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小学语文说明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5:47:49 体裁作文
小学语文说明文体裁作文

篇一:小学语文_说明文阅读与作文

说明文写作与阅读(一)老师用

学习重点:1.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2.说明文阅读及其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3.基础积累

1.首先要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

2.安排好恰当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恰当是使用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

下定义:是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格式,简明地对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加以概括的说明方法。

分类别:是根据形状、性质、功能、成因等方面,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然后逐一加以说明的方法。

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列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列数字

:数字有约数和确数,不管哪一类数字,都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

作比较:选择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作比较包括类比和对比,同类事物的类比是为了说明相同点;不同类事物的对比,是为了突出不同之处

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明。

列数字:我国有差不多13亿人.??

举例子:我国名胜古迹十分多。诸如泰山,黄河,故宫,孔府,普陀山,明孝陵 ?? 打比方:她家里就像天堂一样??作比较??鲸比大象还要重很多

作比较: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例文(一):

怎样雕刻水仙 ??

传说水仙花是“凌波仙子”的化身,其实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石蒜科,盛产于我国福建省的漳州地区,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了,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水化花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多长在水中。如果它生活的地方温度较高,就会吸收大量养料长出很多叶子,而开的花就少了。人们都希望水仙多开花,少长叶,花期长,那应该怎么办呢?

雕刻好的水仙头要放在水里浸泡一天左右。浸泡出根茎中的粘液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把刀削的伤口用干净的白色餐向纸(便于以后拿掉)轻轻地缠绕上,以利吸收水分,促进根的生长。洗净、包好的水仙头一般都摆放在紫砂水仙盆中。在盆底部码上干净漂亮的小石子,用来稳住水仙头,再注入清水后,我们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雕刻水仙。

拿到一个3年生水仙头后,应该先判断正反面。水仙头露出的芽弯曲的一面是正面。雕刻水仙花头正面的方法是:首先把水仙花外面的鳞片和干枯的根削掉,其次把水仙花头靠根部的1/3留下不动,一层一层地削掉上面2/3部分的鳞片,直到露出花芽为止,再在每片叶梢的边缘削一下,以后花芽就会弯曲生长、能形成漂亮的造型。雕刻时请注意不要把花苞削破,以免影响花蕾的生长。

水仙花盆要放在阳光照射比较少的室内,室温控制在8-10C左右,坚持每天换水。经过5-6天,水仙花的苞蕾就会一个一个地长出来,叶子会呈现弯弯的形状。这时,它生长很快,应该适时调整温度,使它在将近春节时开出花来。如果温度、湿度控制得好,花期一般在半个月左右。如果雕刻技艺精湛,便创作出一盆盆活灵活现的“天女散花”、“花篮迎宾”、“孔雀开屏”、“天鹅展翅”等盆景,使清香飘逸的水仙花更加多姿多彩,使人得到一种艺术享受。 新春佳节来临,优雅的水仙花伫立于一泓清水之上,亭亭玉立,竞相开放,散发出淡淡清香,定会给您的新春佳节增添无限的情趣,给您的居室带来春天的气息。

例文(二)菊花

菊花,多年生本草植物,秋天开花,经人工培养,品种很大,颜色、形状和大小很大有的花可以入药,也可以作饮料。????

菊花的茎呈墨绿色,约有小拇指般粗,茎的两边互相交错生长着许多羽状的叶子,这些叶子翠绿翠绿的,从远处看,整株菊花翠绿欲滴的,十分惹人喜爱。

每年秋天,菊花便会开花了。俗语有云:"赏菊之趣在于赏花。"菊花的颜色五彩缤纷,以黄、白、红、紫为主。黄的金色灿烂,雍容华贵;白的淡妆素裹,清洁怡雅;红的绚丽夺目,热情奔放;紫的苍劲有力,凝重浑厚。还有的花呈绿色,青翠欲滴,真像是碧玉,另外还有红黄相间的,让人赏心悦目。各种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菊花的花形也是千姿百态,风貌各异,这是由于花瓣的千姿百态所致的。瓣有的平瓣、管瓣等几种,每一种又有内曲、反卷等形态。一朵花,由许多花瓣按

一定规律组合着、构成了一朵朵形状各异的菊花,每朵菊花都保持着一种疏密相同的参差美。并由此构成了几种优美的造型:有的花儿短瓣相抱,外部长瓣飘洒,潇洒极了;有的花儿内部疏松或紧密内抱,外部自然下垂,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花瓣长短不一,互相重叠,排列参差,变化多端……????

菊花不仅艳丽多彩,而且用途广泛。花、茎、叶、根都可以入药。菊花还可以泡制菊花茶,菊花茶清凉解暑,而且香浓宜人,深的人们的喜爱。菊花还有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的功能,是很好的绿化植物。????

菊花既美丽又实用,真是一种好花卉。

第二部分 阅读

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层——大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皱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节选自《大脑如何思维》,有删改,作者威廉。卡尔文)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选文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对"智力"作了五种解释。请说出你最赞同其中的哪一种,结合实例说明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撒哈拉的变迁

①"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③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④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从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⑤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第①段末尾的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1. 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答:

( )→( )→()→(沙漠)

3.第④段开头加点的"当然""也""无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加以解说。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

答: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撒哈拉草原变为

沙漠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五)

1、智力。 2、逻辑顺序。 3、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4、准确性;严密性。 5、介绍了对智力的多种解释;并通过人和动物大脑皮层的比较,说明了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6、是开放性试题,没有唯一答案。

(四一)

1、D. 2、(绿茵时代或青葱草原)→(稀树草原)→(干旷草原)。 3、"当然"承接上文;"也"引出撒哈拉草原沙漠化的又一原因;"我不"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突出强调撒哈拉草原沙漠化的人为因素。(解说正确一词得1分)。 4、这句话在全文中的意思是降雨量与蒸发量的比例失衡,降雨量少于蒸发量的趋势不可改变。 5、撒哈拉成为沙漠的原因是:①自然原因。由于季风雨的变化使撒哈拉大草原在湿润期与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最后处于长期干旱而形成沙漠。②人为原因。人类对撒哈拉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速了撒哈拉大草原的沙漠化。撒哈拉大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应该强化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空间,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原因和启示各记2分)。

篇二: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初探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常识性课文。这些课文均含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它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动植物、地质、科技尖端等方面知识。这些课文的表达方式,除在低年级有一部分用文艺形式向儿童传播科学知识外,大部分是用说明文形式来写的。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文体。作者在说明事物时往往通过因果、连锁、比较、分合等逻辑关系来构思组篇,揭示事物间联系规律,说明事物的特征、功用、成因、结构等,结构严密,逻辑性强,既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范文。教学中,如何把握事物特征,在训练语言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发展智力呢?

一、品词明理,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作者为文的目的不外乎传授知识、交流思想、表达感情,而这全靠语言文字来完成。因此,对语言文字的深刻领悟,便是准确理解思想内容、接受信息的首要因素。“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叶圣陶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品词、“追根”、明理,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其做法是:

扣“词眼”法。所谓“词眼”,指“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的关键词句。教《蝙蝠和雷达》,揭示课题后便设疑:蝙蝠和雷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为什么中间加一“和”字?这就促使学生自觉地把课题与课文联系起来去探究。蝙蝠和雷达有相似的功能,雷达的发明是由于受到蝙蝠的启示。因此,讲读时紧扣“启示”一词,展开教学思路,既要求学生理解这个词语本身的涵义,又引导学生认识“启示”在发明雷达整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把语言训练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课文重点部分是“试验”和“研究”。前者是揭开“秘密”的基础,后者是揭开“秘密”的关键。理解这两层意思,第一步,明实验。让学生默读介绍蝙蝠的段落,比较三次试验的异同点,并找出重点句进行概括,帮助学生认识事物间因果关系。第二步,知原理。抓住“不是??而是??”句提出深层次问题;蝙蝠在夜间是怎样用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学生读读、议议,并进行点拨,板演示图,帮助学生理解蝙蝠夜行时,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进蝙蝠耳中,于是蝙蝠便作出反应,绕开障碍物而继续飞行。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将这一原理密切联系实验思考:为什么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中,铃铛会不断地响?这“联系前后”的一问,使学生明白了封住蝙蝠的嘴巴,超声波无法发出,因而蝙蝠无法用超声波探路,只能乱飞乱撞;而塞住耳朵,则又使蝙蝠无法接受遇上障碍物后反射

回来的超声波,因此出现了同样的结果。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蝙蝠夜行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还使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第三步,扣蝙蝠和雷达的联系。“研究”部分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启发学生根据“反复研究”四个字想象出研究的全过程,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绘出雷达是怎样工作的简图。通过比较、切磋,学生抓住了雷达与蝙蝠相联系的关键句子,搞清楚了二者各部分的对应关系,领悟到标题上“和”字原来就是“启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创造了雷达,学生也学会了联系,油然而生对科学研究与创造发明的兴趣。这样步步扣词眼,拾级而上,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也让学生学会了分析文章的方法。

用剥茧法。即通过语言文字层层发问,引导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对课文进行追根究底的分析,探索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琥珀》一课写的是一块包有两个小虫的琥珀。人们认识这块特殊的琥珀是从这里入手的:透明的琥珀里有两个小虫,而且仍旧好好地躺着;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都可以看见,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根据这块琥珀的特征(个性)和这两个小虫的生活习性,按照一般琥珀形成的过程,人们推想出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便能晓悟两个哲学观点:一是个别和一般。讲读从整体考虑,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品词悟理:①什么是琥珀?②课文中介绍的琥珀是什么样子?找出有关语句。③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有哪三个阶段?④“松脂球”把两个小虫一齐包住,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形成这一状况?⑤松脂球形成化石这一阶段,需要哪些条件?⑥是不是所有的琥珀都包有两个小虫呢?⑦从这块琥珀可以推测出什么?这样由引导学生分析这块琥珀的形成,得知一般琥珀形成过程的认识,像剥茧似的,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既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又掌握了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二是偶然性中的必然性。教学松脂球把两个小虫一齐包在一起的有关部分,引导学生议论:①造成松脂一定要往下滴的条件是什么?②苍蝇和蜘珠怎么会让松脂包住呢?③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凑巧?④假如树干上没有这两个小虫,或者距离很远,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样透过语言文字步步推进,让学生认识到,一大滴松脂包住两个小虫看来是一件非常巧合的事(偶然性),但从这时的情况看,松脂往下滴,两个小虫停在树干上,松脂包住小虫又是一定的(必然性)。这就使学生领略到偶然性中蕴含着必然性因素的深刻道理,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二、理脉悟味,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说明文的脉络,往往通过因果、相承等等逻辑关系来展示事物间联系规律,说明事物特征,而这又每每通过结构层次表现出来。教学

中,可教给学生“找关系法”,即分析层次,理清和把握作者阐发事物特征的思路,领悟意味,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蛇与庄稼》是著名的散文家秦牧撰写的。教学时理文脉,可从不同角度去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一是抓因果关系,培养判断能力。

第一段主要写蛇与庄稼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复杂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因果关系,通过四个层次表达的。可抓“奇怪”一词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边议:第一个“奇怪”指的什么?是什么事使“大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洪水后连续几年庄稼总得不到好收成呢?老农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奇怪办法?为什么蛇放到田里,庄稼就获得了大丰收?在读和议的过程中,学生便发现3、4句和9、10、11句,第6、7句和第12句之间都是倒装因果关系。其中第10和11句之间,以及第11句几个分句之间也都是因果关系。作者从正反两方面,通过句与句、句与句群、句群与句群之间的因果关系,脉络分明地揭示了蛇、田鼠、庄稼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田鼠与庄稼是直接关系,蛇是通过田鼠而与庄稼产生间接关系,因而是一种复杂关系。而这种复杂联系的决定因素是蛇。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条件,判断出事物的结果,这不仅领悟了语言文字中所传授的“道”(事理),而且运用概念判断事物的能力也得到训练。二是抓连锁关系,培养推理能力。第二段描写猫和苜蓿的复杂关系,是通过两个层次间的连锁关系来反映的。可这样设疑:猫和苜蓿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系?课文从正反方面,运用假言推理的形式加以说明。第3句从反面假设推理,第4句从正面假设推理。这两句的几个分句之间是递进式的连锁关系,步步进逼,层层推理,深刻阐明了猫、田鼠、蜜蜂、苜蓿之间的直接联系,而猫是通过田鼠、蜜蜂与苜蓿构成间接关系。引导学生抓住这一复杂关系进行推理,不仅理清了这一段的脉络,而且学会了推理的方法和规律,有助于提高逻辑推理能力。三是抓相承关系,培养分析能力。第三段通过具体事例写事物间联系,并点明文章中心。第3句是个多重复句,承上启下。抓住这个过渡句与上下句群间相承关系设问,便能理清这段文章的思路和线索:第3句和上下句有什么联系?哪些是简单联系(1、2句)?哪些是复杂联系(4、5句)?为什么人与病人之间是复杂的联系?再抓住“也许??甚至??”这一句让学生理解人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一口痰而发生间接关系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呢?你能举出事物间有着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的例子吗?这样抓住词句间相承、递进等逻辑关系诱导学生分析事物间联系,再让学生综合生活中实际,进一步分析推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便能逐步提高学生分析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四是抓分合关系,培养概括能力。课文最后两句是由前三段所举的事实而得出的必然结论。这个结论和全文的关系是分合关

系。即先分述后总结。教学时回视全文,步步设疑,引导分析:①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人与病人之间有什么联系?②这三个例子讲事物间的联系有哪些相同处?③事物间的联系是复杂的,我们应该怎样?为什么要掌握它们的规律呢?这样让学生分析、比较,由现象到本质,由个性到共性,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属性,不但领会了文章所蕴含的事理,而且学到了正确思维的方法与规律,使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得到了综合训练。

三、教法抓练,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说明文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基本内容的。教学这类课文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笔者感到,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以下学习方法:一是抓住知识要点——课文究竟讲了哪几点知识,即读懂内容;二是研究课文写法——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以体现语文学科的个性教学任务;三是联系相关知识——由课内扩展到课外,通过知识的拓宽,促进知识的系统和迁移。学生掌握了说明文的一般学习方法,再拿到同类型课文,使能举一反三进行学习。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方法,唯有实实在在地训练,而训练切忌按一般的思维程式或应用现成结论来解决问题,要善于变通,善于创新,以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如教《鲸》:

训练读。巧妙设问,点引方法,让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的同时,训练学生多种形式读书的能力。开头设问:“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鲸的知识?”让学生着眼整体扫读全文,抓住每段主句(即基本要点),了解文中介绍了鲸的大小、类属、种类和生活习性并——板书,训练速读能力。第二段是重点,设问:“这一段讲什么?从哪几方面介绍的?与第三段有何联系?”让四位学生轮读,其他同学听、思、辨,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理解能力;介绍鲸的四个生活习性,其中“吃食”、“呼吸”,不同种类的鲸有明显区别,指导圈画细读、比较、议论,寻求异处,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研读能力,又使学生学到了分析课文的方法。

训练说。说明文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为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可采用形象直观的电教手段。第一段写鲸的进化过程,学生难于理解。用投影片打出鲸在陆地上、浅海里、海洋里三种不同形体及年代,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表漫长时间的词语,并要求学生用“准确连贯的语言”多角度口述鲸的进化过程和原因,适当展开想象,这就训练了学生思维和语言的流畅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训练

小学语文科普类说明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翻阅小学语文课本,无论是哪种版本,我们都能看到科普类说明文的踪影。比较经典的就有《太阳》、《鲸》、《植物妈妈有办法》、《冬眠》、《航天飞机》、《大自然的语言》??诸如此类的文章,可以列出一长串来。小学六年每一个学期都会有一个由一组知识性比较强的科普类说明文组成的单元,科普类说明文就内容而言几乎占了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八分之一,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现行新教材因此增加了不少科学、科普类作品,内容涉猎面更广了,知识接触点更新了。这些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中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也明文指出:学会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

由此可见,科普类说明文的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位置,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研究。

直 面 问 题

科普类说明文其教学现状究竟如何呢?曾有人就这个问题作过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不到20%的教师、学生喜欢教科普类说明文、学科普类说明文。是什么原因使得科普类说明文如此被师、生冷落呢?近几年,我有意识地听取校内外老师所上的科普类说明文,翻阅了许多科普类文章的教学设计,发现了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也许我们能从中窥得一豹。

第一,模式过板。

对科普类说明文的教学,老师们一般都按照“通读课文——了解知识——研究写法——联系生活”这样四大教学板块进行。这样的教学本身无可非议,但久而久之则僵化成型。一旦成了固定模式,则必然导致教师教得没激情,学生学得无兴趣。

第二,分析过多。

很多老师总习惯地以为,教一篇科普类说明文,就得讲说明的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本来就没有故事情节的科普类说明文,被老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款款;本来叙述简洁没有多少感染力的语言,被老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生动、准确”。这样的课堂,科学没有了生命,文字缺失了魅力,情感游离了文本??这样的教学,知识是落实了,方法是渗透了。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人为地使科学与人文绝缘。

篇三: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初探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常识性课文。这些课文均含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它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动植物、地质、科技尖端等方面知识。这些课文的表达方式,除在低年级有一部分用文艺形式向儿童传播科学知识外,大部分是用说明文形式来写的。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文体。作者在说明事物时往往通过因果、连锁、比较、分合等逻辑关系来构思组篇,揭示事物间联系规律,说明事物的特征、功用、成因、结构等,结构严密,逻辑性强,既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范文。教学中,如何把握事物特征,在训练语言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发展智力呢?

一、品词明理,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作者为文的目的不外乎传授知识、交流思想、表达感情,而这全靠语言文字来完成。因此,对语言文字的深刻领悟,便是准确理解思想内容、接受信息的首要因素。“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叶圣陶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品词、“追根”、明理,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其做法是:

扣“词眼”法。所谓“词眼”,指“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的关键词句。教《蝙蝠和雷达》,揭示课题后便设疑:蝙蝠和雷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为什么中间加一“和”字?这就促使学生自觉地把课题与课文联系起来去探究。蝙蝠和雷达有相似的功能,雷达的发明是由于受到蝙蝠的启示。因此,讲读时紧扣“启示”一词,展开教学思路,既要求学生理解这个词语本身的涵义,又引导学生认识“启示”在发明雷达整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把语言训练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课文重点部分是“试验”和“研究”。前者是揭开“秘密”的基础,后者是揭开“秘密”的关键。理解这两层意思,第一步,明实验。让学生默读介绍蝙蝠的段落,比较三次试验的异同点,并找出重点句进行概括,帮助学生认识事物间因果关系。第二步,知原理。抓住“不是??而是??”句提出深层次问题;蝙蝠在夜间是怎样用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学生读读、议议,并进行点拨,板演示图,帮助学生理解蝙蝠夜行时,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进蝙蝠耳中,于是蝙蝠便作出反应,绕开障碍物而继续飞行。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将这一原理密切联系实验思考:为什么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中,铃铛会不断地响?这“联系前后”的一问,使学生明白了封住蝙蝠的嘴巴,超声波无法发出,因而蝙蝠无法用超声波探路,只能乱飞乱撞;而塞住耳朵,则又使蝙蝠无法接受遇上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因此出现了同样的结果。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蝙蝠夜行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还使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第三步,扣蝙蝠和雷达的联系。“研究”部分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启发学生根据“反复研究”四个字想象出研究的全过程,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绘出雷达是怎样工作的简图。通过比较、切磋,学生抓住了雷达与蝙蝠相联系的关键句子,搞清楚了二者各部分的对应关系,领悟到标题上“和”字原来就是“启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创造了雷达,学生也学会了联系,油然而生对科学研究与创造发明的兴趣。这样步步扣词眼,拾级而上,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也让学生学会了分析文章的方法。

用剥茧法。即通过语言文字层层发问,引导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对课文进行追根究底的分析,探索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琥珀》一课写的是一块包有两个小虫的琥珀。人们认识这块特殊的琥珀是从这里入手的:透明的琥珀里有两个小虫,而且仍旧好好地躺着;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都可以看见,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根据这块琥珀的特征(个性)和这两个小虫的生活习性,按照一般琥珀形成的过程,人们推想出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便能晓悟两个哲学观点:一是个别和一般。讲读从整体考虑,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品词悟理:①什么是琥珀?②课文中介绍的琥珀是什么样子?找出有关语句。③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有哪三个阶段?④“松脂球”把两个小虫一齐包住,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形成这一状况?⑤松脂球形成化石这一阶段,需要哪些条件?⑥是不是所有的琥珀都包有两个小虫呢?⑦从这块琥珀可以推测出什么?这样由引导学生分析这块琥珀的形成,得知一般琥珀形成过程的认识,像剥茧似的,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既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又掌握了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二是偶然性中的必然性。教学松脂球把两个小虫一齐包在一起的有关部分,引导学生议论:①造成松脂一定要往下滴的条件是什么?②苍蝇和蜘珠怎么会让松脂包住呢?③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凑巧?④假如树干上

没有这两个小虫,或者距离很远,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样透过语言文字步步推进,让学生认识到,一大滴松脂包住两个小虫看来是一件非常巧合的事(偶然性),但从这时的情况看,松脂往下滴,两个小虫停在树干上,松脂包住小虫又是一定的(必然性)。这就使学生领略到偶然性中蕴含着必然性因素的深刻道理,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二、理脉悟味,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说明文的脉络,往往通过因果、相承等等逻辑关系来展示事物间联系规律,说明事物特征,而这又每每通过结构层次表现出来。教学中,可教给学生“找关系法”,即分析层次,理清和把握作者阐发事物特征的思路,领悟意味,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蛇与庄稼》是著名的散文家秦牧撰写的。教学时理文脉,可从不同角度去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一是抓因果关系,培养判断能力。第一段主要写蛇与庄稼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复杂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因果关系,通过四个层次表达的。可抓“奇怪”一词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边议:第一个“奇怪”指的什么?是什么事使“大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洪水后连续几年庄稼总得不到好收成呢?老农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奇怪办法?为什么蛇放到田里,庄稼就获得了大丰收?在读和议的过程中,学生便发现3、4句和9、10、11句,第6、7句和第12句之间都是倒装因果关系。其中第10和11句之间,以及第11句几个分句之间也都是因果关系。作者从正反两方面,通过句与句、句与句群、句群与句群之间的因果关系,脉络分明地揭示了蛇、田鼠、庄稼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田鼠与庄稼是直接关系,

小学语文说明文

蛇是通过田鼠而与庄稼产生间接关系,因而是一种复杂关系。而这种复杂联系的决定因素是蛇。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条件,判断出事物的结果,这不仅领悟了语言文字中所传授的“道”(事理),而且运用概念判断事物的能力也得到训练。二是抓连锁关系,培养推理能力。第二段描写猫和苜蓿的复杂关系,是通过两个层次间的连锁关系来反映的。可这样设疑:猫和苜蓿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系?课文从正反方面,运用假言推理的形式加以说明。第3句从反面假设推理,第4句从正面假设推理。这两句的几个分句之间是递进式的连锁关系,步步进逼,层层推理,深刻阐明了猫、田鼠、蜜蜂、苜蓿之间的直接联系,而猫是通过田鼠、蜜蜂与苜蓿构成间接关系。引导学生抓住这一复杂关系进行推理,不仅理清了这一段的脉络,而且学会了推理的方法和规律,有助于提高逻辑推理能力。三是抓相承关系,培养分析能力。

第三段通过具体事例写事物间联系,并点明文章中心。第3句是个多重复句,承上启下。抓住这个过渡句与上下句群间相承关系设问,便能理清这段文章的思路和线索:第3句和上下句有什么联系?哪些是简单联系(1、2句)?哪些是复杂联系(4、5句)?为什么人与病人之间是复杂的联系?再抓住“也许??甚至??”这一句让学生理解人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一口痰而发生间接关系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呢?你能举出事物间有着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的例子吗?这样抓住词句间相承、递进等逻辑关系诱导学生分析事物间联系,再让学生综合生活中实际,进一步分析推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便能逐步提高学生分析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四是抓分合关系,培养概括能力。课文最后两句是由前三段所举的事实而得出的必然结论。这个结论和全文的关系是分合关系。即先分述后总结。教学时回视全文,步步设疑,引导分析:①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人与病人之间有什么联系?②这三个例子讲事物间的联系有哪些相同处?③事物间的联系是复杂的,我们应该怎样?为什么要掌握它们的规律呢?这样让学生分析、比较,由现象到本质,由个性到共性,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属性,不但领会了文章所蕴含的事理,而且学到了正确思维的方法与规律,使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得到了综合训练。

三、教法抓练,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说明文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基本内容的。教学这类课文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笔者感到,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以下学习方法:一是抓住知识要点——课文究竟讲了哪几点知识,即读懂内容;二是研究课文写法——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以体现语文学科的个性教学任务;三是联系相关知识——由课内扩展到课外,通过知识的拓宽,促进知识的系统和迁移。学生掌握了说明文的一般学习方法,再拿到同类型课文,使能举一反三进行学习。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方法,唯有实实在在地训练,而训练切忌按一般的思维程式或应用现成结论来解决问题,要善于变通,善于创新,以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如教《鲸》:

训练读。巧妙设问,点引方法,让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的同时,训练学生多种形式读书的能力。开头设问:“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鲸的知识?”让学生着眼整体扫读全文,抓住每段主句(即基本要点),了解文中介绍了鲸的大小、类属、种类和生活习性并——板

书,训练速读能力。第二段是重点,设问:“这一段讲什么?从哪几方面介绍的?与第三段有何联系?”让四位学生轮读,其他同学听、思、辨,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理解能力;介绍鲸的四个生活习性,其中“吃食”、“呼吸”,不同种类的鲸有明显区别,指导圈画细读、比较、议论,寻求异处,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研读能力,又使学生学到了分析课文的方法。 训练说。说明文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为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可采用形象直观的电教手段。第一段写鲸的进化过程,学生难于理解。用投影片打出鲸在陆地上、浅海里、海洋里三种不同形体及年代,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表漫长时间的词语,并要求学生用“准确连贯的语言”多角度口述鲸的进化过程和原因,适当展开想象,这就训练了学生思维和语言的流畅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训练

小学语文科普类说明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翻阅小学语文课本,无论是哪种版本,我们都能看到科普类说明文的踪影。比较经典的就有《太阳》、《鲸》、《植物妈妈有办法》、《冬眠》、《航天飞机》、《大自然的语言》??诸如此类的文章,可以列出一长串来。小学六年每一个学期都会有一个由一组知识性比较强的科普类说明文组成的单元,科普类说明文就内容而言几乎占了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八分之一,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现行新教材因此增加了不少科学、科普类作品,内容涉猎面更广了,知识接触点更新了。这些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中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也明文指出:学会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

由此可见,科普类说明文的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位置,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研究。

直 面 问 题

科普类说明文其教学现状究竟如何呢?曾有人就这个问题作过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不到20%的教师、学生喜欢教科普类说明文、学科普类说明文。是什么原因使得科普类说明文如此被师、生冷落呢?近几年,我有意识地听取校内外老师所上的科普类说明文,翻阅了许多科普类文章的教学设计,发现了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也许我们能从中窥得一豹。 第一,模式过板。

对科普类说明文的教学,老师们一般都按照“通读课文——了解知识——研究写法——联系生活”这样四大教学板块进行。这样的教学本身无可非议,但久而久之则僵化成型。一旦成了固定模式,则必然导致教师教得没激情,学生学得无兴趣。

第二,分析过多。

很多老师总习惯地以为,教一篇科普类说明文,就得讲说明的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本来就没有故事情节的科普类说明文,被老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款款;本来叙述简洁没有多少感染力的语言,被老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生动、准确”。这样的课堂,科学没有了生命,文字缺失了魅力,情感游离了文本??这样的教学,知识是落实了,方法是渗透了。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人为地使科学与人文绝缘。

第三,拓展过滥。

由于许多教师一直奉行科普类说明文就是给学生以知识的观点,因此,他们执教科普类说明文时,会千方百计地拓展该领域的知识:讲《冬眠》,教师搜集大量动物冬眠的知识给学生阅读;讲《太阳》,从黑子讲到日食,从夸父逐日讲到后羿射日;讲《台湾蝴蝶》,教室成了蝴蝶标本展览室??结果是把语文课上成常识课。在这样的课堂上,知识似乎成了科普类说明文教学最核心的东西,而承载知识的语言与表达方式,则似乎成了附庸之物。

重 新 审 视

为了避免“涛声依旧”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现在,让我们站在学生学习科普类说明文的角度,重新审视科普类说明文教学:科普类说明文究竟学什么?

科普类说明文形式简短,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强, 教学这一类课文时,根据其介绍科学知识和说明方法为主的文本特点,老师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当然是教学的一大任务。

然而,科普类说明文是语文课,隶属语文阅读教学范畴,它姓“语”,有别于自然、科学、社会等学科。教学科普类说明文,除了达成知识目标之外,应该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语感。

请注意!抓住知识要点,只是科普类说明文教学中一部分的内容,但绝不是唯一的任务。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作者思考问题、关注问题、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以及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与科学光辉,都应成为科普说明文的学习内容。

寻 求 对 策

那么,该如何挖掘科普类说明文中可以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资源,才能实现语言、情感、兴趣、语文实践与科普文的顺利“接轨”?下面以我执教过的几篇科普类说明文课为例,谈谈相关策略。

一、挖掘科普类说明文中的语言因子

小学阶段的科普类说明文因为阅读对象的特殊性,语言表达大都表现出生动有趣、明白浅显的一面。科普类课文通常以读者的认识、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一般都纲举目张,条理清晰,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行文表达上的这一显著特点,训练学生整体把握,概括文意的能力;科普类说明文较多采用比喻、拟人的写法,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仿写等形式来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科普类说明文普遍运用平实的表现手法,语言科学、准确、鲜明,在教学时就可引导学生体会用词造句的精妙??

在教学《会说话的灯》一文时,我认为认识课文中介绍的几种会说话的灯的作用不难,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其他一些会说话的灯的作用也不难,难的是,要求他们把自己发现的一种灯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给别人。于是:我把教学的重点定位于启发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趣味性表达。附教学设计;

(一)、师生谈话,明确要求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会说话的灯》。大家课后留心观察生活,寻找另外一些会说话的灯,谁能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都是有心人,发现了这么多会说话的灯。这些会说话的灯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很重要,老师觉得,我们有必要提醒其他人也认识这些会说话的灯。怎么介绍呢?我们可以学习作者是怎样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这些会说话的灯的。出示研读要求:

课文中这些会说话的灯到底怎么说话?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由朗读,划出你认为最生动有趣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二)、自由读文,体会语言的生动有趣

(三)、交流汇报,集体评议

1、夜空中,夜航的飞机亮着飞行灯,告诉对面的同伴:“别撞了我!”地面的高楼、电视塔顶也亮着红灯,告诉飞机:“我在这里,请飞高些!”

(1)板书: 拟人手法

(2)表情朗读

(3)你能改一改说话的内容吗?

(4)选择一种灯也用拟人的方法,说一说它们的心里话。

2、出什么事啦?哦,是红灯亮了。

(1)板书: 自问自答

(2)读出自问自答的语气“哦”

(3)把红灯改成绿灯,该怎么说?

3、路口指挥交通的红绿灯用不同的颜色说话:红灯亮了,不准通行。绿灯亮了,准许通行。黄灯亮了,告诉你请等一下。

(1)板书: 总分结构

(2)仿说一段话:第7自然段航行灯也用了许多不同颜色的灯,不过它们主要是用不同的位置说话。学习用总分段式说一说。

4、汽车、电车在它们用来照明的两只大眼睛旁边,有两只小眼睛,它们闪射着黄光告诉对

方车辆,它要向哪边转弯。

(1)板书: 比喻手法

(2)“它们闪射着黄光告诉对方车辆,它要向哪边转弯。”它们指谁?你能具体说说它们是怎么说话的吗?

(四)仿写练笔: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种灯,你怎么跟人说话?

一直以来很想尝试一下如何把《会说话的灯》这一类常识性、科普类说明文的科学性和语言性自然结合在一起。几经反复,最终迈出这尝试性的一步,成功开设相关公开课数节。其中“练笔”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每课必有,理由是我发现科普类说明文委实是训练学生理解、品析语言的好材料。有了好材料就得训练,从说到写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的环,就能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二、挖掘科普类说明文中的情感因子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总结自己的教学思想的时候,把自己教学成功的首要原因,归结为“有情有趣”。他说:“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缺的是情趣。我说的情是什么?是情感,或者说感情。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反观我们的科普类说明文教学,有多少老师千方百计地着力于让学生带着浓烈的感情在学呢?也许老师们会振振有词地反驳,说明文的文体简洁通俗的特点决定了课堂的情感投入度,其潜台词就是这样的课只能上得了无情趣的。

事实上,一篇文章叙述再客观冷静,语言再严谨科学,也不可能不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因此,语文老师当着力挖掘科普类说明文的情感因字,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情感之旅。

在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的时候,我以这样一段话,引领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同学们,这是一篇说明文,读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黄河变化的过程、原因。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所以,老师建议你们再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忧虑了?愤怒了?担心了?生气了?感动了?惊讶了???”

设计这个片段,旨在告诉学生:读书,需要有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意识,努力调动文本的情感因子,推动学生穿透内容,触及精神。通过不断的阅读,读出言表之意,探出言里之意,悟出言外之意。从学生丰富多彩的回答中,可以看到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完全有自己关注的兴奋点,而且这种兴奋感的表达建立在对文本阅读的基础之上。

那天执教《蝙蝠和雷达》一课。

课上一女生提出:课文第6自然段不是说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蝙蝠的本领了吗?第7自然段为什么又说“科学家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的秘密”?

师:谁帮她?

生:试验的次数不多,是不一定对的,研究是要很多次的。

师:研究是为了得出科学的正确的结论,试验只是尝试,结果可能是偶然性的。 生:试验可能是碰巧这样,研究的话是肯定这样。

师:对。大家读一读6、7两段,看看试验结果和研究结果有什么不同?

生:试验说明蝙蝠用什么飞,研究告诉我们蝙蝠怎么飞。

师:研究往往还要找出试验结果为什么是这样的,比试验更艰难。 这使你想到什么了? 生:科学家真辛苦。

生:因为有他们的辛苦研究,我们坐在教室里学课文就可以知道蝙蝠的秘密是怎样的,是怎么发现的,还知道了雷达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作用。

生:科学家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反复研究就为了揭开蝙蝠的秘密。

师:而且这反复研究的过程就是重复地做试验,多枯燥啊。

生:科学家是执着的。

生:科学家研究不畏艰难。

生: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

生:科学家这么厉害,我很佩服他们??

师:让我们带着对科学家的敬佩之情读一读课文的3-8自然段。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