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湘西名人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3 21:53:28 作文素材
湘西名人故事作文素材

篇一:资兴名人故事

资兴名人故事、

湘西名人故事

神话传说讲解

寿佛 资兴是无量寿佛释全真的故乡。寿佛释全真,俗姓周,名宗惠,唐开元十六年出生于湖南资兴周源山,唐天宝二年到郴州开元寺出家受戒,后到浙江杭州拜道钦禅师为师,唐天宝七年随师进京晋谒了唐玄宗,唐至德元年到广西湘源县(今广西全州)开创净土院(今湘山寺,被誉为楚南第一禅林),唐咸通八年端坐圆寂,享年138岁。全真大师着有《牧牛歌》、《遗教经》、《湘山百问》等著作,受到过历史上五位皇帝的敕封, 宋徽宗敕封他为“寂照大师”,宋高宗加封他为“慈佑寂照妙应普惠大师”,宋宁宗、宋理宗又累次加封,清朝咸丰皇帝敕封他为“保惠无量寿佛”。由于他德懋寿高,远近都尊称他为“无量寿佛”、“寿佛老爷”,在江南地区、港澳台甚至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 洪大全(1823-1852) 清末湖南天地会首领。湖南兴宁(今资兴市,位郴州市东北)人。原名焦亮,亦称焦大。早年因屡试未入学,愤而为僧,隐居读兵书。不久还俗,再试亦未中,后交结各方人士,参加天地会,创立招军堂。1851年(文宗咸丰元年)太平军起义后,赴广西,投效钦差大臣李星沅不成。在镇安(今德保县,位桂西靖西县东北)山区,自开“天地会”山堂,称“天德王”。旋至永安(今蒙山县,位昭平县西)加入太平军,因形势危机,曾于夜间潜逃。被追回囚禁(一作东王杨秀清既忌其才、又恶其说)。后因东王杨秀清既忌其才,囚禁。1852年4月7日在太平军从永安突围至城东平冲途中为清军所俘。他要求投降,被解往北京,在狱中写有诗词及《自述》,6月,被满清政府凌迟处死。

曾中生 州门司乡人,生于1900年。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并受党组织派遣去莫斯大学学习,参加了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曾先后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中共鄂预皖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中国工农红军军事政治学校第四分校校长、红四军政治委员、黄安独立师师长、中共川陕省委委员、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曾中生自1931年4月起,一直受张国焘迫害。直至1935年8月被张国焘杀害。曾中生在受迫害

期间,团结红四军广大指战员,对张国焘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并在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中屡立战功,还先后利用战斗间隙写出了《与“剿赤军”作战要诀》、《与川军作战要点》,《游击战争要诀》等军事著作,为中国革命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军事遗产。1945年6月,中共七大为曾中生平反昭雪。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追认曾中生为中国共产党33大军事家之一。

程子楷 香花石鼓人,1872年4月生。曾留学日本,并谒见孙中山先生,成为首批同盟会员。辛亥革命期间,程子楷先后参加了广州新军起义和武昌起义。在讨袁护国战争中,先后任湖南讨袁军第一军司令(后代理总司令)、广东肇庆护国第二军第一混成旅旅长,后被黎元洪政府授予陆军中将衔,并委任为总统府一等咨议。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后,程子楷辞官隐居岳麓。抗日战争爆发后,程子楷出任湖南省军事参议,参与三次湘北会战。1945年2月,程子楷在家乡被日本侵略军折磨至死,时年73岁。1946年,国民政府为程子楷举行国葬,并追授上将军衔。 曹向经蓼江市人,1900年生。参加过北伐战争,曾任北伐军团长,授少将衔。日冠侵资后,曹潜回资兴,组织地方抗日武装,打击日本侵略军。1945年农历3月28日,曹在秘密搜集日军情报时被捕,在受尽酷刑后惨遭日军活埋。1946年,国民政府追认曹为抗日烈士。

曾希圣 州门司乡人,1904年生。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曾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营教导员。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秘书长、中央军委二局局长、新四军第七师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副参谋长、豫西军区司令员等职,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解放后,先后担任过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山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华东局第二书记、中共西南局书记等职。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文革”中,曾希圣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1968年7月在北京逝世。1978年7月,中共中央在北京为曾希圣举行追悼会,为他彻底平反昭雪。 谭政文坪石税里人,1910年生。1926年参加革命,曾任县苏维埃土地委员。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湘南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并长期从事党的保卫工作。先后任中央军委保卫局执行部长、闽赣军区保卫局长、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副处长、

中共中央社会部地方部长、社会部副部长等职,并撰写出版了中共第一部《审讯学》。解放后,谭先后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公安局长、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常委、社会部长、广东省公安厅长、广州市公安局长兼广州警备区政治委员。1954年起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至1961年12月逝世。谭政文曾先后当选为中共“七大”、“八大”代表。

白 薇 渡头乡秀流村人,1893年2月5日生。1915年春就读于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后转至长沙第一女子师范。1918年,为摆脱包办婚姻,只身赴日本求学,就读于东京高等女子师范,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26年,白薇从日本回国,参加革命文艺团体“创造社”,先后结识了郭沫若、成仿吾、鲁迅等左翼文艺作家,成为早期“左翼作家联盟”成员。白薇一身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著有大量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主要作品有剧曲《琳丽》、剧本《打出幽灵塔》、长篇小说《炸弹与征鸟》、长篇自传体小说《悲剧生涯》以及描写资兴解放经过的散文《快乐的黄昏》等。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白薇曾受到中共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解放后,白薇曾先后主动要求到北大荒、新疆等地体验生活,写出了一批反映新生活的作品,并先后担任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第二、三、四、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委员。1987年病逝于北京。

曹里怀 七里乡人,1909年11月生。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红一军团第三军第七师代理师长、少共国际师师长、红五军团参谋长、红军总司令部一局局长等职。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参谋长、冀鲁豫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长春卫戌司令、吉林军区司令、东北民丄主联军独立第三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六、第一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七军军长。全国解放后,历任湘西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8月授予一级红星勋章。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1982年后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袁亚湘1960年1月出生于中国湖南资兴。中国科学院数学与

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研究员。第九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之一。2011年3月31日,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SIAM)2011年会士评选结果揭晓,共有34名学者获此殊荣,其中华人3名,袁亚湘是其中之一。于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篇二:湘西赶尸的故事

在上世纪初期的湘西地区,如果你在夜间赶路,就有可能遇见一队神秘行人。领头的人口中念念有词,边走边敲着阴锣,跟在后面的人身穿黑袍、头戴斗笠,走路悄无声息。确切地说,他们不是人,而是没有生命的尸体,这就是神秘的湘西赶尸。

在网络上搜索“湘西赶尸”,可以得到千万条相关信息,但无一例外都与“灵异”、“恐怖”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其实,湘西赶尸已经消失了半个多世纪,但好奇的人们还是热衷于探究它的内幕。

▲▲解放军战士遇上赶尸队伍 关于湘西赶尸的最后记载见于上世纪50年代,讲述的是两个解放军战士的遭遇——

上世纪50年代初,湘西地区刚刚解放,但形势极为复杂。两个便装的解放军战士在执行任务时,忽见两个打扮怪异、行踪诡秘的黑衣人。怀疑这二人可能是犯罪分子,解放军战士遂跟踪他们行至一家客栈。

客栈老板告诉解放军战士,这伙人是赶尸的,前面的是赶尸匠,后面的是尸体。解放军战士不信这个邪,决定敲开门一探究竟。

门敲了半天才打开,开门人是赶尸匠,而尸体仍戴着斗笠,站在墙边黑暗处。检查后,解放军战士未发现异常,只得离开。

回到房间的解放军战士琢磨这件事,仍觉得十分蹊跷:难道尸体真会站立行走吗?突然,一个战士想到,当时赶尸匠的饭桌上摆着两副碗筷,难道死人能吃饭?

解放军战士决定继续跟踪调查。然而,跟踪了很久,仍未发现异常,两人终于按捺不住,截住了赶尸匠。这时,他们有了奇怪的发现。

这则见于当时的报道,证明了赶尸现象存在的真实性。那么,赶尸到底是起于何时,又缘于何故呢?为何唯独只有湘西苗族才赶尸呢?

相传几千年前,苗族的部落首领蚩尤在黄河岸边与黄帝部落厮杀,直打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要撤退时,蚩尤对身边的军师说:“我们不能丢下战死的弟兄不管,你用点法术,让这些弟兄魂归故乡。”军师在尸首中间默念咒语,祷告神灵。作法后,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都站了起来,跟在蚩尤高举的符节后面向南行走。追兵赶来,蚩尤和军师联合作法,引来五里大雾,将敌人困在大雾之中。

传说,由于蚩尤的军师最后使用的是雾术,而“雾”笔划太多,于是后来写作巫术。“巫”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的一竖代表符节,两边的人,右边的代表蚩尤,左边的则代表军师。

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已不可考了,但是巫术在苗族地区盛行却是不容置疑的。研究表明,苗族是我国较早发明兵器、刑法和巫术的民族,在一些苗族聚居区,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巫文化传统。赶尸,某种程度上正是湘西巫文化的体现。

湘西地处湘鄂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土地贫瘠,人们多赴川东或黔东一带以采药或狩猎为生。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岭,山中瘴气很重,恶性疟疾流行,除了湘西苗人,没人愿去。人若死在那里,怎么办呢?

在传统中,湘西人运尸归葬的观念很深,他们相信,如果客死异乡的游子不能回故土安葬,他的魂魄就会变成孤魂野鬼。但是,在上千里的崎岖山路上,即使有钱也很难用车辆或担架运输尸体。于是,在巫术盛行的湘西,由于有实在的需求,大概从明清起,赶尸出现了。赶尸的范围从湖南常德到靖州,西南可到云南、贵州边境,向西可到重庆涪陵。

▲▲“行走的尸体”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等栏目组曾调查过湘西赶尸,找到几个自称见过赶尸的人。老人卢万金说,他是八九岁时(1939年)第一次看见赶尸的,当时觉得很奇怪。老人雷万喜说,经历过民国时代的人,大多看见过赶尸。

湘西人伍贤佑自述,1963年,他15岁,跟随父亲在酉水河放木排,有一天在河滩休息时,碰到赶尸。只见赶尸人对着尸体说:“牲口,起来!”然后,尸体慢慢就起来了。赶尸人又喊:“走!”尸体就向前走。

在香港的僵尸类型片中,僵尸都是双臂前举,走路一跳一跳的,动作僵硬。因为,据说人死后关节是不能弯曲的。但是,据几位目击过赶尸的人讲,他们见到的“走路的尸体”和活人一样双臂自然下垂,膝盖可以弯曲,能上下坡。

但是,正像看魔术表演一样,即便亲眼看过赶尸也不能证明尸体确实能够行走,因为目击者有可能被类似魔术的障眼法所蒙蔽。

近年来,人们不断解密赶尸现象,出现了不同的说法。2006年,台湾一家刊物发文认为,赶尸人是将竹竿从死者腋下穿过,并将手臂捆绑在竹竿上,尸体穿着宽大的寿衣,遮住了竹竿,而赶尸人则扛着竹竿走。由于竹竿受力后弯曲,带动尸体晃动,在夜里看上去就像是直立的尸体双手平举在跳跃一般。

但是,很多人认为这种说法是根据香港僵尸片中的造型臆想出来的,与实际的湘西赶尸情形不符。在湘西,关于赶尸,学者们有两种说法:

一是背尸说。一般是师傅带着徒弟,两人或三人轮流背尸回乡。由于身上罩着黑色大袍,且在夜间行走,行人只能远观,看不真切,以为是尸体在行走。

前文讲到两名解放军战士截住了赶尸人,让他们诧异的是,这次看到的赶尸人并不是前面在客栈看到的那个!他们赶紧掀开尸体的袍子,发现下面还藏着一个活人,正是他驮着尸体在行走。原来所谓赶尸就是师徒二人轮流背尸。

二是分尸说。这种说法认为,赶尸人将死者的头和四肢分解,将躯干就地掩埋,只把头和四肢带回乡,一路装神弄鬼只为掩人耳目,等到家后扎个草人做身子,再安上头和四肢。

赶尸有个规矩,就是死者到家后家人要回避,只有等尸体装殓后,家属才能看。这时候家属看到死者须眉毕现,确是自家亲人,且一时只顾悲伤涕泣,谁会去细究这中间的把戏呢?

所以,赶尸人接活也是有选择的,一般在秋冬两季,这客观上延长了尸体腐烂的时间。此外,病死、自杀或遭雷劈火烧的尸体不赶,以免给自己惹晦气。

▲▲揭开神秘的面纱

无论是背尸还是分尸,都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尸体的防腐,因为赶尸的路都在山区,少则需十天半月,多则一个多月。

学者研究认为,湘西的崇山峻岭生长各种草药,苗族先民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苗医苗药体系。其中,有一项是对尸体做去水处理后,进行草药熏蒸,尸体就可以长时间不腐烂。

此外,学者们认为,湘西苗族较早地掌握了炼朱砂的本领,朱砂加热后会还原成汞,而汞是最常见的防腐材料。赶尸一般除了祖传的神符外,还少不了朱砂。

吉首大学副教授陆群经过调查,写下《湘西赶尸》一书。她认为,赶尸不在于技术的真实,而在于职业的真实。赶尸作为职业,确实需要赶尸人掌握防腐技术,胆子大、力气大,才能胜任长途运尸的工作,而让死人行走的法术是不存在的。将赶尸神秘化,是为了提高这项职业的门槛和收入。

1994年,香港一个摄制组到湘西,准备拍一部民俗电影《湘西赶尸》,湘西籍著名画家黄永玉得知后,给电影公司老板写了封措辞激烈的信。信中说:“使世人不要误解我们那块正待开发的土地。”在他的坚持下,影片没有拍成。

而今天,在湘西凤凰县,每当夜幕降临,赶尸作为一项民俗用舞蹈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当神秘的色彩被科学荡涤,人们发现,湘西赶尸其实是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下楚巫文化的一个小小延伸,是特定人群(如巫师)为满足人们叶落归根的心愿而将某些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生计方式的结果。

本文来源:中国历史故事网,原文地址:/gs/minjian/10400.html

篇三:湘西考察报告

学院:艺术学院

班级:12级美术四班

姓名:周慧娟

学号:1211020540067

一、前言

依照艺术学院美术专业教学要求,外出写生是美术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学生搜集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得创作灵感的重要方式,2012级美术班全体同学,于10月19日在辛立强老师和杨刚等老师的带领下奔赴湖南省矮寨、凤凰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学考察。考察期间,全体同学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对矮寨、凤凰有名的景点——矮寨公路奇观、矮寨大桥、沈从文故居、山江苗寨等景点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考察我收获良多,眼见了不少中国特色民族风情,使我们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去捕捉感觉,去观察自然,到生活中去感悟生活,下面我将本次教学考察的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二、考察地点简介

矮寨,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附近,湘川公路从寨中穿过,是一个风景美丽、古朴的苗乡集镇。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西南部,属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境内,与贵州省为邻。凤凰古城古称镇杆,自古以来就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区。凤凰古城由于地处偏远,各种古建筑保存的较完整。

三、考察目的

通过对湘西几大著名景点如矮寨大桥、凤凰古城等景点惊醒实地考察,了解湘西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和体会自然风景。学习感受其多样的文化形态、丰富的文化内涵、质朴的文化气息是我们学习考察的目的。

四、考察所见

1、背篓

在湘西,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人们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湘西是背篓的世界,也是背篓背出来的世界”,一只小背篓承载了人们的梦想与现实。在路上随处可见背篓,但它又不仅仅是一只背在背上竹篓,更是一道风景、一种文化。

湘西的背篓,名称、样式、用途各不相同,有洗衣服的“洗衣背篓”、背婴孩的“儿背篓”、背粮米的“米背篓”等。一只小背篓,演绎出湘西无数精彩的故事。

2、苗族吊脚楼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也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主任,楼下架空。凤凰的吊脚楼沿河两岸,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肇始于环太湖地区,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

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这些充满了苗族艺术意象的吊脚木楼给苗族人民艰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恒的生命激情。

3、凤凰朱砂

凤凰朱砂享誉天下,又名丹砂、辰砂。曰丹砂因其颜色丹红,曰辰砂因凤凰汉朝时属辰阳县。朱砂可入药,《神农本草经》载有46种无机矿物入药,按治疗价值分上中下三品,朱砂列上品之首。凤凰在汉代、三国、隋朝时属辰溪县,那时的辰溪县内只有凤凰产朱砂。朱砂的有用元素是汞,汞是自然界唯一的液态金属,多用于化工、仪表、医药、工艺美术方面等。据地质学家证明,凤凰富集有巨大的朱砂矿田,被中外科学家列为环军太平洋朱砂富集成矿带而令世界瞩目。 在风水学中,朱砂是经由日月精华的矿脉中采集,因吸收天地之正气,所以带有极强的阳气磁场。朱砂不同于玉石、天珠握在手时是冰凉的感觉,它握在手里是温暖的,也就是说朱砂带有极强的阳气磁场。在巫傩文化盛行的湘西,人们把朱砂视为珍宝佩戴于身,或用于建房、竖大门、墓葬、安碑等。在神秘的湘西赶尸中,赶尸人用朱砂

封住尸体的七窃来镇煞。朱砂也是开运、祈福、纳财的上上极品。如

果某处的风水不好、邪气太重,使用朱砂具有明显的镇邪奇效。

朱砂还可用来做颜料,近年来,随着资源不断枯竭,作为优质、稀有、不可再生的天然矿产品,朱砂在国际市场上水涨船高。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创作的《万山红遍》就是朱砂画成的,其中一幅3.1平方尺的作品拍买价达到501万元。

4、青柚雕花蜜饯

雕花蜜饯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食品,相传古时候有一年,一连下了3天3夜的大雨,洪水淹没了靖州城,城中男女老少都聚到北坡避难。人们所带的食物渐渐吃光了,只好靠坡上的野茶、树根等维持生命。这时有一个叫甜姐的侗家媳妇,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个还未成熟的柚子,她摘下一咬,顿觉满口苦涩。甜姐想,假如这柚片拌点蜂蜜该是什么滋味呢?于是,她将其放在蜂蜜中浸了浸。柚片吸满了蜂蜜,味道变得既甜又香,还散发着阵阵柚香。后来,甜姐制作的蜜饯问世了。再后来,心灵手巧、颇具匠心的侗家姑娘们将仔柚切成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