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北大名人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6:33:49 作文素材
北大名人故事作文素材

篇一:北大名人

撒贝宁:不太一样的学生和主持人

● 中国青年

撒贝宁头顶的光环很多: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全国主持人大赛金奖获得者、北大法学院的研究生等。他很年轻,可是他的名字见诸于报端数不胜数。相比于同龄人,撒贝宁有一个不错的开始。

一般人都会觉得学法律的似乎应该和"正襟危坐"这样的词联系在一起。可是在梅地亚中心宽敞的大厅里,撒贝宁的身形看起来有点单薄,休闲的无领T恤加牛仔裤,年轻的笑容,却并不像一个经常在节目里"正襟危坐"的主持人。他上午刚录完节目,下午还要开一个节目策划会,留给记者只有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为了满足记者的采访要求,撒贝宁一直在不停地说,直到有人再三打电话来催他开会。

撒贝宁比较健谈,与他谈话时,你既可以感受到他法律专业出身的严谨和沉稳,更有青春年少的张扬和轻快。

虽然经常见诸于媒体,撒贝宁却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公众人物。他说,关键是看公众人物的标准是什么,如果以"大家都认识"为标准,那可以算半个。然后他笑着说,即使是半个,我也感觉到了压力,比如说走路要走人行线,不能闯红灯等。因为大家都在看着你,你一旦做了什么,人家会说,这就是那个主持人呢。获奖以后,撒贝宁更是感觉到了压力。以前,他算是一个新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可以有各种尝试,只要没有太大的差错,大家是都会宽容一个新面孔的。现在不一样了,他不再是新面孔,各方面对他的期望值都很高,希望他的节目更加精彩,所以来不得半点马虎。

撒贝宁坦言,做这样的节目很累,要不停地思考。经常是一天要录两到三期节目。一下午的时间要和两到三位各方面的专家谈不同的案例,事前的准备和现场的发挥都会让人有"精疲力尽"的感觉。

中学时代的"演讲王"

升初中时,撒贝宁以0.5分之差失去了进入湖北省重点中学的机会。撒贝宁笑着说:"这算是我人生的第一个挫折吧。"当时他在武汉十九中,从初中开始就是一个活跃分子,是学校里晚会、演讲等活动的常客。初二时,他当选校学生会副主席,并在武汉市的一次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从此他就成了"演讲高手",类似的比赛,只要撒贝宁出马,冠军一般都跑不了。所以其他学校的学生在参加演讲比赛时,都会问,撒贝宁参加吗?好像只要他参加,其他人就只能争取第二名了。那段时间里,年少的撒贝宁甚至有了将来以演讲为生的想法。

中考时,撒贝宁终于报了"一箭之仇",如愿杀回了省重点武汉一中。进了省重点还是闲不住,他特别喜欢打篮球,疯狂地打,经常是被老师堵在篮球场上。文艺细胞也越发生长起来,在他组织的一次纪念"一二?九"运动的晚会上,他一人就上演了四个节目:跳舞,唱歌,小品和主持人,引起全校轰动。

高二时要分文理科,撒贝宁的物理和数学都不错,只是化学稍差。经过考虑,他选择了文科。当时他的目标是北京电影学院或者中央戏剧学院。在高考前的寒假里,他作为学

校的文艺特长生参加了北京大学举办的冬令营。冬令营要汇演,在歌唱、舞蹈和器乐三个项目中,他自选的是歌唱,曲目是童安格的名曲《把根留住》。但指导教师让他换一首歌,无奈之下,他改唱《小白杨》。于是他找到父亲在北京的一个战友--某艺术院校的老师,给辅导了一个晚上,他第二天顺利通过了汇报演出。随后,当时的北大副校长王义遒接见了他们。满怀着崇敬和不安的撒贝宁就这样见到了中国最高学府的校长,在撒贝宁的想像中,大学校长应该是很严肃的,但王校长给他的感觉却很和蔼可亲,王校长希望撒贝宁学业和文艺特长齐发展,将来考到北大来。

冬令营后,撒贝宁参加了北大招特长生的全国统考,成绩不错。三月,接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那时感觉就像是死刑犯突然改判了一样。"撒贝宁说。一直到高考结束,他去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打扫卫生",以及帮助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北大的"社会活动家"

进北大时有几个文科系可以选择,撒贝宁为什么选择了法律呢?在一般的影视作品里,律师总是以慷慨激昂的形象出现,靠着机智和出色的表现为当事人积极辩护,排忧解难,这种形象深嵌于撒贝宁的大脑。所以他觉得律师很威风,和演员差不多,律师的辩护和表演艺术好像有某种相通的地方,于是他选择了法律系。

撒贝宁对大学生活的记忆就是社会活动。他有点惭愧,因为这似乎不像是一个学习好的学生说的话。在撒贝宁的感觉里,对大学的回忆应该是某个老师,某一堂课,那样的话,才算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但事实是,撒贝宁参加了学校很多的活动,影响比较大的有广播台、合唱团、和英达合作的戏剧社等。并且,撒贝宁的学习成绩也不错。

对于大学里面认真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的矛盾,现在的撒贝宁应该更有发言权。他说自己有时候也想过这个问题,有一点经验,可以供大家参考。撒贝宁觉得大学里最重要的是发展个性,这里说的个性并不是所谓的特立独行。撒贝宁觉得上大学以后最好有一个计划。现在的大学生普遍不太重视经营自己,撒贝宁不喜欢机械的学校生活,比如每天要求自己学习几个小时,每天学习什么东西,而"学习方法很重要"。他承认自己不是个用功的学生,但在所学课程的实际运用中,他并没有感觉少点什么,应该掌握的东西都记住了。

他认为大学生应该学会沟通,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交流过程中你总会有收获的"。

撒贝宁也有放松自己的一面,本科快毕业那会儿他过的是非常悠闲的生活:中午11点才起床,吃过午饭休息一会,下午2点又开始打篮球,一直能打到晚上6点,然后和同学出去吃饭喝啤酒,几乎天天都有饭局。撒贝宁大学里的成绩依然不错,他是被保送读研的,北大的研究生保送对学习成绩要求很严格,必须是前十名。撒贝宁是第十二名,后来学校考虑到他的"贡献",尤其是在西班牙举行的合唱比赛中,他带领北大代表队获得了冠军,这些以前的努力使这个"社会活动家"终于得到了回报,学校同意他直升读研。

撒贝宁本来就非常想本科毕业后读研,而不是早早出去发展。撒贝宁自己的解释是当时他对社会有一点恐惧,总觉得自己本科时代好像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这样就去闯社会有点冒险,还是先读研来缓冲一下,"在学校再呆三年吧"。对于当今社会上考研大军日渐庞大,好多人不惜血本,考了几次后依然痴心不改的现象,撒贝宁的看法是应尊重个人选择,人们

有权利选择自己可以选择的一切,而考研相对是一条"捷径"。有人为了户口,有人为了工作,有人为了机会等等,对于那些已经考了几次而依旧痴心不改的人,撒贝宁祝福他们好运,"我不会说,你这样是不值得的",因为他周围就有这样的朋友。

研究生走进《今日说法》

1998年6月,《今日说法》进入筹备阶段。本来剧组想找一个律师来做主持人,但是律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可能使他没有时间来专心做这个节目,最后就觉得应该找个学法律的学生来试试。北大的老师们推荐了撒贝宁,说他比较活跃,学习也不错。剧组对他也没有太大的把握,担心他太年轻。没想到,正式试镜后,感觉还可以,能够压得住场面,于是,撒贝宁正式成了后来这个中国最火的法制节目的主持人。

说起研究生的生活,撒贝宁又是一脸惭愧,因为在陪伴《今日说法》走过的三年中,他给人的感觉是中央台的专业主持人,而学业反倒成了副业。他见证了中央台一个新的法制栏目从开办走向成熟的全过程,为此也付出了很多。他的研究生学业也受到了影响,他的毕业论文刚刚开始准备,本来是今年7月毕业的,现在只得向后推迟半年。北大对他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因为撒贝宁的优秀表现无疑是对学校教育的最好宣传。

《今日说法》为撒贝宁提供了很好的成长空间,在中央台很少有这么年轻的人能经历一个节目从初创到成熟的全过程,撒贝宁称自己对法律的理解更加深刻了,现在才叫真正感受到法律的魅力。他认为学习法律只是读课本远远不够,以前记忆了很多概念,谈不上什么理解,在三年里,他自己主持了300多期节目,加上另外两个主持人共700多个案例,都是鲜活的法律课程。每期节目都有专家来和他一起探讨案例,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也进一步丰富了他的法律知识,撒贝宁说"真的可以用受益匪浅来形容"。

家和感情的事

撒贝宁是回族人,"撒"姓虽然据说是回族的第四大姓氏,但他却感觉姓这个姓的非常少,他"除了自己的亲戚还没有听说过其他人也是这个姓"。父母对撒贝宁的影响比较大,父亲曾经在南海舰队服役,然后上了沈阳音乐学院,后来是武汉人艺的老演员,他的文艺细胞全部给了撒贝宁。

父母最反对填鸭式的教育,对他的管教也很开明,有一段时间撒贝宁迷上了无线电,父母并没有对他严厉呵斥或者封锁,而是对他说,只要不耽误学习就可以了。

父母要求他做一个好人,一个正直的人。读研究生期间,他告诉父母,他参加了中央台的一个节目。刚开始父母不太相信,以为他只是去实习,叮嘱他少说话,多做事。1999年1月,节目正式播出,父母也看到了,很为他感到高兴,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从此父母每期必看,撒贝宁由于比较忙,和父母联系也渐渐少了。有一次,父母打电话问他是不是感冒了,劝他要注意营养。他很惊讶,原来父母在看节目时发现,他的嗓音比较沙哑,眼睛也肿了。他很感动,原来父母一直在关注他的一切,现在他一有空就给父母打电话问候他们。

撒贝宁还有一个妹妹,开学就要读大学三年级了。他告诉我们,妹妹的生日是7月

1日,和党的生日一样,7月1日那天,他专门打电话给她,问她"这个生日是不是很'隆重'?"

撒贝宁在本科时曾经有过一个女友。他的观点也很鲜明,大学时代应该有一次恋爱,如果没有经历过,那整个人生好像少了一段,"有人可能觉得浪费时间,但这个时间一定要浪费"。到了本科毕业的时候,他和那个女孩都直升研究生了,"那时学校里弥漫着灰色的气氛",两个人发现自己的人生基础并不相同,于是他和女孩也分开了。不过他奉劝同龄人,谈恋爱千万不要抱着玩的心态,那样害人也害己。到了研究生宿舍,四个人一间,发现大家都是单身,四个人相视而笑。后来,撒贝宁在一次活动中又认识了一个清华的很优秀的女孩,很巧的是,那个女孩子本刊记者也曾经采访过,并做过报道。

与《今日说法》相约永远

《今日说法》正在走向成熟,收视率不断上升,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撒贝宁也有隐隐的一些遗憾。一期《今日说法》的制作有找选题、落实选题、记者拍摄、后期制作、演播室评论、整体最后合成等几个环节,他只是参与演播室阶段。因为素材是别人拍摄采访的,然后他再反复地看,提炼出几条,邀请有关的嘉宾来座谈,他总有一种咀嚼别人剩饭的感觉,自己的知识才能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他认为只有到了现场,和当事人亲自谈,感受他们的真实声音,那样做出的点评才会更加客观,发挥的空间更大,也才能不用说"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之类的空话了。

全国主持人大赛有一个项目是候选人到中央台的某一个节目亲自做一期,然后展播,供全国的观众来评判。他最自豪的就是自己参赛的那期节目,从找选题到采访、请嘉宾他全部参与了,对那期节目他很满意,并由此确定了以后的发展方向。

曾经有人问他是否会离开《今日说法》,他坚决否认。现在的《今日说法》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准备拿出"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来做好这个节目。

因为做节目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在台里和不在台里的时间都围绕着做节目安排,所以他的业余生活也比较单调──主要还是因为没有时间。偶尔他会去打篮球,到学校看看电影,或者在宿舍里上网。

这就是撒贝宁,一个不太一样的学生和主持人。 (林涛 信海光)

北大校友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 任羽中

原文标题:一个永远不会消失的名字:于敏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北京大学物理系1949届毕业生)

12月15日,物理楼。北大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定向培养本科生的协议在这里举行签字仪式,我们也终于得到了采访于敏院士的宝贵机会。当这位慈祥的老先生坐在我们身边侃侃而谈时,我们甚至还无法相信:他,就是当年外国报纸上所猜测

的那个神秘的“于”吗?

“北大给了我人生的基础”

一回忆起北大的生活,老先生就会望着我们微笑,那确实是一段值得留念的日子。1944年,刚刚18岁的于敏考进了北大工学院机电系,但是很快他就感觉自己“笨”,学工科要求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但是他却偏偏喜欢沉浸在“纯粹”的理论之中,高深的物理学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所以等到抗战胜利、北大复员之后,于敏拿到了奖学金,马上就转到理学院物理系。

在物理系的课堂上,于敏以他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了教授们的欣赏,他在抽象理论方面的天赋也很快展现出来。有一回数学考试,全年级只有他一个人得到满分,而甚至数学系的最高分都只有60分,所以很多老师都讲,这样的学生实在罕见。

也就是这个脑门很大、喜欢在课堂上分析问题的“书呆子”,为了抗议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举着象征自由民主的北大校旗走上了街头;为了保护被列入“黑名单”的同学,拿起木棍通宵站岗,阻止特务进入校园,终于在隆隆的炮声中,于敏和刚刚度过

五十岁生日的北大一道,迎来了新中国的朝阳。因此北大的生活,不仅给了于敏学术上的基础,还教给了他爱国奉献的精神,这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基础。

“穷人有穷办法”

“人家都说我是中国第一号的土专家”,谈起核物理研究,老先生有点眉飞色舞了。由于种种原因,他一辈子没有出过国,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站到了世界科技的高峰。

彭桓武院士曾经讲,“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会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钱三强院士也认为,正是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于敏的工作,几乎就是从一片白纸上开始的,他拼命学习,拼命的汲

取国外的信息,但是在国家遭受重重封锁的情况下,他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奋和举一反三、“抓住主要矛盾”的科学方法。

信息的贫乏还只是一个方面,在国家还处于一穷二白的状况下研究核武器,就不得不面对物质上的“穷”。从原子弹到氢弹,美苏都花了相当长的时间,主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我们的设备更加无法可比,国内当时仅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剩下只有5%的时间留给了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穷人有穷办法”,设备“穷”,但是中国人的脑袋是不穷的、精神是不穷的,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尽管当时有特供的“科学粮”“科学肉”,于敏和同事们还不得不用黄豆来充饥,浮肿病也大面积的发生。但是,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中国人用计算尺加黄豆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创造的奇迹,这个奇迹毫无疑问将会永载史册。

“中国要拿诺贝尔奖”

老先生最不能忘情的还是他的基础理论研究,他曾经设想,一旦在氢弹问题上取得突破,

篇二: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

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

名人勤奋读书故事录

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

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

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

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2: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3: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

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4: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5: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著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於苦学成才。

6: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篇三:名人小故事

毛主席的读书的故事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一带向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白岩松读书的故事

白岩松出生在内蒙古一个边远小城,8岁那年,父亲不幸辞世,母亲用坚强和隐忍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平时给人印象总是不苟言笑的白岩松,小时候却是个淘气包,常常惹妈妈生气,被妈妈打。白岩松每天至少要挨两次打,要不然,连他自己都会感到奇怪。

由于太贪玩,白岩松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很差。一次,白岩松的考试成绩在全班倒数第二,他一生气,竟偷偷把张贴的成绩榜撕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贫寒的家庭环境磨砺了白岩松吃苦耐劳、敢于迎接挑战的坚强性格。渐渐地,白岩松的成绩跟了上来。高三那年,为了让成绩提高得更快,他把所有学过的课本都找出来装订起来,历史书一共有600多页,地理书一共有700多页,语文书一共有1000多页等等。然后,白岩松一天看每科30页书,另外还要做数学题。持之以恒,白岩松终于考上了大学。

现在回想这些,白岩松感慨地说:“青春最可爱的地方就在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挥霍,你可以犯无数的错误,因为你有改正错误的时间,但是当中年这杯下午茶端在你手里

的时候,你就知道要赶紧做正确事,因为错了就没有改正的时间了。”

郭沫若的读书故事

郭沫若是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他于1892年生于四川乐山“绥山毓秀,沫水钟灵”的古镇——沙湾。郭沫若四岁半便进“绥山馆”读书,在这里度过了八个春秋。郭沫若在私塾先生的训导下,读《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许多古书。因此,他不到七岁,就已能写出满不错的对联和诗词。

郭沫若在少年时代就十分同情家庭困难的同学。有一天,他碰到在乐山太平场读书的好友余童生,只见小余表情沮丧,仔细一问,才知他因交不起学费,被迫退学了。郭沫若心想,小余聪明好学,很有抱负,如今中途辍学,多可惜呀!于是,他温情脉脉地安慰小余说:“别难过,我去找私塾先生求求情,让他免费收下你。”说罢,当场作了一副对联,送给了私塾先生。

谁知,私塾先生接过对联,只看了两眼,就无动于衷地扔到了一边。郭沫若急了,又研墨挥毫,作了一首七绝《怜余童生》:“学海茫茫庭院森,无银不敢拜大成。吾望吾师施恩典,同病相怜应有人。”

私塾先生读了这首情深意切的七绝诗,深受感动,不久就免了余童生的学费,使他得以继续念书。

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