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续写神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1:23:49 体裁作文
续写神话体裁作文

篇一:苹果何以续写神话?

苹果何以续写神话?

作者:

来源:《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3年第01期

高层动荡、股价下挫、市场份额大幅下跌、供应链系统隐现的重重危机,苹果似乎正在上演着“后乔布斯时代”的危机。最新数据显示,苹果手机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已下跌15%,而平板电脑的份额也从68.2%下降至50.4%。相对市场领先者而言,苹果的市场占有率紧缩,导致其作为一个平台的竞争力和价值也衰退了。

再来看看苹果的竞争对手三星。Gartner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在整体手机市场的供应商中,三星以23%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全球手机市场99%的利润都被苹果和三星赚取,其他众多品牌只赚取了1%的利润。

过去这些年,苹果学会了如何在大众平台市场保持高端溢价,这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市场成熟,苹果不可能既维护市场份额又保持高利润,它被迫在二者中选一。《销售与市场》:苹果定位于创新,三星则是一个成功的跟随者,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苹果是否会从一个占据行业主导地位的创新者,变成一个小众的创新市场的主导者?

艾·里斯:是的。随着智能手机和其他高科技设备的普及,苹果的市场份额可能还会持续下滑。但对苹果来说,真正的问题是要做什么。现在,消费者对苹果的认知是一个“高端”品牌,值得溢价购买。如果看看其他品类,你会发现领先的高端小众品牌的市场份额,通常都不会比整体市场领先者的份额高。整体市场领先者趋向于成为“主流”品牌,而不是“高端”品牌。那么,苹果应该降价成为一个主流品牌,并期待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上压倒三星、在个人笔记本电脑市场上超越联想吗?我们不这么认为。随着个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越来越相似,苹果为任何一种产品研发出显著区隔的特性,都将变得更加困难。

当然,苹果已经具备了“认知上”的差异,如果苹果降价和现在的市场领先者竞争,那它将牺牲掉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所以,苹果应该继续保持高价策略,和奥迪、奔驰、宝马其他高端品牌一样为自己定位。

《销售与市场》:苹果追求单品线,三星坚持宽产品线。这两种产品结构会对二者未来的品牌竞争产生哪些影响?

劳拉·里斯:短期来看,宽产品线、产品优势和相对较低的价格成为三星这个品牌的优势,但无法持续。

随着品类的成熟,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对领先品牌来说,要同时维持市场份额和高利润率,就变得更加困难。以个人电脑为例,这是一个成熟缓慢的品类,结果领先品牌很难产生高

利润。以下是五大个人电脑生产商最近一个财年的净利润率:联想为1.6%;惠普亏损127亿美元;戴尔为 5.6%;宏碁亏损2.17亿美元;华硕为4.3%。

苹果并没有跻身五大个人电脑生产商之列,但我们相信苹果的个人电脑业务远比这五大领先品牌赢利。原因就是,苹果具备“高端”个人电脑品牌的认知。所以概括而言,领先的“高端”品牌在任何品类中都具备长期优势,它通常不是市场领先品牌,却是一个赢利能力极强的品牌。

此外,领先的主流品牌也能赢利,前提是需要聚焦狭窄的核心业务。但通常领先的主流品牌会把产品线延伸到其他品类中,这种做法会稀释品牌的力量。个人电脑品类中的所有品牌都存在这个问题。

《销售与市场》:三星的定价策略是“高开低走,持续缩水”,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随着市场的成熟,三星的“高开低走”会对苹果产生哪些冲击?

劳拉·里斯:首先,我们来看看三星的战略。创新加上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为三星创造了良好的利润。在2011年的前十年中,三星的销售额为6799亿美元,净利润率达10.5%。对一个高科技公司来说,这是非常好的成绩。但是2011年,三星的净利润率下滑到8.3%。随着品类的成熟和竞争日益激烈,我们预计三星的净利润率还将继续下滑。

原因是,三星的两大优势(创新和低生产成本)正在被慢慢侵蚀,而且三星没能给它的每个品类产品创建独立的品牌。长此以往,三星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惠普,拥有非常宽的产品线,却同时陷入亏损局面。

因此,苹果应该避免效仿三星。随着时间推移,苹果可以尝试启动新的品牌,抓住创新新品类的高端市场。

《销售与市场》: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当创新的后劲不足时,它们该如何继续发展?劳拉·里斯:创新有两种,一是为既有产品注入创新元素,二是创造新的品类,就像苹果创造了iPod、iPhone和iPad那样。而大多数苹果的竞争者都致力于为既有产品增加创新元素,这种做法的可赢利性远远不如创造新品类。

未来,像苹果(或三星、联想、惠普)这样的公司没有理由不创造新品类。我们期待苹果能专注做下去,因为真正的机遇恰恰蕴藏于此。

里斯伙伴(中国)营销战略咨询公司的本土化观点:

过去十年中,全球企业界共同见证了一个商业传奇的诞生——乔布斯和他带领的“苹果”旋风席卷全球。企业家们依照苹果来描绘理想品牌的轮廓,媒体和专家们不断从苹果身上寻找成

为苹果的路径:创新、酷……然而,我们认为这些都未得其要。实际上,苹果用自己的成功最好地诠释了打造品牌的最佳途径。

开创新品类

谈及创新,企业家们更加关注技术,但技术和产品创新并非开创新品类的充要条件。很多时候,开创新品类只是观念的转变。例如,便捷化趋势推动了包装产品的发展,包装化是一个明显而一直被忽视的重要的品类创新途径。老干妈辣椒酱通过包装化,开创了瓶装豆豉辣椒酱品类;传统的凉茶经过包装化处理,开创了罐装凉茶品类而行销全国;传统的奶茶通过包装化处理,开创了杯装奶茶品类,同样造就上百亿市场;里斯美国曾经协助Fresh Express开创了“包装色拉”的品类,该品类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色拉供应商。

以新品牌推出新品类

苹果是典型的多品牌公司,其架构和策略类似宝洁。苹果作为企业名,旗下有麦金塔、iPad、iPhone等众多产品品牌,多数消费者不会说买一部苹果,而是说买iPad或者iPhone。这种做法看似容易,但与企业家的传统智慧和观念相悖。据我们观察,对于背负著名品牌的大企业而言,其难度甚至超过了品类创新本身。从另一个角度看,品牌的策略恰恰是决定性的:如果不是用“雷克萨斯”这个新品牌,丰田就无法在高档车市场取得如此好的成绩。

产品线:保持简单与持续进化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关于品牌的力矩公式:品牌的竞争力与其所代表的产品数量成反比。当然,这是一种长期观点,如果从短期来评估,情况或许恰恰相反。苹果的产品线策略成为这一公式的最佳例证:无论iPod还是iPhone、iPad,都保持极其简单的产品。这种策略背后的哲学是,给消费者最好、最合适的产品,而非提供更多的产品让消费者选择。此外,保持简单的另一面是持续的升级与改良产品,以应付不断加入的消费者。 对于今天三星的良好势头,简单的将其成功经验归结为“更丰富、多样化”的产品并不正确。实际上,三星不过是成功地站在iPhone的对立面上,成了另一种选择。苹果注定无法独享市场。

公关建立品牌

品牌由公关创建,广告维护品牌。苹果公关战略的成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创始人独特的影响力。乔布斯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在全球高科技企业中无人能及,为苹果公司推出的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公关效应。正如韩国企业界所言:“真正值得担忧的对手不是iPhone或其他品牌,而是乔布斯本人。”二是创新品类的战略。创新品类战略的生命力之一在于,新品类和新品牌的推出本身会产生巨大的公关效应,吸引第三方媒体报道,大大提升了成功几率,这在苹果公司的每一个新品牌身上都得

续写神话

到了验证。

篇二:苹果何以续写神话?

苹果何以续写神话?

作者:

来源:《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3年第01期

高层动荡、股价下挫、市场份额大幅下跌、供应链系统隐现的重重危机,苹果似乎正在上演着“后乔布斯时代”的危机。最新数据显示,苹果手机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已下跌15%,而平板电脑的份额也从68.2%下降至50.4%。相对市场领先者而言,苹果的市场占有率紧缩,导致其作为一个平台的竞争力和价值也衰退了。

再来看看苹果的竞争对手三星。Gartner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在整体手机市场的供应商中,三星以23%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全球手机市场99%的利润都被苹果和三星赚取,其他众多品牌只赚取了1%的利润。

过去这些年,苹果学会了如何在大众平台市场保持高端溢价,这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市场成熟,苹果不可能既维护市场份额又保持高利润,它被迫在二者中选一。《销售与市场》:苹果定位于创新,三星则是一个成功的跟随者,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苹果是否会从一个占据行业主导地位的创新者,变成一个小众的创新市场的主导者?

艾·里斯:是的。随着智能手机和其他高科技设备的普及,苹果的市场份额可能还会持续下滑。但对苹果来说,真正的问题是要做什么。现在,消费者对苹果的认知是一个“高端”品牌,值得溢价购买。如果看看其他品类,你会发现领先的高端小众品牌的市场份额,通常都不会比整体市场领先者的份额高。整体市场领先者趋向于成为“主流”品牌,而不是“高端”品牌。那么,苹果应该降价成为一个主流品牌,并期待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上压倒三星、在个人笔记本电脑市场上超越联想吗?我们不这么认为。随着个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越来越相似,苹果为任何一种产品研发出显著区隔的特性,都将变得更加困难。

当然,苹果已经具备了“认知上”的差异,如果苹果降价和现在的市场领先者竞争,那它将牺牲掉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所以,苹果应该继续保持高价策略,和奥迪、奔驰、宝马其他高端品牌一样为自己定位。

《销售与市场》:苹果追求单品线,三星坚持宽产品线。这两种产品结构会对二者未来的品牌竞争产生哪些影响?

劳拉·里斯:短期来看,宽产品线、产品优势和相对较低的价格成为三星这个品牌的优势,但无法持续。

随着品类的成熟,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对领先品牌来说,要同时维持市场份额和高利润率,就变得更加困难。以个人电脑为例,这是一个成熟缓慢的品类,结果领先品牌很难产生高

利润。以下是五大个人电脑生产商最近一个财年的净利润率:联想为1.6%;惠普亏损127亿美元;戴尔为 5.6%;宏碁亏损2.17亿美元;华硕为4.3%。

苹果并没有跻身五大个人电脑生产商之列,但我们相信苹果的个人电脑业务远比这五大领先品牌赢利。原因就是,苹果具备“高端”个人电脑品牌的认知。所以概括而言,领先的“高端”品牌在任何品类中都具备长期优势,它通常不是市场领先品牌,却是一个赢利能力极强的品牌。

此外,领先的主流品牌也能赢利,前提是需要聚焦狭窄的核心业务。但通常领先的主流品牌会把产品线延伸到其他品类中,这种做法会稀释品牌的力量。个人电脑品类中的所有品牌都存在这个问题。

《销售与市场》:三星的定价策略是“高开低走,持续缩水”,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随着市场的成熟,三星的“高开低走”会对苹果产生哪些冲击?

劳拉·里斯:首先,我们来看看三星的战略。创新加上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为三星创造了良好的利润。在2011年的前十年中,三星的销售额为6799亿美元,净利润率达10.5%。对一个高科技公司来说,这是非常好的成绩。但是2011年,三星的净利润率下滑到8.3%。随着品类的成熟和竞争日益激烈,我们预计三星的净利润率还将继续下滑。

原因是,三星的两大优势(创新和低生产成本)正在被慢慢侵蚀,而且三星没能给它的每个品类产品创建独立的品牌。长此以往,三星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惠普,拥有非常宽的产品线,却同时陷入亏损局面。

因此,苹果应该避免效仿三星。随着时间推移,苹果可以尝试启动新的品牌,抓住创新新品类的高端市场。

《销售与市场》: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当创新的后劲不足时,它们该如何继续发展?劳拉·里斯:创新有两种,一是为既有产品注入创新元素,二是创造新的品类,就像苹果创造了iPod、iPhone和iPad那样。而大多数苹果的竞争者都致力于为既有产品增加创新元素,这种做法的可赢利性远远不如创造新品类。

未来,像苹果(或三星、联想、惠普)这样的公司没有理由不创造新品类。我们期待苹果能专注做下去,因为真正的机遇恰恰蕴藏于此。

里斯伙伴(中国)营销战略咨询公司的本土化观点:

过去十年中,全球企业界共同见证了一个商业传奇的诞生——乔布斯和他带领的“苹果”旋风席卷全球。企业家们依照苹果来描绘理想品牌的轮廓,媒体和专家们不断从苹果身上寻找成

为苹果的路径:创新、酷……然而,我们认为这些都未得其要。实际上,苹果用自己的成功最好地诠释了打造品牌的最佳途径。

开创新品类

谈及创新,企业家们更加关注技术,但技术和产品创新并非开创新品类的充要条件。很多时候,开创新品类只是观念的转变。例如,便捷化趋势推动了包装产品的发展,包装化是一个明显而一直被忽视的重要的品类创新途径。老干妈辣椒酱通过包装化,开创了瓶装豆豉辣椒酱品类;传统的凉茶经过包装化处理,开创了罐装凉茶品类而行销全国;传统的奶茶通过包装化处理,开创了杯装奶茶品类,同样造就上百亿市场;里斯美国曾经协助Fresh Express开创了“包装色拉”的品类,该品类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色拉供应商。

以新品牌推出新品类

苹果是典型的多品牌公司,其架构和策略类似宝洁。苹果作为企业名,旗下有麦金塔、iPad、iPhone等众多产品品牌,多数消费者不会说买一部苹果,而是说买iPad或者iPhone。这种做法看似容易,但与企业家的传统智慧和观念相悖。据我们观察,对于背负著名品牌的大企业而言,其难度甚至超过了品类创新本身。从另一个角度看,品牌的策略恰恰是决定性的:如果不是用“雷克萨斯”这个新品牌,丰田就无法在高档车市场取得如此好的成绩。

产品线:保持简单与持续进化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关于品牌的力矩公式:品牌的竞争力与其所代表的产品数量成反比。当然,这是一种长期观点,如果从短期来评估,情况或许恰恰相反。苹果的产品线策略成为这一公式的最佳例证:无论iPod还是iPhone、iPad,都保持极其简单的产品。这种策略背后的哲学是,给消费者最好、最合适的产品,而非提供更多的产品让消费者选择。此外,保持简单的另一面是持续的升级与改良产品,以应付不断加入的消费者。 对于今天三星的良好势头,简单的将其成功经验归结为“更丰富、多样化”的产品并不正确。实际上,三星不过是成功地站在iPhone的对立面上,成了另一种选择。苹果注定无法独享市场。

公关建立品牌

品牌由公关创建,广告维护品牌。苹果公关战略的成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创始人独特的影响力。乔布斯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在全球高科技企业中无人能及,为苹果公司推出的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公关效应。正如韩国企业界所言:“真正值得担忧的对手不是iPhone或其他品牌,而是乔布斯本人。”二是创新品类的战略。创新品类战略的生命力之一在于,新品类和新品牌的推出本身会产生巨大的公关效应,吸引第三方媒体报道,大大提升了成功几率,这在苹果公司的每一个新品牌身上都得到了验证。

篇三:媒体质疑:阿里巴巴能否续写神话?

媒体质疑:阿里巴巴能否续写神话?

2008年05月22日09:13 中国B2B研究中心

(中国B2B研究中心讯)

摘要:前不久,阿里巴巴现任CEO卫哲对外宣布:“公司目前有一个颠覆性的系统项目,在2008年4月11日上市!”;在此之前,阿里高调邀请6188位VIP贵宾免费体验传说中的阿里战略级新产品。这项“秘密武器”瞬间成为了业界最热门的话题。阿里重磅出击的此项“秘密武器”到底能否继续成就阿里的辉煌霸业、能否续写阿里的美丽神话?

像盘踞各地的诸侯一样,站在帝国联盟顶点的统治者们,制定出了一套套保障各自利益的游戏规则。但这些游戏规则之间并不是平行且独立的,就像国家间会存在连横、合纵、吞并、制衡关系一样,帝国之间复杂的利益博弈关系,交织出帝国大陆的美丽蓝图。

帝国版图变革

阿里巴巴实质上是一个“基金”模式。基金是把民众的辛苦钱努力凑在一起,上升到一个亿的级别来自己炒盘,跑赢股票市场;而阿里则是把大量 中小企业的钱聚集起来,在各大搜索引擎做排名,集体“炒盘”,以提高各中小企业的网络排名。 想当年,阿里之所以选择跟雅虎中国合作,把第一股东的宝座让给了雅虎,也正是看中雅虎是全世界第二大搜索引擎这个极具诱惑的招牌。当然,开始阿里为了省钱,在其他的搜索引擎上做的都是SEO(一种搜索引擎优化技术)。结果,在谷歌里输入的商品名字找到的绝大部分都是阿里巴巴的信息,谷歌俨然已经成了阿里的一个职业推销员。

众所周知,谷歌是个很重视长远发展的公司,所以它把客户的搜索体验始终都放在第一位,用广为人知的词语就是“以人为本”,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谷歌一直都没有做“打扰”搜索结果的竞价排名,其主要盈利都是来自adsense广告联盟和老老实实待在搜索结果右边的AdWords点击付费。

而阿里的过度SEO,终于激怒了谷歌。就在2006年末,谷歌大大降低了阿里的搜索权限,从数据库里删除了阿里90%的信息,导致阿里的国际流量直线下降,并且由于事前两家公司并没有就广告合作事宜达成过共识,阿里也只能失语。

相反,在此时的中国,搜索引擎的“黑马”百度,已经依靠其“更懂中文”的本土诉求策略,不断跑马圈地,一举击败了曾经风光无限的谷歌,以其拳头产品“竞价排名”,顺利进军中国互联网的第一军团,取得了跟阿里巴巴同庭抗争,共同瓜分中小企业网络推广这块大蛋糕的有利地位。

阿里这次接受了谷歌的教训,在中国开始选择跟这个后起之秀合作,开始大量收购关键词,批量做竞价排名,百度自然是敞开怀抱,来者不拒。这三大帝国的制衡游戏的精彩可谓一点也不逊于美国大片。

而近年来,慧聪网、买麦网等其他新型的B2B电子商务网站也都依靠其强大的资本支持,迅速开始崛起。而且他们都以价格为砝码,向阿里帝国发起了最严峻的挑战,正在不断侵蚀着阿里的市场份额。正是在这个内忧外患、双面夹击的形式下,阿里终于再次踏上了自己的求索

路,携努力打造多年的“神秘武器”在2008年4月11日高调而出。

揭开“秘密武器”面纱

4月11日上午9点,这项传说中的阿里“秘密武器”终于在阿里的首页横幅广告中公布了出来。这项阿里“蓄谋8年”的WINPORT旺铺计划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该旺铺将为用户提供如下5种“神奇”功能:

1.企业独享顶级域名 旺铺向用户提供1个以.cn为后缀的中国国家顶级域名

(.cn.com.cn .net.cn)。其所有权归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用户不能填写和修改域名的注册信息、不能自行更改或要求阿里巴巴更改域名的解析地址。

2.可灵活设计的企业网站 使用旺铺管理后台轻松维护网站的内容,增删各类产品发布信息,网站页面美化,真正做到发布信息就是维护网站。

3.20G超大企业邮局 企业邮局是企业以自己的域名为后缀的电子邮件系统,拥有企业邮局的企业可以为每一位员工分配一个“name@企业域名”格式的电子邮箱(称为企业邮箱),企业邮局和域名一样是企业在互联网的身份标识。

4.专业的网站浏览分析 网站浏览分析主要通过对用户在旺铺中的产品页、网站页面访问量的统计和分析,帮助用户了解目前公司产品受关注程度,访问者特点等。

5.企业在线系统 “企业在线”是旺铺推出的一款帮助卖家接收更多反馈的产品,借助该产品,卖家可以在自己的旺铺和在阿里巴巴网站发布的商业信息页面展示多个企业在线联系人,只要联系人在线,可以随时跟客户进行交流。

“秘密武器”会火吗?

此举可以使中小企业的网站风格更加多样化,网站可以任由自己行业属性和产品特点,自由发挥,彰显个性;中国顶级域名的注册也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的步伐,摆脱长长的二级域名的束缚,为中小企业真正走向国际舞台奠定了基础。

1.新的圈地还是立刻赚钱?

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4000万,信息化需求日益加强,阿里注册用户也已高大2400万,但是我国拥有自己独立域名和成熟网站的中小企业还不足80万,市场潜力巨大。而阿里的网站公告明确说明此项“商铺”服务是付费的,对阿里来说这无疑又可以填补一个巨大市场空白,增加大幅收入,也许又是一个美化财务报表的增肥计划。因为阿里附送的中国顶级域名(以.cn为后缀的域名)现在的市场售价也仅仅在1元~10元之间徘徊,可见阿里的成本真的可以忽略不计了。

2.为用户做足了科普工作

企业邮局在阿里的官方网站公告里有详细的邮局使用说明、邮箱设置、写信技巧、客户端信件的收发方法,其实它的实质也就是一个电子信箱系统。试想在这个放眼望去四海皆免费的互联网年代,阿里既然要对商铺收费,那就相当于对其电子邮局系统变相收费。那广大的阿里

用户又有什么理由不去选择那些免费的信箱而无缘无故花这个冤枉钱呢?

再说网站浏览分析,不得不承认,这个工具确实可以有效地帮助用户从阿里强大的数据库中调出网站或者产品的浏览量、浏览来源、受欢迎程度等等参数的真实统计,然后客户可以根据这些数据,相应调整对网站和产品的推广策略和推广力度。

但是数据库统计的也只能是在阿里注册过的用户,没能从根本上增加供应商的总数目,只是为供应商提供了更多的找到采购商的数据依据。从总体上来说,如果供应商总数不变的话,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也就会更加激烈,势必会引起更多的价格大战,利润也会一再压低,早晚会压得大批的中小企业喘不过气来。

因此笔者担心,阿里努力推出的这两项服务,也很可能仅仅是为电子邮件和网站浏览分析在中国的普及做下免费的市场科普工作。

3.让企业多了一个在线客服

企业在线系统其实就是一个在线客服插件,这个功能就相当于淘宝网上的淘宝旺旺的一个翻版,便于采购商看到了满意的商品可以随时随地与供应商取得联系,询问价格,商讨合作等,由此可见这个系统确实可为商家提供不少的便利。但是笔者十分担心在供应商总数目没有增加,而供货商又堆积如山的大前提下,阿里的在线系统也可能仅仅是为供货商提供了一个获得无限渴望的手段而已,其实最让阿里付费用户担心的就是在自己的门口“望穿秋水不见君来”。

中小企业用户最注重的就是信息的简约性、实用性。试想一下在阿里巴巴的国际总流量不断下滑,国外采购商的关注度不断降低的大背景下,用户网页本身已经很少有人浏览,很少有采购商的光顾,即使再增加个顶级域名,把自己的网站打扮得再漂亮,又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呢?

靠花哨能否突破瓶颈?

1、国内和国外的网站流量反差极大

如果仔细分析下alexa排名和近几年的流量走势,不难发现阿里的流量实质上是在逐步减少,2006年达到了最高峰,但是自从Google对之杀鸡取卵似的搜索优化采取强硬措施以后,阿里的总体流量就越来越开始玩起了高山大滑雪,流量图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山体形状,不遗余力地直线下滑。如果再比较一下阿里的国内外流量,显而易见:

阿里65%的流量来自我们国内,可见其一贯的强大知名度也只是局限在国内,与我们想象中的国际地位确实有些差距。

2、供应商和采购商的比例极不“和谐”

虽然难以具体统计阿里供应商和采购商的总数目,但是我们在alibaba.com里用“鞋”作为关键词搜索下就可以得到以下结果:供应信息接近39万条,而求购信息仅仅7200条。阿里平台虽然名声在外,但是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现在供应商和采购商的比例已经严重失调,一

家采购商可以轻而易举地同时向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供应商发出询价要求,供求平衡被严重打破。这就犹如我们现实社会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几十个男生同时拼命追求一个女生,必将造成社会的极大不“和谐”。

3、中小企业主开始怀疑和观望

从阿里的招股说明书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阿里巴巴2006年的付费用户增长率为44.5%,而其2007年付费用户的增长率却下降到39%。更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阿里巴巴付费用户占用户比例也下降了不少,从2004年的1.30%下降到了2007年的1.04%,由此可见更多的中小企业在阿里巨人面前开始选择观望和迟疑。

4、价格大战频频爆发

中小企业品牌力欠缺,产品没有附加值,唯一的杀手锏就是价格。所以当采购商发来询价单后,供应商也只能在喜出望外之余,然后悄悄把价格压到极限,靠此来夺得生意。但是如此循环往复,中小企业总有一天会因利润太低而一蹶不振。

中小企业主资本小,现金流量更小,他们最关心的就是通过阿里能够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销售,但是随着阿里的流量持续走低,供应商又不断增加,平台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得不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在这个巨人面前开始迟疑观望。

认识一位晋江做鞋子的朋友,他说自己已经做阿里3年了,开始的时候还好,效果确实很好,经常有新客户的电话,每天都活力四射,活得甚是开心。但是现在这一年多只能靠吃老本活着了,竟然没有一个陌生的人来敲门,终日惦记着阿里的投入石沉大海。

于是他现在做了个自己的门户,来请我们给他做网络推广,网站上线第一天就接了个5000双的单,客户很是高兴。这也从侧面说明也许自己单独出击要比热血混战好一点。

5、阿里“秘密武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中小企业现今的生存状态已经是举步维艰。比方我们熟知的家电行业,我国的家电行业一度数量庞大,1992年有4万多家;经过大浪淘沙,到了2002年,仅剩下400家左右;而到了2007年,就仅有100家左右了。幸存率是0.25%,99.75%的企业都死掉了。

但是,现在阿里力捧的“秘密武器”解决的并不是中小企业期待已久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阿里采购商与供应商比例失调的内部矛盾,也没有为用户带来更多的国际、国内的采购商,虽然从长远来看,阿里此举实在算得上是前瞻性的一步,已经为中小企业将来的国际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圈地归圈地,概念归概念,希望阿里经过多年B2B门户品牌的积累,在国际舞台上吸引更多的关注,创造迎合经济全球化的商务平台和服务理念,为更多中小企业带来实际意义上的国际平台升级。因为笔者宁愿相信,如果问在眼下中国谁最有可能做到世界高度的商务平台,它就是不断求索的阿里。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