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演讲稿自我意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2:22:30 体裁作文
演讲稿自我意识体裁作文

篇一:自我心理学演讲稿

埃里克森之自我心理学

-- 第八组 同学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代表我的团队来跟大家一起学习这一课,我所要讲述的内容是埃里克森及其自我心理学。想必大家已经从课本了解到一些关于埃里克森的介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心理学家。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埃里克森生平

二.自我及其同一性理论

三.人格发展渐成论

四.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大阶段理论

五.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的比较

六.对埃里克森的评价

主要是埃里克森的简介和他的主要理论及对他的评价 第一部分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生平

一.埃里克森生平简介

埃里克森的童年经历很坎坷,生父在埃里克森诞生之前就弃家出走了。在他三岁时随母亲改嫁给一位儿科医生。他在童年时期总是感觉他不属于他的父母,并幻想他会成为更好的父母的儿子。他对家庭的这种感觉的日益加剧和外人对他的歧视等等对“同一性危机”的概念能成为后来爱里克森理论上最为问题关注

的问题之一产生了重要影响。

1933年他随从弗洛伊德从事儿童精神分析工作,这也是埃里克森一生的转折点。

1936年到1939年间,爱里克森在耶鲁大学精神病学系医学院任职,在那里,他研究了正常儿童和情绪紊乱的儿童。 1950年,出版名著《童年期与社会》,该书高度地强调了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1969年,爱里克森回到哈弗学院,担任人类发展学教授,并讲授“人类生命周期”直至1970年退休

埃里克森的一生出版了许多著作:

主要有1950年出版的《儿童与社会》,1959年出版的《同一性与生命周期》,1968年出版的《同一性:青春与危机》以及《新的同一性维度》。

第二部分我们介绍下埃里克森主要理论之一自我及其同一理论

二.自我及其同一性理论

弗洛伊德把自我看做是本能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传递者,而埃里克森则相信,自我执行许多重要的建构功能。他认为,自我是人格中的一个相当有力的,独立的部分;自我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过程,是过去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并能综合进化过程

中的两种力量

相对于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自我概念更为理智、开放和积极。他把诸如信任、希望、意志、同一性、创造、关心、智慧等品质都赋予自我,主张具有这些品质的自我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的问题,决定个人的命运。

埃里克森曾说过这样句话:“迄今为止,我已审慎地在几种不同的含义上用了这一名词。有一时期它似乎指的是个人独特性的意识感,另一时期指的是经验连续性的潜意识追求,再一时期指的是集体理想一致。”

他所说的这个名词就是—— 同一性

那么 ” 同一性“ 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

(1)从主观的方面以同一感来界定同一性

(2) 以结构的术语,从发生学的视角来界定自我同一性

(3) 从功能的层面界定自我同一性概念,指出自我同一感是最佳的心理功能的一个方面,是同一性危机解决的精神和谐状态。

(4)从社会、文化、历史的环境的角度考察自我同一性的概念,把自我同一性扩展为一个心理社会现象

(5) 从意识和潜意识层面来理解自我同一性概念,他在借助“..感”这个词界定自我同一性时,认为它渗透于表层和深层,包括了我们体验到的意识内容或潜意识

自我同一性是具有建设性机能的健康自我所具有的一种复杂的内部状态,包括四种状态:

1、个体性,是指一种意识到的独特感,个体以一种不同的、独立的实体而存在。

2、整体性和整合感,是指一种内在的整体感,产生于自我的潜意识整合作用。

3、一致性和连续性,是指潜意识追求一种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感,感受到个体的生命的连贯性并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前进。

4、社会团结感,是指具有团体的理想和价值的一种内在团结感,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第三部分我们来了解下人格发展渐成论

三.人格发展渐成论

(1)总体原则

人的发展是依照渐成论原则展开的一个进化过程。

人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八个阶段,它们固定地以不同顺序逐渐展开,且这一模式在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

2) 阶段性原则

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冲突或两极对立,构成一种危机。 危机的消极解决会削弱自我力量,使人格不健全,阻碍对环境的适应;其积极解决则会增强自我力量,使人格健全发展,促进对环境的适应。

一个阶段危机的解决究竟是属于积极解决还是消极解决则取决于其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比率。

人格的健康发展须综合前一阶段危机解决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

第四部分是埃里克森的八大阶段理论

四.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大阶段理论

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篇二:邓晓芒:自我意识的自欺本质演讲文字稿

邓晓芒:自我意识的自欺本质演讲文字稿.txt生活是过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放得下的是曾经,放不下的是记忆。无论我在哪里,我离你都只有一转身的距离。

邓晓芒:自我意识的自欺本质

主讲人:邓晓芒

时间:2008年11月8日

张大军:

感谢各位朋友今天来参加由邓晓芒老师为我们作的讲座!邓老师是当代中国学问最深的知名学者之一,今天他能在百忙之中来作这场演讲,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他演讲的题目是“自我意识的自欺本质”,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邓老师的精彩演讲!

邓晓芒:

谢谢!“自我意识的自欺本质”这篇文章是最近德国文化节在首都师大召开时,我所准备的一篇论文,虽然写得比较仓促,但是我思考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年了。这个大家都知道,关于自我的问题,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结构,它跟人的自由、人的主体性都有很密切的联系。

关于自我意识的结构,我长期思考的结论是这其实是一个自欺的本质、自欺的结构。听起来好像有点不习惯,特别是我们中国人,一讲到自我、自我意识就觉得那是最真诚的。你面对大千世界,对各种各样的现象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判断,而这些判断后面总是会有一个自我隐藏在那里。于是我们就认为回到自我的时候这就是我们最清醒、最真诚的时候。但是我长期思考的一个结论是,我发现当你认为自己是最真诚的时候,实际上你的自我还是有一个结构在那里,而这个结构是导向自欺的。这就似乎违背我们的常识。为什么要提这样一个命题呢?我想主要是为了促使我们中国人更进一步地深入到自我,深入到自我意识,思考它是怎么形成的、它的意义、它的功能、它的运作方式。我们不要以为只要回到自我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其实问题才刚刚开始,因为当你进入自我的时候,你仅仅有了一个起点,而前面还有很长的路。所以我探讨这个问题,就是要把自我的本质分解出来。

首先我们来考察“自我”这个概念。“自我”这个词当然是现代汉语里面的一个词,在古代汉语里面没有,我们是在翻译的时候用的“自我”这个词,特别是翻译德文概念的时候。德文中“自我”是DasIch,das是定冠词,Ich就是英文的I,但这个词是一个名词,因为它前面有一个定冠词。我们用“自我”来翻译这样一个德文词,它是作为名词出现在汉语里面,但原来它不是名词,是第一人称代词——我。在德文里面所有人称代词的ich中的i是小写的。德文里面有这样一个语法规则,就是一个词,不管是形容词还是代词都可以名词化,甚

至动词也可以名词化,而名词化的方式就是把第一个字母大写,再加上一个定冠词,或者中性的,或者阴性的,或者阳性的,它就变成了名词。所以自我这个词的根源是来自于人称代词ich。

我们在汉语里面翻译ich这个人称代词为“我”,但是不能翻译成“自我”。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区别,我和自我好像就是一回事儿,但是只有作为名词的DasIch我们才能翻译成自我。为什么?因为人称代词还没有被名词化,一个小写的ich它没有被名词化的时候,我们不能翻译成自我,只能翻译成我。所谓名词化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对象化或者表象化,你把自我当作一个对象来加以考察和研究,这时这个词我们就必须用自我。当然你也可以用“我”来代替,但是你心中知道这个“我”是作为名词的,通常翻译成自我。在汉语里面的区别其实也很明显,虽然汉语没有德文那样一套语法规则。比如说我们讲今天我要出门,但是我们从来不讲今天自我要出门。当我说“我要反思一下自我”的时候,前面的“我”是人称代词,后面的“自我”是名词,是作为对象的。我们知道前面的我和后面的自我其实是一回事,但是它们的位置是不能颠倒的,你不能说自我要反思一下我。而且它们的词性也是不能混淆的,一个是人称代词,一个是名词,一个是定性反思的我,这是人称代词,一个是被反思的对象的我,这个是名词。所以我们就可以联想到笛卡尔讲的“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严格的表达应该是“我思故自我在”,前一个我是语法上的主词,后一个我成了客观的主体,或者客体的实体。笛卡尔讲“我思故我在”,是指我在思的时候,作为对象、作为实体的我是存在的,这是笛卡尔的命题。

笛卡尔认为前面的我和后面的自我是没有区别的,因为他用拉丁文写出来的时候,后面的自我是没有的,就是“我思故在”,“在”当时是第一人称的形式,是动词,所以我们把它翻译成我思故我在,在字面上是合乎他原来的命题的,但是从意思上来说,特别是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我们应该理解为我思故自我在,也就是说我思的我和我在的自我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康德已经提出来了,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的《理性心理学的谬误推理》第一部分里面就批评了笛卡尔,批评他混淆了subject的两层不同的含义。subject的一层含义就是作为主词,是人称代词,另外一层含义就是主体,主体就是一个实体,一个东西,一个对象。主词和主体这两者在汉语里翻译时当然是不同的,但是在德文里面、在英文里面都是同一个词,在英文里面都是subject,我们可以翻译成主词,也可以翻译成主体。所以在西文里面,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很容易迷惑人,因为同一个词有两种不同的含义,由此来判断因为我思,所以我就存在,大前提是一切思维者都存在。这好像是一个三段论式,但是在这个三段论式里面,subject有两重含义,所以笛卡尔的推理犯了一个谬误推理错误,即概念含糊,中词含糊,或者逻辑上叫做次名词的错误,一个三段论判断怎么会有三个名词?这是因为他偷用进了第四个名词。所以在康德看来,从我思并不能直接断定一个作为思维主体的自我的存在,那是推不出来的。

前面讲的是在德文里面,而在汉语里面,自我是由两个字构成的,当然它是来源于古代汉语里面的“自”和“我”两个字的含义,“我”字的含义不用说了,是第一人称代词。关键就是“自”的含义,我们讲自我,什么是“自”?在古汉语里面,“自”这个字最初是鼻子的意思,古代的文字写这个“自”的时候就是画一个鼻子的形状,它是一个象形字,所以《说文解字》里面讲,“自,鼻也,象鼻形。”而且“鼻”和“自”在古代是同意同声,意思相同,读音也相同。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面就说“自”和“鼻”是同意同声,引伸出“自”的两层意思,一个是己,就是自己,另一个是自然。自己当然是指我本人,自然即自然而然,自然界都是引申出来的意思。自己和自然这两个概念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最初的东西。自然界是一切,是万物之本。万物的归属,万物的始因,最初都是从自然开始。所以段玉裁举了个例子,就是说当时的人“始生子为鼻子”,始生子就是头生子,就是第一个儿子,长子称作“鼻子”。这个意思现代汉语里面也有,如我们讲“鼻祖”,一个学派的鼻祖,就是指最

初的创始人。在汉语中,“自”的意思就是开始之初,从其词源来讲,人身上的开始之初就是鼻子,鼻子被看作是人身上开始的地方,最突出的地方。我们在指着自己的时候,总是指着自己的鼻子,指着别人的时候,多半也是指着别人的鼻子,很少指别的地方,因为只有鼻子才具有代表性。

在西文中的情况跟汉语里的情况有所不同,德文的“自”selbst,英文的self,它是一个反身代词,它跟中文里面“自”来自于鼻子,很具体很形象的这种词源是不一样的,它是一个反身代词,反身代词没有本身独立的意义,它的意义要根据前面的词来定,它是代它前面的词,他所代的那个词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任何抽象的东西、抽象的概念。所以倪梁康先生主张把Selbstbewusstsein翻译成自身意识,或者是自意识,或者是自识。因为selbst就是自,bewusstsein就是意识,所以倪先生主张把它翻译成自识。这个字通常被翻译成自我意识,但是倪先生认为selbst和bewusstsein这个概念里面没有我的意思,自我意识就把这个“我”加进去了。所以根据这个词源本身的含义,它主张翻译成自识。后来倪梁康写了一本书叫做《自识与反思》,虽然就是自我意识与反思,但是他主张不要翻译成自我意识。但是从词的组合上来说他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selbst就是自的意思,它是一个反身代词,它不一定代我,selbst这个概念不一定代我,它可以代任何东西。所以自我意识好像就把我加进来。所以严格说来,应该翻译成自意识或者自身意识,自身这个概念我们通常也把它用来放在任何东西身上,比如这个概念自身,虽然没有身体的意思,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都明白是什么意思,这是就这个概念本身而言的。但是倪梁康这样一种改动、这种翻译是字面上造成的,从他的含义来说,这种改动会带来另外一方面的问题:selbst这个词它固然没有我的意思,但是把它和bewusstsein,即和意识组合起来,它就必定会包含有我的含义,因为它不仅仅是对一个自的意识,而且也是我对一个自的意识,因为意识这个概念肯定有我。意识当然你可以不说出来,你可以说这是一个意识,但是这个“意识”里面肯定有我,不管是张三的还是李四的,只要是意识,里面就有一个我。所以自我意识是我对自我的意识,它肯定有一个我,是我对自的意识,所以这个“自”肯定是自我。如果没有“我”,那就不但没有被意识到的自,而且也不会有这个意识。所以被意识到的这个“自”必定是“自我”,在自我意识里面,在Selbstbewusstsein里面,这个“自”应该翻译成自我,不应该仅仅翻译成自或者自身,传统的翻译是自我意识,我还是维护传统的翻译。

这在康德那里早就说得很明确了,康德曾经讲到,一切意识都是我的意识,一切表象都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分析命题,所谓分析命题就是谓词已经包含在主词里面了,它是一个先天的必然性。当你讲到一个意识,你马上就想到这个意识肯定是我的意识,当然这个我不一定是康德本人,也不一定是张三、李四,但是总有一个我,上帝也有一个我,上帝的意识也有一个我。所以任何意识里面都包含了一个自我在里面。像胡塞尔的意识,意向性的意识,也有一个自我。所以我认为Selbstbewusstsein完全可以而且必须翻译成自我意识,它不是单纯的自意识,更不是自身意识,自身意识这个身倒是没有来源,它没有身体的意思。所以selbst这个词,当它与意识相关的时候,它就是自我。而在仅仅作为反身代词来使用的时候,它当然可以有溯源到本源的意思,因为它在代前面那个词的时候,它就是指向前面那个词的,这同汉语里面的自的意思是相同的。所以它们的词源虽然大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功能是同样的。

当然在“Selbstbewusstsein”这个概念里面,selbst肯定是意识的对象,但它同时又是意识的主体,它同时是一个意识的对象,又是意识的主体,这是麻烦的地方。如果它不是意识的主体,那它就不是这个意识的真正对象。在自我意识中,我们所意识到的这个自我同时又是我本身,同时又是一个主体,它既是对象又是主体。如果它不是主体,它也就不是所意识的对象,这个意识所意识到的就成了某个他(她)。只有当这个意识的对象同时是意识本身的主体的时候,我们才能把它称之为Selbstbewusstsein,也就是自我意识。当然倪梁康

先生那种翻译也值得同情,因为从逻辑上来说,一个意识的对象同时又是意识的主体是无法理解的,是不合逻辑的,是完全不合理的。当我们说我意识到一个对象的时候,我肯定知道我所意识到这个对象它不是我自己。我们说责任意识,我并不是责任。我意识到一根火柴,我也不是这根火柴。我意识到一个对象,怎么可能这个对象同时又是我自己呢?一般说来都不可能的,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就是逻辑矛盾了,就是反身性的矛盾了,你意识到的这个对象同时又是意识本身,怎么可能?

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第一章是讲感性确定性。感性的确定性就是按照这样一种逻辑上的理解而建立起来的:就是把自我和对象区别开来,凡是有意识,都是建立在主客对立这样一个前提之下的。最初的意识就是感性意识,感性意识的一个最本质的特点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对立。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得很多,当一个人昏昏欲睡的时候,如何能使他把自己和对象清醒地区别开来?在他腿上扎一针,或者点一支香烫一下,或者头悬梁锥刺股,这样就可以通过感性把自我和对象明确地区别开来,使二者不致混淆。

当一个人已经分不清自己和对象时,我们就说他是丧失意识了。比如医生检查一个病人,如果这个病人已经分不清自己和对象了,那就说明他已经意识模糊,甚至已经丧失意识了。这是对低层次的对象的混淆。高层次的混淆也有,像审美境界、宗教境界,达到一种物我两忘、主客不分、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情况也是处于一种无意识或者超意识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处于这种状态,我们就说他已经超越了意识,他已经是服从某种更高的东西,清醒的意识对他来说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历来也有人把这种境界称之为一种迷狂状态,柏拉图的迷狂、宗教的迷狂、诗的迷狂、爱情的迷狂,都属于这种状态,都是丧失意识的状态。

在意识里面肯定有主客对立、我和对象的对立,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真正的意识又必须是自己和对象的某种本质联系。用黑格尔的话来说,意识就是把我和对象区别开来,同时这种区别又是没有区别。黑格尔的话用形式逻辑是没有办法理解的。把我和对象区别开来,同时又是没有区别,为什么没有区别呢?因为在意识里面,这个我已经是作为对象的我了,当我意识到一个我的时候,这个我已经被作为我的对象,而这个对象又是我所意识到的对象,在意识里面的对象是我所意识的对象,在意识里面的我,又是作为对象的我,对象和我这两者在意识里面都有一种向对方渗透的趋势。我是作为对象的我,凡是意识里面的我,就已经作为对象了。凡是意识里面的对象,都肯定是我所意识的对象,不是别人意识到的,也不是上帝意识到的。

什么是我?要到意识里面去寻找。意识里面有我,也有对象,那么到底什么是“我”呢?我们就会发现我的所有的对象共同组成了我的内容,你所想到的所有的东西,那就是我,你没有想到的东西肯定不在你里面。我所想到的所有的对象,共同组成了我,它们才是真正的我,而离开这些对象的空洞的我什么也不是。这个是一个很吊诡的现象,是黑格尔辩证法揭示出来的,如果你用形式逻辑来理解,这个是没办法理解的。我在意识里面,已经变成了对象,而对象在意识里面已经就是我了。所以在一切意识里面,当然我并不等于责任,并不等于火柴,并不等于我所意识到的任何一个对象。但是我可以等于我所意识到的所有对象的综合,我所受的教育,我过去的经历,我的记忆,所有的东西积累下来,它们的综合那就是我,没有超出这些所有东西之外的另外一个我,那个是找不着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意识里面的我和对象看作是某一种变动的关系,既必须区别开来,没有区别开来就没有意识了,但同时又不能完全区别开来,它们同时要互相等同。

自我意识,当我意识到“自”的时候,就跟我意识到责任、意识到火柴或者意识到一棵树等等,也有同样的关系。我可以把这个“自”看作是与我不同的一个外在的东西,但是它既不同于“我”又等同于“我”,当我在自我意识里面把“自”看作一个对象的时候,这个对象可以看作跟我在意识中的自我是不同的对象,但是它又等同于我自己。所以在自我意识里面,意识到我应该说是意识到一切对象的前提,一切意识的对象都是我的对象,一切意识的

表象都是我的表象。所以首先我意识到的就是我本身,因为我来综合统一所有的表象,这就构成了我的表象。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构成了一个经验的自我意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是一个经验自我意识,在经验中,在他的历史中,在他所受的教育中,在他灌输的观念中,在他接触的社会现实中才形成了这个我,这是一个经验的我。

首先要意识到这个我,才能意识到我里面的所有那些对象,如果没有这个我的话,你怎么能意识到那些对象呢?这里就显出自我意识的矛盾性了,自我意识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东西。什么是自我意识?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来说,所谓自我意识就是把自我当对象来看的意识。一个人他从来不把自己当对象看,我们就说这个人没有自我意识,他没有自我反省的精神,他从来不从另外一个人的眼光来看自己,他从来不从他人的眼光看自己,而是我行我素,自己做了就做了,他从来没有反思,这个人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识,但是有的人把它遮蔽了。所以自我意识就是把自我当对象看的意识,这个我们应该好理解,因为我们每天都面临这样一种处境。

反过来什么是对象意识?对象意识就是把对象当自我来看的意识。所谓对象意识,任何一个对象你要意识到他,你就把他当自我看,这一点就不是那么通俗了。对象,我们没有把任何一个对象当自我看,至少我们没有自觉地这样看,但是事实上是这样的。也就是说当你把一个东西看作是一个对象的时候,这个对象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你的意识的一部分。只有你把它纳入到自我里面来,你才能把它当对象,如果你不能把它纳入到自我里面来,你说它是一个对象,那是一个什么对象呢?那是一个康德的自在之物。康德的自在之物是对象吗?康德后来认为他的自在之物其实只是一个理念,超越一切经验之外所设想出来、理性推论出来的一个概念,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对象。所以真正的自我意识和真正的对象意识,就是一回事情,真正的自我意识就是把自我当对象看,真正的对象意识就是把对象当自我看,它们其实是一回事。

自我只有当它不是我,而是对象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我,才是真正的自己,只有当它不是我,不要把它看作我了,你现在把它看作对象,当你反思自我,把它当对象来看待的时候,它才是真正的自我。反过来,自我只有当它不是对象,而是自我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对象。这是典型的黑格尔式的句子了。否则的话,就像康德所说的,自我就成了没有任何内容的一个空洞的自在之物,而对象就成了一个没有任何内容、没有任何性质的抽象的自在之物。当然康德这样说也有他的道理,他的道理也就是形式逻辑的矛盾,康德他所谓的辨证论这些分析都是立足于形式逻辑的,他认为一个东西如果是自相矛盾的,那就是幻想了。所以康德是坚持形式逻辑不矛盾的人,他是一个坚持形式逻辑的人。

一个坚持形式逻辑不矛盾的人可以说是一个认真的人,是一个不愿意自欺的人。这里就引进自欺的概念来了,所谓自欺,这本身是违背形式逻辑的,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人怎么可能自欺呢?如果他不知道的话他是被欺骗了,如果他知道的话就谈不上欺骗,他是故意的,自己欺骗自己可能吗?从逻辑上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自我意识我们刚才讲了,要把不是对象的自我当作对象来看,要把不是自我的对象也当作自我来看,这个当作难道不是自欺吗?他明明知道自己不是对象,是我在思考问题,我怎么能把自我当作对象呢?只能把别的东西当作对象。但是我姑且把自己当作对象来看一回,这就是自我意识了。但是你把自己当作对象的时候,你还是知道自己不是对象,姑妄言之,这就是自欺了。

所以这种形式逻辑上不可能的事情每天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我们每个人用种种办法来自欺,用各种幻想,用各种希望,用打麻将,用酒精、用性、用毒品等等来麻醉自己。还有的人把自己的人格寄存在某个权威者身上,装作自己只是听命于权威的一种工具。所有这些事情都是他有意识的、故意地去做的,但是他却推托自己的责任,好像是一种外来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决定的,好像他根本就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好像自己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婴儿。所以我们说这种人过着自欺欺人的生活。自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但是很少有人把

篇三:认识自我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自己》

首先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故事很简单就是在座的大多数人已经经历的或即将经历的事,暑假找工作。故事发生在去年的暑假,面临即将到来的暑假室友们都不甘心回家宅着,几个人在一起琢磨决定找“暑假工”。当时那叫一个兴趣高涨,不求同年同月来,但求同年同月走,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真是豪情万丈。但却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校园搬迁,也就是那么几天后可能学校连饭都吃不上接着连住也是个问题。终于在搬迁大军浩浩荡荡的横扫了一圈之后,学校的模样彻底变了,除了每天会和你见面的楼管阿姨,想见个人都很难。就这样大家开始买车票了,一个,两个,一天两天三天,最后就剩下一个女生。在空荡荡的宿舍,空荡荡的三栋,空荡荡的校园里坚持了七天,终于等来了第三个中介公司安排的面试,工作找到了,在工厂里做包装工。听我讲完了这个故事,不知道你对那个女孩是什么样的看法,可能你看到了他的坚韧他的执着,可能你看到了他的不知变通,为什么一定要找工作,难道不可以借此时间多学点其他的东西吗,或许你看到了他考虑问题的片面,根本不把自己的安危当回事,情感冲动,不理智。猜想下想那个女孩看到了吗,她也看到了,因为她就是我,那些都只是我自己这本书中的一个片段,都只是我读自己的一个过程。 你可能读过李开复的《世界因你而不同》,看到他不循规蹈矩,听从内心的召唤,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你也可能看到了周恩来那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和关心所有人的真挚感情;你还可能了解了沈从文年少直到青年时在社会这本大书中的学习,意识到见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等等这些都非常好,但是我想说的是你读过你自己这本书吗,你读过那些已经被书写了很久的某一章某一节吗,认真思考过那些(转 载于:wWw.zW2.cn 爱作文 网)事给你带来的变化,能给你的某些感悟吗,静下心来思考过你自己这本书即将书写的内容和上演的故事吗。读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全方位剖析自己,留出那么点滴时间来用心去读读自己这本书,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