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王莽的历史典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6:43:00 作文素材
王莽的历史典故作文素材

篇一:浅谈王莽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应有地位

浅谈王莽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应有地位

虢邦杰

(安阳师范学院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2)

摘 要:在中国历史上,王莽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许多人眼中,他被看作是阴谋家、伪君子,也有人把他看作是理想主义者、改革家。王莽改制也是千秋功罪,众说纷纭,或曰“动欲慕古,不度时宜”,或曰“政治上的初期早熟”。总之,王莽的品行与功过反映了强烈的时代特点,令世人争议不休。本文从王莽的个人经历、掌握政权的过程、改制的内容以及他的儒学思想等方面来对王莽进行重新认识,以还其历史的真实面目。

关键词:王莽;古代;历史地位

自从有了《汉书·王莽传》,甚至更早,人们心中就已经给王莽盖棺定论:沽名钓誉、大奸似忠、外示恭俭、内怀贪毒、觊觎皇位、窃权篡国,一个虚伪歹毒的野心家、阴谋家。 鲁迅先生曾表达过一个观点——“一个朝代越短,史书上它往往越黑暗。因为它还来不及为自己写历史,只能等到下一王朝——往往是它的敌人(如秦与汉)——来为其修史,“黑暗”自是难免”。①因此,对于《汉书·王莽传》——这篇推翻王莽而建立的东汉朝的著作,尤其不能尽信。王莽之成败,由当时社会状况和客观规律决定是无疑的,但他个人的思想性格,也是绝对不可忽略的因素。一个人的性格又决非完全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由其独特的生活环境与成长经历造就的。近代史学家虽然也注重到了他的一些积极方面,或者肯定他的改革意图,但他的“阴谋”、“虚伪”似乎已成定论,是近两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人物之一有人称他是改革家,有人斥他为复古狂。有人把他比作“周公再世”,是忠臣孝子的楷模;有人把他看成“曹瞒前身”,是奸雄贼子的榜首。有人赞他救世主,有人骂他野心家。有人说他虚伪奸诈,有人说他坦荡无私。褒他的,最出名的是胡适之,甚至封他为一千九百年前的“社会主义者”;贬他的,最有才的是白居易,说他“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即使到了现代对王莽的评价也不尽一致,有的认为王莽是西汉腐朽统治的替罪羊;②有的认为王莽是矫情伪饰夺取帝位。③在此我并非为王莽翻案,只是想通过其人以及其所做的事,对其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给予重新认识,从而揭示出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在历史进程中“两面性”。

一、王莽人格惨遭鞭挞两千年,其实他人品并不差

王莽(公元前45年—23年10月6日),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时父亲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他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病重之时极为恭顺“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④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王莽初任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众人爱戴。其叔父王商上书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前8年)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翌年,汉成帝薨。汉哀帝继位后丁皇后①

②后汉书·王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175.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56.

③中国历史.张岂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78.

④班固.汉书·王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263.

的外戚得势,王莽退隐新野。其间他的儿子杀死家奴,王莽逼其儿子自杀,得到世人好评。 公元前2年王莽回京城居住。公元前1年汉哀帝无子而薨。王政君掌传国玉玺,王莽任大司马,立汉平帝,得到朝野的拥戴。1年王莽在推辞再三之后接受了“安汉公”的爵位,将俸禄转封两万多人。3年王莽的女儿成了皇后。元始四年(4年)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得到儒生拥戴,被加九锡。

王莽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刘氏贵族的权利,引发豪强的不满。由于他看不起边疆藩属,削王为侯,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赋役繁重,刑政苛暴。11年,黄河改道,灾民遍野。天凤四年(17年)各地农民纷起反抗,形成赤眉、绿林大起义。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混乱中他为商人杜吴所杀,新朝灭亡。

西汉自宣帝以后,连续元、成、哀、平四个皇帝,都极端荒淫无道,腐朽无能。把文、宣之治苦心经营的昌盛局面,逐步糟蹋的一片衰败,民不聊生。达官贵族穷奢极欲,下层民众怨声载道,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可以说是危机四伏。而当权的皇帝一个个不是九岁,就是两岁,皇权完全操纵在外戚和后宫手里。此时要靠刘氏皇权扭转败局,只能是望梅止渴。而此时的王莽是手握大权的大司马,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庞大的权力网。再加上王莽一向有孝悌之名,为官期间谦逊自重,秉公无私,在朝野上下有较好的人缘。当时的人们甚至把王莽当成圣人、周公来歌颂。所以当大臣们上书要求王莽即位时,倒不是慑于王莽的权威,而是寄希望于王莽出来撑起天下,扭转惨局,造福于民。此议提出时,并没有多少人出来反对,刘氏后宫和小皇帝也不好说什么。王莽就比较顺利的当上了新朝皇帝,应该说是历史把王莽推上了皇位。

汉宣帝晚年已开始重用宦官和外戚。元帝时石显等宦官擅权,成帝即位后杀 了石显,但太后王政君控制了成帝,外戚王氏的势力迅速膨胀,兄弟子侄把持朝 政,为所欲为。哀帝继位后,贬黜王氏,但新的外戚傅氏、丁氏的作为比王氏有 过之而无不及。更糟糕的是,哀帝竟封自己的同性恋伙伴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 让他执掌朝政。在元帝后的数十年间,特别是从成帝开始,外戚轮流执政,忠正 能干的大臣被杀害、排斥,留下者不是谄媚奉承,就是明哲保身,政治腐败。 皇室滥加封赏,外戚宠臣穷侈极欲,贪得无厌,如董贤在短短几年里,积聚的家 产竟有四十三万万。朝廷如此,地方上更加黑暗。地方官只要能结交上外戚、宠 臣,就能肆无忌惮,对百姓搜刮盘剥。成帝、哀帝时,流亡的百姓已以百万计, 在发生灾害的年份,流离失所,死于沟壑的百姓更不计其数。贫富相差悬殊,奴 婢与牛马一起供买卖,对农民实际的剥削量已达收成的一半,全家辛劳终年却连 自己都不能养活,这样的社会怎么能长久存在呢?

从高层官员到百姓贫民,对现实普遍不满,对前途已丧失信心,无不希望 出现某种积极的变革,但却一直不见其人,以至无所寄托。在这种情况下,王莽 的出现当然会给大家带来希望。

在政界贪赃枉法成风,外戚聚敛唯恐不及的社会,王莽非但不贪,还一次次 把自己的钱财、土地和获得的赏赐分给下属和贫民,甚至连俸禄也常常用于救济;他自己生活清苦,太太穿得像仆人,这些都是《汉书》承认的事实。王莽并没有 表面吃素菜,背后喝参汤,也没有公开将钱财散发,暗底下又去搜刮回来。要是 有这等事,绝不会逃过东汉史臣的刀笔。

在奴婢的地位与马牛相同的情况下,像王莽这样一位贵戚高官的儿子杀死一 个奴婢,实在是小事一桩,但王莽竟逼他自杀,百姓和奴婢们闻讯,怎能不感激他 ,称颂他?而王莽的儿子的确自杀了,并没有藏起来或送到外国去。至于他揭发 淳于长,虽然不能保证他没有个人野心,但所揭发的都是事实,事后又没有任何人出来翻案。相反,王莽孝母、赡养寡嫂、抚育侄儿、对人谦恭有礼等行为都是 货真价实。

王莽的这些行为,就是在一个国泰民安的时代也已够得上典范了,何况是处 在一个腐烂透顶的社会和一群禽兽般的贵族之中?要说这是作假,如果政治家都愿意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来作假,那么吏治一定会清明很多,封建社会的道德水平也一定会提高很多,也就不愁国家不富强了。

二、王莽称帝不应看作是篡位,实际是社会拥戴而登基

两千年来,王莽作为“篡汉”的乱臣贼子,一直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毛泽东曾经过说:“关于王莽变法,汉时一般做史的人——范晔、班固、班昭等——因为他们吃的汉朝的饭,要给汉朝说几句好话,把王莽说的怎么坏。其实王莽也不是怎么不得了的坏人,我们现在研究王莽,要拿很公平诚恳的态度来研究。”①关于“篡”字,《说文解字》解释为“逆而夺取曰篡”,但王莽代汉的事实并非如此。王莽代汉是受万民拥戴的,是顺应人心的。

第一,统治阶级的属望。西汉末年,到处弥漫着奢靡的空气,帝国濒于崩溃的前夜。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忧心忡忡。怎样才能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他们进行了种种尝试,但由于积重难返,都没有成功。此时,外戚出身的王莽以“折节恭俭”、“勤身博学②”的面貌登上了政治舞台,立刻成为统治阶级属望的中心人物。尤其难能可贵的王莽职位越高,“节操愈谦。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因此声誉出隆。哀帝即位后,王莽被贬回封国,而名声反而更高,原因是其间发生“子获杀奴,莽切责获,令自杀”一事,王莽的这一异乎寻常之举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像王莽这样的外戚豪门之家,因一奴婢而让亲生儿子自杀的能有几人?哀帝的早亡为王莽提供了契机,哀帝无子,国统危机,王莽在处理危机中,表现得从容镇定,为稳定西汉政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是,当王太后诏公卿推荐大司马人选时,“举朝皆举莽”③。太后于是拜王莽为大司马。王莽之才德几乎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始则颂功德者八千余人,继则诸王公侯议加九锡者九百二人,又吏民上书者前后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八”。④这么精确的数字,反映了王莽当时的确深得民心,我读古代历史,还从未发现还有谁能像王莽这种备受国人尊敬。平帝时,王莽辅政,班固也发出溢美之词:“孝平之世,政自莽出;休征嘉应,颂声并作。”⑤

第二,知识分子的厚望。王莽对知识分子的尊重,赢得了他们的拥戴和支持。王莽本人就是一个标准的儒生,早年“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有个侄子王光,其父早亡,由王莽抚养,王莽让他求学博士门下,自己亲自“休沐出,振车骑,奉羊酒,劳遗其师”。小事说明大问题,王莽对教师的尊敬是真诚的。担任大司马时,“聘诸贤良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官拜宰衡时,在长安为知识分子筑舍万区,给予优厚的待遇。他“立《乐经》,益博士员,经各五人……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皆令记说廷中,将今正乖廖,一异说云”。像刘歆、陈崇、桓谭等名儒都得到王莽的重用。王莽的谦恭下士赢得了知识分子的衷心拥戴。

第三,下层人民的希望。西汉末年,是疯狂兼并土地的年代,王莽却每每退还封田,受到时人的普通赞誉。平帝元始二年,王莽早书“愿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大司农助给贫民。”⑥王莽的女儿立为平帝皇后,大臣上奏“请以新野田二万五千六百顷益封莽”,王莽回答到:“臣莽国邑足以共朝贡,不须复加益地之宠。愿归所益。”此外,他还经常赈济灾民。西汉末年,灾害频繁,“每有水旱,莽辄素食”,为流民安置住所,在长安“宅二百区以居贫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无论怎么说,这种行为都是值得肯定的,①

②盛巽昌.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班固.汉书·王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③袁枢.通鉴纪事本末·王莽篡汉[M].北京:中华书局,1955.

④赵翼.廿十二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⑥班固.汉书·平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2. 袁枢.通鉴纪事本末·王莽篡汉[M].北京:中华书局,1955.

应该受到人民的尊敬。王莽代汉的过程中,几乎得到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支持,他是在万民的拥戴和期盼中代汉立新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王莽评价颇为尖刻的王夫之也说:“故莽之篡汉如是其速者,合天下奉之以篡。”①连王夫之都承认王莽代汉是因为天下人都很支持他。“篡汉”说是毫无道理的,不但与历史事实不符,也人为的丑化了王莽的历史形象。

“篡”,《辞海》解释为“夺权”,《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用强夺权”。然而王莽代汉称制的过程中没动用一兵一卒,代汉完全是西汉出现统治危机,机遇使然。这是因为:

第一,危自上起,宣帝后,西汉国运开始衰落。元帝沉溺于声色,奢靡无度。当时“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数。厩马食粟万匹,今民大饥而死,死又不葬,为犬猪食。人至相食。厩马食粟万匹,苦其大肥,气盛怒至,乃日步作之。”②这真是皇家愁肥,百姓苦饥寒。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想像出皇室糜烂到了何等地步。成帝刘骜治国无能,荒淫有道,“成帝之无道也,足以亡国”。③哀帝则癖爱男色董贤,赏风赐动辄千万,董贤死,家财竟达四十三万万钱。如此荒淫之君怎么能扭转西汉将亡的颓势呢?

第二。公卿贵戚、官僚贵族上行下效竞相淫侈、贪赃枉法。元帝初即位,匡衡就上奏说:“今天下俗贪财好贱仪,好声色,上侈靡,廉耻之节薄,淫辟之意纵,纲纪失序。”④哀帝时臣董贤,靠着皇帝的宠幸,极其腐化堕落,哀帝还亲自为自董贤“治大第,开门乡北阙,引王渠灌园池,使者护作,赏赐吏卒,甚于治宗庙。”⑤西汉地主阶级的腐化,使其尽失人心,王朝大厦的根基已经动摇,行将倾覆。

第三,农民的奴化流亡。地主阶级的腐朽生活必然建立在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之上。西汉末年,土地兼并之风愈烈,汉成帝时,丞相张禹人谨厚,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人贾。史称为人谨厚的张禹都能多据良田四百多顷,我们不难想像那些奸邪、不守法度之徒如何聚敛土地了。元帝初即位,御史大夫薛广德就上奏:“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陛下日撞亡秦之钟,听郑魏之乐,臣诚俾之”。⑥哀帝建平不能得到政府赈济和安置的流民群体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不择手段,从而对西汉政权构成直接的威胁。哀、平年间,流民暴动非常频繁,而此起彼伏的流民暴动又证明了西汉政权已经彻底丧失人心,刘氏王朝时刻有倾覆之虞。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王莽上台并非是用强力手段谋权篡国的,他甚至没有动用一兵一卒。而事实是西汉末年,地主阶级的腐化堕落,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崩离析;农民阶级的破产流亡,形成与地主阶级无法调和的矛盾。西汉王朝已黄昏届临,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是谁也挽救不了的。正是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王莽被时代的浪潮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遗憾的是,人们至今对王莽及其改制的评价仍然建立在“篡汉”的前提下,说到底是因为王莽的行为触动了中国士大夫忠于一家一姓的人生信条。王莽又有他的致命短处,那就是他姓?王?而不姓?刘?,在正统观念、名份思想极为苟严的封建社会中,这一点甚至比他的其他弱点都更容易地致他于死地。

三、王莽改制确因不切实际而失败,但其经济史地位应该肯定

王莽所处的年代,是公元纪年前后。《汉书·天文志》载,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彗星出牵牛七十余日”,“其出久者,为其事大也”,也就是在这年,耶稣降生在犹太的伯利恒。①

③论语·先进[M].长沙:岳麓书社,1996, 186. 班固.汉书·王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王夫之.读通鉴论·平帝(第五卷)[ M].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④班固.汉书·谷永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⑤班固.汉书·匡蘅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⑥班固.汉书,薛广德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①公元前一年汉哀帝死、平帝立,王莽掌权。笔者在此并非为王莽篡权着以迷信的外衣,但王莽获取至尊权位虽有卑劣的一面,然而当时的客观条件却也不能不说是王莽崛起的温床。文景之后,外乱侵扰,多次远征,府库空虚。

其一,自汉高祖刘邦建国始,长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就当时历史条件而言,刘邦实施趋松的政治经济政策是深得人心的,因为他的前朝秦的严律酷刑和高度集权实在过度,致使其王朝本身短命倾覆。汉初宽松的政策使经济很快得以恢复和发展,加上文景二帝的勤奋经营、武帝的励精图治,刘汉王朝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然而,长期宽松的政治经济政策也使民间富豪滋生,土地兼并、贫富差距日渐严重;刘邦及其后代实施的宽松政策,亦使刑律疏松、权力分散,动辄出现内乱分裂,外敌侵扰不断。特别是自武帝始,多次远征、大动府库、屡扰民生,为汉王朝埋下了自此日衰的隐患。

其二,自吕后始世代沿袭的外戚侵权、后宫干政的政策,到元亮时期已愈演愈烈,积重难返。汉元皇后王政君,即王莽的姑母,先后历经元帝(皇后),又经成帝、哀帝、平帝各朝(皇太后、皇后),其60余年的后宫历史,对汉王朝的政治具有极大的左右力。王氏一门共九人封侯、五人先后为大司马(辅政外戚);而王莽任大司马时,汉室连续出现幼主即位,大司马从辅政到摄政,直到“居政”乃势所必然。

其三,自汉初始,迷信之凤盛行,这也为王莽登基提供了舆论准备。从董仲舒《春秋繁露》揉合先秦儒家和邹衍阴阳五行思想而成的神学目的论,发展到西汉中后期纬书连篇累牍宣扬符瑞、遣告等天人感应思想,给王莽炮制谶纬登极提供了社会思想基础。以至刘秀利用《赤伏符》当上皇帝后,变本加厉,对谶纬崇拜至极,不仅“宣布图谶于天下”,更为甚者以谶纬作为处理朝政的指南。②

其四,公元前6年,哀帝即位时,农民处于水深热之中,破产流亡,多沦为奴婢,各地荒乱四起。哀帝下令改革,抑兼耗、限奴婢,并大赦天下以图兴汉。只可惜哀帝短命,壮志未酬身先死。而九岁的平帝即位,则为王莽掌权提供了最好不过的机遇。王莽于是“以周公辅成王”自比,开始摄政。

最后,宫廷、皇帝与外戚的荒淫奢侈,财政极端困难,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王莽登极后面临的社会经济矛盾十分复杂。如何处理这些严肃课题,王莽在缺乏预见的情况下就进行了善意的改制,主要内容为:

一、土地国有:私人不准卖,恢复一千二百年以前废除了的古代井田制度。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过九百亩,超过了的土地,一律没收,或由地主直接分给他的邻居或家属。

二、耕地重新分配:没有土地的农夫(佃农),由政府分给土地,以一对夫妇一百亩为原则,不满一百亩的,由政府补足。

三、冻结奴隶制度,虽没有马上废止,但禁止所有奴隶婢女继续买卖,以限制奴隶的范围和数目不再扩大,使它最后自然消灭。

四、强迫劳动:凡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强迫他劳役,在劳役期间,由政府供给衣食。

五、实行专卖制度:酒专卖,铁器专卖,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货币。山上水中的天然资源,都为国家所有,由政府开采。

六、建立贷款制度:人民因祭祀或丧葬的需要,可向政府贷款,但为了经营农商事业而贷款,则政府收取纯利十分之一的本息。

七、实行计划经济: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以消除贫富不均。食粮布帛之类日用品,在供过于求时,由政府照成本收买。供不应求时,政府即行卖出,以阻止物①

②陈慰中.中庸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1987.51. 黄金鹏.纬书与汉魏六朝文论[J].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4).

篇二:评述王莽新朝的历史地位

评述王莽新朝的历史地位

一、西汉后期形势

西汉后期,统治者荒淫无度,政治危机日益严重;豪强地主、贵族官僚的土地兼并活动愈演愈烈,经济疲软无力,社会动荡不安。面对这些问题,刘姓皇室表现出束手无策的窘态,施行的一系列措施不仅没能解决问题,反而削弱了刘姓统治者的威信,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二、王莽建立新朝

在刘姓皇室威信一点点丧失的同时,作为汉外戚王氏家族重要成员的王莽,在当朝士大夫、知识分子和下层民众当中树立了良好的政治形象,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能够挽救危局的济世之人。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政权,开始推行一系列解决社会矛盾的政策,史称“王莽改制”。

三、王莽改制的主要内容

1、为了解决社会财富过于集中的问题,王莽废除五铢钱,推行一系列新币制。但是由于币制的复杂混乱,影响了货币的流通和信用度,导致经济状况更加混乱不堪。

2、为了解决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王莽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禁止土地自由买卖。由于这一举措严重损害了豪强地主的利益,而且没有切实的强制措施,从而导致新的土地制度难以顺利施行。土地自由买卖的制度不久又被恢复。

3、禁止卖卖奴婢,但是这一措施没有有效的土地制度作为保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奴婢的社会身份,同时由于遭到官僚地主的反对,新政不久便被废除。

4、实行五均六管制度,所谓五均,就是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城市设置五均司市师,管理市场。所谓六管,就是由国家对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贷进行管制,不许私人经营;控制名山大泽,对采集者征税。由于施行不当,加重了民众负担,影响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5、王莽一味追求周礼古制,对地名、官名等都进行了修改,甚至任意调整行政区划和行政部门的职权。反复无常的修改引发一系列麻烦,最终导致官民对改制的反对。

四、新政失败及新朝灭亡

王莽进行的一系列新政,旨在解决社会矛盾、稳固新朝政权,然而新政一方面有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倒退内容,比如恢复井田制、币制改革等;另一方面新政实施过程中没能兼顾豪强地主、官僚阶级和普通民众的利益,容易遇到阻力。另外强制的推行手段也引起普遍不满,一方面新政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另一方面也造成社会混乱,加剧了社会矛盾。

总之,王莽的新政未能解决西汉末期以来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问题,同时王莽的对外战争也加剧了国内矛盾的激化,从而导致各地农民起义相继爆发,新朝政权在无力抵抗的情况下走向灭亡,公元23年,王莽死于战乱,新朝灭亡。

五、新朝历史地位

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有其历史的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就客观环境而言,西汉末年,各种问题的出现、矛盾的加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出来主持局面,而刘姓皇室的荒淫无度和小皇帝的无能为力都为王莽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机会。就主观条件而言,王莽在其政治活动中树立了良好的政治形象,不仅得到统治者内部的认可,同时也在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当中赢得了威望,再加之其外戚身份,更使得王莽能够在西汉政权已无刘姓皇族强力把持的情况下顺利取代汉政权建立新朝政权。因此我们应当肯定,王莽的新朝是不同于西汉的新政权,是一个独立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王莽作为一介书生,热衷于周礼古制,他推行新政,一方面是试图通过新政改变西汉末期的混乱局势,一方面他也将新朝作为了自己实现政治理想的试验田。虽然历史进程证明了王莽新政的失败,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其应有的历史地位。历史认识的局限性和热衷古制的个人追求决定了王莽新政中出现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内容,社会环境的复杂和新政推行的不当又决定了王莽新政中先进的内容不能有所成效。

总得来说,王莽的新朝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产物,新朝推行的新政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也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篇三:王莽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妇孺皆知

王莽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妇孺皆知,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如雷贯耳。在诸多历史学者著作、历代史书以及文学作品中,王莽可以说是千夫所指,万人唾弃,被贬低的程度绝对超过了当初“齐名”的曹操、董卓。现如今,尤其是易先生品过了三国之后,曹操的名声大幅度回升,在大部分“三国迷”眼里绝对好过了欺世盗名的刘备。可王莽呢?是不是真如评书里说的那样野心勃勃的大奸臣?或是史书里评价的篡权多位的逆贼?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家,政治家?王莽究竟是“代汉”?还是“篡汉”?本人只在此陈述归纳部分史料,功过由大家评说。

? 一、王莽生平

我们先来简要看一下王莽的生平(介绍他生平的史料还只能主要从《资治通鉴》和《后汉书》中查找,其言辞不免贬低。二者相比,《资治通鉴》略为客观一些,可以理解)。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君,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成帝时,王政君的兄弟王凤、王商、王音、王根等四人相继为大司马大将军,王氏封侯者达九人之多,朝中重要官吏都出于王氏门下。王家势力的显赫,为王莽代汉奠定了政治基础。 成帝时期,王氏居位辅政,而王莽却疏散家财,赡养儒生。“子弟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唯莽“折节为恭俭”,受《礼经》于陈参,“勤身博学”,事母养孤,以德行著称。其伯父大将军王凤临终向王政君荐举了王莽,于是莽拜黄门郎,官至光禄大夫侍中,爵新都侯。莽为人矫饰,曾倾资赈施宾客,招纳名士,结交公卿大夫;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莽继王根为大司马,愈为俭约。妻子“衣不曳地,布不蔽膝”,访客以为是使婢。

王莽作为大司马辅政一年多。哀帝即位后,哀帝立,重用自己的外戚丁、傅两家,莽奉政君命罢官就国。哀帝卒,无嗣,王政君即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召还莽,拜大司马,迎立年仅九岁的中山王,是为平帝。此时王莽已不再听命于政君节制。从此,“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大吏进退皆任莽意之所欲(注,《后汉书》语)。元始二年(公元1年)莽进位太傅,号安汉公,再进宰衡。他讽公卿奏请政君归政,政事由安汉公平决,权同皇帝。

? 为取得民众支持,王莽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交大司农赐予平民;还依古制起明堂:辟雍、灵台,增加博士名额;网罗儒生数千人诣京师,令改正前人乖谬,统一异说。他辞让新野田的封赏,吏民上书颂德者近五十万人。元始五年加九锡。是年平帝不明不白死去,莽立两岁的刘婴为帝,臣民称莽为“摄皇帝”。初始元年(公元8年),刘婴“禅让”于王莽,莽即皇帝位,次年改国号为“新”。 及帝位后王莽针对社会时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遭到失败,并引发了绿林、赤眉起义,于公元23年死于起义军战火。

二、王莽改革

我们再来看一下导致王莽政治失败的改革。王莽的改革在很多史书上说是“复古更制”,其实这并不是他自己首创,而是沿袭了汉武帝以来的政治、学术倾向。王莽自幼诵习《周礼》,迷信古代制度,以为完美无缺,是治国最好方案,同时也是为了缓和西汉末年尖锐的阶级矛盾,于是附会《周礼》,托古改制,下令变法,其主要内容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其一,王田、私属。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土地和奴婢问题,王莽根据井田制度,实行“王田”、“私属”制。规定:更名天下田为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男丁八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者,分余田与宗族邻里乡党;原无田者,按制度受田,即一夫一妇受田百亩;奴婢称为私属,不得买卖。

其二,五均、六筦。王莽下令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筦”制度。“五均”是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立五均官。长安分东西市,设令,各市有长;令、长皆兼五均司市官,称为"五均司市师"。五均官的任务是管理市场的物价,收工商税(相当于今天的工商管理局)。各地五均官制定货物的标准价格,称作“市平”。物价高于“市平”,则把库存物资按平价出售;价格低于“市平”,则任其出售。“赊贷”是由政府办理贷款(合作信用社?)。规定贫民遇有丧葬、祭祀或欲经营工商业而无资金者,可向政府贷款,政府借钱不取利息;祭祀贷款限十天归还,丧事限三个月归还不收利息;工商贷款每年要交十分之一的利息。“五均”、“赊贷”,加上政府经营的盐、铁、酒、铸钱和山泽税,合称为“六筦”。

? 其三,币制改革。王莽进行了三次币制改革。第一次是在居摄二年(公元7年),他下令在五铢钱外更铸五十大钱,又造币值五百契刀、值五千错刀。王莽称帝后,在公元9年又废除错刀及五铢钱,另外发行“宝货”,计有五物(金、银、龟、贝、铜)、六名(钱货、黄金、银货、龟货、贝货、布货)共二十八品。由于货币种类太多,流通不便,仅一年就废除,只留小钱值一、大钱五十两种继续使用。在天凤元年(公元14年),王莽又废除大、小钱,另推行五铢货泉、二十五铢货布两种。但货币换算比值仍不合理。

其四,王莽下令实行统一度量衡制度,将标准的度量衡器颁行天下,令“万国永遵”。(值得指出的是,东汉以后各代多承袭新莽度量衡制)。

此外,王莽对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官制、郡县地名、行政区划,也屡加改变,甚至连新朝的国号也多次变更。 王莽这些改制,有些措施触及当时社会重大问题,如针对土地高度集中和奴婢问题而实行的“王田”、“私属”制;施行“五均”、“赊贷”、“六筦”,则企图限制豪民富商的高利贷盘剥。然而这些政策却遭到了剧烈的反对,首先,改制或多或少地触及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其次,制度本身存在弊病,如币制改革变化不一,给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混乱,给劳动人民也带来了灾难。加之吏治腐败,导致社会经济日益恶化,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如富商大贾执掌五均六筦大权。他们“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藏不实,百姓愈病”(《汉书.食货志》)。 王莽时期,还对东北高句丽、西南句町以及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发动了战争。结果,劳民伤财,损失惨重,不仅加重了国内人民的负担,而且破坏了自汉武帝以来中央与周边民族的稳定关系。

王莽改制没有能够解决社会危机,频繁的战争,沉重的赋役,残酷的刑法,反而使百姓陷入更大的痛苦之中。于是,终于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最终他本人也死于自己燃起的战火之中。

? 三、王莽改制失败的反思及原因

对王莽改革的反思:王莽改制是一场地主阶级为自救而进行的改革,改革针对的是当时土地兼并、奴婢泛滥的社会现实。从改革内容看,其中的王田制是井田制形式下的限田和均田,其实质是要限制土地

兼并,缓和阶级矛盾;而不许买卖奴婢等含有关心民间疾苦、保护和扶植小农利益的要求,其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王莽改制的结果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却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王莽集团和少数民族的矛盾,最终政权也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灭亡了。

王莽改制为什么会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具体条款分析来看

第一,王莽改制期间出台的一些政策违背了客观规律。如“王田”制,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并按井田制重新分配。在这里王莽着意于立即消除土地兼并,初意未始不善,但这一政策违背了当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规律,这就注定了它的失败。再如币制改革恢复已被历史淘汰的原始货币,直接违反货币发展规律,徒增货币流通的障碍。

第二,改革过急过速,容易采取一些过头的政策措施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致使改革失地社会基础。如王莽将奴婢改为“私属”,并禁止奴婢买卖,本意是要制止奴婢数量的扩大,解决社会上日益严重的奴婢问题。但这项措施也遭到了上自蓄奴之家,下至失地之民的反对,因为禁止奴婢买卖,既触犯了官僚、豪富的利益,又使失去土地而无路可走的农民断绝了一条卖身为奴的生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第三,王莽还采取行政手段,对不恰当的改革措施强制推行,引起普遍不满。如币制改革中以小易大,以轻换重,所铸大泉,重不过12铢,只相当于五铢钱的2.4倍,却要当五铢钱50枚用,所铸重一铢的小泉,却要与五

?铢钱1枚相等。如此不合理比值的存在,就难以禁止盗铸私钱。王莽只得实行诸如“以私铸钱死”、“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等严刑酷法来强行禁止。但是,政策强制对于经济规律是无法抗拒的。所以不管王莽把政治强制强化到何等程度,依旧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想当然的改革措施终究得不到贯彻。

第四,王莽还改变朝廷与地方的官制与官名,频繁地更改地方行政制度及名称,甚至一个郡更了五次名,弄得官民都记不清楚,公文上还得附写上旧名。还设五等爵,大行分封,但因“图簿未定,未授图邑”,有些诸侯只是虚封。还新定吏禄制度,分明等级,多少不等,但因制度烦碎,“课计不可理”,官吏往往得不到俸禄,于是“各因官职为奸,受取贿赂以自供给”。这又加重了百姓的灾难。

第五,王莽在民族关系上也捣鬼。他无理地侵侮各族,贬降各族的王为侯,引起各族的不满与反抗。王莽随又加以征讨,更加侮辱对方,如改称高句丽为“下句丽”,改称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于是破坏了汉与各族的友好关系,特别是破坏了汉匈和亲,断绝了汉与西域的交通,发动了几次战争,造成重大损失。

其次,从深层次的主观原因分析来看

第一,王莽其为人急功近利,对改革急于求成,而且自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只用心于定制,而不着力于兑现,故改制多停留在纸面上。寄希望于一天建成的“罗马城”成了空中楼阁。

第二,王莽改制往往“讲合《六经》之说”,尽管他也针对时弊,但不无儒家教条的教条主义。王莽所承袭的是西汉汉武帝以来的儒学界“复古更制”的思想,其本人荣登大宝也是这种思想的作用产物(此条在后文另有分析,看官先别忙拍砖),所以免不了宋元以前儒家空泛主义作风,制定的制度多从理想主义出发,大多没有经过实践考察和论证(这是中国古代政治革新的一大通病)。

? 第三,缺乏类似于近代政党的政治集团支持,王莽所依托的只是当时社会,尤其的儒学界流行的思想潮流,而非有明确政治纲领的集团或强权个人,也就没有稳固的政治基础,这样的改革一有些许波动,就会产生蝴蝶效应。而且王莽改革所托非人,所用官吏乃原班人马或阿谀奉承之徒,多非于才,而善于为非作歹,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由此看,不论二十一世纪还是古代,都是“人才重要”。

第四,王莽好改变制度,政令烦多,朝令夕改,不讲功效,故变得快,吹得也快,花样多,收效少。这些,都与王莽本质上是个贵族地主的代表人物及志大才疏的书生性格分不开。他了解一些时弊,也想解决社会矛盾,但真正做起来,并不从根本上触动本阶级的利益,并不精明干练。

四、我看王莽

首先,我觉得应该肯定王莽在汉朝历史上是有作为,有贡献的人物,在这点上王莽和曹操有异曲同工之妙。王莽当时更可能是被广大拥护他的臣民和儒家学者推上帝位,而不是自己把皇帝赶下台的,这与后世曹丕依托强势的曹氏政治家族逼迫汉献帝退位是颇有不同的。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获得统治帝位之后,儒学界就形成了“复古更制”的思想,宣扬恢复上古时期的帝位“禅让制”,并将朝代更替系统化:1.圣人受命;2.天将符瑞;3.推德定制;4.封禅告功;5.王朝德衰,天降灾异;6.禅国让贤;7.新圣人受命。尤其是武帝以后儒者多鼓吹“让贤论”。而西汉自宣帝以后,连续元、成、哀、平四个皇帝都是极端荒淫无道,腐朽无能的。把文、宣之治苦心经营的昌盛局面,逐步糟蹋的一片衰败,民不聊生。达官贵族穷奢极欲,下层民众怨声载道,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可以说是危机四伏了。而当权的皇帝一个个不是九岁,就是两岁,皇权完全操纵在外戚和后宫手里。此时要靠刘氏皇权扭转败局,只能是望梅止渴。而此时的王莽是手握大权的大司马,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庞大的权力网。再加上王莽一向有孝悌之名,为官期间谦逊自重,秉公无私,在朝野上下有较好的人缘。当时的人们甚至把王莽当成圣人、周公来歌颂。所以当大臣们上书要求王莽即位时(据钱穆先生《国史大纲》所言,上书臣民多达487572人),倒不是慑于王莽的权威,而是寄希望于王莽出来撑起天下,扭转惨局,造福于民。此议提出时,并没有多少人出来反对,刘氏后宫和小皇帝也不好说什么。王莽就比较顺利的当上了新朝皇帝。应该说是历史把王莽推上了皇位。

? 王莽当政后,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深知要因循守旧必是死路一条。他以果断的决心,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有其进步的意义。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已

经决定了败落的趋势,王莽的改革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另外王莽不看已经变化了时势,生搬硬套过去的做法,也不合时宜,反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上他皇权思想过重,诸多猜忌,内乱不断。又因收回北方匈奴的印玺,引起匈奴不断入侵,战乱频发。搞得内外交困。

原来人们对他的希望破灭了, 转而变成了怨恨。此时中国人正统的皇权思想也把王莽逼上了绝路。过去不敢反对他的站出来了,过去不用的理论也用上了,说天下大乱,是因为王莽“违天命”。说王莽鹰眼虎咀,声似蛙叫,不配做帝王。说来说去,还是刘家是真命天子。 你反了皇家就“名不正,言不顺”,你就是大逆不道,你篡位就该杀。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平民大众做奴才久了,连自己的利益和帝皇将相们的利益都分不清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正因为这个观念的支配,你王莽整个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坏蛋,你过去好的方面都是假的,伪装的,都是为篡位做准备的(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我们的史书上对王莽的评价也都是基于这个基调。其实,王莽在做皇帝前,在朝野上下威信是很高的。然而王莽的优点,到后来全都成了伪装,做秀。这是很不客观的。

王莽之被歪曲和否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成者王,败者寇”传统定论影响。王莽建立的新朝只存在了14年 ,比秦朝只少了一年,就被汉室子孙刘秀等推翻了。所以他注定要被打入另册。历代官史干脆就不承认新朝是一个朝代。如果新朝成功的维持上百年,我看史官们就不会这么诋毁王莽了。就该歌功颂德,对王莽神话连篇了。王莽就不是篡位,而是“天降大任于斯人”,是“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了。想想看,当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不是篡位吗?朱元章一个叫化子,刘邦一个小乡镇官,起兵造反,推翻“真命天子”的统治,不是犯上吗?不是逆贼吗?不算!因为他们成功了。成功者一切都是正确的,凡是他们的对立面则是贼寇。这就是历史。王莽之冤,根子就在这里。 记得白居易有诗曰:“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历史上的周公与王莽,到底孰忠孰奸,恐怕永远也辩不明白,也没必要辩明白。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