乐的附属品,被愚乐。如果我们在看节目时能有一点思考,那我们收获的不只是精神上的放松。比如我们在看《爸爸去哪儿》时,看到小孩很搞笑的表情时能思考使用什么样的镜头去拍摄的,看到美丽的风景时是用什么样的角度去构图的。如果我们对这些有所思考,并付出行动去查阅了解,那我们也能拍出一部好的作品。网络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发展自己,而不是被动者。展望未来需要我们的实际行动,加油吧,少年。

篇二:意外读后感

《意外》中的现实问题

——读《意外》有感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

首先小说中的五个人来到阿拉斯加淘金,这五个人先是砍下了几棵云杉树,一起建造了小木屋。男人们负责到外面找金矿,女人负责在家打理。这几个人他们其实这个时候都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他们淘来的金沙每个人都有份,因为他们都为淘金这个任务在自己的职责内做出了贡献,他们理应有得到自己应该得的报酬。在这个问题上,他们选择了平均分配,在这里他们的分配是公平的也是合法的。他们都是依靠自己的劳动合法所得的。

接着,意外发生了。在这种看似和谐的氛围下,有一天,这群合作关系很好的团体中的一个人丹宁冲进木屋开枪杀死了两个曾有过合作关系的同伴,并且试图杀死纳尔逊夫妇。纳尔逊夫妇把丹宁制服了。他们夫妇两个人对如何处置丹宁的看法发生了分歧。汉斯想要把丹宁立刻杀死,但伊迪丝出于自己遵守法律的原则对丈夫的行为极力劝阻。最终,伊迪丝还是劝服了丈夫。他们把丹宁捆起来然后把他关在一个房间里。虽然他们有非法拘禁他人的嫌疑。但是此时他们正处于一个孤立的岛上。这个岛上没有警察局或者其他司法机构,也没有行政机构。如果不拘禁丹宁,他还会再胡作非为,纳尔逊夫妇的人生安全也会受到威胁。因此他们对丹宁的拘禁在那种特殊情况下在法律的范围内的。在看守丹宁的过程中,纳尔逊夫妇有许多的内心争斗。在看守丹宁的过程中,由于精神的紧张及种种原因。纳尔逊夫妇的精神饱受折磨,身体上也因为疲倦、紧张而受到损害,身心健康状况下降。特别是伊迪丝,她的精神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她无法休息,甚至有了舞蹈症的症状。渐渐的,丹宁也从刚开始被拘禁的暴躁到驯服。由于长期被拘禁,他已经身心疲惫了。现在对他来说继续被拘禁带来的痛苦比死亡还大。如果等到他们离开这个岛,找到一个可以审判丹宁的正式法庭,好要好几个月后,他们的粮食越来越少。此时,继续拘禁丹宁已经渐渐威胁到纳尔逊夫妇基本的生存权利了。

此时,伊迪丝想到法律是一个群体决议与意志的体现。这个群体有大有小。他们认为3个人也是一个群体,群体的决议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他们两个人的意见自然是多数的。于是,他们决定要按法律程序绞死丹宁。他们对丹宁进行了控告,同时还询问了丹宁有什么辩词。虽然人数少,但是他们完全按照法律的程序规范地进行。他们还在丹宁招供时找

来了两个证人,并且对他的口供做了笔录,并让两个证人在笔录上画了押。他们还让印第安族人在给丹宁执行死刑的当天再做一次见证。在执行死刑之前,纳尔逊夫妇还尽量的保证了丹宁的安全及身体的健康,伊迪丝为她拉下帽子,戴上护耳,怕他冻伤。纳尔逊夫妇为丹宁的绞刑准备的工具也非常齐全。同时,纳尔逊夫妇还给了丹宁基本的人格自尊。鉴于他们绞死丹宁的程序是合法的,丹宁也确实有罪。丹宁杀了两个无辜的人,而且显然他的目的是杀了他的全部同伴。他明显也是有预谋的。因为他杀人的那天,他明显是故意晚去吃饭。一个是他要去准备枪药,另一个是他想等其他人一起在吃饭的时候,他冲进去,在别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将他人杀死,并且吃饭的时候大家都集中在一起,于是可以一次性解决掉。他这么做的动机在小说的后面也提到了,他是为了得到全部的财产,他起了贪念之心。虽然纳尔逊夫妇不是法官,他本来是没有资格宣判丹宁的,但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他们处于一个孤立的荒岛。条件不允许他们等到他们从荒岛逃离之后再宣判丹宁的罪,而且这种状态持续下去,纳尔逊夫妇的生存权利也会受到严重威胁。虽然在正常情况下,纳尔逊夫妇的这种做法肯定是不对的,不合法的。但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也是在法律范围内的,即使有违法的地方,也应该从轻处理。

从小说中的人物品格来看

当这五个人来到阿拉斯加淘金的起初阶段,虽然他们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不同,但他们在同一个屋檐下相互迁就和谐共处,体现了一种为完成共同目标团结合作的美德。

但是接下来意外的事情却发生了,丹宁残忍地杀死了他的两个同伴,并试图杀死纳尔逊夫妇。丹宁不顾他们之间的手足之情杀死了自己的同伴,自然是罪大恶极的。这在道德上,无论是多么大的理由都是不可饶恕的。

说到丹宁杀同伴的理由,小说在接近尾声的时候才终于道出来了。他想要全部的金子。他想要回到他的故乡,他想腰缠万贯地回去,他想让他的母亲安享晚年。这个理由听起来貌似是情有可原的。可是实现的方法有很多不止这一种,他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残忍的做法呢?他说一千六百美元不够。那他可以跟同伴谈一下,可以留下来继续淘金。可是,他都没选,他选择的是他眼前可以看到的既得财产,于是他只能杀死他的同伴。他那个看似情有可原的理由,实际上是他起了贪念之心。正是贪婪之心,一步一步指引着他去窥觑那些金子。正是贪婪之心,一步一步指引着他去杀死他的同伴,引导着他走向罪恶的深渊。很多犯罪,很多时候都是人一时的贪念酿成的结果。因此,我们要从小事就约束自己。中国有句古话叫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不要以恶小而为之说的大概就是这个理吧。好在最后丹宁也忏悔了,也知

道自己做错了。但是已经太晚了。不是什么事情都会有机会后悔的。因此,我们要珍惜人生当前的每一刻。

再说一下纳尔逊夫妇。伊迪丝无疑是贤妻的典范,她为了辅助丈夫学会了很多技能。她的贤惠还体现在男人们出去淘金时,她把小木屋打理得井井有条。在男人们不去采矿的时候,她就帮男人们缝缝补补的。在发生了意外的事情后,伊迪丝的镇定及反应敏捷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惊讶之余,迅速地采取了正确的行动,阻止了丹宁进一步的行动,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还保住了丈夫的性命。当丈夫极其冲动的想要杀死丹宁时,她又及时的制止了丈夫疯狂的行为。同时,从伊迪丝制止丈夫的行为以及她后来对丹宁的宣判,可以看出伊迪丝是一个很有法律意识的人。她有着对公平公正法律的追求。因此,她坚持不能杀了丹宁,而要让丹宁得到公正的宣判。虽然她到最后动摇了,但那时迫于生计,却是情有可原的。 而汉斯虽然脾气有点火爆,但是从他要为死去的同伴报仇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 夫妇两个人在拘禁丹宁之后,没有虐待丹宁。在丹宁要死之前,纳尔逊夫妇还怕丹宁冻到,为他准备保暖的衣物,为他做了祷告,可以说对待丹宁以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暴露的社会问题

从小说中暴露出的最大的社会问题便是人对金钱的欲望。曾经看过这么个新闻,两个大学毕业生想筹钱办企业。可是怎么酬呢?他们选择了通过直接找有钱的老板下手。最终,这两个毕业生杀了两个人,当然他们也为他们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为什么他们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钱呢?他们觉得太慢了,他们想在三十岁钱就当上大老板,而且挣钱太辛苦了。在金钱诱惑的同时,他们的惰性也引领着他们走向深渊。他们看到了一夜暴富的神话,他们看到他们自己拥有的金钱跟那些富有的人拥有的金钱的差距。于是,他们就想去寻找一条捷径。他们习惯了寻找捷径的念头。这些东西完全是个人造成的么?其实,我们的社会也存在着问题。我们的社会上每个人都追求快。从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就告诉我们要抢在别人的前头,告诉我们在赢在起跑线上。我们要求出行的速度要快,于是飞机、地铁、高铁营运而生。我们要求吃饭要快,于是快餐遍布大街小巷。也许你会说是经济的发展催促了这些。没错,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社会问题。整个社会对物欲的追求,贫富差距的加大。人们的心已经越来越浮躁了,已经静不下心来考虑自己的道德修养了。这两个毕业生跟丹宁的想法真的很雷同,他们都受到了金钱的诱惑,都想寻找捷径。当然,最后的结局也是都得到应有的惩罚。有问题并不可怕,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并寻求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让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不要让这个社会越来越向畸形的方向发展。

篇三:面对死亡——《哲学的邀请读后感》

前言:哲学有什么用?它在教育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已经习惯于认为科学能够解答我们的许多疑惑和问题,但是有些问题依然存在,因为它们不可能有一个终极的答案。它们在我们作为人的一生中始终伴随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地重复着自己:它们是关于死亡、真理、宇宙、自由、正义、美和时间??的问题。本书揭示了哲学中的问题如何与当下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阐述了我们自身必须面对的问题:我认为理所当然的“我”到底是谁?对我来说活在世上意味着什么?我在什么意义上是自由的?死的想法是如何影响我的生活的???本书并不打算一劳永逸地回答所有这些问题,而是希望以一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意义的方式继续将它们提出,同时也尝试性地做出一些回答,以帮助我们理性地与这些问题共同生活。

面对死亡——《哲学的邀请读后感》

引言

我对于哲学了解并不多,在没有哲学之前以为哲学很深奥,哲学是一种抽象的学科,甚至不知道哲学到底该怎么学,是培养学生漫无边际的思考吗?直到高中政治接触了哲学生活后才发现哲学并不是我想到那样飘渺,它是有实在的确定的体系的,而且根本不像我想象的难以理解。相反因为哲学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思考,其实它是对我们平时对生活的思考做出系统的总结。而且对于我们高中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我认为更加好理解,因为在高中主要学习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我看来我们为了应试学的哲学是很死板的,并且中国的马克思哲学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以至于有段时间我真的产生过怀疑:哲学的学习真的就像高中学习的这样生硬干瘪吗?它还是我认为的那样具有无限发散性与活跃性吗?但我还是相信,哲学并不是这么枯燥。只是因为高中学习的哲学主要是学习哲学体系,它可以引导我们运用哲学思维,但必须会有正确的答案对应相应的问题,这多少限制了我们思维的拓展与自主。

直到读了《哲学的邀请》这本书后我才真正被邀请进入了哲学的大门,至少能得窥门径。从此书中我看到了我很想了解的问题,这本书的探讨,给我呈现了更多角度和更深入的思考,并且会有一些观点的契合,其实是当我对人生尝试进

行更多更深的思考时,我已经多少在做哲学的思考了。这本书却让我对哲学有了很大改观。没有大段大段对前人观点的堆砌,作者而是采用了一种启发式的笔调,从我们身边的种种现象入手,引领我们去探寻从未注意过的种种习以为常的事件背后的哲理。对于我们这些入门者,作者如一个引路者般,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展现在我们面前,甚至还常有真性情的流露,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引领着我们自己思考生活的学者,而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布道者,洗脑式地宣扬自己的大道理。沿着作者铺就的思路思考下去,我能很惊奇地发现很多高深的主题里面的一些小问题我自己其实也是能想明白的,并且还能引发自己更多的思想,并能反驳他的观点。

哲学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为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呢?”这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我们已无需知道更多关于所发生事的信息,更重要是的我们对问题对于我们生活的思考,是一种更深层次上的智慧的思考,不仅仅是科学的信息。这就是我从书中理解到的学习哲学的必要性。

有时候我们会混淆哲学与科学,这也是自然的,老师在课上讲过哲学是很多学问的本源,但随着分支的发展壮大,哲学这个滥觞反而渐渐落寞(这也使我惊叹哲学的伟大)。相似的是,无论科学还是哲学,都试图回答由现实产生的问题。但不同的是,科学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哲学只提供各种回答,科学的成果可以随时为想查询它们的人服务,哲学上的成果只服务于那学决意独立思考的人,这使我明白了哲学的学习体系是怎样,它只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辅助,这与我们高中学习的哲学有着本质性的差别。

关于死亡

作者第一章就讲死亡,我很讶异,在我看来,死亡是个无比深奥的话题,甚至我和朋友谈论到这话题时最终都会避开,因为我们都觉得这个话题是很难讨论开来的,事实上我们自己都没真正想清楚,很大的方面是对着话题甚至有着恐惧感,是我们不愿面对却又很近的。但是看完作者的文章后我想通了许多以前一直迷惑的问题,并且能够让我直面死亡,不会再刻意逃避。

死亡是我们都会想到的问题,看了书后发现原来作者的经历和我这么像,哲学家也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思考的。我第一次真正开始思考死亡是大概十岁的时候,和作者一样,也是躺在床上,似乎是想到奶奶家刚死去的狗,它那么可爱,

就猝不及防的死了。生命是这么脆弱,奶奶年纪也大了,如果奶奶去世我会怎么办?我该怎么接受?突然一个念头袭来,然我顿时一振:我也是会死的啊,我最终也是会死的,可能很久后,也可能就在下一秒!死亡是什么样的,死亡了就不会有意识了,世界上就再也没有“我”的存在了,我将会被这世界遗忘。虽然我死后是没有意识的,一点感觉都没有,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思考。但是不能思考更令我害怕,我可曾是活生生的人啊,有那么丰富思想的人,我的思想可以延伸至宇宙、入海洋,一旦死了,就全部没有了。我再也不会感受到任何事物了,我将永远躺在土地里,我对我经历的一生也不会有意识。我觉得死亡最令我害怕的就是失去意识,现在有意识的我不能想象没有意识是什么概念,正是因为我的意识我才会想到没意识,没有意识就是什么都不会想吧。于是年幼的我开始对死亡产生深深的恐慌,于是强迫停止自己的漫想,让自己快快入睡。有了那一次思维的“探险”后,我多年都不敢再想死亡,也不会想和别人讨论。大家似乎都抱着这样的想法,这是大家的默契,就像哈利波特里的伏地魔一样,大家因为恐惧而可以逃避,即使遇到一些把死亡当成艺术的观点也不置可否。

直到接触这本书后,我对死亡能够放开了,能够真的去直面地思考,看完后我也很乐意与朋友探讨。正是对死亡的意识,使生命变成一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严肃和值得深思的事情。也正因为有死亡的意识,生命才变得神秘和令人敬畏,变成一种我们应当为之奋斗、为之努力、为之思索的宝贵的奇迹。死亡是平等的、必然的、无法改变的、随时可能降临。它不会因为我们的害怕逃避就不会来临,它是注定会降临到我们头上的,面对它,逃避它都是一样的结果。作者有宗教信仰,在他看来人死后会上天堂,我觉得就是有宗教精神鸦片,会限制人们某些思考,比如对死亡的思考,但它也是人们的一种逃避死亡的借口,相信天堂就不会那么惧怕死亡,惧怕死亡剥夺我们的意识。作者似乎也相信宗教因此不去想死亡后到的不是天堂而是无意识状态,这样想我们真的就不会那么迷茫,不会那么抽象。不过作者自己是知道这点的,他指出:“宗教的一个意义就在于赋予死亡。”信徒们把解释不了的是都寄托于宗教,死亡就是最大的问题,于是也是宗教存在的最大意义。

永恒的福礼和永恒的惩罚那只是一种情状的凝固,一种未完成的形式,而不是生命的真实状态。因此,即使那些极力许诺来时的宗教,也不能保证一种永恒

的生命;它们只是许诺了一种永恒的存在或延续,而这与人生也就是我们的生活是不一样的。我重新认识了永恒。

在我看这本书之前,一直以为永恒只会以物体的形式延续,比如我将永恒与永生混为一谈,看来这本书后我恍然大悟,原来,生命只是永恒的一段存在形式,还有精神思想永恒,或一种我们也不能解释的一种就永恒存在的形态,就像一股气一样。死亡并不代表着没有了永恒。我们想起死亡本身时,我们会产生畏惧感,有些人害怕可怕的事,另一些人则害怕虚无,我就是这样。伊壁鸠鲁说,死亡没有任何可怕的地方,因为我们从来不与它共存,与出生之前比较类似。想想出生之前我们不是也没有意识吗,死亡后的状态就如出生前的状态一样的。永恒之死是永久性的死亡,永远不会有,我们因为已经生过了,都是逃离了永恒之死的。既不存在,就没有任何失去的意识,这是生前与死的共性,但为什么人独独惧怕死亡呢?这是因为现在曾活过,就会遇见随着死亡会失去的东西,于是就会有不安,有了意识想到会失去意识,就是这种不安。

现在只要想想死亡后和出生前是一样的,这样我就不会这么害怕死亡了,毕竟出生前是经历过的,我知道是什么样的感觉了。

死亡的作用就在于引发我们思考,但思考的却并不是死亡,而是生命。哲学思考,也就从这里有了发端。

结语

这本书的每一章,每一页,每一段都带给我很大的感悟,读书笔记的主题是死亡只是因为死亡给我带来的启发最大。看完这本书花了两个月,我看的很慢,因为边看边在自己思考,慢慢理解感受,也会对书里的观念有提问,也会找到它的不恰当,有一点就是作者有宗教信仰,因此有些地方会用宗教术语解释,反而还带有一些宗教思维,而我却是个唯物主义者。

正如书末编后记所讲的一样:“其实,每个人都是哲学家,因为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反思自己,发现自己,探索自己的人生,关注周围的世界,期盼人生幸福。哲学里我们并不遥远,当你对自然或人生中的问题感到惊讶并开始认真思考时,你就在靠近哲学。”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