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天津名人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8:18:07 作文素材
天津名人故事作文素材

篇一:寻找天津最美故事白芳礼1926A4名人介绍电子小报名人简介手抄报模板,科学家故事简报,名人板报画报报刊模板

班级姓名

白芳礼出生于河北沧县白贾村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像如今进城谋生的农民一样,31岁的白芳礼来到天津,成为三轮车夫;时值“文革”中的1974年,有着30年工龄的白芳礼光荣退休;1982年春潮初起,69岁的白芳礼成为中国第一批个体户,重操三轮车客运旧业。然而,1987年,本想重归故里安享天年的白芳礼,以74岁的高龄开始了人生一段悲壮的旅程。

他是一个海河边上的老人; 他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老人,只能依靠政府微薄的退休金艰苦度日; 他是一个不算穷酸的老人,18年来个人累积向贫困生捐资35万元; 他是一个一辈子都在大街小巷风里雨里蹬三轮直到病倒不能站起的车夫; 他是一个死去时无数人为他送灵为他落泪一生一世都不能忘记的大恩人; 有计数的小学生中学生。 而这样的一幕老人坚持就是十多年,不曾间断。 在此,把《感动中国》年度最感动奖颁给白芳礼老人,颁奖辞: 一位年逾九旬的病弱老翁,一辆破烂不堪的旧三轮车, 一个老人无私奉献的感人情怀,一个二十年助学的惊人神话, 这个来自海河边的故事,带给我们无限的关于教育的思考。 一项使命,失落了一代人的耻辱;无数残骸,堆积起一个人的

2005年初,中国关工委和中央文明办联合开展了评选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活动,白芳礼榜上有名,当得知白芳礼病逝的消息,主办单位决定将证书和奖章送到白芳礼的家中。那天,中国关工委工作人员在白芳礼的遗像前鞠躬后,将他没来得及亲手领取的生前最后一份荣誉证书和奖章,轻轻地放在老人的灵台上。

篇二:天津历史文化名人

天津近代史人文汇

中国近代史论文

学生姓名、学号

2012年 月 日

天津,中国第三大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天津素有“渤海明珠”美称,位于华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地处华北平原。经历600余年,特别是近代百年,造就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天津,作为有着600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也涌现出众多仁人志士,有商界人士、教育界人士、文艺界人士,还有社会活动家……他们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在天津寓居过的名人有直隶总督曾国藩,洋务运动倡导者李鸿章,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军阀张勋,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顾维钧,民国总统冯国璋、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北洋大学创始人和实业家盛宣怀,作家张爱玲,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约瑟夫·史迪威,英国军官、苏丹总督查理·乔治·戈登,军阀张作霖之子张学良以及赵四小姐,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天津、北平市长、烈士张自忠,收藏家、书画家张伯驹,总理周恩来等;民国时期有:总统徐世昌,直系军阀的首领、民国总统曹锟,高凌霨、李纯、齐燮元、李杰、施思明等;1949年以后有:总理温家宝、政协主席李瑞环以及王光英、王光美、钱其琛、李森茂等;美国首位华裔女市长陈李琬若。

科学界

清华校长梅贻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生物学家李景均;化学家陆婉珍、邢其毅。南开学校创始人严修、张伯苓,北洋大学、耀华学校校长赵天麟,艺术教育家弘一法师李叔同;知名学者有甲骨文最早的研究者王襄。 文化艺术界

教育家汉语拼音创始人王照,红学家周汝昌,克鲁格人文奖获得者余英时;著名作家曹禺、冯骥才、穆旦、冯至、方纪等;《歌唱祖国》的作曲者王莘,第一个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中国人苏聪,二胡演奏家宋飞,流行歌手张学友,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的演唱者刘欢,相声演员郭德纲、于谦,著名京剧演员朱宝光等。

体育界

19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400米冠军伊利克·里达尔,第一个打破游泳世界纪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员穆祥雄,排球教练郎平、王宝泉,排球奥运冠军张娜、张平、李珊,柔道奥运冠军佟文,跳水奥运冠军桑雪,体操世界冠军陈一冰、董震以及武术家霍元甲等。

既然身在天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吧。接下来,让我们探讨一下近代中国中的那些有关天津的历史文化以及历史名人。

第一节天津近代历史名人篇

一、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1.1 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1873年~1929年)一字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广东新会人。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戊戌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梁启超像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从戊戌变法前一两年开始,梁启超与夏曾佑、谭嗣同等便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但此时的新诗只不过是“挦扯新名词以表自异”的作品。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进步诗歌理论,对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在他的理论影响下,黄遵宪等一大批新派诗人出现了。梁启超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也努力实践新的诗歌理论,他的诗作留存不多,多数创作于流亡日本时期,但是用语通俗自由,敢于运用新思想、新知识入诗,诗风流畅。《爱国歌四章》、《志未酬》等诗感情真挚,语言明白晓畅,是其诗论的较好体现。梁启超于提出“诗界革命”口号后又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并在创作上进行了积极的有意义的尝试。与诗歌、小说、戏曲相比,梁启超在散文方面取得的成就要高得多。以他于1896年《时务报》到1906年《新民丛报》十年内发表的一组散文为标志,完成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散文领域的创举——新文体的确立(亦称“新民体”)。

梁启超“夙不善桐城派古文”,在散文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进行了重大突破。他的散文或揭露批判黑暗丑恶的现实,或为祖国的现状忧心忡忡,或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科技,积极呼吁变法自强,将散文作为其变法思想的宣传工具。在形式上,他的散文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笔端常带感情,极富鼓动性,“对于读者,别具一种魔力”;语言半文半白,“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拘束”代表作《少年中国说》,针对中国现状,分析透彻,说理条理清楚,运用一连串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行文一泻千里,文章呈现出大气磅礴的风格。故梁启超散文的影响极大,“每一文出,则全国之身目为之一耸。”以梁启超散文为代表的新文体是对桐城派以来散文的一次解放,它的出现为中国古典散文向现代散文尤其是“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转化作了必要的准备。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的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和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于接受。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用到“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很多新词,像现在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政治,经济,科技,组织,干部”等等很多词汇,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篇三:天津历史名人

天津历史名人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汉族,广东

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著名学者。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未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后来,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生平履历

1890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革维新的道路,世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 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的之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

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

1917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1922年起在清

天津名人故事

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

1926年初他发现尿中有血,到北京协和医院检查,诊断出一个肾病变.1926年3月16日作肾切除手术时,因值班护士将有病

的肾标错了位置,导致好肾被误切除.以后尿中继续有血.11月12日他已不能伏案工作了.于1929年一月十九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京沪开追悼会,参加者甚众。

学术成就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著。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将近36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

他有多种作品集行世,以1936年9月11日出版的《饮冰室合集》较完备。《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

欧游归来之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研究重点为先秦诸子、清代学术、史学和佛学。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指导范围为“诸子”、“中国佛学史”、“宋元明学术史”、“清代学术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史”、“中国史”、“史学研究法”、“儒家哲学”、“东西交流史”等。这期间著有《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情圣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变法通议》等。

梁启超在文学理论上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首倡近代各种文体的革新。文学创作上亦有多方面成就 :

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

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这种带有“策士文学”风格的“新文体”,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梁启超写于1905年的《俄罗斯革命之影响》,文章以简短急促的文字开篇,如山石崩裂,似岩浆喷涌:“电灯灭,瓦斯竭,船坞停,铁矿彻,电线斫,铁道掘,军厂焚,报馆歇,匕首现,炸弹裂,君后逃,辇毂塞,警察骚,兵士集,日无光,野盈血,飞电刿目,全球挢舌,于戏,俄罗斯革命!于戏,全地球唯一之专制国遂不免于大革命!”然后,以“革命之原因”、“革命之动机及其方针”、“革命之前途”、“革命之影响”为题分而析之,丝丝入扣。难怪胡适说:“梁先生的文章??使读者不能不跟着他走,不能不跟着他想!”

在书法艺术方面,梁启超早年研习欧阳询,后从学于康有为,宗汉魏六朝碑刻。

著作名录

《少年中国说 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 《敬业与乐业》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新民说》

《饮冰室主人自说》

《中国文化史》

《饮冰室主人全集》

《李鸿章传》

《曾国藩传》

《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选集》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

变法通议自序 论不变法之害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续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论学会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 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 说动 论湖南应办之事

呵旁观者文 中国积弱溯源论(节录) 立宪法议 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西学书目表后序 倡设女学堂启

湖南时务学堂札记批(节录) 成败 英雄与时势 文野三界之别

古议院考 《西学书目表》后序

养心语录 国权与民权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