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说明文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3 23:15:08 体裁作文
说明文的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小作文之说明文

小作文之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的特征、本质、功用和发展变化等进行解说,从而给人以某一方面知识的文体。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内容科学,是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可以分为:实物说明文,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程序说明文,如《景泰蓝的制作》;事理说明文,如《语言的演变》、《神奇的极光》。

(一)写作要领

如果说记叙文重在“以情动人”,议论文重在“以理服人”,那么,说明文则重在“以知益人”,要给读者以知识。因此,必须对说明的对象有正确的了解、认识,只有如此,才能保证说明、介绍是科学的。对说明对象的介绍、说明,要抓住特征,突出本质属性。要学会从说明对象的形态、性质、结构、制作、用途、分类、发展变化等方面去进行具体说明。

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恰当的采用下定义、作比较、分类别、举例子、列数据、画图表、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一般性说明文,语言准确、平实、简明,用词、造句恰当、无误,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恰如其分,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毫不含糊,清楚明白,只求“辞达而已”,不求雕琢粉饰,简练,明确,不啰嗦,简洁明了。而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则运用文艺笔调(通常用比喻、比拟等手法,对话、故事等形式)以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寓知识于形象之中,描写与说明兼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具有较多的文学色彩。

根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不同,采用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及主次顺序、因果关系等合理的顺序,条理清楚的进行介绍、说明。下面要着重强调这一点。

(二)误区扫描

说而不明。对说明对象没有准确的了解,没有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不能灵活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或者语言不准确,因而对说明对象的介绍、说明不能做到清楚明白。

条理不清。没有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来确定恰当的说明顺序,或者没有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因而对说明对象的介绍、说明不能做到条理清楚。

(三)重点突破

1.条理清楚的说明事物

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和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安排顺序和结构,力求适宜、得当。 每个段落的顺序和结构必须安排好。请看《钱塘江潮天下闻》中的一段:

钱塘江大潮的成因,完全是一种自然现象。因为月亮和太阳对地球上的海水有吸引力,海潮就是这种引力造成的。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太阳、月亮和地球走到一条直线时,会形成较大的海潮。中秋节时,月亮离地球最近,引力也最大,海潮也特别大。由于钱塘江的出海处杭州湾是个喇叭口,外宽内窄,最宽处约一百公里,里口仅三公里宽(海宁盐官镇附近)。窄小的江口一下就把东海涌进的海潮挤高很多。随着海潮的加大,前面的浪头跑不快,后面的浪头又追上来,后浪推前浪,一层迭一层,终于在盐关镇形成气势磅礴的钱塘江大潮。所以盐关镇成了观潮的第一胜地,每年都吸引着大批中外客人。

[简评]这个段落首句和尾句总说,中间分说,是“总—分—总”的结构。整个段落具有严密的逻辑顺序:海潮→杭州湾的地形特征→钱塘江大潮→吸引大批中外客人,是逻辑顺序。再看写海潮的部分:海潮→较大的海潮→特别大的海潮,也是逻辑顺序。整个段落,顺序适当,结构合理,因而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总—分—总”是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其变式有“总—分”式,“分—总”式。“分”的部分可以采用纵式结构(主要是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横式结构(主要是空间顺序)等。

整篇说明文的顺序和结构更要精心安排。

(1)按时间先后安排顺序和结构

用时间顺序,可以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制作程序,使用程序等。写作时以灵活的方式交代时间的变化。

叶脉书签的制作

一片树叶,除去叶肉,叶脉的结构看得清清楚楚。涂上喜欢的颜色,在叶柄上系上一根彩色丝线,就制成了一枚漂亮的书签。

制作过程分几个步骤:

第一步,选材。??

第二步,煮。??

第三步,漂洗。??

第四步,吸水。??

第五步,涂色,系线。??

一片小小的叶脉书签,会成为你很好的学习工具,它会勾起你美好的遐想。

(作者:陈宇春。有删改。省略号代表删去的内容)

全文结构“总—分—总”,主体部分以制作程序为序,文章的条理十分清楚。

(2)按内在联系或认识过程安排顺序和结构。

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就是逻辑顺序,包括:原因→结果,整体→局部,现象→本质,区别→联系,具体→抽象,特殊→般,浅→深,总→分,主→次,表→里,等等。运用逻辑顺序,必须对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有高度的认识。

芙蕖

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篷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作者:李渔)

作者自称夏天以荷花为命,对荷花的观察特别仔细,了解也特别深刻。他把“芙蕖之可人”分成“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几个方面,由主到次进行说明,是逻辑顺序。作者是把芙蕖当作一种观赏性的花,所以详写“可目”,略写其他几个方面。写“可目”,荷钱出水→茎叶既生→菡萏成花→花之既谢→蒂下生蓬→篷中结实,用时间顺序。全文是“总—分—总”的结构。顺序和结构都安排得很好,文章也就很有条理。

(3)按观察角度的变化和空间位置的转换安排顺序和结构

观察角度的变化和空间位置的转换,包括:外→内,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远→近,整体→局部,等等。写作时要注意选好参照点,确立立足点,用准方位词。说明介绍时还要尽量关照到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这种方法常用,不再举例。

客观事物千差万别,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生、发展的过程、规律等,所以要条理清楚的说明事物,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说明顺序。

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花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zēng),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lǐ lào)。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日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在忠州任职3年,不仅吃过荔枝而且亲手栽种过荔枝,对荔枝有全面、深刻的认识,故能恰当

采用说明的顺序和合理安排说明文的结构。作者从产地、树、果实三个层次介绍荔枝。写树,从树形、叶、花、实几个方面,由整体到局部作概括说明。叶→花→实,既是时间顺序(冬→春→夏),又是逻辑顺序(先开花,后结果);重点说明荔枝果实,朵→核,由外到内;壳→膜→瓤肉→浆液,由表及里,由观赏到品尝,都是逻辑顺序。(可把“核”放到“浆液”之后说)果实→保鲜,是逻辑顺序。说明荔枝不耐保鲜按时间顺序。兼用多种顺序,结构合理,因而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2.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

叶圣陶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板起脸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说明文也可以用形象化的语言,把看似枯燥无味的科学内容,说得生动有趣、耐人寻味。文艺说明文(科学小品)就是这样,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如《人体世界的小公民——细胞》一文有这样一段:

小公民——细胞,和它的主人一样,也有生、老、病、死。它们有的是“薄命郎”,如白细胞、血小板,只能活几天,需要不断地更新;有的则是“老寿星”,如神经细胞,能伴随人终生。细胞死亡之快,生育之多,十分惊人。一个健康的人体,每天大约有十亿个细胞死亡,又有十亿个细胞诞生。不过,细胞的“生儿育女”,可不用结婚配偶,只需要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进行分裂就行了。细胞若停止繁殖,人的生命就会终结。由此可见,细胞是人体生命的基础。

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常用比喻、拟人、描述、对话等方法。如:

蟾蜍的自述

我叫蟾蜍,是一种居住在田间的典型的两栖类动物。我喜欢住在远离水源的潮湿陆地上。

我的皮肤比较粗糙,颜色是草黄色的。我的同族兄弟有的皮肤是黑色的。我的皮肤上长着许多瘤突,样子很难看,所以人们又叫我癞蛤蟆,其实我并不癞。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别看我丑,但我吃害虫的本领可不小。我一夜最多能吃200来只害虫,这可是青蛙的好几倍呢!因此我被专家称为“庄稼卫士”。

我和青蛙密切配合,相得益彰。青蛙在白天上班,它善于捕捉低空的飞虫;而我呢,到黄昏就慢慢地踱着步寻食物去。我虽然不能像青蛙那样快速地跳跃,但我擅长匍匐前进,金龟子、地老虎、蜗牛等都是我的美餐。我的胃口很大,一夜要进餐四次。

我的皮肤上不是有瘤突吗?别小看了它们,这些瘤突和我耳后的腺体能分泌出白色毒液。毒液如进入一些动物体内,可引起它们中毒,以致死亡。因此,猫、狗等食肉动物都不敢吃我,所以我很少有天敌。

瘤突和腺分泌出的白色毒液能经过加工制成蟾酥,这可是十分名贵的药材。一只蟾蜍就能提取2毫克蟾酥。它有强心、止血、镇痛等功效,这也是我们对人类的一种贡献吧。

评析:本文用“自述”的形式,从名字、习性、外形、功用等方面介绍蟾蜍。拟人化的手法,增添了文章的趣味。将蟾蜍与青蛙对比着写,这样好多地方(如外形、习性等)都省去了不少笔墨,而重点(如食量大、有蟾酥等)更突出了。

用拟人手法写说明文,必须注意设身处地努力用物的眼睛去观察,用物的口吻去叙述,设想自己就是物。

(四)高考小说明文

1.(1983年高考作文题)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写一段说明性文字,向没有看过这幅画的人介绍画面内容,字数在300字以内。不要写成诗歌或抒情散文。

参考答案:

一幅漫画,题目叫做“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

题目似乎显得烦琐,画面却是简洁的。整个画面分成上、中、下三层。作者夸张地运用了剖面图。中层深色的表示大地,下层画有一层层波纹,表示地下水。

画面的右上方是一个人---这幅漫画的主角。他左手提把铁锨,右手臂挽着一件外套,嘴上斜叼一支香烟,他嘴里喷出的烟雾好像正在向上扩散,好不悠闲自得。

在他的身后是深浅大小各不相同的一个个洞穴,有的几乎和地下水只有一寸之隔。这时,再看题目“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读者对于作者在这幅漫画中所寄寓的思想,所要讽刺的对象便恍然大悟了。

2.(199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根据下图,写一段关于圆规的功能、构造和使用方法的说明性文字。200字左右。

1.圆规 2. 延伸杆 3. 墨线脚

参考答案:

圆规

圆规是一种用来画圆(包括弧)的用具。

圆规由三大部分构成:头部、主干部和腿部。头部呈细圆柱形,侧面有微凸的条纹,便于用者拿牢。主干部短而粗,上与头部相接,下与腿部相连。腿部由两条长腿组成,一条腿上装有钢针,起固定圆心的作用。这条腿还可以装上延伸杆。延伸杆可调长短。画大圆则调长,画小圆则调短。另一条腿装有铅笔芯,用来画圆。这条腿也可以根据需要改装墨线脚。墨线脚是用来画墨线圆的。

使用圆规时,捏住头部,以钢针尖为固定点,另一条腿旋转一圈,一个标准的圆就跃然纸上了。 评析:

本文采用“总一分”结构形式:头段先概括说明圆规功能,作为总起;第二段介绍构造;第三段说明使用方法。三点内容,各自成段,条理极为清晰。

第二段介绍圆规构造,是重点内容。这部分有三条好处:一是采用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头部、主干部、腿部加以说明,顺序合理,条理清晰;一是结合介绍构件自然联系到功能;一是重点内容说明详细。

本文按圆规的功能、构造、使用方法顺序成文,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圆规

圆规的作用是画图。它是我们绘图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圆规有两只长脚,一只脚装有尖针,另一只脚装有铅笔芯,两只脚的一端用螺丝绞在一起。这样,圆规就能张开或收拢,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圆规的顶

部有一小段东西供人们用手捏住,可比较方便地转动。除此之外,圆规还有一条延伸杆和一条墨线脚。当人们想画一个很大的圆时,而原来的两杆又不够长,接上延伸杆就可以使用了;当人们想画墨线圆时,则只要换上墨线脚即可。圆规画圆很简单,只需将有尖针的一脚固定于纸上,再将另一脚触在纸上,用手转一圈,一个浑圆的圆圈便画好了。

圆规

嗨!我就是圆规。想起鲁迅笔下的“豆腐西施”了吧?对,就是这样“细脚伶仃”:两条细长腿总是岔着,还有一个瘦小的脑袋。不要小看我哦,我的本领可不小呢!用我的尖脚扎进纸里,再将另一只带铅笔芯的脚与尖脚分开不同的长度,就可画许多半径不一的圆了。“如果半径太大怎么办?”别担心,我还有两个“假肢”呢!只要将延伸杆装在有铅笔芯的一条腿上就可画更大半径的圆了。如果要求用墨水画线,我也可画:用墨线就行了。怎么样?想请我帮你学科学了吧?

评析:

两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言之有序。前文语言准确简明,后文则生动活泼。后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圆规自述的形式,生动有趣,而又准确鲜明。

相同的说明对象,可用不同的笔调进行说明。

圆规

我有两条细长的腿,但没铅笔长,没钢笔粗。我的上身很短,身体上面还长了一个与腿差不多细的脖子,也可以算是我的头吧。人们可以用手指抓住我的脖子,把我的一条腿固定,然后转动我的脖子,可以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如圆圆的月亮,圆圆的太阳,还有小朋友们玩的圆圆的球。在绘画大的圆时,如果腿不够长,可以加长延伸杆;如果不够清楚,还可用墨线脚,用墨水代替铅笔。我的功能可真不少,你们猜猜,我是谁?对了,我就是圆规。

3.(1996年全国高考)仔细观察下面《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

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

注意:(1)两幅漫画分别说明,文字不必平均分配。

(2)说明画面内容时,不要编故事。

(3)要求内容完整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简明。

(4)共20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介绍两幅漫画画面内容

有两幅漫画,其中一幅题为《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画面是一只原本有六指的右手掌,不该切的大拇指被切掉了,切面一团黑,而该切的多生的第六指却保留着。另一幅题为《截错了》,画面显示在医院病房里,正中一张病床上躺着一个病人。他左手举着一张“左腿截肢”的诊断书,右手指着完整未动的左腿;而右腿膝盖以下已经被切掉了,切口包着渗血的绷带。这个结果令他悲愤交加,他瞪着眼,流着泪,张口

篇二:说明文作文指导

一课时作文指导

说明的目的在于“以知益人”,它在很大程度上显示着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的精确性、明晰性、条理性。要准确地运用说明方法,必须有清醒的头脑,细微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

2.要选好说明角度

事物的特征,往往是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同一事物,就会发现,它的特征不止一个。事物特征的多样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因为如此,要求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读者对象,选好角度,确定重点,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景泰蓝的制作》所以花大量笔墨于“掐丝”、“点蓝”两道工序,其它工序简略介绍,其原因就在这里。

3.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要能把某一事物(或事理)的特点准确、清楚地说明,还必须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它的固有特征,选取合理的顺序来进行剖释。所谓合理,是指在根据事物的特点和符合认识规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便于说清楚,也容易使人看明白的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1)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构成部分的组合顺序或人们观察事物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说明;

(2)以说明某一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形成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说明;

(3)以说明某些事物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先总体后局部来进行说明;

(4)以说明科学实验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实验本身的顺序进行说明。

最后指出,合理的顺序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多实践、勤总结积累。

4.要恰当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

恰当地、灵活地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有利于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剖释生动。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

概括说明;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

引用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图表说明;形象说明等等。

选用哪种方法要从需要出发,还要看作者本人的写作习惯,但大都是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对介绍事物(或事理)的认识和理解。

5.要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说明

说明文的说明性、客观性、知识性决定了它的语言的质朴性、平实性、简洁性。所以在说明文写作中,必须时刻注意说明文的质朴、平实的语言风格。

同学们必须重视说明文的写作练习,只要如上述的种种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加强说明方法训练与说明程序训练,着重于向读者讲授各种知识,扩大人们的知识面,不断地加强练习,写作说明文的能力会得到较大的进步的。

有些同学,写说明文的时候,也容易“乱”,不会按一定的中心组织材料、安排顺序,话说得很多,可就是说不明白,说不清楚。

同学们在阅读下面的短文后,可以对照前面阐述的诸如说明文的目的、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分析一下文章主要的问题是什么?缺点到底在哪里?然后对照一下文后的评折,总结一下自己对说明文的认识。

[例文] 水

在地球上,水是分布最广的一种物质。可以说,地球上到处都是水的寓所。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呢?有人粗略地估计,认为整个地球的水量,包括空中、地上、地下的水,总共将近14亿立方公里。

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可为什么大海是蓝的,而湖水是碧绿的呢?原来这是阳光给它们染上的。阳光中的红光、橙光和黄光这些较长的光波被不同深度的水吸收了,蓝光、紫光和一部分绿光的波长较短,一遇到水面便四面散开或反射回来。所以湖水蓝中透绿。海水更深,散射、反射的蓝、紫光更多,就泛碧蓝色了。

比较纯净的水加热到100℃就会(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沸腾,降低到0℃以下就要结冰。在高山上,只要加热到80℃以上水就会沸腾;海平面上,只要72℃左右水就沸腾;矿井里,水到100℃以上才沸腾。 在大自然中,水无时无刻不在动,不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基本存在三个地方:空气里、地下、地表;它的基本形态是三种:气态、液态和固态。

[评析]

这篇文章给人第一印象是“散”,其主要毛病是没有按一定的中心组织材料、安排顺序,只是东抓一点,西抓一点,一个方面才说了几句,又急急忙忙去说另一方面。结果是哪一方面都没有说明白。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我们要说明一个事物,必须抓住这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的事物准确地清晰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对这事物有确切明白的了解。但事物与事物间的情况又各不相同,有的事物的形态、性质、发展等比较单纯,我们说明这类事物时,不妨将面展得开一点;有的事物的形态、特点等复杂而多样,往往有很多方面的特征。我们在介绍这类事物时,不可能在一篇说明文中面面俱到,只能根据需要,一次谈一两个特征。写这类事物的说明文时,更应该注意把握一个明确的说明中心,并以此安排说明顺序。如“水”这篇文章主要毛病就是没有抓住一个要说明的中心,并以此组织材料、安排顺序,从而给人的感觉就是文章散而乱,什么问题均没有说明白。比如水是一种液体,并且具有无色、无嗅、无味的特征,可以这样来说明: [例文] 水

水是什么样的物体呢?

水是液体。石块和木块有一定的形状,无论放在桌子上或者盒子里,它们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形状,都是固体。水就不同,放在圆杯子里就成为圆形,放在方盒子里就成了方形,它没有一定的形状。

水是无色透明的。有人说水是白色的,这话错了。拿水同牛奶比较一下就会明白,牛奶才是白色的,水是什么颜色也没有的。如果把一根筷子插入牛奶里,我们就看不见它。再把一根筷子插入清水中,我们能够透过清水看见插入的筷子。

水是无嗅、无味的。怎样来区分无色透明的烧酒和水呢?光凭肉眼是毫无办法的。只要闻一闻,尝一尝就能正确无误地区分了。烧酒有酒的气味和味道,而水却什么气味,什么味道也没有。

因此,在正常的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

[评析]

这篇说明文抓住了“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这一特征为文章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组织材料,选择了比较说明的方法,拿水同木块、石块比形状,拿水同牛奶比颜色,拿水同烧酒比气味、比味道。相互比较以后,水的特征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在说明事物过程中,为了突出有些比较抽象、陌生,一时难以讲清的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明效果,常常要采用比较的说明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们在认识事物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把大家熟悉的事物或通俗易懂的道理去和抽象的、陌生的作比较,使大家对事物有所了解,让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理解过程,最终充分认识事物的特征。这是

因为事物的特征往往可以在同另一事物的比较中显现出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比较的先决条件是要找出比较事物之间可以值得比较的共同点,然后方能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同中求异,说明事物的各自特点。换言之,在进行比较时,必须有相同之点才能作比。就拿上文说吧!在就物体的形态来比时,把水和石块、木块相比;就物体的颜色来比时,把水和牛奶来相比。倘若反过来,把水和牛奶放在一起比形态,把水和烧酒放在一起比颜色,岂不引起一片混乱! 另外,还要注意到;被比较的事物是说明的对象,用作比较的事物是应该大家相当熟悉和非常具体的。比如上面选用的牛奶、石块等都是熟悉的和具体的,所以大家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如果用作比较的事物比要说明的对象还要难以理解,是陌生的、是抽象的,那么,根本就无法达到说明的目的。

顺便说一句,说明方法的选用,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一般的情况是,确定了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中心组织材料、安排顺序,综合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目的是将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给大家介绍得十分清楚。

作文训练之八:程序说明文写作训练

一、题目:馅子蒸蛋

鸡蛋五只,精肉二两,配料应有尽有。据此,你能做什么菜?请以菜名为题,将制作方法,按操作程序一一写清楚。

二、要求:

1、根据制作过程,准确划分出几个阶段,再按各个阶段的不同操作作具体说明。

2、语言要精练,说明要具体,切忌笼笼统统,写个大概,以致说而不明。篇幅不少于六百字。

三、提示:

本次作文是训练程序说明文如何抓单过程和全过程分层次说明。

学习、工作或者生产过程分为单过程和全过程:单一的过程是学习、工作或者生产中的某一个环节,某一个步骤,它是全过程中的一个分解过程;全过程是学习、工作或者生产中的整个过程,是事情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不管是单过程,或是全过程,都应把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说明白。

说明学习、工作或者生产的过程,也同说明其他事物一样,要说出特点来。说明过程要抓住这个过程与同类过程的区别。比如做菜时,同是“炒”这一过程,鸡蛋的炒法就与肉的炒法不同,猪肝的炒法就与瘦猪肉的炒法不同,写程序说明文,只有抓住了各个过程的特点,才能把过程说清说透说明白。

写这种说明事物发展过程的文章,要根据事物发展过程的特点,准确地划分出几个阶段,再依次按照各个阶段的发展顺序,抓住各阶段不同的特点作具体说明。如《锦州什锦小菜》一文,就把什锦小菜的制作工序划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清杂和整形;第二步是腌渍;第三步是装篓。(阶段划分得不准确,就容易造成说明的混乱。)

在事物发展过程的说明中,有时为了把发生发展过程的脉络说得更清楚,常常需要把事物说明与事理说明结合起来。

四、范文:

锦州什锦小菜

锦州小菜,色彩斑斓,形状多姿,味道鲜美,堪称色、香、味俱佳。打开篓盖,一股

浓郁的清香便扑鼻而来。从颜色上看,有淡绿的芹菜,浅绿的豇豆和芸豆,深绿的小黄瓜,浓绿的油椒,有杏黄的姜丝,金黄的苤蓝片;有褐色的地梨;有紫色的小茄子;还有雪白的杏仁。从形状看,油椒是扁圆的;茄子是大拇指粗细的长形;黄瓜有幼儿手指粗细,满身带刺;地梨,象一圈套一圈的螺丝;苤蓝是菱形的;豇豆和芹菜是挂面条粗细的长条形;姜切成细丝;杏仁有指甲大小,象心脏形状。从味道上说,油椒和姜是辣的;杏仁是苦中带甜的;地梨、黄瓜、苤蓝是清脆的;豇豆、芸豆、芹菜、茄子是咸的。如果仔细地数一数,正好是十样,因之名为“什锦”。

什锦小菜的制作工序是复杂的。

第一步,是清杂和整形。各种原料都要在洗净之后进行。清杂:豇豆要除去根部,小黄瓜要摘去花,芹菜要切去根和梢,油椒掰去把柄,剥掉椒内的隔膜。除小黄瓜、油椒、茄子、地梨、杏仁按原形使用外,其他的原材料均需按规格切成菱形、条形、花刀形。

第二步是腌渍。先将处理好的原料用适当浓度的盐水进行短时间的浸泡,然后用虾油进行腌渍。由于原料质地的差异,腌渍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小黄瓜、芸豆、芹菜浸泡七天:苤蓝、茄子、豇豆浸泡十天;油椒浸泡十五天。其余三种原料不必浸泡。

第三步是装篓。把各种腌渍好了的原料按数量比例装入小菜篓,再注满虾油,即行封盖。至此,名扬中外的什锦小菜就算做成了。

小菜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虾油的质量。而虾油质量的好坏,又决定了虾酱和盐卤的质量。好虾酱的原料,必须是大麻线虾;好虾酱的制作,必须经过六十天,每天早晚各打一次耙,使虾酱翻动,排除浊气,每天中午日晒一次,蒸发水分。好盐卤,每吨卤水必须加入适量的花椒大料和茶叶。正是因为虾油使锦州小菜鲜美,所以,锦州小菜在历史上又曾名为“虾油小菜”。

装小菜的柳条篓,是用柳荆条破成篾子编成的。篓成形之后,里外用毛头纸糊好,然后,用通过处理的猪血浸泡,晒干后就是成品了。这样的篓存放小菜贮存经年,也鲜美如初。

五、参考题目:

1、X X的栽培

2、一种几何图形的作图方法

3、怎样查《新华字典》

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本单元写作重点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具有科学性与知识性。

因为人们阅读说明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事物,明白事理,因此,说明文的内容应该是十分科学的,来不得半点虚假。由于说明文是为了给人以知识,所以,对科学原理、物品等方面的介绍重在抓住特征。

2、具有说明性。

所以要实事求是地介绍客观事物的性质、特点、内容、成因、功用等,要突出一个"明"字。所谓"明",就是要在解说时要言之有序,条理分明。

3、具有实用性。

根据读者和用户的需要、实际生活的需要来确定说明文的写法。

说明文就其内容来看可以分为实物说明文、程序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实物说明文,指的是说明具有一定的形体,人们可以通过感官知道具体物品。例如,某

一建筑物,家庭的某些物品以及动植物等。过去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国石拱桥》、《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程序说明文,指的是介绍某一行动的程序的说明文它。用来说明制作程序、使用程序等。例如《景泰蓝的制作》、《怎样使用高压锅》等。前者是按照制作程序来写的,后者是按照使用程序来写的。

事理说明文,指的是说明某些事物的成因、关系、方法、原理等的说明文。例如《眼睛与仿生学》、《语言的演变》等。事理说明文重在说明事物的规律,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

难点解析

主要问题

整体结构不合理

1.病例一:

"摇钱树"--泡桐

①泡桐属玄参科,亦称"白桐",是落叶乔木,各地农村皆有种植。泡桐种类繁多,有白花泡桐、紫花泡桐、刺泡桐、克泡桐、毛泡桐等等。

②泡桐浑身是宝,早在公元一0五0年前后,有一位叫陈翥的人在他著的《桐谱》一书中,对于泡桐的种类、生长及其经济价值,就有详细的记载。泡桐可以入药,治疗高血压、气管炎、肺炎等多种疾病;它是高级胶合板、家具、乐器、造纸、建筑和航空的优良材料;树皮、叶子,可用来沤制绿肥,含氮量不亚于豆饼。

③古代有许多关于"摇钱树"的传说,然而这毕竟是传说而已,泡桐才是真正的"摇钱树" ④泡桐确实是一棵"摇钱树",我们应该大力种植。

⑤泡桐在林业生产上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速生性。泡桐树栽下后,有的一年可长到七米多高,三五年就能成材。出口一立方米泡桐木材,可换回二百四十美元。在祖国的台湾岛,许多农户还把种植泡桐作为生财之道。在那里,一个女婴出世,父母就为她栽下五棵泡桐,等女孩出嫁时,五棵泡桐就可以给她置办一份十分可观的嫁妆。

2.病例分析:

本文旨在阐明"泡桐是摇钱树"这样一个事理。通过说明介绍,要让读者着重了解泡桐的用途和经济价值,以调动人们大力种植泡桐的积极性。

但是,第③段"古代……摇钱树",是总的介绍,应该放在全文的开头,这样读者便明了作者说明对象与重点。

第④段则应该放在全文结尾。通过说明,激发人们种植泡桐的积极性。这样修改之后才符合"总--分--总"的基本结构模式,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说明的顺序杂乱

人们对一事物的认识往往是先总体,后局部;先外部,后内部;先现象,后本质;先功能特点,后用途等等。但是学生作文往往忽略这样的特质,出现了顺序混乱的问题,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1.例段:

钢笔(片段)

①钢笔贮水的方法很简单。扭开笔杆,便可见到笔杆内部的银白色金属套子,金属套子上刻着这只钢笔制造厂的厂名,套子里包着橡皮管,这柔软而有韧性的橡皮管是用来贮墨水的。透过薄薄的橡皮管,可隐隐约约看到里面有只细细的塑料吸水管。

②钢笔外部分成笔杆和笔套两部分。笔杆成圆柱体,象一枚微型火箭筒。笔套顶端有一个金属挂钩,可以别在衣袋上。拔开笔套,便露出笔头。有的笔头小,有的笔头大,形状各异,有的似箭,有的像刀,有的呈菱形,有的为三角形。笔头包括一个金属的笔尖和一个黑色的胶木笔舌。有些钢笔,只有一个小小的笔尖,别看它小,写起来可真流利。

篇三:说明文作文教案

王 美 2007-11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