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先秦散文pp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8:16:35 体裁作文
先秦散文ppt体裁作文

篇一:先秦散文

第六章 先秦散文

一、复习提要

本部分的重点是历史散文(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和诸子散文(包括了《论语》、《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重要精读篇目是:《城濮之战》、《召公谏厉王弭谤》、《触龙说赵太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逍遥游》〔第一部分〕、《劝学》(第一部分)等。大家应在泛读全部选文基础上,重点精读以上篇目,分析它们的主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其次,要了解并掌握先秦诸子的经历、思想、观点。

二、填空题

1、中国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散文以《尚书》和《 》为代表;第二阶段以《左传》和《》为代表,第三阶段是历史散文的高峰期,以《》的出现为标志。

2、《》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

3、《春秋》为它开启了私人著史的先例,在体例上,它属于一部 体史书。

4、《春秋》往往借助曲笔来表明自己的爱憎,一字贬褒,后人称之为“”或“ ”。

5、《左传》又称之为《,相传春秋时鲁国人所撰。

6、“一鼓作气”成语最早出自于《左传》中《》一文。

7、“退避三舍”一语最早出自于〈左传〉中《

8、“东道主”一语最早出自于《左传》《》一文中。

9、“防民之口,”出自于《国语》中《 》一文。

10、《》历来有《春秋外传》之称。

11、《战国策》简称为《》,是汉代人后编定成书的。共分为 策,33卷。它是专门记录的一部书。

12、最早的《战国策》注本是东汉人,原书今已不存。

13、《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为孟尝君经营的三窟分别是 和。

14、先秦时代,与历史散文同时发展的诸子散文;最有影晌的 是儒 、 、 四家。

15、先秦诸子散文中,最有文学成就的是《《 》。

16、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化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以《论语》、《》和《庄子》为代表;后期以《荀子》和《 》为代表。

17、《论语》是一部《》体著作。

18、“既来之,则安之”一语出自于《论语》中《一文。

⒈9、“祸起萧墙”一语最早出自《

20、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法先王和实施“与王道。

21、孟子在《

22、“缘木求鱼”一语最早出自于孟子的《文中。

23、先秦时代,、“非攻”思想。

24、先秦时代,我国思想家创立了墨辩逻辑。比

希腊亚氏逻辑早一个世纪。

25、先秦时,

26、

27、

28、《庄子》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分“”、“”和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部分为庄子所作,另外两都分为后世道家所依(转 载 于:wWW.zw2.Cn 爱作文网)托。

29、《庄子》常见注本有清人王先谦所注《和 所注的《庄子集释》。

30、《道遥游》是《庄子》一书中的第篇。

31、荀子是我围战国中后期

32、《荀子》一书凡32篇,除了论说文之外,其中尚有《成相》和《 》,颇有文学价值。

33、《劝学》的作者是。

34、《劝学》选自于《荀子》一书中的第篇。

35、“青出于蓝”一语出自于《》一文之中。

3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一语出自 于 的《 》一文之中。

37、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全面论说如何对待“天”(自然)的论说文是荀子所作的《 》。

38、《五蠢》的作者是。

39、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40、“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一语出处是的《

41、韩非的《五蠢》中,分别指出了 为社会蛀虫,最后提出国家应该养“之士。”

三、单项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

A、《春伙》B、《左传》C、《尚书》D、《战国策》

2、在先秦历史散文中,梁启超曾说过有一部书文学味太浓,“非严格的史”。这部书是( )

A、《尚书》 B、《左传》C、《国语》D、《战围策》

3、先秦诸子散文中,运用比喻与寓言最多的书是( )

A、《论语》B、《庄子》C、《荀子》 D、《韩非子》

4、子玉是:( )

篇二:hao先秦散文其中

先秦散文研究——叙事散文期中作业

第一章 先秦历史散文发展概况

一、填空:

2.能够反映出我国散文萌芽状态的还有它展现了我国早期记言记事散文由简至繁的发展。

3.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

4.《尚书》原名《书》,自西汉开始称为《尚书》,因被列入儒家经典,亦称《》。

5.今存《尚书》共、《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于《。

7.《邵公谏厉王弭谤》是《》中的名篇。

8.《尚书》有、之分。

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历史大事记是《》。

10.《春秋》是孔子根据国史料修订而成的。

11.“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是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对《 》一书记事特点的概括。

12.《尚书》在内容上侧重于记。

13.《无逸》是周公教育

14.《盘庚》出自于《尚书》中的 《》。

15.《

16.《赵威后问齐使》反映出思想。

17、我国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字是和它们是我国散文的源头。

18.《。 ,

19. 《

20.《《春秋》今、古文外传”。

二、名词解释

1. 甲骨卜辞

2.青铜器铭文

3 .尚书

4.《春秋》

5. 春秋笔法

6.《国语》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

2.是助王息其民者也。 .

3.胡为至今不朝也? .

4.太后盛气而胥之。 .

5.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

6. 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

7.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8.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

9.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 .

10.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 .

四、翻译下面一段古文中划线的部分,并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

回答: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五、简答题

1. 《尚书》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2.《春秋》的文学成就和特色。

3.《国语》在写作上的成就和特色。

4.简要说明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情况。

六、分析论述题

1.试析《召公谏厉王弥谤》。

第二章《左传》

一.填空

1.《左传》原名《》。

2.《左传》在体例上属 体。

3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历史著作是《》。

4.《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

5.刘知几《史通》卷八《模拟》中称”

6.《左传》以善于描写著称。

7.春秋时,穿梭于各国间的“外交家”被称为。

8.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9.所谓“春秋三传”是指《左传》、《。

10。《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50 年。

11.发生在鲁僖公二十八年的之战,确立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

12、《左传》是编年体,而《国语》则是国别体。

二、名词解释

1,《春秋左氏传》

2.春秋三传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每题1分,共10分

篇三:第二课 先秦散文

第二课 先秦散文

历史散文: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主,最早的历史散文是《尚书》。历史散文有三体,分为“国别”、“编年”和“纪传”。

1.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它以鲁国的历史为主,按年、时、月、日记载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时,故名《春秋》。现存的《春秋》简要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史事,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虽然文句简短,但对当时政治事件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后人为其作注解,即现今流传下来的《春秋左氏传》和《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且都是编年体史书。

2.《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评论。

《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就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这就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3.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八国的历史,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4《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

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

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一些,并且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穿戴好衣帽,照了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邹忌)问客人:“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及不上您的美丽啊。”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观察他,自认为(自己的样貌)不如(徐公)美;(又)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形象),更(感觉)远不如(徐公美)。晚上,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思考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因为)畏惧我;客认为我美,(是因为)想要有求于我。”

(邹忌)于是入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畏惧我,我的客人有事情想要求助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王后嫔妃和亲信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的,在国家中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太厉害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发布命令:“能够当面指责我过错的所有大臣、官吏、百姓,授予上等的奖赏;上书劝诫我的,授予中等的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我并能使我的耳朵听闻的,授予下等的奖赏。” 命令刚刚下达时,大臣们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有时候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要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这件事,都来齐国朝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诸子散文:

诸子百家,指春秋战国时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各种学术派别。当时,各派纷纷著书立说,收徒弟教课,宣扬自己的主张,互相辩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主要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影响较大的为儒、道、墨、法四家,尤以儒、墨为显学。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春秋末、战国初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有《论语》、《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

2.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

3.战国后期为第三个阶段,《荀子》、《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都是宏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议论文的体制。

1.孔子

春秋末期鲁国 (今山东曲阜市)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

《论语》经典名句解读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孔子说:“学习以后,能经常温习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感到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埋怨,不也是一位有教养的君子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呢?”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孔子说:“只知道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

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智慧。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孔子说:“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从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就可以担当别人的老师。”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时,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时,我对一切道理都能通达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时,我明白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我对听到的一切都可以明白贯通、泰然对待了;到七十岁,我便随心所欲,不会有越出规矩的可能了。”

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

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孔子说:“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并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

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

不迁怒,不二过。——《论语·雍也》

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孔子说:“君子通常襟怀坦白心气宽广,小人则一般心气局促忧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在某些方面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不好的地方便改正。”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