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记叙文文意概括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0:32:24 体裁作文
记叙文文意概括体裁作文

篇一:第7讲 如何把握记叙文的段落层次和概括段意

第七讲 如何把握记叙文的段落层次和概括段意

姓名:

一、技法详讲

1.怎样划分记叙文的段落或层次

根据记叙文组织材料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划分段落、层次。

(1)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划分

所谓“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是指文章由“总起、分述、总结”三个部分组成。先是一个短小的开头总起下文,或是下文分述内容的起因,或是下文分述内容的总说,一般用概括的语言表现。接下来是分说。分说有两种情况,一是并列式的分说,彼此之间互相并列,没有明显的时间推移痕迹,如一个人的几个不同侧面,一件事的几个方面,同一中心下的几件不同的事。二是连贯式的分说,彼此之间有比较明显的时间推移,如事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连续几天内的不同事情等。不管是哪种形式,都由一个个片断组成,短小精悍,各自独立又服从于同一条主线。分说的几个片断之间,可用小标题表示,又可用空格显示,也可像普通分段那样,但有较明显的跳跃性。文章的结尾,又是总说,可以是开头呼应,也可以作总结性结尾。 例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开头部分先用闻一多自己的两句话概括他的“说和做”的原则,中间部分分别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闻一多如何履行他的这两个原则,结尾部分又以总结性的话概括闻一多是“口的巨人”,是“行的高标”,收束全文。首尾呼应,层次分明。

(2)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划分

这类文章在行文上往往有明显的标志时间的词句,找出这些词语有助于正确划分段落层次,如初中课文《老山界》交代时间的词语有:下午、天黑了、半夜里、黎明的时候、下午两点多钟。根据这些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很容易将文章分成三大部分:①决定翻越老山界,做好翻山准备;②一昼夜翻越老山界的经过;②翻山后感想。其中第二大段又可按时间顺序分为四个小层次。

(3)按地点的转移(即空间位置的变换)划分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根据地点的转换,可把课文分为两大段:①在自家百草园时的自在生活;②在三味书屋的求学生活。

(4)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

主要是文学作品中的小说和戏剧,如《丑小鸭》,可按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情节发展来划分段落。

(5)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文章若以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理清这条线索,也就找到了划分段落的钥匙。

2.如何概括段意

要准确地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中每一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没有中心句的,要在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贯穿全段的中心意思,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

(1)摘句法

即摘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一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来概括段意。

(2)概述法

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十分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3)联合法

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记叙性的语段虽有中心句,但是它表达的并非作者的真意,这时就不能用摘取中心句的方法来概括段意,而是需要我们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拨云见日,作出正确的表述。

3.如何对文章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概括

(1)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①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②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2)要素串连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4)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

(5)内容借助法

这种方法,就是借助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主要内容。

二、例题详解

掌心化雪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她丑得名副其实,肤黑牙突,大嘴暴睛,神情怪异,好像还没发育好的类人猿,又像《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打死的那个鲇鱼怪。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只给她漂亮的妹妹。她从来都生活在被忽略的角落。

③在学校,丑女孩更是备受歧视,坐在最后面,守着孤独的世界。有一回,班里最靓的女生和她在狭窄的走廊遇上,一脸鄙夷,小心翼翼地挨着墙走,生怕被她碰着,哪怕是衣角。丑女孩满怀愤懑,又无处诉说,回家躺在黑暗里咬牙切齿,酝酿复仇——她要买瓶硫酸,送给同班的靓女;甚至妹妹也要?变丑?,逼着父母学会一视同仁。

④不是没有犹豫。她一直善良,碰见走失的猫狗都会照顾。于是,她蒙着纱巾,遮盖住丑陋的面孔,去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老师。哪怕对方有丁点厌恶。都足以把她推下悬崖。

⑤老师眼神明净,声音柔和,鼓励她解下纱巾。她踌躇地照做了。老师微笑着起身,走过来,轻轻拥抱住她。那一刻,陌生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气,让她莫名落泪。从此,丑女孩一改阴郁仇视的眼神,微笑的她最终被父母、同学接受。

⑥只需一个拥抱,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乃至一生。

⑦平凡如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爱,相互鼓舞慰藉。

⑧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眼睛,被点了药水之后,刚才熟悉的世界陡然陷入黑暗。身外一片人声扰攘,脚步杂乱,我却战战兢兢不敢举步,恍惚只觉面前横亘万丈深渊。幸好有只手伸过来,轻轻把我送到长椅上坐定。这只陌生的手让我渐渐安心。心情坦然。

⑨我的先生只是市井小人物,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入骨髓。他每月工资少得可怜,从不肯乱花一分钱,但是身上总是带着硬币,施与沿途乞讨的老人。有一天,我们结伴回家,他看到一位老人在秋风中双手抱膝,脑袋低垂到胸前,瑟瑟颤抖,马上掏出零钱,又拉着我走到附近一家小吃店,买了几个热包子,放到老人面前。他做这一切都很自然,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羞愧自己能力不够,无法盖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⑩这个世界流行的是强者和超人,渺小如蝼蚁、脆弱似玻璃的小人物,更需要洞察幽微的眼睛,需要有力的手,带他们走出窘境。假如你碰到黑暗里挣扎的人,请不要背过身去,伸出一只手,就能给对方一个春天,让一颗心慢慢复苏。即使对方并不知道你是谁,也会一直记得你掌心的温度。

⑩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

水绿山蓝。因为现实如此冰冷坚硬,人心更要柔软,好比掌心化雪,滴滴晶莹。

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三则小故事,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2.第⑨段中“我”的先生当时为什么“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3分)

3.读完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掌心化雪”的含义的理解。

【参考答案】

1.(1)心理老师给丑女孩温暖的拥抱,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

(2)“我”在医院滴眼药水暂时失明时得到了热心人的搀扶。

(3)“我”的先生真诚地施与路边乞讨的老人。

2.因为他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觉得帮助可怜的乞讨老人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他“并不骄矜自喜”;因为他觉得自已能力有限,无法给予更多更好的帮助,所以“觉得羞愧”。

3.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温暖的手,用火热的心帮助别人走出困境,融化冰冷的现实。(意思正确即可)

【解题思路】

材料是一个“分一总”式结构的记叙文。第l题就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层次的把握。只不过本题难度较低,题目并没要求考生划分全文的结构,只要求概括分叙部分的大意,并且还指出了有“三个故事”。通读全文,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一篇带议论色彩的记叙文,文章通过讲述三个故事,表达了一个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就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注意到,这三个故事都是为了说明这个中心思想的。所以在概括故事大意的时候,我们就要联系这个中心。第一个故事的概括可以用“摘句法”,故事的中心句就藏在第⑤段,“陌生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气”。第二个故事就需要用“概述法”。第三个故事则需要用联合法。

解答第2题时需要读懂文章,理解这是作者为说明中心思想而做的一个例证。对于“我的先生”“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可以分作两部分来回答。“反而觉得羞愧”的原因,很容易找到,就是接在后面的一句话:“羞愧自己能力不够,无法盖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并不骄矜自喜”的原因可以从本段的第一句话中发现:“只是市井小人物,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入骨髓。”

第3题其实就是考查学生对全文中心思想的理解。不同的是,文题将中心思想的关键词句“掌心化雪”提了出来,学生只需回答对“掌心化雪”的理解即可。很明显,答案藏在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中。

三、专题精练

手 帕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

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吗?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吗?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镍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

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

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呢——‘爱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工夫。?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

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象,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我们这一代,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1.母亲回忆了哪两件有关手帕的事?(2分)

2.结合文中对母亲的描写,谈谈母亲的性格。(2分)

3.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却不记得了,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4.你对“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3分)

篇二:第3讲:【记叙文】让分段、概括段意简单起来

我们将一篇文章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大树的整体

就是这篇完整的文章,而每一层枝干就是段。我们一般

所说的分段,步骤很简单。先认真地读课文,搞清楚每

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找出每个自然段落之间的关系;

再看哪些自然段的内容比较接近,可以合并在一起,按

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段,最后,看看划好的段落内容是

否连贯、统一。另外,千万不能把不同内容的自然段划

分在一起,也不能把同一内容的自然段分开。

边听边记

狗是怎样被拖下水的

狼对农家的猪、羊、鸡、鸭已经盯上好久了。但是保护猪、

羊的是狗,老是瞪着眼睛看守在门外,又有什么法子呢?于是,

不得不向狐狸求救,并且保证,只要狐狸设法帮助它把农家的

猪、羊、鸡、鸭弄到手,情愿平分。狐狸满口答应了,因为它也

乐意吃肉啊!

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人们正在酣睡,狗在农舍周围巡逻,狐狸鬼鬼祟祟

地叼着块肉骨头穿过篱笆,悄悄地走近狗的身旁来,狗嗅到一股臊气,警惕地

竖起耳朵,刚想要扑向前去,这时,狐狸早已吐下骨头,压低嗓子,娇滴滴地

说:“狗大哥!请不要声张,是我,我是最崇拜你的。你的勇敢、勤劳的事

迹,被人们编成诗歌到处传颂;你的名字,简直是一面光辉的旗帜。遗憾的

是,我们过去各处一方,无缘见面。今天路过这里,特地登门拜访。这根肉骨

头就算是微薄的见面礼物吧!要是蒙你不弃,我衷心的愿意跟你交个朋友——

有了你这样一个英雄朋友,就是狮子见了我也会肃然起敬的啊!”

狗听了狐狸的这番话,打心眼里高兴,几乎有点飘飘然了。何况喷香的肉

骨头正使它垂涎欲滴呢!它完全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了。对狐狸客气了两句之

后,便贪婪地叼起骨头嚼起来。这时,狐狸低声说:“好朋友,你这样咯吱咯

吱地嚼,要是让你主人听见可糟了!走,咱俩到小树林去,那里我还有许多骨

头呢。”

当狐狸和狗正在附近的小树林里有说有笑、大嚼大吃的时候,狼已经钻进

羊群,把一头肥羊拖走了。

第二天晚上,狐狸就向狗威胁地说:“蠢东西!你懂吗?从此以后,你必

须允许我和狼随时从农舍拖走任何猪、羊、鸡、鸭,同时,你还要替我们警

戒,否则,我们就会把你的事向主人告发。瞧着吧,人们不会饶了你的!可

是,只要你答应我们的要求,那么,我们有了吃的,也不会忘了你的啊!”

狗终于被狼和狐狸乖乖地拖下水去了,可是,不久,它们的秘密勾当就被

人们发现了,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概括自然段大意

方法一:摘句法

1. 总分

2. 过渡

3. 因果

如《李时珍》的第三段,起因:李时珍准备编

写一本药书。经过:李时珍为编药书而积极准备。

结果:李时珍编写成了《本草纲目》。故第三段段

意为结果——李时珍编写成了《本草纲目》。

方法二:串联法(层义·关键词)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

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

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

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方法三:取主法(中心)

概括意义段大意

方法一:摘句法 方法二:归并法 方法三:取主法

边听边记

《中国少年报》发表了十一位小朋友写的保

护益鸟的倡议书。这个倡议很好。他们从小关心

国家的利益, 真不愧是我们国家的小主人。

以下三个段意,那个最准确?

1.提出保护益鸟的十一位小朋友, 真不愧是国家的

小主人。

2.十一位小朋友提出保护益鸟的倡议书很好,说明他们从小就关心国家的利益, 不愧

是国家的小主人。

3.保护益鸟的倡议很好。

鸟的羽毛颜色艳丽, 体态活泼多姿, 在树林间飞舞, 在高空中鸣叫, 使我们周

围的环境优美多彩, 生机勃勃。鸟的绝大多数种类是消灭害虫、害鼠的能手, 是

树木的"医生", 农民的"助手"。在科学研究中鸟有很多用处。如: 人们根据

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鸟还可以为研究空气污染等提供可贵的资料。

以下三个段意,那个最简洁?

1.鸟对环境、农业、林业和科研等四方面都有用处。

2.鸟对人类很多方面都有用处。

3.鸟对人类的用处很多。

希望全国广大的小朋友都能积极响应这个倡议, 用社会主义主人翁的态度,

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贡献力量。

如何概括段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周恩来生于1898年3月5日。那时正是清

朝末年,中国已经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之下沦

为半殖民地,(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国家的贫弱不振,强烈地刺激这

位少年的心。

②他12岁的时候,离开南方的家乡,来到东北的伯父身边。一出沈阳火车

站,来接他的伯父就告诉他,沈阳那些地方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要随便到那里

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了麻烦没处说理。

③周恩来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便问:“这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

④伯父回答说:“中华不振啊!”

⑤“中华不振”,12岁的周恩来当然不能完全懂得这四个字的含义。但是,

他听说过,外国列强把中国当作一块肥肉,大家都要抢着吃。

⑥到沈阳后,他曾去看过东郊魏家楼一带日俄战争遗迹。一位同学的祖父悲

愤地向他讲述了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受到的灾难。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打战,

战场竟是中国的土地,倒在血泊里的竟是中国的人民。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

⑦在沈阳租界,周恩来看见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人后扬长而去。中国的

警官不但不敢扣留凶手,反而训斥死者的家属妨碍交通,受到群众质问之后,

警官说:“这是治外法权,有什么办法!”

⑧一桩桩的事实,是周恩来越来越感觉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

量。所以,当魏家楼那位同学的祖父出了上联“——————”,要他出下联

的时候,他立刻就写出了“誓当中华之主人”。

1.在语段中找到三个表地点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这几段划分段落,在语段上用“//”划出,并写出段落大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伟大的志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加点的两个“这”分别指代什么?

周恩来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便问:“这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 ..

第一个“这”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这”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三:如何把握记叙文的段落层次和概括段意

06 如何把握记叙文的段落层次和概括段意

1

根据记叙文组织材料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划分段落、层次。

(1)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划分

所谓“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是指文章由“总起、分述、总结”三个部分组成。

(2)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划分

这类文章在行文上往往有明显的标志时间的词句,找出这些词语有助于正确划分段落层次。

(3)按地点的转移(即空间位置的变换)划分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根据地点的转换,可把课文分为两大段:①在自家百草园时的自在生活;②在三味书屋的求学生活。

(4)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 主要是小说,如《丑小鸭》,可按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情节发展来划分段落。

(5)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文章若以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理清这条线索,也就找到了划分段落的钥匙。

要准确地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中每一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没有中心句的,要在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贯穿全段的中心意思,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

(1)摘句法

即摘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一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来概括段意。

(2)概述法

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十分丰富,记述的

第 1 页 共 6 页

人物事件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3)联合法 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

3

(1)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

(2)要素串连法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问题概括法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

(4)标题追溯法 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

(5)内容借助法 这种方法,就是借助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主要内容。

掌心化雪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她丑得名副其实,肤黑牙突,大嘴暴睛,神情怪异,好像还没发育好的类人猿,又像《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打死的那个鲇鱼怪。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只给她漂亮的妹妹。她从来都生活在被忽略的角落。

③在学校,丑女孩更是备受歧视,坐在最后面,守着孤独的世界。有一回,班里最靓的女生和她在狭窄的走廊遇上,一脸鄙夷,小心翼翼地挨着墙走,生怕被她碰着,哪怕是衣角。丑女孩满怀愤懑,又无处诉说,回家躺在黑暗里咬牙切齿,酝酿复仇——她要买瓶硫酸,送给同班的靓女;甚至妹妹也要“变丑”,逼着父母学会一视同仁。

④不是没有犹豫。她一直善良,碰见走失的猫狗都会照顾。于是,她蒙着纱巾,遮盖住

第 2 页 共 6 页

丑陋的面孔,去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老师。哪怕对方有丁点厌恶。都足以把她推下悬崖。 ⑤老师眼神明净,声音柔和,鼓励她解下纱巾。她踌躇地照做了。老师微笑着起身,走过来,轻轻拥抱住她。那一刻,陌生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气,让她莫名落泪。从此,丑女孩一改阴郁仇视的眼神,微笑的她最终被父母、同学接受。

⑥只需一个拥抱,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乃至一生。

⑦平凡如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爱,相互鼓舞慰藉。

⑧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眼睛,被点了药水之后,刚才熟悉的世界陡然陷入黑暗。身外一片人声扰攘,脚步杂乱,我却战战兢兢不敢举步,恍惚只觉面前横亘万丈深渊。幸好有只手伸过来,轻轻把我送到长椅上坐定。这只陌生的手让我渐渐安心。心情坦然。

⑨我的先生只是市井小人物,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入骨髓。他每月工资少得可怜,从不肯乱花一分钱,但是身上总是带着硬币,施与沿途乞讨的老人。有一天,我们结伴回家,他看到一位老人在秋风中双手抱膝,脑袋低垂到胸前,瑟瑟颤抖,马上掏出零钱,又拉着我走到附近一家小吃店,买了几个热包子,放到老人面前。他做这一切都很自然,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羞愧自己能力不够,无法盖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⑩这个世界流行的是强者和超人,渺小如蝼蚁、脆弱似玻璃的小人物,更需要洞察幽微的眼睛,需要有力的手,带他们走出窘境。假如你碰到黑暗里挣扎的人,请不要背过身去,伸出一只手,就能给对方一个春天,让一颗心慢慢复苏。即使对方并不知道你是谁,也会一直记得你掌心的温度。

⑩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因为现实如此冰冷坚硬,人心更要柔软,好比掌心化雪,滴滴晶莹。

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三则小故事,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

第 3 页 共 6 页

----------------------------------------

2.第⑨段中“我”的先生当时为什么“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3分)

----------------------------------------------- -------------------

3.读完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掌心化雪”的含义的理解。

-----------------------------------------------------------------------------

手 帕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

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吗?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吗?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镍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

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呢——‘爱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工夫。”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

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象,为什么母

第 4 页 共 6 页

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我们这一代,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1.母亲回忆了哪两件有关手帕的事?(2分)

------------------------------------------------------------------

2.结合文中对母亲的描写,谈谈母亲的性格。(2分)

-------------------------------------------------

3.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却不记得了,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

4.你对“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3分)

------------------------------------------------------------------------------------------------------------------------

第 5 页 共 6 页

体裁作文