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小说再造辉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1:23:39 体裁作文
小说再造辉煌体裁作文

篇一:步入辉煌

步入辉煌

冰雪王子

“八一”前夕,我观看了影片《步入辉煌》,该片讲述了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1940年2月牺牲前8天的故事。 影片中感人的场景,总是一幕接着一幕,不断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时时地扣动着人们的心弦:杨靖宇将军非常清楚所处的险境,夜间召开会议,准备突围,部队中有10名伤病员,决意不拖累大家,决意留在了原地,最终伤病员们选择了与敌人同归于尽,分别时的相互敬礼,是何其慷慨、何其悲壮! 在突围过程中,遇到雷区阻隔,一些抗联战士就用身体滚雷,用生命开辟着前进的道路;在抗联部队又一次被日军包围之际,抗联战士们自发组织起来,尽最大努力,来保护杨靖宇将军突围;在敌我力量悬殊,战况危急的关键时刻,许多抗联战士舍生忘死,大步向前,采取和敌人面对面射击的方式,前仆后继,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

这部影片,并没有把革命者刻画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他们之中,也有着对真挚爱情的追求,也同样向往能有一段倾诉儿女情长的美好时光。现实是严酷的,当恋人凤兰随常怀忠上山后,杨靖宇将军担心她的安全,一定要她回去,在返回的途中却发现不远处有大批敌军! 为避免落入敌手,凤兰流着眼泪恳求怀忠开枪,倒在了自己男人的怀里,安详地闭上了眼睛,这一幕场景,让观众备觉凄美和伤感!

影片的最后一部分,重点表现了杨靖宇将军在陷入绝境之后,以超人的毅力,在与饥饿、寒冷、疲惫作抗争的同时,还与包围上来的侵略者作最后的战斗。正如杨靖宇将军自己所说的那样,他做人的准则是矢志不渝,既然扛上了这面大旗,就要战斗下去,决不退缩,决不动摇! 他痛斥了敌人的劝降,用反问的方式让敌人哑口无言,他宁死不屈,身中十三弹,倒在了东北林海的茫茫雪地上,壮烈地为国捐躯,也同时步入了自己人生的辉煌境界!

看完了整个影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中感人的一幕幕场景,仿佛依然浮现于眼前;影片中杨靖宇将军等人的话语,仿佛依然萦绕在耳边。对于这部影片的思绪和体会,我感觉有许许多多,其中最主要的,可归集为两点:

一是要尊重历史,正视历史。影片一开始,就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画面,在一片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人数超过杨靖宇所率抗联战士若干倍的日军,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包围圈,敌人配备了装甲车,配备了迫击炮,配备了重机枪??这样的场景,不免令人失望,不免难如已愿,却客观地反映了在当年东北抗日战场上,敌强我弱是总体态势,真实地描绘了东北抗日联军当年异常艰难的处境。这部根据辛实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总体来说,剧本结构完整,情节朴实生动,恰如其分地展示了敌我双方的作战态势,形象鲜明地刻画了敌我双方的具体人物。我们认为,类似于这样的影视作品,

才是真正尊重历史,正视历史,也尊重了在八年抗战以及反抗外族侵略的其他战争中,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而牺牲的无数先烈们。相比之下,那些令越来越多观众都无法忍受的抗战神剧,已经到该退出影视荧屏的时候了。

二是要爱国担责,自强不息。长达14年左右的漫长岁月里,东北抗联的全体将士,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建立稳固根据地、又时常处于优势敌人的围剿之下,但是他们仍然坚持抗战,驰骋于林海雪原之中,迂回在白山黑水之间,创造了毙伤日伪军十余万人的辉煌业绩,沉重地打击了猖狂的侵略者,还牵制了数十万日军精锐不能南下入关,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以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人为代表的东北抗联将士们,他们的英雄事迹,将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 他们的爱国情怀,对于今天的人们,也仍然有着历久弥新的感染力。纵观古今,中华民族就有不惧任何敌人与其血战到底的气概,就有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决心,就有改革创新和再造辉煌的能力。为使我们的国家能够更加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效国之行。爱国,是永远的主旋律之一,正如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篇二:四川省资阳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到第4页,第Ⅱ卷

第5页到第12页。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答第Ⅱ卷时,不能在试卷上随意圈点勾画或

作记号。

3.考试结束时,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梵语(fàn) .

B.煤屑(xia).

C.着装(zháo).

D.婆娑(suō) .闷热(mēn) .牌坊(fāng).酗酒(xù) .笃信(dǔ).伶俜(pīng) .哺育(pǔ).诽谤(fěi) .鸳鸯(yuān) .沧海一粟(shù) .浅尝辄止(zh?) .惠风和畅(huì) .鲜有所闻(xiǎ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肄业 嬉戏 无精打彩 穷兵黩武

B.哽咽 萧索 开诚布公 真知卓见

C.峥嵘 桑葚 急不暇择 同流合污

D.谜糊 嫉妒 正襟危坐 骇人听闻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高大上”,是由几个词语缩略而产生的新词,需要给予一个严密精细的解释,相关解

释有人已经给出了不少,但又总是出尔反尔。 ....

B.天气渐趋炎热,多地中小学生因不慎溺亡的消息,逐渐增多,让人豁然开朗:加强对....

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及监管,时时都不能放松。

C.对于近来的暴恐事件,全国人民义愤填膺,纷纷予以强烈谴责,并坚信在党和政府的....

领导下,一定能坚决打击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

D.又快到毕业时季了,莘莘学子,在温馨伤感的时间旋律中,即将告别可爱可敬的母校,

告别曾经相互提挈,共同进步的同窗。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4年4月,第三届“朱自清散文奖”在朱自清的家乡扬州颁奖,张炜、贺捷生、

马未都、于坚、祝勇五位作家获此殊荣。

B.虑及城市规模、发展需要等因素,河北省保定市将逐步承接首都北京的部分行政事业

功能,以及医疗养老等其他功能的接管。

C.一边品赏着“舌尖上的中国”,一边徜徉于书海文山中,不仅我们的身心得到了一种

享受与滋润,而且得到了一种释放与超然。

D.马航MH370飞机失联事件,在各方的僵持不下的争论中、在不断更新的动态中,虚

实夹杂的消息不断发生,愈发扑朔迷离。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传记文学自身因素主要由传主、题材、情感表达、体裁形式、表现方法等组成。

古代传记文学的传主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士人都有。但在史传中传主以上层人物居

多,在散传中传主由官吏名士逐渐扩展到平民百姓。近现代传记文学的传主一般以名人居多,但原来不知名的人也有因被知名的作者写了传而知名的。如胡适给李超作传,李超虽死,其名为后人所知。又如1928年一部由中国人盛成创作的法语文学传记《我的母亲》在法国出版,旋即风靡世界文坛。

传记题材,在古代传记文学中,尤其在史传中以写传主在政治、军事、道德方面的表现

为主,因为古代史传强调惩恶劝善的教化作用,总的以人物外在社会活动,即“公生活”为主。但到明代中后期传记题材写日常生活的明显增多,而到近现代传记文学,则既写“公生活”,也写个人家庭生活等,即“私生活”,题材日渐扩大。

传记的情感表达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传记主人公的情感描写,另一方面指作者通过

传记的情感抒发。在史传中,司马迁的《史记》传记文学有很强的抒情性,其作品也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史传由私撰发展到官修、集体写作,个人情感难以表达,抒情性逐渐减少,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随之减弱。在散传中作者的抒情成分多少不一,但一般说作者的抒情正当而且浓厚,其艺术感染力也比较强。如明代中期归有光的传记文《先妣事略》为自己母亲立传,写的多是生活琐事,但对母亲的感情溢于言表,十分感人。

体裁形式由史传而发展为杂传、散传;史传中又有本纪、列传;列传又有一人一传的单

传,也有一类人合为一传的类传。类传也有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如范晔《后汉书》创立多种新类传,扩大了传主的类型。现代传记以篇幅大小分为长篇、短篇传记。古代传记受史传的列传影响,篇末往往有一段论赞,如《史记》传记篇后的“太史公曰”,或补记史料,或写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古代传记因多短篇则不分章分节,而到了近代,受西方传记的影响,梁启超的部分传记创作,如《罗兰夫人传》《匈牙利爱国者噶苏士传》已开始分章节。

传记文学的表现方法,除受自身传统影响外,还受其他文学样式和外来传记的影响而发

生较大的变化。如传记文学与小说同属叙事文学,同以写人为主,只是传记坚持写真人真事,而小说多虚构。但在表现方法上往往互相借鉴与吸收。唐代的传记与传奇就相互影响。清初侯方域的《马伶传》,现代胡适的《四十自述》的序幕“我的母亲的订婚”,都用了小说笔法,因而文势曲折,引人入胜。

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创作环境好转,近代、现当代又曾出现过许许多多伟人名人、先

进人物,未来的中国传记文学创作一定可以再造辉煌。

(选自陈兰村《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有删节。)

5.下列关于传记文学自身因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传主是传记文学自身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记文学的传主既包含帝王将相,亦包含

平民士人。

B.古代史传中的传记题材,主要以传主在政治、军事、道德方面的表现,也即总的是以

“公生活”为主。

C.传记中所表达的情感,既包含了传记主人公的情感,亦包含着通过传记写作而抒发的

作者情感。

D.传记体裁形式是由史传而发展为杂传、散传;史传中又有本纪、列传;列传又可分为

单传、类传。

6.下列对古代传记与近现代传记的比较,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代散传中的传主,由官吏名士逐渐扩展到了平民百姓,而近现代传记文学的传主,

一般以名人居多。

B.题材上,古代传记文学一直主要描写传主“公生活”,而近现代传记既写“公生活”,

亦写“私生活”。

C.因多短篇,古代传记往往不分章分节,而到了近代,受西方传记的影响,一些传记创

作开始划分章节。

D.无论是古代传记,还是近现代传记,在表现方法上往往与其他文学样式互相借鉴、吸

收,特别是小说。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近现代传记文学中,一些原来不知名的人因被知名作者写传而知名。这说明写传者与

传主间会相互影响。

B.我国古代史传强调惩恶劝善的教化作用,而现代传记不在意惩恶劝善的功能,所以题

材范围发生着变化。

C.传记的情感表达与其艺术感染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情感表达缺失,艺术感染力便会相

应削弱,反之亦然。

D.因为现代社会创作环境不断好转,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传记文学的创

作一定会再造辉煌。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一)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

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

哉!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石崇《金谷诗序》)

(二)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兰亭集序》)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 庐:寺庙

B.故具.列时人官号 具:详尽

C.暂.得于己 暂:一时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余以.元康六年②足以.极视听之娱

B.①感性命之.不永②不知老之.将至

C.①当其.欣于所遇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已为.陈迹 ②阿母为.汝求 )

资阳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 文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8页,用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不能在试卷上随意圈点勾

画。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31分)

10.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5分)

答: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分)

答:

11.“南兰亭,北金谷”,早已为人熟知。石崇创作《金谷诗序》的动机是什么?用《金

谷诗序》原文中的文句概括,并适当阐释。(3分)

答: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限划8处)。(4分)

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

篇三:黄浦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黄浦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学生注意:

1.答案与作文全都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2.答题时注意试卷题号和答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①朋友小聚,席间说起某些“讽一劝百”或只是炫耀“三俗”、谈不上“讽”与“劝”的热播连续剧,有人戏称之为“中产阶级堕落宝典”,当场被一时髦淑女善意提醒:“您老可别成了九斤老太啊!”于是哄堂大笑,话题很快切换,觥筹交错,言笑如仪。

②但我却不禁暗自浮想联翩起来。盖哄笑之由,并非座中一客被誉为“九斤老太”,乃因说者自居时髦,却一本正经吐出一个很落伍的词,多少也有点幽默。“九斤老太”是鲁迅小说《风波》里一笔带过的人物,曾经与阿Q、祥林嫂、闰土、假洋鬼子、孔乙己一道流行过,如今已颇为古旧,纵然比谌容《人到中年》里的“马列主义老太太”名气响一点,较之也曾奔赴鲁迅笔底、永远保鲜的“国骂”,就逊色多了。现代文学一些“共名”(何其芳语)悄悄隐退,主要因为近

③新词迭出,表征社会进步。比如“发扬”什么,自幼用惯,曾几何时已被“弘扬”取代。上下一心,咸与“弘扬”,“发扬”就黯然失色。有些场合改用“发扬”,反而不够庄重。从红色年代过来的人都熟悉“光辉”一词,当时只觉臻乎其极,无以复加,孰料又有“辉煌”起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盛大场面若无“再造辉煌”,“共创辉煌”予以描写,加以烘托,就缺了什么。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感情”单独使用,很可能变成“敏感词”。文学中写不写感情,写到什么程度,主体是谁,悠悠万事,惟此为大,现在不也被风光无限的“情怀”代替了吗?……“四化”“小康”何其“辉煌”,几十年下来,乔治〃奥威尔所谓“新说法”如雨后春笋,更新之速,惟房屋拆建道路翻修可以媲美。再用旧词,若非“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也只能是“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检梳妆”了。

④语言发展并非一味舍旧图新,也有推陈出新。末世论相信一切言说最后都要受审判,语词一旦造出,就不会废弃,至多存放在人所未识的永恒里。时候一到,即被激活。据说英语最不济,新事物都得量身定做新名词来匹配,海量增加,因此难学,而汉语只须几个常用字稍加组合,就应变无穷。远有“科学”“经济”“自由”“民主”“细胞”“原子”,近有“下岗”“待岗”“扫黄”“打非”“外资““低保”“社保基金”“发改委”“社精办”“五个一”“电脑”“博客”“上网”“灌水”“环保”“全球化”“脑残”“伪娘”——对旧词和旧用法或疏离,或仿造,或回归,脱胎换骨,点石成金,似新实旧,可旧可新,不像现代日语、韩文,任由“音译”外来词肆意糟蹋母语的纯洁性。

⑤成语与器物无关,系乎文化根性,稳定性更大。许多从《尚书》《诗经》开始就雷打不动,绝无废弃(存放)之虞。《尚书〃禹贡》述尧至暮年有“南巡”。“共工”“ 驩兜”“三苗” “鳏”,恰为“四罪”。尧死,百姓“如丧考妣”。舜行德政,“百兽率舞”。《诗〃蒸民》有“小心翼翼”“明哲保身”“爱莫能助”,《小雅》有“万寿无疆”,《关雎》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至今沿用,不绝如缕。

⑥奥威尔说过,“和语言滥用现象搏斗往往显得多愁善感古趣盎然”(《政治与英语》)。“搏斗”云云有些夸张。放手

滥用,也翻不出语言之网。许多簇新语词,无非旧词重新包装。比如,“网络红人”漫天飞舞的诨名绰号,不都是“多愁善感古趣盎然”吗?语言的惰性令一切创造事先陈旧,张世禄先生曾以《诗经〃君子于役》)为例,说明汉语里许多“基本词”,“经过千百代保存下来而没有加以变化”(《汉语历史上的词汇变化》)。“活在当下”、陶醉于词语爆炸的绚丽光芒、天天做仓颉的人大概不会承认,但这恰恰也是一种信念:“基本词汇是基本上完全保存下来的,并且使用为语言的词汇的基础——把千百年积累起来的基本词汇消灭掉了,又不可能在很短期间内创造新的基本词汇,那就会使语言瘫痪,使人们完全丧失相互交际的可能。”(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人“说”语言乎?语言“说”人乎?真很难讲。 ⑦算不得“基本词”的“九斤老太”是否也会咸鱼翻身,重新流行呢?要打赌,或许可以稳操胜券。

1.选词填入第②段空格处,说明理由。(2分)

(1)覆盖 (2)颠覆

选项_____________

理由

2.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对文中“九斤老太”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文中有人被朋友戏称“九斤老太”,言外之意是说他古板、不够时髦。

B.鲁迅《风波》里的“九斤老太”一度流行,在新词涌现过程中悄悄隐退。

C.文章结尾再次出现“九斤老太”,引发语词存放以后也可能流行的思考。

D.“九斤老太”和“环保”“全球化”“脑残”“伪娘”一样,也都是流行语。

4.联系全文,概述作者所认为的语词“流行”与“存放”的关系(3分)(1) ;(2) ;(3) 。

5.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2分)

A.语言的传承与发展

B.语词发展需要推陈出新

C.语词的流行和存放

D.语言的核心在稳定

6.运用作者的观点,分析以下流行语的表达效果(任选—例回答,若两例均选以例一计分)。(3分) ......

例一:《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用了新闻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其中的“给力?二字,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并引起争议:有人叫好,说这个标题读来感觉“给力”,也有人说权威媒体这么遣词造句不够严谨??

例二:“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苹什么”??2010年的网络热词中,类似调侃农产品涨价的谐音词尤为醒目,可以说三字新词领衔社会热点流行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山阴道上访徐渭

①绍兴,古称山阴。盛夏时节,三下江南,徜徉山阴道上,赏钟灵秀泽,沐淳朴风土,荟萃人文,目不暇接。我为寻访一颗泣血之灵魂,参悟一个生命之真谛,冒雨直奔前观巷大乘弄10号的青藤书屋。

②山阴道上,人们皆知身处闹市的三味书屋,却少有人知地处深巷的青藤书屋。青藤书屋就像一坛深埋地窖之老酒,等待有缘的访客闻香而至。她是我国绘画史上蜚声江南的“青藤画派”发源地,也是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徐渭的出生地和读书处。

③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别号青藤。其诗、文、书、画、曲涉猎之广,成就之高,前追东坡。他开创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之风,扭转了花鸟画的地位,使花鸟画成为400年来中国画坛之主流品种。他的一生,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与穷困、疾病、癫狂、暴力、死亡相伴。余秋雨所写的《青云谱随想》中说:在中国古代画家中,人生经历像徐渭这样凄厉的人不多,即便有,也没有能力把它们幻化为一幅幅生命本体悲剧的色彩和线条。

④书屋规模偏小,不足两亩地,建筑风格不失江南特有之优雅灵秀气。有竹园一片,假山一座,两室木格花窗平房,天井西面墙上挂有几株青藤,错节盘根,郁郁葱葱,长于顽石间且常年苍翠,昭示着主人生前之倔强性格。步入正厅,迎面墙上有徐渭50岁画像,槁项黄馘的面庞显出深刻的怪异与倔强,与那个机敏诙谐、游戏风尘的20岁秀才相去甚远。我注视良久,脑中顿时浮现一连串数字:“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徐渭自题联),出生百日便丧父,五次结婚,七年监禁,八次科举失败,八次自杀不死,九死一生。其生命之顽强如身中200多块弹片而不死的“硬汉”海明威,连死神也无可奈何。人世间的至惨至悲无人可比。有人说他是“中国之梵〃高”,我却说晚生300年的梵〃高是“荷兰之徐渭”。

⑤于是,我明白了,艺术家唯其在癫狂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线条和色彩才会犀利、奔放;唯其在癫狂中,一切才最接近原始的真我,发于笔端,闻于绝响.于是,我明白了,一个如此悲惨至极的人为何拥有那么高贵的灵魂。

⑥我的视线移向徐渭生前一幅水墨大写意《墨葡萄图》的摹本,笔墨酣畅,布局奇妙:老藤错落低垂,枝繁叶茂,串串葡萄倒挂枝头,风格疏荡,颇具神韵。画面上方空白处以狂草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茕独者字寒,高迈者字奇,深心者字怪,闲适者字逸。徐渭书法、诗、画生辉,令平凡的画材不平凡,令“公安派”大家袁宏道惊得大呼小叫,打听徐某人乃今人还是古人。

⑦我不懂画,更不知笔法、写意,然从墨迹中我感觉到一种气韵,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张力在撞击、震撼我的心灵。书道言:草书乃书中之书,狂草乃草中之草。陈平原说晋人之风不可学。

⑧我以为,狂草书法家怀素、徐渭也不可学。那癫狂醉态,非理智清醒者所为,那是从性情里出来的,是自然的.常人达不到,一学则歪。袁宏道赞徐渭书法: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落不平之气……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难怪徐渭自称“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⑨徐渭73年壮阔的人生,不再是通俗意义上的人生,而是艺术山脉上一处醒目的摩崖石刻,迷倒当时及身后一大批“粉丝”:王骥德评其杂剧《四声猿》乃“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袁宏道说他是“明代第一诗人”;“八大山人”朱耷步其后尘,一改画风;郑板桥愿做“青藤门下走狗”;齐白石“恨不生三百年前,为君磨墨理纸”……

⑩活在一个万般无奈的时代,既是一种不幸,又是一种幸运。太史公有言: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无论什么时代,一个民族最灿烂的文化都是最痛苦的灵魂谱写出来的,人生之大悲大难,个性之大狷大狂,铸就了文化之大奇大美。

7.第②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2分)

8.根据文中的内容,为青藤书屋写一份简介。(不超过6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④段画线句,作者称梵·高是“荷兰之徐渭”,简析这一说法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⑨段引用王骥德、袁宏道等名家评语的用意是。(2分)

11.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第②段闹市中的三味书屋与深巷里的青藤书屋形成鲜明对比,意在强调它们都很重要。

B.首段“寻访一颗泣血之灵魂,参悟一个生命之真谛”与尾段“文化之大奇大美”呼应。

C.第④段“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入”是徐渭真实写照,包含他对生活的厌倦。

D.第⑥段“空白处以狂草题诗”,具有寒、奇、怪、逸的特点,风格疏荡,颇具神韵。

E.第⑧段作者认为狂草书法家怀素、徐渭不可学,因为他人没有出自性情、自然的醉态。

F.袁宏道贷徐渭书法:强心铁骨,称他为“书神”;所以徐渭也自称“书第一??”。

12.结合文中信息,谈谈你对文末“活在一个万般无奈的时代,既是一种不幸,又是一种幸运”的认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而不远。(《左传·囊公二十五年》)

(8)地势坤,君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经》)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 - 16题。(8分)

早秋山居

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14

(2分)

15.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析颈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向来是以辞藻华丽见长,而本诗却以朴实的语言写寻常景物,达到了“看似寻常最奇崛”的效果。你同意此说法吗?请结合具体词句评析这一语言特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8分)

王绂传

①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②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

①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

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栽眨 ?/p>

② ③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估客也。客以红氍毹③馈,请再写一枝为配,

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④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日:“此黔国公也。”绂曰:“我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注】①楮(chǔ); -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这里指纸。 ②估客:商人。 ③氍毹(qú shū):毛织的地毯。

(节选自《明史〃王绂夏昶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坐累戍朔州( ) .

(2)除中书舍人( ) .

(3)虽豪贵人勿顾也 ( ) .

(4)俟黔公与求则可耳( )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