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和苏轼相遇初一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0:01:17 初中作文
和苏轼相遇初一作文初中作文

篇一:初中假期作文 我眼中的苏轼

我眼中的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举头高吟,江山如画,波澜壮阔,猛浪击石,闻得惊天动地之声,泛尽书文曲画之彩。

他从官十余年间,,曾经受贬谪,曾经被流放,历经饥寒交迫之苦,仍高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位官场上的人,却毫无左右逢源 之心,先是和王安石翻了脸,大声斥责变法之害。又和旧友司马光断了关系。仍坚持变法中有利民之处,他太傻太傻,不知如何飞黄腾达,守得功名利禄,于是,他毅然辞官。

江山如画,月色浩然,他孤身一人,踏着入朝的脚步离开,朝廷之上从此失去了一位正直的清官,而天下的文坛却多了一位天才,一位傻傻的天才。

山村,寂然,归隐的天才,独然而行,星空耀闪,月圆空寂。风寒草动,执得一把愁伤。自志入朝改革而利天下。如今,大势不在,心愿亦不在。。。。。。不若饮酒自乐,步行山水天地之间,此生亦终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举止投手间,看透江山大起大落,江山真如画,如此多娇!退隐山林间,天地之悠悠,鸣鸟清声,青树白花,收尽眼中,这位傻傻的天才,独奏天地之精华所在,受万人敬万人尊。

时光飞逝,风烟散尽,那位傻傻的天子,早已怀梦而逝,江山如画,只是那如梦般墨色的星空,散漫天下,终,一位大师的身影,苏东波。

现在,吾依会望月而思,口吟其文,心悟其道,那天上的文曲星

呵,是否能看见现在。看见曾经,是否依旧高歌“高从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那位天才,那位傻傻的天才。

或许,如他一般,人生在世,总能引见不称心之时,最重要的,不过仍是保持一颗透明的。纯真的,豁然之心。至于那些抓得住的,抓不住的,一切亦会散尽,所求的不过为欣然自得地诗言罢!

江山如画!

风吹,浪奔,看天下。茫茫沧海,勾出一位豪情天下,若智若愚得苏东波!

篇二:高考作文苏轼篇

高考作文苏轼篇

全国甲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例文]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定风波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树木上,岩石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树丛中跳跃的松鼠不见了,方才还在树林里聒噪的鸟儿不叫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走在雨中,有的撩起衣襟,擦拭不断打在脸上的雨水;有的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早已遍是污泥的鞋子;有的大步疾行,忽的跌倒在地上,溅起一片泥水,引来一阵惊叫……

风雨来得太意外了,人们猝不及防,方寸大乱.

苏轼微醺,走在后面.这条沙湖道他已经来来回回走了无数遍,小路曲折,泥泞,全然不像汴梁城里的那些宽阔而平坦的大路.

汴梁,唉――他已经离开很久了.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房檐上,石阶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厅堂里谈笑的朋友不见了,方才还在檐下吵闹的孩子不见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大喝着他的名字,把仓皇走出的他一把抓住,推推搡搡弄上了囚车.

风雨来得太意外了,他猝不及防,方寸大乱.

乌台的囚室外,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街上的人却不少,人们要看一看他――这个曾经一举高中榜眼,曾经被皇帝大加赏识,曾经春风得意的苏轼.梁城里的宽阔而平坦的大路上,一辆囚车在穿行,雨在他眼前下着,雨水在他心中流着……

雨渐渐地小了一些,他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 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着风雨,叹一句:"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的走着,心情渐渐的轻松而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了起来.晚风习习,不觉间云已经散了,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他回过头去,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解说]

这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写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借自然界骤然而来的风雨象征现实的政治生活,词人通过三组形象("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和"一蓑烟雨任平生")来表现他履险如夷,不为外界一切侵扰所动摇的胸襟与学养.这里的烟雨与平生已经在词人身心深处得到了统一,它不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遁世思想,而是一种平和宁静,绝不激动的心态.

词的下片转而写对人生的深刻体会.所谓"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指刚刚经历的"风雨","微冷","斜照",但它们都已经"归去",也就是一切令人忧与喜的外界条件都不存在了,剩下的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好象刚才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即使发生过,但对词人来说也无忧喜之别,一切都是无差别的境界.也就是说,只要自己对一切逍遥自得,安之若素,则

世间的一切现象在自己胸中都是一样的,本无什么雨忧晴喜可言.这是一种多么放达的人生境界.

[简评]

这篇文章选材于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文章将词的意境具体化,写苏轼在沙湖道中经历了一场出乎意料的雨,暗示人生中的意外风雨,意外波折,又写苏轼在风雨中顿悟,他看透了世事,看透了人生的一种必然:以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任何人生的挫折都将成为过去.以苏轼的豁达而有此感悟是一种必然,是一种情理之中. 文章选材独到,构思精巧,对人物的性格及命运分析精准,因而在依托《定风波》原词的基础上可以游刃有余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文章的第一部分几乎就是原词的精装再现.作者将苏轼在沙湖道中的境遇具体细致的描绘出来,使读者身临其境.第二部分则完全是合理臆想,依托原词,对乌台诗案前苏轼被擒的场景进行大胆想象,使之与眼前的景象形成关联:人生的风雨与现实的风雨.由此引发心灵上的呼应,促成本文观点的形成.

细致的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这些描写细腻美好,深得原词的韵味;这些描写目的明确,词词句句无不为主旨服务.结构清晰是文章的另一个特色,两大主体结构既体现了原词的风貌,又形成了内容上的关联,深刻地揭示了主旨. 江西卷《脸》

[例文]

(一)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树木上,岩石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树丛中跳跃的松鼠不见了,方才还在树林里聒噪的鸟儿不叫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走在雨中,有的撩起衣襟,擦拭不断打在身上的雨水;有的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早已遍是污泥的鞋子;有的大步疾行,忽的跌倒在地上,溅起一片泥水,引来一阵惊叫……

苏轼微醺,一张脸在初春的微寒中红润润的,雨水顺着这张脸滑落下来,流到嘴角,在笑出的酒窝里打了个旋,滴落在地上.

这是怎样一张脸呀!他笑着,笑别人的狼狈,笑自己的"癫狂".

(二)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房檐上,石阶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厅堂里谈笑的朋友不见了,方才还在檐下吵闹的孩子不见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大喝着他的名字,把仓皇走出的他一把抓住,推推搡搡弄上了囚车.

他的眼睛微微睁着,嘴角因为肉体的疼痛一抽一抽的抖动着,凌乱的头发在脸上横冲直撞.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谩骂与拷打并行,侮辱与诽谤交织的通宵,他的脸上总是留着雨的印记.

乌台的囚室外,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街上的人却不少,人们要看一看他――这个曾经一举高中榜眼,曾经被皇帝大加赏识,曾经春风得意的苏轼.汴梁城里的宽阔而平坦的大路上,一辆囚车在穿行,雨水在他脸上淌着,泪水在他心中流着……

(三)

雨渐渐地小了一些,他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 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着风雨,叹一句:"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彩虹,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的走着,心情渐渐的轻松而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了起来.晚风习习,不觉间云已经散了,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他回过头去,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

[简评]

这篇文章几乎与全国甲卷的例文一模一样,不过在个别词句上稍加变动(变动部分用下划线标注),就妥贴的转变为《脸》.文章在第一二两个部分分别加入了一个小段落,以突出"脸".作者深知"脸"上的一切都是"内心"的表现,因此,这些段落的加入就显得不着痕迹,贴切自然了.

《脸》这个文题有很大的宽容度,因为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表露,这就使得很多文章可以转化为《脸》.作者抓住了这个窍门,不费什么笔墨,就把自己原先做过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定风波》一文移植过来了.

很多同学拿到抽象的概念性的题目尚且可以马马虎虎的对付出一篇文章来,一旦遇到形象性的题目思路立刻就被形象禁锢住了,绕来绕去写不出什么有深度的文章.连这篇文章的构思技巧是可以借鉴的.这不是抄袭,而是"偷自己的懒",利用自己平时作文的积累而进行深加工.这种文章在考场上往往因为思想的深刻,语言的成熟而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在此,评论者也可以偷自己的一个懒了,对于文章的其它评价可以参见《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定风波》一文的简评.

全国乙卷《位置和价值》

[例文]

站在哪里

一个人站在人生的转折当口,一切都变得那么的不确定,明天你将站在哪里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 "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被抛到这荒凉凋敝的黄州.

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都不能让他那颗高傲的心屈服.

站在赤壁之下,登上文学之巅.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又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 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

站在西子湖畔,成就人生之巅.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左右人生的顺逆,如不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颗爱人的心,那么,何必在乎站在哪里呢 站在哪里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简评]

这是一篇议论文,文章选取了苏轼人生的两个点:1被贬黄州,2修筑苏堤.这两个事例恰恰发生在两个"位置":黄州赤壁,杭州西湖,这两个事例恰好又是苏轼的两个重要人生阶段,苏轼在这两个阶段处于不同人生位置:低谷,中间.在这两个"位置"上苏轼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创造了不朽的价值:在黄州成就文学顶风,在杭州修筑千古苏堤.

文章在第一部分充分使用了中学阶段课本中所选的苏轼的经典诗文.这些诗文大多是高考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作者在熟练背诵的基础上将一些词句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文章,可以说是一种有心人的非常聪明的做法.体现了学习的灵活性,更达到了高考设置名篇背诵的目的.

本文的突出特色是选点的精准,位置与价值在苏轼的这两个人生阶段都有充分的体现,十分切合考题,并且可以引发更深层的议论.是文章不停留于事物表面,而是从苏轼在不同位置创造不同价值的现象背后有挖掘出一层深刻内涵: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颗爱人的心,那么,不必在乎站在哪里,站在哪里都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浙江卷《一枝一叶一世界》

[例文]

一枝一叶一世界

黄昏时分,独自走在西子湖畔,梅花飘香,柳枝轻舞.

晚风阵阵吹来,我自融入其中.

禅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这花间月下,我看到了他们的身影……

(一)

西子湖畔,孤山寺中,林和靖在山间植梅六百余株,以供日常用度,养白鹤一只,名为"鹤皋".有朋自远方来,鹤皋就

充作门童迎来送往.闲暇时泛舟西湖,这是何等惬意的生活!

官场,在他来看,是避犹不及的龌龊之所,为五斗米折腰,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他与现实生活的交流.范仲淹,苏子瞻,梅尧臣……都是他结交的对象.与那些虽身在官场中却道德高尚,志趣高远的朋友蔬食薄酒,畅谈欢歌,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

孔夫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有范仲淹,苏子瞻为友,一生未踏入仕途的林和靖拥有怎样的好机会啊!但是,将生命托付给西子湖,孤山寺的林和靖清楚自己交友的尺度:可以和平共处,决不融入其中.杭州城近在咫尺,二十年间,醉心山野的林和靖竟然没有踏入半步.那锦衣玉食,那高屋广厦,那美女如云,那市井繁华……都不是他想要的! 梅花暗香缕缕,人生恬淡和谐,这是林和靖.

(二)

水光潋滟,山色空蒙,苏轼在政治的漩涡中再一次被卷入低谷,被迫远离政治核心,来到这西子湖畔.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他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 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

柳枝飘荡摇曳,人生坚韧潇洒,这是苏子瞻.

朦胧的月光里飘来几缕暗香,清澈的湖水中倒映着条条垂柳.在这人间至美的西子湖畔,我看到了他们的身影,看到了中国文人优雅而高贵的精神世界.

[简评]

这也是一篇似曾相识的文章.《一枝一叶一世界》这一篇题目也是非常形象性的,因而它的宽容度也很大.仔细想一想,其实我们用肉眼看见的世界永远不会是全面的,永远都是"一枝一叶",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世界有整体的认知.那么,哪一个人,哪一件事不都是"一枝一叶"吗 透过这枝枝叶叶,我们了解到整个世界.管窥一豹,看见的是斑,感知的却是全豹.

正基于此,很多文章就可以加工为符合这篇文题的文章.本文加工了《位置与价值》,稍加变动,在个别词句上可以强调了花,树枝等形象,这目的是为切题,同时增添了文章的美感.

山东卷《双赢》

[例文]

双赢的智慧

黄昏时分,独自走在西子湖畔,梅花飘香,柳枝轻舞.

晚风阵阵吹来,我自融入其中.在这花间月下,我看到了他们的身影,感受着他们的智慧……

(一)

西子湖畔,孤山寺中,林和靖在山间植梅六百余株,以供日常用度,养白鹤一只,名为"鹤皋".有朋自远方来,鹤皋就充作门童迎来送往.闲暇时泛舟西湖,这是何等惬意的生活!

官场,在他来看,是避犹不及的龌龊之所,为五斗米折腰,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他与现实生活的交流.范仲淹,苏子瞻,梅尧臣……都是他结交的对象.与那些虽身在官场中却道德高尚,志趣高远的朋友蔬食薄酒,畅谈欢歌,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

尘世有太多的无奈,当内心无法容忍那种种喧嚣,离开,不失为一种智慧.尘世间少了一个备受折磨的灵魂,山野中多了一位潇洒隐逸的闲人;尘世间少了一些令人心痛的呻吟,山野中多了许多让人心醉的歌吟……

梅花暗香缕缕,人生恬淡和谐,这是林和靖的智慧.

(二)

水光潋滟,山色空蒙,苏轼在政治的漩涡中再一次被卷入低谷,被迫远离政治核心,来到这西子湖畔.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他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 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又是一道中国

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在苏堤的烟柳中我们看到了百姓收获,看到了苏轼的收获.

柳枝飘荡摇曳,人生坚韧潇洒,这是苏子瞻的智慧.

朦胧的月光里飘来几缕暗香,清澈的湖水中倒映着条条垂柳.在这人间至美的西子湖畔,我看到了他们的身影,看到了他们双赢的智慧,看到了中国文人优雅而高贵的精神世界.

[简评]

在《位置与价值》,《一枝一叶一世界》之后,我们又看到了这篇文章.三篇文章取材是同源的,议论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作者将林和靖与苏轼结成对子,经过深刻思考,就可以幻化出多种角度,适应不少文章.

这篇《双赢的智慧》是一篇难度比较大的文章,但是作者却驾轻就熟,将文章处理的既贴合题目又另有深度.在图解了双赢之后,又能有一个更高的层次:这种双赢,不仅体现着中国文人的智慧,更体现着他们优雅而高贵的灵魂. 广东卷《纪念》

[例文]

纪念

历史是值得敬畏的!

怎样的人才能够被史书收录 怎样的人才能历史的纪念碑上留下千秋英名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 "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被抛到这荒凉凋敝的黄州.

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

和苏轼相遇初一作文

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都不能让他那高傲的头颅低下.

历史的纪念碑上,镌刻着两个字:不屈.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又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 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

历史的纪念碑上,镌刻着两个字:爱民.

也许我们无法左右人生的顺逆,我们如不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颗爱民的心,那么,在历史的纪念碑上,必定为你名字预留着一个永恒的空间.

[简评]

《纪念》一文显然是从《位置与价值》脱胎而来的.在文章中作者巧妙的加入了一个元素:历史的纪念碑.这样就使文章与文题贴合得更紧密了.

"位置与价值"中"价值"这个点是引发"纪念"的关键.人们纪念的事物必定是很有价值的,这就使得作者找到了两者的相通之处,找到了转换的关节点.作者在此只需轻轻一拨,《位置与价值》就变成了《纪念》.这种方法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建立在见解透辟,思维清楚,逻辑严密,技巧纯熟的基础之上的.

福建卷《圆形与星形》

[例文]

圆满与心

用线围一个圆,无论在哪一个点上,轻轻的向圆心方向按下去,你会发现,少占了一些面积,却成就了一颗心.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在这里,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

篇三: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发布: 语文教研组 zhanglei | 发布时间: 2009-7-9

发表日期:2006年9月14日作者:倪峰

[ 写作指导 ]

半命题作文是在命题作文的基础上演变出的一种命题样式。它是在题目中留有某个或某两个空白,需答卷人将题目补完整,然后再据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在各级语文考试中都有所出现,一般来讲,它在各地中考中出现的概率要大于高考。 1990年之后的高考全国卷,只有 1995年的小作文与 1996年的大作文出现过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一般有两种命题样式:一种是只有题目,没有其他说明或提示。如:《第一

次 》,《远方的朋友,请到 游一游》。在这种情况下,作文题本身的指向性一般就比较明确,学生也能自然地按照题目的指向去构思写作。另一种是不仅有题目,还有其他的提示或说明。这种提示说明或提供一种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想像与写作热情;或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与选择的范围,指引学生在一定的限制内构思写作。如: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在题目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题目出自赵树椿《审题——写好作文的第一要务》一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则要看清题目的说明与要求。通常认为,半命题作文比命题作文具有更大自由空间。其实未必如此。任何作文题都要在限制范围与自由选择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半命题作文虽然提供了"填空"的自由,但题目本身就含有指向性,因此"填空"的内容就必须受这种指向性的限制,"第一次 XX"的经历与"一次 XX"的经历自然不同,而"到 XX游一游"与"来 XX坐一坐"也当然有区别。何况题目的说明与提示更限制了我们构思的方向与选择的范围,如 95年的《 和 的对话》是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后的想像作文, 96年议论文《我更喜欢漫画 》是给出几幅漫画请你作出选择。很难说这样的半命题作文就一定比《机遇》《尝试》《选择》这类的命题作文来的更自由。所以说不管遇到怎样的题目,都需要我们看清要求,积极思考,充分调动生活积累,既不要让思想因题目的限制而失去了自由与灵性,也不能让思想"跑野马"而失去了方向。

面对半命题作文,同学们在写作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注意题目所提供的选择范围和提示的情境,抓住关键信息。如前文的《生活需要》,题目中 " 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 " 是

情境的提示,而后面的 " 甜蜜的微笑 " 、 " 温馨的话语 " 才是文章的"关键"。如果作文时只注意到了 " 情境 " 而忽视了"关键",文章的重心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就会有所偏离。有时题目中的某些字眼或标点符号决定了选择范围的大小,不注意的话也容易造成偏差。 《生活需要》 题目要求"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括号内用不完全例举的方式提供选择指向,我们可以超出题目例举的范围;如果它的要求是"在‘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我们就不能超出其给定的范围了。

其次, 在构思之前,要根据题目的表述选取与题目相称的文体。很多半命题作文,题目本身就带有文体倾向,如果把握不准确就容易写偏。如《第一次 》应该是叙事性的记叙文,《之行》应该是写景记游的记叙文,《我的》(父亲、母亲、老师、同座等)应该是写人的记叙文,《 之风不可长》、《 的启示》应该是议论文,《怎样学 》则应该是说明文。有时,题目比较宽泛,不带有明确的文体倾向或文体限定,这就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

第三,在构思时要既要珍惜"第一感觉",也要小心落入思维定式。"第一感觉"是看到题目后最先跳入脑海的词汇、记忆、形象、想法、观点等,这常常是你感触最多体验最深也是最熟悉的素材,如果好好整理组织写成文章,往往能取到真实可感、打动读者的效果。另一方面,看到题目后的"第一感觉",有时也会和别人相同,你想到的也是别人容易想到的。如《第一次 》,很多同学首先会想到第一次上学、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第一次被表扬、第一次离开家等等,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落入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定式,那么文章就很难见出新意了。这样的文章读者看多了也会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有时我们也要站在更高的层次,审视自己的"第一感觉",看看它是否会和别人雷同,是不是可以跳出来换个角度再想一想。"第一次接到异性同学的来信"、"第一次越轨"这样的题目显然比"第一次戴红领巾"要更有吸引力,更能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 训练试题 ]

1、 与 相遇在

2、 很多事情过去一直想做,却苦于没有机会、没有条件;很多念头过去一直放在心里,却不曾吐露、不曾倾泻。今天,如果有了机会,有了条件,有了充分的自由,你想做些什么呢?请以"今天,我想 "为题作文。

[ 例文选登 ](附后)

《与苏轼相遇在秋天》

《今天,我想哭》

《今天,我想自由一些》

[ 例文精评 ]

《与苏轼相遇在秋天》

《与相遇在 》是一个开放度较大的半命题作文。前一空可填入具体的人物,也可以填入抽象的事物;后一空可填入时间,也可以填入空间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前一空要点出"相遇"的对象,后一空限定了"相遇"的场所、背景,而在特定情境下与特定对象"相遇"的过程应该作为文章的主体。本文作者绕过了在现实生活中取材的一般途径,而用想像的手段别出心裁地与古人对话,这就使文章在构思上就有了新意。作者借助与苏轼相遇并对话的过程,谈哲理,谈人生,最后领悟到"面对无垠宇宙,人又是怎样的渺小?何必困惑人生的坎坷失意,天空会告诉你一切",从而实现了自我认识的升华,这就使文章的主题具有了一定的深意。更可贵的是,文章行文自然,意境优美。作者抓住秋天的季节特点,营造出日暮秋风、落叶霜寒、云淡天高的意境,又时常以苏轼的名篇《赤壁赋》中的语句穿插点染。这种景物描写不仅渲染了气氛,交代了背景,也使得文章看似抽象的议论有了形象化的载体以及情感的融入。 《今天,我想哭》

不是想玩、想运动、想放松、想出国、想工作,而是想哭,题目本身便有点与众不同。就算是想哭吧,可能是因为受了委屈,可能是因为遇到灾祸,以为作者要写一篇声泪俱下的记叙文,可作者偏偏又写了一篇议论文,谈哭是人自然的表情,哭是人自然的能力,哭是人生存的需要,哭是每一个人拥有的权利,这又是文章让人感到意外的地方。好在,题目并没有要求一定得写成记叙文。作者在议论时不断指出某些看似正确的传统观点中的谬误,破立结合,将自己的观点阐述得清楚明白、干脆利落。究竟为什么要哭?作者在文章最后一语点破要害——"为他们而哭,为他们那些胆小得连哭的勇气都没有的人而哭"。这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而有了前文的铺垫,这个答案却并不显得突兀,而且放在文末,使得已经明确的论点又被描上了重重的一笔。

《今天,我想自由一些》

看得出来,作者在构思这篇文章时抓住了自己的"第一感觉"。长时期循规蹈矩的不自由的生活状态,束缚了作者渴望自由的天性,压抑了作者追求自由的灵魂。一旦这种压抑与束缚有了缺口,作者内心的激情便喷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正由于发自内心,因而文章读来真切自然,毫不做作。可以说,作者的话也代表了大多数中学生共同的心声。面对渴望自由的呼喊,教育者们是否有所思考呢?

[ 热身试题 ]

1 、生活中少了某种事物(包括人物),有时会给你带来痛苦、无奈或遗憾,有时则会让你感到轻松、愉悦或满足,请以"没有的生活"为题作文,写出自己的生活感受。

2 、自古以来,大凡杰出人士才有资格立传,或帝王将相,或英雄豪杰,或文人墨客,或节妇孝子。其实,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人身上也都发生过可歌可泣可思可感的故事,他们的生命更显得鲜活生动朴实无华。请选取你身边的某个人物,以"为 立传"为题作文。

3 、 一句话让我

4 、向 说不

5 、我和有个约会

6 、 与 的网上对话

提示:下列人物都出自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请从中选一个,与他进行网上对话——孔子、诸葛亮、孔乙己、林黛玉或贾宝玉、别里科夫、奥楚篾洛夫、玛蒂尔德。

发表日期:2007年11月21日作者:王雷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此小大之辩也。"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而彼且奚适也?"

我们总是也只能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周围的人和事,而各人自身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理解是非常困难的。

有一对父子上山砍柴,儿子忽生感慨:"假如皇帝老儿上山砍柴,一定是用金斧头。"父亲嘲笑道:"你也太没见识了。皇帝老儿怎么会上山砍柴呢?这会儿他肯定坐在家门口嗑嗑瓜子儿,晒晒太阳。"这对父子只是把自己的生活推到极致,把自己能想象出来的最美最惬意的生活——用金斧头砍柴,有足够的闲暇坐在门口晒太阳嗑瓜子——赋予皇帝,而它们离事实相差何可以道里计?有人经常感叹某些巨星、巨贾或巨贪为什么要那么多钱,那么多钱怎么花得掉呢?其实一般普通人根本无法想象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它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这就是庄子说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的认识和视野,所以那个可爱的晋惠帝不禁诧异那些饿死的老百姓"何不食肉糜"?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笑话也是讲的这个道理。说老师出了一道题目:"就非洲难民的粮食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没想到课堂上一片哗然: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非洲",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难民",非洲人不知道什么叫"粮食",中国人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有限的,他只能理解他能理解的东西。苏格拉底说:我能知道的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而孔子要自信得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好像他完全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当然,他硬要这样说也无妨,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不对了,你"不欲",何以知道别人也"不欲"呢?何况这句话还有一个隐含的意思,那就是,己所欲,则施于人,也就是孔子说的"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这同样是没有道理的,你"欲",何以知道别人也"欲"呢?我认为孔子最大的错误就在这儿,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也出在这儿。仁、义、忠、孝云云,都是好东西,好东西你自己留着,干嘛要强加到别人头上呢?"翱翔蓬蒿之间"的斥鴳完全可以自认为是"飞之至也",但你嘲笑并一遍又一遍地质问"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的鲲鹏:"彼且奚适也?""而彼且奚适也?"(你想干什么?你究竟想干什么?)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人家想干什么,干卿底事?我们可以设想,他年斥鴳若为青帝,一定会强逼鲲鹏与蜩和学鸠一起飞——多少人间悲剧就是这样造成的。

一个人只能管好自己的事情,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想象力,"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之类,都是好的,至于周围的事物,我们只能尽量同情的理解。事物是复杂的,人的内心世界更是无比丰富的,我们只能谨慎地沟通,谦卑地相处,任何强制地"施于人"都是狂妄和有害的。

我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不可能的,强行改变只能是悲剧,正确的态度是尊重和敬畏,这恐怕就是庄子讲的任物自然,适性逍遥吧。

2007-11-1

发表日期:2007年11月21日作者:王雷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是《逍遥游》通篇主意,也是《庄子》全书之纲。如果把"乘"理解成"趁着"("因利乘便"之"乘"),把"御"理解成"驾御",那还是"犹有所待者也",显然不符合庄子的本意。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