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名著复活优美段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1:53:11 作文素材
名著复活优美段落作文素材

篇一:名著阅读复活

1、 简述卡秋莎(玛丝洛娃)在火车旁追聂赫留道夫(聂赫留多夫)的情节。(100字以内) 答:玛丝洛娃打听到聂赫留朵夫要经过庄园附近的车站,就赶去见他。这是个风雨交加的秋夜,她在树林里迷了路,赶到火车站时,她看到聂赫留朵夫坐在头等车厢里,可是他没有看到她。她来不及和他说一句话,火车就开动了。她仍旧往前跑,直至放声大哭。她真想自杀,可怀里的孩子让她平静下走回家去。(135字)

2、简述聂赫留道夫(聂赫留多夫)第一次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卡秋莎)的情节。(100字)

聂赫留道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向她问起他们的孩子,她开始很惊奇,但又不愿触动创伤,只简单对答几句,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卢布烟酒钱以麻醉自己。

3、简述《复活》的故事梗概。

答:聂赫留朵夫诱奸了农奴少女玛丝洛娃,又将她遗弃,使之后来成为妓女并被人诬告谋财害命而判流放。成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法庭上认出玛丝洛娃,因良心受谴责而帮她,并准备与她结婚来赎前罪。玛丝洛娃虽受感动,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而与另一犯人结婚,而聂赫留朵夫最后也抛弃了贵族生活,从而使二人的灵魂得以“复活”。

4、《复活》中一个令你感动的场面。简述《复活》中一次相见的情景。

答:在狱中,聂赫留朵夫见到了玛丝洛娃,要求她宽恕他,并把自己要和她结婚的决定告诉她。但玛丝洛娃不能饶恕他的过去。她气愤地说;“我是犯人,你是公爵,这儿没你什么事……我讨厌你--你那眼镜,你那肮脏的胖脸!”聂赫留朵夫吃了闭门羹,但他想为了对得起良心,他开始批判自己所走过的生活道路,感到寄生生活的可耻,要和自己的阶级决裂。

5、简述你对玛丝洛娃印象最深刻的片段。

答:玛丝洛娃掩不住内心的喜悦,她故意装作没有看见聂赫留朵夫伸给她的手,匆匆离开。来病房差点跌倒,她和病孩子一起大笑,挨护士骂也不在意,回家几次拿出聂留赫朵夫带来的照片“欣赏地看一眼”。写出玛丝洛娃获爱情的欢乐。

6、简述《复活》中的主人公的性格。

答:聂赫留朵夫是一个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也青年时期单纯善良,追求真挚的爱情。但是贵族家庭使他堕落为自私自利者。他诱奸了玛丝洛娃,随后又抛弃她。当他在法庭上再看到玛丝洛娃时,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堕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在为玛丝洛娃伸冤上诉过程中,他的思想开始升华,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

7、简述让涅赫柳多夫感觉对马斯洛娃有负罪感的事件经过。

答:马斯洛娃十六岁时,爱上了前来做客的女主人的侄儿、年轻的贵族涅赫柳多夫,体验了爱情的欢乐和美好。四年后,这个年轻人在从军时顺道来姑妈家小住,临行前夜,马斯洛娃被他诱奸。临别,他塞给马斯洛娃一百卢布便到部队去了,后来她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了。女主人嫌她败坏了自家的名声,便把她辞退

8、简述马斯洛娃被涅赫柳多夫抛弃沦落妓院的经过。

答:马斯洛娃被女主人赶出门之后,在一个警察局长家做了使女,局长一味地调戏她。不久,她分娩了,孩子也死了;在林务官家当佣人时遭到强奸;在一个太太家做女仆也受到骚扰。她的姨母让她到自家的小洗衣店当洗衣工,她又怕苦怕累。她也曾爱过一个店员,可店员不辞而别了。于是她借酒浇愁,走投无路,落入了妓院。

9、简述马斯洛娃过失杀人的原委。

答:一个西伯利亚商人到妓院寻欢作乐,贪心的茶房和使女见商人有钱便起了谋财害命的念头。他们把一包药粉交给马斯洛娃,要她放到商人茶杯里,骗她说是安眠药。当时,马斯洛娃正被商人纠缠得厉害,很想摆脱他,于是便照样做了,结果商人被药死了。

10、《复活》中所体现的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请简述促使马斯洛娃由堕落走向

精神复活的主要事件。

答:痛斥涅赫柳多夫的求婚是马斯洛娃内心苏醒的开始,后来一张旧照片唤起了她幸福的回忆,她又爱他了。他为她和其他犯人奔走呼告也感动了她,使她戒掉烟酒,不再卖弄风情。流放途中同行政治犯们的高尚情操深深地打动了她,西蒙松的爱也复活了她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她最终觉醒回到人民中间。

11、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托尔斯泰才华的特征在于他并不局限在揭示心理过程的结束,他感兴趣的是过程的本身。”请结合具体事件谈谈涅赫柳多夫思想转变的主要过程。 答:大学时代的他善良有理想,后来在军营里堕落了。之后与马斯洛娃的巧遇,使他开始对自己堕落的生活进行反省,但内心的情感仍是复杂矛盾的。对监狱状况的了解以及田庄之行使他认识到贵族阶级的腐化,彼得堡之行更让他对整个社会有了清醒的认识,西伯利亚之行,与革命者的接触让他的思想进一步升华。

12、结合相关内容谈谈西蒙松这个人物。

答:政治犯西蒙松是个腼腆、谦虚、意志力极强又有着自由思想的人。他是军需官的儿子,认为父亲所挣的钱是不义之财,应该交还人民,为此跟家庭决裂;认为恶势力的存在是因为人民没有受过教育;离开大学时加人民粹派,任过乡村教师,向学生和农民大胆宣传他认为正确的一切东西,为此他被捕了。

13、一开始涅赫柳多夫要同马斯洛娃结婚的想法坚定吗?作品中有哪些体现?

答:不坚定。出于忏悔,他要同马斯洛娃结婚,然而这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已经习惯了的优裕的贵族生活,涅赫柳多夫的内心很矛盾。同时,马斯洛娃沦落风尘,酗酒享乐,也不再是往日自己深爱的那个纯洁可爱的卡秋莎,很多时候他都觉得她不可救药了,这使得涅赫柳多夫常常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值得。

14、简述马斯洛娃从拒绝涅赫柳多夫到接受西蒙松爱情选择的经过。

答:探监时,涅赫柳多夫的求婚让她认为他是为了赎罪才这样做,所以愤然拒绝。后来他为她奔走上诉,她又重新爱上他,但是不愿意给他的生活带来不幸,依然没有答应他。在流放途中她遇到政治犯西蒙松,他正直善良,纯粹是因为喜欢她才爱她的,而且认为她是个不平常的女人,所以她最终选择跟了西蒙松。

15、列宁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请简述一个关于揭露沙皇专制黑暗的片段。 答:监狱里人满为患,臭气熏天,阴森可怕。男女犯人混杂在一起大小便,拥挤不堪,走路无法下脚,竟有人睡在流淌臭水的粪桶旁。监狱看守随意毒打犯人,稍有不满就将其打死。流放犯的押解军官为所欲为,凶恶残忍;临盆生产的妇女得不到照顾;不准父亲抱着孩子走路;一路上许多犯人被折磨死。

16、简述一个有关聂赫留朵夫反叛性格的故事

聂赫留朵夫决定陪玛丝洛娃一起去西伯利亚服役,他回家乡处理田产,看到农村一副破败景象,农民都在挨饿,他知道这是农民们的土地被夺走的结果。于是,他决定放弃土地所有权,把土地交给农民,只收取租金,而且租金由农民自己支配,用于公共事业。这在当时的封建贵族中是相当叛逆的。

17、简述一个故事揭穿《复活》中沙皇专制统治的腐败、虚伪。

法庭审判要玛丝洛娃。法庭的庭长早就到法院了,他要在六点前去会他的情妇,急切希望案子快点审完。书记官故意提出要先审玛丝洛娃一案,因为他知道副检察官喝了一整晚的酒,案子的卷宗还没有看。这里岂是庄严神圣的法庭?这是由骗子、酒鬼、淫棍来主持的审判,多腐败、虚伪的统治。

18、简述《复活》中玛丝洛娃的故事。

农妇的女儿玛丝洛娃收养在聂赫留朵夫的姑妈家,十八岁时,她被聂赫留朵夫诱奸并怀孕,最终被赶出沦落到妓院。八年后,她因受一起人命案的牵连受审判,被陪审员聂赫留朵夫

认出,她在聂的奔走下被改为流放。面对聂的求婚,她拒绝了。在流放途中,她被政治犯西蒙松感动并决定与他结合。(133字)

19、简述聂赫留朵夫的经历

青年贵族聂赫留朵夫到姑妈家渡假,爱上并诱奸了玛丝络娃,给她一百卢布就走了。八年后,作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意外认出被控告为杀人犯的玛丝络娃。他认为判决不公为之奔走,并准备与她结婚来赎前罪。他追随被流放玛丝洛娃到西伯利亚。最后,他从《圣经》得到启示,精神得以复活。(134字)

20、简述玛丝洛娃被法庭错判的经过。

在审讯中,法官们或忙于私事,或心情不佳,或酒醉未醒,对案件审理都心不在焉,检察官以犯罪的遗传学来判定玛丝洛娃有罪。最后,由陪审员们对玛丝洛娃写定罪意见。他们认为玛丝洛娃没有抢劫、偷钱的意图,可是忘了加上“没有谋害性命的意图”,这样玛丝洛娃被判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132字)

21、简述玛丝洛娃流放的过程

押赴西伯利亚的犯人起程了。那是个天气炎热的七月,有的犯人经不起烈日暴晒,当场中暑倒毙了。在聂赫留朵夫活动下,玛丝洛娃被调到政治犯行列中。在这个队伍里既安静又和平,不再受男人的纠缠。玛丝洛娃感到政治犯都是些“可爱的好人”。在这里她认识了革命者西蒙松并与他相爱。(129字)

22、简述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认出玛丝洛娃的心理。

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聂赫留朵夫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他在法庭上认出了玛丝洛娃。这使他十分震惊,他的灵魂进行了强烈的斗争。他回想起与玛丝洛娃认识与交往的经过,认为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人。他开始忏悔,反省自己过去的生活,并决心帮助玛丝洛娃。(122字)

23、简述聂赫留朵夫贱价出租土地的故事。(简述聂赫留朵夫赎罪的一个故事。)

聂赫留朵夫回到自己的田庄,把田地贱价出租给农民,改变农民对地主的依赖关系。他认为土地不能成为什么人的财产,不能买卖,凡是土地给人类的利益,所有的人都有同等享受的权利。起初,农民半信半疑,不敢相信他的好心,经聂赫留朵夫再三解释,最后接受了。

24、简述《复活》中卡秋莎和涅赫留朵夫在草地玩”捉人”游戏情节。

答:一次女邻居到涅赫留朵夫姑姑家,喝完茶后到草地玩”捉人”游戏,也带了卡秋莎,玩了几回也轮到卡秋莎和涅赫留朵夫一起跑,他们拍了三下手,卡秋莎格格的笑,一直跑花坛后面。卡秋莎向他示意,涅赫留朵夫心神会,涅赫留朵夫不小心摔进小沟,卡秋莎笑迎面上相互握紧手,两者贴近,涅赫留朵夫吻了好她,从此他们形成了纯洁的爱恋。

25、简述《复活》所批判的内容。

答:《复活》的情节本身就带有批判意义,列夫?托尔斯通过《复活》暴露了沙皇俄国国家机器的反人民本质,暴露了俄国官办教会的欺骗性,否定了俄国的反动统治。

①对俄国黑暗现实的批判。一方面是写地主、资产阶级的寄生、腐朽、罪恶。另一方面是写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劳动人民。

②对俄国黑暗现实的批判。从法庭活动开始。根据法官的面目可以得知这是一个颠倒是非的法庭。

③对官办教会的深刻披露。小说描绘了监狱里举行的宗教仪式是替沙皇反动政府的罪恶勾当作辩护的。

④《复活》中描绘的是一个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完全颠倒的俄国,讽刺了颠倒社会的法律和法庭。

27、简析《复活》的艺术特色。

①在艺术上突出特点是对俄国黑暗现实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②单线索的情节,以聂赫留朵夫为玛斯洛娃申诉四处奔走为主要情节线索,将全书的人物事件串成一体。

③鲜明的讽刺色彩。对神职人员、俄国宗教服务的反动本质的揭露都充满讽刺味道。 ④对比手法的运用。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行为对比,把一个人物精神变化的前后情形加以对比,突出人物性格及作品的主题思想。

⑤善于运用心理描写。主要运用心里独白刻画人物,除此以外,还通过其它一些方法表现人物心理。

《复活》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1〉简洁清晰的单线索结构。 〈2)尖锐对比的手法。 〈3〉细致的心理描写。 (4)独特的讽刺。

28、简述聂赫留朵夫性格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聂赫留朵夫的性格经历了纯洁、堕落、复活三个阶段。大学时代他是个善良有理想的青年受资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把土地分给农民。后来他在军营中腐化堕落,思想发生了巨变。法庭上与玛丝洛娃的巧遇,他的心灵受到猛烈撞击,开始灵魂大扫除,对自己十年的堕落生活进行反省,从而走向精神上复活。

29、简述参加审判玛丝洛娃的法庭人员众生相。

答:法庭的庭长明知玛丝洛娃的案子有错,但为了提前去和情妇会见,根本无心纠正。一个法官跟妻子吵架,在整个审判过程一直担心回家后老婆不给饭吃。另一个法官是“机会论者”,他玩弄数字来决定受审者的命运。一个书记在法庭上偷看一篇秘密文章,完全没有注意审判案件。尤其是那个副检察官,他在妓院寻欢作乐一夜,匆忙赶到法庭连钮扣还没来得及扣上,以致开庭前还不知案情。

30、简述玛丝洛娃在爱情上最终放弃聂赫留朵夫而选择西蒙松的原因。

玛丝洛娃认为聂赫留朵夫向她求婚是因为宽宏大量,还因为从前发生过那样的事。然而西蒙松却是在她处于被流放的景况下才爱上她的,他纯粹因为喜欢她才爱她。此外,她还领会到西蒙松认为她是与众不同的女人,并受西蒙松高尚的道德品质感染,因此选择了他。

31、如何理解玛丝洛娃的“复活”?

她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形象。她美丽善良心地纯洁,乐于助人,富有青春魅力,少女时代她相信善与正义的存在。被玩弄和抛弃后,她坠入青楼,生活和精神陷入空虚,麻木的状态。和聂赫留朵夫的相遇,使她清醒地意识到富人和穷人的对立,看到宗教骗人的本质,重新回到清白生活的愿望。她受到聂赫留朵夫真诚忏悔的影响,精神上逐渐复活了。和政治犯的接触,使她的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她的复活是真正的完全的复活,和政治犯的结合,预示着她走向新生。

32、分析聂赫留道夫的形象。

聂赫留道夫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形象。起初,他是个纯洁高尚的青年富于自我牺牲精神,曾把继承来的土地送给农民,但后来受到上族社会腐朽放荡生活的熏染,成为一个利己主义者,干出了诱骗玛丝洛娃的勾当。在法庭上,他被玛丝洛娃的不幸遭遇强烈地震动了,开始意识到自己有罪。在为玛丝洛娃的案件奔走上诉的过程中,他看到了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逐渐树立了否定现存制度和土地私有制的信念,但他最终没有找到铲除社会罪恶的途径,而是在宗教道德中找到了精神归宿,聂赫留道夫作为托尔斯泰探索型主人公的最后一个,集中体现了托尔斯泰的"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上自我完善”的思想。聂赫留道夫的结局反映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矛盾性和解决社会问题时的软弱无力。

第一部 1、卡秋莎的身世及其悲惨遭遇(孤儿、养女、初恋、遭弃、妓女) 2、纯洁的爱情(捉人游戏,一吻定情)聂赫留朵夫与卡秋莎的初次见面是在他读大三的夏天,他住到

姑姑家起草论文。一开始他并没有留意卡秋莎。直到有一次,玩“捉人”游戏,他不小心摔到沟里,手被刺破了,卡秋莎含笑迎上前来,眼睛照直瞧着他。他们互相握紧手表示胜利,他却情不自禁地吻了她。从此他们之间形成了纯洁的爱恋。(最后,聂赫留朵夫离开姑姑家,卡秋莎满含热泪,聂赫留朵夫也意识到自己正失去最纯真的感情) 姑妈家有个女邻居带着孩子们来作客,其中包括两个小姐、一个中学生和一个寄住在她家的农民出身的青年画家。吃过茶点以后,大家在屋前修剪平坦的草地上玩“捉人”游戏。他们叫卡秋莎也参加。玩了一阵,轮到聂赫留朵夫同卡秋莎一起跑。聂赫留朵夫看到卡秋莎,总是很高兴,但他从没想到他同她会有什么特殊关系。他们拍了三次手。卡秋莎忍不住格格地笑着,敏捷地同聂赫留朵夫交换着位子。她用粗糙有力的小手握了握他的大手,向左边跑去,她那浆过的裙子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聂赫留朵夫跑得很快。他不愿让画家捉到,就一个劲儿地飞跑。他回头一看,瞧见画家在追卡秋莎,但卡秋莎那两条年轻的富有弹性的腿灵活地飞跑着,不让他追上,向左边跑去。前面是一个丁香花坛,没有一个人跑到那里去,但卡秋莎回过头来看了聂赫留朵夫一眼,点头示意,要他也到花坛后面去。聂赫留朵夫领会她的意思,就往丁香花坛后面跑去。谁知花丛前面有一道小沟,沟里长满荨麻,聂赫留朵夫不知道,一脚踏空,掉到沟里去。他的双手被荨麻刺破,还沾满了晚露。但他立刻对自己的鲁莽感到好笑,爬了起来,跑到一块干净的地方。卡秋莎那双水灵灵的乌梅子般的眼睛也闪耀着笑意,她飞也似地迎着他跑来。他们跑到一块儿,握住手。“我看,您准是刺破手了,”卡秋莎说。她用那只空着的手理理松开的辫子,一面不住地喘气,一面笑眯眯地从脚到头打量着他。 “我不知道这里有一道沟,”聂赫留朵夫也笑着说,没有放掉她的手。她向他靠近些,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搞的,竟向她凑过脸去。她没有躲避,他更紧地握住她的手,吻了吻她的嘴唇。“你这是干什么!”卡秋莎说。她慌忙抽出被他握着的手,从他身边跑开去。卡秋莎跑到丁香花旁,摘下两支已经凋谢的白丁香,拿它们打打她那热辣辣的脸,回过头来向他望望,就使劲摆动两臂,向做游戏的人们那里走去。从那时起,聂赫留朵夫同卡秋莎之间的关系就变了,那是一个纯洁无邪的青年同一个纯洁无邪的少女相互吸引的特殊关系。 3、堕落,诱奸、100卢布 4、秋夜追火车、胎动马丝洛娃打听到涅赫留朵夫要经过庄园附近的车站。由于天气漆黑,她迷失了方向,赶到车站时,火车就要开动了。她看到涅赫留朵夫坐在头等车厢里,可是涅赫留朵夫没有看到她。马丝洛娃来不及和他说一句话,火车开动了。马丝洛娃本想自杀,可怀里的孩子使她平静下来走回家去。

5、妓女生活,“毒害”商人一个商人到妓院寻欢作乐。妓院的茶房和使女,见商人有钱便想谋财害命。他们把一包药粉交给卡秋莎,要她放到商人茶杯里,骗她说是安眠药。卡秋莎不想被商人纠缠,便照样做了。结果商人被药死了。案发生后,茶房和使女贿赂律师,把罪责全栽在卡秋莎的身上。 6、法庭众生相(情景的描绘)法院开庭审判卡秋莎的案件。聂赫留朵夫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一位法官因和妻子刚刚吵过架,心情不佳、愁容满面。他担心当他审完案子回家后,妻子给不给他饭吃。另一位法官叫玛特维伊,老是迟到。他关心的是自己的疾病。他想,从门边走到他座位那儿,如果走的步数能用三除尽,他患的胃粘膜炎就会好。这段距离走二十六步就可走完,于是他赶紧加了一小步,凑成二十七步。副检察官卜列维喝了一夜酒,根本还没有从酒宴中清醒过来,便开始宣读起对卡秋莎的审判案件来。法庭庭长为了要在六点钟之前赶去和一个红头发的瑞士姑娘约会,他希望审判早点结束。 7、误判: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法院要给卡秋莎定罪了。副检察官以犯罪的遗传学来判定卡秋莎有罪。最后,由陪审员们对卡秋莎写定罪意见。他们认为卡秋莎没有抢劫、偷钱的意思,可是忘了加上“没有谋害性命的意思”,聂赫留朵夫也一时疏忽了。这样卡秋莎必须判罪了。本来,庭长不同意这意见,但他怕耽误和红头发姑娘的约会,便匆忙结案。宣判卡秋莎押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 8、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聂赫留道夫到监狱探望卡秋莎,向她问起他们的孩子,她开始感到震惊,被唤醒的往事使她痛苦万分。但

篇二:世界名著中的好句好段

世界名著中的好句好段

一、《红与黑》中的经典语句

1.他的记忆是残酷的,开始纤毫毕露地为他重现那天夜里的情景。

2.敢讲极猥亵的趣闻,而且是纤毫毕露,绘声绘色,机制和才华都要贬值百分之二十。

3.这可高傲而冷酷的心灵第一次受到热烈的感情的裹挟。但是,这预热烈的感情虽然制服了骄傲,却仍旧终于骄傲的种种畏惧。

4.在与法律之前,合乎“自然的”只有狮子的力量,或者动物饥寒时的需要,更简单地用一个字表示,便是“欲”。

5.我可以蔑视世界上任何危险,眉头都不皱一皱。

6.单单他们的吵嚷就足以使体质脆弱的人神经错乱。这些吃得饱穿得暖的乡下人,只有在使出两肺的全部力量大叫才能感到那种吵吵闹闹的快乐,才能觉得表达得完全。

7.然而理智已经不再对他的行动有任何威力了。一种盲目的本能驱使他延缓对生命作出决定。

8.然而谁又会想到这如姑娘一般白皙、温柔的容貌背后竟会隐藏着一种宁可死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的坚如磐石的决心。

9.与永远的快乐或地域里永远的沸油相比,六十年的考验算什么?

10.对于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他对世界的憧憬,以及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是压倒一切的。

11.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坟墓,是用来埋葬所爱的人的。

12.人们做着最残忍的事,却没有残忍的精神。

13.在错误面前,个性是那么渺小和无力。

14.谦卑地聆听那些让人站着都能睡着的蠢话。

15.新事物的香味太过浓郁,他们虚脱的头脑受不了,必须靠时光冲淡这一味道。艺术品一定要积满成年灰尘后才会有人领悟。

16.命运让我们在这世界上彼此靠在一起,我们几乎尽可能的伤害对方。他

在我死的时候来给我最后的打击。

17.在热情的激昂中,灵魂的火焰才有足够的力量把造成天才的各种材料熔冶于一炉。

18.假如没有劳动这个压舱的货物,任何风暴都会把生活之船翻掉。

19.于连看见一只雄鹰从头顶上那些巨大的山岩中展翅高飞,在长空中悄然盘旋,不时划出一个个巨大的圆圈。于连目不转睛的凝视着这只猛禽。其动作的雄健与安详令他怦然心动。他羡慕这种力量,他羡慕这种孤独。

20.但是他年轻的血沸腾着不允许他在这种烟雾似的梦幻中浪费太多时光。他已经厌倦了这虚无缥缈的占有,他渴望抓住梦境。

二、《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经典段落

1.人要善良:善良的科波菲尔和他的母亲因为善良而有了皮果提这样忠实的仆人,才有了贝西对科波菲尔的无私的资助,才有了科波菲尔与斯蒂福兹和特拉德尔深厚友谊。不要轻易要求别人觉得难受的事情,对自己要有高要求,但不要对别人太苛求。艾米丽朵拉汉姆斯蒂福兹等都向往美好的爱情,但对外在的影响及相关的东西不认真不敏感,从而造成遗憾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爱妮斯是科波菲尔的主心骨,一生的伴侣。一定要善良但不能傻和让人随意忽悠,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和最信得过的人详细的分析讨论。人生就是一部故事。

2.就这样,我用一个新名字,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开始了我的新生活。那么些日子来我所处的疑虑状态过去了,我觉得就像一场梦一样。

3.我从没想到我有了姨奶奶和狄克先生这么两个怪怪的监护人。我也从没明明白白想过我的一切。我心中有两件事是清清楚楚的:

昔日的布兰德斯通生活变得很遥远了——仿佛留在无法丈量的雾中了;我在默德斯通——格林伯公司的生活永远被一层幕布罩上了。从此那幕布不曾被人揭开过,就是我在讲述这一切时也勉强用手把它揭开一下便急忙放下。回忆那生活令我感到那么痛苦,那么多的烦恼和失望,以至我连回顾一下我受命运安排把那生活过了多久的勇气也不曾有过。那生活是否有一年,或更多,或更少,或并不

知道。

我只知道:曾有过那种生活,但结束了;我已把它写了下来。

4.我沦落到这么一个圈子里,把这些从此与我朝夕为伴的人与我快乐童年时代的那些伙伴——不必说斯蒂福兹,特拉德尔,以及其他同学——相比较,我觉得我要成为博学多识、卓越优秀的人的希望在心头已破灭了。当时的彻底绝望,因所处地位的卑贱,深信过去所学、所想、所喜爱、并引起遐想和上进心的一切正一天天、一点点离我而去,那年轻的心所受的痛苦,对这一切的深刻记忆是无法写出来的。当米克·活克尔上午离开后,我的眼泪立刻流进了洗瓶子的水里,我哽咽着,好像胸头有一道裂缝随时行将迸开一样。

5.今天能做的事,决不要留到明天。拖延乃光阴之窃贼。要抓住他!

三、《呼啸山庄》经典语录

1.我对埃德加的爱像树林中的叶子,当冬季改变树木的时候,随之就会改变叶子。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却像地下永久不变的岩石??我爱的就是希斯克利夫!他无时无刻不在我心中,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而是作为我的一部分。

2.伤害我的人我可以原谅,而伤害你的人呢?我怎能原谅!

3.有谁能想象得出在那平静的土地下面的长眠者竟会有并不平静的睡眠。

4.你有理由怀着一颗骄傲的心而腹中空空的去睡觉。骄傲的人自讨苦吃,然而,如果你为自己的心胸狭窄感到内心不安的话,那么,你就必须请求宽恕。

5.你知道我只要活着就不会忘掉你!当你得到安息的时候,我却要在地狱的折磨里受煎熬,这还不够使你那狠毒的自私心得到满足吗?

6.你的说法就好比当一个人在水中挣扎,还差一点就能够到岸边时要他休息一会儿一样!我要先上岸,再休息。

7.整个世界成了一个惊人的纪念品汇集,处处提醒着我她是存在过的,而我已失去了她!

8.时间的流逝给他带来的是对命运的屈从和一种比寻常的欢乐更甜美的沉思。

9.我说他的天堂只有一半的活力,他却说我的天堂过于喧闹,就像醉鬼。我

说,我一到他的天堂就会昏昏欲睡。他说,我的天堂使他窒息。

10.很多年后,你会这样说吗,那是她的墓,我曾经爱过她,失去她的时候我很悲痛,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现在觉得,我的这些孩子和妻子比她更加珍贵,而且我死的时候,也不会因为要到她那去十分高兴,我会因为抛下我的妻子和这些孩子而难过??

11.我并不愿意你受的苦比我受的还大,希斯克利夫。我只愿我们永远不分离:如果我有一句话使你今后难过,想想我在地下也感到一样的难过,看在我自己的份上,饶恕我吧!

12.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并不见得比我对我自己还更有趣些,却是作为我自己本身而存在。

四、《呼啸山庄》经典语录

1.如果你还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那么这个世界无论怎么样,对我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你不在了,无论这个世界多美好,他在我眼里也只是一片荒漠,而我就像一个孤魂野鬼。

2.你有理由怀着一颗骄傲的心而腹中空空的去睡觉。骄傲的人自讨苦吃,然而,如果你为自己的心胸狭窄感到内心不安的话,那么,你就必须请求宽恕。

3.我很想驻留在那个光辉灿烂的世界去,永远没有烦恼,不是以朦胧的泪眼去看它,也不是以痛苦的心情去追求它,而是真正的和它在一起,在它之中。

4.你爱我——那么有什么理由要离开我?什么理由——回答我——是因为你对林顿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怜爱吗?因为苦难,屈辱,死亡,以及上帝魔鬼所能降罪于我们的一切都休想使我们分开,而你,出于你的一厢情愿,却这么做了。不是我伤透你的心——是你使自己心碎。你使自己心碎,也使我心碎,这样对我打击更重,因为我很坚强。我想活下去吗?那会是什么样的生活呀。如果你——啊,上帝!如果你芳魂已经埋入坟墓,你还想活吗?

5.时间的流逝给他带来的是对命运的屈从和一种比寻常的欢乐更甜美的沉思。

6.我在那温和的天空下面,在这三块墓碑前留连!望着飞蛾在石南丛和铃兰

花中扑飞,听着柔风在草间吹动,我纳闷有谁能想象得出那平静的土地下面的长眠者竟会有并不平静的睡眠。

7.我的灵魂杀害了我的肉体,但灵魂自身并没有得到满足。

8.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可怕的纪念馆,处处提醒我她存在过,而我却失去了她!

9.可是“奸诈”和“残暴”是两头的枪刺,使用这枪刺去刺仇敌的人,受的伤比仇敌更惨。

10.我这么爱他,并不是因为他长的英俊,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样的。

12.惩罚恶人是上帝的事,我们应该学会饶恕。

13.我爱他脚下的土地,头顶上的空气,他触摸过的每一件东西,他说过的每一句话,我爱他所有的神情,每一个动作,还有他整个人,他的全部。

14.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最强的思念。如果别的一切都毁灭了,而他还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如果别的一切都留下来,而他却给消灭了,这个世界对于我就将成为一个极陌生的地方。我不会像是它的一部分。

15.温和慷慨的人不过比傲慢霸道的人自私得稍微公平一点罢了,等到种种情况使得两个人都感觉到一方的利益并不是对方思想中主要关心的事物的时候,幸福就完结了。

五、《童年》经典语录

1.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

2.我们的生活是令人惊奇的,这不仅因为我们生活中这层充满各种畜生般的土壤是如此富饶和肥沃,而且还因为从这层土壤里仍然胜利地生长着鲜明、健康、富有创造性的东西,生长着善良——人的固有的善良,这些东西唤起我们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希望光明的、和道的生活终将苏生。

3.温暖的昏暗中,吸饱了阳光的树叶低垂了下来,青草也垂下了头,香甜的气息弥漫了开来。

4.太阳西沉,天空中红河泄火,桔红橙黄之色染在鹅绒缎的绿草坪上,渐渐的,一切都黑暗了下来,一切都好像膨胀了,扩大了。

篇三:适合高考的最新的议论文素材

托尔斯泰都不读了,你为什么还怀念草婴?

陈村

导语:曾经以一己之力翻译托尔斯泰全集的草婴先生之故去,又引发了铺天盖地的悼念之声。评论人唐山认为,对于读着草婴本托尔斯泰、肖洛霍夫开始自觉的一代人来说,草婴是普通人触碰到自我灵魂的接引者,他的译笔唤醒了人们超凡脱俗的渴望,相比而言,接引者是谁、是否被铭记便显得没那么重要了。然而,在这个粗鄙主义彻底压倒精英文化的时代中,还有多少人在读托尔斯泰,又有多少人只读过托尔斯泰小说的梗概或者干脆闻所未闻,便宣称自己得到了草婴先生的恩惠?纪念接引者草婴先生,莫过于坚守他走过的道路,千万别让这条路被荒草所湮没,以至于再看不到曾经的路标。

刚听到草婴先生去世的消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草婴是谁?然后便

是铺天盖地的各种悼念之声,好像大家跟他都挺熟。

仔细算来,读过草婴先生翻译的5种书,分别是《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战争与和平》《当代英雄》《静静的顿河》,但只记住了列夫·托尔斯泰、莱蒙

托夫和肖洛霍夫,没怎么注意草婴。

我是没资格评价翻译质量之类的,当年上中文系时,老托的书是必读,可

拿起《安娜·卡列尼娜》,翻了几次又放下了——句子太长,人名太复杂,此外

劣纸恶墨,看不了几页便头晕。那时出版社还会在书中夹张纸片,把书中人名

各种变化开列在上面,往往读几行书,就要和纸片对一下,看究竟说的是谁。

后来功课催得急了,只好找相对薄一点的《复活》来看,没想到整整看了

三遍,在相当时期,它都是我的枕边书,闲暇了,便翻几段出来读。

《复活》的句子仍然很长,人名仍然很怪。但读小说,这是第一次体会到,

在休闲、有趣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作为人,还要思考该怎样活着,该怎样超越尘世给予的种种羁绊,因为还有一种精神生活值得追寻。

我曾以为,生活就是讨价还价、互相抱怨、锅碗瓢盆,就是每天必有的夫妻吵架和对孩子怒吼,就是无穷无尽的闲话与装蒜,而《复活》却给出了另外的可能,良知与责任仍然是重要的,我们无法逃过它的责罚,因为那些似乎沉睡的,终将醒来。

像我这样的一代人,基本在“圈”(juàn)中长大,从学校到家庭,再无其他世界,对于成人们说的所谓理想、伟大、永恒,只有被动地接受下来,可每次去扮演,都会以出丑、吃亏为结局。

确实也在反抗,但这反抗所依据的,是一个抄袭来的、虚假的理由。至少对于我,那时还想不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已被别人涂改,我以为那些是自己的想法,其实却是被人悄悄植入我头脑中的。

《复活》对于我,是迈入成人的一个台阶。

由《复活》而《安娜·卡列尼娜》,再到《战争与和平》,渐渐明白了列夫·托尔斯泰,明白了为什么说他是写实主义小说的巅峰。也正是从老托开始,渐渐对武侠小说有了厌倦,厌倦了那种只为表演而不为人生的花拳绣腿。 在没有体会到点心的精美时,窝头也是很可以吃的,但吃过了点心后,便觉得窝头太粗糙。精致有什么错呢?但我不幸生在一个粗鄙主义彻底压倒精英文化的时代中,嘲笑与恶骂成了最通行的艺术,被人人践行着,通过集体性的毁坏,人们获得了弑父般的快感。大家在反复宣称:哪有什么精神,那是吃多了撑的之后产生的幻觉;哪有什么文化,那是对大众的压迫;哪有什么高尚,那只是你装得更好而已;哪有什么爱情,那只是性冲动后被套牢?? 周作人先生曾说,自己身上总被一种“流氓鬼”所缠绕,其实,我们哪个人又不被“流氓鬼”所缠绕?可更多的人愿意称它为激情、勇气、真诚,或者革命。也许,再过一百年,我们才会明白列夫·托尔斯泰为何如此沉痛吧,当上帝不存在时,人本身也就不存在了。

老托指出的路也许是错的,但老托的挣扎却是对的。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老托式的纠结中生存,也想过放下,可每次远离了这些挣扎,便发现自己无法再获得真实感。

如果说感恩于草婴先生,那就是他给了我这样的普通人以接引,让我明白了,这世界还有另一种存在,还有所

谓灵魂。对于不断追寻着的内心,永恒就不再是一句谎言,就算所有人都不肯站出来作证,它也依然存在,也依然闪烁着光芒。

月光之明,需要眼睛的接引,远方之美,需要道路的接引,天地之大,需要向往的接引,思想之宏阔,需要智者的接引。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引者是谁,记住或忘却,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还渴望着超越凡俗,渴望着不被这琐碎的生活所埋没。

但,当你还沉浸在《神秘花园》的涂抹之乐中,为《小时代》的俊男靓女而尖叫,一边心灵鸡汤一边热泪盈眶,用小清新的名义贩卖浅薄时,纪念又有什么意义呢?就算说上一万遍草婴先生伟大,又有什么意义?

真的怀疑,今天还有多少人在读老托,为老托而感动,而不是只看看故事梗概,便宣称自己得到了草婴先生的恩惠。如果老托真的被遗忘,真的被埋在那些悬疑、耽美、穿越的故事堆中,再也找不出来,那么,草婴先生一辈子的功业,也就被彻底抹去,除了名字之外,我们甚至无法搞清,先生是否曾在这个世界上活过。

纪念一位长者,就应坚守他曾走过的道路,千万别让这条路被荒草所湮没,以至于再看不到曾经的路标。更何况,这条路如此优美、如此深刻,它是通向人类文明深处的正途。

爱草婴先生,就去读他的书,纪念草婴先生,就去读他的书。

草婴先生瘦小的重(冯骥才)

几年前的春天里,意外接到一个来自上海的电话。一个沙哑的嗓音带着激动时的震颤在话筒里响着:“我刚读了你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叫我感动了好几天。”我问道:“您是哪一位?”他说:“我是草婴。”我颇为惊愕:“是大翻译家草婴先生?”话筒里说:“是草婴。”我情不自禁地说:“我才感动您一两天,可我被您感动了几十年。”

我自诩为草婴先生的最忠实的读者之一。从《顿河的故事》、《一个人的遭遇》到《复活》,我读过不止两三遍,甚至能背诵那些名著里一些精彩的段落。对翻译家的崇拜是异样的,你无法分出他们与原作者。比如傅雷和巴尔扎克,汝龙和契诃夫,李丹和雨果,草婴和托尔斯泰,还有肖洛霍夫。他们好像是一个人。你会深信不疑他们的译笔就是原文,这些译本就是那些异国的大师用中文写的!记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住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写长篇小说时,刚刚开禁了世界名著。出版社打算出一本契诃夫的小说选,但不知出于何故,没有去找专门翻译契诃夫的翻译家汝龙,而是想另请他人重译。为了确保译本质量,便从契诃夫的小说中选了《套中人》和《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两个短篇,分别交给几位俄文翻译家重译。这些译者皆是高手。谁知交稿后都不如汝龙那么传神,虽然译得像照片那样准确无误,但契诃夫本人好像从这些译文里跑走了。文学翻译就是这样——如果请汝龙来翻译肖洛霍夫或托尔斯泰,肯定很难达到草婴笔下的豪迈与深邃。甚至无法在稿纸上铺展出托尔斯泰像江河那样弯弯曲曲又流畅的长句子。然而契诃夫的精短、灵透与伤感,汝龙凭着标点就可以表达出来。究竟是什么可以使翻译家与原作者这样灵魂相通?是一种天性的契合吗?他们在外貌上也会有某些相似吗?这使我特别想见一见草婴先生。

几个月后去南通考察蓝印花布,途经上海。李小林说要宴请我。我说烦你请草婴先生来一起坐坐吧。谁想见面一怔:草婴竟是如此一位瘦小的老人。年已八旬的他虽然很健朗,腰板挺直,看上去却是那种典型的骨骼纤巧的南方文人。和他握手时,感觉他的手很细小。他静静地坐在那里,举止动作很小,说话的口气十分随和,无论如何与托尔斯泰的浓重与恢宏以及肖洛霍夫的野性联系不到一起。

朋友间伴随美酒佳肴的话题总是漫无边际。但我还是抓空儿不断地把心中的问题提给草婴先生。

从断续的交谈里,我知道他的俄语是十几岁时从客居上海的俄国女侨民那里学到的。那时进步的思想源头在北边的苏联,许多年轻人学习俄语为了直接去读俄文书,为了打开思想视野和寻找国家的出路。等到后来——可能是1941年吧,他为地下党和塔斯社合作的《时代》周刊翻译电讯与文稿,就自觉地把翻译作为一种思想武器了。当时许多大作家也兼做翻译,都是出于一个目的:把进步的思想引进中国。比如鲁迅、巴金、郭沫若、冰心等等。我读过徐迟先生四十年代初在重庆出版的《托尔斯泰传》,书挺薄,纸张很黑,很糙。他在这本书的“后记”中说,当时正处于抗战时期,纸张奇缺,《托尔斯泰传》总共有五百页,无法全部出版,最多只能印其中的一百多页。他之所以把这部分译稿印出来,是为了向国人介绍一种“深刻的思想”。

这恐怕就是那一代翻译家的想法了。翻译对于他们是文学事业的一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和思想的方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革”后文艺的复苏时期,出版部门曾想聘请草婴先生主持翻译出版工作,被他婉拒,

他坚持做翻译家,立志要翻译托尔斯泰的全部作品。

“我们确实需要一套经典的托尔斯泰全集。”我说。

他接下来讲出的理由是我没想到的。他说:“在十年动乱的煎熬中,我深刻认识到缺乏人道主义的社会会变得多么可怕。没有经过人文主义时期的中国非常需要人道主义的启蒙和滋育。托尔斯泰作品的全部精髓就是人道主义!”是啊,巴金不是称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世界的良心”吗?

他选择做翻译的出发点基于国人的需要。当然是一个有见地的知识分子眼中的国人的需要。

原来翻译家的工作不是“搬运”别人的作品,不仅仅是谋生手段或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它可以成为一种影响社会、开启灵魂、建设心灵的事业。近百年来,翻译家们不常常是中国思想史的主角吗?

在自己敬重的人身上发现新的值得敬重的东西,是一种收获,也是满足。我感到,我眼前这个瘦小的南方文人竟可以举起一个时代不能承受之重。在我和他道别握手时,他的手好似也变得坚实有力了。

我感谢他。他让我看到翻译事业这座大山令人敬仰的高处。

蛋白质的屠呦呦和粗纤维的黄晓明

邹振东

如果没有意外,你的人生注定和另一拨人是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但谁能想到,互不搭界的各自喜事,却能够让八辈子不会打交道的人,不仅交集,而且冲突。这样的戏剧主角,前一段日子是晒娃晒得幸福难掩的范玮琪Vs.看阅兵看得兴奋难抑的一群人,这一次是获大奖的屠呦呦Vs.办大婚的黄晓明。

据说,屠呦呦的性格特点是只证明自己做了什么,不攻击别人没做什么。不幸的是,屠呦呦的这种个人偏好仍然挡不住好事者把她变成攻击符号。忽然间,屠呦呦此前受到的所有委屈、不公,似乎找到了发泄的对象。罪魁祸首原来是黄晓明,是捧红黄晓明们的媒体和看《中国好声音》的人们。

在一篇《黄晓明PK屠呦呦,一生努力不敌一场秀?》热文中,有许多惊世骇俗的观点,比如:“当欧美的孩子,在假期去博物馆、去参加科普活动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却在看《中国好声音》,去听各种演唱会,去机场追星!”又比如:“让我不禁以为难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靠演艺圈推动的吗?”但真正亮瞎我眼的是这样一句话:“让我不禁以为难道中国梦要落到‘戏子’身上吗?”——没错,刺痛我的是这样一个称呼:“戏子”!

请不要称黄晓明(电影演员)为“戏子”!

首先要声明的是,本人家族没有演艺基因,祖宗八代没有从事表演职业的人。我不是为自己喊冤,也不是为自己洗白。

表演,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职业。职业平等,当总统的,并不比当园丁的高贵一点!搞艺术的,也不比搞科学的轻贱一分!都是劳动,都有付出,都在服务。

世界上没有“戏子”这个职业,只有“戏子”这种侮辱。

有意思的是,这样的职业歧视和侮辱,居然整个演艺界和所有从事表演职业的人一笑而过,是演艺界天然的不敏感?还是巨大的承受力?在这个调侃一下包公或花木兰,都有后人以“伤害了他们感情”站出来讨说法的年代,你歧视一下教师、医师甚至运动员这些职业试一试?

为什么演员就可以呢?因为,没有人为表演职业站出来说话。不仅因为旁人为“戏子”说话似乎掉身份,也因为被骂“戏子”的群体自己也不站出来说话。

但总要有人开始。现在请允许我郑重呼吁:请不要称黄晓明为“戏子”!不要称电影演员为“戏子”!不要称所有从事演艺职业和表演事业的人为“戏子”!

所有受到过平等教育的人,所有希望自己的职业被别人尊重的人,所有自诩为代表道德、正义和良知的人,请从一个最基本的职业平等精神出发,尊重另一个职业群体!

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瞧不起“戏子”

古往今来,从事表演的人,无论现实生活多么风光,比如过去最接近皇帝,比如现在赚得钵满盆盈,但似乎都在舆论场被看轻,被许多人骨子里瞧不起。

脑力劳动者有时瞧不起体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有时也瞧不起脑力劳动者,但有意思的是,他们却往往一致瞧

不起所谓的“戏子”,尽管他们也花钱看戏,也被演员逗乐;尽管他们用票房捧红明星,用遥控器提高节目的收视率。这样的双重否定,同样出现在官方和民间两大语系。官方和民间两大语系交集点不多,但在对艺人特别是娱乐明星的评价上却出奇的一致。当官方批评娱乐明星三俗时,民间也常常骂他们无聊。

演艺界是最可以歧视却不必付出代价的职业群体,是最容易抬高自己身份且无需证明的群体,是最方便唤起同仇敌忾从而转移注意力的群体,这么好用的群体,到哪里找?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势利,我们看到,仍然有独立思考的人站出来为黄晓明说话。说话的人,基本上是认为不能把屠呦呦和黄晓明混为一谈。有两种观点特别有代表性:一种观点认为黄晓明收入高是人性的缺陷,另一种观点认为黄晓明的收入不是因为他的价值高,而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

这两种观点都只是想解释黄晓明为什么可以拿高收入,他们无意为“戏子”的称呼辩护。两种观点都承认了类似的两个大前提:黄晓明的收入高是一种缺陷,黄晓明本身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这才暴露了人们歧视黄晓明们的真正的原因——无价值。一款没有价值的东西,凭什么高价?如果不是制度有病,就是人性缺陷。

人性“缺陷”一词,表达了作者的包容,但也同样表达了作者对黄晓明们没有价值的认同。但黄晓明们真的没有价值吗?

没有营养的东西就没有价值吗?

也许是几千年来饿怕了,中国人对吃特别重视。由物质到精神,中国的美学概念更靠近味觉而不是视觉,无论是美字还是品味的味字,都离不开一个字——“吃”。

物质食粮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营养,推此及彼,精神食粮也不例外。于丹的走红,心灵鸡汤的流行,都跟这种营养观有关。一个精神产品,我们总要追问它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意义,至少有没有味道。以下的观点似乎不证自明:一部电影、一个节目,搞了半天,只是让大家乐一乐,一点有养分的东西都没有,这样无聊的内容有什么价值?

但现实生活中,传统的营养观正在受到挑战。

过去,国际营养学界普遍认为粗纤维(crude fiber)是对人体不起营养作用的一种非营养成分,它不仅不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甚至吃多了还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尤其是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以营养至上的观点看,粗纤维当然是一种垃圾食品。直到1970年以后,越来越多人们开始认识到,现代种种的“文明病”,诸如肠癌、便秘、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及肥胖病等,其发病率的增加恰恰与粗纤维摄入

名著复活优美段落

量的减少有关。粗纤维由废变宝,名字也开始变为“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被誉为“第七营养素”。(你看,还是摆脱不了“营养”这两个字)。

娱乐节目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下水道

粗纤维到膳食纤维的华丽转身,启发我们思考:物质食粮如此,精神食粮是否也存在这种现象?

人类需要吸收健康向上正能量的精神养分,也需要排遣不完善世界造成和堆积的各种负面情绪。物质生活中,人们需要吃,也需要拉。精神生活中,人们需要营养,也需要消遣;需要蛋白质的屠呦呦,也需要粗纤维的黄晓明。

就像一个城市需要污水处理系统一样,人类的精神世界,也离不开下水道。娱乐节目不仅是普通老百姓的消费品,也是社会稳定的平衡器。那些头一天晚上跑到刘老根大舞台看二人转的人,第二天是不太容易上演跳楼自杀的;拿着汽油桶准备到公交车同归于尽的人,一般是不看《中国好声音》的。反过来,当一个人身无分文,处处受挫,众叛亲离,不愿意和任何人交往时,还天天坚持看《焦点访谈》,这才是“维稳”最应该担心的对象。

普通的老百姓如此,高级的知识分子也如此。高端人士一旦患上焦虑症或抑郁症,基本上都属于营养过剩、精神便秘的受害者。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往往是最缺少娱乐精神的。他们最好的解药,也许就是娱乐。

我们需要脊梁,也需要头发和眉毛

今天的中国的确有些尴尬。我们的科学技术十分落后,我们的文化产业同样不发达。我们缺乏伟大的作家,我们也缺乏真正的平民狂欢。我们的精神土壤仍然贫瘠,我们的精神富贵病又比比皆是。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是一张张深刻的脸,跳跃的却是一颗颗抢红包的心。

有时候,我真的很喜欢美国人的脸,简单、阳光;喜欢韩国人的脸,青春、明亮。恰恰是这两个国家,他们的

明星拿得一点也不比科学家少,他们的明星赚中国人的钱也一点不含糊。

我想,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让少部分人先深刻起来,让大部分人肤浅一下;在少部分时间深刻思考,在大部分时间肤浅快乐。

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们崇敬脊梁,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呼吁和造就民族精神生活的引领者,精神家园的守护人。但我们不要忘记,一个人的身体,除了脊梁,还有血肉,还有一个个平凡的细胞。我们需要脊梁,也需要头发和眉毛。头发和眉毛有什么用?它不像脊梁提供支撑,不像心脏提供动力,它甚至不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那样必不可少。对比这些器官,它真的是一无是处,价值为零。最可恶的是,它们偏偏还站在身体的最高处,最显眼处。

尽管头发、眉毛剃掉,根本不影响人类的生存,可是正常的人,谁会把自己的头发和眉毛,好好地全部剃掉呢?(艺术家玩个性除外)。

人们愿意把更多的钱和更多的目光投在所谓没有用的地方,这不是人性的缺陷,而是人性的正常。正常人给头发买洗发香波,给眉毛买眉笔,谁会给脊椎骨和心脏买美容产品呢?正常人看别人的目光,也一定容易被对方的头发和眉毛先吸引,就算呼吸对生命再重要,谁会像X光那样越过人家的胸脯看人家的肺呀?

一个人应该正常,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也应该正常。

如果一个人,只摄入蛋白质,抛弃粗纤维,他一定容易生病。

如果一个国家,只有实验室,没有电影院,这还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吗?

与里尔克对话

你说,成长与寂寞是一棵树上结出的两个果子。

我第一次看见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字字都似从我的心里流淌出来,又重新流回我的内心。就像荷马说的:心灵因为遇见自己的共鸣者而开出了第一朵花。

常常觉得,成长像一条逐渐狭窄的河流,因为疾风骤雨,因为滩涂礁石,而缓慢地失却了最初的澎湃,失却了最初对理想和信念的坚贞,仿佛塞林格笔下的“麦田守望者”,孤独地坐在悬崖边,守望着不知名的远处。

后来,我看了你的《致卡卜斯的十封信》,对一个拥有着青春而又在陆军学院里感叹生活无趣,成长寂寞的少年,你以优美的文字和诚挚的心灵讲述了你对成长,对生活和对世界的感悟与热爱,你用你曾经经历的岁月展示着你对青年人的关爱与帮助。

我在那些文字中看到了人类珍贵的骄傲和你身上散发的诗意的孤独。你说,我们要“热爱寂寞,热爱它那以悠扬的声音带来的负担”,因为惟有“经过寂寞的成长,才会获取最深刻与丰盈的生活”,才会懂得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你在书信里缓缓地讲述如同抚摸自己身上的伤口,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鼓励那些和你有着相同经历的年轻人,鼓励他们保持人格的独立,对内的关照,鼓励他们去热爱,去感恩,这些都给了我最大的感动和领悟。波德莱尔说:我的青春是一场阴暗的暴风雨,偶尔有星光点点。而我很庆幸,在我的青葱岁月里,有你优美的诗歌和深刻的语言陪伴着我,教会我怎样努力怎样奋斗,怎样承受生活的悲欢离合,怎样面对世界的善恶,怎样去爱那些善良的人们,让我的青春始终有温暖的阳光。

你曾在一首诗歌里写道:年轻人/去追逐吧/那些青铜的歌唱/那些红色的自由??

我常常会感觉你就在我身边,而不是在奥地利的土地上。当我寂寞,当我懦弱,当我对这个世界充满愤怒的时候,你让我平心静气,你让我去追逐,追逐理想和奋斗后的自由??

当我在岁月里前行,当我有一天也会和你一样老去,我依然会很幸福地告诉自己:在我的青春里,是里尔克见证了我的成长;是里尔克,成就了一直走在我前面的从容。就像你曾经写下的:静静地/我感谢你/感谢你给了我太阳/和那一片芳菲的青草地。

与波德莱尔的对话

曾在章回体间徘徊,我爱过山川和大海;如今我默默流泪,饮着诗歌这碗渗泪的酒水。波德莱尔啊,你知道吗,你是我对现代诗的一次初恋,辛酸而又苦涩的初恋。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